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旧住宅改造案例分析

旧住宅改造案例分析

旧住宅改造案例分析
旧住宅改造案例分析

旧住宅改造应以人为本

——上海旧住宅区改造关键字:旧住宅,改造,以人为本,和谐改造

前言:

上海旧住宅有各种难处,是全国出了名的。上海是个大都市,可很多居民居住的房屋小得挤的无法想象。

不过,近年来上海旧房改造工程搞得轰轰烈烈。上海市各级政府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

对市内各式旧住宅进行改造。其初衷定是好的。然而在改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居

民需要改造什么?怎样的改造方式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

对比一个正在改造中的小区和一个已经完成改造的小区,虽然这两个小区离得很近,但由于改造进度与改造方式等的不同,两个小区的居民对“旧住宅改造”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两个小区改造过程与结果的比较分析,找出旧住宅区改造的问题症结,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

案例调研:

鞍山四村二区(59-79号)、鞍山四村三区(80-116号)

小区区位图

小区简介:

这两个小区同属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分属不同的居委会。它们在1999年改造前

的历史沿革大体上是一样的。

鞍山四村始建于 1954年,建于著名的上海“两万户”建成之后,为三层砖木结构。当时国家正处于解放后经济恢复期,当时的上海居民普遍居住在石库门之类的旧式里弄里,非常拥挤,公共设施条件也相当差。而鞍山四村之类工人新村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但小区设计标准低、间距宽、占地广。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的进步,居民对居住条件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上海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也要求政府对这片小区进行改建。改建主要在原本三层的砖木结构房屋上加建了两层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并在小区内加建了一些公共设施,在小区外加建了菜场。

户型结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另外也加建了一些混合结构的住房,为四至六层。

1999年,上海市开始大规模的“平改坡”旧房改建工程,改造重点为环境改造、房屋

改造及配套设施改造。据居民讲,由于二区内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改建难度较大,第一次

大规模改建中并没有进行到这里。而三区则从房屋,到环境,再到配套设施良都进行了良好的整改。

调研情况:

1.居民和社会结构

两个小区的居民大都为中低收入者,上海本地人占大多数,年龄成份偏老龄化。这两个

小区建造得比较早,有些居民从小区建成起就居住在这里,更有许多居民就出生在这里。尤其在一到三层,有很多“看着小区成长起来”的居民。

这里的住房条件不大好,年青一代有能力的都搬了出去。致使这里老龄化程度重。

三区也是同样。黄昏时分,小区活动广场和公共绿地里,随处可见散步锻炼、下棋聊天

的老人。他们在小区里的生活自由而安全。

2.小区住房的户型、面积

两个小区在“平改坡”改造前,都为不成套的住宅,为上海典型的“新工房”。两户为

一个单位,共用一间厨房(8.5m2)、一个卫生间(1.2m2)。每户拥有一间卧室,有大小间

之别(大间20.4m2,小间15.3m2)。

三区在改造后大部分房屋成了外楼梯连廊式。

而二区正在改建的住宅将要改为“独门不独户”的住宅。

3.改造重点和方式

三区改造重点:建造独门独户,独立卫生间和厨房,平改坡,外楼梯。

三区从2000年起进行旧房改造,历时两年多,对小区内几十幢工房进行了

大规模整改。

房型由原本的内楼梯改为了外楼梯,独门独户,出入各不干扰。房屋向两边各沿伸了一米

左右,并在原本五层的基础上又加建了一层。改建前两户或三户合用一间厨房、一间1平方米

的卫生间;改建后每户各拥有一间卧室、一间厨房和一间卫生间,不过卫生间还是很小,和厨

房紧挨。另外对原先屋面渗漏水,上下水管道严重损坏和堵塞的情况进行了改善。

小区的环境及配套设施也进行了改善。小区在原来的空地上修建了两个小广场,黄昏里有

不少居民在这里休憩、交流。小区里也增加了很多绿化,提升了环境质量。小区路面也进行了

翻修,解决了原来路面低洼积水的情况。小区内设置了堆放垃圾的集中房,清除了死角,卫生

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二区改造重点:独立卫生间和厨房,平改坡,内楼梯。

二区由于房屋结构加建施工难度大等原因,从2005年起才开始正式开始大规模的旧房改造。

改造后依旧是内楼梯,并保持着五十年代留下来的扶手。每户拥有独立厨卫,但“独门不

独户”:两户共用一条走廊,两户各自从卧室到厨房必须经过走廊,容易发生碰撞。卧室一边及厨房一边的房间各向外沿伸了1m左右,增大了房间面积。原本的厨房和卫生间分别改建后分别

分给了两户人家。厨房改建后分给了“小间”,卫生间扩大后分给了“大间”。这样使得改建后“大小间”两户的建筑

面积都达到了近30m2。如三区一样,房屋在原本五层的基础之上又加建了一层,并做成了坡屋顶。立面进行了粉饰。

小区改造前小区配套设施问题严重。下水道常泛恶臭,下雨天小区路面泥泞积水,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地堆放现象严重。

4.改造前后比较分析表

鞍山四村三区改造前后分析

改造前改造后层数五层六层

每户面积20.4m2,15.3m2等30.9m2,28.5m2等

煤卫情况两、三户共用一套厨房、卫生间每户拥有独立厨房、卫生间

楼梯情况内楼梯,梯面窄外楼梯,梯面宽屋顶平屋顶,常漏水坡屋顶

绿化情况只有少量乔灌木绿化率高,经过良好设计

路面情况长年失修,下雨积水已翻修,平整

配套设施阴沟常有恶臭,配套设施不完善下水道进行了处理,建有小广场卫生情况垃圾随意堆放,无人清理有垃圾处理集中房,卫生状况好

鞍山四村二区改造前后分析

改造前改造后

层数五层六层

每户面积20.4m2,15.3m2等30.9m2,28.5m2等

煤卫情况两、三户共用一套厨房、卫生间每户拥有独立厨房、卫生间

楼梯情况内楼梯,梯面窄内楼梯,梯面窄

屋顶平屋顶,常漏水坡屋顶

绿化情况只有少量乔灌木

路面情况长年失修,下雨积水

正在改建之中配套设施阴沟常有恶臭

卫生情况垃圾随意堆放,无人清理

5.居民使用评价

鞍山四村三区的居民对其小区的改造普遍表示欢迎,也对改造的结果感到满意。

一位一直居住在三区的大爷告诉说:最令他满意的是房屋结构(户型)的变化,每家都

有了自己的厨房和卫生间,不用在高峰时“抢位子”了。他所居住的房屋已经改建好了四个年头,邻里关系因为生活空间的相互独立较往前减少了许多矛盾。小区环境的改善及道路、

卫生状况的改善也让他感到很高兴。在广场上有许多老人和孩子在交谈玩耍。改造后的小区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憩场所。

然而在二区里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二区一位七十二岁的老太太说:这样的改建有问题啊!她说这里的居民改建前天天盼

改建,看到旁边小区的房子都翻新了,道路也宽敞了,很是羡慕。而真正施工队到来了,却

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首先是施工时给小区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改造进行的同时小区的居民还要在房

屋里生活。这位老人的房子从去年过年前就开始改造,到现在还不见完工,施工效率低,时

间长。施工带来的噪声污染不说,施工造成的扬尘、垃圾、砖石没有良好控制,严重影响了

居民生活。特别是这位老太太生活在一楼,根本没法开窗。楼侧面紧靠一楼窗户的垃圾堆竟

然堆了一层高,据居民说最高时可以堆得到两层楼高。煤气管道也迟迟不能进入,两家现在还得合用“小间”一家的厨房,给两家人都带来了不便和不愉快。

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户型的改变并不能让居民满意。改造后,各家独门,但两户共用

一廊的方式使两家有太多互相影响的可能,两家中“小间”一家的生活影响较重,“大间”进出也不自在,总要通过“小间”卧室通往厨房的通道。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施工质量较差。楼道里能够发现楼道里外伸出去的墙体与原建筑的

连接处竟在有些地方有很大的开缝。下水管道在改造后不久就又出现了问题。

居民担忧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房屋结构。这些楼房下面三层是砖木结构,四、五层为80 年代加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今又向上加建了一层。50年来地基下陷已经使底层通风口

陷于地下,这样的加建让居民对自己房屋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还有楼道内一层至三层的楼梯扶手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遗留下来的,不大符合人体工

程学,用起来不舒适,楼梯路面也很窄。却没有进行改造。在这样一个居住着很多老人的小区,这样的楼梯确实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也许很多问题会在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解决。但目前二区居民对改造工程不大满

意,他们总说,如果像旁边(鞍山四村三区)或对面(交通小区)那样改造就好了。

比较结论:

鞍山四村二区旧房改造突出问题是:改造后的户型结构不够合理,施工过程极大影响

居民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楼梯、下水、煤气等)。这些关键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而三区的改造从房屋到配套设施都贴进民心,普遍让居民满意。

问题症结:

居民对“好”的评价词语并不多,而对“不好”却有着说不尽的话。三区改造的成功

之处正是考虑过了二区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果三区改造在后,二区改造在前,这倒可以理解为经验教训使然。然而问题是三区改造在前,二区改造在后。为何二区改造没有吸取三区改

造的经验呢?难道是因为三区改造的成功掩盖了问题、麻痹了视听?

经过调查,二区在改造时并没有多听取群众的意见。虽然改造前每户都要签字同意,

然而事实是很多居民都是在改造开始后才签的字。而之前签字也是在改造方案基本定下来之

后才进行的,有点形式化。

这样导致改建方案并不是群众想要的,居民最需要解决的很多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正如一位居民所说:“改建我们肯定是欢迎的,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真正落实起来还应该

先听听我们的意见。否则就有点霸道了。”

政府也在努力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比如在网上就找到了“杨浦区人民评议政府工作”

网站,群众的很多意见都可以在上面反映,区长和其他一些相关领导快捷直接地给群众答复,并对问题给予解释或解决。但如鞍山四村二区的改造问题,在出现问题之后再去解决,就有点亡羊补牢的意味了。

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可能由于改造的时间紧迫性。在首批“平改坡”成功进行后,可能政府急于让这种成功模式应用到其他旧住宅中去,以利益居民。切不可急于做“政绩工程”。

解决方法: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认识到了一些在旧房改造中易犯的错误。同时,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解决问题和避免错误的方法:

一、以人为本。旧房改造是以广大居民为受益者的大型工程,当首先考虑“人”的需要。

急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是好事,但跳过考察居民需要这一步,其动机与结果就可能相悖。

二、因地制宜。各小区所处环境不同,其历史条件与现实状况各不相同。应当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全面地看问题。

三、工作透明。旧房改造是大工程,也容易出现偷工减料的事件。应当向居民说清楚工

程的具体内容,让居民来监督施工。

总之,旧住宅的改造是以居民为最终受益者的大工程。以人为本,才能最终创建令“人”

满意的和谐社会。

旧厂房改造案例

旧厂房改造成各类产业园案例 1、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 该园由深圳市福中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到福田区政府指导和大力扶持的专业园区。在2009年第十一届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由福田区政府授牌并正式开园,目前已有60余家企业入驻。 位于福田区梅林,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7.66万平方米,由一栋新建的科技主楼、两栋升级改造的科技2#、3#楼和一栋商务公寓组成。是福田区响应深圳创建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落实《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府优惠措施以及扶持政策,将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广泛的空间以及优越的环境。在新的历史时期表现出巨大的软硬件优势。 位于上梅林的多丽科技楼为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首期用房。该楼由福中达公司投资1.1亿元兴建和经营,于2009年8月落成,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楼高12层,配有近万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科技楼按现代化标准设计和施工,配备先进的光纤通信网络,设施完备、环境优雅。 2#、3#科技楼建筑面积共2.7万平方米,原是旧工业厂房,2009年福中达公司出资900余万元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接入了光纤通讯网络,办公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公司将逐步对其实施“腾笼换鸟”,淘汰原有低技术含量的老企业,吸纳新型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企业入驻。 该项目租金每平方米约55元,政府给入驻企业补贴一半租金以吸引企业入驻,培育市场 2、F518创意产业园 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劳动社区的宝源路和兴业路之间,一个大型建筑项目矗立在人们眼前,从宝源路看过去裸露的灰色槽钢,粗糙的红色砖墙,完全体现一种粗犷的后现代艺术风格。2006年,F518创意产业园成为宝安首个利用旧工业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园区,也是第一个纳入宝安区“十一五”规划的文产企业。 F518时尚创意园是在宝安区以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质量背景下所诞生的,它把旧厂房功能成功置换,改造成为文化特色街区。该园区于2007年6月开始改造建设,同年12月7日落成并开始招商,2008年5月,成为第四届文博会分会场。 园区总规划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由深圳创意名家1号工作站、创意前岸、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品位街、创展中心及前岸艺术酒店六大主题区及公寓、停车场共同组成。 3、南海艺库 三洋厂房位于深圳蛇口太子路,紧临海上世界,总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

棚户区改造成功案例 旧城改造成功案例

棚户区改造成功案例旧 城改造成功案例 上海新天地 “欧洲许多城市都保留了不同时代的城市…断层?,如意大利里昂,从古罗马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面貌都保存下来。还有巴黎,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与现代的城市和谐共存。中国的城市也应留下历史、文化的印迹……” 这是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的观点,当他在业界一片反对声中毅然接下上海太平桥旧区改造项目时,有一位美国的旧城改造专家却十分赞同他。设计师本杰明伍德与他惺惺相惜:“中国许多城市往往因为新的建设就轻易地把过去的老房子毁掉了,这是十分可惜的。”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念和独特的文化理念,成就了现在的上海“新天地”。 本着不同的城市要留下不同的历史印迹的观念,本杰明伍德

将上海石库门用原来的材 质整旧如旧,而在内部进行了现代化的设施装修。走入新天地,依旧是青砖步道, 清水砖墙,乌漆大门,窄窄弄堂,仿佛时光逆流,重归故里。但石库门里七十二家房客的嘈杂,已换上了优雅的音乐,舒适的中央空调。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国度的人们相聚在露天咖 啡座、酒吧、餐桌,在休闲中感受和触摸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 人们这样评价“新天地”:年轻人说它时尚,中、老年人称它怀旧,外国人认为它就是中国,中国人却感到新鲜、洋气。专家则认为新天地既给人以百年前的历史联想,延续了历史文脉,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上海的城市定位十分契合。 “新天地”在旧城改造中走出了一条保护和发展相辅相承的好路子。杭州园林设计院副院长、西湖南线整合工程总设计师周为说,对于一些不是文物的老建筑,在国内很有可能会被拆除,而在国外却比较流行保留一部分并加以现代化包装,从而激活整个街区或一个城市的发展。比如国外的一些老码头、旧建筑通常会改造为有历史感的展览馆或步行街,

国际旧城改造案例借鉴

附2:国际旧城改造案例借鉴 (一)波士顿昆西市场 1.概况 昆西市场(Quincy Market)位于波士顿市中心市政厅后侧,紧邻波士顿港、金融区和市级百货商场,以波士顿第2任市长Josiah Quincy的名字命名,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得益于19世纪波士顿港的繁荣、1822年波士顿由两殖民区正式合并成为一座大城市,以及市中心法尼尔厅(Faneuil Hall)附近贸易增长的需要,昆西市场应运而生。1824年,昆西市场在旧有的Faneuil Hall Markets 广场之基础上扩建而成,1826年开始运营,3栋2层高的建筑初期均用于农产品储藏和肉制品交易。 随着市场的发展,该地区过于拥挤、建筑过于陈旧,其作为食品集散中心的功能逐渐丧失。1961年,为重新开发城市滨水地区,波士顿再开发局(Bosto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将昆西市场列入了城市的改造计划,实行建筑更新。经过改造的昆西市场,成功转型为新型商业中心和旅游购物景点,更汇聚寰宇美食,西式正餐、快餐小吃、法国菜、土耳其菜、亚洲菜系等,都有其一席之地。 卫星图与地图中的昆西市场(红色标记处)地处波士顿市中心 2.地方特色 2.1优越的区位 位于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波士顿的市中心,邻近港口滨水区域、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拥有大量消费群体作为商业区的依托,如上班族、旅游者,以及日常消闲购物的市民。

2.2悠久的历史 作为波士顿早期的商贸旺地,拥有接近200年的历史沉淀,商业富集度极高;其古朴的建筑外观弥补了当代购物中心或美食广场“历史感”不足的缺憾,更迎合了当下市民游客的怀旧心理,旅游价值大大提升。 2.3典雅的建筑 昆西市场楼高2层,长163米,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从建筑上看,昆西市场由巨大的传统新英格兰花岗岩和红色围墙建成,四周呈长方形,中轴线处有一长廊,设有大量座椅和出入口(侧门)。 昆西市场主楼的正面与侧面 3.改造亮点 3.1市场调研先行 改造前,波士顿再开发局先行对昆西市场周边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昆西市场正处于市民最喜欢的市中心滨海地区,有着便利的交通环境及成熟的海滨氛围。在市场周围的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生活着超过20000名居民,足以支撑未来市场的消费需求。 3.2直面公众质询 改造初期,当地居民组织和不少建筑师对改造提出异议,认为此举会破坏原有的市场文化。但波士顿再开发局承诺,昆西市场不会被简单地当作历史遗迹来处理,规划将会对旧有的建筑进行修护,逐步添入新鲜的元素,令改造后的市场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收入的来源。

老城区改造方案

旧城区改造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旧城区改造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改变旧城区面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和市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改造建设,全方位加强管理,将旧城区改造建设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质量优良的现代化街区。 旧城区改造的基木原则是: 1、高起点规划设计的原则。规划设计坚持高起点,一步到位,保证旧城改造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保证功能和景观的先进性,确保30年不落后。 2、促进商业、服务业繁荣,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调整用地功能,完善商业、服务业设施和其它基础设施,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繁荣城市经济。 3、保留与改造扩建、拆迁与开发新建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规划设计方案,逐个地段、建筑抓落实,对保留的建筑物实施改造、扩建;对可开发建设的地段,拆除旧建筑后实行综合开发建设。 4、地上地下、立体空间全方位改造的原则。改造地段同时实施地下管线敷设,地上公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及建筑改造开发建设、空间艺术和环境艺术工程建设整体配套,相得益彰,不留死角。 5、政府推进和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旧城改造积极引

入城市经营理念,坚持谁投资、谁收益,政府、社会多渠道筹措融通资金,共同为旧城改造做贡献。 6、保护文化遗产、突出特色的原则。改造因地段建筑物制宜,突出历史文化底蕴和沿海城市的特色,打造城市品牌。 二、相关政策 旧城改造需大量资金投入,采取受益单位出资、按市场机制运作筹资和政府投资等多渠道解决。 (一)市政公用设施改造建设。道路、广场和地下通道等,以政府投资为主;专业管线由产权单位投资;改造建设后能盈利设施如停车场、公交站亭等,由盈利单位投资。 (二)环境设施建设。向公众开放、供市民休憩的非盈利环境工程,如街心公园、灯光景点和雕塑、休息椅等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建筑物装饰灯光、牌匾和其它凡能落实责任单位的环境工程由单位投资。 (三)建筑物改造。现有建筑改造后可以增加有效使用面积的,改造所需投资全部由产权单位负责。现有建筑改造后不能增加有效使用面积的,实行两种投资政策:一是产权单位有经济实力的,所需投资以产权单位为主;二是产权单位经济实力较弱的,所需投资政府予以适当补助。商业网点改造的,所需投资均由产权单位负责。凡能免收的费用予以免收。 (四)建筑物拆除。拆除的建筑物按政策对产权单位予以补偿;拆除后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按市场机制实施开发建设;拆除后建

旧厂房改造案例

旧厂房改造著名案例 一、西方发达国家老厂房改造著名案例 在西方发达国家,老厂房改造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比较成熟,成功的案例也很多。下面从众多成功案例中,选出三个比较著名的案例作简要介绍。 1、美国纽约SOHO SOHO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的西南端,是一个占地不足0.17平方英里,居民人口不到7000人的小社区,却是闻名于世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也被视为创意产业的策源地,已经成为世界上通用的当代艺术代名词。 SOHO原是工业区,区内有50多座独具风格的铸铁工业厂房建筑。二战之后制造业不再是纽约经济的支柱产业,工厂开始搬出SOHO厂区,SOHO内的许多厂房成为空置房。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批艺术家的入驻,稍作改造的SOHO逐渐成为艺术家聚集的场所。1973年,SOHO被列为保护区,这是美国也是世界上首次将工厂仓库区列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法律保护。政府在新城市规划中明确了SOHO以艺术品经营为主,辅以餐饮、旅游、时装的时尚化历史文化景区,建筑的再利用,还吸引了许多著名品牌的时装、家具、床上用具、摆设等的时尚商铺,政府从房地产和其他运营税收的增长上得到了巨额的财富。 2、法国巴黎奥赛艺术博物馆 奥赛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塞纳河的左岸,是当今巴黎三大艺术宝库之一,现有艺术收藏4000多件(其中有凡高、高甘、安格尔、德拉科卢瓦、莫奈等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以及家具陈设等,展出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 奥赛艺术博物馆原是一座火车站,因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形同废置,曾被列为拆除建筑。1982年法国政府决定把它

改造为一座艺术博物馆,1986年12月奥赛艺术博物馆落成开幕。 奥赛艺术博物馆的室内设计由意大利设计师米诺·奥兰蒂完成,在大厅的两侧大量创造了“房中房”,形成高低错落的夹壁平台以展出雕塑品,使人联想到塞纳河的驳岸码头。保持旧建筑要素的完整是设计成功的重要原因。 3、日本名古屋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 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位于日本名古屋市西区,是日本著名的产业纪念馆,也是日本有名的收费旅游景点,日均接待参观人数超过5000人。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占地41597平方米,建筑面积26846平方米,展览面积14133平方米,馆内陈列的主要是丰田集团的发展历史、产品、发明、设计等。 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是于1994年由原丰田纺纱织布株式会社厂房改造而来,使丰田集团的发祥地建筑物作为珍贵的产业遗产得以有效利用。 二、上海老厂房改造典型案例 目前上海老厂房改造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约有50个,下面挑选其中比较典型的5个作简要介绍。 1、八号桥 八号桥位于建国中路8~10号。项目改造始于2004年3月,是上海老厂房改造较早的项目之一,由时尚生活中心进行改造,为上海首批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是目前类似项目的典型。项目总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逾20000平方米,其前身是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约15000平方米的老厂房。 项目特点:(1)位于市中心核心地段;(2)历史与时尚共存,保留工业元素,如厚重砖墙、管道、斑驳的地面等,同时使用了大量的玻璃门窗,外墙青砖等时尚元素;(3)设计留有众多“租户共享空

旧住宅改造案例分析

旧住宅改造应以人为本 ——上海旧住宅区改造关键字:旧住宅,改造,以人为本,和谐改造 前言: 上海旧住宅有各种难处,是全国出了名的。上海是个大都市,可很多居民居住的房屋小得挤的无法想象。 不过,近年来上海旧房改造工程搞得轰轰烈烈。上海市各级政府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市内各式旧住宅进行改造。其初衷定是好的。然而在改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居民需要改造什么?怎样的改造方式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 对比一个正在改造中的小区和一个已经完成改造的小区,虽然这两个小区离得很近,但由于改造进度与改造方式等的不同,两个小区的居民对“旧住宅改造”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两个小区改造过程与结果的比较分析,找出旧住宅区改造的问题症结,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 案例调研: 鞍山四村二区(59-79号)、鞍山四村三区(80-116号) 小区区位图 小区简介: 这两个小区同属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分属不同的居委会。它们在1999年改造前

的历史沿革大体上是一样的。 鞍山四村始建于1954年,建于著名的上海“两万户”建成之后,为三层砖木结构。当时国家正处于解放后经济恢复期,当时的上海居民普遍居住在石库门之类的旧式里弄里,非常拥挤,公共设施条件也相当差。而鞍山四村之类工人新村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但小区设计标准低、间距宽、占地广。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的进步,居民对居住条件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上海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也要求政府对这片小区进行改建。改建主要在原本三层的砖木结构房屋上加建了两层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并在小区内加建了一些公共设施,在小区外加建了菜场。户型结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另外也加建了一些混合结构的住房,为四至六层。 1999年,上海市开始大规模的“平改坡”旧房改建工程,改造重点为环境改造、房屋改造及配套设施改造。据居民讲,由于二区内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改建难度较大,第一次大规模改建中并没有进行到这里。而三区则从房屋,到环境,再到配套设施良都进行了良好的整改。 调研情况: 1.居民和社会结构 两个小区的居民大都为中低收入者,上海本地人占大多数,年龄成份偏老龄化。这两个小区建造得比较早,有些居民从小区建成起就居住在这里,更有许多居民就出生在这里。尤其在一到三层,有很多“看着小区成长起来”的居民。 这里的住房条件不大好,年青一代有能力的都搬了出去。致使这里老龄化程度重。 三区也是同样。黄昏时分,小区活动广场和公共绿地里,随处可见散步锻炼、下棋聊天的老人。他们在小区里的生活自由而安全。 2.小区住房的户型、面积 两个小区在“平改坡”改造前,都为不成套的住宅,为上海典型的“新工房”。两户为一个单位,共用一间厨房(8.5m2)、一个卫生间(1.2 m2)。每户拥有一间卧室,有大小间之别(大间20.4m2,小间15.3m2)。 三区在改造后大部分房屋成了外楼梯连廊式。 而二区正在改建的住宅将要改为“独门不独户”的住宅。 3.改造重点和方式 三区改造重点:建造独门独户,独立卫生间和厨房,平改坡,外楼梯。 三区从2000年起进行旧房改造,历时两年多,对小区内几十幢工房进行了

基于旧厂房改造的共赢模式分析——以广州市某国企为例

基于旧厂房改造的共赢模式分析 基于旧厂房改造的共赢模式分析 ————以广州市某国企为例以广州市某国企为例 以广州市某国企为例 2014年12月08日 摘要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州市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这种增长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基础上。粗放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传统发展的老路已经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亟须转型,广州市适时推出“三旧”改造正是破解这一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总结推进旧厂房“三旧”改造工作的做法,探讨企业、政府、社会共赢模式,为加快“三旧”改造的实施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经验。 关键词关键词::“三旧”改造,土地价值,整体改造,共赢模式 随着城市进程化的加快,一些曾经位于城市边缘化地区的旧厂房逐步被围合在了城市的中心地带,这不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便,而且也影响了整个城市的规划发展[1]。许多工业企业由于环保、安全等要求,逐渐停产,并将原生产企业搬迁到二三线城市的郊区,而原旧厂房用地则腾空出来,或临时租赁,或通过“退二进三”政策改造成创意园。旧厂房的改造成为城市再生及企业增长的一个契机。然而,面对旧厂房改造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如何通过旧厂房改造,实现企业、政府、社会的共赢,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 影响旧厂房改造的因素 影响旧厂房改造的因素 城市中的旧厂房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而遗留下来的[2],丧失了原有的生产功能,如何最大效度的挖掘旧厂房用地潜能,促进城市功能空间的多样性,进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三方面因素的配合:政府政策支持、旧厂房用地权属清晰、土地规划合理。 1.1 政府政策支持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广东省在总结佛山“三旧”改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2009年8月出台《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标志着“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在广东正式推开。作为试点区广州市同年以《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穗府〔2009〕56号)响应省政府号召,对改造模式进行细化,全面启动了广州市的“三旧”改造工作。为统筹协调广州市全市的“三旧”改造工作,2010年2月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紧接着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关于广州市“三旧”改造管理简政放权的意见》(穗府办〔2011〕17号)、《国有土地上旧厂房改造方案审批权限下放工作指引》(穗旧改办〔2011〕70号)、《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补充意见》(穗府〔2012〕20号)等文件,进一步提高“三旧”改造审批效率,调动各级单位的积极性,并强化政府主导,有计划的安排推进“三旧”改造工作。至此,旧厂房改造所需政策支持已经成熟。 1.2 旧厂房用地权属清晰 土地权属清晰是旧厂房参与“三旧”改造的必要条件,包括有效的权属证明和明晰的现状边界。但是广州市许多国企旧厂土地大部分为政府划拨,建厂至今基本上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不断地改扩建过程中,一种现象是权属证明资料保存不完整,甚至丢失,进行“三旧”改造前,必须先办理确权手续,获得有效的权属证明;另一种现象是,权属证明文件

旧城改造实施方案

济南市市中心街区旧城改造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市中心街区旧城改造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改变旧城区面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和市民生活质量,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改造建设,全方位加强管理,将旧城区改造建设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质量优良的现代化街区。中心街区旧城改造的基木原则是:高起点规划设计的原则。规划设计坚持高起点,一步到位,保证旧城改造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保证功能和景观的先进性,确保30年不落后。 促进商业、服务业繁荣,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调整用地功能,完善商业、服务业设施和其它基础设施,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繁荣城市经济。 保留与改造扩建、拆迁与开发新建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规划设计方案,逐个地段、建筑抓落实,对保留的建筑物实施改造、扩建;对可开发建设的地段,拆除旧建筑后实行综合开发建设。 地上地下、立体空间全方位改造的原则。改造地段同时实施地下管线敷设,地上公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及建筑改造开发建设、空间艺术和环境艺术工程建设整体配套,相得益彰,不留死角。 政府推进和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旧城改造积极引入城市经营理念,坚持谁投资、谁收益,政府、社会多渠道筹措融通资金,共同为旧城改造做贡献。 保护文化遗产、突出特色的原则。改造因地段建筑物制宜,突出历史文化底蕴和沿海城市的特色,打造城市品牌。 改造范围 中心街区旧城改造范围是,解放路一南大街一青年路一北马路道路两侧及纵向廷伸区域,环路总长约7公里,面积约3.5平方公里。 改造时间 2006至2008年完成主要改造任务,2008年完成收尾工程。启动时间为2006年3月。 改造内容 1、地下设施 敷设供水、排水、供热、供气等必设管网,电力、广电、电信、联通、长途传输等“五线”入地,超前预设专业管线,有条件的区域建设地下综合管沟。 2、道路交通设施 以路网通畅、路况完好率98%以上、设施齐全为目标建设。 ①拓宽道路,打通卡脖子路段,调整干道开口,保证道路畅通。南大街、北马路等人流、车流密度大的街道,有计划地建设地下通道。 ②搞好道路整修和养护管理,包括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路沿石及相关设施完好率达标。

清河坊街旧城改造案例分析

旧城改造案例:清河坊历史街区—《建筑法规》课外拓展 建筑091 马梦尧09142117 日期:2011年11月2日

背景介绍: 清河坊历史街区坐落于市上城区吴山北麗,南面繁华的路特色商业街,毗邻西湖、柳浪闻莺、城隍阁等著名的风景区,坐拥历史文化名城美妙的自然山水,占地面积13.66公顷。 它是保留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是悠久历史的缩影。这里的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铭刻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名人、老巷、旧居、百年老店交相辉映,积淀了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的百年老店,如王星记、小泉、万隆火腿栈、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叶种德堂、保和堂、状元馆、王润兴,义源金店、景阳观、羊汤饭店等均集中在这一带。街区有:国家级文保单位胡庆余堂、钱江第一井、唐朝天门、于谦故居、胡雪岩故居等景点。 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工程是市创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大举措,也是西湖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修缮将着重保留历史文脉,传承历史文化,再现古城风貌,集“游、购、娱、吃、住、行”于一体,建成具有杭城特色、环境典朴、功能完备、管理规、古风扑面的步行街区,其最终目标是老城的缩影、传统文化的代表、城市旅游的经典。 清河坊之地,历史上曾是两朝建都,是杭城文脉所在和吴越文化的发源地,拥有这个城市最辉煌的历史文化,有代表这个城市最古老、传统的生活方式。明朝书画家徐渭所言“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正是当年对清河坊的繁华盛世的描绘。质量生活点评清河坊:她是这座城市呼唤挽留以后的一段记忆,她是这坐城市被定格了的历史,它是生活,也是场景。

保护情况: 20世纪90年代,国的许多城市进入了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时期,在风起云涌的“旧城改造”声潮中,一些历史地段在推土机下逐渐消失,清河坊历史街区也不例外,但在关键时节,市委、市政府领导作出了英明的决策,毅然扼住了推土机的车头,把清河坊从改造中挽救出来,从此走了保护的历程。当时,按照市整体规划,河坊街两侧建筑将尽数拆除,改建成32米的公路。 有识之士得知消息后立即写信到市委、市政府,力清河坊的历史人文价值,呼吁:文物不能再生,毁之将千古遗恨;若拆除重建,也会变成赝品,价值将顿失,保护河坊街已刻不容缓。当时上任才6天的市长仇保兴(现为建设部副部长)深为感动,表现出一个领导者卓识与远见,马上作了批示:“在旧城改造中碰到有保存价值的历史文化古迹,应予以切实保护,并力争留出几块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之源。”要求河坊街从改造转向保护,时任市委书记的金明看了黄晓杭的信,也做出了批示。一场紧急抢救河坊街的行动,快速而有序地展开。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河坊街实地调查勘察后,决定停止拆迁,并现场办公研究保护措施。市委、市政府对清河坊的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立即从规划、施工、保护文物等方面做了大量调整工作,要求对保护、修缮后的河坊街是“不华丽、不高贵、不简陋、有涵,重现河坊街清末民初的市井文化的原汁原味”。 2000年3月27日,市政府作出批复,将河坊街、大井巷一带正式定名为“清河坊历史街区”。辖地为华光巷以东、中河路以西、规划高银街以南,鼓楼、城

[管理]旧厂房改造案例

[管理]旧厂房改造案例 旧厂房改造著名案例 一、西方发达国家老厂房改造著名案例 在西方发达国家,老厂房改造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比较成熟,成功的案例也很多。下面从众多成功案例中,选出三个比较著名的案例作简要介绍。 1、美国纽约SOHO SOHO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的西南端,是一个占地不足0.17平方英里,居民人口不到7000人的小社区,却是闻名于世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也被视为创意产业的策源地,已经成为世界上通用的当代艺术代名词。 SOHO原是工业区,区内有50多座独具风格的铸铁工业厂房建筑。二战之后制造业不再是纽约经济的支柱产业,工厂开始搬出SOHO厂区,SOHO内的许多厂房成为空置房。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批艺术家的入驻,稍作改造的SOHO逐渐成为艺术家聚集的场所。1973年,SOHO被列为保护区,这是美国也是世界上首次将工厂仓库区列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法律保护。政府在新城市规划中明确了SOHO以艺术品经营为主,辅以餐饮、旅游、时装的时尚化历史文化景区,建筑的再利用,还吸引了许多著名品牌的时装、家具、床上用具、摆设等的时尚商铺,政府从房地产和其他运营税收的增长上得到了巨额的财富。 2、法国巴黎奥赛艺术博物馆 奥赛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塞纳河的左岸,是当今巴黎三大艺术宝库之一,现有艺术收藏4000多件(其中有凡高、高甘、安格尔、德拉科卢瓦、莫奈等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以及家具陈设等,展出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

奥赛艺术博物馆原是一座火车站,因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形同废置,曾被列为拆除建筑。1982年法国政府决定把它改造为一座艺术博物馆,1986年12月奥赛艺术博物馆落成开幕。 奥赛艺术博物馆的室内设计由意大利设计师米诺?奥兰蒂完成,在大厅的两侧大量创造了“房中房”,形成高低错落的夹壁平台以展出雕塑品,使人联想到塞纳河的驳岸码头。保持旧建筑要素的完整是设计成功的重要原因。 3、日本名古屋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 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位于日本名古屋市西区,是日本著名的产业纪念馆,也是日本有名的收费旅游景点,日均接待参观人数超过5000人。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占地41597平方米,建筑面积26846平方米,展览面积14133平方米,馆内陈列的主要是丰田集团的发展历史、产品、发明、设计等。 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是于1994年由原丰田纺纱织布株式会社厂房改造而来,使丰田集团的发祥地建筑物作为珍贵的产业遗产得以有效利用。 二、上海老厂房改造典型案例 目前上海老厂房改造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约有50个,下面挑选其中比较典型的5个作简要介绍。 1、八号桥 八号桥位于建国中路8,10号。项目改造始于2004年3月,是上海老厂房改造较早的项目之一,由时尚生活中心进行改造,为上海首批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是目前类似项目的典型。项目总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逾20000平方米,其前身是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约15000平方米的老厂房。 项目特点:(1)位于市中心核心地段;(2)历史与时尚共存,保留工业元素,如厚重砖墙、管道、斑驳的地面等,同时使用了大量的玻璃门窗,外墙青砖等时尚元

中国旧城改造典型案例分析——上海市的更新

中国旧城改造典型案例分析——上海市的更新 上海城市更新历程 上海是中国最早开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自1843年开埠后,到20世纪90年代的浦东大开发,乃至现在,一直处于城市更新当中。 上海城市更新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是1843年开埠后至新中国成立期间。该阶段的城市更新主要是由帝国主义殖民者主导,进行了类似西方近代化的城市建设,改变了上海原来以农业为主的部分区域的建筑风貌;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至90年代,城市基础建设和工业化是主流,该阶段的城市更新以基础设施建设、居民住房改造为主;第三个阶段是90年代至今。该阶段比较重大的举措如浦东大开发、市区工业外迁、市中心人口外迁,城市更新主要体现在旧工业区、旧商业街、旧居民区的改造和升级,以及浦东新区的改造建设等等。已完成的城市更新项目中比较典型的如太平桥石库门更新项目、世博园片区升级改造项目等等。城市更新迭代进程有着从福利主义逐步走向综合价值取向,上海的城市更新同样也历经了这一系列变化。 图表城市更新模式迭代特征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上海改造更新模式 上海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城市更新,也是目前国内大多城市采取这种方式,政府在其中充当主导角色,拆迁主要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主体进行实施,拆迁完成后,土地收储,在公开市场进行招拍挂。对于居民区改造而言,根据不同的项目情况、地域特色所采取的城市更新方式,主要有五种模式:保障房基地、政府搭台招标、市区联动招拍挂、政府房屋回购、宅基地置换等模式。其中对于具有竞争力、改造溢价高的项目,主要采用政府的搭台招标以及收储招拍挂模式。从更新流程上看,从区域评估、到实施计划,最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