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部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学习申报表》

干部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学习申报表》

干部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学习申报表》
干部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学习申报表》

干部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学习申报表》空白表

研究生教育督导简报

研究生教育督导简报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福州大学研究生院编印(总第18期)2013年9月20日 本学期检查了研究生课堂教学到位情况;研究生课程的“授课计划”;各学院的开题报告;部分学院研究生论文答辩情况;研究生复试情况;土建、电气学院的研究生档案管理的情况;研究生考试情况,还参加了电气学院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的评选工作。 一、检查研究生课堂教学到位情况 随着研究生课堂教学由旧校区向新校区转移,本学期督导工作全部安排在新校区。本学期总计巡查656门课。总体上看,本学期大多数学院教学秩序基本正常。经过落实真正上课不到位的是极个别的,共计16人次,课堂不到位率1.5%(见表1)。其中外国语学院《科技翻译》课程未经报批找外校人员代课。 表1:未到位情况明细表

二、对研究生课程的“授课计划”进行了检查 本学期采用网上检查的方式,总体较好。这学期共检查了19个学院485门课的“授课计划”,真正没有上传的只有1个学院的1门课(见表2)。 表2: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授课计划未提交情况统计表(学术型) 从检查来看,多数老师认真填写授课计划,但仍有少数老师未重视这项工作,不按学校规定要求来做。授课计划的填写是每学期上课前必作的工作,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抓紧。本学期一些授课计划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1.有些老师在填写“授课计划”时,没有按照福大研【2011】53号文的规定明确填写考试或考核的方式及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如:机械学院《车辆电子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机械电子学》;法学院《行政法专题》等课程。类似上述情况的各学院都有,比较突出的学院有:材料学院没有提交考核方式和比例细节的有10门课, 占开课数71% ,分别为《材料分析与测试》、《高分子复合材料》、《高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先进加工技术》、《薄膜与涂层技术》、《电子显示及显示材料》、《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功能高分子材料》、《凝固理论与凝固技术》、《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化工学院没有提交考核方式和比例细节的有26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发言稿

整合校园综合优势,构筑美丽学术风景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及研究生代表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的。很荣幸能作为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会主席,代表全体研究生在我校研究生教学工作会议上发言。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在“博学、力行、守正、拓新”校训的激励下,以“铺路石精神”为核心的长理文化熏陶下,加上长理人的共同拼搏,长沙理工大学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积极推动我校教育改革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充分感激,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给予支持与重视的所有领导老师致以崇高敬意。我们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研究生,心中感到无比自豪。 如果说求学生涯是五彩缤纷的田野,那么对我们而言,研究生阶段就是我们生命中最绚丽的一束太阳花,如果说读研是动静交融的舞蹈,那么在长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工作生活就是活力四射的探戈。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这儿孕育着春天的勃勃生机,向往着盛夏的热烈奔放,期盼着秋天的硕实累累,翘望着冬天的恬静厚重。诗意的浪漫和激情在长沙理工被诠释淋漓精致,飞扬的时尚和奋斗的艰辛被丰富的学术氛围演绎的美奂绝伦。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今后五年中国将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其中“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无疑是一个最大的亮点,因为如果能够按预期目标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中国的教育而言,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这也反映了我国人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部分,同样受到此项国家政策的积极影响。我党也曾明确提出“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对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任,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另外,赖明勇校长曾表示,我国高等教育正进入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长沙理工大学愿意当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愿意做湖南深化高教改革的试验田。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制定、实施情况说明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 制定、实施情况说明 (2004年1月13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60次会议审议通过)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目录》(以下简称:《期刊目录》)自1995年试行以来,对促进我校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学位授予质量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为适应两校合并后,新复旦大学医科类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需要,2002年7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5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目录(医科)》,与此同时,文、理、工类研究生仍在使用1999年版《期刊目录》。根据2003年6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58次会议精神,我校于2003年9月开展了1999年版《期刊目录》的修订工作。新《期刊目录》经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专家组论证并报2004年1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60次会议审议通过。新《期刊目录》合并了《期刊目录(医科)》,并根据专家组建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60次会议批准,更名为《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以下简称《指导目录》),现予公布实施。《指导目录》将杂志分为A、B两类,分别对应于更名前,新修订的《期刊目录》中的权威、核心期刊。 根据历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精神,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必须发表符合一定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学术论文,现就有关规定具体说明如下: 一、毕业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1、硕士学位: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专业学位除外)。 2、博士学位:文科类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2篇专业学术论文;理、工、医(科研型)科类至少在SCI、EI或《指导目录》A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专业学位(如临床医学博士等)及临床医学的临床型学位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在A类期刊上发表1篇文章可相当于在B类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 3、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论文要求作者排名第一(特殊情况除外)。特殊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99次会议简报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99次会议简报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99次会议,于2019年10月29日在光华楼思源厅召开。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许宁生主持,会议应到委员39人,实到委员27人,超过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本次会议有效。会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学位审核工作 (一)审定2019年10月授予学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 会议审议《教务处关于2019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情况的报告》,并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审定通过授予80人学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 (二)审定2019年10月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表决通过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 会议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审定同意授予138人硕士学位的备案名单,其中包括:学术学位102人,专业学位36人。 (三)审议2019年10月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表决通过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会议审议并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同意授予164人博士学位,其中包括:学术学位152人,专业学位12人,暂缓授予1人博士学位。同意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详见附件一。 二、审议撤销学位事宜 会议审议撤销学位事宜,并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进行投票表决,表决情况如下: 三、审议我校自主审核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会议审议我校自主审核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并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进行投票表决,表决情况如下: 四、讨论《复旦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汇报了《复旦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文件起草情况和主要内容,委员对研究生导师任职资格和上岗招生资格分开审核制度表示认可,围绕“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申请博导任职资格”、“医科博导任职资格”等问题提出了意见。会议决定由研究生院负责,进一步通过不同渠道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整理 二O一九年十月二十九日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工作简讯 2008年第5期(总第27期)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编印 2008年10月20日 本 期 目 录 ? 特别报道 学位中心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 ? 工作动态 我国学位授予信息年报工作将做重大调整 (1) 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启动 (2) 2008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考务准备工作平稳进行 (3) 2007/2008学年度学位授予信息年报工作正式启动 (3) 200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成绩复核工作顺利进行 (4) 四川、重庆、陕西三省(市)200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工作正常进行 (4) ? 会议信息 2008年全国学位授予信息年报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 (4) ? 国际交流 日本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客人访问学位中心 (5) 日本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代表访问学位中心 (6) ? 工会工作 学位中心工会组织秋游活动 (6)

★ 特别报道 学位中心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教育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2008年 10月13日,学位中心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吴博达同志为组长、副书记王立生同志为副组长的“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学位中心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学位中心以“探讨学位授予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载体,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以及学位中心自身的建设、改革和发展问题,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科学发展观集中学习实践活动。 目前,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活动正在进行当中。期间,学位中心召开了动员大会,传达了周济同志和中央第8指导检查组组长宋育英同志在“教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就学位中心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进行了部署。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中心采取个人学习和党小组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体讨论和个人撰写学习心得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力求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基本的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位中心将《学位授予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和《资历框架及其在中国实施可行性的研究》确定为调研题目,并以此为引领,对新形势下学位中心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机制展开大讨论、大调研。目前,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活动已由学习培训环节顺利转入调研环节。 (党支部 吕宏伟) ★ 工作动态 我国学位授予信息年报工作将做重大调整 2008年10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调整学位授予信息年报数据结构的通知》(学位办〔2008〕50号),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对学位授予信息年报工作做如下调整:

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

附件2 编号: 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项目主持人: 主持人所在单位: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年月日 广东省教育厅制表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本人自愿申报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认可所填写的《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为《申请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申请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以及本人所在单位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的声誉和公信力,不以项目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3.遵守《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广东省财务规章制度。 4.凡因项目内容、成果或研究过程引起的法律、学术、产权或经费使用问题引起的纠纷,责任由相应的项目研究人员承担。 5.项目立项获得批准的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的资助经费时,同意承担项目并按申报预期完成研究任务。 6.同意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有权基于公益需要公布、使用、宣传《申请书》内容及相关成果。 项目主持人(签章):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1次会议简报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1次会议简报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1次会议,于2013年6月25日在光华楼思源厅召开。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杨玉良主持,会议应到委员39人,实到委员33人,超过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本次会议有效。 会议主要议程包括: 1.审议2013年6月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网络学院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审核通过的学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 2.审议2013年6月各分委员会表决通过、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 3.审议关于撤销学位(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的事宜,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4.审议我校自主设置与调整博士、硕士授权二级学科的名单,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5.审议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岗位任职资格(中文系遗留问题),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6.学位办通报2012年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评审结果及近七年学位论文盲审的异议情况。 一、听取并审议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网络学院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负责人就学士学位授予情况的说明和汇报。其中,教务处预计各类学士学位获得者为3108人,继续教育学院1003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78人。 二、听取学位办公室关于2013年6月我校硕士、博士学位申请工作总体情况的汇报,并分别听取文、理、医三个学部就各自学部审议情况所作的汇报。 1、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及学位审议情况: 2013年上半年全校共计178人参加上海市硕士学位论文双盲抽检,有2人评审结果有异议,异议率为1.12%。校内硕士学位论文双盲抽检688人,有38份评审结果有异议,异议率科学学位为4.74%、专业学位为4.25%。 2013年6月全校22个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共受理硕士学位申请3485人,经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投票表决,同意授予3420人硕士学位,其中学历生2674人,非学历生746人,科学学位1801人,专业学位1619人。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决定,通过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的授予胡立刚等3420人硕士学位的备案名单。 2、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及学位审议情况: 2013年上半年共送审博士学位论文1820本,涉及906人。返回结果中,同意答辩1513本,基本同意,略作修改后答辩252本,重大修改后答辩44本,不同意答辩为11本。重大修改后答辩和不同意答辩属有异议,涉及异议份数55份,份数异议率为3.02%,人数异议率5.84%。优秀和良好的比例分别为42.09%和47.64%,加起来的优良率为89.73%。盲审有异议的53人中,18人延期毕业、19人毕业但本次不申请学位。 2013年6月全校22个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共受理博士学位申请975人(含同等学力12人),其中初议924人,复议51人。经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投票表决,建议不授予博士学位44人,建议授予博士学位931人,其中有48人列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的重点汇报人员。 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并投票表决,授予胡斌等929人博士学位(其中同等学力人员12人),按照《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以上929人在公布名单后2个月内若无异议,将由学校颁发博士学位证书。(通过人员名单见附件一) 三、审议关于撤销学位(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的事宜,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硕士研究生分类和报考条件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又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种类比较复杂,可以从以下角度划分。 按学习方法不同分 [1]按学习方法不同,分为脱产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按照入学和考核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包括参加十月联考的攻读专业学位、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和单独考试取得硕士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编辑本段按学习经费渠道不同分 按学习经费渠道不同,分为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培生)和自费研究生。国家计划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又分为非定向研究生和定向研究生(简称定向生)。其中非定向研究生毕业时实行双向选择的自由就业制度;定向生则在录取时就必须签订合同,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提供,录取时要签订合同,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自费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自己提供,有时候也可以从导师科研经费中开支,或获取社会赞助。国家计划非定向研究生,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公费"研究生,目前在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中占据较大份额,但随着连年扩招,自费研究生的名额也在不断扩大。 按专业和用途不同分 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分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种类研究生。现在我们常见的大都是普通研究生。特殊类研究生,即专业学位研究生,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MBA就属于特殊类研究生。 按照考试方式分 按照考试方式分类,硕士研究生根据考试方式主要包括全国统考、单独考试、法律硕士联考、MBA联考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xx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我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调动教学和管理人员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特设立xx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研究生教改项目),并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教改项目是指省教育厅在构建全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批准立项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由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负责。 二、项目申报 第三条研究生教改项目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研究周期一般为2年。项目主要范围是: 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 2、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与学位论文指导; 3、研究生实验能力培养; 4、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5、研究生培养管理; 6、研究生素质教育; 7、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8、研究生教学改革;

9、其它相关问题。 第四条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申报人应为在岗教师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 第五条研究生教改项目每年申报一次,申报时间一般在当年五月份。 第六条项目申报人每年只允许牵头申报一个项目,在其原有项目结束前不得申报新的项目。 第七条项目申报人须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xx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表》,报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审核推荐。 第八条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类项目分组评审,并根据专家组的评审结果,确定本年度研究生教改立项项目。 三、项目管理 第九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研究生教改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条省教育厅给予每个研究生教改项目一定的经费资助。 第十一条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费、印刷费、差旅费等,也可用于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教学材料、课程调研、学术交流、论文发表、教材出版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等。 第十二条建立项目中期检查制度。项目主持人应向本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交中期研究报告。 第十三条对未按计划进展或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将限期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5次会议简报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5次会议简报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5次会议,于2015年6月29日在光华楼思源厅召开。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许宁生主持,会议应到委员40人,实到委员27人,超过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本次会议有效。会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学位审核工作 (一)审定授予学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 经审议,同意授权教务处对2015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学士学位按规定完成最终审核,审核通过的名单提交10月份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备案通过。同时,会议通过举手表决方式,同意继续教育学院关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的报告,审定通过授予913人学士学位的备案名单。 (二)审定2015年6月各分委员会表决通过、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 2015年6月全校22个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共受理硕士学位申请3575人,经各分委员会投票表决,建议授予硕士学位3516人,其中学术学位1573人(含同等学力53人),专业学位1943人(含同等学力16人)。会议通过举手表决方式,审定通过授予3516人硕士学位的备案名单。 (三)审议2015年6月各分委员会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2015年6月全校22个分委员会共受理博士学位申请1005人,经各分委员会投票表决,建议授予博士学位925人,不授予博士学位80人,其中学术学位782人(含同等学力2人),专业学位143人(含同等学力8人)。 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并表决通过:(1)授予肖鹏等924人博士学位(其中同等学力人员10人),按照《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以上924人在公布名单后2个月内若无异议,将由学校颁发博士学位证书。(通过人员名单见附件一) 二、学位办通报2015年上半年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的情况 2015年上半年全校共计194人的硕士学位论文被上海市双盲抽检抽中,12人(均为专业学位)评审结果有异议,异议率为6.19%。校内硕士学位论文双盲抽检687人,有49人评审结果有异议,异议率为7.13 %。合计异议率6.92%。2015年上半年全校共送审博士学位论文1754份,涉及872人(含同等学力10人)。返回结果中,同意答辩1392份,基本同意322份,重大修改后答辩29份,不同意答辩为11份。重大修改后答辩和不同意答辩属有异议,涉及异议份数40份,份数异议率为2.28%;涉及人数38人,人数异议率4.36%。返回意见中,优秀708份,良好873份。优秀和良好的比例分别为40.36%和49.77%,加起来的优良率为90.14%。盲审有异议的38人中,25人延期毕业,13人毕业但本次不申请学位。 三、审议《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的制订 为配合《复旦大学章程》的公布与实施,规范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工作运行,《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后简称为“《章程》”)对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各级机构职能以及议事规则均作了详细的规定,在2015年1月12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4次会议讨论基础上,《章程》经反复修改并充分征求意见。最后,本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的制订,提交校长办公会议审议。 四、审议《复旦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制订 为促进学风建设,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第34号部长令《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相关规定起草了《复旦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审议过程中,个别

两种类型研究生区别

专业硕士学位以前是供在职的人士考的,即参加11月的“联考”,如MBA、MPA、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等等,是侧重于实用性的,而且需要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三年的,是半脱产的,即利用周末上课,毕业后只能拿到硕士学位,拿不到研究生学历; 学术性硕士学位是全日制统招的,即1月统考,侧重科学、学术研究的,毕业后既能拿到硕士学位,又能拿到研究生学历。 现在国家研究生扩招了,以前供在职人士考的专业硕士学位,现在也可以统考了,即不需要工作经历了,而且也是全日制的,即有学历的,毕业后也是既能拿到硕士学位,又能拿到研究生学历的。 但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只适合从事专业工作,而学术性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教育工作。 学术性硕士研究生难考,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容易考些。 但是专业硕士学位也有比较成熟的,如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目前在中国已经高度成熟,认可度较高,而其他的专业硕士学位效力待定,只能等到这一批学生毕业后看市场反应如何了。“学术型学位硕士”(即普通硕士)。应届本科生参加一月统考。侧重于科研。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侧重于应用,是统考中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象高考样填补录志愿(即调剂后)录取为专业学位硕士。学制、待遇、发证(学位证、学历证)都与“学术型硕士”相同,不同的是不能硕博连读,可以正常参加考博。 就看你自己的取向了。 2009年起,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有别于以往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可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皆为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范畴,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软件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教育硕士以及后增的公共管理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划归专业学位。 学术型研究生考试科目与2009年相比无太大变化,只有第一门考试科目政治理论改名为思想政治理论,并重新修订了考试大纲。第二门考试科目中的英语更名为英语一。另外还增加了一套统考英语试题——英语二,供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时选用。英语二重点考查考生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和翻译能力。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外,各专业学位均可接收推免生。 专业硕士招生计划增加5万名额,主要面向应届生 专业硕士对大家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说到MBA、MPA却是耳熟能详。其实,MBA、MPA 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两种类别。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 专业硕士学位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工程硕士(ME)、法律硕士(J.M)、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等。今年年初,又新增了艺术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3个专业学位。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 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doc

附件1: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我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调动教学和管理人员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特设立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研究生教改项目),并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教改项目是指省教育厅在构建全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批准立项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由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负责。 二、项目申报 第三条研究生教改项目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研究周期一般为2年。项目主要范围是: 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 2、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与学位论文指导; 3、研究生实验能力培养; 4、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5、研究生培养管理; 6、研究生素质教育; 7、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8、研究生教学改革; 9、其它相关问题。 第四条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申报人应为在岗教师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 第五条研究生教改项目每年申报一次,申报时间一般在当年五月份。 第六条项目申报人每年只允许牵头申报一个项目,在其原有项目结束前不得申报新的项目。 第七条项目申报人须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表》,报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审核推荐。 第八条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类项目分组评审,并根据专家组的评审结果,确定本年度研究生教改立项项目。 三、项目管理 第九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研究生教改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条省教育厅给予每个研究生教改项目一定的经费资助。 第十一条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费、印刷费、差旅费等,也可用于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教学材料、课程调研、学术交流、论文发表、教材出版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等。 第十二条建立项目中期检查制度。项目主持人应向本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交中期研究报告。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3次会议简报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3次会议简报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3次会议,于2014年6月24日在光华楼思源厅召开。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杨玉良主持,会议应到委员39人,实到委员28人,超过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本次会议有效。 会议主要议程包括: 1.审议2014年6月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网络学院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审核通过的学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 2.审议2014年6月各分委员会表决通过、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 3.审议关于撤销学位(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事宜,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4.审议我校自主设置与调整博士、硕士授权二级学科的名单,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一、听取并审议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网络学院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负责人就学士学位授予情况的说明和汇报。 其中,教务处预计各类学士学位获得者为3189人,继续教育学院865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39人。 二、听取学位办公室关于2014年6月我校硕士、博士学位申请工作总体情况的汇报,并分别听取文、理、医三个学部就各自学部审议情况所作的汇报。 1、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及学位审议情况: 2014年上半年全校共计178人参加上海市硕士学位论文双盲抽检,有8人评审结果有异议,异议率为4.49%。校内硕士学位论文双盲抽检844人,有44份评审结果有异议,异议率为5.21%。 2014年6月全校22个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共受理硕士学位申请3579人,经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投票表决,同意授予3491人硕士学位,其中学历生2788人,非学历生703人,科学学位1701人,专业学位1790人。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决定,通过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的授予胡立刚等3491人硕士学位的备案名单。 2、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及学位审议情况: 2014年上半年共送审博士学位论文1670本,涉及832人。返回结果中,同意答辩1367本,基本同意,略作修改后答辩254本,重大修改后答辩40本,不同意答辩为9本。重大修改后答辩和不同意答辩属有异议,涉及异议份数49份,份数异议率为2.93%,人数异议率5.53%。优秀和良好的比例分别为38.44%和51.98%,加起来的优良率为90.42%。盲审有异议的46人中,12人延期毕业、28人毕业但本次不申请学位。 2014年6月全校22个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共受理博士学位申请951人(含同等学力7人),其中初议904人,复议47人。经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投票表决,建议不授予博士学位81人,建议授予博士学位870人,其中有37人列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的重点汇报人员。 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并投票表决,授予肖玉营等870人博士学位(其中同等学力人员7人),按照《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以上870人在公布名单后2个月内若无异议,将由学校颁发博士学位证书。(通过人员名单见附件一) 三、审议关于撤销学位(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事宜,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会议审议了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生董彦良的博士学位论文存在严重抄袭的学术违规事宜,各位委员经过认真细致的讨论,经无记名投票表决,决定撤销董彦良的博士学位。

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2013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一、学科建设(25%) 考核项目分项内容工作要求及考核标准自评研究生院评分 1、组织管理学科秘书职 责的履行情 况和文件通 知的执行度 学科秘书不履行职责的。-5分 没有查收重要文件通知,导致工作延误的。-5分/次 2、学位点合格性评估优秀 国务院学位会或省学位会评估结果为优秀等级。 牵头学院+15分,联合学院+10分 通过 学院准备充分,上报材料详实准确,按时提交。 牵头学院+3分,联合学院+1分 未通过牵头学院-100分,联合学院-80分 3、重点学科申报与评估省重点学科 中期检查 学院准备充分,中期检查材料准备齐全。 中期检查优秀的,牵头学院+15分,联合学院+10分 学院准备较充分,中期检查材料准备比较齐全。 中期检查良好的,牵头学院+5分,联合学院+3分 4、学位点申报硕士专业学 位授权点申 报 学院积极准备申报,申报材料和各项准备工作充分, 信息掌握及时。牵头学院+5分,联合学院+3分 5、学科标志性 成果 达到年初目标,+15分 6、学科公共实 验平台 达到年初目标,+8分 注:1、学科标志性成果指:理工医类①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影响因子5.0以上或在该学科的Ⅰ区期刊上发表)5篇以上或发表SCI论文160篇以上;②获国家三大奖、省部(国徽)一等奖1项或省部(国徽)二等奖2项;③获全国优博(提名)1篇;④获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⑤获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项;⑥新增国家级人才1人;⑦其他经专家认定的标志性成果。人文经管类①发表高水平SSCI论文10篇以上或发表CSSCI论文100篇以上;②省部(国徽)三等(博士点学院二等)及以上奖1项;③获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④新增省部级人才1人;⑤获国家级课题2项(博士点学院5项)或省部级课题6项(博士点学院10项);⑥其他经专家认定的标志性成果;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2、学科公共实验平台指:按一级学科研究方向设立,能为该方向内所有教师和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必要实验服务的公共平台,学科公共实验平台须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3、影响因子5.0以上或在该学科的Ⅰ区期刊上发表的SCI论文需提供清单。 二、博士后与实践基地工作(10%) 考核项目工作要求及考核标准自评研究生院评分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件一附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我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调动教学和管理人员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特设立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研究生教改项目),并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研究生教改项目是指省教育厅在构建全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批准立项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由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负责。二、项目申报第三条研究生教改项目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研究周期一般为2年。项目主要范围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与学位论文指导;2、研究生实验能力培养;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4、研究生培养管理;5;、研究生素质教育6、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7、研究生教学改革;8、其它相关问题。9. 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申报人应为在岗教师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第四条研究生教改项目每年申报一次,申报时间一般在当年五月份。第五条 第六条项目申报人每年只允许牵头申报一个项目,在其原有项目结束前不得申报新的项目。第七条项目申报人须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表》,报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第八条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类项目分组评审,并根据专家组的评审结果,确定本年度研究生教改立项项目。三、项目管理第九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研究生教改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省教育厅给予每个研究生教改项目一定的经费资助。第十条 第十一条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费、印刷费、差旅费等,也可用于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教学材料、课程调研、学术交流、论文发表、教材出版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第十二条建立项目中期检查制度。项目主持人应向本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交中期研究报告。第十三条对未按计划进展或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将限期整改,或视情况暂停或撤销项目,追回研究经费,并及时报告省教育厅。第十四条项目进行中需对研究计划、主要人员作重大调整、变更或有其它重大变化的,由项目主持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签署意见,报省教育厅批准。四、项目结题项目完成后,项目主持人根据项目申报表设定的研究计划、研究目标及研第十五条. 究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向项目管理部门提出结题申请。第十六条项目主持人申请结题时应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提供以下材料:封面、目录、项目申报书、中期报告、研究报告、结题鉴定表、成果附件。结题可分为一般性结题和鉴定结题。第十七条为了确保项目质量和专家评审意见客观、公正,鉴定结题方式一般为会议鉴定。项目组需陈述、答辩。鉴定意见由省教育厅聘请3~5名专家集体评定、签署。结题鉴定费用由项目组负责。第十八条项目成果通过鉴定后,

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近几年来,我们xx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较快,质量稳中有升,学位授权点数量大幅度增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是全校350多位研究生导师卓有成效工作的结果,也是各学院、各部门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同志们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代表校党委,对全体研究生导师、对为我校研究生教育作出了贡献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是我校设立研究生院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校性的工作会议,是落实学校第十三届党代会精神,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步骤,也是迎接教育部明年7月对我校研究生院进行合格评估、全面部署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今后工作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进行了认真思考和规划。会上,海岩同志作了很好的讲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发展研究生教育、创建研究型大学的若干重大问题。刚才,朱荻同志、刘思峰同志在大会上作了很好的发言。同志们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对会议工作报告、对我校“‘十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和建设计划”以及海岩同志的讲话予以充分肯定,对我校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作了客观、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

研究生院的同志们要认真加以汇总,并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十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和建设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我想借此机会,我再强调一下关系到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空间与制约因素 我们要创建研究型大学,当务之急是发展研究生教育。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许多因素所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科研投入、导师队伍、学科结构以及条件保障等方面。 研究生教育和其他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基础的。一般而言,培养一名研究生每年需科研经费3-5万元。按每生需科研经费4万元计算,我校XX 年的科研经费可支撑4200名研究生,而去年我校研究生规模为2600余人,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各学院的情况不一,一院的科研经费(万元)可支持560名研究生,而目前只有310名;二院(万元)可支持126名,现有154名;三院(万元)可支持462名,现有549名;四院(万元)可支持153名,现有485名;五院(万元)可支持348名,现有526名;六院(万元)可支持60名,现有11名;七院(万元)可支持63名,现有162名;八院、九院、十院是理科或文科学院,应当用另外的标准计算。从前面7个学

研究生论文发表期刊汇总

大学文件 院发[2005] 92号签发人:何心 关于印发《大学核心学术 期刊分类目录》的通知 院属各单位: 《大学核心学术期刊分类目录》,业经2005年6月9日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原《大学核心报刊分类目录》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附:《大学核心学术期刊分类目录》 二〇〇五年六月十日

大学核心学术期刊分类目录 (修订稿) 根据北京大学图书馆200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期刊,结合我院专业设置以及学科建设情况,将学术期刊分为顶级核心期刊、一类核心期刊和一般核心期刊3类,具体目录如下。 一、顶级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全文)、中国科学(A、B、C、D、E辑)、科学通报、SCI收录的三千种刊物、EI、ISTP收录的刊物、SSCI收录刊物 二、一类核心期刊: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人大复印资料(全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学术版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社会科学战线4、学术月刊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

研究生工作简报(第四期)

研究生工作简报(第四期) 2009-2010 第一学期 2010年1 月29 日) 本期目录 2009 年研究生招生工作 2009 年度新增博士生导师 2008级研究生中期筛选工作 2009-2010 年度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期中教学检查及公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收入分配办法和助金分配办法 2010 年研究生暑期夏令营申报 2010 年1 月召开了本学期导师工作会议外国语学院研究生2009 秋季答辩工作 、2009 年研究生招生工作 外国语学院对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13 门自命题科目的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重新进行了修订,于2009 年9 月在外国语学院的网页上正式公布。协助研究生院完成了1 月9 日-10 日的研究生考试考务工作。 2010年免推生共17 人,校外9 人,校内8人。2009 年9 月-11 月陆续收到外校免推生材料,共收到16 位校外免推生中9 位学生的材料,其中5 人来自985 高校,3 人来自211 高校,1 人来自其他高校。 从数量上看,今年共有281 名考生报名我院。121 人报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 占报考考生中的43.10%;118 人报考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占报考考生中的42%;38 人报考 日本语言文学方向,占报考考生中的13.5%;4 人报考专业学位学科教育(英语)方向,占报考考生中的1.4%。从质量上看,报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 121 人中12 人来自985 高校,9 人来自211 高校,占所有报考改方向考生中的17.4%;报考英语语言文学方向 118人中3人来自985高校,14人来自211 高校,占所有报告改方向考生中的14.4%;报考 日本语言文学方向38人中3 人来自985高校,12人来自211 高校,占所有报告改方向考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