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教案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7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1题。

教材简析: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案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要求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只有把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并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等知识打好基础,作好准备。

教案对象分析:

低年级学生活泼爱动,求知欲强,乐于表现自我,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现在的思维中具体形象思维成份比较多,教案中要加强直观教案,并使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提高学习兴趣,理解掌握知识,建立空间观念,使所学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面的特征,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2)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确定看到某一形状所处的位置和角度。(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案重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案难点:(1)对看到的物体相似的面形状的不同特征的认识和区分。1 / 7 (2)使学生明确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面的特征,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案关键:使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并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的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位置,会看到什么形状。

策略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维——表达为一体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处在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中。课前准备:课件、投影,茶壶、玩具小汽车等实物。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照过相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张照片,想看看是什么吗?”(想)

教师用课件出示本校校园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

学生看了将会很快说出是我们的校园。

师:这些照片相同吗?(不相同)

师:拍摄的都是我们的校园,怎么看到的照片会不一样呢?

学生可能说出:(1)因为拍摄的地方不一样。(2)因为拍摄时站的地方不一样。(3)因为看校园的角度不一样。……

师小结并板书课题:对,因为是从不同的角度拍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师板书课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校园的照片,利用了学生好奇心理,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其生机盎然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样子不一样,并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观察实践,探究体验,理解掌握

1. 本位观察。

让各小组把茶壶放在课桌上,(茶壶的正面、侧面、背面分别对着前、2 / 7

后、左、右四面的同学。)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看到了这个茶壶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和小组同学说一说”(课件出示茶壶正面、侧面、背面图)

让学生全班交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哪幅图是一样的。”学生可能说出:

(1)我看到了正面的壶嘴,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

(2)我看到了侧面,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

(3)我看到了背面,是壶把儿,和第三幅图是一样的。

(4)我也看到了侧面,不过和刚才那个同学看到的侧面不一样,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

……师问:“刚才有同学说看到的两个侧面不一样,这两个侧面哪里不一样了。”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后,可能说出:壶嘴和壶把儿的方向不一样,刚好相反。(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讨论交流,使他们注意观察到的容易混淆的两个侧面形状的不同,即壶嘴和壶把儿方向不同。这样就帮助学生克服了认知上的困难,有效地突破了教案难点。)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请看到茶壶正面的同学举手。看到这个侧面(指图)的举手,看到那个侧面(指图)的举手。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设计意图:在以上过程中,通过本位观察、表述看到的物体的样子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换位观察。2让学生按顺时针方向分别转动到另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直到回到原位为止。说说每次看到的形状和刚才看到的是否一样?(分组交流)教师适时让学生全班交流,学生可能说出:)不一样,我刚才看到了茶壶的侧面,现在看到了正面,和第二幅图(1 是一样的。(2)我刚才看到了茶壶的后面,现在看到了茶壶的侧面。3 / 7

……

师:“为什么大家后来看到的和开始不一样呢?”“这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可能说出:(1)因为坐的位置不一样。(2)因为我们看的面跟开始时不同了。(3)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了,所以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不同了。……

每个同学说完后,教师都要问问其他同学:“刚才同学说得对不对,好不好?”(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不单独是老师说了算,体现了评价的民主性,达到激励学生创新进取的目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不同的想法,说得不对也没有关系。(古语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样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案氛围,才

能让学生在身心高度放松的状态下,自由地发表见解,展开讨论。)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使学生明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换位观察,加深了学生自身的感受,使他们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辨析观察。

找观察位置。教师指着某一幅图,让学生说说在什么位置可以看到这一个面。并请坐在这个位置的同学站起来,说说是不是可以看到这个面。谁说对了,其他同学为他鼓掌。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确定看到某一形状所处的位置和角度。

4、观察要全面。

电脑显示笔记本电脑的背面,师说:“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体?”

学生可能举手回答:

(1)洗衣机。(2)冰箱。(3)笔记本电脑。(4)化妆盒。

……

学生积极举手,充分发言后,师说:“这只是一个物体,可你们却猜了那么多,谁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知道它究竟是什么物体呢?”

学生思考后,可能和小组同学讨论,并说出:

4 / 7

(1)让我们看看它别的面。

(2)老师,你能把它转动一下吗?

师说:“好,就按同学们说的,把它转动一下。(电脑显示动画)现在请你说说这是什么物体?”

学生又可能说出:(1)镜子。(2)化妆盒。(9)笔记本电脑。

……

师:“意见还是不一致,怎么办?”

学生可能会说出:再转动一下。

电脑显示动画,转到正面时,有的学生可能就会很高兴地说:笔记本电脑。师:“猜对的同学呀很高兴,没有猜对的也没关系,因为你们已经动脑去想了,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可能说出:

(1)观察物体时要全面地看。

。体观度(同从)2要不角去察物。真要3)细仔、(认地观察

……师:“同学刚才说的都很好,我们要正确、完全地了解一个物体的特征,就要从不同角度、认真、仔细地去观察。”设计意图:设置悬念,让学生猜一猜,紧紧抓住了学生好奇的特点,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从而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看问题要全面”。在学生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基础上,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面的特征,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创新发展1

教科书第1. 67页的例投影出示例1的情景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是谁看到的就在下面标出谁的名字。之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完成第2. 67页的“做一做”。5 / 7

这摞数学课本的侧面、正面、背面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让学生连一连。意图: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基本练习,使学生提高练习兴趣,并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做到寓教于乐。

3、拓展练习。

师拿出一辆玩具小汽车,放在桌子上,问:“老师想看到你们看到的那一面,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学生可能说出:

(1)把小汽车转动一下就可以看到?

(2)老师,你到我们这边的位置就可以了。

(3)老师,你把头伸到这边不就可以了吗?

(4)看到你看到的面,想一想我们看到的面,因为它们基本是一样的,只是两个侧面的方向不一样。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好,可现在老师要看到你们那一面,哪一种方法更好些?学生可能说出:把小汽车转动一下这种方法就好。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学生可能没有)

师:那如果这是一辆真正的汽车,哪一种方法更好些?

学生可能说出:换个位置观察。

其余的同学可能都点头说同意。

师:那我们在生活中观察物体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观察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需要一个长期培养训练的过程。这里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题例,创设情境,激活思维,既诱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发展了空间观念。

4、作业:教科书练习十五的第1题。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所学知识,形成清晰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6 / 7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面的特征,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教案设计中体现的主要的教案思想:

1. 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巧妙设计,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 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采取观察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正确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4. 设计了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练习,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兴趣,拓展其思维,并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7 / 7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例1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探索交流,交流问题。 1.观察医药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医药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医药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

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2、学习例1: 出示视图1: (1)横向连续摆三个正方体,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 (2)同组四名同学分别从物体的前面、上面、左面进行观察。 (3)用小正方形摆出你所在位置观察到的平面图。 1. 你首先找到的是哪个面? 2、从左面看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想的? 3. 从上面看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想的? (4)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二)(1)(教案)

2 观察物体(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以发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1课时第2课时观察物体(二)(2)…………………………………………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4.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情景导入】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新课讲授】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 1.观察一个正方体。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如图,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 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我把它摆到这个位置上。请每个小组也拿出一个正方体,像老师这样摆到你们桌子的正中央。开始吧!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体,从你现在的方向看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2.观察二个正方体。 师:(添加一个正方体,如图,拼成一个长方体)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添上一个正方体。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二)(1)(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2 观察物体(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以发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1课时第2课时观察物体(二)(2)…………………………………………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4.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情景导入】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新课讲授】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 1.观察一个正方体。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如图,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 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我把它摆到这个位置上。请每个小组也拿出一个正方体,像老师这样摆到你们桌子的正中央。开始吧!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体,从你现在的方向看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2.观察二个正方体。 师:(添加一个正方体,如图,拼成一个长方体)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添上一个正方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观察物体二(例1)优秀教案

《观察物体(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充分经历拼搭、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通过操作、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 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从观察到的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课前搜集的感兴趣的物体。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介绍的怎么样?为什么他从这么多方向来介绍这个东西呢? 生:这样能让大家全面观察,认识的更加全面具体。 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生:从前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板书:从前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今天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2.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小华分别从三个方向进行了观察。

师:你能想象一下这些图形分别是他从哪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生1:第一个图是从左面看的,第二个图是从前面看的,第三个图是从上面看的。 师:他回答的对不对呢?现在每个小组都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搭出屏幕上这个几何组合体,然后充分观察一下。 课件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说一说你看到的面的形状; ③闭眼想一想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 ④在方格纸上画出你看到的图形。 ⑤验证画出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汇报展示: 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 师:大家观察的和他一样吗?刚才生1的判断对吗? 猜想:如果从右面看,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对于观察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观察自己拼搭的立体图形 师:刚才我们大家一起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而利用这些小正方体还可以搭建出很多的几何组合体。从不同方向观察,会看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活动要求:①各小组用4个小正方体拼搭成另外一个组合体。

一年级数学下册 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课本P67例1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例外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例外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例外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盛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例外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例外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例外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例外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例外的。 教学准备:实物,例外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例外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一个奖品,赶快打开看看吧。 (学生的奖品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奖品,你看到了奖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2、学生观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奖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页上的恐龙图:这是小亮、小红、小明三个小朋友看到的奖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例外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例外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简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观察物体(1)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一)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遭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 不同的。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术头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合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小兔子和小猴子给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猜猜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 (1)同学们做的太好了,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着一个茶杯,请你们从不同的操度观察这个茶杯,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人教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优秀教案1

《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4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经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拼摆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1)给出4个小正方体,要求摆出从正面看是的图形,你有几种摆法。 (2)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并讨论回答。 (3)课件出示三种摆法后,提出问题“如果再增加1个小正方形,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 (4)学生仔细思考,操作拼摆,并小组讨论解答,说出自己的思路。 (5)PPT演示拼摆结果。 2.学习例2。” (1)出示例2

(2)提出问题“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 (3)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思路。 (4)分析已知平面图形的特点,还原立体图形。 (1)从正面看到的是,说明所观察的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左右有两个。 (2)从左面看到的是,说明所观察的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前后有两个。 (3)从上面看到的是,说明所观察的立体图形有前后两行,前面有两个,后面有一个。 5.总结方法: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从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综合分析,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6.完成第2页的“做一做”。 三、知识应用 1.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 2.完成练习七的第4题。 3.完成练习七的第6题。 4.完成练习七的第7题。 四、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1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二) 教材第13、第14页的内容及第15页练习四。 1.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判断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摆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重难点: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多媒体课件、形状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若干。 师: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拼搭积木游戏里藏着哪些数学知识。 [板书:观察物体(二)] 1.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 (课件出示例1) 师:你能用自己手里的4个小正方体摆成情景图中的形状吗?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 师:如果我们要从几个不同的方向来观察你摆出的几何体,先想一想,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1:观察物体时,先确定观察的方向。 生2:观察时,视线要和观察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生3:观察时,还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观察。 师:现在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你摆出的几何体,想一想,你观察到的几何体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学生观察几何体并进行联想) 师:小华观察到结果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生: 师:谁能分别说说,你是怎样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的结果的? 生1:从上面看可以确定几何体的最下面一层中每个小正方体基本的摆放位置,有两排,前面一排摆放了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排摆了1个小正方体;从列数看有3列,左面一列有2排,中间和右面各1排。 生2:从前面看是1层,有3列。 生3:从左面看,这个几何体有两排,且都是1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说一说等活动,内化学生判断和确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的形状的过程和方法】 2.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判断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课件出示例2) 师:你能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自己摆成上面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吗? (学生自己拼摆,同桌相互检查) 师:拼摆完成后,自己先看一看,你是怎样摆放的?谁说一说。 生1:左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最左边一列的上面。 生2:中间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中间一列的上面。 生3:右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最右边一列的

《观察物体》公开课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解放东路小学吴美娟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几袋不同的玩具、图形卡片。课前准备: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将每组中座位的四个位置编为1、 2、3、4号。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 上午好!同学们先观察一下自己的前后左右坐的都是谁呀?观察好的同学快速举起你的左手。 师:嗯,反应真快!上课! 二、故事导入,体验观察

师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师讲:《盲人摸象》)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养了许多大象。有一天,他正坐在大象身上游玩,忽然看见一群盲人在路旁歇息,便命令他们走过来,问他们:"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吗?"盲人们同声否认道:"陛下,我们不知道。"国王笑道:"你们亲自用手摸一摸吧,然后向我报告。" 盲人们赶紧围着大象摸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向国王报告。 摸到象耳朵的盲人说:"大象同簸箕一样.。" 摸到象腿的盲人说:"大象和柱子一样。" 摸到象背的盲人说:"大象好似一张床。" 摸到象尾的盲人说:"大象好似绳子。" 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师提问:唉!摸同一头大象,盲人们的判断为什么会大不相同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是呀,他们摸得地方不一样,都只摸了大象的一小部分,所以对大象的认识才会各持己见。 师谈话:那如果是你,除了摸之外,还可以怎样观察啊? 师:嗯,用眼睛看,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擦亮自己的眼睛,与老师一起去《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三、观察照片,激活经验(学习例1) 1、师谈话:来,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想象你的大脑是一台相机,那你的眼睛就是......(停顿)对!捕捉画面的镜头。 师:现在请将你们的镜头对准教室的前面,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三、教学准备 课件、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

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预设: 生: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预设: 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预设: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教案.doc

1 观察物体(三)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的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4.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5.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正方体。 教学建议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3.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观察物体(1).................................................................................................... 1课时观察物体(2) ................................................................................................... 1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2.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讲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为什么同一个大象。四个人的说法截然不同呢? 师: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是不同的。那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1) 【新课讲授】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 到的是这样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方块摆成L 1 I I。)

观察物体教案(1)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 设疑,引入情境。 两只小鸟为同一块金牌照相,为什么照的照片不一样呢? 2.揭题,导入新课。 3.引导启发,感悟出两只小鸟观察金牌的位置不同。 4.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1.观察教室图。 师:大家都喜欢拍照片吗?老师课前拍了两张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张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摄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组交流一下,反馈意见。 引导学生从教室的桌椅设施等区分教室的前面和后面,从而判断出是站在教室的哪一面进行拍摄的。 2.练习:哪张是从学校外面拍的?哪张是从学校里面拍的?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指名回答。 3. 指导观察,拍摄小猴。 出示小猴玩具,“你想不想给小猴拍照?” 教给观察的方法,生从一个位置观察小猴给小猴拍照。 出示从不同位置拍到的小猴照片,生说说自己在小猴的哪个位置?拍到的是哪张照片? 重点说说两个侧面的小猴的不同(脸朝哪儿?尾巴朝哪儿?) 小组活动,交换位置,从不同位置观察小猴。 师:“通过对小猴4个不同位置的观察,你有什么体会?”

(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板书结论。 4. 练习。 师:小红、小云、小芳和小玉4个同学用同样的方法为一只小猴拍了照片,你知道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出示第二个例题的情境图) 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连线。 三、活动交流。 1.“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2.“想想做做”第3题。 你能说说四个小朋友看到的各是哪一幅图吗? 3. 奥运摄影师 观察奥运照片,判断摄影师的位置。 出示图片,生齐答。 四、课外拓展,激发热情。 欣赏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奥运会场馆的艺术美。 五、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三、教学准备 课件、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预设: 生: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预设: 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预设: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优质教案【新版】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根据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观察物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通过欣赏独特角度拍摄的照片,激发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教学重点: 根据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 辨认从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老虎。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一)观察情境图,了解观察方位 1. 出示情境图。 谈话:瞧,他们是谁?在干什么呀?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2.学生观察图画,交流观察所得。 预设:生1:他们是站在老虎的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的。

生2:小红站在老虎的前面,小刚站在老虎的后面,小丽站在老虎的侧面。 3.猜想一下他们看到的老虎可能是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明确三个人观察的角度,初步建立角度不同,结果不同的猜想,接下来的实际观察,是验证猜想,建立科学的认知。 (二)角色扮演,观察体验 1.谈话:图中的三名同学有的从前面观察、有的从后面观察、还有的从侧面观察,到底看到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想不想自己亲自瞧瞧? 现在从桌洞里请出布老虎,让它面对黑板坐好。你能告诉布老虎你坐在他的哪一面吗?那你看到的它是什么样子的?观察好了,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2.谈话:谁来告诉大家你观察的结果。注意要说清楚:你站在老虎的哪一面,看到的老虎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1:我坐在布老虎的正面,看到了它额头上有一个王字,两只大眼睛、两个大耳朵,鼻子、嘴巴和胡须,还能看见两条前腿和竖着的尾巴。 生2:我坐在布老虎的后面,看到了它的大屁股,向上翘的尾巴,两条后腿和两只耳朵。

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对应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老师以前给你们照过好多可爱又有趣的照片吧?现在老师想请你们也为老师照几张照片,可以吗?”学生为老师照相,当老师站在学生当中时叫停,请坐在老师不同方向的学生说说照出的相片是什么样子的。 师:“为什么他们给老师照出的照片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教师不做评判。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小组观察活动 教师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第一次观察活动:观察玩具 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活动情况。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汇报。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到的都一样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回忆自己小组同学汇报的情况,用一句话说一说?” 让各个小组汇报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各个小组同学的观察结果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指名回答。 (2)第二次观察活动:观察带把的水杯 请一个小组的学生汇报观察情况。 各个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组观察的结果。 2.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然后教师课件出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问题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再次探讨课前相片为什么照出来是不一样的问题。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课件出示练习题。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方法:发现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用具:玩具熊猫、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个猜图游戏好吗?出示情境图:请猜一猜这张图片是什么?生:一个蓝色的球 出示第二幅:看看它的另背面生:原来是那个小兔子背了个大蘑菇出示第三幅图:再看它的上面呢?生:原来是个存钱罐师:有什么感受? 生: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全面观察。 (游戏既复习了方位,又让学生体会到站得角度不同,观察的物体不一样的,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的状态)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玩具熊猫(主要复习熊猫的前、后、左、右)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熊猫(师转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熊猫是

什么样子(藏起熊猫)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熊猫。(初步的感知观察方法,并学会与人交流) 示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熊猫,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做示范从前面平视熊猫)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熊猫的前面(这时把熊猫转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右边(两位同学很快站好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熊猫是一样的吗?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样的,这时只要给他们时间,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 师:把熊猫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熊猫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 (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熊猫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察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区分熊猫的左、右、侧面,使学生更好的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 2、运用观察方法观察物体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玩具放在小组中间,并说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现在请同学们转动你的玩具,请再说一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 师:哪一组愿意上来介绍你们的玩具吗?(此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物体,介绍物体) 3、观察数学书。

四年级公开课《观察物体》资料讲解

四年级公开课教案《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过程,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3、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纸片。[教学过程]: 开场: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佳一数学的课堂,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我姓(李),以后大家可以叫我什么呀?对,李老师!现在李老师也想认识一下大家,老师希望你们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也说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好,第一个从你开始吧···(老师还要奖励第一个同学一元首师币——首师币的介绍:首师币啊是在咱们首师教育使用的,可以在礼品柜里买作业本、书包、自己习惯的礼物等等)。刚刚第一位小朋友的表现都特别棒,老师也希望剩下的同学也要向她学习积极回答问题,都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所以同学们要努力啦,这样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首师币,去买自己喜欢的礼物。接下来,老师把

大家分为两组,谁表现的更加优秀谁就会获得更多的首师币。那小组间讨论一下,给自己组起一个组名···最先起好组名的小组首先加一分。 情景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我们一块来背诵一下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同样是庐山,会出现横、侧、远近高低这么多景象呢?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庐山呈现出来的景象就各有不同。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观察物体》。 讲解1:学生摆立体图形观察平面图形(摆平面图形) (师发给孩子们每人五个小正方体和若干个小正方形纸片,摆成看上去是的图形,老师下来观察同学们) 学生摆图形,自由观察。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不同的摆法,你们分别是用了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呢? 生:3个、4个、5个······ 师:你们又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呢? 生:前面、上面······ 师:(老师那同学们其中一个人的来演示) 现在我们规定,摆出来的物体正对着你们自己(观察者)的面叫做正面,从你们(观察者)的左手边看到的面叫左面,你们(观察者)的从上往下看到的面叫上面,那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从正面、左面、上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1》教案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 黄家镇中心校——王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 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 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 力。 重点: 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法: 发现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 玩具熊猫、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个猜图游戏好吗? 出示情境图:请猜一猜这张图片是什么? 生:一个蓝色的球

出示第二幅:看看它的另背面 生:原来是那个小兔子背了个大蘑菇 出示第三幅图:再看它的上面呢? 生:原来是个存钱罐 师:有什么感受? 生: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全面观察。 (游戏既复习了方位, 又让学生体会到站得角度不同, 观察的物体不一样的, 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的状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玩具熊猫(主要复习熊猫的前、后、左、右)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熊猫(师转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熊猫是什么样子(藏起熊猫)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熊猫。(初步的感知观察方法,并学会与人交流) 示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熊猫,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做示范从前面平视熊猫)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熊猫的前面(这时把熊猫转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右边(两位同学很快站好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熊猫是一样的吗?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样的,这时只要给他们时间,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 师:把熊猫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熊猫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

四年级数学下册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教案 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第一课时教案冀教 版 课题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的过程。 2、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3、感受实物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对于一般物体,能分辨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不同的画面。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向力。Ok教学手段及方法一个带把、提手、盖的暖壶,一个无把的杯子,画笔和图版。教学 过程授课变更 一、创设情境师生谈话,交流春节期间有趣的、和教学有关的事情。 二、观察实物 1、让学生看书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了解图中的所有信息。

2、启发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并想像四个小动物从不同方向回家分别会看到什么?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教师进行启发性引导。 3、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提出“判断这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要求,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画实物 1、教师谈话提出画图的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情境图摆好暖瓶和杯子。然后,让学生画出自己看到的暖壶和杯子。给学生一定的画图时间。 2、展示、欣赏学生画的作品。先请一人展示,然后让同位置的人展示、评价。 四、辨认图形 1、教师谈话引出课本上画暖壶和杯子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中有谁。然后,提出大头蛙的问题,并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 2、教师提出“如果从上面看,会看到什么形状?”的问题,让学生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让学生观察桌上的实物,验证自己的想像。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