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地位的几点理解-模板

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地位的几点理解-模板

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地位的几点理解-模板
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地位的几点理解-模板

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地位的几点理解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予以高度评价,其涵义十分深刻。3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及当今中国的发展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对改革开放历史背景、目的和性质作出概括的基础上,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十七大报告中的这段话,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地位和巨大意义的高度概括和精炼表述,其含义十分深刻,也是我们深刻理解、评价改革开放历史地位的最基本的依据。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在我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抉择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正是面临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当时的情况是:国际上,一个以发展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作为增强竞争力的核心与重点,以科技与创新为发展经济的关键点及核心推动力的时代已经来临。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已近末期,前苏联已经初显出冷战中的发展内力不足、体制僵化的弊端。许多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及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在这一时期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加强国际,加强改革,制定相应政策,使本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增强。从国内方面看,中国正在经历一个极其重要、紧迫而又艰苦的选择发展道路时期。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后不久,中国社会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综合国力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甚为悬殊,而且与十几年、几十年前的发展水平相近,甚至高于对方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也明显落后,差距拉大了。中国将向何处去?中国将如何改变现状,这是一个摆在当时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解读上的偏差,也由于我们的国家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可借鉴的先例,社会主义建设时间又不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

题还没有、在当时也不可能搞清楚。因而,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初起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就是按照当时对科学社会主义目标模式来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其最基本的特点是,仿照前苏联在经济体制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在经营机制上,实行单一计划经济;在分配机制上,实行带有平均主义大锅饭色彩的按劳分配制度;在对外关系上,突出强调以意识形态划分并决定对外交往对象及交往内容。虽然也提出过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和借鉴一切人类文明先进成果的口号及思想,但在实践层面上却基本没有体现,视资本主义为对立物、洪水猛兽,对其持几乎完全否定的态度。这种社会主义的理念与模式和对资本主义的态度,是从社会主义建设那天开始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20多年中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特征和发展的主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搞清楚,由此导致了我们在这几十年中没有达到我们本应该达到的发展目标,其中许多方面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乃至到文革结束时,中国社会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生产力发展停滞,综合国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社会、政治、文化、生活混乱。经过文革结束后两年的特殊时期,历史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又一次关键抉择:是继续原来的思维模式和已有的体制,还是进行改革?是坚持原来对外关系的态度,还是予以改变?何去何从,这是对执政党的一次不容回避、不容拖延、不容失误的决策考验。正是在这个关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主要标志,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将其上升为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的一个基本点,作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指针和明灯。这条基本路线规定、指导着我们各方面工作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从此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条航船沿着正确航向乘风破浪,奔向成功的彼岸。中国的发展及对世界的贡献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改革开放历史地位的又一精辟概括。其中,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主要是就近代历史上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国情而言,只有接受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并以之来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才是拯救中华民族唯一正确道路。然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只是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打下一个必备的坚实的基础,只是开创和展现了一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如何来发展中国,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新的、更为现实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结合世界形势发展的新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从而找到了发展中国的正确道路。

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起到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在这一问题上一直没有解决好,没有找到使中国真正实现发展的正确道路。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还是否存在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是否将对外开放与中国发展紧密起来这些问题认识不清。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与中国发展的关系才被从理论上逐步明确阐述、实践上大胆稳步的实施。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强调改革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要使这一制度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实质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关于对外开放,邓小平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起来,认为搞建设“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落后不行”。“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邓小平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开放也是改革,改革需要继续开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时,对改革开放指导思想也更加明确,指出: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主要是改革和开放政策。改革是全面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的开放。在党的十三大上,把改革开放正式写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与四项基本原则相互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此后党的改革开放思想内容不断丰富,并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为中国能够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在改革问题上,我国进行全面有序、逐步拓宽、稳步推进、不断加深的改革开放事业,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标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正确把握对外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30年改革开放成为我们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成为中国能发展到今天程度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30年来中国社会各方面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是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这一结论的最好证明。从经济领域看,相比30年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低下状况,如今,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保持年均近10%的快速增长。1978年GDP总量仅3624亿元,20XX年已达到246619亿元,年均增长%,增长速度极为罕见,中国经济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20XX年我国进出口总额21735亿美元。,20XX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20XX年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亿元。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

从1978年到20XX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元。人们衣食住行消费方式及消费水平较大幅度全方位提升和发展着。在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与30年前相比堪称天壤之别,如今13亿人民已总体达到小康。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能够做一些以前想办而不能办的大事,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航空航天工业、生命科学领域、交通运输、大型工程、水利、道路、城乡建设、科教、国防事业建设等一个个奇迹,奥运会申办成功、抗击大洪水、非典、大地震等,无一不体现我们的经济实力。

在政治领域,改革开放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政治发展同样要与改革开放紧密。政治发展需要有相关的环境条件,要依靠国家的综合实力,其中特别是经济基础的实力来作保证。改革开放保证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夯实着人民民主专政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为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拓宽了眼界,提供了舞台和场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和深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代表大会及政治协商制度的性质、功能及信心和依赖程度都大大地提升。改革开放直接推动着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提出和逐渐形成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而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互动互促、紧密,不可分割的。双方可以说是互为前提或因果。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必然要求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社会制度中不适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要求的东西。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学习借鉴西方的一些合理东西,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法制、民主、平等精神和理念及一些制度措施。依法治国也必然保证和推动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必然要求依法治国的实施,必然要求建立法制国家。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30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各领域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日益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益确立,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在科教领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日益深入人心,多个领域的尖端科技成果世界领先。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显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如期实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

化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不断增强。我国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朝气与活力,这是当今时代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和资源。

在社会建设领域,同样体现着改革开放的重大推动作用。将社会领域单独作为一个方面与经济、政治、文化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我们党站在历史高度,把握时代特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国情,在近年所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观点。社会建设与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联,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状况、住房等,这些都是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还是靠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与借鉴。

三、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选择,其最大价值就是它能更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标志和特点之一,就在于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而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也就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其发展相适应,为其发展开辟道路。因而改革就必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相生相随的内容。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需要通过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内容,解放生产力,为社会生产力获得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动力。社会主义也需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文明成果,在与资本主义的斗争比较中获得发展,显示其优越性,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正确认识并把握这种规律,依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适时、适度的改革开放,就会使生产力获得解放,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反之,就不能体现其优越性和先进性。20世纪后几十年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新的特点,遇到了种种困难,一度走入低潮,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正确对待改革开放问题。然而就在这同一时期,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并具有特殊国情的大国,由于选择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给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赋予社会主义事业以新的内容,使得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勃勃生机,获得了新的发展,并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可供学习借鉴的光辉范例。

关于对外开放对发展社会主义的作用,主要是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因为我们从建国初到改革开放之前,将资本主义看作是黑暗腐朽,是社会主义对立物,是我们要否定、推翻或战胜的对象,因而在对外关系上主要是不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产生这种态度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资本主

义社会中的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和必须学习借鉴的积极因素认识不到,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解决矛盾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对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认识不清,对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缺乏正确的认识。上个世纪后半期以来受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手段的新变化及其社会发展成果的实际状况,说明了资本主义并非是我们以往所认为的那样日薄西山、即将灭亡,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资本主义社会有着很多的可供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借鉴利用的东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而且只能共存共生,互相借鉴比较,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生产力极不发达、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落后、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要建成社会主义,必须积极学习借鉴利用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一切积极的人类文明成果,其中特别是经济领域。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是体系完整、内涵丰富、科学严谨、发展最完备的学说,也是一种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所指导的具体对象的社会实际情况,形成新的具体的科学理论,才能起到应有的指导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伟大作用。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160年的时间里,其指导社会实践的历史反复证明,是否实现这种结合、结合得怎样,是决定社会主义事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中国的经验,更是鲜明地体现出这一规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获得成功,马克思主义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20世纪后期,以改革开放为主要标志,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了新的发展。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先后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一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的基本观点,构成了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其中,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改革开放理论,是最具理论创新意义的几个基本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国内和党内情况发生的重大变化和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面对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

艰巨任务而提出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新形势,在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而提出来的,它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想、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特殊形式,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个不同时期理论成果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三个理论成果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特殊形式和新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论从其产生背景、条件上,还是其科学内涵上,以及特征和要求上,都是与改革开放有着极其密切的包含、因果、互动、互依、互促的关系。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总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改革开放历史地位的概括,既是一个关于历史地位的评价,又是一个今后发展指向,同时也是对现实方针政策的阐明和强调。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变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必须牢牢坚持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战略方针,排除种种干扰,克服种种阻力,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继续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注释: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10).

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3):113,135. 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2):128,132

(整理)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我看改革开开放 从1978年至今,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30年中,我国不仅建立了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国际地位也不断上升。 当代中国人最熟悉的词汇是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发展最强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以3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波澜壮阔,势不可挡。回顾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意义重大而又深远。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0年前,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振聋发聩地疾呼:“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此后30年间,改革开放的大潮冲破重重阻力、战胜各种困难,以不可阻挡之势奔腾向前。 实行改革开放,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意愿;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矢志不渝地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强意志;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是全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强不息,开拓奋进,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的生动写照。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伟大革命。这场革命的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人民富裕为基础,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带来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带来了人们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这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坚持和推进这场新的革命,成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30年新时期中最伟大的实践。 改革开放,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曲壮歌。30年的洗礼,30年的进步,让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力极大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精神面貌充满活力;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继续保持,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相互促进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的这些巨变,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有的,也是举世公认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抚今追昔,见证了30年改革开放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由衷地感受到祖国的发展进步,都会发自内心地赞叹改革开放的神奇伟力。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

西方文明史 宗教改革

西方文明史 宗教改革对西方文明进程的影响 姓名:邓伟 学号:1314490009 班级:计算机国际班

在15~16世纪,南部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而北部欧洲则在进行宗教改革,到17世纪,这两场运动都接近尾声,虽然两场运动的矛头都对准中世纪堕落、腐败的罗马天主教会,但是历史结果却大相径庭:那些经过宗教改革而信仰新教的国家,后来都发展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北欧诸国以及美国等。宗教改革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氛围,客观上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而文艺复兴运动在科学和哲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意大利人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反而使道德更加堕落沦丧,与罗马天主教会成了一丘之貉。赵林教授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②当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并且获得高于王权的高高在上的权力之后,罗马教会不可避免地腐败堕落了,正应了那句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教皇、主教及教士们表面上遵从基督教的精神—贫穷、贞洁、顺从,

暗地里却大肆捞钱,发“赎罪券”、买卖圣职,表面不结婚暗地却蓄妾,建立“宗教裁判所”,铲除所谓的“异端”,对任何与他们不同的观点都赶尽杀绝,荒唐地迫害所谓的“女巫”,完全背离了基督教的基本精神,道德的堕落、信仰的虚伪,仿佛历史又回到古罗马时代。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原本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虚伪伪善深恶痛绝,可是他们站在感性的立场而非理性的立场,过分强调人的感官欲望和感官享受,强调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正中罗马天主教会的下怀,最终导致罗马天主教会和人文主义者同流合污。一个人文主义者曾说:“没有人比我再憎恶那些教士们的野心、贪婪和放纵生活的了。 尽管如此,我在教皇的宫廷上的地位还是使我不能不为我自己的利益而希望他们是伟大的。”③罗素写到:“大多数学者痛感当时教皇的罪恶,然而他们还是乐于受教皇的聘用。”④而教皇也给人文主义者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金钱上的赞助。这一时期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可是在科学和哲学上却是个“不毛的时代”,罗素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几乎都不尊重科学,他们把在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保留下来,从教会里得到解放的最初结果,并不是使人们的思考合乎理智,倒是让人对古代样样荒诞无稽的东西广开心窍。” ⑤因此有学者认为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间并没有明显和剧烈的变化。过去学界普遍认为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以人性对抗神性,以人间对抗天国,具有反宗教反神学的意义,这可能是个最大的误解。 与对待人文主义者的态度相反,教皇视宗教改革者是死敌。15~16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优质教案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内容。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本课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原因、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和完成。 2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六、教学方法

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分组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白毛女——秋收》通过杨白劳的唱词中唱到:“高粱谷子望不到到边,黄家的土地数不完,东家住高楼,佃户们来收秋,流血流汗当马牛……”这种状况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农民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土地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3课土地改革。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农村筑起土地梦 改革掀起创新路 农业走向发展路 板块(一)农村筑起土地梦 课件展示中国农村解放前的具体情况。 师: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大多掌握在谁的手中? 生: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手里。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改革开放的试验省-广东 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1]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邓小平的复出及其改革尝试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 计划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 改革开放 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1、对国内经济的控制达到惊人的程度,政府企业职责不分,无视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的作用;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2、生产商品的数量都在计划之中,购买商品还需要相应的商品票(如购买粮食就需要有相应的粮票),造成消费者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需要的商品。3、工农业生产与商品经营均为强制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不得持有私有财产,一切劳动成就都会被均分,这导致生产者没有兴趣扩大生产,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劳动积极性。只知道依靠"大锅饭"过生活,丧失了发展经济的动力 为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党的17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

宗教改革的真正意义

宗教改革的真正意义 曼德 有信仰不错,但有正确的信仰才是最好的。宗教改革实际上是一场信仰归正运动,是人类从人对神的掩盖、专断和践踏之中恢复上帝的荣耀及个人的尊严的运动。宗教改革被马克思主义渲染为打倒了神权,高扬了人权,标志着现代社会以人为本和世俗化的开始。这种观点影响了大多数国内知识分子。实际上真正了解西方史的人知道,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宗教改革不仅没有打倒神权,而且前所没有的强调了神权,这突出地表现在加尔文主义的预定论中;宗教改革打倒的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士阶层的教权,所要树立的是个人信仰的至高与纯粹,以及由此衍发的民主自由社会的基石——个人主义。 我认为宗教改革对现代民主宪政自由市场国家的形成,至少有4点决定性意义: 1。高扬了神权,从而也高扬了人权; 2。因信称义的发现,促进了信仰上的个人主义和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个人主义; 3。预定论强调神的主权和人的全然败坏、全然无力,抑制了人性之恶,为宪政、法治奠定了根基。

4。预定论和天职(calling)观的发现,破除了偶像崇拜、烦琐的宗教仪式、遁世修行的修道主义,极大地推动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积极入世、全面征服全地的信仰雄心使整个国家与社会全然圣洁化、信仰化。 宗教改革是以两个伟人的思想为重要特征的。他们就是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马丁?路德(1483年~1546年),德国人,是他首先点燃了宗教改革运动的狂飙。他提出了“惟独圣经、惟独信心、惟独恩典”的三大原则,又提出了“人人是祭司、人人有呼召、人人是管家、人人有圣经”的四大口号,这些都成为宗教改革的旗帜。 在信仰上“惟独圣经”,就破除了政府、教皇、修士等等阶层的特权,让人单单敬拜神,在神之下就是单独的个人,实际上这就高扬了人权,使个体信仰权利逾越了世上一切专制权利的拦阻。“惟独信心”进一步解放了人的心灵,告诉个人灵魂的救赎不能靠教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如苦修、弥撒、圣餐、捐钱、买赎罪券等才能实现,惟有人的信心,这标志着信仰上个人主义的发轫。“惟独恩典”强调了人信仰中上帝的主权,这在加尔文的预定论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30年,我们这样走过――述评改革开放伟大历程.

30年,我们这样走过——述评改革开放伟大历程 2008年12月17日 19:46:17 来源:新华网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实现了当代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30年风雨兼程,30载阔步向前。 放眼世界,瞩目东方,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中华大地30年的沧桑巨变,谱写了民族复兴史的光辉篇章。 30年快速发展,30年波澜壮阔。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中国人民稳步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 1978年的夏天,原国家纺织工业部组织代表团赴美、英、法、德等国,考察引进纺织工业设备。当年42岁的顾秀莲是考察团成员之一。 对比当时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顾秀莲很是感慨:“当时我是国家计委副主任,买芝麻酱,都要凭票。”她回忆说:“那个时候基本温饱都很难解决,经济到了崩溃边缘,最苦的还是老百姓。” 而此时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步入第二个“黄金时代”后,正在掀起新科技革命的浪潮,韩国、新加坡等基本实现经济起飞…… 把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个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 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30年中国最强劲的声音。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无论是面临各类挑战,还是遭遇种种灾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推动发展,始终是中国不变的主题。

这是发展目标日益清晰的30年。从最初的翻两番、实现小康目标,到系统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从描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坚定、扎实地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攀登。 这是发展理念日益深化的30年。从最初体会到“发展是硬道理”,到进一步认识“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清醒地把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 快速发展,是30年中国最显著的成就。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人民迈上了一条生气勃勃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1978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万亿元。 与此同时,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陆续开工、相继建成…… ——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76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长到2.1 7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 ——载人航天工程、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型油气田、高档数控机床、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科技专项组织实施,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产业核心技术被攻克……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东部地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地区发展能力逐步提高,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活力不断焕发,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 课标要求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彻底推翻了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你知道这一过程是怎样的吗?由此导入新课。 推进新课 一、土地梦想——土地改革的背景 课件出示资料: 学生阅读材料及教材第一段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解放前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如何? (2)这样的土地占有状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 (3)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地主、富农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贫农、雇农和中农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旧中国的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

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认识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教师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二、暴风骤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课件出示:《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图片,教师简介: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识记《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时间及内容。 2.土地改革 (1)目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一目小字部分,探究土地改革的目的。 生: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过程 课件放映一段有关土地改革的纪录片,试分析此次土地改革的主要地点、步骤。 生:主要地点是在新解放区。 步骤是从1950年冬开始,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进行。 讨论:①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②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①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分给地主一份应得的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②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总根子,它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3)结果 学生回答: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千克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得到了解放。总的看来,解放前很多农民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终年饥寒交迫,土改以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渡: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三、千秋功业——土地改革的意义 1. 课件出示材料: 材料一这是1952年1月1日,为了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胜利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4枚。 材料二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土地改革。” 材料三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材料四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及巨大成就14页word

为中国喝彩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验和教训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及巨大成就 三、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验和教训 建国初期,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有成功的经验,更有严重失误的教训。 (一)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成功经验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道路的开始。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讲话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构想,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等等。讲话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正如后

来邓小平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所说:“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以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 2、党的“八大”明确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1956年秋召开了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规定党和全国人民的总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这就明确规定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遗憾的是,这这些正确的指导思想没有坚持下来。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同年8月,毛泽东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思想。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都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但同样没有贯彻到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现了严重挫折。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的失误及教训

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宗教改革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改革,宗教改革原因很多,当时天主教会的统治异常地黑暗。而且当时欧洲的政治、生产、文化有了长足地发展,当时天主教会独裁的统治和精神控制已经阻碍了各方势力的发展。 由于新势力的发展,人们渐渐地反对神学的束缚,而且印刷业的出现,人们发现很多教义是被天主教故意曲解。宗教改革原因还包括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奢靡,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甚至在德国境内兜售赎罪卷。国家的大权掌握在教会的手中,无论谁犯了错即使是王室都要接受教会的严厉惩罚。很多贵族和新兴势力的民族自尊心开始发酵,希望统一德意志,而天主教落后的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也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异类”这个群体。 宗教改革原因最为直接的就是天主教那腐败的行径。天主教会当时腐败至极,各种丑闻多不胜数,由于教会的极高地位,大多数的神职人员根本不是因为道德而加入教会,只是因为金钱。甚至为了金钱做出许多败坏道德的事情,而且对王室的人同样给予残酷的刑罚。教皇曾经惩罚一个尊贵的贵族在雪地里面跪了整整三天。它的落后的教

义和政策阻碍了新兴势力的经济利益,阻碍了国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希望摆脱它的强权,追求自由民主,打破天主教的垄断独裁地位,而获得自由平等的权力。 宗教改革的背景欧洲宗教改革最早发生在德国,当时的德国还没有真正建设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各个势力派别镇守一方,各自为政。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皇帝只能寻求教会的帮助,企图依靠教会的力量来维护自己对于国家的统治。教会趁机剥夺了皇帝的统治权,让皇帝成为了教会的傀儡。宗教改革的背景就是以此作为导火索展开的。 在十六世纪的德国,国家领土四分五裂,中央缺乏健全有效的管理方式,德国王室并没有实际拥有统治权。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在历史客观要求的背景之下需要德国统一中央集权来进行社会形态的变革。此外,在封建割据的状况之下国内经济涣散,德国民众生活困苦,而在思想上还要受制于教会的统治。从这一点上来说,宗教改革的背景就是由德国的内忧和教会的外患这两方面构成。 在宗教改革的背景之下,马丁・路德勇敢的站了出来,领导民众认清教会的腐败和教皇的贪婪,借助德国民众对于现状的愤怒来推动宗教改革的进行。德国各地教民纷纷走上街头,揭露神职人员和教会的虚伪,呼吁对教会进行改革,要求政治民主,主张个人的政治权利和宗教权利。在此背景之下,罗马教会得以彻底整治,并在原始基督教义的指引下成立了新的派别,将神从统治的神坛上拉下来,恢复了民众的独立地位,激发了民众的民族意识。

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

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 2、.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学习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概括土地改革的原因、起止时间和基本内容。 思考:(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2)出示解放前我国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从这份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哪样一些结论? (3)这样的土地占有状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4)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简述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 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 1、土地改革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 2、为什么分给农民土地的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在土地改革中,为什么给地主也分土地?为什么对地主和富农、中农区别对待?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什么? (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为什么要保存富农经济? (3)你知道现在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改革完成后的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吗? 四、巩固归纳: 土地高度集中土地改革历史意义 农民无地 阻碍农村经济基本内容废除、巩固、解放、准备 和社会发展 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我们现在农村施行的是什么政策吗?他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共同作用是什么?你能为党和政府为“三农”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吗?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谈谈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启了当代中国历史新时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现了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二是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促进了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 三、推进了制度建设和创新,实现了由高度集权向民主法治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实践探索,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各项民主制度不断完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改革开放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已成为全国上下共识,我国已进入民主法治的历史新时期。 四、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历程,是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二是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 五、扩大了对外交往与合作,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党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六、推动了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实现了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向科学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大发展,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提升,人民生活得到了大改善。进入21世纪,顺应新的发展趋势,解决新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

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

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 宗教宽容的由来 在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成为人人的必须无条件奉行的信仰形式。罗马天主教会成为高高凌驾于一切世俗权力之上的最高权力机构,而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切弊病和衰弱征象都根植于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因此唯有宗教改革才是西欧近代文化的真正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然而宗教改革却又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涅槃过程,其中宗教宽容思想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可以说是第一个通过人文主义思想向天主教派发起挑战的运动,他们强调人权反对神权并公开的理直气壮的追求现世快乐的个人主义,从而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教会的禁锢思想。为后来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不久宗教改革的暴风雨果然席卷了大半个西欧,其中尤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的宗教改革最为典型。结果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运动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欧洲居民几乎有百分之四十都信奉了“新教”。各种新教派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同天主教会产生了矛盾,由于惯有的宗教的狭隘性,天主教于新教出于了不共戴天的仇恨中,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便不可避免。此外新教内部也矛盾重重,他们互相指责对方为异端,宗教迫害随处可见。 然而,随着三十年宗教战争的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宗教专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宗教宽容政策,从此以后信仰成为私人的事情一个人崇奉哪一派的宗教信仰全然由他自己决定。宗教宽容使信仰获得自由,这也极大的促进了欧洲学术的复兴,从而使17世纪成为欧洲科学和哲学的“天才世纪”。 宗教宽容的历史意义 纵观历史,宗教宽容政策结束了旷日持久宗教战争和残酷无比的宗教迫害,为欧洲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而且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为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宗教宽容政策保住了宗教改革运动的胜利果实,为整个欧洲的强大打开了大门。 首先,思想方面,宗教宽容政策开创了以理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毫无疑问,宗教改革对于西方文化转型和近代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构成了西欧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欧洲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前提之一。然而相对于宗教改革那样激烈的反对教会专制而言,宗教宽容更具有理智和理性精神。它成功的化解了新教与旧教的矛盾,使信仰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欧洲其次,政治方面,宗教宽容还培养了人们关于信仰自由和自然权利的意识。17世纪涌现出来的提倡宗教宽容的思想家如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培尔等认为基督教的本质就是博爱和仁慈,于是才奋力呼吁宗教宽容,这种关于宗教宽容的呼声就像启蒙运动时的启蒙家一样,深刻的启迪了人们的心灵,从而在基督教各教派中逐渐生长出一种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气氛,培养了人们关于信仰自由和自然权利的意识,进而引伸出国家主权和言论自由论,深刻的影响了后世的政治运动和人权思想。 再次,经济方面,宗教宽容创造了宽容、自由的社会和宗教氛围和良好文化环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例如在17世纪,率先实行宗教宽容的荷兰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练习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题(解析版) 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 一、选择题 1.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 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 1937—1945年 B. 1946—1949年 C. 1950—1952年 D. 1953—l957年 2.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 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3.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人民政府颁布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 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使 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44.8%, 这主要得益于土地改革() A.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 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6.解放战争时期,揭开土地改革运动序幕的文件是 1 / 12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2 今年是伟大的改革开放30周年,全党、全国人民都在隆重准备三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在于因解放了思想而改革开放、并且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实现了思想的解放,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就是要总结这一宝贵经验、深化改革开放以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从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

英国宗教改革及其影响

英国宗教改革及其影响15世纪末至16世纪是西欧各国经历巨大变化的时期。在封建社会开始出现 瓦解的同时, 资本主义已经萌发并逐渐发展起来, 文艺复兴带来了思想解放和科学艺术的繁荣, 对现世幸福的追求让人们逐渐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迷雾;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 使国际贸易急剧增加, 欧洲的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世界开始真正成为一个整体;宗教改革运动正在席卷西欧, 封建神权统治的中心—罗马天主教会的地位已岌岌可危。就在这个历史转折的时刻, 一个旨在强化专制王权,顺应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扩大“圈地”的要求, 自上而下推行的英国宗教改革发生了。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目的从其后来的行动看主要归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遵从国家政权的本国教会, 二是摆脱教皇对英格兰教会及国家事务的控制, 三是没收修道院的财产和土地。改革的结果,从国王个人角度来说, 满足了他离婚再娶的意愿;而从国家和民族角度来看, 与罗马教廷决裂则意味着摆脱一个外来权威, 并且是一个中世纪以来一直存在的强大的外来权威的干涉。此前教皇仅每年从英国拿走大量献金、税款, 更重要的是教皇在英国具有超越国家范围的独特的司法特权和任免教职人员的权利, 虽然英国历代君主都曾试图反抗这种外来的干涉, 但是在开除教籍、废黜王位的威胁下, 这种反抗都以屈服告终。然而在宗教改革之后, 通过议会立法程序, 教皇的特权被废除, 其中很多权力转移到了王室的手中, 这大大加强了国王的权力。此外这也意味着英国与仍奉天主教为国教的西班牙和法国一刀两断。而没收的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则为国王发动战争提供了财源, 同时王室大量出售的土地也进一步加速了圈地运动, 加快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因此, 不难看出, 英国宗教改革的实质是用“王权至尊”取代教皇的“神权至尊”, 实现本国独立发展。历史证明,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顺应了英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宗教改革是英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有重大作用的事件。 (一)宗教改革前的状况 基督教约在公元6世纪末传人英国。当时的不列颠岛正遭受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人侵, 人民饱受战争蹂躏,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基督教应许不幸的人们在来世会得到善报, 死后能升入“天堂”。人们终于找到了一条精神上的出路。而统治阶级也想利用宗教的精神鸦片麻醉人民, 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很快成为基督教国家在封建割据、王权微弱的西欧, 基督教的罗马天主教会处于主宰一切的地位。罗马天主教会建立了从教皇、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长直到神甫的一整套严格的教阶制度和严密的组织系统。在英国, 除了少数犹太人之外, 几乎人人都是基督教徒。天主教会向劳动群众灌输放弃物质享受, 克制情欲, 忍受人世间一切痛苦, 服服帖帖地服从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思想。同时又制定非常繁杂的宗教仪式:婴儿要受洗礼;成人要每周去教堂祈祷, 参加弥撒仪式;婚礼要在教堂举行;有了过错要单独向神甫“告解”, 坦白自己的罪过, 表示忏悔;教徒临终之时还要接受“终敷礼”, 由神甫给其敷“圣油”, 赦免一生的罪孽。教会从思想、行动和组织上严密控制群众, 成为封建制度的忠诚卫士和精神警察。 封建统治阶级也给教会种种特权, 允许修道院占有大量土地, 并免除一切税收;允许教会向教徒征收“什一税”;允许教会设立宗教法庭, 同时吸收高级神职人员广泛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在英国, 高级教士是国会上院的重要成员, 而且

初二历史土地改革练习题

第三课土地改革 【学习目标】: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达标练习】 一、轻松入门(必做题,每题10分): 1、下边两幅图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藏和平解放 D、大跃进运动 2、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第一个五年计划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 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改革前我国农村均是维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这次土改的指导文件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改的文件之一 D、这一时期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了土改 二、快乐晋阶(必做题,每题10分): 1、如果要了解有关建国后土地改革的历史资料,可以查阅下列哪部作品() A《暴风骤雨》 B《狂人日记》 C《雷雨》 D《班主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3、判断对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 削制度,从此,农民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4、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展 开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