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山西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2016年山西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2016年山西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2016年山西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山西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确凿.(záo)告磬如法炮.制(pào)物竞天择

B.归咎.(jiù)馈赠风雪载.途(zài)通宵达旦

C.殷.红(yīn)销蚀恪.尽职守(kè)珠丝马迹

D.狡黠.(xié)绰号叱咤.风云(zhà)略胜一畴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

....。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

....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

....的。

3.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③④

D.②⑥①⑤④③

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 )

A.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 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

本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②鞘(shāo):鞭梢,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A.词的上阕写边塞平原辽阔之景,下阕写由观塞而引起的悲愤感慨。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C.“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D.词的下阕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A.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

B.“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词的下阕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

D.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

(二)阅读下面三则文言短文,完成8—11题。(12分)

王蓝田①性急。尝食鸡子②,以筯③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④口中,⑤破即吐之。

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云:“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⑥。文度曰:“故应让杜、许⑦。”蓝田云:“汝谓我堪⑧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⑨不如我。”

(选自《世说新语》) [注] 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②鸡子:鸡蛋。③筯(zhù):筷子。④内:通“纳”。⑤(niè):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许。杜、许,不详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⑧堪:能够胜任。⑨定:到底。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A.复于地取内/口中

B.破/即吐之

C.谢无奕/性粗强

D.事行/便拜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瞋( ) (2)数( ) (3)阙(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

译文:

(2)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译文:

11.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

(2) ,并怡然自乐。

(3)可怜身上衣正单, 。

(4)雄兔脚扑朔, 。

(5) ,天涯若比邻。

(6)感时花溅泪, 。

(7)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8)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17分)

从田湖出发找李白去

阎连科

出走和背叛,是少年时代楔进我脑里永远也拔不出来的一根桩。

成长是由无数、无数次想要出走,而又不得不留下的过程叠加起来的;而成熟,是人生历练的静默不言的一种光。然而一次一次地想要离家和出走,想要把自己放逐到哪儿,也许正是长大、成熟的一种准备呢。在那偌大的田湖村,父母交给我们的爱,多得常常从小院漫出来。然而这种爱,还总是不能化去一个男孩想要离家出走的念想和理愿。

有一天,我决定出走了。我要到外面世界去。我要到外面世界走走和看看。

想到我决定要出走,有一种兴奋在我身上鼓荡着,仿佛不立刻离开那个家、那院子,我会窒息在那家那院的温暖里。也就说走就走,把作业课本收起扔在窗台上;把屋门、大门锁起来;把家里钥匙塞进家人可以找到的门脑上方的一个小墙洞儿里,就这么匆匆离家上路了。

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儿,又好像早就计划好了要去哪儿样,直到沿着大堤走离村庄,东山渐近,田湖渐远,一片柳林外的伊河,白花花地泻在我面前,我才知道我要离家去哪儿——我要独自蹚过伊河水,爬到对面伏牛山的九皋主峰上。

老师说过,九皋是伏牛山余脉东延的主峰,海拔九百多米,中国第一本诗集《诗经》上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说的就是那山和那峰。说唐朝的李白,曾独自从龙门走来,上过那山峰。还在那儿留过一首名为《鹤鸣九皋》的诗:

昭化呈仙质,长鸣在九皋。

……

这首诗,有啥意味儿和蕴藏,那时我是完全不懂的,但却觉得不懂反而好写了,如“床前明月光”那样的《静夜思》,因为人人都懂反而写不得。

我总以为自己能写出那种人人都不懂的诗,也就蓄意要爬到那山上,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诗兴大发,写出一首好到别人都看不懂的诗。当然呢,写不写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终于离家出走、独自走了很远的路,经过了很多事,遇上了很多的艰辛和奇遇,它们都被我一一征服后,我成了站在山顶上的一个大人物。

浪漫和草率,在我幼稚的胸膛发酵鼓胀着,使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离家出走的英雄气。走小路,过村庄;在村头遇到了土狗追着我跑叫和撕咬;遇到了哪村的一匹惊马从我身边飞过去,弹起的灰尘落在我脸上,我都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惊异。我是要离家出走的人。我要和李白一模样,独自登上那很少有人爬到山顶的九皋峰,我当然不能有任何的惊惧和担忧。我就那么独自沿着东山下的村庄走,不和人说话,不和人来往,旁若无顾,视若无人,就到了九皋山下那条“牛瞪眼”的小路上。

山在头顶,我在山下,正南的太阳烧在我的发梢上。我知道我不久就要登上九皋山,爬上主峰振臂高呼了。我要站在峰顶上,让风吹着我的头发和衣服,环顾四周,略思片刻,最后把我的胳膊高高举起挥动着,用我最大的嗓子对着天下唤:

“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

“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

为了不在写诗和爬山的路上碰到三姑家里人,我走过了两个村庄后,到了我三姑家住的梁疙瘩村,就有意绕过村庄,从村旁一片庄稼地里穿过去,沿着沟崖小道,攀着荆棵野榆走了很远的路,到了终于可以看清山顶时,以为峰顶到来了,诗也可能到来时,我可以站下回望,首先振臂高呼口号那一刻时,却从不远处的山崖边,蠕蠕动动爬上来一个人,收拾捆绑他在崖头砍拾的柴火,我们彼此一望,都怔着惊着了。

他竟是我要躲要闪的三姑夫。

三姑夫就那么如在那专门等我一样出现了。

我呆在崖头边儿上,三姑夫看着极吃惊的我,很快平静下来连问了我三句话:

“你怎么在这儿?”

“是你三姑让你来这儿找我的?”

“走,我们回家吃饭去。午饭都错过时辰了。”

我就这样莫名其妙,前功尽弃地被我姑夫强拉硬拽着回他家里了。匆匆吃了饭,赶着日落和黄昏,我又被送回田湖了。

一场盛大、庄重的离家出走,就这么草草地收兵结了尾。一场人生庄严的梦愿与宣誓,还未及最后登上宣誓台,就被人从梦中叫醒了。现实总是比梦想和理愿有力量,少年明亮美妙的梦,被现实一碰即破后,我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登上那座山,再也没有可能在那山顶李白待过的地方坐坐与站站,高举着胳膊大唤了。

我的少年就这样,还是那时候的李白好。

可我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就那样在历史与现实的错口和李白分手了。

(有删减) 13.文章记叙了少年时代的“我”一次出走经历。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概述“我”出走的经过。(6分)

“我”不愿窒息在家庭的温暖里,决定离家出走→①→②→③

14.欣赏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4分)

答:

15.文章多次写“我”欲站在峰顶“振臂高呼”的愿望,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

16.“我”渴望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写一首好诗,但最终“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你认为“我”的成长与李白有怎样的联系?请简要谈谈。(4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13分)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由土与火淬①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②韵味、趣味。

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

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颇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飘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有删减) [注] ①淬(cu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②遑(huáng)论:不必谈及。

17.根据文章内容填空。(6分)

(1)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一个由“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到“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的演变过程。(2分)

(2)文章介绍“珠山八友”瓷板画是从“画”与“”两方面具体说明的,而介绍《昌江日对黄山图》则是从“画”“”与“书法”三方面具体说明的。(2分) (3)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

”。(2分) 18.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4分)

答:

19.你认为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请概括。(3分)

答: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0.想象你将在学校的“谈读书”主题活动上发言,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发言稿。

要求:(1)自选一个角度;

(2)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的方法;

(3)不超过150字。

[材料一] 据统计,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韩国为11本,以色列为64本。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进行评价,2.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44.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材料二] 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读经典,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心理需要。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周国平说,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体会人的伟大可以达到何种高度。

[材料三] 古代教育家董遇善于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答:

(二)写作(50分)

21.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

解析此题难度不大,只要认真书写,不写行书,工工整整,一般都能得分。

2.答案(1)拔剑四顾心茫然(2)九万里风鹏正举(3)心忧炭贱愿天寒(4)蜡炬成灰泪始干(5)俗子胸襟谁识我(6)于我如浮云(7)一鼓作气(8)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9)生子当如孙仲谋

解析此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今年默写题的难度不大,但所占分值较多,从这一道题也可以看出山西省中考改革的一个特点,就是不为难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做。今年的默写题更是简单,全是直接型默写,一般学生都能拿到满分。默写题答题的基本要求: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错。本题易错字有“茫”“蜡”“灰”等。

3.B A.从“纸背”“尖毫”可以看出与书法有关。C.其“池”“笺”“走龙蛇”能体现书法的特点。D.“贮水”“磨成”能使人想到磨墨。而B项中“书”则明显是图书之意。

评析做对联题,首先要了解对联的基本特征:(1)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2)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词性相同;(3)上下联的平仄相对;(4)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末字为平声;(5)内容相关或相对,上下衔接,不能重复。

4.D 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汉字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从几个选项来看,D项中有明显的错误标签,因为“形声字”是汉字的主要造字法。

5.C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水浒传》的了解情况。选项中秦明、张顺、燕青都不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侯健、龚旺更是从角落里找出来的人物,但这些都是疑兵、“纸老虎”。由C项中“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一句可知,这事儿是李逵干的,与燕青无关。

6.答案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每一个“百本大关”的感悟和总结);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制定读书计划;读书顺其自然,一本接一本;如果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就找相关的书来看,或者找书中提到的其他书来看,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文章介绍了几种读书方法,只需要把其中的一种写出来或概括出来即可。

7.答案(示例1)不论哪种读书方法,都会有所收获,只要你深入到书本实在的内容中去,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就会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示例2)有的书需要精读,通过研读内容和进行深入的思考来获得它的精髓;有的书可以略读,把握大意领会要旨;还有的书只需浏览,从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示例3)读书的关键是确有所得,不能一味只求读得快、读得多,与阅读数量相比,读书质量的高低才是判断阅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准。

(示例4)读书可以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享受读书的乐趣非常重要。读大量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各种类型的书,随时随地地读书,这样终有所获。

解析此题是拓展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具有山西考题的特色。学生要注意“不少于50字”的要求。

8.C 蓬pénɡ,塞sài。

9.A 此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理解。帖,通“贴”,粘贴。

10.B 此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B项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因此,只有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别人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

评析文言翻译属于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中考文言文阅读部分每年都会涉及这个考点,特别是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语句是中考命题的赋分点,其语法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方面的重要用法;二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这些是文言文翻译的重点,要重点强化和灵活把握。翻译文言语句要做到“信、达、雅”。

11.C 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句子的赏析。C.该项内容错误在于把“侧面描写”说成了对比,这是非常明显的错误。通过写鱼在空中游动来突出水的清澈见底,这是很典型的侧面描写。12.B 此题考查根据语境理解词语的能力。四处空格所填词语应该是“浮华”“邪佞”“奢靡”“谷帛”四个词的反义词。四个反义词中最容易找到的是“奢靡”一词的反义词“俭约”,只要选定这一个词语,正确答案就确定了。或者选定“浮华”和“谷帛”两词中任何一个的反义词也可以找到正确答案,然后用其余的词来验证一下。

评析此题表面上是课外文言文阅读的题目,但其实是一道基础题,与文言语境并无太大关系,只要理解一个词语的反义词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3.D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先要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此句中难理解的词语或短语有“莫己逆”“溺于私情”“嗜欲”,此句的大意是说“君王专横跋扈,不听大臣的意见,为所欲为”,讲的是治国之道。A、B、C说的都是治国之道;而D项讲的是“为文之道”,与画线句没有什么关系。

[参考译文]

我看自古以来帝王登位定都,都想万代相传,把天下留给他们的子孙。所以垂拱而治,不再过问政事,由朝廷向天下布告政事。述及应遵之道,必然崇尚淳朴而抑制浮华;论及人物,必然尊重忠良而鄙视奸邪谗佞之人;言及制度风尚,则会摒弃奢侈、靡费而倡导节俭、简约;谈及物产,则会重视五谷、布帛而轻视珍稀奇异之物。然而受命登极之初,都会谨慎遵守前代君王治理天下的成功之处;逐渐安定之后,大多便反其道而行之,致使风化败坏下来,这是什么缘故呢?难道不是以高居天子的尊位,握有天下的富饶,出言没有人敢违背自己,所作所为人们必然遵从,于是公理、公道被私情所掩,礼仪、气节被个人嗜好所损而造成的吗?俗语说:“不是知道难,只是做起来难;不是做起来难,是做到底才难。”所言不虚呀。

14.答案(示例1)大脑就如肌肉,锻炼得越多收获也越多。当我们的大脑充满活力地思考以及运作的时候,获得的快乐就越多。

(示例2)学习的动力来自质疑、探索和发现的共同驱动。

(示例3)善于提出疑问,保持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示例,可以看出图中的交错点反映出来的是概括出来的结论。图二中的三个要素是“疑惑”“好奇”“惊叹”,这三个要素交错在一起就形成了学习“动力”。

评析此题是今年的新题型——读图写话。应该说,这是改革的方向,这种题型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15.[写作指导]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题目的要求很宽泛,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谈心得都可以。留给学生的两个问题用意很深:“选文中的语言带给你哪些有益影响?”是提示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写自己的收获,这个问题考查现代文阅读方面的知识。“你从选文中吸收了哪些精神养料?”则是从写作目的(中心)的角度来考查。做这种题,要认真阅读文章,有针对性地对文章的语言和中心进行思考,进而总结出文章语言的风格和特点,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概括文章的中心时要关注最后的段落和句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来进行阐述。

[例文]

读罢《人鸟相亲》一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文中的“我”和可爱的鸟儿是那样地感动着我。正如作者所说:“心存一份坦诚和善意,人鸟之间何尝不可以传情达爱呢?”因为“我”的友好,因为“我”的不伤害,创造了人与鸟类之间交往的奇迹。想一想社会上那些大肆伤害动物的现象,是多么让人痛心。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极富感染力,恰当使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美散文。

16.[写作指导] 把长文章简缩成短文,需要注意如下几点:①绝不能从原文中直接摘抄整个段落,因为两种文体不一样,“注意事项”就是对短文文体的直接提示和要求;②要分条开列,让人一目了然;③要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要知道哪些是主要说明的,哪些是辅助说明的。同时,记得要写出标题。

[例文]

演讲语言注意事项

语言的形式美,需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要“字正腔圆”。就是演讲时不仅要咬字清楚,读音响亮,使听众明白易懂;而且声音要圆润清亮,婉转甜美,富有音乐性。

第二,要“抑扬顿挫”。就是要细心揣摩语调的高低、强弱、长短、轻重、快慢和停顿等。

第三,要“自然得体”。就是要合理地安排停顿、速度及运用表达各种感情色彩的一些特殊技巧。

17.[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加引言的半命题作文题。这种题目首先要分析引言,通过阅读引言,我们可以抓住核心词语——“导师”,很显然,命题人是想让考生在横线处填入一类人。如果没有抓住这个词语,而是漫天填写,则会跑题。其次,阅读题干部分,核心词语是“演讲稿”。如果对演讲稿这一文体不熟悉,可以参考第16题的文章,这两道题是相辅相成的。有人认为演讲稿必须是议论文,这未免失之偏颇。就本题来说,是可以写成记叙文的,但要注意语言和一般作文是有区别的,本题作文语言应尽量口语化。再次,阅读“写作提示”,我们要抓住其中的第②点“内容切忌笼统、空泛”。这就是要求我们言之有物、言之有事、言之有情,用一两个具体的故事来讲明白是最好的。

[例文]

因为父亲,我爱上读书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因为父亲,我爱上读书”。

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亲对于我来说,则是“一日为父,终身为师”。父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是以老师的角色出现的,而且他把“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用到了极致。

我小的时候,家里特别穷,从年头到年尾,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可是我们家却从来不缺少书。书,在那个时候,绝对是奢侈品,谁能想象在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还有钱买书?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不穿新衣服,可以不吃肉,但只要有钱,一定会买上几本书来读。

寒风凛冽的冬天早晨,烈日炎炎的夏天中午,都是父亲读书的好时候。他在昏黄的灯光下抱着厚厚的书,津津有味地读着。他喜欢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杨家将演义》《隋唐演义》这些名著自不必说,而且他还买了《警世通言》《三案始末》等难懂的书;他连续订了十几年的《山西文学》杂志,这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山村绝对是独一份。我的幼年记忆中,全都是父亲读书的身影,他读书的认真程度,不亚于一个优秀的学生。

我一直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读书,一个老农民,长年累月和黄土打交道,却整天在读书,确实难以理解。不过,虽然不能理解他的做法,我却学会了他的样子。刚认识几个字,我就抱着

大部头的小说啃。虽然开始的时候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但我却乐此不疲。于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家庭里却出现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父子两人各抱一本书埋头苦读,忘记了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酷热,不在乎每天吃窝头穿粗布。

因为父亲,我爱上了读书;因为读书,我找到了理想;因为理想,我充满了热情,无比幸福。

谢谢大家!

[点评] 此文从童年看父亲读书谈起,围绕“因为父亲,我爱上读书”这一中心,把一个热爱读书的农民父亲的可亲可敬的形象刻画了出来,特别是文中所提出的“身教重于言教”的观点,升华了演讲的中心。文章用词准确,语言生动流畅,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2016苏州市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6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不仅chuán ( )承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还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情趣多变、景象万千的艺术氛围,令人心chí()神往。游客徜徉于苏州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líng()听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已经和景色róng()合在一起了。苏州园设计独特,门窗____A___( 简陋简朴)而富有变化,长廊精美而______B_____(别有用心别具匠心),整个院子充盈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chuán ( )承②心chí()神往③líng()听④róng()合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在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 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③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 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④__________ 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⑤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 _________。(杜甫《________》)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 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⑦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 _____,诲人不倦……”(《论语》) ⑧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_____ ______,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名著阅读。(5分) (1)根据《智取生辰纲》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_________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 ①上文中,“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的人是谁? 答: ②请结合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相关情节,举出一个能体现他做事小心谨慎的例子。 答: (2)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名著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 A.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B.宋江做了粱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C .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利立浦特小人国有一种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游戏的奖品是不同颜色的精美丝线。 ()4.下列为某市二轮电动车实际使用量和车辆事率的统计表。请对表中提供的消息进行比较 分折,回答问题。(3分)

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 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 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 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 【考点】字音字形 【答案】D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读音。A项“炽”读“chì”;B项“省”读“ xǐng”;C项“束”读作“s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 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 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 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 【考点】字音字形 【答案】C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字形。A项中的“引颈受戳”应该是“引颈受戮”;B项“通霄达旦”应该是“通宵达旦”;D项的“正襟威坐”应该是“正襟危坐”。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 【考点】修改病句 【答案】A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修改,A项的病因是“领会”“形象”搭配不当。“领悟形象”也不正确,可以将“领会”改为“感受”。 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 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 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 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 【考点】文学名著 【答案】B

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本

山西省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 一、基础(20分) 1.隶书蚕头雁尾、楷书方直端庄、行书流水行云。请选择“翰墨”的其中一种字体,临摹在方格里。(2分)Array翰墨翰墨翰墨 2.下列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一项是( ) (2分) A.旗开得胜 B.风云三尺剑 C.室雅何须大 D.竹菊梅兰可养性 马到成功花鸟一床书花香不在多琴棋书香养耐性 3.下列单句中“贝聿铭”作主语的一项是( ) (2分) A.我们仰望杰出建筑师贝聿铭。 B.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 C.贝聿铭获得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 D.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心中。 4.好书点亮智慧,阅读陪伴成长。请结合你读过的一本好书,表达此书对你的有益影响(不少于50字)。 (4分) 5.默写(10分) (1)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宛在水中央。 (《诗经·蒹葭》) (3)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5)重岩叠嶂,。 (郦道元《三峡》) (6)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涵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7)初中语文课本中,哪一首现代诗让你一再吟诵、记忆犹新,请默写其中连续的两句: , 以下(8)—(10)题只选做一题。 (8)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9)官船来往乱如麻,。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10)莫愁前路无知己, ? (高适《别董大》) 二、阅读(50分) 【古诗文】(12分) (一) 6.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杜甫《春望》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怀凄然。 B.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明月拟人化,想象奇特。 C.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侧面写尽农民矛盾的心理。 D.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起笔的“老夫”与词中的“鬓微霜”相照应。 阅读《论语》(节选),完成7—11题。(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最新人教版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试题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②,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李商隐《无题》) ⑥,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解析】本题是对古诗文名句积累的考查。 【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 ⑧夕阳西下(共6分,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作为一座山,这是它的本分。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 ) 劲.松( ) 呜咽.( )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的“凌厉”的“厉”意思应为( ) A.严格 B.严厉 C.凶猛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解析】本题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第(1)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解答时,要注意“劲”不能读成“jìn”;“咽”不能读成“yàn”。 第(2)题考查字形,“震撼”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因此是内心受到“震动”。 第(3)题考查词义理解,这里“凌厉”形容“山风”,很明显,“严格”与“严厉”都无法形容“山风”,与之能搭配的只有“猛烈”,因此选C项。 第(4)题考查修辞,因反问=否定,所以要求在不改变原句意思的基础上改为反问句,需先将原句改为否定,即“作为一座山,这不是它的本分。第二步再改为反问,即“作为一座山,这难道不正是它的本分吗?”。 【答案】(1)谙 jìng yè( 共3分。每空1分) (2)振撼震撼 (共2分。每空1分) (3)C(共2分) (4)作为一座山,这难道不正是它的本分吗?(共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 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以上文段出自《》,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____________(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加,读者始终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李淸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

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机密★2016年6月19日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卷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确凿(záo)告磬如法炮制(pào)物竞天择 B.归咎(jiù)馈赠风雪载途(zài)通宵达旦 C.殷红(yīn)销蚀恪尽职守(kè)珠丝马迹 D.狡黠(xié)绰号叱咤风云(zhà)略胜一筹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 ....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 ....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步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③④ D.②⑥①⑤④③ 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 A.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③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阕写边塞平原辽阔之景,还表明了此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读?书(12分) 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参考答案: 2.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停杯投箸不能食,。(《行路难》李白) (2),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李清照) (3)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白居易) (4)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李商隐) (5),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秋瑾) (6)不义而富且贵,。(《论语》12章) (7),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8)善哉,善哉,,。(《列子》一则) (9)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词作中一腔豪气,思接千载,最后一句感叹道: “。” 参考答案: (1)拔剑四顾心茫然;(2)九万里风鹏正举;(3)心忧炭贱愿天寒;(4)蜡炬成灰泪始干;(5)俗子胸襟谁识我;(6)于我如浮云;(7)一鼓作气;(8)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9)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读?思(38分) (一) 3.雁翔同学有搜集对联并归类的好**惯。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请你帮他找出来。(B )(2分) A.大力可能通纸背,尖毫仍觉吐花香 B.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C.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 D.贮水养来清玉案,和烟磨成紫溪云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对联的特点及用法。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题目中的对联都符合要求。但是B项是不属于书法类的对联,而是告诉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4.下列读图信息,表达有误的有误的一项是( D ) A.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B.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C.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帮助。 D.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此题考查对汉字的认识。我们知道,汉字有一个别的文字所没有的特点,那就是字形和字义是严密相关的,通过观察字形可以了解它所表达的意义,明显D项错误。 5.施耐庵具有深刻的语言功力,她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 该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其中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48分,作文60分,三大板块的分值较上几次月考没有变化。本次试卷共计25道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情况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建立了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的方法与技巧,形成了概括与分析的能力。试卷书写工整、语言表达流畅优美,思想健康积极,一些学生的创造力很强。 此次月考平均分103.40,优秀率为36.12%,及格率为80%,与前几次月考相比,成绩还是比较平稳。 三、主要问题分析 在阅卷中,我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解不到位。本卷的1---7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应该说比较容易,满分率比较高,但还有许多同学在诗文理解上失分。第6题“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

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一题,有同学竟答“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有同学答“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 2、错别字现象严重。比如第1题,有许多同学“君子好逑”的“逑”字写成了“求”;第7小题“但愿人长久”的“长”写成“常”的、“千里共婵娟”的“婵”写了“蝉”;在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就更多了。 3、审题不清、马虎答题。比如第8小题的对联:“今年端午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可有一些同学对的却是玉树地震、还有对的是世博和春节的;第10小题选择题号填空,正确答案是“(4)”可有的同学却写成了“(D)”从而白白失去分值。还有名著阅读题,要求是除《海的女儿》之外的安徒生的童话,可就有的学生偏答《海的女儿》、本题的另外一个要求是“结合具体故事内容写出你的阅读感受”,可有的考生只写内容或只谈感受,或多或少在此处失分……这些都不能不说学生的答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马虎、不深思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现象。 4、对文章的主旨理解不到位,缺少整体感知能力,大部分中等学生均会脱离全文主旨的“机械答题”。例如第22题:“本文标题是“鸟看地平线”,作者以这种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描写。文章结尾‘飞机即将落地,远方的地平线上,灯火如云霞浮动,仿佛正在酝酿着一轮即将升腾的旭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在这里失分,这题是让我们感受作者对上海世博召开的自豪与赞美,以及对中国崛起的期待与憧憬。而有的同学却脱离原文回答为: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炫.耀(xuàn)筹.备(chóu)装模.作样(mú) B.翘.首(qiáo) 暂.时(zhàn)言简意赅.(ɡāi) C.匀称.(chènɡ)拮.据(jié)迥.然不同(jiǒnɡ) D.真谛.(tì)追溯.(shù)栩.栩如生(xǔ)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迫不急待萧索通宵达旦再劫难逃 B.轻歌曼舞告磬姗姗来迟长嘘短叹 C.翻来复去托辞男扮女装嫉恶如仇 D.不屑置辩陨落莫衷一是更胜一筹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赵本山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 ....地笑起来。 B.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 ....,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C.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社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协凋危机。困难群体 社会资源匮乏,人微言轻,当自身利益被侵犯时往往束手无策 ....。 D.只要你能身临其境 ....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了。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其实,寂寞给人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 人,。 A. 往往既是最有才能的人,又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 往往固然是最有才能的人,但首先耐得住寂寞 C. 往往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 往往不但最耐得住寂寞,而且最有才能 5.下列病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绕着熊熊篝火歌舞狂欢。 B.三位导演虽然都是中国新生代导演,但他们的电影对法国观众并不陌生。 C.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 6.默写(6分) ①李清照《武陵春》中“,”这两句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沉重。 ②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用,”形象地写出了因战乱与亲人离散的游子在外漂泊,只能对影自怜的孤独寂寞。 ③《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 7.名著阅读题。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 ....作答。(4分) ①在《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故事非常精彩。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其情节。 ②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共有“四次面临死亡”的经历。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济。司马○4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6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7伤,不禽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9,不鼓不成列。” (选自《子鱼论战》)[注释]○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成列:指摆好阵势。○既:尽,全部。○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陈:通“阵”,指摆好阵势。○门官:国君的卫士。○重(chóng):重复,再次。○二毛:头发斑白的人。○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福:__________ (2)公伤股.,门官歼焉股:__________

2016年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青岛市二0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7分) (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13分) 1.根据提示默写。(10分) ①阳春布德泽,。(《长歌行》) ②,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③大漠孤烟直,。(《使至塞上》王维) ④,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⑤海日生残夜,。(《次北固山下》王湾) ⑥,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⑦鸡声茅店月,。(《商山早行》温庭筠) ⑧,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 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⑩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1.【答案】①万物生光辉②浊酒一杯家万里③长河落日圆④落红不是无情物⑤江春入旧年⑥我寄愁心与明月⑦人迹板桥霜⑧谈笑有鸿儒⑨万钟于我何加焉⑩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由门前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代诗人杜牧认为,假使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赤壁之战的结局恐怕会完全改变。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李清照笔下,主人公深深沉醉于赏心悦目的秋景中,以至于人比黄花还要清瘦。 D.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壮志凌云的豪迈情怀。 2.【答案】C (二)注音与书写【本题满分4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4分) (1)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花草树木的映chèn。 (2)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huáng诚恐的地步。 () chèn huáng ()

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试题 语文 一、读·书 1. 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说出其字 体,并用楷体将“少年易老学难成”的下一句 ...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隶书一寸光阴不可轻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书法作品的赏析能力以及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仔细观察这幅书法作品,发现字体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故判断出为隶书。“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说明人生到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此题要注意“阴”“轻”的结构要安排好。 2.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李贺) (3)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4)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破阵子》辛弃疾) (5)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陆游) (6)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纪昀) (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 (8)《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初三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乐都区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切合教学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此命题在注重语基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总之,中考语文试卷颇为新颖且有创意,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思考与研究 一、试卷结构及难易情况分析 1、试卷结构简约合理,格式规范。共分五个板块,即口语表达、积累和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型安排以主观题为主,分为说话、填空、卡片、组文、解释、翻译、写作等题型,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2、难度分布: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容易题约占60%;稍难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0%。 3、总体说来,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背诵、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能较全面地反应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切合新课程所提出的崭新理念,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一)口语表达本次考试中,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字体都比较工整,规范,既体现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反映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因为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所以此题得分较高。只有极少数考生不注意题意要求,有的错别字较多;有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有的卷面不够整洁,乱涂乱画。 (二)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字音形义,涉及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极富容量,并能增强学生信心,颇具人文关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准确答题。词语解读能力题,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素养,难度不大,但得分普遍较低。病句题要求学生能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义重复等常见语病。难度适中。个别题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实际,灵活出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能力。 (三)古诗文阅读部分:从景物描写、思想感情角度考查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由于对词的概念理解不清,对诗词的阅读理解肤浅,大多数考生对内容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读·书(12 分) 1. 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群星。请赏读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局部),并将“是日也”之后画线的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 分) 2.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 分) (1)水何澹澹,。《观沧海》曹操 (2),寒光照铁衣。《木兰辞》北朝民歌 (3)落红不是无情物,。《己亥杂诗》龚自珍 (4),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5)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6)予独爱莲之出泥而不染,。《爱莲说》周敦颐 (7)《望岳》中的“,”,表现了青年杜甫渴望登上秦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心胸气概。 (8)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 二、读·思(38 分) (一) 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 【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 ①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②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提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③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当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3.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第①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 B.第③段加点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 C.第③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活动二:致敬英烈——那些被铭记的过往】 〔三三两两的特务在这里巡逻。阳光斜斜地照着监狱的铁窗。几只小虫在空中飞动。 A(喜悦)哟,多好看的小虫! 〔伸手捉住一只。刘思扬〔怜惜地望着 A) 〔将一个空火柴盒,递出铁窗,送给 A。A 〔惊喜) 〔打开火柴盒,把小虫放进去。小虫不安地爬动。 A〔沉思状) 〔再次打开火柴盒,放飞小虫。 A〔高兴,拍手)飞了,飞了,他坐飞机飞回家去了。 A〔微笑)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刘思扬点头,神情庄重。 4.以上是二班同学表演的独幕剧剧本。剧本中的 A 指(人名),这个情节出自经典名著《》,这是一本讲述革命者为迎接解放而进行的最后决战的书。(3 分) 【活动三: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还是宁静 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附每题答案及解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行走丰盈生命。在澄明的清晨或ɡuīlì的黄昏,走过卓尔不群的泰山,走过A(浩浩汤汤/肆无忌惮)的长江;走过云烟氤氲,走过月色ménɡlónɡ。听斜风细雨, B ,赏桃红柳绿,让心灵行走在新雨后的空山,轻舞飞扬。细数阳光,chéndiàn在心的依然是生命留下的嫣然。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参考答案】瑰丽、朦胧、沉淀 【试题解析】“瑰”是形声字,要注意偏旁;因为是形容月色,所以要用“朦胧”;因为是“chéndiàn在心”,自然应该是比喻凝聚、积累的“沉淀”。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A处的短语是___________。【参考答案】浩浩荡荡 【试题解析】形容长江的水势浩大、浩淼壮阔,自然是“浩浩荡荡”,而且与前面的“卓尔不群”照应。虽然“肆无忌惮”有点拟人味道,但“放肆到什么都不顾忌”的贬义特点与“丰盈”“澄明”“瑰丽”“卓尔不群”等词营造的语境实在不相称。 3.结合语境,在B处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2分) 【参考答案】看山清水秀、观莺歌燕舞 【试题解析】“仿写”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仿写”的“恰当”主要要求“仿”的句子在结构上、内容关联和逻辑联系上与上下句“有较高的一致性”。“听斜风细雨”、“赏桃红柳绿”句式结构上是动宾结构:单音节(一字)动词+ 四字并列短语(仔细推敲的话,“斜风细雨”是两个偏正词组构成的并列短语,“桃红柳绿”是两个主谓词组构成的并列短语)。内容上,前后句动词用的是“听”和“赏”,写的是“斜风”“细雨”“桃红”“柳绿”,“仿”的句子要在内容上与其相关,又要避免与这些词语重复。 4.知行中学学生会拟举行“中华经典伴我行”活动,请你参加。(9分) 活动一:且行且读,重温经典。 请你简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去火云洞解救唐僧,他变成的牛魔王是如何被红孩儿识破的,最终唐僧又是怎么得救的。(4分) 【参考答案】红孩儿问孙悟空自己的生辰八字,孙悟空回答不上来,说忘记了,因而被红孩儿识破。最后,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降服了红孩儿,救出了唐僧。 【试题解析】“火云洞事件”是取经团队与牛魔王家族结仇的首发事件。孙悟空变化的牛魔王来得太快,又推三阻四不肯吃唐僧肉,于是,乖巧的红孩儿便用比较私密的“生辰八字”问题难倒“假魔王”,矛盾升级,最后,悟空被迫请来观音菩萨,降服了红孩儿,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大赛语文试卷 第Ⅱ卷(选择题,共31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旁骛(wù) 襁褓(qiǎng) 红妆素裹(guǒ) 恪尽职守(gè) B.凌驾(líng) 狡黠(xiá) 弥留之际(mí) 根深蒂固(gù) C.栈桥(jiàn) 禁锢(gù) 歇斯底里(xiè》重蹈覆辙(zhé) D.抽噎(yè) 拮据(jù) 尖嘴猴腮(sāi) 面面厮觑(qù)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一尘不染鲜为人知正襟危坐锋芒毕露 B.当之无愧头晕目炫广袤无垠开卷有益 C.家谕户晓有例可援深恶痛疾简明扼要 D.随机应变悠游自在优胜劣汰十拿九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B.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13位唐山农民用淳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C.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和“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入围者,“神州七号”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 D.直到今天,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芒仍灼灼其华,烛照神州,激励着新一代青年。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没有一个人不承认他们的成功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C.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D.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二、(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细菌环保塑料 两名年轻的美国企业家研制出了一种绿色材料,这种材料以农业废物和菌类为原料,并且可以生物降解为一种天然肥料。 发明者之一埃本.拜尔说,这种被称为“生态摇篮”的产品还能用于隔热,而且,它是生长而不是制造出来的。这种材料能完美地取代在包装中使用的聚苯乙烯,而且它还能够生物降解,在生长过程中几乎不消耗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 拜尔说:“与相同单位或数量的聚苯乙烯相比,我们使用的能源只有十分之一,在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理的整个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只有八分之一。” 他说:“事实上,我们的长期设想是,取代所有塑料和泡沫,减轻这些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或者说发明的这种天然材料将使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2016年天津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2016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哺.育(pǔ)机械.(xiè)一气呵.成(hē) B.琐.事(suǒ)诅.咒(zǔ)声名狼藉.(jí) C.分歧.(qí)喧嚣.(xiāo)坚持不懈.(jiě) D.收敛.(liǎn)干涸.(gù)鲜.为人知(xiǎn)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恪守规则 B.传承保守规则 C.传承恪守准则 D.传播保守准则 3.下面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这几句表现了作者由积极乐观、胸怀旷达,到抑郁惆怅的心理变化过程。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这两句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D.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这几句写作者少小离家,思念母亲,小小的邮票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 阅读《加碘盐有必要吃吗》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 阮光锋 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 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 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 ..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是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

语文中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 今年我省的中考语文试题,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其中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48分,作文60分,三大板块的分值较去年没有变化。本次试卷共计25道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 但是,细看局部,还是能发现一些明显变化的。在分值比例的安排上,与去年相比,也有所调整:课内文言文阅读节选《〈论语〉十则》中的七则,分值由去年的10分上升到11分,课外文言文阅读节选《论语》另外五则来考查的,由去年的5分降到了4分,考查的知识点由往年的单个实词释义变为一词多义现象的选择。并且注重了理解性翻译的考查,如第11、12小题;第13、14、15小题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稍加解释即可,因此,文言的考查难度降低了,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积累。现代文的阅读还是28分,在字词与句子的理解考查上没有太多变化,但多了文体知识与作用的考查,使考查的面广了,更注重了语文基础能力的应用。名著阅读,本次考的是安徒生的童话,要求结合具体的的故事内容写出你的阅读感受。这一点没有读过原著的学生或表达不够概括的学生就很难得到满分,也就是更关注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了。作文依旧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突出人文文化和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纵观我省今年中考语文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强调经典的阅读与理解。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题在总体结构、内容、形式上没有大的改变,但试题的古诗文默写部分都是非常经典的名句;课内文言部分由原来的10分上升到11分,而且试题都是对《论语》名句的体会与理解;名著阅读也指定了具体的范围,必须是安徒生的童话,否则就是0分;这一变化表明: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是学好语文、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引起广大学生及教师的高度重视;第二,读书,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经之路,离开了读书与积累,语文的学习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突出能力考查,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本试卷由原来的总题量26题,减少到现在的总题量25题。这一变化,为学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样既便于发挥学生的最高水平,也便于真实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阅读时需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要深入理解文本才能完成,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而不是简单的回答问题。 3、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本年度的试卷,更多地关注了生活。如第8题的对联和作文“端午的味道”都是对传统以民族文化的弘扬;现代文阅读关注了上海世博的召开;材料作文关注了玉树灾区的同胞生活等等。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连的,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因而,我们日常的教学应特别注重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