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外科常见病健康教育

胸外科常见病健康教育

胸外科常见病健康教育
胸外科常见病健康教育

胸腔闭式引流健康宣教

一、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向患者解释防止胸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导

患者术中配合,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态和需求,做好详

细的健康指导,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呼吸功能锻炼:讲解戒烟、咳嗽、深呼吸预防肺部感染的

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二、术后宣教

1、心理指导: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2、体位指导:取半卧位并经常改变卧位方向,依靠重力引流。

3、管道指导

(1)保持管道密闭和无菌: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路是否脱落。保持水封瓶内长管直立没入水中

3—4cm。患者床头常规放置两把血管钳,告之患者一

旦管道与密封瓶脱离,要立即夹闭引流管。搬动或换瓶

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未夹闭引流管

时,不能将水封瓶提高至床面以上,以防液体逆流。家

属不得自行更换引流瓶。

(2)保持引流通畅:正常情况下水柱波动幅度为4—6cm,水封瓶压力管中水柱的波动情况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

并提示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通畅时,可见到玻璃管

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无波动,可嘱患者作深呼

吸或咳嗽;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纤维块堵塞;

若波动过大,提示肺粗糙而有漏气、余肺扩张不全或肺

不张。保证引流管不受压和打折。

(3)妥善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于床旁,嘱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封。若引流管连接

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及时夹闭引流管,更换引流瓶。

若引流管从胸腔脱出,应立即用手捏闭插管处皮肤,由

医生进一步处理。

(4)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或排气的情况:术后24小时内总引流量不超过300—500ml,若持续每小

时出血量〉100ml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采取负压吸引

者,应经常观察引流瓶内有无气体排出和排出量的多

少,患者胸痛难忍,可能为吸引负压过大,应适当减低

吸引压力。

(5)预防胸腔感染:告知患者注意有无发生感染的症状,如

体温升高、畏寒、胸痛加剧等。手术伤口敷料每天更换,

(6)注意保持敷料干燥清洁,伤口有无红肿热痛。

(三)拔管宣教

1 拔管指征一般置管48—72小时后,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引流液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液量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胸部X 线检查提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或气促时,可考虑拔管。

2 拔管时的指导嘱患者先吸一口气,在其吸气末由医生迅速拔管,并用凡士林纱布和敷料封闭胸壁伤口并包扎固定。

3 拔管后指导拔管后24小时内应注意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处是否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气肿。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心胸外科入院宣教

一、入院宣教:

1、介绍床位医生责任护士,介绍病区环境,医生办公室位置,

开水房及卫生间位置。

2、介绍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并在住院须知告知书上签字。

3、告知床头铃用法和床栏的用法。

4、探视制度。

5、心理护理,减少恐惧心理。指导深呼吸、咳嗽。

6、饮食指导,遵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宜清淡多食高蛋白维生

素的食物。

7、疼痛指导。

肋骨骨折健康教育

一、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患者由于意外创伤的打击,对治疗效果担心,对手术恐惧。护士应加强与患者沟通,解释有无全身疲乏、呼吸困难等不适的原因,说明各项诊疗、护理操作及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使其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宜清淡多食高蛋白维生素的食物。

3、休息活动的指导:一般不影响活动。翻身时避免压迫患侧。

4、住院适应能力指导:有效的咳嗽、咳痰,呼吸道准备。

5、疼痛的指导:告知患者选择舒适的卧位,给患者解释疼痛发生的原因,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应用止疼药物。

6、病情观察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及气促、呼吸困难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二、术后宣教

1、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加强营养支持,以促进骨骼和

伤口的愈合,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输入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等。3天后仍不能自主进食或饮食极差者,置胃管鼻饲营养液。

2、伤口护理指导: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

液、敷料脱落及感染的征象。

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指导,详见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4、皮肤护理指导:定时翻身拍背,不能早期活动者,应给予

按摩、加强肢体活动、避免坠积性肺炎、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出现。若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5、住院适应能力指导:指导患者有效的呼吸、咳嗽、咳痰。

三、出院指导

1、说明术后进行呼吸功能恢复锻炼的方法及重要性,使患者

掌握有效的咳嗽技巧和深呼吸运动。

2、进食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

畅。

3、加强身体锻炼,逐渐增加室外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远离流感人群。

气胸血胸健康教育

(一)心理指导:患者由于意外创伤的打击,对治疗效果担心,对手术恐惧。护士应加强与患者沟通,解释有无全身疲乏、呼吸困难等不适的原因,说明各项诊疗、护理操作及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使其配合治疗。

(二)饮食指导:宜清淡多食高蛋白维生素的食物,不需特殊忌食。

(三).呼吸道准备指导胸部损伤后患者常因疼痛剧烈,不敢呼吸、咳嗽,或因胸膜腔负压消失,肺膨胀受限不能有效呼吸,影响呼吸道分泌物排除及肺通气功能。因此护士要指导患者行呼吸锻炼,鼓励患者深呼吸,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嗽、咳痰。告知严重吸烟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非吸烟者高达2~3倍,术前停吸烟2周以上可改善分泌物的清除能力,同时严格监督患者戒烟。

(四)自我病情观察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观察伤口有无肿胀、活动性出血,是否存在肢体活动障碍、呼吸困难或发绀,以及咳痰、咯血的颜色、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五)疾病知识指导

(1)告知患者需遵医嘱按时应用有效抗生素并行雾化吸入,目

的是控制支气管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2)告知有张力性气胸或持续漏气及双侧肺大泡通气手术的

患者,术前需先行胸腔闭式引流减压,以保证手术安全。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指导患者及家属密切观察排气情况。

(六)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可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呼

吸和引流。胸腔镜手术损伤小,可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术后6~8小时即在床上坐起活动。术后18~20小时即下地活动,活动时采用渐进下床法。

(2)疼痛护理指导告知患者术后疼痛的必然性和对策,鼓励其咳嗽,避免患者因怕痛而不敢咳嗽,导致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不能排出,从而引起肺叶及肺段不张。告知患者如疼痛较剧烈、难以忍受,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必要时可遵医嘱应用药物止痛。

(3)功能锻炼指导告知患者术后需加强肺功能锻炼,促进肺复张。术后在充分止痛的基础上尽早让患者坐起咳嗽、排痰,行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4次,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术后第2天即进行吹气球等呼吸功能锻炼,以促进肺早日复张。

(4)胸腔闭式引流指导见胸腔闭式引流

(5)并发症护理指导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泡漏气,表现为胸腔闭式引流管内持续排出气体。此时需嘱患者有

痰及时咯出,但不鼓励咳嗽,同时观察肺部呼吸音的变化及肺膨胀情况。轻微漏气可不必处理,较明显漏气则需封闭肺破口。

(七)出院健康指导

(1)患者应禁烟、忌酒。

(2)饮食少食刺激性食物,增加营养,保持适量水分摄入。

(3)适当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肺活量。

(4)避免着凉、感冒,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5)观察术区切口的愈合情况,遵医嘱定期复查和正确用药。

(6)鼓励患者吹气球、变换体位,使肺尽早完全膨胀,以减少或治疗肺不张。

(7)复拍胸片帮助了解胸内积血排出及肺膨胀情况。

(8)预防气胸再次复发,积极治疗原发病。老年自发性气胸常继发于COPD及肺结核患者,而肺部感染是常见诱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气胸的发生。

(9)预防呼吸道感染。感染是气胸发生的常见诱因,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而引起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嘱患者多咳嗽、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胸腔镜手术健康教育

一、住院健康指导

(一)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胸腔镜手术是一项新技术,多数患者不了解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易产生恐惧、紧张的情绪。术前护士应向患者介绍胸腔镜手术、麻醉相关知识,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以消除患者恐惧、紧张情绪,增加其安全感。

2.呼吸道准备指导指导患者联系坐位胸氏深呼吸、平卧位腹氏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方法。指导患者吹气球,以中小气球效果最好;教会按胸咳嗽、独自翻身及创伤排便的训练;告知患者术后吸氧和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痰多而粘稠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和抗生素治疗,每日2次。戒烟,预防感冒。

(二)术后宣教

1.活动指导告知患者麻醉清醒后取半坐位,当天可带管下床活动,但要注意防止脱管和逆流,活动量以不疲劳为度。活动顺序为坐位—站位—扶床移动—独立移步—室内走动。

2.饮食指导手术当日可进流食,次日进半流或普食,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以增进食欲。

3.疼痛指导术后出现胸部疼痛,主要是胸壁切口的疼痛和胸交感

神经切断痛。患者由于痛域不同对疼痛耐受性存在差异。守候教会患者采用放松训练、注意力分散法和体位辅助增强患者的舒适感等发发,作为非药物辅助措施,对减轻疼痛,促进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4.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见胸腔闭式引流。

5.并发症观察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胸腔引流瓶内有无大量气泡排出,胸腔引流不畅时有无皮下血肿发生。定期检查敷料、切口及引流管旁有无出血或渗血,引流管内如排出大量血性液体,颜色较鲜红色,及时通知医务人员,以便及早发现胸腔出血。

二、出院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虽然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出院后还需适当增加活动量,注意休息与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2.向患者说明由于术中肋间神经损伤,术后刀口疼痛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可用分散注意力、改变体位、加强术侧上肢功能锻炼等方法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

3.告知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少进高脂肪、尤其是油腻的食品,如油炸食品、肥肉等。

4.嘱肿瘤患者按医生要求选择放、化疗种类和治疗时间,按时继续术后治疗,定期到医院复查。

肺癌健康教育

一、住院健康指导

(一)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肺癌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痛等症

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使其产生焦虑、恐惧甚至悲观厌世的心理。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使患者倾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告知患者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放松,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2、呼吸道准备见“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

(二)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告知患者术后平卧6小时,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取

半卧位。肺叶切除术后,应避免采取健侧卧位,以免影响呼吸。

全肺切除术后,应采取半卧位,禁止侧卧位,以免引起纵隔过度移位及大血管扭曲导致循环呼吸异常。

一、呼吸道、引流管、伤口观察护理指导见“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

二、活动指导指导患者术后早下床活动,以预防肺不张,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术后1~2天,在床旁站立或下床坐在椅子上;术后

第3天在家属协助下可在室内行走5~10分钟,逐渐增加活动量.告知患者运动以不引起疲倦和疼痛为宜,若出现头晕、气促、心动过速、心悸和出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同时,术后还应进行肩关节活动锻炼,如术侧手臂上举、爬墙及肩关节运动等,以预防术侧肩关节强直及失用性萎缩。

(三)出院健康指导

1.向患者讲解吸烟的危害,嘱患者坚持戒烟。告知患者避免解除布满灰尘、烟雾及化学刺激物品的环境。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口腔疾患。

2.指导患者继续及逆行术侧肩部关节及呼吸功能锻炼,促进术后功能恢复。活动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3.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4.嘱患者遵医嘱继续用药,出院2~4周开始进行化疗或放疗,以提高疗效。治疗过程中注意血象的变化,定期复查血细胞和肝功能等。

5.嘱患者定期门诊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

一、住院健康指导

(一)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乳腺癌患者往往对疾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容易

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特别是年轻女性担心术后自我形象损伤的后果。应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之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接受手术。对实施乳房切除或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应告知其手术的必要性,说明术后可以通过整形、修饰来弥补手术带来的缺憾,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呼吸道准备指导见“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

3.术前准备指导术前应联系床上大小便,以防止术后便秘和尿

潴留。说明若为妊娠期应立即终止妊娠,哺乳期应立即断乳。告知患者手术前一天需准备皮肤,如植皮则需准备供皮区皮肤,有乳头及皮肤破溃者术前医生会给予换药,以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二)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平卧6小时,代生命体征平稳

后可取半卧位。术后患肢需制动3天,手臂垫以软枕,使手高于肘的水平,以利于血液循环,减轻首部肿胀。

2.呼吸道护理指导见“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

3.引流管的护理指导说明伤口引流管一般放置24~48小时,指导患者活动时应注意保护引流管,鲜红色血性渗出,超过300~400ml提示有出血倾向,需给予止血药物,如术后2~3小时即有大量血性液体流出,则需再进行手术止血。

4.伤口护理指导向患者讲解术后伤口使用绷带加压包扎48~72小时,以防止皮下形成积液、血肿而影响伤口愈合。告知患者如发现患侧肤色发绀、温度低或切口敷料浸湿,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5.活动指导

(1)术后24小时开始,做伸指握拳动作,以活动腕关节,每日4次,每次做10下。术后2~3天,做前臂伸屈运动,坐位练习屈肘、屈腕,每日4次,每次做10下。术后4~5天,联系患侧上肢摸同侧耳廓,对策肩。术后4~5天,患侧上肢慢慢伸直、内收,屈曲肩关节,抬高至90°。术后7~10天,联系手指“爬墙”运动,伸直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2)早期功能锻炼中的注意事项:凡有腋下积液,皮瓣未充分与胸、腋壁贴合者;术后第3天腋窝引流较多,大于60ml/24h者;近腋区的皮瓣较大面积坏死或植皮近腋窝者。有上述情况者,应适当延迟活动肩关节,并减少活动量。

(3)术后48小时内肩关节应处于内收位,避免外展上臂,可行伸指、握拳动作。下床活动时应用吊带托扶患肢,他人协助时只能扶健侧,以避免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愈合。

(4)锻炼中既要防止动作过大、过猛影响伤口愈合,又要注意动作不能过小,以免影响训练效果。

二、出院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告知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树立人

生态度,促进身心的全面康复。

2.告知患者坚持患肢功能锻炼,如上肢旋转、后伸、轻度扩胸运动

等,1~3次/天,循序渐进,不要在患侧肢体测血压、抽血、静脉注射、提重物等,患肢负重不能抽过5Kg,以免影响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

3.向患者说明避免高脂肪的饮食,更年期的妇女慎用激素。对有家

族史、一侧患乳腺癌的患者、乳腺良性疾病、未婚或已婚未育和40岁以上的妇女每年做乳腺检查,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治疗。

4.嘱患者按时进行化疗或放疗,在化疗期间定期定期复查肝功能和

血常规,一旦出现骨髓抑制应暂停放、化疗。化疗期间注意保护皮肤,出现放射性屁眼及时就诊。

5.根治术后,为矫正胸部体形的改变,可佩戴义乳。

6.向患者说明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以免导致乳腺癌的复发。

7.指导患者掌握乳房自检的方法,应每月进行乳腺自检1次,监测乳房每年行X线片检查1次,以便早期发现复发征象。乳腺癌自检的最佳时间是在月经结束一周后,如果月经周期不规则,最好在每月的同一时间进行自检。具体步骤如下:

(1)视诊:直立镜前脱去上衣,在明亮的视线下,面对镜子对两侧乳房进行视诊,比较双侧乳房是否对称,注意外形有无大小和异常变化。其异常体征主要包括乳头溢液、乳头回缩、皮肤皱缩、酒窝征、皮肤脱屑及乳房轮廓外形有异常变化。

(2)触诊:举起左侧上肢,用右手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缓慢稳定、仔细地触摸乳房,在做乳房做顺或逆向向前逐渐移动从乳房外围起至少三圈,直至乳头。也可采用上下或放射状方向检查,但应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同时一并检查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最后,用拇指和食指轻挤乳头观察有无乳头排液。如发现有浑浊的、为黄色或血性溢液,应立即就医。检查右侧乳房方法同上。(3)平卧检查:平卧检查时,待检侧上肢举过头放于枕上或用折叠的毛巾垫于待检侧肩下。这种位置目的是使乳房平坦,易于检查,其方法与触诊相通。

(4)嘱患者定期复查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5年后每1年复查1次,要长期坚持复查。

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

一、住院健康指导

(一)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食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患者知晓自己

的病情后除产生紧张、焦虑甚至绝望的心理外,因疾病本身影响正常进食对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产生极大影响,会使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手术的目的、方法、过程、术后恢复情况等。告知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对手术预后的影响,让患者学会自我激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细腻性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饮食指导一般患者手术前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的饮食,对于严重吞咽困难者,需进食流质饮食。告知患者必要时需遵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或行胃空肠造瘘,以增强机体抵抗力,耐受手术。指导普通患者手术前3天需进食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以防止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

3.呼吸道准备指导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由于疼痛、流质胸腔闭式

引流管和胃管,卧床时间长等多种原因,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术前指导患者做各种呼吸功能训练,详细

讲解方法和意义。指导正确的咳嗽体位与咳嗽方法。坐位咳嗽时身体稍向前弯曲腰盘腿;侧卧位咳嗽时取屈膝卧位,进行深呼吸后,利用呼吸肌动力作用同时伸舌张口,放松喉部肌肉,以便排除气体,达到有效咳嗽,如此反复,每日至少2次,每次15分钟,一般患者均能掌握。

4.术前准备指导告知患者注意口腔卫生,如口腔慢性病灶,术

前应积极治疗,并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指导患者数去爱按联

系在创伤平卧和半坐卧位排尿,避免术后尿潴留。术前1日晚

需清洁灌肠1次,说明灌肠的目的是防止术后长期卧床而腹胀。

术日晨需留置胃管。

(二)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全麻未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

侧,以防误吸。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

2.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严格禁食、禁水的目的,禁食

期间不可下咽唾液,以免造成食管吻合口瘘。术后3~5天肛门

排气、胃肠减压引流量减少后,可拔除胃管;告知患者停止胃

肠减压14小时后,可先试饮少量水,术后5~6天禁食全量清

流食,每2小时100ml,6次/天。术后3周进食易消化、营养

丰富的普食,指导患者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避免生、冷、硬、刺激性食物。术后可发生胃食管反流,表现为反酸、呕吐等症

状,平卧时加重,告知患者饭后2小时内勿平卧,睡眠时将枕头垫高。

3.呼吸道护理指导向患者讲解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

雾化吸入、吸痰的意义。使其配合术后治疗和护理。指导患者早期进行肺功能训练。

4.引流管观察指导告知患者各种引流管的作用及护理,各种引

流管应妥善固定,经常检查,保证其通畅,不受压,不脱落,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及性质。

(1)告知患者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活动时避免引流管脱落、

扭曲、牵拉,勿使胸瓶高于床铺,以防感染。如发现有异

常出血、浑浊液、食物残渣或乳糜液排出,应及时通知医

护人员。如无异常,术后1~3天给予拔除引流管。

(2)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术后24~48小时引流出少量血液,

应视为正常,如引出大量血液应理解报告医护人员,胃肠

减压管应保留3~5天,减少吻合口张力,以利愈合,待肛

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胃管可拔除,注意胃管连接准确,

固定老套,防止脱出,保持引流通畅。

5.切口观察指导指导患者不要抓脱敷料,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完

整。切口有无出血、渗液,如敷料渗血、渗液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