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信家电分析报告

海信家电分析报告

海信家电分析报告

海信家电分析报告

1、公司介绍:白电综合品牌,多元业务成型

1.1、历史:国内白电综合品牌,深耕行业三十余载

初创期(1984-2001):快速崛起,两地上市。海信家电最早可追溯至1984年在广东成立的“珠江冰箱厂”,主打容声品牌。1992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扩大。1996年成功赴港上市,1999年于深交所挂牌交易,实现A+H股上市。

扩张期(2002-2017):蓬勃发展,业务扩张。2002年,海信集团收购北京雪花冰箱厂进入冰箱业。2003年,与日本日立合资成立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开始涉足商用空调市场。2006年,科龙电器与海信集团实现重组,并于次年更名为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海信科龙与惠而浦联合成立公司,进行洗衣机全球产销。

转型期(2018-至今):加速拓展,多元布局。2018年,海信科龙改名为海信家电集团,同年收购欧洲家电品牌Gorenje以及中国约克多联机业务,扩大海外战略布局、延伸业务范围。2019年海信家电受让联合贸易持有的0.2%股权后,将海信日立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021年海信集团收购日本三电控股,布局新能源领域,进军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板块业务。

1.2、股权:混改完成,治理优化

混改后海信家电由国有独资转为无实控人状态。混改之前(截至20Q3),海信集团为海信家电实控人,持股比例为32.36%;青岛国资委100%控股海信集团,因此青岛国资委为海信家电最终控制人。2020年12月24日,海信集团以海信电子为主体,公开增发4150万股(占增发后总股本的17.2%),引入青岛新丰作为战略投资者。此外,青岛国资委将所持有海信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给华通集团(青岛市直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混改后,海信家电由国有独资转为无实控人状态。截至21Q3,青岛新丰及一致行动人上海海丰共计持股海信家电约27%;海信集团对海信家电持股比例降至26.79%。海信家电实际控制人由海信集团转为无实际控制人。

混改有望引入股东资源、释放组织活力。战投股东青岛新丰

与上海海丰为一致行动人,海丰为亚洲区领先的航运物流企业,经营网络覆盖14个国家和地区的72个主要港口,混改后海信家电与青岛新丰在业务上能够发挥协同效应,推动出海战略。此外,混改也有助于改善国有独资企业管理低效的问题,释放组织活力。

1.3、财务:营收稳步增长,盈利整体上行

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助力规模扩张。2006-2021年公司营收由69.78亿元提升至675.63亿元,15年CAGR为16.34%。除内生增长外,外延并购对公司营收规模的扩张起到积极作用,伴随海信日立(19Q4)、三电控股(21Q2)相继并表,公司开启增长新阶段。

白电业务占据主导,暖通空调占比提升。白电为主营业务,2021年占比达79.1%。伴随中央空调的海信日立的并表,暖通空调业务占比由2016年的38.8%提升至2021年的45.0%,冰洗业务占比则由47.8%下降至34.1%,暖通空调取代冰洗成为公司第

一大业务。内销业务占比过半,品牌出海顺利推进。2021年公

司内销、外销占比分别为65.72%、34.28%。近年来,随着公司

品牌出海战略的顺利推进,公司外销收入由2016年的84.6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31.6亿元。

毛利率稳步改善,整体稳定在20%左右。近年来,公司毛利率稳步改善,由2018年的19.01%提升至2021年的19.70%。分产品看,2021年公司暖通空调/冰洗/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6.3%/16.7%/15.5%。2019年海信日立并表,受高毛利中央空调业务增长的带动,公司暖通空调毛利率已超过冰洗。分区域看,2021年公司内销/外销毛利率为29.3%/8.5%,内销盈利水平远高于外销代工。

2、长期逻辑:三大业务齐头并进,未来增长空间打开

2.1、白电业务:深耕细分+品牌出海,白电二线龙头突围

内销:深耕冰箱三十载,空冰市场份额居前

容声品牌底蕴深厚,公司冰箱份额领先。容声和海信为海信家电主要的冰箱品牌,截至21H1年,海信系(海信+容声)冰箱销量市占率为18%,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海尔。其中,容声前身为广东珠江冰箱厂,自1983年生产第一台容声冰箱以来,深耕冰箱市场近三十年,品牌底蕴深厚,地位巩固。容声冰箱长期引领行业创新,1993年研发出国内首台无氟冰箱,2006推出SPA 原生态冰箱、2019年推出集合“智慧无水雾控湿、AI负离子除菌杀毒、SUPL多频光照养鲜”三大核心技术的WILL冰鲜箱,能

够让果蔬食材“继续生长7天”。

据AVC统计,2021年容声冰箱线上销售额为71.78亿元,

市占率达12.15%,同比-0.01pct;线下销售额为33.11亿元,市

占率达11.51%,同比+0.72pct。近年来,国内冰箱行业高端化趋势明显,容声品牌持续升级,2021年万元以上冰箱中容声线上

销额市占达3.17%,线下销额市占达6.65%。据中怡康数据统计,截至21H1,国内空冰洗销量CR3分别为83%/68%/71%,冰箱行业销量CR3低于空调和洗衣机。从结构来看,截至2020年,空冰洗销量TOP1品牌市占率均在34%以上,但第二大品牌的市占率分别为30%/18%/28%。海信家电作为冰箱销量第二大品牌,

未来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

深耕细分市场,发力新风空调。“两高一新”(高能效、高品质和新风功能)成为国内空调产品升级趋势,空调细分市场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公司持续发力新风空调细分市场,相继推出新风空调、母婴空调、大风量空调、智慧空调等差异化产品。据AVC统计,2021年新风空调线上零售规模达8.2亿元,同比增长492.7%;线下销售额达19.1亿元,同比增长57.4%。公司于2008年便布局新风空调,经过10余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已成为行业

新风空调领域标杆企业。据AVC统计,2021年10月海信系新风空调线上/线下零售额份额分别达13%/18%,位居行业第二/第二。

2021年新风空调线上/线下渗透率为1.00%/5.69%,在健康消费趋势下,未来新风空调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作为新风空调细分赛道的领导品牌有望持续受益。

外销:三管齐下助力全球扩张

自主品牌出海成效显著。早在2006年海信集团便提出“海信未来发展大头在海外”的国际化战略,并成立国际营销公司,将原科龙系空冰海外业务并入,构筑统一的海外销售平台。目前海信家电自主品牌出海战略成效显著,2021年海信冰箱在中东非洲/澳洲地区销量份额达11%/9%,位居行业第一/第五。全球并购扩展业务边界。为完善海外白电业务布局,2018年海信家电并购斯洛文尼亚品牌Gorenje(古洛尼),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区域和业务边界。Gorenje(古洛尼)为欧洲四大家电集团之一,生产设施分布于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捷克、瑞典、荷兰,主要收入来自于德国、俄罗斯、荷兰、斯堪的纳维亚等地。Gorenje集团旗下拥有8个品牌,其中Gorenje和ASKO为国际品牌。据Euromonitor,2021年Gorenje集团在东欧地区的大家电零售量份额为4.7%,位列第5。

2.2、央空业务:行业快速成长,龙头持续受益

行业:中央空调处于成长阶段,市场空间广阔

中央空调行业销售规模已近千亿,家用市场加速扩容。据产业在线数据,2012-2021年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销售规模由468亿元增至1120亿元,9年CAGR达10.2%。2021年同比增长27.0%。其中,受益于小型制冷技术的快速发展,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加速扩容,规模占比由2015年的26%增长至2021年的33%。多联机为主流机型,占比过半。从产品形态上,中央空调主要有冷水机组、多联机、溴化锂、单元机、末端、热泵两联供机组(含户式水机)等六大品类。多联机凭借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系统运行稳定、节能性好等优点,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机型,2021年多联机占比达52.3%。2012-2021年国内多联机市场规模从208亿元增至675亿元,9年CAGR达14.0%,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累计同比增长31%。

竞争梯度清晰,国产品牌领先。国内中央空调品牌梯度清晰,据艾肯网统计,按照2021年销售规模大小可将各品牌划分为6个梯队,第一个梯队为销售规模100亿元以上的品牌,主要包括格力、美的楼宇科技、大金和日立;海信及约克在第三梯队,销售规模在40-60亿元。从市占率来看,21H1市场CR3为42%,CR5为58%,市场较为集中。其中,国产品牌整体占优,格力、美的、海尔、海信市占率分列1、2、6、9名。

精装房渗透与新基建扩容有望成为行业未来成长的两大驱动力。据AVC统计,2016-2021年国内精装修楼盘开盘套数由115万套增长至286万套,精装修渗透率由12%快速提升至35%,中央空调精装房配套率也由18H1的17%提升至21H1的36%。目前主流品牌一拖三中央空调整体价格在2.1-3.6万元/套,与之对应的中高端分体式空调整体价格则在1.5-2.8万元/套,二者价差基本缩窄至万元以内。整体来看,精装修渗透提升+中央空调精装房配套率提升将继续推动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增长。工装市场方面,伴随新基建的落地,大数据中心、轨道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带动中央空调工装市场的扩容。

海信日立:品牌+产品+渠道立体化优势突出,龙头地位稳固

“日立+海信+约克”三大品牌高低互补,综合市占率行业领先。子公司海信日立规模快速增长,营收由2011年的2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84亿元,10年CAGR达24%。其中,日立是核心品牌,定位高端,主打多联机。据AVC统计,2021年1-7月日立中央空调在中高端地产精装配套5万元和10万元以上楼盘中市占率分别为60.2%和33.8%,均位列第一。据艾肯网统计,21H1日立多联机市占率为18.2%,位列第二,仅次于大金。海信是2012年海信日立推出的自主品牌,定位性价比,品牌规模位

居第二梯队;2018年江森自控将约克多联机中国区业务转移至海信日立,品牌定位介于日立与海信之间,品牌规模位居第三梯队。整体来看,海信家电中央空调三大品牌高低互补,21H1多联机市占率达23%,位居行业第一,在主流机型多联机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产品矩阵完善,应用场景丰富。海信家电中央空调产品矩阵完善,涵盖家用、商用多种场景。家用中央空调包括5G荣耀家系列、荣耀家系列、Ai家系列、变频R+等系列产品,荣耀系列以业内唯一搭载nanoTM技术,在抑制霉菌、细菌、臭味、过敏物质,分解PM2.5附着的致癌物方面表现亮眼,Ai家成为行业首款场景中央空调,变频R+系列采用“PID+模糊控制”技术和直流变频技术,快速升频,实现高效快速制冷制热,居家体感更舒适。商用中央空调涵盖轻型商用系列、商用变频多联机系列、水动力机组系列、风冷模块和末端产品系列以及空气源热泵等系列产品。其中轻型商用嵌入机主打小巧美观,变频多联机设置三维立体感温,更好满足人体舒适性,空气源热泵蓝焰系列采用先进的带补气增焓的压缩技术,改善冷媒循环系统,有效解决了寒冷地区的制热问题。

渠道体系完备,专业化程度高。中央空调家装渠道集中度较高,2021年CR3为56%、CR5为74%,其中“海信+日立”市占

率达18%,位列行业第三。工装渠道集中度稍低,21H1CR3为39%、CR5为51%,“海信+日立”市占率为10%,位列行业第三。日立品牌在高端楼盘优势明显,已与融创、保利、新城、龙湖、碧桂园等全国400多家知名地产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在2020年荣获龙湖集团年度“A级供应商”称号。家装渠道方面,公司加大市场投入力度,推进线上线下直营店一体化发展。消费者可在线上进行预约,实地到店体验产品,并在2020年打造首家全品线、全品牌的“海信品质之家”家电体验中心,提高客户线下沉浸式购物体验。截止2021年底,公司全国销售网点累计2137家,其中中部地区网点分布更为密集,渠道下沉明显。

2.3、汽车热管理业务:并购三电控股,新业务未来可期

相较燃油车,电动车热管理系统技术壁垒更高

电动车热管理系统技术难、价值高。汽车热管理系统是用于调节汽车座舱温度及汽车零部件工作温度的系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只需制冷,制热则利用发动机余温,主要包括座舱空调系统和动力总成冷却系统。电动车热管理系统不仅需制冷还需制热,主要包括座舱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电机电控冷却系统。相比燃油车,电动车热管理系统技术更复杂。主要体现在:1)新增零部件和部分零部件电动化;2)新增电池热管理系统;3)

相较发动机,电池和电机电控系统对温控要求更高;4)为提升续航里程,能耗要求更高。因此,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更高。

电动空调压缩机为电动车热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件,技术壁垒较高。汽车空调压缩机用于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汽,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活塞式(斜盘式、曲柄连杆式)和旋转式(旋叶式、涡旋式)。电动车无发动机,活塞式压缩机并不适合电动车热管理系统,涡旋式压缩机由于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而广泛应用于电动空调热管理系统。电动涡旋式压缩机结构更复杂、技术难度更高,价值量也更高,目前拥有涡旋式压缩机技术的厂家较少。

热泵空调系统是电动车热管理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用于制热。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制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PTC制热,优势在于成本低、寿命长、技术成熟简单,劣势在于能耗较高;另一种是热泵空调制热,优势在于节能、结构紧凑,劣势在于技术较为复杂。由于使用热泵空调能够有效降低能耗,从而延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历程,因此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三电控股有望打开成长新空间

三电控股为全球老牌汽车热管理零部件及系统供应商。三电

控股的前身为1943年成立的三共电机公司,1970年开始生产汽车空调压缩机,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零部件及系统供应商。三电控股主要产品包括热泵空调系统以及汽车空调压缩机、HVAC总成、热交换器、空调管路等零部件,其中汽车空调压缩机为公司优势业务。目前三电控股的汽车空调电动压缩机及热管理系统产品已在新能源汽车上得到应用,并与特斯拉、吉利等诸多知名主机厂展开合作。

2021年海信家电入主三电控股。2019财年之前,三电控股营收规模长年保持在160亿人民币左右,毛利率维持在15%-19%。因疫情冲击、外部环境恶化及内部经营不善等原因,2019财年以来三电控股经营陷入困境,2020财年营收规模缩水至82亿人民币,并出现亏损。2021年5月海信家电以214亿日元(约13亿人民币)的总价认购三电控股定增股份,交易完成后海信家电成为三电控股控股股东,共持有75%股权。

受益新能源汽车长期发展,公司热管理业务未来可期。2015-2021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由54.7万辆增长至675.0万辆,6年CAGR达52.03%。其中,中国电动车销量由33.1万辆增长至352.1万辆,6年CAGR为48.29%。三电控股作为全球老牌汽车热管理零部件及系统供应商,目前积极发力电动车热管理业务,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红利,由于两家企业

在供应链采购端存在原材料重叠,因此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降低采购成本,修复三电控股盈利能力。同时,海信家电也可借助三电控股完成技术攻关与品牌塑造,开启第三成长曲线。

3、短期关注:原材料波动+稳增长政策+赛事催化+并购整合

3.1、关注原材料价格短期波动,静待成本拐点到来

受俄乌冲突事件及库存水平等因素的影响,3月以来家电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出现分化,其中铜、铝、钢价格冲高,塑料价格有所回落。截至3月29日,铜/铝/钢/塑料价格累计同比

+11.90%/+32.07%/+3.20%/-17.05%。目前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后续伴随原材料价格逐步企稳,公司主业盈利有望迎来修复。

3.2、稳增长政策呵护+世界杯赛事催化,终端需求有望改善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对经济稳增长的政策部署将步入兑现期。地产政策方面,2022年2月以来地产需求侧政策发力,多地出台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提供购房补贴等政策,伴随利好政策的逐步释放,房地产需求逐步企稳,家电需求有望边际改善。消费政策方面,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规划鼓

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家电更新行动、实施家具家装下乡补贴和新一轮汽车下乡,后续消费政策有望逐步发力,进一步促进家电消费。此外,2022年世界杯将于卡塔尔举办,公司体育营销策略将继续发挥作用,带动公司全球销售增长。

3.3、三电控股加速整合,利润有望扭亏为盈

2021年12月2日三电控股发布公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于2021年12月31日执行提升劳动效率改革措施,将为相关员工提供定期及特殊遣散费、再就业服务等优惠待遇。从历史上看,海信家电已有多次全球并购且成功扭亏的案例,并购整合经验丰富。作为后续整合改革的开端,此次劳动效率改革有望初步改善三电控股的经营状况。此外,2021年11月三电控股提名海信家电董事长代慧忠先生为董事长候选人,此番管理层变动有望加强两家公司的业务协同,加速三电控股的整合进程。

4、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1)营收预测:未来伴随原材料成本问题缓解以及中央空调、新能源热管理业务持续放量,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

入增速分别为14.82/8.67%/7.49%。其中,冰洗产品营收增速分

别为12.06%/7.53%/6.19%,空调产品营收增速分别为

9.08%/5.05%/3.81%,三电控股营收增速分别为

6.00%/10.00%/12.00%。

(2)期间费用率预测:2022-2024年公司体育营销持续推进,新业务加大推广力度,预计销售费用率为11.80%/12.20%/12.30%;收购三电控股后,短期管理费用有所提升,预计管理费用率为

1.81%/1.84%/1.84%;研发力度加大,预计研发费用率为

2.98%/

3.01%/3.01%;财务费用延续稳健,财务费用率为

-0.30%/-0.58%/-0.72%。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775.72/842.99/906.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7/18.88/20.68亿元。

海信家电分析报告

海信家电分析报告 海信家电分析报告 1、公司介绍:白电综合品牌,多元业务成型 1.1、历史:国内白电综合品牌,深耕行业三十余载 初创期(1984-2001):快速崛起,两地上市。海信家电最早可追溯至1984年在广东成立的“珠江冰箱厂”,主打容声品牌。1992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扩大。1996年成功赴港上市,1999年于深交所挂牌交易,实现A+H股上市。 扩张期(2002-2017):蓬勃发展,业务扩张。2002年,海信集团收购北京雪花冰箱厂进入冰箱业。2003年,与日本日立合资成立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开始涉足商用空调市场。2006年,科龙电器与海信集团实现重组,并于次年更名为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海信科龙与惠而浦联合成立公司,进行洗衣机全球产销。

转型期(2018-至今):加速拓展,多元布局。2018年,海信科龙改名为海信家电集团,同年收购欧洲家电品牌Gorenje以及中国约克多联机业务,扩大海外战略布局、延伸业务范围。2019年海信家电受让联合贸易持有的0.2%股权后,将海信日立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021年海信集团收购日本三电控股,布局新能源领域,进军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板块业务。 1.2、股权:混改完成,治理优化 混改后海信家电由国有独资转为无实控人状态。混改之前(截至20Q3),海信集团为海信家电实控人,持股比例为32.36%;青岛国资委100%控股海信集团,因此青岛国资委为海信家电最终控制人。2020年12月24日,海信集团以海信电子为主体,公开增发4150万股(占增发后总股本的17.2%),引入青岛新丰作为战略投资者。此外,青岛国资委将所持有海信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给华通集团(青岛市直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混改后,海信家电由国有独资转为无实控人状态。截至21Q3,青岛新丰及一致行动人上海海丰共计持股海信家电约27%;海信集团对海信家电持股比例降至26.79%。海信家电实际控制人由海信集团转为无实际控制人。 混改有望引入股东资源、释放组织活力。战投股东青岛新丰

海信财务报表分析

海信电器财务报表分析 一、财务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表项目 1.销售盈利能力分析: 09年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及销售净利率都大幅上升。其中,销售毛利率上升7.98%,其余各项上升幅度都超过50%。这种差异主要是由毛利润与总利润及净利润之间的差异引起的,主要因素包括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及营业外收支。通过财务报表附注可知,投资收益的大幅上涨是营业利润率及销售净利率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本期投资收益较上期增长864.11%,主要原因是本期增加长期股权投资-海信集团财务公司和青岛海信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有限公司,因公司对其持有的股权比例分别为20%和40%故按权益法核算,导致本期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高于上年数。其次,通过与07年数据比较也可得出企业毛利率增长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企业的销售盈利能力。由此可见,企业的销售盈利能力成较平稳的提升态势。 2.成本及期间费用控制情况: 09年成本费用利润率及成本利润率也大幅上升,且增幅大大超过08年,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两方面:第一,外部环境好转。第二,主营业务之外的收入增多(以投资收益为主)是净利润大幅上升。 此外,还可以看出09年成本利润率的增幅大于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增幅。由于成本费用利润率在计算时分母上除了营业成本外还包括了期间费用,说明09年期间费用的控制情况有所下降,通过计算成本及期间费用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进一步分析:

由上表可知,每单位营业收入中的营业成本逐年下降,而期间费用却逐年上升。说明企业对期间费用的控制需要改善。其中营业费用的上涨尤为明显,营业费用本期较上期增长46.79%,主要是公司产销规模扩大,导致品牌投入、维修、物流等市场费用相应增加。 3.总资产及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因此,总资产周转率的大幅上升可以归结为两点:一、企业获利能力提高;二、企业对 经过分析可知,总资产及净资产收益率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①.08年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经营情况不佳; ②. 2009 年国内彩电行业液晶电视升级换代需求增长,销售规模增长; ③.企业在09年加大生产规模和营业外经营活动,利润上涨。 两类商品毛利率: 电视机的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主要由于公司在电视机高端产品的研发中投入较大,通过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公司能够不断领先推出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既提升了品牌形象,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同时又提升了公司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而相比之下,其他产品的毛利率则偏低,降低了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说明公司在这些领域的管理还不够完善,对这些产品的重视度也不高。 与08年相比,电视机的盈利能力出现小幅上升,主要由于09 年国内彩电行业液晶电视升级换代需求增长,但其他产品的盈利能力则大幅下降。结合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绝对额比较可知,09年其他产品的销售规模扩大了一倍以上,说明企业在其他产品的生产管理中出现漏洞是导致其盈利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5.主营业务收入的地区结构分析:

海信家电竞争战略研究报告

海信家电竞争战略研究报告 海信家电竞争战略研究报告 一、引言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之一,而家电行业作为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海信家电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重要参与者,面临着如何制定有效战略来应对竞争的挑战。本研究报告将对海信家电的竞争战略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二、竞争环境分析 1. 行业背景 家电行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其产品涵盖了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多个品类。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家电市场规模在近年来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然而,随着市场饱和度的提高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竞争也日益激烈。 2. 竞争对手分析 在中国家电市场,海信家电的主要竞争对手有TCL、长虹和美 的等公司。这些公司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对海信家电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三、海信家电竞争战略分析 1. 产品创新战略 作为家电制造商,产品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海信家电应该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技术和先进功能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同时,还应该拓展产品线,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选择,以抓住不同细分市场机会。 2. 品牌塑造战略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海信家电应该注重品牌建设。

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对海信家电的认知度和好感度,从而增加市场份额。在品牌营销方面,可以通过赞助体育赛事、签约明星代言等方式来提高品牌曝光度。 3. 渠道拓展战略 销售渠道的拓展是企业市场拓展和竞争的重要手段。海信家电应该积极发展多层次、多渠道的销售网络,如线下销售渠道、电商渠道等。同时,还应该与经销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和合理的销售政策来提高销售效率和市场份额。 四、实施策略及预期效果 1. 实施战略联盟 海信家电可以与其他具有互补优势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开展研发合作、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提高服务质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是吸引和保持消费者的重要因素。海信家电应该加强对售后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中国家电市场逐渐饱和,国际市场成为海信家电发展的重要机遇。海信家电应该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提高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通过加强品牌宣传、产品营销等手段,争取更多的海外市场份额。 五、结论 海信家电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重要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应该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竞争战略来应对挑战。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塑造、渠道拓展等策略的有效组合,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此外,通过战略联盟、提高服务质

海信家电成本分析报告,1200字

海信家电成本分析报告 标题:海信家电成本分析报告 摘要: 本报告旨在对海信家电公司的成本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其成本结构、消费变动和竞争压力对盈利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海信家电的主要成本项目进行细致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成本控制在海信家电公司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面临消费变动和竞争压力的情况下。报告中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帮助海信家电继续优化其成本结构,确保盈利能力的持续增长。 一、引言 海信家电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销售范围涵盖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各种家用电器。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海信家电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因此,深入分析其成本情况,对于制定合适的盈利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成本结构分析 在海信家电的成本结构中,最主要的成本项目是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50%,主要是电子元器件和塑料等材料。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30%,主要包括员工薪资、培训以及福利待遇。 三、消费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消费者需求的变动对海信家电的成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的电视行业,海信家电需要迅速调整生产线,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这意味着海信家电需要更加灵活地采购原材料,并且减少库存,以降低成本。 四、竞争压力对成本的影响 海信家电所处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这意味着它必须采取措施来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优势。例如,海信家电可以通过采购优惠的原材料,并改进生产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五、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在面对消费变动和竞争压力时,成本控制对海信家电至关重要。仅仅依靠提高销售额来增加利润已经不再有效,成本控制是持续盈利的基础。海信家电需要通过精简运营流程,提高效率,从而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 六、建议 为了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盈利能力,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谈判更有竞争力的原材料价格。 2. 提高员工培训和技能水平,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售价和利润率。

海信电器2020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海信电器2020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20年利润总额为164,363.86万元,与2019年的76,346.54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15倍。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迅猛增加,经营业务开展得很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20年营业成本为3,227,699.02万元,与2019年的2,797,874.9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5.36%。2020年销售费用为353,398.93万元,与2019年的360,545.34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1.98%。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在销售费用下降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却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企业采取了非常成功的销售战略,营销效率显著提高。2020年管理费用为58,841.25万元,与2019年的57,820.32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1.77%。2020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与2019年的1.7%相比变化不大。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同步增长,销售利润有较大幅度上升,管理费用支出合理。2020年财务费用为3,944.8万元,与2019年的1,553.84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54倍。 三、资产结构分析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慢于营业收入增长,并且资产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与2019年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改善。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海信电器2020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1,009,429.97万元。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 海信电器2020年的营业利润率为4.15%,总资产报酬率为5.54%,净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600060海信电器2022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海信电器2022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22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63,643.37万元,与2021年三季度的 42,697.2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49.06%。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22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1,007,703.1万元,与2021年三季度的 1,105,570.64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8.85%。2022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85,204.26万元,与2021年三季度的91,980.27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7.37%。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2年三季度销售费用大幅度下降,营业收入也有所下降,但企业的营业利润却不降反增,企业采取了紧缩成本费用支出、提高盈利水平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注意收入下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022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 16,769.31万元,与2021年三季度的16,133.73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3.94%。2022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6%,与2021年三季度的1.24%相比变化不大。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水平正常。本期财务费用为-3,287.83万元。 三、资产结构分析 2022年三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明显下降。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下降慢于营业收入下降,资产的盈利能力下降,与2021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偏差。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海信电器2022年三季度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1,209,371.03万元。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

000921海信家电2022年财务指标报告

海信家电2022年财务指标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万元) 2022年利润总额为382,380.97万元,与2021年的291,653.7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31.11%。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成本构成变动情况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万元) 二、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指标表(%)

营业利润率 6.6 4.12 4.54 成本费用利润率7.83 4.44 5.37 总资产报酬率8.91 6.05 7.03 净资产收益率21.17 15.62 19.26 海信家电2022年的营业利润率为4.54%,总资产报酬率为7.03%,净资产收益率为19.26%,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37%。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4,632,346.53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7.27%,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29.69%。 2022年营业利润为336,710.43万元,与2021年的278,089.6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1.08%。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增加:投资收益增加559.68万元,财务费用减少23,882.78万元,资产减值损失减少21,372.35万元,共计增加45,814.81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减少:信用减值损失减少16,065.04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1,153.35万元,其他收益减少1,111.77万元,资产处置收益减少487.74万元,营业成本增加453,305.39万元,管理费用增加49,431.45万元,销售费用增加39,871.73万元,研发费用增加30,264.57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8,012.98万元,共计减少599,704.02万元。各项科目变化引起营业利润增加58,620.82万元。

000921海信家电2022年上半年现金流量报告

海信家电2022年上半年现金流量报告 一、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2022年上半年现金流入为4,240,547.81万元,与2021年上半年的3,787,278.3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1.97%。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为3045331.34万元,它是企业当期现金流入的最主要来源,约占企业当期现金流入总额的71.81%。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产生的现金能够满足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需求,经营活动现金净增加72002.86万元。 二、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2022年上半年现金流出为4,140,435.12万元,与2021年上半年的3,565,807.6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6.11%。最大的现金流出项目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占现金流出总额的54.02%。

三、现金流动的稳定性分析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到的现金有较大幅度增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稳定性提高。2022年上半年,工资性支出有较大幅度增加,现金流出的刚性明显增强。2022年上半年,现金流入项目从大到小依次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现金流出项目从大到小依次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四、现金流动的协调性评价 2022年上半年海信家电投资活动收回资金151644.01万元;经营活动创造资金72002.86万元。2022年上半年海信家电筹资活动需要净支付资金123534.18万元,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所提供的资金满足了投融资活动对资金的需要。总体来看,当期经营、投资、融资活动使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增加。 五、现金流量的变化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3,517.48万元,与2021年上半年的218,556.59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57.21%。

海信家电2020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海信家电2020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20年利润总额为348,513万元,与2019年的215,225.03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61.93%。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迅猛增加,经营业务开展得很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20年营业成本为3,675,630.15万元,与2019年的2,942,480.93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4.92%。2020年销售费用为689,138.91万元,与2019年的567,018.6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1.54%。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并且收入增长快于销售费用增长,企业销售费用投入效果理想,销售费用支出合理。2020年管理费用为61,916.36万元,与2019年的51,520.54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0.18%。2020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8%,与2019年的1.38%相比变化不大。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同步增长,销售利润有较大幅度上升,管理费用支出合理。本期财务费用为-10,988万元。 三、资产结构分析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与2019年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海信家电2020年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短期债务融资活动的支持。企业财务费用小于0或缺乏利息支出数据,无法进行负债经营风险判断。 五、盈利能力分析 海信家电2020年的营业利润率为6.60%,总资产报酬率为8.91%,净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000921海信家电2022年行业比较分析报告

海信家电2022年行业比较分析报告 一、总评价 得分76分,结论良好 二、详细报告 (一)盈利能力状况 得分78分,结论良好 海信家电2022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9.26%,高于行业优秀值13.0%。总资产报酬率(%)为7.03%,高于行业优秀值5.8%。销售(营业)利润率(%)为4.54%,低于行业平均值7.2%,高于行业较差值0.9%。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37%,低于行业平均值7.4%,高于行业较差值0.8%。资本收益率(%)为225.23%,高于行业优秀值10.2%。 盈利能力状况 (二)营运能力状况 得分99分,结论优秀 海信家电2022年总资产周转率(次)为1.33次,高于行业良好值1.0次,低于行业最优值1.4次。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为9.03次,高于行业良好值6.1

次,低于行业最优值9.4次。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为1.94次,高于行业优秀值1.9次。资产现金回收率(%)为7.28%,高于行业优秀值5.9%。存货周转率(次)为7.84次,高于行业优秀值7.2次。 营运能力状况 (三)偿债能力状况 得分65分,结论一般 海信家电2022年资产负债率(%)为70.6%,劣于行业较差值68.0%,优于行业极差值83.0%。已获利息倍数为44.38,高于行业优秀值12.6。速动比率(%)为82.71%,低于行业平均值92.3%,高于行业较差值73.7%。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为11.09%,高于行业良好值7.5%,低于行业最优值13.3%。带息负债比率(%)为33.12%,劣于行业平均值27.1%,优于行业较差值40.9%。 偿债能力状况 (四)发展能力状况 得分62分,结论一般 海信家电2022年销售(营业)增长率(%)为9.7%,低于行业平均值12.1%,高于行业较差值0.1%。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4.41%,低于行

000921海信家电2022年三季度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海信家电2022年三季度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一、负债规模测算 1.短期资金需求 该企业经营活动不缺少资金,不需要从银行借款,不但不需要,而且可以提供28,644.93万元的资金供长期使用。 2.长期资金需求 该企业长期资金需求为114,556.95万元,2022年三季度已有长期带息负债为2,210.68万元。 3.总资金需求 该企业的总资金需求为85,912.02万元。 4.短期负债规模 根据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计算,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为280,788.28万元,在持续经营一年之后,如果盈利能力不发生大的变化,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是655,238.11万元,实际已经取得的短期带息负债为1,308,383.77万元。 5.长期负债规模 按照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企业有能力在2年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468,013.2万元,企业有能力在3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561,625.65万元,在5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748,850.56万元,当前实际的带息负债合计为1,310,594.45万元。 二、资金链监控 1.会不会发生资金链断裂 从当前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来看,该企业不存在资金缺口。如果当前盈利水平保持不变,该在未来一个分析期内有能力偿还全部有息负债。但负债率较高,不过在下降。短期来看,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较小。资金链断

裂风险等级为4级。 2.是否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 该企业不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并且长期性融资活动为企业提供99,429.95万元的营运资金。 3.是否存在经营性资金缺口 该企业经营活动不存在资金缺口。 4.未来一年会不会出现资金问题 (1).未来保持当前盈利状况 本期营业利润为104,132.53万元,存货为592,733.74万元,应收账款为758,503.76万元,其他应收款为0万元,应付账款为1,025,425.96万元,货币资金为663,940.46万元。如果经营形势不发生大的变化,企业一年内不会出现资金缺口。 (2).未来经营形势恶化 单方面恶化: 如果应收账款的平均收款期延长18.72%或赊账资金增加18.72%,则该企业会出现资金紧张,产生资金缺口。如果该企业的销售形势恶化,销售额下降23.96%或存货积压增加23.96%,则该企业会出现资金紧张,产生资金缺口。如果应付账款下降13.85%,则该企业会出现资金紧张,产生资金缺口。 多方面恶化: 如果经营形势恶化,导致存货、应收账款分别上升25%、25%,应付账款下降25%,则该企业将从有142,014.08万元的支付能力,转化为存在452,151.79万元的资金缺口。 (3).未来经营状况改善 单方面改善:

000921海信家电2023年三季度财务报表粉饰报告

海信家电2023年三季度财务报表粉饰报告 一、结论 该公司财务报表质量 报表无异常 得分:2 说明: (1)0-5分报表无异常;6-10分报表有疑点;11-15分报表有异常;16-25分报表明显异常;25分以上报表严重异常 (2)财报质量评价是通过对财务报表四十多个会计指标和科目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于变化异常和比较异常的指标、科目给予分值,分值越高,越值得关注; (3)本评价主要适用于一般工商企业,对于初创企业、项目型企业及其他变化幅度较大的企业,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判断。 二、概览 报表粉饰度 项目提示分数 应付账款应付款大幅度下降。 2 三、深度解读 (1)应付账款。2023年三季度应付账款为0万元,2022年三季度为1,025,425.96万元。应付款大幅度下降。 应付账款 项目名行业均值2020年三季度 2021年三季度 2022年三季度 2023年三季度应付账款(万元) - 657,019.02 1,051,668.5 1,025,425.96 0 应付账款增长率(%) 0 34.49 60.07 -2.5 -100 N期应付账款/N-1期应付0 134.49 160.07 97.5 0

账款(%) 营业收入(万元) - 1,377,929.03 1,764,339.08 1,871,859.66 2,195,565.78 应付账款/营业收入(%) 41.98 47.68 59.61 54.78 0 应收账款增加额(万元) - 100,377.06 336,707.55 -86,051.88 102,126.41 应付账款增加额(万元) - 168,482.31 394,649.48 -26,242.53 -1,025,425.96 应收账款增加额/应付账 -13 59.58 85.32 327.91 -9.96 款增加额(%) 营业成本(万元) - 1,037,239.6 1,382,638.14 1,441,617.95 1,685,939.12 应付账款增加额/营业成 - 16.24 28.54 -1.82 -60.82 本(%)

000921海信家电2023年三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海信家电2023年三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一、经营风险分析 1、经营风险 海信家电2023年三季度盈亏平衡点的营业收入为1,328,179.29万元,表示当企业该期营业收入超过这一数值时企业会有盈利,低于这一数值时企业会亏损。营业安全水平为39.51%,表示企业当期经营业务收入下降只要不超过867,386.49万元,企业仍然会有盈利。从营业安全水平来看,企业承受销售下降打击的能力较强,经营业务的安全水平较高。 2、财务风险 从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来看,海信家电2023年三季度的带息负债为303,829.67万元,企业的财务风险系数为1.14。 经营风险指标表 二、经营协调性分析 1、投融资活动的协调情况 从长期投资和融资情况来看,企业长期投融资活动能为企业提供33,960.41万元的营运资本,投融资活动是协调的。 营运资本增减变化表(万元)

非流动负债196,502.19 207.9 213,986.9 8.9 267,220.43 24.88 固定资产0 - 0 - 0 - 长期投资189,007.97 267.65 178,076.86 -5.78 176,016.97 -1.16 2、营运资本变化情况 2023年三季度营运资本为33,960.41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 99,429.95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65.84%。 3、经营协调性及现金支付能力 从企业经营业务的资金协调情况来看,企业经营业务正常开展,能够为企业带来1,494,340.02万元的流动资金,经营业务是协调的。 经营性资产增减变化表(万元) 项目名称 2021年三季度2022年三季度2023年三季度 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 存货640,244.34 95.46 592,733.74 -7.42 522,175.49 -11.9 应收账款844,555.64 66.3 758,503.76 -10.19 860,630.17 13.46 其他应收款0 - 0 - 0 - 预付账款30,814.61 102.13 19,719.05 -36.01 22,729.84 15.27 其他经营性资产1,072,329.4 30.72 1,029,136.7 9 -4.03 1,136,395.5 5 10.42 合计54.88 -7.26 5.91

000921海信家电2022年财务分析报告-银行版

海信家电2022年财务分析报告 一、总体概述 海信家电2022年资产总计为5,537,555.09万元,比2021年下降 1.02%。而2021年企业资产总计比2020年增长33.81%。从这三期情况看,企业资产总计不太稳定。 海信家电2022年负债总计为3,909,678.58万元,比2021年下降 3.12%。而2021年企业负债总计比2020年增长47.26%。从这三期情况看,企业负债总计不太稳定。 从这三期来看,海信家电的营业收入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2022年的增长速度比上一期有所下降。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7,411,515.1万元,比2021年增长9.70%,低于2021年39.61%的增长速度。 海信家电2022年净利润为306,923.43万元,比2021年增长31.01%。但这一增长速度是在上一期净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取得的,本期已经恢复并超过了2020年的水平。 三期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5.54%、72.13%、70.6%。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三期分别为596,270.78万元、431,378.08万元、403,238.26万元。 关键财务指标表

二、资产规模增长匹配度 2022年资产增长率与负债增长率差距不大,资产增长率为-1.02%,负债增长率为-3.12%。收入与资产变化不匹配,收入增长9.7%,资产下降1.02%。净利润与资产变化不匹配,净利润增长31.01%,资产下降1.02%。 资产总额有所下降,营业收入有所增长,净利润也在增长。资产变化趋势和收入、净利润变化不匹配。 资产规模增长匹配情况表 三、负债规模增长 从三期数据来看,总负债分别为2,740,511.68万元、4,035,729.83万元、3,909,678.58万元,2022年较2021年下降了3.12%,主要是由于衍生

000921海信家电2022年上半年财务指标报告

海信家电2022年上半年财务指标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万元) 2022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173,446.51万元,与2021年上半年的167,817.73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3.35%。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成本构成变动情况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万元) 二、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指标表(%)

项目名称2020年上半年2021年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 营业毛利率22.34 20.37 18.62 营业利润率 5.24 4.96 4.3 成本费用利润率 6.15 5.52 4.68 总资产报酬率 6.18 5.9 5.99 净资产收益率15.11 18.35 16.88 海信家电2022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率为4.30%,总资产报酬率为 5.99%,净资产收益率为1 6.88%,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68%。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4,804,303.21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6.86%,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32.11%。 2022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164,712.83万元,与2021年上半年的160,712.66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2.49%。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增加:其他收益增加18,799.56万元,投资收益增加13,885.47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2,356.38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增加1,232.36万元,财务费用减少2,272.99万元,资产减值损失减少6,097.55万元,销售费用减少8,562.91万元,共计增加53,207.22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减少:营业成本增加529,829.93万元,研发费用增加106,770.61万元,管理费用增加39,640.62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5,552.52万元,共计减少681,793.67万元。各项科目变化引起营业利润增加4,000.17万元。

000921海信家电2022年三季度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海信家电2022年三季度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一、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海信家电2022年三季度资产总额为5,576,494.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3,836,551.99万元,主要以应收账款、交易性金融资产、货币资金为主,分别占流动资产的19.77%、19.41%和17.31%。非流动资产为 1,739,942.81万元,主要以其他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为主,分别占非流动资产的39.39%、9.14%和8.65%。 资产构成表(万元) 项目名称 2020年三季度2021年三季度2022年三季度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总资产3,812,606.9 100.00 5,481,469.9 9 100.00 5,576,494.8 100.00 流动资产2,744,613.3 71.99 3,945,289.2 2 71.98 3,836,551.9 9 68.80 应收账款507,848.09 13.32 844,555.64 15.41 758,503.76 13.60 交易性金融资产305,136.97 8.00 487,948.73 8.90 744,632.14 13.35

货币资金650,274.35 17.06 836,136.33 15.25 663,940.46 11.91 非流动资产1,067,993.6 28.01 1,536,180.7 7 28.02 1,739,942.8 1 31.20 其他非流动资产362,043.63 9.50 487,029.55 8.89 685,311.24 12.29 长期股权投资49,574.27 1.30 164,230.5 3.00 159,000.54 2.85 无形资产176,141.62 4.62 162,498.42 2.96 150,439.27 2.70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37.44%,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 流动资产构成表(万元) 项目名称 2020年三季度2021年三季度2022年三季度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流动资产2,744,613.3 100.00 3,945,289.2 2 100.00 3,836,551.9 9 100.00 应收账款507,848.09 18.50 844,555.64 21.41 758,503.76 19.77 交易性金融资产305,136.97 11.12 487,948.73 12.37 744,632.14 19.41 货币资金650,274.35 23.69 836,136.33 21.19 663,940.46 17.31 存货327,559.05 11.93 640,244.34 16.23 592,733.74 15.45

海信财务报表分析

海信财务报表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4月17日,前身是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青岛海信电器公司。公司于1997年3月17日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7,000万股。其中6,300万股社会公众股于1997年4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700万股公司职工股于同年10月22日上市。公司注册地址: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团结路18号,公司法人代表:于淑珉,总经理:刘洪新。 海信电器主要从事电视机、数字电视广播接收设备及信息网络终端产品的研究、开发、制造与销售,主营业务包括:电视机、广播电视设备、通讯产品制造,信息技术产品、家用、商用电器、电子产品的制造、销售和服务。 (二)、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2010 年海信电器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总体需求不及预期,上半年液晶屏价格坚挺,劳动力价格上涨和供给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并存的形势下,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继续稳步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64 亿元,同比增长15.52%;净利润8.35 亿元,同比增长67.57%;经营性现金净流入5.59 亿元,同比增长53.24%。公司坚持"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经营理念不动摇,持续领先推出新产品,同时,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从而,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增强了盈利能力。中怡康数据显示,海信平板电视连续7 年排名第一,并进一步拉开了与第二名的差距,其中网络电视位居第一,LED 产品以绝对优势高居榜首。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加大力度拓展美洲、澳洲、欧洲以及东南亚、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坚持"自主品牌"和"核心市场"两大海外市场发展战略,实现了同比增长近50%的佳绩。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海信Hi-smart 智能3D LED 液晶电视,塑造了高端智能平板电视的新标杆。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电视,应用海信HiTV-OS 操作系统,配备多核高速处理芯片,首次展现了智能电视在开放性和交互性领域的强大功能,

海信家电2019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海信家电[000921]2019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目录 一.公司简介 (3) 二.公司财务分析 (3) 2.1 公司资产结构分析 (3) 2.1.1 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3) 2.1.2 流动资产构成情况 (4) 2.1.3 非流动资产构成情况 (6) 2.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 (7) 2.2.1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基本构成情况 (7) 2.2.2 流动负债基本构成情况 (8) 2.2.3 非流动负债基本构成情况 (10) 2.2.4 所有者权益基本构成情况 (11) 2.3利润分析 (12) 2.3.1 净利润分析 (12) 2.3.2 营业利润分析 (13) 2.3.3 利润总额分析 (13) 2.3.4 成本费用分析 (14) 2.4 现金流量分析 (15) 2.4.1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现金流分析 (15) 2.4.2 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16) 2.4.3 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21) 2.5 偿债能力分析 (25) 2.5.1 短期偿债能力 (25) 2.5.2 综合偿债能力 (26) 2.6 营运能力分析 (26) 2.6.1 存货周转率 (26)

2.6.2 应收账款周转率 (27) 2.6.3 总资产周转率 (28) 2.7盈利能力分析 (29) 2.7.1 销售毛利率 (29) 2.7.2 销售净利率 (30) 2.7.3 ROE(净资产收益率) (31) 2.7.4 ROA(总资产报酬率) (32) 2.8成长性分析 (33) 2.8.1 资产扩张率 (33) 2.8.2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 (34) 2.8.3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35) 2.8.4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 (36) 2.8.5 净资产同比增长率 (3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