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篇文章看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异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几篇文章看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异

从几篇文章看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异

闲时读了网上的〈外国专家听课后竟然说不出话来〉,这篇文章和〈应不应该让孩子出国读书---中外教育理念差异有多大?〉这篇文章,令我思考了很多:

这2篇文章,前者说的是北京某重点学校的快班的一位特级教师,他在成功的讲完了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后,自己和同行们都非常认可的。而听了课的欧美专家们听课后竟然说不出话来。文章写到:

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老师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黑板上的字渐渐丰满起来,那字大小不一。有些字,老师大笔一挥划上一个圈,或一个框,或一个大三角,看起来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像一个框架图。

整堂课,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也不必学生上去擦黑板。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就是重点,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踊跃,仍然不乏精彩。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最后老师说:“今天要讲的就讲完了,同学们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

铃声响了。下课。整堂课无懈可击。这是一位特级教师,他露出了笑容。同学们都很高兴。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外国专家听了却说不出话来。“或许他们也很惊叹?等到了会议室再听他们的意见吧!”中方人员想。到了会议室,我们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

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

这问题反映的就是当今欧美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客观上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

所以,外国同行说,他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因而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

可是,教学、教学,在课堂上的40分钟,难道不是老师该教得精彩、精辟吗?学生除了课堂听讲和踊跃回答问题,课外不是还有许多时间去练习和温习吗?

这不仅是中国教师的理念。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能遇到好老师,不就是看重老师教的水平吗?“儿子啊,你上课别说话,别做小动作,你得好好听!不好好听,你怎么能学会呢?”所有的家长都这样说。

可是西方教育认为:学生上课就是要说话,要动手,要又说又动,说与做并用。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到底哪一种好?

不要问上述教师是谁,不要问上述那堂课发生在哪里,从都市到乡村,虽然许多教师还达不到这位特级教师的水平,但此种教育方式在中国无数课堂里反复呈现。你会不会问:我们这样教,有什么不对吗?

这已经是我们行之已久的认为很高水平的课,但就是这样的课,是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的。这意味着中国要变教育,有相当广泛的现状要变,有相当艰巨的路程要走。

而后者呢,则是北京一所大学的教师写的文章,是说了他在面临着孩子是否出国留学这一事情时候的困惑:妻子几年前去美国留学,后来又去了加拿大工作。这令他有了好几次机会出国探亲并亲自去考察了外国的学校教育,亲眼见到了西方国家的教育的利与弊。他写到:

虽然我也去美国探亲好几趟、但我每次都毫不犹豫地把女儿带回国,因为我看着那些海外留学生的孩子不但满嘴英文汉语忘得精光,变成了黄皮白心的“香蕉”,而且大部分孩子都是自然成长,小学三年级还搞不清加减法,考一个70分老师都要表扬你好几天。我想这样学出来的孩子不傻也是白痴。

所以每次我不顾妻子的反对把孩子带回来,我都认为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就这样,女儿在国内上完了小学,以优异成绩进入了重点中学,她的英语很流利,就这样下去,她在国内读完中学,考上大学,以后再去国外留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为她设计的人生道路,好像没有什么差错,似乎一切都很顺利。然而我最终还是舍弃了国内这些优越的条件,把她送到加拿大让她在母亲身边读中学。为了这个决定,我犹豫了很多年,进行了反复的比较,虽然还不能做出最后的定论,但倾向性已经很明显。我认为中国和西方的教育都有优劣,但从目前来看,中国需要改进的地方更多,尤其是在教育理念上。过去我对西方的教育抨击是最厉害的,我去了北美好几趟,亲眼看见他们学校对学生的放纵,家长对孩子的放纵、政府对老师的放纵。在北美的学校里,学生是大爷,学生对老师不但直呼其名,而且上课说话打闹老师最多只能把他带到校长那儿,绝对不能谩骂和体罚。有时老师气的发抖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就这样老师对那些淘气的孩子还要百般耐心,稍有进步就要拼命地表扬。在学校老师也布置作业但不改作业,只是第二天对一对答案,学生不做作业也没人管。这里的家长也是大放手,他们认为孩子应该独立成长,孩子应该由学校管。他们工作非常忙,每天早上开车把孩子拉来,晚上接走就觉得尽了家长的职责,其他就很少过问。

面对这样一种教育体制,我不可能让女儿这里来放羊,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把女儿带回国。在国内,我们有严格管理的学校,再淘气的孩子也有办法治你;有兢兢业业的老师,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对学生认真负责;有尽职尽责的家长,孩子不但要完成大量

学校的作业,还要跟着家长去上各种课外补习班。这样的学习环境,想必应该能培养出出色的人才吧?然而答案却并不是令人满意。

是呀,我们中国的教育一切都为了考试,教育官员、老师、家长、学生一直到整个社会,一切都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转。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高考是一次大限。考好了,你平步青云、出人头地、全家光荣。考砸了那就脸面全无、终身倒霉、连父母在单位都抬不头。为了这一大考,学生从小学开始拼搏,甚至会用99.8和99.9的差别,来判断一个小学生的好坏,这太残酷了。为了进重点小学、重点初中乃至重点高中,学生拼掉了所有的童趣和青春,家长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和精力。当然我们培养出了无数的考试高手,据说有的学生在托福考试中甚至能够一不小心考出满分成绩,让母语是英语的人大跌眼镜。在国外的中学和大学中,只要有中国学生,考试成绩肯定是第一流的。

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代价是什么呢?我认为在这样的考试教育的体制下,我们培养出了低能的一代人。我们过去经常讲高分低能,其实大家并没有意识到低能的严重程度。也就是说,我们的高中生毕业时除了书本上的东西他没有学到生存的基本知识,也就是说他到了18岁离开了父母的年龄还不能独立生存。这种长不大的孩子将来对社会真的有用吗?有人认为生活常识不用学校教,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就学会了,这是极错误的观点。在加拿大的初中和高中有一门表演课是必须要学的,这是由专业老师教授学生如何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形象和与人交往的课程。有这种训练的学生,在出去找工作面试时,成功的机会就大的多。

“一无是处”的北美的非考试教育的利弊:加拿大过去也有一个高中毕业的大考,这个也就是相当于我们国家高中会考吧!这个高中毕业的大考的成绩也是北美各大学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由于近几年华人的孩子在大考中占尽了优势,所以现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