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针灸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针灸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针灸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xxx中医院

针灸科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目录

1、醒脑开窍法-------------------------------------1

2、耳针法-----------------------------------------6

3、靳三针技术-------------------------------------8

4、头针技术--------------------------------------22

5、平衡针技术------------------------------------25

6、天灸技术--------------------------------------27

7、穴位注射技术----------------------------------31

8、火针技术--------------------------------------34

9、督灸技术--------------------------------------37

10. 腕踝针技术-----------------------------------41

醒脑开窍针法

一、适用症

适用于中风病及其相关病症、各种急症、神志、精神疾患、各种脑病等疾病。

二、禁忌症

严重高血压、急性脑出血证、精神烦躁患者禁用此法。

三、操作流程

1 、准备

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 %碘伏,棉

签,棉球,镊子,弯盘.

2 、穴位操作方法

内关:针刺深度1.0 -1.5寸,得气后施捻转提插泻法,即左右手分别持患者左侧和右侧的针柄,左手拇食指呈顺时针捻转,右手拇食指呈逆时针方向捻转,并配合提插泻法。捻转角度大于180 度,频率50 一60 转/分。手法持续操作1 - 3 分钟.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一0.5 寸,将针向一个方向捻转360度,采用雀啄手法,以患者眼球湿润或流泪为针刺达到量学要求的效应指标.

三阴交:针沿胫骨后缘,与皮肤呈45 度向斜后刺入,深度1一1.5 寸,行重提轻插之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 次为度。

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 寸,避开腋毛,直刺1.0一1.5 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胶抽动3 次为度。

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 -1.0 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 次为度。

尺泽:屈肘成120度,直刺1 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 次为度。风池、完骨、翳风:针向喉结,进针2 一2.5 寸,采用小幅度(小于90 度)、高频率〔大于120 转/分)的捻转补法1—3分钟。

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1 . 0 一1 . 5 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食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

上廉泉:针向舌根1 . 5 一2 .0寸,用提插泻法。

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 一2ml .

丘墟:向照海透刺1 . 5 一2 .0寸,局部酸胀为度。

3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进针。

主穴:双侧内关、人中、患侧三阴交。

副穴:患侧极泉、尺泽及委中.

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拘挛,加合谷;语言不利或失语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操作: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 . 5 一1 . 0 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 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 . 3 一0 . 5 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 度斜刺,进针1 一1 . 5 寸,用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 次为度。

( 6 )针刺操作实施手法后。非立即留针,而是要求患者先活动患肢。各穴手法实施后除三阴交留针外,其余各穴均不留针。针刺三阴交使患肢抽动后将针提至皮下,不出针,’让患者活动,留针时再将针刺至得气深度。

( 7 )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滞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 8 )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身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肤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或棉签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防治遗漏。

( 9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整理床铺。

〔 10 )清理用物,合理放置医用垃圾,治疗盘归还原处。

四、注意事项

1、应用醒脑开窍法前务必要了解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及目前血压情况,对高血压患者慎用或禁用刺法,或在用此法时配合其他方法或酌情配用其他穴位。

2 、用醒脑开窍法治疗脑出血患者应慎重,尤其是强刺激人中穴和内关穴,有时会明显加病人之烦躁不安,甚至出现肢体抽搐现象,急性脑出血证属脱证应禁止此法。

3 、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远非一两个疗程即可。为避免患者出现疲劳或穴位疲劳的现象,务必慎用本法。

4 、临床上对一些畏惧针刺法或对针刺特别敏感的患者在使用本法时必须掌握好刺激量。对这类患者应用针刺人中穴时手法则更应慎重。

6 、刺激量应视病情灵活掌握:针刺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时,使患肤抽动次数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灵活掌握,肢体肌力在1一3 级者可使之抽动3 次;肢体肌力在3 级以上时,可适当减少抽动次数。

五、管理制度

1 、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针刺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1 人1 穴1 针,严格遵守针刺操作规程。

3 、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取针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

4 、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如有不锐利及弯曲时应及时修理、更换。

5 、进修人员或学员施行针刺时,必须在经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独立操作。

6 、患者如需配合其他治疗(如理疗等),通知相关项目主管,合理安排顺序。

7 、医师需严格按照毫针刺法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进行治疗,如有违规操作,视情节严重程度做出相应处罚,轻者口头警告,重者处

以罚款,如因违规操作造成医疗事故者,按照医院相关文件规定惩处.

耳针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适应症

内、外、妇、儿等各科常见病。

二、禁忌症

1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2 、有自发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

三、操作流程

1 、评估

( 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 2 )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 3 )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 4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 5 )心理状况。

2 、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3 、操作程序

(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 2 )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 3 )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 4 )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 5 )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

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 )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 7 )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

( 8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四、注意事项

1 、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 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 、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 、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靳三针技术

靳三针是指每次取穴三处的针刺疗法,发明人为靳瑞,故称靳三针。“三针”的定义是:一、某些病症针刺三次即控制症状。二、某种疾病用三个特定的穴位治疗。

一、适应症1 、脑病:中风后遗症、痴呆、帕金森病、小儿脑瘫、多动症、自闭症、弱智、抽动症、癫痫等。2 、痛证: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通等各种痛症.

二、禁忌症

1 、妇女妊娠三个月内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穴位。

2 、怀孕三个月以上者,其腹部、腰骶部不宜进行针刺。

3 、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间应禁刺。

4 、有出血倾向者,不宜针刺。

5 、小儿卤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6 、皮肤感染、溃疡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

三、操作流程

1 、物品准备

治疗盘内备以一次性毫针、镊子、75 %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 个(一个盛放污棉球;一个盛放用过的毫针)。

2 、体位

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以操作方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能持久留针为宜。如:胸腹部穴

位取仰卧屈膝或仰靠坐位,背部穴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

3 、进针法

以75 %酒精棉球消毒穴位皮肤后,以右手拇、食、中指挟持针柄,将针尖轻置于穴位皮肤表面,然后将拇食二指互相推前退后,捻动针柄,在捻转时适当用力压下,针尖迅速透皮。然后边行针边体会手下针感,得气即止。捻转时要求医生集中精神运用腕力和指力到针上,并注意针体垂直,不要弯曲,转动应小于90°,以免滞针.

4 、针感

当针刺入一定深度时,局部出现酸、麻、胀、重感,亦可向一定方向传导。此谓“得气”, 为正常针感.

5 、进针角度

针体与皮肤呈直角,”垂直刺入,称“直刺”,适用于肌肉丰厚、深刺部位;针体与皮肤呈约45角刺入,称“斜刺”,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不宜直刺深刺的部位;针体与皮肤呈150 角刺入,称“横刺”;适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如头面部。

6 、手法

针刺得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一般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法;相反,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决,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

7 、起针

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拇食指将针柄轻轻捻转上提,将针取出,同时左手用棉球轻轻按压穴位即可.

四、注意事项

1 、行针刺操作时,环境必须保持整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2 、穴位皮肤应用75 %酒精充分消毒,并坚持作到一天一针,避免感染。

3 、向病人作好解释,消除紧张心理。在过度疲劳、饥饿时,避免立即行针,以免晕针。

4 、为病人摆好适宜体位,充分暴露进针部位,但要注意保暖,留针时可用支被架盖毛毯或棉被,并嘱咐病人不要随意变动体位,以免弯针或折针。

5 、行针刺治疗时随时观察病人面色、汗出情况,并询问病人感觉。病人如诉头晕、恶心,见面色苍白或头部汗出,即为”晕针’,应立即取针,扶病人平卧,喝些热开水,即可缓解。若症状较重,应报告医生处理。

6 、取针时,应核对留针穴位及针数,以免将针遗忘在病人身上。面部等血管丰富部位,取针后应用干棉球按压片刻,以免皮下血肿。

7 、用过的针具应置于规定的锐器桶内,统一回收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五、管理制度

1 、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掌握适

应症和禁忌症。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针刺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1 人1 穴1 针,严格遵守针刺操作规程。

3 、进修人员或学员施行针刺时,必须在经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独立操作.

4 、医师需严格按照毫针刺法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进行治疗,如有违规操作,视情节严重程度做出相应处罚,轻者口头警告,重者处以罚款,如因违规操作造成医疗事故者,按照医院相关文件规定惩处.

附件

靳三针疗技术

一、四神针

位置: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 . 5 寸.

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针法:针尖向外方斜刺

0.8 — 1 寸。

二、智三针

穴组: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

针法:针尖向下或向上平刺0 . 8 一1 寸深,捻转针法。

三、脑三针

穴组:脑户穴和左右脑空穴共三穴.

主治:肢体活动障碍,躯体不平衡,后头痛。

针法:针尖向下沿皮刺0 . 8 一1 寸

四、舌三针

位置: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颏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 寸处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流涎、吞咽障碍。

刺法:病人仰靠位,针尖向舌根方向直刺,儿童进针深度为。.8 寸左右,成人约1 一1 . 2 寸左右.捻转手法,使针感向舌根或口腔、颊部放散,患者咽喉部等有发热、麻胀等感觉为佳,虚补实泻或平补平泻。

五、颞三针

位置: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针法:针尖向下沿皮下平刺1.2 一 1.5 寸.

六、定神针

穴组:印堂上0.5寸为定神1 针,左阳白上0.5 寸为定神11 针右阳白上0 . 5 寸为定神111 针。

位置:印堂,两眉问中点.阳白:眉上1 寸直对瞳孔。

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

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一0.8 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七、晕痛针

穴组:四神针、印堂、太阳。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

针法:直刺0.5一0.8 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是针中骼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0.2 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

八、面肌针

穴组:下眼睑阿是穴、四白、口禾臀、地仓

主治:1 、眼睑痉挛:四白、下眼睑阿是穴。2 、口肌痉挛:地仓、禾髎、迎香。刺法:四白:直刺0.5一0.8 寸,局部酸胀,或向内下方斜刺0 . 5 寸,针尖在眶下,可有麻电感放射至上唇部。下睑阿是穴:向内下斜刺0.5一0.8 寸,针尖必须在眶下,以免刺伤眼球。口禾髎:直刺0.5一0.8 寸.亦可向外平刺0.5一0.8 寸,局部胀痛。地仓:平刺0.5一0.8 寸.治面瘫时,透颊车穴;治三叉神经痛时,透迎香穴,局部酸胀,可放射至半侧面部。

九、叉三针

穴组:太阳、下关、阿是穴(指三叉神经痛的局部)。

部位:下关:颧骨弓下凹陷中。太阳〔见晕痛针)

主治:三叉神经痛.

针法:各穴均直刺0.5一0.8 寸深。可加电针连续波,留针30 一

40 分钟。

十、面瘫针

穴组:1 、额睑瘫:阳白、太阳、四白。

2 、口面瘫:翳风、迎香、地仓颊车互透、人中。

主治:面神经瘫痪,中风口眼歪斜。

针法:翳风耳后凹陷中央向前直刺0.8 一1 寸。人中向上斜刺0 . 5 寸深。余穴均按各针法针刺,针刺后每5 一10 分钟,捻针一次,留针30 一40 分钟。

十一、突三针

穴组:水突、扶突、天突。

主治: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囊肿。

针法:水突:沿皮向气管斜刺0 . 5 一0 . 7 寸,扶突:沿皮向气管斜刺0.5 一0 . 7 寸,天突:先进刺0 . 3 寸,再将针柄提高向胸骨后斜刺0 . 3 寸。诸突进行后不提插,只有捻针、或刮针留针30 分钟。

十二、眼三针

位置:眼I在晴明穴上一分.

眼Ⅱ在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眼Ⅲ目正视,瞳孔直上,当眶上缘与眼球之间。

主治: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黄斑变性,弱视等内眼疾病。

针法:凡刺眼三针均嘱患者闭目,医者以左手轻固定眼球,右手持针,缓慢捻转进针。进针后不作捻转,提插,可用拇指甲轻刮针柄。出针时用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针眼I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缓慢垂直进针1-1 . 2 寸。

针眼Ⅱ轻推眼球向上方固定,紧靠眼眶下缘缓慢直针1-1 . 2 寸。针尖可向上斜进。针眼111 ,轻推眼球向下固定,紧靠眼眶上缘缓慢直刺1-1 . 2 寸.针尖可先向上微斜进,再向后斜进。

十三、鼻三针

穴组:迎香、鼻通(上迎香)、印堂或攒竹。

主治: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鼻窦炎、鼻蛆、嗅觉障碍

针法:迎香,针尖向鼻翼平刺5 一8 分,鼻通针尖向下平刺5 分深,攒行、印堂、向下平刺3 一5 分。

十四、耳三针

穴组:听官听会完骨

主治:耳聋耳鸣

针法:听宫、听会张口取穴、直刺1 一1 . 5 寸深。完骨穴向前上方直刺1 一1 . 5 寸深,耳三针针后均不提插,可用拇指刮针柄法或轻捻转法。

十五、手三针

穴组:合谷、曲池、外关

主治:上肢瘫痪、麻痹、疼痛、感觉障碍。

针法:合谷、外关均直针0 . 8 一1 . 2 寸深。曲池直针1 一1 . 2 寸深。

十六、足三针

穴组: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主治: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下肢瘫痪、疼痛。

针法:足三里三阴交直针1-1 . 5 寸,太冲直针5 一8 分深。

十七、手智针

穴组:内关神门劳宫

主治:弱智儿童多动症,动多静少、癫痫、失眠。

针法:三穴均直针0 . 5-0 . 8 分深。

十八、足智针

位置:涌泉穴为第一针,第三趾跳关节横纹至足跟后缘联线中点为第二针(泉中),平第二针向内旁开一指为第三针(泉中内).

主治:弱智儿童的自闭症,多静少动,哑不能言。

针法:均直针:0.5 -0.8 寸深。

十九、肩三针

位置:肩髃穴为第一针,同水平前方二寸为第二针,同水平后方二寸为第三针。主治:肩周炎,肩关节炎,上肢瘫痪,肩不能举.

针法:针尖与穴位成90°角、直刺0.8 -1.0 寸。注意不要过深以免刺中胸腔。

二十、膝三针

穴组:膝眼梁丘血海

主治:膝关节肿痛或无力、膝骨质增生。

针法:直刺0 . 8-1 . 2 寸。可加电针连续波,红外线,多罐法。

二十一、腰三针

穴组:肾俞、大肠俞、委中

主治:腰痛、腰椎增生、腰肌劳损、性功能障碍、遗精、阳痿、月经不调。针法:均直刺1 . 2-1 . 5 寸深。(余同膝三针)二十二、颈三针

穴组:天柱、百劳、大抒

主治:颈椎病、颈项强痛。

针法:三穴均直针。0.8-1 寸深。不宜过深免伤内脏。余同膝三针。

二十三、背三针

穴组:大抒、风门、肺俞

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背痛.

针法:向脊柱方向斜刺0 . 5-0 . 7 寸。不能深刺,防伤内脏。

二十四、踝三针

穴组:解溪、太溪、昆仑

主治:踝关节肿痛、活动障碍、足跟痛。

针法:均直刺。0.8 -1 寸深

二十五、坐骨针

穴组:坐骨点、委中、昆仑

主治:坐骨神经痛

针法:坐骨点:用挟持进针法,以酒精棉球包裹3-4 寸长针的针体下段,露出针尖,垂直插入皮肤,过皮后,以左手指挟棉球、扶针体,左手捻针柄,边捻边进约 2 寸深自有麻痹感向足趾传导时可停止进针。

委中、昆仑直针。0.8 -1.2 寸。用电针接连坐骨点与委中,连续波,以病者能耐受强度为准,留针30 分钟,每5-10 分钟调大电针强度一次,可调2-3 次。

二十六、痿三针

穴组:上肢痿:曲池、合谷、尺泽。

下肢痿: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主治:痿症:(肢体肌肉痿弱,无力、活动障碍).

针法:诸穴均直针0 . 8-1 . 2 寸,用补法,慢入快出,以针下热为准,每次留针40 分钟,行补法5 次以上,亦可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细疏,以中等强度病者要用舒适感觉为度.30 次为一疗程。

二十七、脂三针

穴组: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部位:内关(见胃三针)足三针、三阴交(见足三针).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终审稿)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 目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目录 一、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2) 二、皮肤科开展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4) 湿敷(附操作流程图) (4) 贴敷(附操作流程图) (6) 面膜(附操作流程图) (9) 拔罐(附操作流程图) (11) 针刺(附操作流程图) (14) 艾灸(附操作流程图) (16) 熏洗(附操作流程图) (18) 涂药(附操作流程图) (20) 火针(附操作流程图) (22) 薰药(附操作流程图) (24)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1、全部中医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执业(助理)资格后方可进行医疗执业。 2、执业技术人员服从医院的统一工作安排,不得私自变更执业岗位。 3、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医疗操作程序,组方用药合理。

4、积极参加各种中医培训,提高业务理论知识,改善中医医疗质量,严防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 5、中医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必须按照医院有关制度进行,否则取消进修资格。 6、对全科事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督导中医特色项目服务项目。 7、对各类传染病有及时上报的义务,不得瞒报或者不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8、有弘扬中医文化的权利,对撰写论文发表的,视其情况给予奖励。 9、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中医工作技术人员要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批评或者严肃处理。 一、湿敷法 湿敷法是指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二、适应症 急性皮炎、急性湿疹、化脓性或感染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睢县中医院针灸科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针灸科开展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一、针灸科开展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下 1、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2、三棱针技术操作规程 3、敷药技术操作规程 4、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5、艾炷灸技术操作规程 6、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 7、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8、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9、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0、耳穴埋籽技术操作规程 二、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头痛、腰痛、眩晕等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 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 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 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 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 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介绍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介绍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1、全部中医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执业(助理)资格后方可进行医疗执业。 2、执业技术人员服从医院的统一工作安排,不得私自变更执业岗位。 3、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医疗操作程序,组方用药合理。 4、积极参加各种中医培训,提高业务理论知识,改善中医医疗质量,严防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 5、中医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必须按照医院有关制度进行,否则取消进修资格。 6、对全科事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督导中医特色项目服务项目。 7、对各类传染病有及时上报的义务,不得瞒报或者不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8、有弘扬中医文化的权利,对撰写论文发表的,视其情况给予奖励。

9、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中医工作技术人员要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批评或者严肃处理。

一、湿敷法 湿敷法是指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二、适应症 急性皮炎、急性湿疹、化脓性或感染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三、禁忌症 年老体弱、恶病质者,或外感风寒发热者慎用。 四、告知 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中医妇科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妇科特色诊疗项目开展工作记录1、针灸+耳穴+拔罐: 简介: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具有治疗范围广、收效快、疗效高、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耳穴是刺激耳甲廓、耳甲腔等处,有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以及内脏功能的作用.拔罐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开展时间:2000-7 门诊量:30人次/日 主要治疗疾病:月经病,产后保健(产后诸痛),产后催乳, 盆腔炎。 2、中药外敷+神灯理疗: 简介:中药外敷疗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是用中药材捣碎用纱布包扎外敷腹部或切口等患处,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 恢复和切口愈合,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疗效显著、副作 用少的特点。神灯理疗:接通电源后,照射头上的加热器发热, 使覆盖于上的治疗板受热而产生特定波长的电磁波,对患者病 患部位进行照射后使其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从而使其病患部 位的病情得到治疗或缓解。照射治疗时,照射部位皮肤应裸露, 距离约30厘米,皮肤感觉温度40摄氏度治疗效果最好。或以

患者自感舒适为宜,温度过低疗效差,温度太高易灼伤皮肤。 开展时间:2001-6 门诊量:30人次/日 主要治疗疾病:盆腔炎输卵管堵,宫外孕,切口愈合不良,痛 经,月经不调。 3、妇科中药保留灌肠: 简介:又称肛门纳药法。是将中药煎剂或掺于散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即中药可通过直肠粘膜静脉丛的吸收,使盆腔血循环得到改善,促使增生粘连的结缔组织软化,清除局部充血水肿,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达到消除炎症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对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为显著。操纵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少,而且中药灌肠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 开展时间:2001-6 门诊量:20人次/日 主要治疗疾病:慢性盆腔炎腹膜炎,盆腔淤血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 产后发热,大便秘结 4、熏洗+足浴:

中医各特色疗法

中医各特色疗法 传统中医特色治疗是以中医外治法为主,采用古老疗法的毫针体针疗法、艾灸、拔罐、火针、药物敷贴、推拿按摩、手法正骨,也包含了现代发展的头针、耳针、水针、穴位埋线、皮内针、小针刀疗法以及各种高、中、低頻理疗仪器、骨科牵引床等医疗技术和设备。对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症采用特色医疗为主、辅以其它方法,具有疗效迅速、价格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 中医正骨特色:中医正骨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周代,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疗。《周礼》中记载的“折疡”概括了击、堕、跌、仆所致的骨断筋伤等疾病的治疗。中医正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治疗原则及方法,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目前正规的正骨术只在全国不到十家医院中传承着。不论从继承中华传统医术,还是减轻老百姓就医负担角度来看,重塑骨伤治疗原则——先用中医正骨,其次考虑手术治疗很有必要。 正骨术中的“小夹板固定”属于中国首创,其后才被不少国家效仿。中医正骨术称得上我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的伟大贡献,国家政策也要扶持正骨疗法,保护传统医学技术。 中医正骨术能治疗绝大部分的骨折、脱臼、关节疾病。而且,不开刀、没有痛苦的治疗方法,能杜绝感染的可能性,大大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只有对于流血等开放性创伤骨折和关节囊内骨折这两类疾病,西医才具有优势,因为西医能迅速止血,解决骨关节大、夹板难固定等正骨术的不足之处。 除了开放性骨折(单纯皮肤刺破骨折)、多段骨折、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以及一些难以整复固定的关节内骨折、儿童肱骨外踝及肱骨内上踝翻转移位等骨伤手法不能整复的骨伤疾病外,其余的骨伤疾病都应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中医正骨以手法复位、中药外敷、小夹板固定、病人自觉练功为主的骨折治疗方法,具有骨折愈合快、疗程短、功能好、痛苦少、并发症少的治疗效果,收费低廉,符合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因此,治疗骨科疾病时,医生应该把握住一条准则——保守的正骨治疗先行,其次再考虑手术治疗,杜绝违背医疗规则的行为。 中药外敷特色: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研为细末,用酒、米醋、清水、鸡蛋青、蜂蜜等介质调匀,外敷局部或穴位上,通过药物的局部渗透等治疗作用和对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

康复科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具体实施方案

康复科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具体实施方案为了发挥中医药优势,传承中医技术操作,发挥中医特色,改进工作模式,改善服务品质,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扎实推进中医特色疗法实施,康复科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中医特色疗法实施工作小组: 组长:房洪波 副组长:焦金保、刘景荣、 成员:高瑞婷、王宏辉、王淑萍、王素香、毛仲歧、张东优、崔亭兰、范晓贝 职责: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考核、督导,评选。 二、实施中医特色疗法工作目标: 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实施优势,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 三:实施计划 (一)、加强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实施。 开展组织科室讲座、进行晨间学习提问等方式,强化中医中医特色疗法实施的培训。并对学过的知识每月进行考核。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和各种形式函授学习,提高个人文化素质修养。 每月进行中医特色疗法实施操作学习和考核两项,并通过参加中医传统疗法技术观摩和技术比赛等形式,积极开展中药灌肠、拔火罐、针灸、艾灸、推拿、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贴敷等传统技术疗法。 针对科室收治范围,制定了中医辨证施治、施护病种。根据病种制定辨证诊疗及护理常规,并逐年进行评价、改进和完善。将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了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康复护理之中。将治未病的预防观贯穿于患者健康教育全过程,指导病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概念。重视情志对手术疾病的影响,食疗和药膳对预防疾病和康复的作用以及能使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自觉地在精神护理、生活起居、饮食均衡、

中医特色治疗室

中医特色治疗室简介 中医特色治疗室是针灸科下设的治疗室,采用中医特色治疗,通过各种非药物疗法对项痹、腰痛、面瘫、尫痹病等进行治疗,中医特色治疗室开设以来,合计每年治疗针灸科各类疾病患者近10000余人次,治愈及稳定病情患者占总治疗人数90%以上。 现将我科已开展以下几类中医特色治疗室: 一、足浴治疗室:运用中医足浴的传统方法,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汽和药液薰洗的治疗作用,起到疏通奉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足浴保健疗法又分为普通热水足浴疗法和足药浴疗法。普通热水足浴疗法是指通过水的温热和机械作用,刺激足部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改善新陈代谢,进而起到防病及自我保健的效果。足药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该特色治疗室有足浴木桶10个,一次可接受治疗人数10人,足浴疗法的适应症:疲劳、健忘、腰酸腿痛、记忆力减退、手足冰凉、高血压、失眠、足跟痛、遗尿等。 治疗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收费:30元/次。 二、中药熏蒸室:中药熏蒸集中了中医药疗、热疗、汽疗、中药离子渗透治疗疗法等多种功能,融热度、湿度、药物浓度于一体,因病施治,药物对症,可有效治疗多种皮肤疾病。通过可调式中药熏蒸治疗方法,采用电脑控制的中医理疗,直接对中药进行蒸煮,免去了传统的那种需要先将中药煎煮成液体繁复过程,通过由源源不断的热药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扩张局部和全身的血管,促进体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吸收作用,促进汗腺的大量分泌,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同时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为分子或离子)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治痛等作用,或

中医八大特色疗法

中医八大特色疗法中医针刺针灸 针灸作为我国古老的保健疗法,因其显著 的疗效,已经在世界各地广为人们所接受。它 是根据中医理论,采用毫针对人体的俞穴进行 直接的刺激,对增强身体机能、疏通经络、调 和阴阳、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具有相当不错的 医疗保健作用。 中医火罐火罐 火罐疗法是传统中医疗法,借助热力排除罐 内空气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治病方法。 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 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 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保健推拿推拿 推拿是一种中医自然疗法、物理 疗法。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 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 特定的俞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 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 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 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目的。

精油刮痧刮痧 精油刮痧借助神经末梢的传导以加强人 体的防御机能,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 加快新陈代谢。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舒筋 活络、调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脏之俞穴皆分布 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 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 芳香疗法芳香 芳香疗法利用纯天然植物精油的芳 香气味和中药本身所具有的治愈能力, 以特殊的按摩方法,经由嗅觉器官和皮 肤的吸收,到达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 运用植物的治疗进行养生、美容、疗理 身体和稳定情绪,使人的身、心、灵三 者达到平衡和统一。 中药熏蒸熏蒸 熏蒸疗法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选苗族 民间中草药,用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 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熏蒸部位,达到扩张局 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温通血脉、祛毒杀菌、 清洁伤口、消肿止痛,最后达到治病、防病、 保健、美容的目的。

中医服务项目特色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中医针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遵从“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战略,坚持在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及疾病预防、康复、健康保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医药特色服务上,悉心研究解决患者病痛的良方益法,经几十年积累,形成了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广泛应用中医汤剂、针刺、艾灸、拔火罐、中药外治、推拿、拔罐、艾灸、刮痧、药浴、蜡疗、熏洗、灌肠、埋针、挂线、穴位贴敷、穴位经络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近100种,研制院内中药制剂,膏、丹、丸、散数十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着。主要特色服务项目如下:一、中药外治类 ??? 中药外治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具有较好疗效的疗法。外治是把中药研制成不同的剂型,通过人体肌表、腔道、穴位、经络等作用与病变局部,达到治疗作用。“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发尔”,“先列辩证,次论治,次用药。”即内治与外治的理、法药三者相同,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1、穴位贴敷(节气贴、三九贴、三伏贴) ??? 在24节气或者三伏天、三九天运用白芥子等药物粉末调糊后,制作成蚕豆大小,用胶布贴敷在人体相应穴位上,刺激机体免疫机能的治疗方法,叫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即本疗法中的一种。 ??? 功效:疏通经络、温补阳气、激发免疫调节功能 ??? 适应症:各种慢性疾病体质,经络不通,阳气虚损等的疾患均可贴敷,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慢性鼻炎等疗效显着。禁用于严重过敏性体质和严重湿热体质疾病。 2、冬病夏治疗法 ???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 原理:以古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将药物敷贴在俞穴,使药物沿俞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抵力作用,

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

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 一、妇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推拿、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拔罐、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钩活术、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二、儿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雾化吸入、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贴敷、耳压、熏洗、外敷、中药灌肠、平衡针、浅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三、皮肤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湿敷、清创、药膜、穴位贴敷、面膜、拔罐、针灸、熏洗、钩活术、蜂疗、火针、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放血、薰药、鲜药外治、临方调配等。 四、眼科:至少应开展1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钩割法、熨烙法、眼部注射法、针灸、耳压、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局部按摩、雷火灸等。 五、耳鼻咽喉科:至少应开展1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灸、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压、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导引、钩活术、平衡针、穴位埋线、浅针、火针、蜂疗、雷火灸等。 六、肿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内服、外治、注射,针灸,穴位埋线,康复养生等。 七、骨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手法、中药、功能康复、针刀、铍针、带刃针、钩活术、松解疏通术、理疗等。 八、肛肠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挑治、穴位注射和钩活术、热敏灸、火针、穴位埋线等。 九、针灸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法(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耳针、头皮针、腕踝针、拔火罐法(包括留罐、闪罐、走罐等),及电针、腧穴药物贴敷、腧穴药物注射、平衡针、腹针、芒针、火针、浅针、皮内针、金针、铍针、针刀、微针疗法、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蜂疗、割治等。 十、推拿科:至少应开展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推拿手法、膏摩、中药、穴位敷贴、湿热敷、理疗、练功、中药熏洗、拔罐、针灸、刮痧、穴位注射、浮针、浅针、穴位埋线、铍针、滞针、锋钩针、针刀等。 十一、急诊科:至少应开展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擦浴、刮痧、拔罐、头针、平衡针等。 十二、肺病科:至少应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针刺、灸疗、拔罐、熏蒸、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皮肤科 一、拔罐疗法 拔罐这是一种以杯罐作的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皮肤病等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将罐具叩拔在人体的穴位上,抽空产生负压,形成局部瘀血,使人体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消肿止痛、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袪风拔毒,驱寒除湿,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适应症:牛皮癣、湿疹。蛇串疮、接触性皮肤炎等。禁忌:孕妇、有严重肺气肿的病人、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皮肤有溃疡,破裂处不宜拔罐、心脏病等。 二、耳压法 人体某部位出现病理改变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一定部位出现某种阳性反应,如压痛、丘疹、脱屑、血管充盈等。耳穴探查以压痛法探查耳穴压痛为主。耳穴虽然不大,但有一定的区域,当人体患病时,敏感点常不是一个穴位的整个区域,而是这个区域中的某一点,所以耳穴取穴不能机械的按解剖定位取穴,而是要在该耳穴的区域探查压痛阳性反应点,这是耳穴准确定位的重要步骤。

用法:用王不留行子或六神丸用胶布固定,每3-7天换一次。适应症:油风、瘾疹、风骚痒、湿疮、蛇串创、热疮、痤疮、牛皮癣等。部位:双耳廓。常用穴位为脾、胃、肝、心、肺、肾、神门、分泌、皮质下、交感等。 三、面膜疗法 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痤疮的方法,适宜于损害广泛的面部痤疮。一般局部清洁、消毒后挤压出粉刺在涂以外用百多邦乳膏然后进行喷雾并应用中医手法按摩数十分钟石膏或 中药面膜倒膜使理疗、按摩、药物融为一体,相互作用达到治疗和美容效果。适应症:痤疮等。使用部位:脸部。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一、中药内服 二、针刺法 三、耳穴治疗 四、中药足浴熏洗 五、艾灸疗法 六、拔罐疗法 七、中药灌肠 八、穴位按摩

中药内服 四诊合参,辩证施治,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各种慢性病、疑难杂症或西医疗效不明显的疾病运用中药内服治疗效果颇著。我科在优势病种如眩晕、消渴的治疗过程中配合中药内服,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另外,在其他疾病如中风、头痛、失眠、喘证、胃脘痛、淋证、水肿、痹症等治疗中药内服效果明显。 中药的熬制 1.熬药的程序A.先将群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无须浸泡。B.头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10-40分钟,启锅滤汁。后下药无须浸泡,注明“后下几分钟”,则在头煎的最后几分钟放下锅。C.二煎:在头煎药渣中加水,再次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与头煎同样的时间,然后启锅滤汁。D.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装入保温瓶,每日分2-3次喝完。 2.熬药最好用陶瓷器皿,或用不锈钢制品,避免用铁锅。 3.每次熬药的水量由自己控制:保证两次滤出的药汁共有500-600毫升。每一煎加水要一次加足,不要边熬边加水。 4.需要先煎的药:主要是金石矿物、骨骼、甲介类,需要提前单煎,然后再与群药同煎,以保证其有效成分充分被熬出来。一般来说,龟板、鳖甲需先煎40分钟;磁石、代赭石、龙骨、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等需先煎20分钟,石膏需先煎15分钟。还有的药,须久煎以去其毒性,如麻黄需先煎,去沫,一般是先煎15分钟左右,再将煮出来的泡沫去掉。附子也要先煎,熬到没有麻味为止。一般来说,少量用附子时候,先煎30-40分钟即可,如果是大量用附子(多于15克),就必须先煎2小时,保证药性下沉,否则,易致中毒。

中医特色养生馆项目方法手册

**中医特色养生馆 2014年10月

中医特色养生馆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中医养生馆 2、项目规模:选址在新城区内,200-30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交通流畅,停车方便, 周边商业氛围的环境规模。 3、项目背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增强,加上生活 ----医4 2、悬灸、艾灸、拔罐、刮痧; 3、药浴、熏蒸、足浴; 4、养生茶、保健品; 5、药油、药酒; 6、女士美容美体减肥; 7、中医体质辩证、体检、咨询。

三、中医养生馆营销 1、市场细分: a)三十岁以上的老板,白领,政府人士,银行工作人员等, b)25—55岁的女性,有中等以上的收入。 c)追求健康自然的中医养生人群、老年人。 d)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等亚健康人群。 馆综合赢利。 3、环境定位 a)整体风格:室内精装修古朴优雅不失时尚,创造视觉、心境上最佳享受。洋溢渲染中国风情(中医是中国的国粹,适当采用中国风可以给人舒适安宁的感觉,跟养生的主题很贴合)的风格。(围绕中国古典风格,统一服装(服务员服装可以采用中国风,比如旗袍、唐装、中山装等)宣传单,服务项目名称等诸多方面加以充分烘托)

b)养生馆环境促销:作为环境促销,主要为内外部环境。外部环境能吸引顾客进店标题醒目容易记住,体现中医风格健康的元素;内部环境能刺激顾客消费,并成功挽留顾客。以古典、节奏缓慢的轻音乐为主,使顾客感到放松,舒适,点上植物精油, 让养生馆弥漫着一股醉人的花草香气。 4、促销方式 1)广告促销互联网促销:通过写软文,新闻稿等形式在本地论坛、贴吧,微博推 2 3 4)专业促销经常开展一个中医养生免费学堂,一星期开展两次或者一次,地点放在自己的店里,邀请老板,领导,白领人士、亚健康过来学习养生健康知识。发展自己的客户。一传十,十传百,学员会越来越多。效果会更好。 四、管理制度 要想做到长期发展,以及长期留住客户赢的好的口碑。跟我们的内部管理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内部管理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因此,需建立经营管理制度,达到

康复理疗科中医主要特色疗法

康复理疗科中医特色疗法 1、针灸: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多种慢性病有很好疗效。 适应症:颈椎病、骨质增生、肩周炎等各种颈肩腰腿痛及神经系统病变。 禁忌症:出血性疾病及心脏病。 常用穴位:头面为百会、风池、风府、印堂、迎香等;四肢取曲池、合谷、内关、外关、足三里、三阴交、风市、血海等;躯干部为关元、气海、肺俞、肝俞、肾俞、大肠俞、长强等。 2、拔罐:常配合针灸及梅花针使用。 适应症:风寒湿引起的各种病症。 禁忌症:孕妇等。 4、梅花针:又名七星针、皮肤针 适应症:瘀血证。 禁忌症:孕妇、皮损等。 5、火针: 适应症:寒湿证。 禁忌症:年老体弱、出血性疾病、内脏疾病、晕针者。 取穴:风池、合谷、大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等。 6、水针: 适应症:针灸适宜的各种病症。 禁忌症:年老体弱、药物过敏、内脏疾病、晕针者。 方法:常用利多卡因注射液、维生素B12、当归注射液、红茴香注射液等穴位注射。 取穴:阿是穴、风池、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血海、悬钟等。 7、放血: 适应症:淤血引起的各种病症。 禁忌症:妇女、出血性疾病、晕针。 部位:在委中、阿是穴、血络或大椎穴。 8、耳针: 用法:用王不留行子胶布固定,每3-7天换一次。 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 部位:双耳廓。常用穴位为颈椎、腰椎、肩、肾、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等。 白癜风表皮移植 该技术是通过负压吸疱将健康皮肤表皮里的黑色素细胞移植到已缺失黑色素细胞的白斑处,从而恢复白斑处皮肤色素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安全、高效、术后无疤痕、无需住院等优点,目前移植成活率达到95%以上。 脱敏治疗:又称减敏治疗或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现有的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最有效的

中医服务项目特色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中医针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遵从“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战略,坚持在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及疾病预防、康复、健康保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医药特色服务上,悉心研究解决患者病痛的良方益法,经几十年积累,形成了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广泛应用中医汤剂、针刺、艾灸、拔火罐、中药外治、推拿、拔罐、艾灸、刮痧、药浴、蜡疗、熏洗、灌肠、埋针、挂线、穴位贴敷、穴位经络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近100种,研制院内中药制剂,膏、丹、丸、散数十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主要特色服务项目如下: 一、中药外治类 中药外治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具有较好疗效的疗法。外治是把中药研制成不同的剂型,通过人体肌表、腔道、穴位、经络等作用与病变局部,达到治疗作用。“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发尔”,“先列辩证,次论治,次用药。”即内治与外治的理、法药三者相同,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1、穴位贴敷(节气贴、三九贴、三伏贴) 在24节气或者三伏天、三九天运用白芥子等药物粉末调糊后,制作成蚕豆大小,用胶布贴敷在人体相应穴位上,刺激机体免疫机能的治疗方法,叫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即本疗法中的一种。 功效:疏通经络、温补阳气、激发免疫调节功能 适应症:各种慢性疾病体质,经络不通,阳气虚损等的疾患均可贴敷,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慢性鼻炎等疗效显著。禁用于严重过敏性体质和严重湿热体质疾病。 2、冬病夏治疗法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原理:以古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将药物敷贴在俞穴,

中医特色疗法

乐至县中医医院针灸科传统疗法 中药外敷法 一、概述: 中药外敷法是指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拔毒等功效。 二、适应症: 敷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等多种病证。 三、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油膏刀、棉垫或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 2、操作方法 2.1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2.2将调制好的药物平摊于棉垫上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的棉纸或纱布。 2.3将药物敷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3、护理 3.1调制的药物须干湿适中,厚薄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大小须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3.2用水或醋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可加适量凡士林一起调制,一般1~2天后更换一次。 3.3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四、注意事项 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2.应对敷药部位进行清洁。 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 4.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 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7.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8.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9.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0.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11.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12.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

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简介 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是针灸推拿科下设的治疗室,采用中医特色治疗,坚持以针刺、推拿传统技术优势为基础,结合现代间断医学的发展,通过各种非药物疗法对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失眠症、肩周炎膝关节炎等进行治疗,中医综合治疗室开设以来,收治病患无数,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好评,治愈及稳定病情患者占总治疗人数90%以上。 中医综合治疗室先开设如下治疗项目: 一、针刺:运用中医传统针灸理论,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治疗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 二、艾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主要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腹痛、呕吐、泄泻、脱肛、阴挺、阳萎、遗尿、寒厥等。常灸足三里、气海、关元、大椎等穴。。治疗一般选用艾条温和灸。 三、头针: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域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临床常用于脑源性疾患,如瘫痪、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等病。此外,也可治疗腰腿痛、夜尿频、三叉神经痛、肩周炎、各种神经痛等常见病、多发病 四、拔罐: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颈椎关节痛、肘关节痛、膝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外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目录 一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2) 二外科常见中医特色的技术操作规程 1、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 (3) 2、穴位注射 (4) 3、耳针法 (6) 4、艾条灸 (9) 5、拔罐法 (12) 6、穴位按摩法 (15) 7、刮痧法 (17) 8、湿敷法 (20) 9、涂药法 (23) 10、熏洗法 (26)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1、全部中医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执业(助理)资格后方可进行医疗执业。 2、执业技术人员服从医院的统一工作安排,不得私自变更执业岗位。 3、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医疗操作程序,组方用药合理。 4、积极参加各种中医培训,提高业务理论知识,改善中医医疗质量,严防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 5、中医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必须按照医院有关制度进行,否则取消进修资格。 6对全科事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督导中医特色项目服务项目。 7、对各类传染病有及时上报的义务,不得瞒报或者不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8、有弘扬中医文化的权利,对撰写论文发表的,视其情况给予奖励。 9、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中医工作技术人员要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批评或者严肃处理。

外科常见中医特色的技术操作规程 一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病员床旁,向病员解释清楚,以取得合作。 2、嘱病员排便或作大量不保留灌肠。 3、取侧卧位,根据病情定左、右。裤褪至膝部,臀部移近床沿,垫橡胶单与治疗巾于臀下,并抬高臀部约10厘米(小枕垫于臀下)。 4、抽吸药液,连接肛管、排气、润滑肛管前段,反折肛管;左手分 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轻轻插肛管入肛门内15厘米左右。 5、抬高注洗器,液面不超过30厘米,放松肛管,让溶液缓缓流入。 6、溶液将流尽时,倒温开水5-10毫升,反折肛管拔出手指包住肛管 置弯盘内,然后用手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柔。 7、待10-15分钟后,取出水枕、橡胶单与治疗巾,整理床铺、环境、清理用物。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介绍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介绍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介绍 针刺: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医 者运用各种不同的针具刺入腧穴,或刺激腧穴、经络,使阴阳两气保持平衡, 促进气脉通畅以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针刺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 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和患者欢迎。 推拿治疗:推拿又称“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从而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可使疏通,气血流畅、解除肌肉紧张、消肿止痛。《》指出各种痹证、痛证、及某些急症可以按摩治疗, 中药熏洗(熏蒸)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乘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淋洗的治疗方法(一般先用药汤蒸气熏,待药液温时再洗)。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药物溻渍:溻渍法,外治法之一。根据病症及患病部位不同,将所选药物煎汤去渣后,趁热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中或以纱布蘸满药液固定在患处。溻渍法可使药物经肌腠毛窍而入脏腑,通经贯络,以作用全身,具有疏通腠理,调和气血,祛邪消毒之作用.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疗效明确的特点,适合治疗各种性疾病,如、骨、颈腰椎间盘病变、肌肉劳损、各种跌打损伤等。 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疗法又称“水针”,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 医学的药物药理特性,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 用,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 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在传统中医临床观察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祖国医学最古老的方法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也最为广泛,历经几千年不衰,特别是中药汤剂能够充分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并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几大特点,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

针灸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针灸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XXX中医院 针灸科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目录 1、醒脑开窍法------------------------- 1 2、耳针法-------------------------- 6 3、靳三针技术------------------------- 8 4、头针技术------------------------ 22 5、平衡针技术------------------------ 25 6、天灸技术-------------------------- 27 7、穴位注射技术--------------------- 31 8、火针技术-------------------------- 34 9、督灸技术------------------------- 37 10、腕踝针技术----------------------- 41

醒脑开窍针法 一、适用症 适用于中风病及其相关病症、各种急症、神志、精神疾患、各种脑病等疾病。 二、禁忌症 严重高血压、急性脑出血证、精神烦躁患者禁用此法。 三、操作流程 1、准备 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 %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 2、穴位操作方法 内关:针刺深度1.0 -1.5寸,得气后施捻转提插泻法,即左右手分别持患者左侧和右侧的针柄,左手拇食指呈顺时针捻转,右手拇食指呈逆时针方向捻转,并配合提插泻法。捻转角度大于180度,频率50 一60转/分。手法持续操作1 - 3 分钟.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 —0.5寸,将针向一个方向捻转360度,采用雀啄手法,以患者眼球湿润或流泪为针刺达到量学要求的效应指标. 三阴交:针沿胫骨后缘,与皮肤呈45度向斜后刺入,深度1 —1.5寸,行重提轻插之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0 一1.5寸,用提插泻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中医针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遵从“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战略,坚持在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及疾病预防、康复、健康保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医药特色服务上,悉心研究解决患者病痛的良方益法,经几十年积累,形成了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广泛应用中医汤剂、针刺、艾灸、拔火罐、中药外治、推拿、拔罐、艾灸、刮痧、药浴、蜡疗、熏洗、灌肠、埋针、挂线、穴位贴敷、穴位经络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近100种,研制院内中药制剂,膏、丹、丸、散数十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主要特色服务项目如下:一、中药外治类 中药外治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具有较好疗效的疗法。外治是把中药研制成不同的剂型,通过人体肌表、腔道、穴位、经络等作用与病变局部,达到治疗作用。“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发尔”,“先列辩证,次论治,次用药。”即内治与外治的理、法药三者相同,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1、穴位贴敷(节气贴、三九贴、三伏贴) 在24节气或者三伏天、三九天运用白芥子等药物粉末调糊后,制作成蚕豆大小,用胶布贴敷在人体相应穴位上,刺激机体免疫机能的治疗方法,叫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即本疗法中的一种。 功效:疏通经络、温补阳气、激发免疫调节功能 适应症:各种慢性疾病体质,经络不通,阳气虚损等的疾患均可贴敷,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慢性鼻炎等疗效显著。禁用于严重过敏性体质和严重湿热体质疾病。 2、冬病夏治疗法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原理:以古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将药物敷贴在俞穴,使药物沿俞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抵力作用,故大多在夏季进行。原因在于夏日炎炎,腠理疏泄,汗腺、皮脂腺组织均处于开放状态,有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