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教材分析

一年级教材分析

一年级教材分析
一年级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二册实验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对传统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保留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精选了100以内的加、减计算,提前安排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各部分内容的编排顺序也作了调整,使教学内容更易为儿童所接受。

100以内数的认识不再按照数数、读写、比大小的顺序安排,而重新分成三段。第一段认识整十数和一百,结合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第二段认识几十几,结合教学几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第三段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这样安排,学生容易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先认识整十数,再认识介于整十数之间的几十几,可以加深对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把口算和认数相结合,可以用数的组成作为口算的基础,使口算可以进行,通过口算又可以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在这里安排的口算内容又成为两位数加、减口算和笔算的基础。

本册中安排的加、减计算只有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没有安排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这是因为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对于动笔列竖式计算困难较大,也不乐意,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思考过程比较复杂,宜于安排在笔算之后。本册中的加减口算内容又分为两个单元安排,分别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这样分散安排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突出了学生探索的不同重点,前者重点是感悟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减这一条重要的算理,后者重点解决加、减计算的进位、退位问题。

由于一年级下册不教学两位数的加、减笔算,就腾出了时间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和部分乘法口诀。由于用“小九九表”教学乘法口诀,2~6的乘法口诀句数不多,容易记忆,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也比较容易,所以安排在一年级学习是可行的。这样安排还可以使学生在同一学期学习不同的运算,增加对所学知识的新鲜感。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材安排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平面图形。在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认识这些平面图形,符合儿童感知事物由整体到部分、由粗略到细微的发展规律。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材安排的统计内容是让学生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继续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培养统计观念。

教材还安排了四次实践活动,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作意识,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精心选取教学素材

供数学教学用的素材应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应该蕴含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基于这种认识,本册教材注意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有数学内涵的素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教材主要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童话世界中选取学习素材,例如,数全班学生人数,计算生物组养金鱼的数量,认识黑板、课桌、卫生红旗等物体面的形状,统计本小组同学几种文具的个数和家中电器的件数,计算爸爸比自己大几岁,动物运动会,小猫钓鱼等。此外,教材还开始从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如在商店里买东西、计算饲养场里的家禽只数、统计一个月里各种天气的天数等。这样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可以帮助学生借助熟悉的事物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使他们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

教材还注意同一单元采用的素材相对集中。如“加和减(一)”的主要素材是有关汽车的座位数问题,“加和减(二)”的主要素材是三个学生的画片张数,“乘法口诀”的主要素材是儿童乐园里各项活动的人数。素材相对集中,便于教师组织教学,也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材还注意素材的思想性,注意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如让学生说说家中每个人的年龄,为妈妈折生日纸鹤等素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关心家人、尊敬长辈的传统道德教育。又如计算成人牙齿比乳牙多多少颗,结合场景图比较三个地方的温度,把写在毛毛虫身上的数学问题变成写在蝴蝶身上的算式等都承载了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三、注意改变呈现方式

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数学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的、能动的、有意义的建构,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材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线索,教材的呈现方式应该适应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本册教学内容的呈现一般体现“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主动探索——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过程,并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主动地展开数学学习。教材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对于每个领域的每堂课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探索和交流。

例如,在教学数的计算时,一般是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再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在问题情境中产生计算欲望——运用自己的学习策略设法计算——在相互交流中修正或确认自己的算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练习过程中反思、校正、提高”的过程。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方法不同而可能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教材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有的计算内容用列举卡通人物的不同想法和算法的形式,反映教材编者对学生可能产生的计算方法的预测,启示教师这里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有的计算内容不出现计算方法,只提出“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怎样算”的要求,放手让学生探索、交流。有的教学内容先扶后放,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对2、3的乘法口诀,在学生自己图列式计算的基础上示范性地出示全部口诀,而4、5的乘法口诀则留一部分让学生自己填写,6的乘法口诀就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填写出来。

又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材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用不同的方式呈现认识图形的过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通过观察已经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个面抽象出来的,引导学生经历“对积木分类——分化出要研究的物体——观察物体的一个面——抽象出图形——给予图形名称——列举生活中见到的此类图形的实例”的过程,由直观到抽象,初步认识这三种平面图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造”出来——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引出三角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经历“折、拼图形——得到一个新图形——给予图形名称——出示含有此类图形的一些实物——全面认识此类图形”的过程,由特殊到一般,初步认识这两种平面图形。

再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教材用一系列的统计活动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自己参与的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知识,感受统计思想。本册教材中统计的教学重点是收集和整理数据,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比较的基础上自主确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例题是统计散乱放置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三种学具的个数,以一人报名称三人作记录的方法随机统计,教材呈现了三个学生的不同记录方法,并要求讨论“谁记得既清楚又方便”。这样安排,在于启示教师在教学数据收集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四、关注数学意识的培养

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核心概念所涉及的数学意识,是学习者对数学研究对象带有感性色彩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感受、体验和理解可以帮助人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选择有用的策略。这些数学意识从属于学习者个体,不像前人总结出来的、普遍认同的数学基础知识那么明显,但却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内容,是新的数学课程的主题。

本册教材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在“认数”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对铅笔、木块、小棒等实物的观察并借助计数器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安排一些用100以内的数表达交流信息的活动,结合现实情境学习数的大小比较,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日常生活用语表示数量的悬殊情况,组织猜数游戏加深对数序和数的大小的理解。在认数和计算教学中加强了估计和估算。例如,让学生在数轴上填写整十数后看一看“80接近100还是接近30?”想想“六十几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在学生初步理解“多些”、“少些”等词语的含义后按要求做一些选择数值的练习,这些都是以后进行估算的基础。教学加、减计算结果的估算时,先示范65+30得九十几,然后让学生由模仿估算发展到“说出下面每题的得数各是几十多”,再发展到“你能说出哪几题的得数比50小,哪几题的得数比50大吗?”本册教材中的估算不但有序,而且量多。“认数”中安排了15道估算题,加、减口算中安排了7大题50小题,这些估算练习除了有助于形成估算意识、发展数感外,还有利于学生对是否需要进位、退位的把握,起到了对计算结果的预测、监控和检验作用。

本册教材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在认识每种图形时,教材注意联系实际,加强操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实物的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能够互相转换;还让学生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操作活动进行图形的变换,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统计时,让学生参加统计活动,经历统计过程,在填写完统计表后,提出“你从表里知道了什么”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统计的方法去解决,从统计的结果可以了解情况,帮助我们做出决策,初步培养统计观念。

五、重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为此本册教材作了如下安排:

1. 改造“应用题”。

传统数学教材中应用题教学的主要弊端是不给学生提供从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形成数学问题的机会,把整理好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到是在做作业,而不是在解决问题;另外,用成人的思考代替儿童的思考,让学生沿袭固定的解题思路反复模仿训练,降低了开启智力的功能。本册教材对“应用题”作了改造,使其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部分。首先,不单独安排应用题单元,能直接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建立数学模型的,安排在引入计算内容的起始位置,既是解决问题,又使计算源于生活实际。而对“求两数相差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例题。其次,不教学成人思考出来的解题思路,在给学生充分提供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让他们凭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策略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前,教材在练习中用一一对应的形式把公鸡与母鸡、苹果与梨排列好,让学生凭对图形的观察,填写母鸡比公鸡多几只,公鸡比母鸡少几只,苹果比梨多几个,梨比苹果少几个。到教学例题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时,学生就会想到“把两种花片排一排”的办法,进而发现在排好的花片中,一个蓝花片对着一个红花片,最后剩下5个红花片,于是建立数学模型13-8,把现实问题抽象成了数学计算题。最后,在“想想做做”和“练习”中,用图画、对话、表格等形式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题目,而其中许多题目需要学生从反映生活实际的画面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这就是在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在做作业。

2. 安排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例如在“我们认识的数”中安排学生到校园里看一看、走一走、数一数,用数来描述景物的数量,描述一段距离的长度。“认识人民币”的教材是以购物活动为主线编写的,在“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参与购物活动,经历付钱、找钱等购物过程,产生对购物的体验。“假日小队”和“快乐的队日活动”都用情境图展现内容丰富的小队活动场面,前者在教材中用文字表达了9条信息,提出了5个具体问题,后者只用文字表述3条信息,提出1个具体问题。教材如此安排,很显然不是把这两次活动设计成综合练习,而是启示教师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进一步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此外,本册教材还十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和对他们的自信心、意志、品格等方面的培养,从更高的层次上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认数

本单元教学100以内的数,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了20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的结构如下:

认数理解数的含义认识整十数

计数单位、数的读写

相应的口算

认识非整十数数的组成及读写

相应的口算

整理百以内的数

比较数的大小比较时的思考与方法

实际生活中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材在编写方面有这样一些特点和意图:

1. 充分利用实物、小棒、计数器等教、学具,帮助学生理解数位,理解数的含义,初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两位数的含义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经历“形象——抽象”的认识过程。实物表示的数较具体,数字组成的数比较抽象。实物、小棒、算珠在学生认数过程中起很大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先建立表象,再形成数的概念。

(1) 理解两位数的含义需要认识计数单位,教材第1页例1以计数单位“十”和“百”为教学内容,以捆好的铅笔(每捆10枝)为教、学具。这道例题大致分成两段,第一段是看着成捆的铅笔数数,让学生比较形象地知道几捆有几个十枝,是几十枝。第二段十枝十枝地从十数到一百,比较系统地理解几个十是几十,10个十是一百。

在认识计数单位后,例2教学整十数的读法和写法,以计数器为教、学具。首先结合计数器教学个位、十位、百位及这些数位的顺序,然后联系算珠的具体含义再次突出几个十是几十、10个十是一百,在此基础上教学整十数和一百的写和读。

第2、3两页上的“想想做做”是紧扣着整十数的意义设计的,其中第1~3题通过数物体的个数,再次直观显示几个十是几十;第4、5两题通过画算珠和填空使学生较抽象地理解几十是几个十组成的;第6题整理10、20、… 100各数的顺序,并与1、2、… 10的顺序建立相对应的联系;第7题是联系生活读整十数的练习,穿插了读一位数的内容;第8题猜数游戏,让学生掌握整十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能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有利于培养数感。

(2) 教学非整十的两位数仍然用实物、小棒、计数器为教、学具。第6页的例题大致分四层内容,第一层通过摆二十三根小棒直观认识2个十和3个一是二十三;第二层把对二十三的认识迁移到三十几和几十几;第三层突出解决一个难点,三十九根小棒添上一根是四十根,即三十九添上1是四十,并可以扩展到几十九添上1是多少;第四层是一个一个地从四十数到一百,学生可以利用小棒帮助数,也可以依靠表象的支持来数。

第7页的例题教学非整十两位数的组成与读、写,分三步进行。首先是看算珠说含义,认识24这个数的组成;接着比照计数器上的算珠写数,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思想,然后读写的出数,想它的含义,认识数的组成。

第7、8两页“想想做做”中1~3题联系数实物的个数,再次体会数的含义;第4题结合读数了解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第5~7题练习写数和数的组成,其中“29添上1是多少”再次帮助学生突破数数时的难点,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为以后学习计算中的进位打下基础。

2. 把认数教学和相应的口算结合起来,促进对数的理解。

教材在初步认识整十数后,紧接着安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在初步教学非整十两位数后,立即安排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口算。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运用对数的认识积极探索算法,并使教学口算的过程成为进一步认识数的过程。

(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材以30+20为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不要求全体学生使用同一种方法。在算法多样化的前提下,把整十数加整十数方法迁移到整十数减整十数上去。如果学生能从一位数加、减一位数类推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则是很好的。教材在“想想做做”第2题中有这样的引导(教学中不要做这样的规定)。

(2) 结合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口算,教学了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例题先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然后运用两位数的组成知识研究这些式子的算法,最后讲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想想做做”的第1、2两题帮助学生内化计算方法,第4题帮助学生巩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第5、6两题应用新学的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 整理百数表,进一步理解两位数的含义。

在学生初步认识两位数后,教材及时对两位数进行整理,并以百数表的形式呈现百以内的各个数。

百数表中给学生留了许多空格,先让学生研究表中数的排列顺序并把空格填满。然后在表中横着、竖着选几行数读一读、比一比,从中发现一些规律。“试一试”让学生在百数表上做框数游戏。

框数游戏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用课前准备的框到百数表中每次框出几个数,分纵、横、斜三个方向研究框内的几个数间的联系。第二步是猜数,即根据框里的一个已知的数猜出其他几个数,并到百数表里去验证猜得是不是正确。学生进行框数游戏时,会主动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读数与分析数的组成上,对进一步理解两位数的含义是十分有益的。

4. 比较数的大小,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比较两个数量哪个多、哪个少的实际问题,已经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例题在比较46和38的大小时,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经验进行比较,并在交流中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

教材倡导学生把估计与比较大小结合起来,46是四十几、38是三十几,这里面有估计的成分,四十几比三十几大,把生活经验和数学内容巧妙地联系起来。“想想做做”第1题也是为此而设计的。

学生在比较数的大小时,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且各人的思考不会完全相同,教材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比较,不强求全体学生用相同的思考方法。教材中不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其目的也是鼓励学生的方法多样化。

例题先让学生比较十位上的数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然后在“试一试”中比较十位上数相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和比较100与两位数的大小,既包括了比较两位数大小的各种情况,又体现了由易到难,逐渐完善比较方法的意图。“想想做做”第

2~6题中尽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其中第2题结合计数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直观形象;第3题抽象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让学生掌握方法;第4、5题中比较三个数的大小;第6题是开放题,培养学生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的能力。

5. 把比较数的大小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生活中经常有比较数的大小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时除了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还要结合具体情境用适宜的语言表达。教材引导学生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数与数间的大小关系,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另一方面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1) 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描述。

例题里猫做了38个五角星,猴做了34个五角星,学生已经知道38>34、34<38,在此基础上教材示范“猫比猴做的多些”,再让学生试着说出“猴比猫做的少些”,从中体会多些、少些的意思。

“想想做做”第3题中,教材先引导学生说“50比45大些”、“85比45大得多”,感受大些与大得多的不同含义。然后让学生把10、48、9、42等数与45分别比大小,并用小一些、大一些、小得多、大得多来描述。

(2)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选择。

多一些与多得多是相对而言的,少一些与少得多也是这样。离开了具体情境,不在一定的认数范围内是很难选用这些词语的。因此,教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2题分别为“比50个少得多”、“比38人少一些”、“比25元贵多啦”选择合适的答案,这种选择的形式比较适宜于一年级学生。

(3)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计。

学生初步会应用多一些、多得多这些词语描述数与数的大小关系后,教材进一步提高要求,根据一个已知的数量及另一个数量与这个已知数量的大小关系估计另一个数量大约是多少。“想想做做”第4题,左边一叠本子20本,右边一叠比左边多得多,大约有2个左边本子那么多,从而估计右边的本子大约40本。第5题左边一筐装了20个苹果,右边一筐装草莓,两个筐一样大,装得一样满,因为草莓比苹果小得多,所以草莓的个数比苹果多得多,可能是60个。

6. 练习和实践活动注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练习一是全单元的综合练习,在单元教学结束时进行。练习中除了有数的基础知识(数的组成、大小比较、简单的口算)外,突出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第2题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是引导学生用数讲述生活中的事情;第6题根据班级人数选择春游乘坐的汽车;第5题根据电影票上的座号选择入场口。这些练习都能使学生感到生活中经常使用数。

“我们认识的数”是一次实践活动。在“说一说”中继续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特别让学生注意到年龄是用数表示的。“猜一猜”先让学生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再让学生分别抓一把花生米和黄豆,估计有几粒。这里并不要求学生估计得很正确,只要能体会到花生比糖小一些,花生的粒数比糖多一些;黄豆比糖小得多,黄豆的粒数比糖多得多。“数一数”带领学生到校园里看一看、数一数,用数表达校园里的一些物体有多少,用数表述自己在校园里的活动(如走几步等)。

加和减(一)

本册教科书教学比较容易的百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包括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有时不进位、有时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有时不退位、有时退位。这些口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应用,也是继续学习数学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很好地掌握。

教科书把上述口算内容安排在两个单元中教学,在加和减(一)这个单元里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不进位、不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在加和减(二)这个单元里教学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基础、突破难点,给学生较长的内化过程,有利于学生逐步地形成口算能力。

本单元在教学加、减法口算的同时,继续教学稍难一些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1. 教科书在计算方面的编写特点和意图。

(1) 从较大的题材和问题情境中同时列出几道算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教材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实际问题的空间比较大,能从中提出几个问题并列出几道算式,有些算式已经会算,有些算式还没有学过。教科书让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探索算法的愿望。

第24页例题中三辆汽车分别有45座、30座、3座,问题是这三辆汽车中的任意两辆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由此可以列出

算式45+30、45+3、30+3。这三个算式中30+3已经会算,另两个算式虽然还没有学过,学生都想试着算一算。

第30页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用汽车上的座位数减已坐的座位数求空着的座位数,汽车上的座位数减空着的座位数求已坐的座位数这些具体的数量关系分别列出45-30和45-3这些算式,也能调动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积极性。

(2)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在交流中寻找各种算法的共同点,整合出一般的算法。

在列出算式后,教科书让学生探索算法,从三个方面培养探索的能力:

在原有认知背景中分辨新、旧内容,提高识别新计算题特点的能力;

把新知识转化成已有知识,并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选用必要的学具和手段帮助探索的能力。

由于学生运用的旧知识各不相同,选用的学习方法各不相同,因而算法也不相同。以45+30为例,有的学生可能联想起十个、十个地数数,有的学生会通过摆小棒或拨算珠计算,也有学生可能利用两位数的组成把新口算转化成已会的口算。学生间的算法不尽相同,形成了班级群体的算法多样化。

教科书及时让学生交流,从表面看算法各不相同,从本质上分析各种算法的原理是相通的,都是先把40和30相加,再把70和5合并。交流中既呈现了算法多样化,也整合出了一般的算法。

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之后,继续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教科书一方面仍旧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进行计算,另一方面尽力利用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 经常组织算法比较,帮助学生建构。

教科书从四个角度组织算法比较:

两位数加整十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比较(第25页例题以及“想想做做”第1、2两题)。

两位数加整十数与整十数加两位数比较,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一位数加两位数比较(第26页“想想做做”第4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比较(第31页例题以及“想想做做”第1、2两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比较,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比较(第38页“复习”第1题)。

通过上面的比较,学生找到他们在计算时的相同处或不同处,把全单元学习的口算组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掌握算法,避免混淆。同时,还渗透了加法交换律。

(4) 加强估算。

本单元估算的要求是:不算出得数就说出结果是几十多。

估算的教学方法是:向学生作估算的示范,由学生研究估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学会估算,要学生应用估算回答实际问题。

第29页练习二第3题要求“先估一估,再计算”,这是计算中第一次出现估算。因为首次进行估算,教科书先作出估算的示范“65+30得九十几”,而把“估算时怎样想?”留给学生研究。有的学生可能想“先算60+30得90,所以得数是九十几”,有的学生可能想“六十几加30得九十几”……《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他们的估算策略会有所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方法多样化。

除了对算式的得数进行估算,教科书还引导学生利用估算解决问题。第38页复习第4题,一个班有45人,另一个班有40人,现在有80个苹果,给这两个班每人发一个够不够?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估算回答:两个班的人数是八十多,80个苹果不够每人发一个。又如,比较两个算式得数的大小,87-30○87-3,也可以通过估算作出判断:87-30得五十多,87-3得八十多,所以87-30<87-3。

估算的教学功能是多方面的: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算法,能发展学生的数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本单元继续教学稍难些的用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包括求原有多少或求去掉多少的问题,以及求相差数的问题。

(1) 原有的、去掉的、剩下的是三个相关联的数量,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原有的-去掉的=剩下的……

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表述,容易理解。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教学。

去掉的+剩下的=原有的

原有的-剩下的=去掉的……

表述的顺序与事情的发生、发展不完全一致,比较难理解,在本册教学。

教材第2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去掉的+剩下的=原有的”这种实际问题。第31页例题、第32页第3题、第33页第4题等教学“原有的-剩下的=去掉的”这种实际问题。

上面这些例题和习题中,信息呈现的形式多样,如第27页例题里的“树上还剩5个桃”。既在画面上能看到,又在对话中能知道;“想想做做”第1题“还有3块没有拼上去”、第2题“已有7人上了车”,在画面中才能找到。学生在充分收集有用的信息并按事情发展的线索整理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科书注重解决问题时的对比与反思,第39页第6题通过填表和比较,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原有的、去掉的、剩下的三个数量间的关系,已知其中两个数量就能求出另一个数量,但计算方法是不相同的。

(2) 求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教科书努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让他们在排一排、比一比等活动中探索解法。

第34页例题以两名学生抓花片为题材,其中女生抓8个蓝花片,男生抓13个红花片,问哪一种颜色的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回答这个问题时,学生根据两种颜色花片的个数,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很容易知道红花片抓得多。至于红花片多几个,要通过排一排、比一比才能知道。(在一年级上册中学生就具有了这些经验,在本册教材第28页和33页又两次再现了这些方法。)

在排一排、比一比看出红花片多几个后,教科书继续让学生想“还有别的办法吗?”引导他们发现,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还可以用13-8计算。

例题要求学生“再抓几次比比看,谁抓得多,多多少个”。目的是让学生在多次“排——比——算”的活动中丰富表象,发现规律,理解算理。

从甲数比乙数多几到乙数比甲数少几是一次推理,教科书第28页和第33页两次让学生看图回答,母鸡比公鸡多几只,公鸡比母鸡少几只;苹果比梨多几个,梨比苹果少几个,为推理作了准备。

在第34页的例题中,已知女生24人,男生20人。教科书先让学生求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然后思考“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并相互说说怎样想的,让学生弄明白24-20=4,既是求女生比男生多几人,也是求男生比女生少几人。

(3)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能力。

在稍复杂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第37页第7题,已知小明、小红、小华三人跳绳的下数,两两相比求相差数,着重培养选用条件的能力。

适应问题变式。第39页第8题,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求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这个问题实质上是求上衣比裤子少多少(裤子比上衣多多少),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去体会问题叙述的变化。

在开放的情境中利用信息。第39页第10题提供的信息是给1号楼送奶20瓶,2号楼送奶35瓶,3号楼送奶30瓶,让学生利用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既可以求给其中两座楼一共送多少瓶奶,也可以求其中一座楼比另一座楼多送多少瓶奶。

加和减(二)

本单元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科书按这样的结构展开:

不进位的

两位数加一位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

和是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

是非整十数(进位)

不退位的

两位数减一位数

整十数减一位数

非整十数减

一位数(退位)

在结构图中可以看到,进位加和退位减都先教学特殊情况,即和是整十数、被减数是整十数,后教学一般情况,包括和是非整十数的进位加与被减数是非整十数的退位减。这是与以前教材不同的安排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位与退位的原理,掌握进、退位的基本方法,并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解决稍复杂些的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

另外,教科书把加法和减法教学分开安排,先教加法,后教减法,为学生理解进、退位的原理和方法的迁移创设有利条件。

1. 例题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索空间。

(1) 创设了较大的情境。进位加的例题以三名儿童摆画片为题材,求其中任意两人一共有几张画片,能列出24+6、24+9、9+6三道算式。这些算式中,9+6已经学过,24+6和24+9是例题的教学内容。减法例题仍然以三名儿童摆画片提出问题,两两相比求画片相差多少张,列出30-8、33-8和33-30等算式。其中33-30已经学过,30-8、33-8是例题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境列出一些算式,有的已经会算,有的还没有学过,能激起学生学习新计算的热情和探索新算法的欲望。

(2) 创设算法迁移的空间。加法例题教学24+6和24+9,24加一位数一共有九道题,分别是24+1、24+2、…、24+9。这九道题中,24+1、24+2、…、24+5不进位,24+6、…、24+9进位,不进位加法的基本算法:把24分成20和4,先算4+□,再把结果和20相加。

此方法可以应用于进位加法。

三十或三十几减8有10道题,即39-8、38-8、…、30-8,其中39-8与38-8不退位,这两题的算法:把39分成30和9(38分成30和8),先算9-8(8-8),再把结果和30合起来。应用到退位减时会出现□-8不够减,促使学生改变对三十几的分解方法:或者把三十几分成20和1□,先算1□-8,再把结果和20合起来。或者把三十几分成2□和10,先算10-8,再把结果与2□合起来。

(3) 鼓励学生创造算法。在计算和是非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以及被减数是非整十数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时,倡导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灵活运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本方法和进、退位的基本原理,把新的口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口算。

在浓厚的探索氛围中,学生研究24+9的算法时,可能出现两种思路。

——把不进位加法的算法迁移过来:24分成20和4,先算4+9,再把结果和20合起来。

——先凑整十数,再算整十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加两位数:24分成23和1,先算1+9,再把结果和23合起来。或者把9分成6和3,先算24+6,再把结果和3合起来。

学生研究33-8的算法,也可能出现两种思路:

——仿照不退位减法,把被减数分解:33分成20和13,先算13-8,再把结果和20合起来

——把减数分解,转化成整十数减一位数:8分成3和5,先算33-3,再用整十结果减5。

(4) 组织学生充分使用学具。在学生探索进位、退位方法的过程中,教科书经常提示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在形象操作中获得抽象思考。

教科书十分关注学生把操作实物的活动抽象成思维过程,在例题里要求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想怎样计算”,在“想想做做”里要求学生在小棒图上圈一圈,在算式上算一算。

2. 利用题组引导算法优化。

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时候,鼓励学生探索,提倡算法多样化。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得十几,再算整十数加十几,这种算法和笔算加法的方法比较接近。同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时,把被减数分成几十和十几,先算十几减几,再算整十数加一位数,这种算法和笔算减法比较接近。如果学生掌握这些口算方法,能为以后学习笔算加、减法打下基础。教科书没有强制学生使用这些算法,而是通过题组引导学生感受并自觉运用这些算法。

教科书第50页第2题

4+8

34+8

54+8

84+8,学生在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中能清楚地看到,每道题都要算4+8=12,下面三题还要接着算几十加12。

教科书第54页第2题

15-7

25-7

35-7

75-7,通过练习,学生能看到下面的三道题中5减7不够减,都可以把被减数分成几十和15,先算15-7。

教科书第51页第5题

53+4

53+40,通过计算和比较,学生能发现这两题把53分成50和3,分别先算3+4与50+40。这组题在帮助学生区分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在计算时的不同点,同时也渗透了“个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教科书第57页第10题

47+8

47-8,再次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与退位减的算法。

3. 继续培养估算的能力。

本单元要求学生不算出得数就说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差是几十多。而且通过48+3得五十多,6+52也得五十多的对比(第52页第6题),37-9得二十多,78-5仍得七十多的对比(第56页第6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的计算。

4. 进一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本单元在“想想做做”和练习中,都有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习题。这些习题与加和减(一)中的实际问题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情境比较复杂,包含的信息量大;二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多,需要选择有关的条件才能解答。如第52页第9题,情境是动物运动会,向学生提供的信息是三个运动队获得的名次以及第一、二、三名折算的分数。要求解答的问题是三个运动队中哪个队的得分最多,是多少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分别算出三个运动队各得多少分,然后比较哪个队的得分多。计算各个队的得分又要依据所得的名次及相应名次折算的分数。

(2) “假日小队”是本单元结束时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科书在情境图中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解答,也给学生留出一些自己提问的机会。还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班级开展的小队活动,从中提出一些问题并解答。

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这单元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学内容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0”,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

下面是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结构。

认识人民币面值是1元及1元

以内的人民币1元、1角、1分,1元=10角、1角=10分。

5角、2角、5分、2分,简单的换币。

多种组合计币和取币。

面值在1元以上的人民币认币—换币—付钱—找钱。

结合购物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

1. 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相互交流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购物的经验,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教科书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引导学生看一看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说一说哪些是认识的,在交流中互补,在合作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

第61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63页第1题要求学生根据价钱把物品与相应面值的人民币用线连一连,不仅让学生再次认识人民币,而且联系物品的价钱,感受人民币的面值。

教科书没有对元、角、分间的进率采用灌输式教学。第60页插图中买1只玩具手表要1元钱,学生“付10角也是可以的”,从生活经验中提炼1元=10角,并类推到1角=10分。

在学生知道1元=10角以后,教科书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在换钱活动中巩固进率。1张1元币可以换2张5角币、5张2角币可以换1张1元币,是因为2个5角与5个2角都是10角,也就是1元。

2. 付钱的方案往往是多种的,要看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

买东西要从自己的钱包里取币付钱。教科书第61页“想想做做”第3题,从1张5角币、2张2角币、5张1角币里怎样拿出5角钱。这道题让学生看到取钱的方案很多,可以取同一种币(1张5角或5张1角),也可以取几种币合起来(2张2角与1张1角、1张2角与3张1角)。第62页“想想做做”第4题买一张邮票要8角钱,怎样付钱?这道题能使学生明白付钱时要根据自己有哪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并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

第64页“想想做做”第4题“可以怎样付钱”,把取钱与付钱连贯起来。这道题能让学生知道,付出的钱可以刚好与所购物品的价钱相同,也可以略多于物品的价钱,同时还要根据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灵活地确定付钱方法。如果付出的钱多于物品的价钱,还要找回一些钱,第65页“想想做做”第7题就进行找钱的练习。

3. 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购买东西时都要进行智力活动,利用购物情境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能发展学生的思维。第62页第5题“1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第64页第5题“10元钱可以买下面哪些东西?”第65页第6题“20元钱买两件不同的物品,可能买了什么?”这些都是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或估计作出回答。凡是合理的答案,都是正确的。

第65页“想想做做”第8题稍有些难度,每个足球48元,男孩的钱正好买这个足球,他最多有几张10元的钱,女孩买这个足球付的都是10元的人民币,她付了几张。这道题训练学生仔细看题、领会题意,结合付钱培养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4. 在购物活动中经历买东西的过程,积累买东西的经验。

本单元结束时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这次实践活动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在购物环境中回答几个问题(第66页),这些问题都是买东西时经常进行的计算、估计和判断,是买东西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二是在教室里办一个小小商店,大家都来买东西(第67页)。商品由学生带来,价钱由学生规定,买什么由学生自己选择。几名学生当营业员,负责收钱和找钱,其他学生当顾客。教材中“你能和同伴说一说买东西的经过吗?”是学生参加小小商店的购物活动后,对买东西经过的回忆和反思,能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

认识乘法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写与读,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列乘法算式往往比列加法算式简便。在乘法算式中不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相乘的两个数都称乘数,一道求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可以列两个乘法算式,这两个乘法算式里的乘数交换了位置。乘法算式不再有两种读法,乘号读作“乘”,不再读作“乘以”。

1. 联系生活认识几个几连加,为教学乘法作充分准备。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几个几的连加是乘法的生长点。学生在一年级(上册)曾经学过连加,但大多数是不相同的几个数相加,对相同数的连加接触较少。因此,教科书从加强学生对相同数连加的认识入手。

第68页例题求宅院旁一共有多少只兔、多少只鸡。学生根据图意能列出算式2+2+2=6与3+3+3+3=12。教科书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这两个算式的特点,它们分别求3个2相加与4个3相加的结果,在应用旧知识时发现了新情况。“试一试”仍然让学生用加法求一共多少个花片,有的学生看到了5行花片,每行3个,列出算式3+3+3+3+3;有的学生看到了3行花片,每行5个,列出算式5+5+5。一边让学生说说自己列的加法算式是几个几相加,同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看到两个加法算式不一样,但得数是相同的。在学习例题和“试一试”中,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实际问题,对几个相同数连加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创造了建立乘法概念的条件。

2. 突出乘法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乘法。

第69页的例题教学乘法,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列连加算式计算一共有多少台电脑,然后在连加的基础上教学乘法。例题中有许多关于乘法的基础知识,为了便于学生学习乘法,教材“小步渐进”设计了三个层次。第一,告诉学生求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出一道乘法算式2×4,介绍乘号和这道乘法算式的读法。第二,告诉学生求4个2 相加还可以用4×2计算,结合这道算式介绍各部分名称。第三,回顾用乘法计算4个2连加,可以用2×4,也可以用4×2计算,两个乘式中

乘数位置不同,算式的读法不一样。

3. 引导学生用乘法概念观察现象,列乘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乘法要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想想做做”对学生作这方面的引导。

第1~4题帮助学生内化乘法的含义,巩固对乘法的初步认识。其中第1、2两题以图画形式或摆学具的活动呈现求几个几是多少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先列加法算式,再列乘法算式,重温认识乘法的过程。

第5~8题列乘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题的图中都有几个几相加的信息。题目设计体现出给学生必须的“扶”和适当的“放”,前三道题中以“求……是()个()相加”的填空引导学生注意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后一道题中不出现()个()相加的填空,让学生主动地在情境中发现这样的数量关系。前两道题仍然先列加法算式,以它为依托列乘法算式;后两道题直接列出乘法算式,对学生用乘法计算几个几相加提出了新的要求。

练习八继续引导学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第1题利用图右边的填空语言,引导学生用已有的乘法概念观察事物。第3题的图中有许多相同加数的信息,能培养学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一是写乘法算式比写连加算式简便一些;二是用乘法口诀计算比连加计算简便得多。

教科书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时候,先让他们感受写乘法算式比写连加算式简便。第69页的“试一试”,4组学生跳绳,每组5人,求一共多少人跳绳。在分别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后,说说“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这里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简便些,是引导他们理解乘法含义的学习活动。

通过“想想做做”中的练习,继续让学生感受乘法比较简便。如第5、6两题,仍然先列加法算式,后列乘法算式,学生能体会到乘法简便。第7、8两题虽然只列乘法算式,没有列加法算式,也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愿意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乘法口诀

本单元教学1~6的乘法口诀与用这些口诀算表内乘法,“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乘法口诀的教学分三段安排,第一段教学1~4的乘法口诀,依次是2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在“试一试”中带出“一一得一”。第二段教学5的乘法口诀,第三段教学6的乘法口诀。用口诀算表内乘法都安排在教学乘法口诀的例题后的“想一想”中。在教学乘法口诀的第一、二两段之间插入了乘加、乘减。

1. 让学生经历编口诀和用口诀的过程,懂得乘法口诀的具体意思,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

教科书按“现实情境中找到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问题→列乘法算式回答求几个几的问题→对照着乘法算式编乘法口诀→用学到的口诀算乘法”这样的线索组织教学活动。

2和3的口诀,先从现实情境中提取出实际问题,再依据具体问题,列出算式,得出口诀;4、5、6的口诀则依据抽象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得出口诀。

写出的乘法算式的积都需要通过连加算得。2或3的加法很容易算,教科书让学生直接写出积。4(或5、或6)的连加比较难,例题里都先“画一张表算一算”,这张表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计算几个4(或几个5、或几个6)连加,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鼓励学生使用多种策略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对照着乘法算式编口诀能让学生懂得口诀的意思。教科书先由教师示范编口诀(2、3的口诀),再由师、生合作编口诀(4、5的口诀),然后让学生试着自己编口诀(从6的口诀开始)。充分发挥知识的可迁移作用,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用口诀算乘法没有编例题。由于学生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已经懂得口诀的意思。如“一二得二”表示1和2相乘的积是2,所以教科书只在“想一想”里出一些乘法题让学生口算,并说说用哪一句口诀。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有利于学生继续体会乘法口诀的意思,进一步体会用口诀算乘法比较简便。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教科书第75页“想想做做”第1题重温了从加法到乘法、从乘法算式到乘法口诀的发展过程,第2题清楚地显示了一句乘法口诀能算两道乘法算式。

2. 初步教学乘加、乘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乘法口诀。

教科书先让学生初步认识乘加和乘减,并学会口算简单的乘加与乘减,然后利用乘加或乘减帮助记忆5、6的乘法口诀。

认识乘加、乘减这部分内容有两个特点,一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列出乘加、乘减算式,并知道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是多

样的,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比较能进一步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二是没有把“先算乘法”作为运算顺序向学生作规定,而让学生依据实际问题的情理体会需要先算乘法。

通过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乘加、乘减能帮助记忆乘法口诀。如计算成组的两道题5×2+5=?和5×3=?前一题2个5加1个5是3个5,应该与后一题的得数相同。由此还可以类推出3个5加1个5是4个5、4个5加1个5是5个5,沟通了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3. 经常整理学过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有结构地记忆。

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后,要求学生背出1~4的口诀;教学5的乘法口诀后,让学生背出1~5的口诀;单元复习中,列表整理1~6的口诀。以旧带新、新旧结合、经常整理,有利于学生记忆口诀。特别是学生把1~6的乘法口诀表填写完整以后,引导他们横着看,发现表中分别是1的口诀、2的口诀、……6的口诀;竖着看,发现分别是一几、二几……六几的口诀。而且还向学生示范了怎样拐弯背口诀表,为以后用乘法口诀算除法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科书还通过一些开放性的习题引导学生整理乘法口诀。如4×□=□,乘号后面方框里填的另一个乘数可以是1、2、3、… 6,各次计算用的口诀,分别是一四、二四、三四、四四、四五、四六,既整理了4的乘法口诀,又进行一次拐弯背口诀表的练习。又如□×□=4,两个乘数可以是1和4,也可以是2和2,让学生看到有些乘法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对这些口诀要引起特别注意,防止混淆。

4. 加强估计,培养能力。

结合乘法的意义培养估计能力。如不计算就比出5×3和3×4中哪一个算式的得数大,学生只要把这两个算式分别看作求3个5和3个4或者分别看作求5个3和4个3就能判断得数的大小。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估计能力。练习十第8、9两题都要求先估计,再计算,这些题能让学生知道估计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先估计再计算能检查计算结果是不是合理,也能验证估计是不是基本正确。

本单元结束时有一次实践活动“快乐的队日活动”,让学生运用学到的乘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次实践活动的特点一是信息量很大,队日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做鸟窝、搭帐篷、晾毛巾、烧烤、洗菜、钓鱼等,每项活动中都有数学问题。二是教材中提的问题很少,把许多问题留给学生提。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图形

一、教学内容

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平面图形。

二、教材编写特点

1. 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是从对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面的观察得到的,也可以说是从体上剥离出来的。这样安排的好处是:(1) 能充分利用已有知识;(2) 能得到比较标准的图形;(3) 能使学生体会到“形”与“体”的区别和联系。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则是从已学图形的折叠、拼合中让学生自己“制造”出来的。三角形用对折正方形纸的办法得到,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这样安排的原因是:(1) 有这两种图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的物体不多,不容易从学生熟悉的体上剥离;(2) 这样产生图形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利于激发探索热情;(3) 能得到比较标准的图形,形成准确的第一印象。

2. 注意加强新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由标准的“体”得到标准的“形”,会使学生产生新知识脱离生活的错觉,为解决这个问题,教材注意让学生找生活中见到的有关图形,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这些图形大量存在,也加深了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3. 重视图形的变换和联系。

教材安排了折纸、剪纸、拼图形、搭图形等内容,特别是练习五中安排了很多这样的题,让学生进行图形的变换,体会到图形的联系,发展了空间观念。

4. 合理安排练习题的先后顺序。

例如,先围图形、后画图形,围可以使学生感受图形的特征,知道图形的顶点在钉子处,画图形时就好找出图形的顶点,

根据自己粗略感知的图形特征画图形。再如,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再用一个长方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拼图形,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展开想像,拼出自己认识或不认识的图形。最后的练习,还让学生拼出模拟人或物的图形,使学生受到热爱美、创造美的教育。

三、教学建议

1. 课前要准备好教学用品。

这里讲的教学用品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积木,纸张、剪刀等,没有这些物质条件是无法上好这几节课的。

2. 把握教学要求的度。

这里认识五种图形,只要求直观认识。即看到图形或属于这种图形的实物的面,能说出图形名称;能从各种图形中识别出这些图形;提到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想像出这些图形的形状,并用适当的形式表示出来。所以这种认识属于表象阶段,不是概念,不要求剖析图形的组成,即不出现边、角、顶点等名称,更不要求教学图形边、角方面的特征。

3. 要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处理好前三种图形与后两种图形的不同认识过程。

前三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的教学过程是:对积木分类——找到要观察的积木——观察积木的面——出示图形——交代名称——在现实的物体中找出实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如下的认识过程:复习旧知——提取研究对象——获得实物表象——抽象出一般性表象——获得数学知识——联系实际,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后两种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教学过程是:折纸或拼图——制造出一个图形——给予名称——认识现实生活中这一类的其他图形。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如下的认识过程:在制作中创造出一个实物图形——画下来成为表象的图形——获得数学知识——扩大外延,获得较全面的认识。前者是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后者是由特殊到一般。

4. 要充分组织操作活动和合作交流。

这部分教材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操作活动组成的,要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搭搭、围围、画画、折折、摆摆等活动中去感受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图形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其中有些活动难度较大,要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有些活动,其结果具有开放性,要通过交流,使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认识。

统计

一、教学内容

学习统计随机性内容时收集数据的方法,继续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我们把事件已经发生,数量已经确定只是尚未知道的,称为确定性内容,如统计一个班的男、女生人数;把事件尚未发生,数量没有确定,而且事件的结果不依固定规律呈现的,称为随机性内容,例如从某时开始,统计此后一小时内从校门口马路上驶过的摩托车、小客车、大客车的辆数。由于统计实际生活中的随机性内容在教室里不便进行,所以教材把本来是确定性的内容作随机性处理。教科书例题中桌面上的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个数本来是已经确定的,只要分一分、数一数就行了,但为了作为随机性内容,用任意取图形报名称的办法出现。

二、教材编写特点

1. 用安排活动的形式呈现教材,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教材在例题和“想想做做”中共安排了6次统计活动,每次活动都要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用统计表描述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以加深学生对统计的感受,初步培养统计观念。

2. 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材把如何收集、整理数据作为教学重点,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一人报图形名称,大家作记录,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记录的方法,再通过交流,选择既清楚又方便的方法。这样安排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增强学生自主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并在认真比较的基础上自觉地使记录方法优化。

3. 安排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作调查。

让学生调查本小组的三种文具的数量,在课程表上调查一周语文、数学等学科上课的节数,调查本小组同学家中各种电器的数量等,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搞调查,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建议

1. 做好课前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装有三种图形卡片的小箱子,不要让学生知道各种图形的个数。如果有条件,例题中的图形和“想想做做”第3题中每天天气的标志也可用多媒体作随机出现处理。

2. 教学例题时要注意五点:

(1) 要提醒组长准确清楚地报图形名称,提醒学生先想一想记录的方法,留出一段思考时间再开始活动。

(2) 学生作好记录后,要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出示在黑板或屏幕上,让学生比较,使学生感到用打“”(或画竖线)的方法记录既便于数出每种图形的个数,记录起来又方便。

(3) 如果学生中没有人用第三种记录方法,要在第二种记录方法的基础上予以引导。例如启发学生想一想,这一排记的都是△,要不要把每个△都画出来,有没有更简便的记法。

(4) 要引导学生弄清第三种方法的记录程序:先分类,每类画出一个图形,再记录。可以让各组学生用这种方法再记录一次。

(5) 要重视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让学生对“你从表里知道了什么”的问题充分发表意见。

3. 做练习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选择收集数据的策略。学生已经掌握的策略有分一分、数一数,排一排、数一数,画“”记录,这些方法都可以用,学生在记录本组同学的文具数量时,也可能写数字记录下每人的铅笔、尺子、橡皮的个数,再分别相加,这也是允许的。

4. 不要提高认表、制表要求。本单元的统计表与上册相比,在第一行里,用文字代替了图形,且增加了“一共”一项,学生接受不困难,不必讲解,但要让学生说说一共栏里怎样填写。不要讲统计表的构造、制作方法,也不要让学生自己画出统计表,只要在表中填写数字,并按要求对统计表进行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