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游戏在网络上走红。游戏主角是一只青蛙,它独自吃饭,读书,外出旅行。玩家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它准备餐食,

给它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发现它一声不响地离开,再等它悄无声息

....地归来。没有激烈

炫目

..的画面,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游戏设置朴素到寡淡,却让很多人投入其中,原因在于这款游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养蛙,养娃。相似的读音,勾勒出的是相似的生活场景。而回看你为这只蛙所做的一切,也像极了自己的父母。傍晚归家,推开家门,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父母准备已久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奔向远方,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帮我们整理行囊,多备些衣物吃食,将这份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这份长情的付出,这

些默默的奉献,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

....的父母深情。只不过,这份深情常常被一种“空巢”的孤独所覆盖。前一晚你还看到“蛙儿子”在桌前吃饭、床上读书,第二天一早,房间里已不见踪影,空无一蛙。更多的时间,是玩家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等待它的归来。玩家只能凭借它从远方寄来的一张张照片去想象“蛙儿子”过得怎样,现在何方。那份独自思念的寂寥,那份不知归期的守候,让我们隐约体会到为人父母“空巢”之后的苦楚与不易,却也难说真正懂得那些一别数载、难得团聚的“空巢老人”的复杂心情。毕竟,游戏的体验与现实相比,终究还是浅薄了些。

反观这只青蛙,何尝不是另一种“空巢”角色?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这只蛙的日常状态,也是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空巢青年”们的现实侧写。他们每天随着人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解决,更多的时间里形单影只,独自排解内心的孤独。偶尔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坚强起来——报喜不报忧,不能让家人为我担心。于是寒暄和问候中,多说一些新成绩,少说一些不容易,就像游戏里青蛙寄回的照片,不时展现的各种美景,让我们感到愉悦和安心。

两种“空巢”的孤独,凝结在掌间的屏幕,让一款游戏折射出现实的人生。

(取材于文紫啸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旅行青蛙”游戏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游戏走红的原因是青蛙能够时时与玩家互动。

B.玩家“养蛙”的情境,让人联想到父母对子女的付出。

C.一张张美景照片是玩家想象青蛙旅行生活的唯一凭借。

D.青蛙独自在外生活,就像“空巢青年”一样。

2.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悄无声息:“悄”的意思是“没有声音”,读音为“qiǎo”。

B.炫目:意思是“光彩夺目”,也可写作“眩目”。

C.并无二致:意思是“没有多大区别”,近义词是“相差无几”。

D.寒暄:“暄”是“温暖”的意思,“寒暄”不可写成“寒喧”。

3.请结合《论语·里仁》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青年的看法。

材料二

诗歌、舞蹈、戏剧、电影之后,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九艺术。

根据最新发布的国际市场数据分析报告,2021年游戏软硬件产业收入将达1650亿至1700亿美元,并在2022年前达到2300亿至2350亿美元的规模。如果预测成真,五年后的游戏软硬件产业收入将超过现今全球150个国家的GDP。从最早的示波器乒乓游戏到后来的FC红白机、街机、PlayStation、PC机、智能手机,电子游戏虽然只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却势如破竹,以其独特的魔力成为了电子设备上不可或缺的一种娱乐方式。

现在,电子游戏开始向虚拟现实狂奔。“虚拟现实”是一个技术系统,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多媒体、传感器、人机交互、网络、立体显示以及仿真等多种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这种新技术力求给用户带来无限接近真实的浸入式使用体验,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游戏中。比如,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玩家进入三体游戏之前,需要穿上由一个全视角显示头盔和一套感应服构成的“v装具”。通过记录视网膜特征,感应服可以使玩家从肉体上感觉到游戏中的击打、刀刺和火烧,能产生出酷热和严寒的效果,甚至还能逼真地模拟出身体暴露在风雪中的感觉。

当虚拟现实技术日益普及之后,所有二维的屏幕都能非常轻易地被“虚拟现实”系统替代,多自由度、多感官通道融合所带来的信息刺激,将为大脑营造出极近真实的幻觉,它将可以放大并操控每一个人的情绪反应与感官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的用户不再是那个被隔离在内容之外的观看者,而是参与者、体验者,可以瞬间参与一场激烈的战争,或者踏入一片静谧的丛林,又或者站在一颗遥远荒芜的行星上。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我们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模拟、仿真、复制、创造外部世界对人类感官的刺激信号时,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已经模糊,甚至真假难辨了,这时人类将更难以区分虚拟游戏与现实生活。

(取材于阿莫、骆立玛等的相关文章)

4.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九艺术,电子游戏已进入千家万户,丰富了人们的生活。B.从最早的示波器乒乓游戏开始,电子游戏就向虚拟现实一路狂奔,势如破竹。C.小说《三体》描述的玩家浸入式的使用体验,需要借助多种科学技术来实现。D.虚拟现实技术为人的大脑营造极近真实的幻觉,这将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困惑。5.材料二中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带给玩家的体验,如果用诗句来形容,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C.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材料三

对于我们的先祖来说,未来如迷雾中的山林一般,不向世人显露真容。但如今这个时代,未来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大家看到的未来没有什么区别: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驱动之下,意识以数据的形式存在。

数字化生存的远景,意味着人类所向往的终极自由之境建筑在虚拟之上。1969年克兰罗克教授把两部电脑连接起来,创造了名为阿帕网的互联网雏形,人类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大迁徙便不可逆转地开始了。数十年间,从0到1的数据洪流改变了历史的河道,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堤坝冲击得千疮百孔。数据化是一切的归宿,沿着沟通数字化——体验数字化——肉身数字化的路径,人们最终将完成由实入虚的大迁徙。

沟通的数字化,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我们早就习惯了在网上购物,用微信社交。关于体验数字化,除了电子游戏的真实感和浸入感更加逼真强烈以外,还可以畅想这样的情景:人们足不出户,只要点击手机上的购物网站APP,就会身处一个可以互动的全息影像世界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虽非实物,但却可以看到,感知,触摸。总之在现实世界里人类的一切真实感受,都在这个影像系统里得到了完美的模拟,甚至可以做到试吃试用。肉身的数据化,是现实世界的尽头。社交、购物、健康,人类的一切行为与感知都将迁移到互联网上,人类将离开肉身,进入自己所制造的虚拟世界,一去不复

返。这样一来,现实世界有可能成为虚拟世界的能源来源,就像空疏寥落的甲。

数字化构筑的虚拟世界,本质上是人类现实生存的一种延伸,所以它必须遵守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在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大迁徙中,人类仍应该始终坚持用人文情怀、人文精神和人文理想来守护人的心灵,促使人性向上、崇善和求美。

(取材于马钺等的相关文章)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由实入虚的大迁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识最终以数据的形式存在

B.它自互联网雏形诞生时就开始了

C.人的一切行为和感知都会迁移到互联网上

D.目前沟通数字化和体验数字化已全部实现

7.下列填入材料甲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景区B.学校C.矿场D.住宅

8.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回答电子游戏创造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哪些联系。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流水鳜鱼肥

擦黑,儿子回来了,脚步把村前的小路踩得啪啪响,震得路边的桃花落了一地。狗,跟着就狂吠起来。

老铁倚墙而坐,眯着眼,瞅着渐行渐近的儿子,不起身,也不吭声。儿子自是瞧见了爹,忙放轻脚步,来到老铁面前,立住。

儿子掏出烟,递给老铁一支。夕阳的余晖像被顽皮的孩子涂抹上锅烟,黑麻麻的。

(A)老铁看不清烟盒上的字,正犹豫着,儿子说话了:“双喜的,十元一盒,我抽得起。”

老铁这才笑一下,接了。儿子紧绷绷的脸上也绽开些笑容。

“知道村里的狗为啥咬你不?”抽口烟,老铁问。

这个,儿子确实没想到。按理,他是经常回来的,这狗不应该吠他才对。可今儿个怪了。

“因为你不合群,你的心没跟这儿接地气。”老铁乜斜一眼儿子身上的衣服,儿子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套崭新的西装,为此,他还特意打了条领带。

“难道我就不能穿好衣服?”儿子有点不服气。

“当然可以,可要看在啥场合。你回到自己的窝,这种打扮,狗就觉得你变了,能不咬你?”

儿子不屑地哼了一声。

“不信,把这套衣服换上,再走出去试试。”老铁指指墙角,那里有一堆渔具,渔具上面放了一套普通的农家衣裤。

儿子极不情愿地脱下西装。“你火急火燎让我回来,不是为了让我穿这套衣服吧?”

“当然不是。走,跟我捕鱼去。三月桃花开,鳜鱼肥着哪,谁不馋呢。”儿子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乖乖跟着老铁往村外走。

你还别说,这次狗见了他们,没一个龇牙咧嘴的。

路上,有村民打招呼:“王书记,去哪儿?”儿子习惯性张开嘴,想答,却发觉自己错了。老铁说:“走走,去河边抓点鳜鱼。”

村民笑:“你还缺鳜鱼吃,言一声,都往你家送。”

老铁说:“不了不了,自己捕的,那才香。”

听到这话,儿子脸上火辣辣的。

走到河边,天已完全黑透,只有两根烟头忽明忽暗。

这条小河从山崖子里流出来,水清藻绿,是村里的命脉。老铁退休后,不愿待在城里,回老家义务当起了这条小河的巡逻员。他不许别人砍树,更不许别人电(药)鱼。有人偷偷做了,他就追到人家屋里去,坐那里不走。直到那人拍着胸脯保证下不为例,他才离开。遇到特别有困难的家庭,他走时,会悄悄放下一些钱。

渐渐地,这条小河日益丰腴起来。

儿子少年时期,多次跟老铁来捕过鱼。他最爱吃的就是鳜鱼,那肉细嫩鲜美,脆香可口,素有“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之说。也因此,儿子对捕鱼这套程序了然于胸。

他们找了个小汊沟,开始挖窝。窝子挖得越深,留下来的鱼将越多。老铁操走锹,儿子说:“我来吧。”

老铁想了想,说:“也好,这大黑天的,你一个人干活,我帮你瞅着,也省得跑偏了路数。”

儿子咂咂嘴,觉得老铁话里有话。于是,赶紧换个话题:“爹,你知道不,我今晚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呢!”

“知道。”

知道?儿子心里一惊,不再言语了,把浑身的力气全使在锹上。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手掌上也磨出两个水泡。不过,儿子不敢吭声。他知道,老铁正紧紧盯着他呢。

窝子挖好了,星星也撒满天空。儿子看看手机,已快十点了。儿子有些焦急。老铁说:“干什么事非要等到这个时候?今晚就陪我抓一夜的鱼。”

(甲)黑暗中,儿子感觉老铁的双眼像X光,自己内心那点雾霾被照得紧缩一团,

不敢放肆。

老铁在汊沟上游放水,儿子便拿起兜兜网扎在窝子后面,这样可把往下游逃窜的鱼挡回窝子里。

做好这一切,父子俩边休息边聊天。再过两三个小时,等露水全下来,鱼儿抢食吃,就可收网了。

老铁说:“你跟我说说话。”

儿子说:“说啥呢?”

老铁说:“说啥都可以。”

儿子像哑巴一样,好半天都没吭声。

老铁说:“要不,我给你唱个歌?”

儿子扑哧笑了:“你给我唱歌?”

老铁说:“对啊,就是你小时候,我教你的。来,我唱,你也跟着唱。”也不管儿子同不同意,老铁就唱了: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不得过,娘子撑船来接郎。问郎短,问郎长,问郎此去何时返……

老铁唱着唱着,儿子就接上了。(乙)父子俩一块儿唱,唱得蛙鸣虫叫,草木散香。露水下来了,好大。

父子俩起网,从窝子里打捞起一兜篓鱼。有鲢子、鲫鱼、白条、草棍,最多的是鳜鱼。老铁看看鱼。这个,小了,放吧。那个,正长呢,也放了。

儿子看看老铁,忽然什么都明白了。提起兜兜网,走到河边,全放了。

老铁像孩子一样呵呵大笑。

趁老铁不注意,儿子掏出手机发出一条信息:今晚活动取消,今后这样的活动也不许再搞。

发完,儿子陪着老铁一起笑。远处,传来几声狗叫,友好且悠长。老铁说:“走吧,回家。再不回,它们就会跑来接我了。”

(取材于肖建国同名小

说) 9.下列对句中画线词语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双喜的,十元一盒,我抽得起。

儿子强调烟是自己买的,让父亲放心地抽。

B.这是套崭新的西装,为此,他还特意打了条领带。

儿子刻意打扮自己,说明非常重视晚上的活动。

C.听到这话,儿子脸上火辣辣的。

父亲的话戳中了要害,令儿子心虚、紧张。

D.他知道,老铁正紧紧盯着他呢。

说明老铁对辛苦劳累的儿子非常关心

10.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诗句“桃花流水鳜鱼肥”为题,既点明了时令,又突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特点。

B.小说写父亲退休后义务巡逻小河,也写儿子将捕获的鱼放生,深化了保护环境的主题。

C.文中插叙老铁退休后的生活,对塑造老铁这一形象起到了补充作用,凸显了人物特质。

D.文中两次使用拟声词“咯噔”,形象地写出儿子面对父亲的提醒时内心产生了触动。11.从文中看,“老铁”这个称谓有哪些内涵?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12.小说结尾部分写“儿子看看老铁,忽然什么都明白了”,请说说“儿子”明白了什么。

13.小说中有许多细节描写生动传神,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请从(甲)(乙)中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甲)黑暗中,儿子感觉老铁的双眼像x光,自己内心那点儿雾霾被照得紧缩一团,不敢放肆。

(乙)父子俩一块儿唱,唱得蛙呜虫叫,草木散香。

14.作家给作品中的人物命名,往往蕴含深意,如本文中的“老铁”。下列对作品人物命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贾府四姐妹名字中的“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预示了人物不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的同情。

B.《药》取“华”“夏”两姓,意在体现“华夏”本为一家,却陷入了“吃”与“被吃”的悲剧之中,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

C.《孔乙己》中“孔乙己”这个绰号是人们从描红纸上截来给孔乙己的,表现了众人对他的嘲弄,蕴含着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D.《平凡的世界》里的“王满银”和“孙兰香”,他们的名字寄寓了百姓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也鲜明地体现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属县例致贺冬至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谕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时苏子美在坐,颇骇怪,曰:“皂隶如此野很,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子美归吴中月余,得蒋书曰:“县令果健者。”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或云乃.天章阁待制杜杞也。

盛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酒召之。人有谓有章曰:“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绎亦不谕.其由,曰:“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曰:“元未曾发封。”又曰:“无乃笔札不严?”曰:“有章自书,极严谨。”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忤耳。”乃往见文肃而.问之:“夏有章今日献诗何如?”公曰:“不曾读,已还之。”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公曰:“始见其气韵清修,谓必远器。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乃荐为馆职。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明年除.馆阁校勘,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郑州推官。未几,卒于京师。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公具狱。主判官方进呈,上忽问:“此人名‘次公’者何义?”主判官不能对,是时庞庄敏为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此人必慕黄霸之为人。”上颔.之。异日复进讞,上顾知院官问曰:“前时姓庞详议官何故不来?”知院官对:“任满,已出外官。”上遽指挥中书与在京差遣,除三司检法官,俄擢三司判官,庆历中,遂入相。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上:指宋仁宗。

1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绎亦不谕.其由谕:告诉,告知

B.明年除.馆阁校勘除:任命授职

C.乃越次.对日等次职位次:等次,职位

D.上颔.之颔:点头,指同意

1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令可知其.孰能讥之乎

B.乃为一简答之,方.去甚器重者方.召一饭

C.或云乃.天章阁待制杜杞也今乃.不读其诗

D.乃往见文肃而.问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为之延誉

于是为他传扬声誉

B.简重少所许可

简静持重,(对人)少有称许、肯定

C.诗中得无激触否

诗中恐怕没有什么地方激发、触动他吧

D.盖以“霸”次“王”也

大概是因为把严苛的执法放在宽仁的王道之后了

18.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②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

19.根据文意概括回答蒋堂和宋仁宗是如何察人的。

20.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盛文肃对夏有章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并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看法。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日近觚棱①,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②去,琼玉琚玉佩鹓③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④。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注释)①觚棱,宫殿的屋角瓦脊。②天上,指朝廷。③鹓,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④唾壶歌缺,《世说新语》中说,王敦酒后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如意击打唾壶,壶口尽缺。

2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想象友人即将赴任的临安,宫殿在阳光照耀下高大壮丽,似蓬莱般令人神往。

B.“正钱塘江上”两句,写江水气势磅礴,银白色的浪花奔涌着向前,极具画面感。C.下阕开篇四个短句急促有力,“能”与“空”凸显了词人激切、无奈的矛盾心绪。D.“不洒”两句说的是,莫因离别流泪而难为情,应如世间孩童般真实地表达心意。22.本词结尾“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通过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来抒发情感。下列诗句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C.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D.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严仁《鹧鸪天·惜别》)

23.本词与下面的诗歌都写送友人赴任,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四、情景默写

2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本词说“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屈原在《国殇》中也歌颂了将士们死而无悔的气节:“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____,____。

②为国效力的忠贞之士,常常得到人们的尊敬与推崇,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侍中、尚书、长史、参军,____,____,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③本词运用了典故,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也运用典故抒发情感,如“凭谁问:____,______?”

五、微写作

25.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请以“老铁”或“儿子”的视角,为小说《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开头添加一段描写。要求:与下文衔接自然,想象合理,描写生动。

②孔子说“见贤思齐”。请从《红楼梦》或《平凡的世界》中任选一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要求:观点明确,符合原著,自圆其说。

③请从“《呐喊》声”“《边城》情”“《红岩》魂”三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首小

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的阅读感受,要求:符合原著,感情真挚。

六、材料作文

26.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被人们尊称为故宫“掌门人”,他自称是故宫的“守门人”。他说,一定要看护好故宫的9371间房屋,1807558件藏品。2021年故宫就600岁了,我们要把壮美的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我们这一代人要上对祖先,下对子孙,保护、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守门人”“守护者”,他们或平凡或伟大,我们对他们或熟悉或陌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他或他们的故事。

要求:可写人(单霁翔除外),可写物;可实写,可想象。故事完整,描写合理。

②1995年,研究电池的王传福教授意识到,手机的发展对充电电池的需求会与日俱增,于是成立了比亚迪公司,自主研发充电电池。2003年,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的比亚迪,开始进军汽车行业。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拥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比亚迪成为具有中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全球市场实现了“弯道超车”。近几年,比亚迪逐步放弃其原本在行业内最领先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转向能量密度高、更具发展前景的三元锂电池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并积极投入到太阳能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比亚迪的成长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

参考答案

1.A

2.B

3.孔子所着重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不远游的前提是“父母在”。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这里的在家或不远游可以有多重意义:或是以农耕赡养父母,或是照顾父母的起居,或是避免父母因子女远游而担心,等等。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其重点是对父母尽责。也可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文中的外出拼搏的青年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他们每天随着人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解决,更多的时间里形单影只,独自排解内心的孤独。偶尔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坚强起来——报喜不报忧,不能让家人为我担心。于是寒暄和问候中,多说一些新成绩,少说一些不容易,这也是一种对父母的孝顺和责任。【分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时一般要认真审题,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一个概念,然后阅读所给选项,在文中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区位,仔细比对分析,找出答案。A项,“原因是青蛙能够时时与玩家互动”不正确。由原文第一段可知,游戏玩家与青蛙基本都是独自做事情,并不“时时互动”,且原文提到“让很多人投入其中,原因在于这款游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鸣”,可见游戏走红的原因不是“青蛙能够时时与玩家互动”。故选A项。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需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是哪些词语,然后把词语放回到原文中,依据平时积累及上下文语境做出判断。B项,“炫目”的意思是光彩耀眼,而“眩目”是指人的眼睛突然受到强光照射时,由于视觉神经受刺激而失去对眼睛的控制,本能地闭上眼睛或看不清暗处物体的生理现象。所以“炫目”不能写成“眩目”。故选B项。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这类题目答案并不唯一,答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如本题问的是“请结合《论语·里仁》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青年的看法”,解答时首先要写出对《论语》中这句话的理解,然后结合材料中青年背井离乡、

独自到远方拼搏的具体行为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分析其行为对照观点进行论证即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敬父母,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去奋斗。考生可据此联系原文进行分析。注意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点睛】

第1小题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为“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类题目的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要阅读题干要求及所给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仔细分析比对,得出答案。

4.B

5.B

【分析】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B项,“从最早的示波器乒乓游戏开始”不正确,由原文第三段“现在,电子游戏开始向虚

拟现实狂奔”可知,“电子游戏向虚拟现实狂奔”并非从示波器乒乓球游戏开始。故选B 项。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和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及所给诗句的意思,然后阅读原文,找到信息区间,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确定答案。本题题干要求的是用诗句来形容“虚拟现实技术带给玩家的体验”,因此所选择的诗句在内容上应与“虚拟世界”有关。A项表明高洁品性,不能体现虚拟中的体验。B项,“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意思是只有梦中才能忘掉客居的身份,享受片刻的欢娱,“梦”是虚拟的,在梦中忘记现实,体现了虚拟中的体验,符合文意。C项,写分别时的情景,是实写。D项,阐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与虚拟无关。故选B项。

【点睛】

第1题是推断题,这类题目不但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而且还必须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因此,必须帮助学生熟悉命题者的思维规律,避开设题雷区,提升推断技能。就一般推断选项的干扰陷阱而言,主要是推断失据、故意曲解、超前肯定、强加因果、因果倒置、

充分必要条件误用、不合事理、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发挥失度、张冠李戴、是非颠倒等。解答推断题的关键仍然是立足文本,先在原文找好对应信息的语句,然后将相关选项与之仔细对比,确定答案。

6.D

7.C

8.①虚拟世界可以折射现实人生(是现实世界的写照,隐喻现实世界)

②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仿真(虚拟世界能给人带来无限接近真实世界的体验;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越来越小)

③虚拟世界的能量来源于现实世界

④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虚拟世界必须遵守现实世界的普遍法则

【分析】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时一般要认真审题,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一个概念,然后阅读所给选项,在文中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区位,仔细比对分析,找出答案D项,“已全部实现”不正确。由原文第三段可知“沟通的数字化,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而体验数字化还在实现的过程中,并不是“全部实现”。故选D项。

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填入材料甲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首先就要明确所给词语的含义,然后仔细阅读原文,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本题所给四个词语分别是景区、学校、矿场、住宅,文中说这个地方是“能量来源”,环境特点是“空疏寂寥”的,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应是“矿场”,故先C项。

8.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如本题要求是“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回答电子游戏创造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哪些联系”,解答时就要通读三则材料,筛选出与“电子游戏创造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关的信息,再进行概括。材料一第一段写了“这款游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鸣”,第二、三段写了虚拟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最后一段写了“一款游戏折射出现实的人生”,据此可概括出虚拟世界可以折射现实人生;材料二重点讲了“虚拟现实”,三、四段指出虚拟无限接近现实,而现实中的人们也可以体验虚拟,最后一段写“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已经模糊”。据此可概括出虚拟世

界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仿真;材料三第二段写“人类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大迁徙”,第三段写“现实世界有可能成为虚拟世界的能量来源”,最后一段写虚拟世界“本质上是人类现实生存的一种延伸”,由此可概括出虚拟世界的能量来源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虚拟世界必须遵守现实世界的普遍法则。

【点睛】

第3题既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又考查归纳概括要点能力。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首先要锁定答题范围,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9.D

10.B

11.①是非面前立场分明、铁面无私,如坚决不允许儿子走上歪路

②行动方面冷静稳健,如不急不躁地引导、教育儿子改正错误

③意志方面坚定执着,如坚持让村民保证不电鱼和药鱼才离开

12.儿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不是真的让他出来捕鱼,而是让他因捕鱼错过“晚上的活动”,教导他为官要“接地气”、不能做错事(不“跑偏路数”)。

13.【甲】两处运用比喻,形象写出父亲心明眼亮、看问题敏锐,以及儿子内心的灰暗被父亲发现时其紧张、畏惧的心理,突出了父亲明察秋毫、是非分明的形象特点(或“为后文儿子改正错误埋下伏笔”)。

【乙】用词简约、优美,形象写出周围环境的自然清新,渲染出父子歌唱时和谐美好的气氛,为后文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教育,最终改正错误做铺垫。

14.D

【分析】

9.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需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是哪些词语,然后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D项,“说明老铁对辛苦劳累的儿子非常关心”不正确,从全文来看,老铁“盯着”儿子,并非是因为关心儿子,而是表明老铁在时刻关注着儿子的行动。故选D项。

10.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深化了保护环境的主题”不正确。从小说全文来看,老铁通过让儿子捕鱼来教育儿子,是为了上儿子明白要接地气,不能脱离群众,为官要走正路。儿子把鱼放生,说明儿子领会了父亲的深意,不是为了表达“保护环境的主题”。故选B项。

11.试题分析:此题要求答出“‘老铁’这个称谓有哪些内涵”,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换一种问法就是“老铁有哪些优秀品质”,此类题目在解答时,一般要先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该人物的相关描述,然后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原文中,老铁说儿子“因为你不合群,你的心没跟这儿接地气”,“老铁说:‘不了不了,自己捕的,那才香。’”捕鱼过程中“紧紧盯着”儿子,可见老铁立场分明,铁面无私,教育儿子清廉为官,不允许儿子走上邪路。老铁对儿子并不是强硬说教,而是通过与儿子一起捕鱼来教育儿子,表明老铁像铁一样冷静稳健,能够不急躁,一步步引导教育儿子改正错误。由原文中“老铁退休后,不愿待在城里,回老家义务当起了这条小河的巡逻员。他不许别人砍树,更不许别人电(药)鱼。有人偷偷做了,他就追到人家屋里去,坐那里不走。直到那人拍着胸脯保证下不为例,他才离开。遇到特别有困难的家庭,他走时,会悄悄放下一些钱”等情节,可以概括出老铁意志坚定。

12.试题分析:此题要求答出“‘儿子’明白了什么”,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情节,找出小说“儿子”的表现,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儿子看看老铁,忽然什么都明白了”这句话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有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需要结合全文来分析。从儿子“明白”之后的行为来看,他把捕到的鱼全放了,并且发短信通知取消活动,说明他明白了父亲让他来捕鱼是为了阻止他参加晚的活动,并不是真的为了捕鱼。再结合全文来看,父亲教育儿子要“接地气”,要吃自己捕到的鱼,不能“跑偏路数”,这也是儿子明白的内容。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分点概括可得出本题答案。

1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需要将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从手法、内容、语言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甲句中,“老铁的双眼像x光”“雾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像X光”表明老铁看问题敏锐,“雾霾”指儿子内心的灰暗想法,“雾霾被照得紧缩一团”表明儿子内心紧张畏惧,突出了父亲明察秋毫、是非分明的特点,从结构上来看,为下文儿子改正错误埋下了伏笔。乙句从内容上来看,写了父子俩一块唱歌的情景,“蛙呜虫叫,草木散香”是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为后文儿子终于明白父亲的苦心,最终改正错误做了铺垫。从语

言特点来看,乙句用词简约,语言优美。此题要求考生任选一句加以赏析,建议考生选择自己把握较好的一句来解答。

14.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和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熟读大纲规定的必读名著,熟悉名著中的相关情节及人物形象和主题,并能做细致的解读。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解答。解答时不要轻易断定哪一项是一定正确的,而是要怀疑每一项都是错误的,然后细心筛查,就会找出正确答案。D项,“‘王满银’和‘孙兰香’,他们的名字寄寓了百姓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不正确,孙兰香的名字没有体现百姓对富裕生活的向往。故选D项。

【点睛】

第3题是鉴赏人物形象类题目,这类题目是高考小说阅读常考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借助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阅读时要注意从文本中进行筛选。另外,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15. A

16. B

17. C

18.①不是这样,县令一定是个能干的人,能让属下不敢怠慢他的命令到如此程度。

②有章完全没有料到(会这样),就去拜见通判刁绎,详细说出事情的原委。

19.蒋堂通过一个仆从的表现,推测他的上级是个能干的人。宋仁宗通过庞庄敏的言行,判断出他是一个有才干的人。

20.第一问:盛文肃起初特别欣赏夏有章,后来转为冷淡、拒绝相见(对他感到失望);第二问:赞同盛文肃的做法,盛文肃善于从细节识人,夏有章在给他的信封上自称“新圃田从事”可看出他志得意满,不稳重。

【解析】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实

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A项,“绎亦不谕其由”意思是“刁绎也不明白其中的缘由”,“谕”的意思应是“明白,理解”。故选A项。

16.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并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A项,前一个“其”,代词,他的;后一个“其”,语气词,表反问。B项,两个“方”均为副词,可译为“才”。C项,前一个“乃”,表判断,是;后一个“乃”,表转折,却。D项,前一个“而”,连词,表承接,可不译;后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却。故选B项。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可根据语境大致翻译选项所给句子,然后一一对比选项中给出的相应翻译,找出答案。C项,“诗中得无激触否”一句中,需要落实的关键词有:“得无”,固定结构,可译为“莫不是……吧”“该不会……吧”;“激”,刺激;“触”,触动;“激触”,可译为“触怒”。故此句的正确翻译应为“诗里该不会有什么地方触怒他了吧”。故此题答案为C项。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①“然”,这样;“必”,一定;“健”,能干;“者”,……的人;“慢”,怠慢;“其”,代词,他的;“如此”,像这样的程度。②“殊”,完全;“意”,料到;“见”,拜见;“具”,详细地;“所以”,表原因,可译为“事情的原委”。

19.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如本题问的是“根据文意概括回答蒋堂和宋仁宗是如何察人的”,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找到文中与蒋堂和宋仁宗“察人”有关的内容,然后结合上下文进行概括。与蒋堂“察人”有关的内容在文章第一段,蒋堂因为看到一个仆人宁可冒犯转运使也一定要拿到回信,据此推断出这个县令是一个能干的人。与宋仁宗“察人”有关的内容在第三段,宋仁宗因为听到庞庄敏说“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此人必慕黄霸之为人”,判断出他是一个人才,调他进京任职。根据这些信息可概括出本题答案。20.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文中形象,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如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是“用自己的话回答盛文肃对夏有章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需要通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概括;第

二问是“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看法”,考生需要先表明态度,然后结合文本或现实来分析。从原文来看,开始时对夏有章“文肃骤称其才雅”,并“置酒招之”,当夏有章为表示感谢而写诗给盛文肃之后,“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并说“此诗不复得见”,据此可概括出盛文肃起初特别欣赏夏有章,后来对他感到失望,转为冷淡,拒绝相见。第二问考生可答赞同盛文肃的态度,也可答不赞同,如答“赞同”,可从夏有章不稳重的角度来分析,如答“不赞同”,可从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不能因一件小事就判定一个人的一生来谈。无论选择哪一种态度,都要先表明观点,然后阐明理由,注意言之成理。

【点睛】

第1小题考查实词的含义,该考点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参考译文:

蒋堂侍郎任淮南转运使时,下属各县按惯例送来祝贺冬至的书信,都是递交贺信后就回去。只有一个县令派来的人不肯离去,一定要索取回信,属员要他走一概不听,以致呵斥驱赶也不走,说:“宁可冒犯大人,拿不到回信不敢回县城。”当时苏舜钦在座,感到特别吃惊和奇怪,就说:“做仆从的如此蛮横无理,那县令可想而知。”蒋堂说:“不是这样的,县令一定是个能干的人,能使人不敢怠慢他的命令到如此程度。”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答复他,那差役才离去。舜钦回到吴中一个多月后,收到蒋堂的来信说:“那县令果然是一位能干的人。”于是为他传扬声誉,后来终于成为名臣。有人说那位县令就是(后来的)天章阁待制杜杞。

盛文肃以尚书右丞之职任扬州知州,简静持重而对人少有称许、肯定。当时夏有章从建州司户参军升任郑州推官,路过扬州,文肃忽然称赞他有才能风度,第二天备酒招待他。有人对有章说:“盛公未曾宴请过路过的客人,特别器重的人才款待一顿饭。”有章感激盛公的情意,另一天作了一首诗感谢他,到旅店住下后,先让人拿着他封好的诗笺进门递交。盛文肃拿到诗函没有开封,当即还给了来人,让人回复有章说:“我(盛度)已衰老无用,不用看这诗了。”(夏有章)不再有能见到盛文肃的机会。夏有章完全没有料到(会这样),就去见通判刁绎,详细说出事情的原委。刁绎也不明白其中的缘由,说:“盛公性格不那么随和,诗里该不会有什么地方触怒他了吧?”有章曰:“(他)原本就没开封。”刁绎又说:

北京历年中考语文真题基础知识汇总

2014~2018北京中考真题基础知识汇总 【2018】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1.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的《岳阳楼记》。(1分) 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2分)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②”。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 摹(mú)“巨”字的笔顺是: 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 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 D.摹(二声)“巨”字的笔顺是: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1分)A.①叠②世外桃源 B.①迭②洞天胜境 C.①迭②世外桃源 D.①叠②洞天胜境 3.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 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共4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乙】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分号【乙】冒号 B.【甲】分号【乙】破折号 C.【甲】逗号【乙】冒号 D.【甲】逗号【乙】破折号(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修改 4. 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下面是这封信中的部分内容, 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2020年高考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5分) (1)何时倚虚幌,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 (2)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____________》)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其中第二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 ....,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B.蜂蜜和蜜蜂两词虽然只是语序不同,但它们指的是迥然不同 ....的事物。 C.回顾这近30年的教研生涯,我真有一种忝列门墙 ....的感觉,感觉我不配做钱老师的弟子。 D.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打开微信,我们每天都面对那种“鸡汤”,其实“鸡汤”就是散文的一种,它的受众最广泛。由此,一种“公号体”散文应运而生,一种以3000到5000字的篇幅来表达感受、观点的文体已经确立。它浸润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陷在这样的文字里。即使我们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也要面对这一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号体”带给我们的动辄十万加的阅读量的变化,更带给我们文学观与情感方式的变革。 ①大众关于散文的审美体系和经典标准已经发生改变 ②微信时代隐秘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方式,以及情感交流 ③也在转变传统散文文体的声音、腔调和语词 ④“公号体”散文在打破陈规,它转变着读者的思维方式 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高二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衡阳县一中2019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学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分值100分时量120分钟 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周汝昌 1.晚清有一个叫陈蜕庵的学者曾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一部小说,而应当归入子部。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归入子部,等于说《红楼梦》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野史或“闲书”,而是一部思想巨著。在晚清能有这样的认识是非常难得的,可惜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与重视。 2.他说的“子部”,就是指我们中华文化体现于书册形式上的经、史、子、集中的“子”类,皆为古代大思想家的论说,亦即“诸子百家”的“子”。这就点明了《红楼梦》的巨大的文化蕴涵。这是敏锐的文化眼力与灼见,十分重要。 3.何谓“文化”?“文”,大家都懂得,那么这一个“化”字如何理解呢?“化”即感化、教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化”,而且古时以异族学习汉文化为“归化”。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必须先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记得甄士隐与贾雨村,但有谁记得他们二人的名字?贾雨村,名“化”,取“春风化雨”之意,别号“雨村”。甄士隐,名“费”。《四书》中有句曰“君子之道费而隐”,故名“费”,字“士隐”。在曹雪芹时代,读书识字之人一看都懂,又有义理又有趣味,而且还利用谐音,有双关妙语的匠心。这是独特的汉语之魅力!我认为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4.中华文化的特征有两条主脉:一条是“仁义”二字,这是自修待人之道,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另一条是才情灵秀之气,正是这才气智慧凝结成一部中国文学史。懂了这两端,再看《红楼梦》,体现的也主要就是这两大方面。即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道德仁义与才情灵秀之气所缔造的精神事业。 5.有人问我研究红学多年的体会是什么,就是两个字——“沁芳”。“沁芳”二字又有何重大意义,值得研究五六十年吗?这是因为:大观园的一条命脉是沁芳溪,而所有轩馆景色都是沿着此溪布置的,是故沁芳亭、沁芳桥、沁芳闸,都采此名。 6.《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写到宝玉与众清客穿过“曲径通幽处”,见到园中一带清流泻于石隙之下。贾政欲因水取名为“泻玉”,但宝玉认为“泻”字不雅,提议名为“沁芳”。“沁芳”这个美好的名字的取义当源于王实甫的《西厢记》,莺莺上场时那段唱词:“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芳”即“落花”,“沁”即“浸于水”,正是《西厢记》“花落水流红”的“浓缩”和“重铸”——它标出了全书的巨大悲剧

2014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南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将下面的诗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2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 ...,请指出并改正。(2分) 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诲.(huì)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jìn)不住悲凉起来了。 3.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A.即使……也…… B.不但……而且…… C.只要……就…… D.因为……所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尽所能 ....,终不愿意。 B.“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 ....着。 C.尽管奄奄一息 ....,他还是不情愿死。 D.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 ....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5.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电闪雷鸣过后,狂风和暴雨一起向大地倾泻下来。 B.看他高兴的样子,我敢肯定他可能有什么大喜事了。 C.能否独立思考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D.谁也不否认,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能给人一种鼓舞斗志的力量。 6.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例句:读书就像农民耕地,只有耕耘,才有收获。 读书就像 7.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范进中举》一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着名小说家、戏剧家,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其重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彷徨》,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C.《西游记》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中国四大古典名着。 D.《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之一,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8.根据所给材料,写一则请假条。(5分) 小张明天(6月26日)上午要到公安局办理护照手续,不能到校上课。请你以小张的名义向班主任王老师写一则请假条,请假半天。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9.(1),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2)人不寐,。(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5),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6)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北京市2014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运用(共23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4分)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一头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 ① 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 ② 。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追溯.(shu ò) “为”字的笔顺是: B .追溯.(s ù) “为”字的笔顺是: C .追溯.(s ù) “为”字的笔顺是: D .追溯.(shu ò) “为”字的笔顺是: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 .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 .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 .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 .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 ( ) A .上下平行,左右勾连。(打一字) 谜底:互 B .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打一字) 谜底:日 C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打一字) 谜底:高 D .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打一字) 谜底:兆 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2分) ( ) A .温故知新 杞人忧天 毛遂自荐 B .门庭若市 舍生取义 刻舟求剑 C .守株待兔 完璧归赵 豁然开朗 D .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 4.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 是(2分) ( ) 去老范一千年,后___先___,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 .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 .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 .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 .忧 乐 八百里大湖 5.学校举办“海洋,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权、关注海防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祖国海洋事业的热情。校刊记者向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资源的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卫祖国海疆的战士?”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 A .只要能为祖国海洋事业做贡献,无论当海军战士还是做勘探者,我都愿意。 B .我愿意当一名海军战士,驾驶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C .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准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D .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将来能当一名海洋资源的勘探者,是我的理想。 6.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理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B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理解:“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景象。 C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理解:“厚障壁”表明“我”与中年闰土由于长期不见面,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关系越来越疏远。 D .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理解:把“希望”比作“路”,表明只要始终不渝地去探索、实践,希望就会出现在眼前,就会迎来新的生活。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效 ------------------------

六年级语文毕业二模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毕业二模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毕业二模试题 一、基础展厅(24分) 1.读写结合(8分) 天气变得更加 li( )大雨使一块块的山石伴着n jiāng( )从山上滚落下来道路一次次被堵住然而这一切的困难丝毫不能z no( )战士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奋力chn ch( )一个又一个障碍终于打通了救援的道路。 2.挑挑选选(5分) (1)这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这句话中读作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有( )个。 A.1 B.2 C.3 D.4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坚强万众一心守望相助众志成诚 B.朗颂兴高采烈见义勇为弄虚做假 C.脉搏目不转睛喜出望外情不自禁 D.按装金壁辉煌面黄肌瘦无可奈何 (3)下面歇后语中错误的一句是( ) A.泥菩萨过河没指望 B.猫哭耗子假慈悲 C.猪鼻子里插大葱装相 D.隔着门风吹喇叭名声在外 (4)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幅对联是赞扬( )的。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5)下面的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笼。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碧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重新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3.请连连线看看在魔鬼字典里是如何解词的吧。(5分) 瓦:可以回到起点但已不是昨天。 白云:伶牙俐齿专干挑拨离间之事。 锯子:理解了锤子的用心也就不再计较挨打的痛苦。 钟表:不经过烈火焚烧成不了风雨中的强者。 钉子:点缀了天空但给大地留下阴影。 4.补充下列语句。(6分) (1)她(桑娜)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 (2)在《七步诗》中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两句是。 (3) 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实践平台(8分) 1.参与活动(4分)

2019年深圳市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深圳市2019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2019.4 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当代阅读史上,我们从西方引进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它动摇了“唯一标准答案”的僵化思想,对我国阅读界有很大的启蒙作用。然而,众多匪夷所思的“多元解读”也随之出现,这类荒腔走板的解读,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之中。 这些混乱认识与理论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未能正确理解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 “接受美学”是西方读者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流派,它认为“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是不可想象的”。国内有人把它形象地推进一步:斧头不用无异于一块石头,作品不读等于一堆废纸。但是,他们忘记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不用都无异于一块石头,然而要用的时候,石头不可能当斧头,废纸更不能当作品。事物的根本属性与它的附属功能是不能混淆的。 其实,西方“读者中心论”也强调在以读者的接受来阐释作品时,要避免纯主观的、任意理解的心理主义陷阱。毕竟,读者接受有时代局限性和主观任意性。没有接受,作品不能最后“现实化”;但单个读者的接受理解还不能等于作品的全部,只有代代相承的接受链才有望接近作品本身。既然如此,判定作品意义的依据只能是作品本身。也正因如此,任何接受都可能是对另一接受的局限的弥补;同时,任何接受都有提高、修正之必要,更不用说要对错误接受予以纠正。

201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4分)(1-7题各1分,第8、9题各2分,书写1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3.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论语·卫灵公》) 5.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当我们看到雄浑苍凉、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时,常常会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诗:“,”。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充分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8.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毕业季·编写留言册”环节中,编委们设置了属对专栏。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 下联:。 9.在“毕业季·召开班会”过程中,许多同学想到分别在即不禁潸然泪下。假如你是主持人,请把劝慰同学们的话写出来。 二、阅读(46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10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两篇短文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人名)和(朝代)的周敦颐。(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惟吾德馨. (2)可爱者甚蕃. 12.作者在《陋室铭》的开篇是如何运用类比手法引出全文主旨的?(2分)

北京市朝阳区201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北京市朝阳区201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5 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A.绯.红/翡.翠相宜./抑.扬顿挫 B.应和./附和.折.本/不折.不扣 C.愚.昧/迂.腐笼.罩/得陇.望蜀D.星宿 ../宿营 ..涣.散/焕.然一新2.根据成语分析,在横线处选填汉字正确的是 A. ________竽充数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本领的冒充有本领,以次充好。横线处应填“烂”。 B. 破沉舟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项羽与秦军打仗,过河后砸锅沉船,表示与秦军决一死战的故事。后用来比喻下最大的决心,一拼到底。横线处应填“斧”。 C.闻鸡起________ 分析:这个成语讲的是晋人祖逖立志为国效力,与刘琨互相勉励,半夜听到鸡叫就起床练剑,刻苦练功。横线处应填“武”。 D.门若市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邹忌讽谏齐王后,门前和院子里向齐王进谏的人很多,像市场一样。现在形容非常热闹。横线处应填“庭”。 3. 学校进行了汉字听写比赛,一位同学在日记上表达了自己的参赛感受。其中使用不恰当 的成语是 刚开始接到比赛通知时,我胸有成竹——汉字谁不会写呢?然而比赛中,我总是提笔忘字,最后成绩之差,让我自己都感到难以置信。许多参赛同学也和我一样功亏一篑。现在,我渐渐明白了这次活动的意义。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正确地书写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六年级毕业语文试卷二模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6分) (1)“马”字第二画的笔画名称是“竖横折钩”。()(2)“浃”、“玲”、“等”、“翩”都是形声字。()(3)“辫”、“瓣”、“辩”、“辨”这几个字读音相同,字形相近。()(4)“埋怨”、“埋伏”、“埋下”中的“埋”字读音相同。()(5)“春天到了”是一句完整的句子。()(6)“大家要保护捕鼠能手—猫头鹰”。这句话中的破折号是表示解释说明。()2、看拼音,写词语,再按要求填空。(6分) yú kuí zhì xú xú tuò 盘( ) ( )梧旗( ) ( )( )上升 ( )弃上面所填的字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有;撮口音的有;若按字母表排列,排在最前的是;是三拼音节的有。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不能填“看”字,也不要重复)(3分) ()天空()大地()远方()花木()病人()纪念碑4、照样子,填上动物栖息的场所。(4分) 例:狗(窝)牛()猪()鸟()虎() 龙()蛇()马()兔() 5、照样子,填写字词。(4分) 例:走马观木.(花)(移花接木) 铺李浪费()()来日方短.()() 热火代.天()()落井下水.()() 6、在括号里填上反义词,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 ①宁为玉碎.,不为瓦()。 ②()对离别 ..对()。 ..正如欢乐 ③爱惜 ..。 ..粮食(),()粮食可耻 ④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半途而废 ....,而应该有()的精神,才能把事情办好。 7、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把下列词语组成两个意思相同的句子。 教室里琴声从传出悠扬的 ①② (2)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讲卫生、懂礼貌。(修改病句) (3)对于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改为肯定句) (4)妈妈说:“我要去上班了,你在家好好做功课。”(改为转述句)

2017南京盐城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南京盐城二模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二十四节气的▲与时令奇异吻合,名称具有东方田园美与古典诗意美。如“惊蛰”,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就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在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生灵被唤醒了,睁开惺忪的双眼,▲地向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历代诗人也以天地节气丰富了汉语的表达空间,并以汉语印证了天地节气的真实不虚和▲。 A.气候不谋而合不可思议 B.气候不约而同不可理喻 C.物候不约而同不可思议 D.物候不谋而合不可理喻 1.C。注意比较不同语素的差异,“气候”应该是与气象有关,“物候”则是 生物学现象,从语境看,讲的不是天气,而是生物的变化。 “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这两个成语结构相同,意义相近,都有“偶然一致”的意思,其区别有二,一是适用对象不同,“不谋而合”多指见解、计划、理想等相同,“不约而同”侧重动作;二是语法功能不同,“不谋而合”一般作谓语,“不约而同”多作状语。 有趣的是,2016届南京盐城一模的第一题词语辨析也涉及了“不可理喻”,当时是与“捉摸不透”比较。此外,文科附加题的第一题文学常识也重复了2014届的文科附加题对“二程”的考查,难道是为了向过往的经典试卷致敬吗?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后,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成 功构建,标志着中国量子科学研究已处于领先地位。 B.二次元电影《你的名字》火遍全国,浪漫唯美的故事、让人有截屏冲动的精美画面,广大网友如痴如醉,带给人前所未有的体验。 C.成都市区金沙遗址的发现,进一步确定了古蜀文明考古学意义上的“宝墩、三星堆、金沙三部曲”,从而解决了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D.2017 年《社会蓝皮书》披露,我国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大约 66.72%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过去一年“一本书都没有读”。 2.A(B“广大网友”一句偷换主语;C“确定了”后面宾语残缺,“解决了”与“来龙去脉”搭配不当;D“大约”与“左右”重复赘余)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 A.这部作品的可贵在于底蕴的深厚,在于思想的争鸣,在于审美的价值,“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者不妨通过阅读来一起欣赏、探寻。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心澄如镜,视野开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谦逊的心态。 C.近年来,常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采用断章取义的伎俩,写文章奚落、诋毁鲁迅先生,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D.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 3.D(可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A选项中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出自陶渊明的《移居二首》,指遇到非常优秀的文章大家共同阅读思考,品味出其中的奇妙与含义,遇到不同 的观点大家共同讨论分析。与语境相符。 B选项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原意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 地为它输送活水。”表面是写水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清如许”,实则预示

2014年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含成都市毕业初三会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zǎo)真绿,把终年贮.(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yǎn),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xī)息。 C.日晕.(yùn)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zhēng)兆。 D.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níng)重不可逼视的光。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 .. 所以 ..的程度

2015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

2015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 1.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完成第(1)—(2)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 ...的一项是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B.五字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D.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为人民服务‖5个字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 答: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历程,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丰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________,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值得铭记,并永载史册。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曲.折(qū)―华‖字的笔顺是: B.曲.折(qǔ)―华‖字的笔顺是: C.曲.折(qū)―华‖字的笔顺是: D.曲.折(qǔ)―华‖字的笔顺是: (2)根据语意将下面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持续时间最长②付出代价最大③开始时间最早④抗击日军最多 A.③④①②B.①③④②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

3.许多名胜古迹都有名人题写的匾额,这些匾额上的字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但有的字却不符合现代规范汉字的书写要求。下列匾额属于这种情况的一项是 4.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A.毁灭彷徨莽原呐喊B.莽原呐喊毁灭彷徨 C.莽原彷徨毁灭呐喊D.毁灭呐喊莽原彷徨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 《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5.―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 A.远交近攻顺手牵羊反客为主B.围魏救赵以逸待劳偷梁换柱C.打草惊蛇浑水摸鱼调虎离山D.暗度陈仓金蝉脱壳欲擒故纵6.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法国总价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语段(一)中的画线语句,是从说―布告牌传出坏消息‖转换到说―?我‘上学的情形‖;语段(二)中的画线语句,是用―最明白,最精确‖解释―最美的语言‖。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语段(一)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甲】我也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基础?运用(共 20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⑴-⑷题。(共 8 分)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唐宋,盛于清代,元代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通常用驴皮或者牛皮jīnɡ diāo xì zhuó,粉彩饰色,做成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颇具乡土气息。皮影戏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声腔不同而多种多样。 皮影戏不比端庄典雅的京剧,① ;也不比宛转悠扬的越剧,② 。但它却是各阶层 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形式之一。清末民初,皮影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造型制作、 演技唱腔等方面,都达到了巅峰。当时,豪门望族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为荣,③ 。每每 表演开始时,台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幕布上大片的山水花鸟竟是活的,云能飘、水能 流、鸟能叫,山光水色,美不胜收。更新奇的是,人物

能吸烟,吐出的烟圈袅袅升起;猴子能吃桃,咬下的半块桃子清晰可见。2011 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濒临灭绝的皮影戏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⑴根据文中拼音,用规范的正楷字把四字词语写在田字格内。(2 分) ⑵文中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①雍容华美②粗犷高亢 B. ①朴实无华②婀娜情长 C.①雍容华美②婀娜情长 D.①朴实无华②粗犷高亢 ⑶根据语意,横线③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达官显贵也纷纷热衷于私养影班。 B.私养影班,成为达官显贵的时尚。 C.皮影戏班在民间乡镇也比比皆是。 D.民间乡镇,皮影戏班也比比皆是。 ⑷下列对联表现皮影艺术的一项是(2 分) A.六朝纸鹤随风舞,双手银线把情牵。 B.车水马龙光树影,衣冠人物皮成形。 C.千种声响惊宾客,万般变化绝古今。 D.双手剪出龙飞凤,一帖更见日月明。 2.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过程中,同学们抄录了下面几则革命英烈的家书,准备将其刊登在班级板报的专栏中。(共 6 分) 【英烈家书】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① 母亲

2019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 (全卷共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归雁入胡天。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曹刘。▲。 (4)无可奈何花落去,▲。 (5)▲,▲,▲。此之谓大丈夫。 (6)《渔家傲·秋思》中用典故表达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蜷.曲(ju?n)熟稔.(rěn)祈.愿(qí)惩.恶扬善(ch?ng) B.雏.形(chú)亘.古(ɡènɡ)嗔.怒(chēn)心无旁鹜.(wù) C.回溯.(shuò)戏谑.(xuè)慰藉.(jí)通宵.达旦(xiāo) D.缄.默(jiān)羸.弱(léi)懊.悔(ào)风雪载.途(zài)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的,古人叫作“习静”。唐人诗云:“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惟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合乎人道,也是顺乎自然的。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锻炼锻造扰攘繁杂 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简·爱》一书讲述了一位孤女在经历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 获得幸福的故事。主人公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 秋时期的305首诗歌。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垂髫”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 发下垂。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童年。 二阅读(57分) (一)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7分)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语在《淮阴侯》事中。 ……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贵州省铜仁市2014年中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30分) —、(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省悟(xǐng)凝固(níng)犒赏(kào)锲而不舍(qiè) B.哺育(bǔ)贿赂(lù)症结(zhēng)飒爽英姿(shà) C.功绩(jì)星宿(sù)扼要(è)揆情度理(duó) D.谈吐(tǔ)栈桥(zhàn)对峙(shì)锐不可当(dā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禁锢断壁残垣按步就班粗制滥造 B.像样不可明状眼花缭乱川流不息 C.修葺绵里藏针谈笑风生销声匿迹 D.恻隐绿荫蔽日不记其数无耻谰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今年五·一期间,风景秀丽的梵净山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 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肆无忌惮 ....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C.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 ....,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D.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的气势和独具匠心 ....的构思来抒情言志,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 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B.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 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 了明显改善。 D.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 源之一。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 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已经成为了铜仁市对外宣 传的一张名片。 C.“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D.父亲总是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 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6、下列句子顺序捧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 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 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⑤⑥ C.⑤⑥①③②④

2020广州二模语文试题

秘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20届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用2B铅笔将考生号及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幼读朱熹研究《诗经》的著作《诗集传》,心中很有疑惑:雎鸩是情挚而有别的,君子与淑女是像它们的,那么,这明明是“比”而不是“兴”了。朱子所下的赋、兴、比的界说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赋和比都容易明白,惟独兴却不懂得是怎样一回事。看《诗集传》中他所定为兴诗的许多篇,还是一个茫然。 数年来,我辑集了些歌谣,忽然在无意中悟出兴诗的意义。如“阳山头上竹叶青,新做媳妇像观音”,这里很可看出起首的一句和承接的一句是没有关系的。“新做媳妇”的美,并不在于阳山项上竹叶的发青,之所以会得这样成为无意义的联合,只因“青”与“音”是同韵。若开首就唱“新做媳妇像观音”,觉得太突兀,不如先唱了一句“阳山头上竹叶青”,于是得了陪衬,有了起势了。至于说到“阳山”,乃为它是苏州一带最高的山,容易望见,所以随口拿来开个头。这在古乐府中也有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我们懂得了这一个意思,于是用“关关雎鸠”兴起淑女与君子便不难解了。作这诗的人原只要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嫌太单调了,太率直了,所以先说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只在“洲”与“逑”的协韵。至于雎鸠的情挚而有别,淑女与君子的和乐而恭敬,原是作诗的人所绝没有想到的。八百年前的郑樵,他早已见到这一层。他在《读诗易法》(《六经奥论》卷首)中说:“关关雎鸩,是作诗者一时之兴,所见在是,不谋而感于心也。凡兴者,所见在此,所得在彼,不可以事类推,不可以理义求也。”他的解释是极确切的。 在苏州的唱本中,有两句话写尽了歌者的苦闷和起兴的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