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

盐亭县黑坪镇黑坪中心小学何胜

【预设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并体会句子中的感情。

3、通过课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有同情、

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教具准备】

麻雀图片、课文相关文字资料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麻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学生回答后,师简介:在鸟类中,麻雀是一种很常见的数量很多的小鸟,它们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好听的叫声,甚至不被人们关注,因为人们对它们太熟悉了。但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拯救自己的幼儿,是那么富有灵气,谁不愿意亲近它呢?今天我们就来感受这个平凡的小动物不平凡的形象。

2、板书课题:13 麻雀学生齐读课题。

3、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麻雀和猎狗相比,谁是强者,谁是弱者?但今天学习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列夫所写的《麻雀》这篇文章后,你可能会改变刚才做出的判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反馈交流,老师随机板书:老麻雀小麻雀猎狗

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课文中的麻雀与猎狗展开搏斗了吗?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齐读六、七这两段话,你是怎么看出这场搏斗没有发生的?是什么让这场搏斗没有

发生?

三、品读课文,质疑解难。

(一)咱们再认真地默读课文,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动了,画下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用心再去感受一下这动人的场面。

(二)同桌交流一下,并练习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

(三)集体交流。

1、小麻雀

(1)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可以看出小麻雀十分无助。)

(2)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从这句话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小麻雀十分幼小。)

作者真实地描写,使我们好像也看到了这只小麻雀。它本应在巢里尽情地享受父母的关爱,可是在大风中,它不知不觉跌落在地,多么孤独,多么无助!

指导朗读:“呆呆地、无可奈何”要读得稍慢些,“嫩黄”“绒毛“要读重音。

2、猎狗

(1)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从这句话你你体会到了什么?(猎狗与麻雀强弱悬殊)

(2)比较句子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身后退。

(3)读句子,找出两句话的相同之处,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当凶猛的猎狗张开大嘴,就要吞食这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时,你能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形吗?结果又如何呢?板书“吃”。

(4)猎狗为什么会退缩呢?

看法一:猎狗害怕了。

看法二:猎狗慢慢后退是准备前扑。

看法三: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征服了。

3、老麻雀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提问:从“像一块石头似的”你体会到了什么?(它“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形象地表现了老麻雀飞落时用力之猛,动作之快,充分反映老麻雀着急、紧张的心情,也显示出它的勇敢。“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是一个比喻的句子,如果没有这个比喻句,你们读读这两个句子,还会有同样的感受吗?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指导朗读:“飞”语速较快,“落”要读重音。

(2)“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老麻雀想用自己的行动吓跑老麻雀等。这两句具体地描写出老麻雀一副“临战”的紧张姿态。“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飞禽类与“敌人”争斗时或因为遇到危险时紧张、害怕的样子,“绝望地尖叫”指什么?(指发出尖叫时带着毫无希望的神情。说明老麻雀对自己的举动有没有把握?(说明老麻雀对自己怕举动能否阻挡猎狗对小麻雀的进攻是没有把握的,但尽管如此,它仍尽力地尖叫,来保护自己的幼儿。

(3)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板书:“救”

(4)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老麻雀会发出嘶哑的声音?(老麻雀十分害怕)指导朗读:“浑身发抖”应读颤音。

(5)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提问:这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爱、勇气、责任)这种强大的力量就是“母爱”。这种爱的力量,促使它奋不顾身,将自己置身于险境。板书:母爱

(6)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种爱的力量吧,齐读这句话。

通过大家的读书,理解,我的心也被触动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四五自然段,(如果有的同学让老师读写猎狗的这段话,可以问问为什么)

(7)学生和老师一起读四五自然段。

最后的结果怎样呢?

4、研读六七自然段。

(1)“猎狗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而开始却是“猎狗慢慢地走进小麻雀。”

同是“慢慢地”同是猎狗的行为,有什么不同呢?(此时猎狗没有想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它害怕了等。开始猎狗想吃小麻雀,所以接近小麻雀时非常小心。)猎狗退缩的原因是什么?(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征服了。)(2)找两名同学分别读这两句话。把体会到的读出来。

(3)读了最后两个自然段我们还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猎人唤回猎狗?(怕吃小麻雀,猎人被感动了等)

四、想象写作:

故事的结局让善良的读者松了一口气,因为我唤回了我的猎狗,麻雀脱险了。我当时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我在想些什么?

(一)你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再加上一段作者当时心理活动的描写。

(二)出示原文的结尾

“我赶紧叫开受窘的狗—于是我怀着极恭敬的心情,走开了。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五、情感升华

世界上有一种感情,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都是共通的,那就是亲情,它包括父爱、母爱。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这只富有灵性的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自己的幼儿,让我们又想起5·12大地震中一个个感人的爱的故事。还记得那位临死前还用自己的乳汁拯救着自己的孩子的年轻母亲吗?她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让我们的心灵为之一颤。老师这里收集了关于母爱的名言和诗歌,老师在地震期间也写了一首小诗,我给同学们读一读。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中间。(法国)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纸船——寄母亲

作者:冰心

我从不肯放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只,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六、总结全文

1、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使我们深切在感受到人世间最真挚而炽烈的爱的力量。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这种强大的爱,征服了猎狗;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这种强大的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让我们用歌声倾诉我们的真情,愿世间处处真情在。

2、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学生齐唱《爱的奉献》。

六、拓展作业

1、收集名言。(交流)

2、课外阅读〈〈猎人日记〉〉。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