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行程问题教案

6.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行程问题教案

6.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行程问题教案
6.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行程问题教案

6.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行程问题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6.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

————环形跑道上的行程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对行程问题的解决,学会利用行程图的形式正确分析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能合理设元正确列出方程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决行程问题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行程图的形式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正确画出行程图,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直线型行程问题

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1)同时相向而行

问题1:A,B两地相距400米,小明和小丽同时分别从A,B出

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丽每分钟走40米,问几分钟后两人相遇?

要求:

1、学生交流解题方法

2、教师点评,指导作行程图

(2)同时同向而行

问题2:A,B两地相距400米,小明和小丽同时分别从A,B出发同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丽每分钟走40米,问几通过对直线型行程问题的探讨,回顾相向而行的意义,在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1、学生作行程图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教师点评,总结方法

(2)、同时同地同向而行

小明、小丽分别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与竞走,

小明每分钟跑320米,小丽每分钟走120米,两人同时由

同一起点同向出发。问几分钟后小明与小丽第一次相遇?

要求:

1、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尝试作图,交流方法

3、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同时同地反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

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环形跑道的周长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

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环形跑道的周长

拓展3、小杰、小丽分别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与竞走,小杰每分钟跑550米,小丽每分钟走250米,若两人起初相距100米,则两人同时出发后,多少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运用图示法使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变得更加直观明显,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行程问题中的重要性。

从相遇问题到追及问题,难度逐步提高,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小组讨论的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的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要求本学段的学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在探索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新课程要求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从中体

会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图形的方式研究对象的行进过程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现了图示分析问题的优越性。在提高学生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熟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对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本节课根据行程问题的特点,借助图形将问题中研究对象的行进过程以图示的形式呈现出来,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有助于找到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弄不清解题步骤,不设未知数就直接进行列方程或在设未知数时,有单位却忘记写单位等。还习惯于小学算术解法,对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不知道要抓怎样的相等关系,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授课时引入直线型行程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建立学生自信,提高兴趣;再过渡到环形跑道上的行程问题,制造思维障碍,激发探究欲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