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大全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大全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

巧大全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数学符号表示,其中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比以及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等。化学方程式书写在化学学科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和确定反应的性质的基础。本文将提供化学方程式书写和配平的全面指南。

一、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

1.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首先,需要确定一种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是反应开始时存在的化学物质,而生成物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新化合物。例如,在自由基聚合中,单体是反应物,而聚合物是生成物。

2. 写出反应式

接下来,需要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组合起来,写成反应式。反应式应按照化学元素的原子量相加的方式写成,以确保反应式中的原子数是相对均衡的,并遵循化学反应的法则。例如,化学方程式“2H2O+2Na-->2NaOH+H2”就是一种组合反应式。

3. 平衡反应式

最后,应该平衡反应式。平衡反应式是指在反应式中使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量相等从而维持守恒定律。这对于确定化学反应的准确性是必要的。为了平衡反应式,应该调整系数,从而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原子数相等。例如,

“CH4+2O2-->CO2+2H2O”可以被平衡成:

“CH4+2O2-->CO2+2H2”。

二、常用化学方程式书写技巧

为了书写一份清晰、精准的化学方程式,需要知道一些常见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技巧。

1. 必须遵循化学反应的法则

在化学方程式中,必须遵循化学反应的法则,包括质量守恒或质能守恒准则。这意味着反应式中的原子数必须相等,以便于化学反应的发展与性质分析。

2. 遵循摩尔比率

在化学方程式中,摩尔比率是指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摩尔比率可以通过在反应式中添加符号化学式来实现。例如“2H2+O2-->2H2O”中,摩尔比率是2:1:2,即两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时生成两个水分子。

3. 使用有机化学方程式常见表示法

在有机化学中,化学方程式使用一些常见的精简标记。例如,在反应式中,“R”表示烷基或任何有机基团,而“Ar”表示任何含苯环的有机分子。这些缩写可帮助化学家更快和精确的描述反应。

4. 使用离化式

在化学方程式中,离化式表示电离的反应。也称为电离平衡式,它们显示了具有正、负电荷的粒子之间的交换。离化平衡式由两部分组成,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被称为离子源,它会分解成离子,产生电荷。例如,pH=4 的醋酸水溶液可

以表示为“CH3COOH,H+ +CH3COO-”。

三、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化学方程式需要配平,以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量相等,从而满足化学反应的守恒定律。平衡方程式的第一步是检查反应式中原子数量是否相等。如果它们不相等,则需要平衡方程式。下面是一些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技巧:

1. 更改系数

更改方程式中的系数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平衡技巧。通过在反应式左边或右边添加系数来实现这一点。在添加新系数后,检查反应式中的每个元素和反应式中的总元素数是否相等。

2. 使用小数系数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使用小数系数来平衡反应式。当需要平衡时,应将每个系数都乘以一个数,以使每个系数成为整数。例如:

C2H5OH +3O2 ------->2CO2+3H2O

1C2H5OH+1.5O2 ------>2CO2+3H2O

4C2H5OH+8O2 ------->4CO2+6H2O

3. 使用离子电荷

在平衡化学反应中,必须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电荷相等。如果需要使用离子电荷,这意味着添加适当数量的带电离子可平衡反应式。

例如: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Cu2+ +SO4(2-) +2Na+ +2OH- -------->Cu(OH)2↓ +2Na+

+SO4(2-)

4. 将未知系数表示为“x”

有时候,需要表示未知的系数来平衡反应式。在这种情况下,将它表示为x,然后平衡每个元素。这样,只要我们平衡每个元素的数目,就可以求出每个系数的值。

例如:

Mg +HCl -->MgCl2 +H2

Mg +2HCl--> MgCl2 +xH2

Mg: 1:1; H: 2: x; Cl: 1:2

2x=2

x=1

通过以上的技巧来平衡化学方程式,可以更好的解决化学实验和工业应用中的化学反应过程问题。

结论

总而言之,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平衡是化学学科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量和结构,以及反应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平衡化学方程式的过程可以通过调整反应式中的系数,使用小数系数、离子电荷和将未知系数表示为x等技巧的组合实现。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技巧和平衡技巧有助于化学工艺设计和化学问题研究等领域的发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前提,而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是配平。初三学生初学化学方程式时,对即在根据化学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又要配平,还要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往往顾此失彼。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能,现就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归纳如下: 一、最小公倍数法 具体步骤:(1)求出每一种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最小公倍数;(2)使该原子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3)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例:配平Al + Fe3O4→Fe + Al2O3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Al + 3Fe3O4→Fe + 4Al2O3 第二步:配平铁和铝原子 8Al + 3Fe3O4→9Fe + 4Al2O3 第三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8Al + 3Fe3O49Fe + 4Al2O3 二、观察法 具体步骤:(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 观察: 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即 Fe2O3 + 3CO 2Fe + 3CO2 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注意将“——”线变成“==”号。即 Fe2O3 + 3CO == 2Fe + 3CO2 例:配平H2O + Fe →Fe3O4 + 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4H2O + Fe →Fe3O4 + 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 4H2O + 3Fe →Fe3O4 + 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 + Fe Fe3O4 + 4H2 三、单数两倍法(奇数变偶法) 具体步骤:(1)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即乘2;(3)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配平FeS2 + O2→Fe2O3 + SO2 第一步:在Fe2O3前乘2 FeS2 + O2→2Fe2O3 + SO2 第二步:配平铁原子 4FeS2 + O2→2Fe2O3 + SO2 第三步:配平硫原子 4FeS2 + O2→2Fe2O3 + 8SO2 第四步:配平氧原子。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S2 + 11O2 2Fe2O3 + 8SO2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11种方法及详细讲解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法 1 有机物反应,先看H右下角的数字,而无机物先看O的数字,一般是奇数的配2,假如不够可以翻倍。 2 碳氢化合物的燃烧,先看H、C,再看O,它的生成物一般为水和二氧化碳。 3 配平的系数如果有公约数要约分为最简数。 4 电荷平衡。在离子方程式中,除了难溶物质、气体、水外,其它的都写成离子形式。 (1)让方程两端的电荷相等。 (2)观察法去配平水、气体。 5 还有一些不用配平,注意先计算再看是否需要配平。 一、最小公倍数法 具体步骤: 1.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验证反应式。配平是否正确。 [例1] 试配平磁铁矿Fe3O4与铝粉共燃的反应方程Fe3O4十Al——Fe十Al2O3 (1)该反应氧原子数较多且在两边只出现一次, 故先求出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4×3=1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式左右两边的氧原子数相等,Fe3O4的系数必须为3(12/4),Al2O3的系数必须为4(12/3)即: 3 Fe3O4十A1——Fe十 4 Al2O3 (3)再配Fe和AL原子。由已配得的Fe3O4和4 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数分别为9和8时,左右两边的Fe和Al的原子数才相等,故有: 3 Fe3O4+8Al——9Fe+ 4 Al2O3 (4)最后检验,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为: 3 Fe3O4+8Al======9Fe+ 4 Al2O3 1、Al + O2—— Al2O3 2、Al + H2SO4—— Al2(SO4)3 + H2 3、Fe + O2—— Fe3O4 4、Al + MnO2—— Mn + Al2O3 5、N2 + H2—— NH3 二、观察法 具体步骤:(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 观察: 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即Fe2O3 + 3CO——Fe + 3CO2 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即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注意将“—”线变成“=”号。即Fe2O3 + 3CO == 2Fe + 3CO2 1、H2O + Fe →Fe3O4 + H22、C + Fe2O3——Fe + CO2 3、CO + Fe3O4——Fe + CO2 4、C + Fe3O4——Fe + CO2 三、奇数配偶法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大全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大全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所有的计算和定量分析也都围绕着化学方程式展开。那么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是怎样的?化学方程式又该如何配平呢?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们将两篇文章汇总到一篇,让大家一次学好化学方程式。 一、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 (4)标: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固体),在气体(或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出“↑”(或“↓”).若有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则此时生成的气体(或固体)均不标箭头,即有气生气不标“↑”,有固生固不标“↓” 二、根据初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关: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要的写出答案 三、根据初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最小公倍数法 本法也是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惯用的方法,通常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为配平复杂反应的辅助方主。运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骤去进行: 具体步骤: 1.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其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然后,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最后,验证反应式。配平是否正确。 例题 试配平磁铁矿(Fe3O4)与铝粉共燃的反应方程Fe3O4十Al→Fe十Al2O3 (1)该反应氧原子数较多且在两边只出现一次,故先求出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4×3=1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式左右两边的氧原子数相等,Fe3O4的系数必须为3(12/4),AI2O3的系数必须为4(12/3)即:3Fe3O4十A1→Fe十4A12O3 (3)再配Fe和AL原子。由已配得的3Fe3O4和4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数分别为9和8时,左右两边的Fe和Al的原子数才相等,故有:3Fe3O4+8Al=9Fe+4Al2O3 (4)最后检验,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为:3Fe3O4+8A=9Fe+4Al2O3 奇数配偶数法 用奇数配偶数法去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原理是: 一、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之和为偶数;奇数与偶数之和则为奇数——简称加法则。奇数与偶数或两个偶数之积为偶数;两个奇数之积则仍为奇数——简称乘法则。 二、依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具体步骤: 1.找出化学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且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式左右两边有奇数也有偶数; 2.选定含该元素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作为配乎起点,选配适当系数,使之偶数化; 3.由已推得的系数,来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 4.最后,验证方程式是否正确。 例题 配平FeS2十O2→Fe2O3十SO2 (1)从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元素在两边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其原子个数在两边有奇数亦有偶数。 (2)反应式左边有O2,由“乘法则”可知,其系数无论为何,O原子总数必为偶,而由“加法则”可知,要使右边O原子总数亦为偶,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练习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正确书写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注意左反应右生成);(2)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一般为整数);(3)注明反应发生的外加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高温、通电等);(4)用等号把反应物与生成物连接起来;(5)生成物中的气体和沉淀要用“↑”和“↓”标明;(6)检查:等号两端原子个数是否相等、原子种类是否相同。 二、化学方程式配平和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找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 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P + O2——P2O5 Fe + O2—— Fe3O4 Mg + O2——MgO 2、奇偶配平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找次数出现多且原子总数总是一奇一偶的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入手,配最小偶数“2”; 第二步:逐一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C2H2 + O2——CO2 + H2O FeS2+ O2——Fe2O3+ SO2 3、观察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令其系数为“1”; 第二步: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Fe + H3PO4—— Fe3( PO4)2 + H2KMnO4—— K2MnO4 + MnO2 + O2 C3H8 + O2——CO2 + H2O Cu2(OH)2CO3—— CuO+ CO2+ H2O CH3OH + O2——CO2 + H2O CH3COOH+ O2—— CO2 + H2O 4、分析法:主要运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①用H2还原金属氧化物(R m O n):在左边的H2前配上n右边的H2O前配上n,R前配上m. 练一练:Fe2O3 + H2——Fe + H2O H2 + Fe3O4—— Fe + H2O ②用CO还原金属氧化物(R m O n):在左边的CO前配上n右边的CO2前配上n,R前配上m. 练一练:Fe2O3 + CO ——Fe + CO2 CO + Fe3O4—— Fe + CO2 练习 一、最小公倍数法: (找出两边同种原子的个数最多的原子,然后求最小公倍数,得原子个数。) 1、Al + O2——Al2O3 2、Al + Fe3O4——Fe + Al2O3 3、Fe + O2——Fe3O4 4、Al + MnO2——Mn + Al2O3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大全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 巧大全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数学符号表示,其中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比以及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等。化学方程式书写在化学学科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和确定反应的性质的基础。本文将提供化学方程式书写和配平的全面指南。 一、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 1.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首先,需要确定一种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是反应开始时存在的化学物质,而生成物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新化合物。例如,在自由基聚合中,单体是反应物,而聚合物是生成物。 2. 写出反应式 接下来,需要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组合起来,写成反应式。反应式应按照化学元素的原子量相加的方式写成,以确保反应式中的原子数是相对均衡的,并遵循化学反应的法则。例如,化学方程式“2H2O+2Na-->2NaOH+H2”就是一种组合反应式。 3. 平衡反应式

最后,应该平衡反应式。平衡反应式是指在反应式中使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量相等从而维持守恒定律。这对于确定化学反应的准确性是必要的。为了平衡反应式,应该调整系数,从而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原子数相等。例如, “CH4+2O2-->CO2+2H2O”可以被平衡成: “CH4+2O2-->CO2+2H2”。 二、常用化学方程式书写技巧 为了书写一份清晰、精准的化学方程式,需要知道一些常见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技巧。 1. 必须遵循化学反应的法则 在化学方程式中,必须遵循化学反应的法则,包括质量守恒或质能守恒准则。这意味着反应式中的原子数必须相等,以便于化学反应的发展与性质分析。 2. 遵循摩尔比率 在化学方程式中,摩尔比率是指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摩尔比率可以通过在反应式中添加符号化学式来实现。例如“2H2+O2-->2H2O”中,摩尔比率是2:1:2,即两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时生成两个水分子。 3. 使用有机化学方程式常见表示法 在有机化学中,化学方程式使用一些常见的精简标记。例如,在反应式中,“R”表示烷基或任何有机基团,而“Ar”表示任何含苯环的有机分子。这些缩写可帮助化学家更快和精确的描述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四种配平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四种配平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的方法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 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

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书写原则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书写原 则 用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化学式称为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反映客观事实。接下来分享化学方程式1的配平方法和书写原理以及书写原理。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书写原则 1 1、奇偶配平法 (1)找出化学方程式左右两端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用这个最小公倍数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序数,得到的商值就是它们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3)根据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推导计算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化学方程式平衡。 2、归一法 (1)找到化学方程式中的关键化学式,将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设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平衡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2)如果测量数是分数,将每个测量数乘以同一个整数,将分数变成整数。 3、观察法 (1)从一个化学式复杂的产物中计算出每个反应物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2)根据得到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平衡。 4、最小公倍数法 (1)找出反应式两边出现一次的原子数较多的原子,求其最小公倍数。 (2)推出各分子的系数。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书写原则 2 1.它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是不能凭空捏造的。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得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量一定相等。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按一定步骤进行,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如漏掉反应条件和 “↑”“↓”等。 (1)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左反,右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 (2)配平: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量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平衡后,检查它们。 (3)注:说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火、加热等。),标注产品的状态(气体、沉淀等。),并将短线改为等号。 (4)检查: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 对于一些常见的很容易配平。但一些数字比较大比较偏的,怎么配?如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在化学方程式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配平。下面是店铺收集的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祝各位考生学有所成。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篇1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 初中政治,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 =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办法大全之羊若含玉创作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盘算的前提,而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的症结是配平.初三学生初学化学方程式时,对即在依据化学事实写出反响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又要配平,还要注明反响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往往顾此失彼.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能,现就初中罕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办法归纳如下: 一、最小公倍数法 具体步调:(1)求出每一种原子在反响前后的最小公倍数;(2)使该原子在反响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3)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例:配平Al + Fe3O4→ Fe + Al2O3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Al + 3Fe3O4→ Fe + 4Al2O3 第二步:配平铁和铝原子 8Al + 3Fe3O4→9Fe + 4Al2O3第三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8Al + 3Fe3O49Fe + 4Al2O3 二、不雅察法 具体步调:(1)从化学式较庞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响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依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 不雅察: 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离给3个CO,使其转变成3个CO2.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不雅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即

Fe2O3 + 3CO 2Fe + 3CO2 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注意将“——”线变成“==”号.即 Fe2O3 + 3CO == 2Fe + 3CO2 例:配平H2O + Fe →Fe3O4 + 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4H2O + Fe →Fe3O4 + 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 4H2O + 3Fe →Fe3O4 + 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 + Fe Fe3O4 + 4H2 三、单数两倍法(奇数变偶法) 具体步调:(1)找出在化学反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即乘2;(3)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议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配平FeS2 + O2→ Fe2O3 + SO2 第一步:在Fe2O3前乘2 FeS2 + O2→2Fe2O3 + SO2 第二步:配平铁原子 4FeS2 + O2→2Fe2O3 + SO2 第三步:配平硫原子 4FeS2 + O2→2Fe2O3 + 8SO2 第四步:配平氧原子.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S2 + 11O2 2Fe2O3 + 8SO2 四、分数配平法 此办法能配平有单质介入反响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响. 具体步调:(1)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2)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3)去分母,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例:配平C2H2 + O2→ CO2 + H2O 第一步:配平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 C2H2 + O2→2CO2 + H2O 第二:应用分数配平氧原子 C2H2 + 5/2O2→2CO2

常见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常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前提,而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是配平。初三学生初学化学方程式时,对即在根据化学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又要配平,还要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往往顾此失彼。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能,现就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归纳如下: 一、最小公倍数法 具体步骤:(1)求出每一种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最小公倍数;(2)使该原子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3)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例:配平Al + Fe3O4→Fe + Al2O3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Al + 3Fe3O4→Fe + 4Al2O3 第二步:配平铁和铝原子8Al + 3Fe3O4→9Fe + 4Al2O3 第三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8Al + 3Fe3O4高温 9Fe + 4Al2O3 二、观察法 具体步骤:(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 观察: 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即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注意将“——”线变成“==”号。即 Fe2O3 + 3CO == 2Fe + 3CO2 例:配平H2O + Fe →Fe3O4 + 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4H2O + Fe →Fe3O4 + 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4H2O + 3Fe →Fe3O4 + 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 + Fe 高温 Fe3O4 + 4H2 三、单数两倍法(奇数变偶法) 具体步骤:(1)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即乘2;(3)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配平FeS2 + O2→Fe2O3 + SO2 第一步:在Fe2O3前乘2 FeS2 + O2→2Fe2O3 + SO2 第二步:配平铁原子4FeS2 + O2→2Fe2O3 + SO2 第三步:配平硫原子4FeS2 + O2→2Fe2O3 + 8SO2 第四步:配平氧原子。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S2 + 11O2高温 2Fe2O3 + 8SO2 四、分数配平法 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 具体步骤:(1)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2)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3)去分母,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例:配平C2H2 + O2→CO2 + H2O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年夜全之迟辟智美创作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前提,而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是配平.初三学生初学化学方程式时,对即在根据化学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又要配平,还要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往往顾此失彼.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能,现就初中罕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归纳如下: 一、最小公倍数法 具体步伐:(1)求出每一种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最小公倍数;(2)使该原子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3)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例:配平Al + Fe3O4→ Fe + Al2O3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Al + 3Fe3O4→ Fe + 4Al2O3 第二步:配平铁和铝原子8Al + 3Fe3O4→9Fe + 4Al2O3 第三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8Al + 3Fe3O49Fe + 4Al2O3 二、观察法 具体步伐:(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 观察: 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酿成3个CO2.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

数应为2.即 Fe2O3 + 3CO 2Fe + 3CO2 这样就获得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注意将“——”线酿成“==”号.即 Fe2O3 + 3CO == 2Fe + 3CO2 例:配平H2O + Fe →Fe3O4 + 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4H2O + Fe →Fe3O4 + 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 4H2O + 3Fe →Fe3O4 + 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 + Fe Fe3O4 + 4H2 三、双数两倍法(奇数变偶法) 具体步伐:(1)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呈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从原子数为双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即乘2;(3)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配平FeS2 + O2→ Fe2O3 + SO2 第一步:在Fe2O3前乘2 FeS2 + O2→2Fe2O3 + SO2第二步:配平铁原子 4FeS2 + O2→2Fe2O3 + SO2第三步:配平硫原子 4FeS2 + O2→2Fe2O3 + 8SO2第四步:配平氧原子.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S2+ 11O2 2Fe2O3+ 8SO2 四、分数配平法 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介入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 具体步伐:(1)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2)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3)去分母,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