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黄陵县中医医院

“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我院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治未病”中心工作领导班子

“治未病”中心主任:吴浩云

成员:吴浩云张超拓惠莲张敏

耿刘哲黎娜

主要职责:

1、建立质量管理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做到有人管,有人抓质量管理工作。

2、制定“治未病”科发展方针、目标、任务,营造“治未病”理念及内涵文化。

3、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严格考核。

(二)成立由名老中医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

开展和指导相关工作

专家咨询组:

组长:寇俊平

成员:雷俊生王世利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医整体观、辨证观出发,认识人的健康状态及其和谐发展,研究规律,创新技术。

2、坚持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为核心。以身心健康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注重对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研究预防和保健技术方法。

3、坚持以实践为核心。科研来源于需求,成果服务于实践,提高“治未病”服务的技术水平。

四、实施计划措施

(一)科室设置

初步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设立“治未病”中心(改造医院三楼两间病房)。按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开展服务,提供平台的规范化建设,设立组

织结构和功能定位相对独立、业务工作与医疗服务科室有机联系的“治未病”科室,建立体质辨识和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辅助区域等四区独立的工作场所。购置健康状态信息采集、管理设备(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载体;购置计算机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健康状态辨识及风险评估设备、健康干预等中医诊疗设备,全面开展“治未病”服务,为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服务提供体系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二)进行专业人员培训

选派“治未病”科室的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到国家或省级治未病工作基础好的试点单位进行学习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治未病”的理念及其内涵,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意义,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主要内涵、特点与应用,有关建设规范、运行规范、服务规范、“治未病”服务效果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治未病”服务质量监测,健康管理等,每年培训3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半年。

(三)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1、健全服务载体和服务网络。探索与“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全面综合的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2、规范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紧紧围绕健康维护与促进的要求,结合现代健康管理办法,应用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确定的具体服务内容,建立规范

的服务流程。

(四)初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全程的“治未病”服务。服务对象面对社会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五)推广适宜技术。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开设饮食、运动、药膳、膏方进补等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进行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

(六)明确重点。

1、丰富和发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的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并使之形成体系。

2、中医“治未病”的传统理论内涵和现代理论研究,推动“治未病”的学术继承和发展。

3、“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产品)标准和服务规范的研究,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质量控制体系。

4、“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科学总结服务效果。

(七)实施科研专项计划。按照“治未病”科研规划纲要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产品)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现实需求,结合我单

位的实际,开展有关“治未病”的科学研究。

(八)研讨交流与传播推广。在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以及医疗服务的同时,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宣传,成为“治未病”健康文化、知识与方法等传播的重要窗口。

五、加强督促检查

(一)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治未病”工作顾问和专家咨询组成员对工程实施及工作开展评估指导。

(二)积极配合“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我院“治未病”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三)对全县所有的村、镇卫生院和街道服务中心进行指导和督查。

(完整word版)治未病中心实施方案

治未病中心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我院决定在港口门诊部筹建“治未病中心”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开平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1、建立、完善体检中心。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3、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二、组织结构 成立“治未病中心”领导小组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在港口门诊部设立的“治未病”中心应用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完善运行机制,形成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二)完善服务技术体系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建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及其他多学科技术方法,针对人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评估、干预及其效果的动态再评估等“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 四、主要内容与实施计划 (一)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1.目标计划 (1)初步计划今年9月完成治未病中心的场地建设工作。 (2)今年10月全面规范开展、运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 2.主要内容及运行流程 治未病中心由体检部、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传统治疗中心、名医工作室组成。中心的结构将随着其功能的日益丰富而逐步完善。治未病中心内,体检部、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传统治疗中心、名医工作室分工合作,相互促进,形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有机联系,其主要功能和运作流程可简单归纳如下: 体检部提供独具中医特色辨识体检,也就是中西结合体检,既有中医体质辨识,从宏观上把握健康状况,又有现代医学的常规体检,两者交融,优势互补。通过将中医体质辨识与现代医学和现代科技中各种检查手段相融合,对受检者的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评估,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识体检结论和报告,它是实现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未分化关节炎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未分化关节炎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未分化关节炎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的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未分化关节炎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风湿病科、免疫科、感染疾病科等相关临床医师适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 未分化关节炎是指以关节疼痛、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无其他已知疾病诊断,不考虑病程长短的一类疾病。 中医无未分化关节炎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痹证”范畴。 3 临床诊断 3.1 西医诊断 参照2007 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的关于未分化关节炎诊治的12项建议。 3.1.1 病史 本病患者大都有关节炎,同时除外类风湿关节炎等诊断明确的风湿类疾病。 3.1.2 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关节炎的特点是一定存在关节肿胀,伴疼痛或晨僵。 3.1.3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指标:本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急性期可有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升高或正常;类风湿因子(RF)和抗核抗体(ANA)一般为阴性。 3.1.4 放射学检查 本病患者关节炎发作时可作关节超声或核磁检查,以明确其关节滑膜的变化情况。 3.2 中医诊断 3.2.1 中医病名诊断 未分化关节炎数中医“痹证”范畴,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侵袭,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等疼痛、重浊、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以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病症的总称。 3.2.2 中医证候诊断

未分化关节炎中医证候诊断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得到的临床信息进行辨证,并将中医辨证体系中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相结合,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8]、《中医内科学》[6]、《中西医结合内科学》[7]、《实用中医风湿病学》[9],最后通过专家共识法制订,临床常见证候如下: 风湿痹阻证:关节肿胀、疼痛,痛处游走不定,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或口渴不欲饮,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寒湿痹阻证:关节疼痛,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得寒痛剧,得热痛减,皮色不红,舌胖,舌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缓或沉紧。 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晨僵,屈伸不利,痛有定处,入夜尤甚,或面色晦暗,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气血两虚证:关节肿痛,或肢体麻木,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肝肾不足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腰膝酸软,或潮热、盗汗,或关节发凉,或畏寒喜暖,舌淡红,苔白薄,脉沉弱或细弱。 3.3 鉴别诊断 未分化关节炎需同多种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和结缔组织病等疾病的关节炎相鉴别。 4 临床治疗与推荐建议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本指南的辨证论治是指对未分化关节炎患者通过四诊合参,收集患者病史、症状、舌脉等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辨别证候,并根据证候拟定治疗方法。本病辨证准确,治法对证,选方切合病机,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4.1 辨证论治 4.1.1风湿痹阻证 治法: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方剂:羌活胜湿汤加减。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防风、桑枝、川芎、秦艽、威灵仙、青风藤等。(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V级) 4.1.2湿热痹阻证

实验室建设方案

土壤、水农业环境检测实验室 建设方案 年月日

目录 一、测试项目 二、现有条件 三、标准和方法 四、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内容 五、费用预算 六、项目实施进度 七、项目预期目标

一、测试项目 土壤速效氮、磷、钾;土壤有机质;土壤、水酸碱度;土壤、水 中的全盐含量。 二、现有条件 40m2房间一间。 三、标准和方法 1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2 土壤中速效磷的测定——0.5mol/L NaHCO3法。 3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 4 土壤中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溶重法(外加热法)。 5 土壤、水酸碱度的测定-电位测定法。 6土壤、水-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电导法。 (具体方法见附件) 四、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内容 1、实验台、柜、通风柜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价 备注 (元) 1 中央台3600*1500*850 1 10000 钢木结构,实芯理化板台 面 带试剂架3米 1 900 水槽和水龙头各2 800 2 实验边台2400*750*800 1 3500 钢木结构,实芯理化板台 面 3 天平台1200*700*800 1 2000 钢木结构,大理石台面 4 通风柜1200*750*2350 1 8500 钢木结构,具通风系统 5 药品柜900*400*1800 1 1200 铝木结构 6 器皿柜900*400*1800 1 1200*2 铝木结构 合计29300

2、仪器设备 序号名称规格单价 (元)数量总价 (元) 用途 1 紫外可见分光光 度计200-1100nm,波长 准确度:0.5 nm 37000 1 37000 P 2 红外消解炉可控温、20管14800 1 14800 有机质 3 火焰光度计WGH-1A 8500 1 8500 K 4 震荡器恒温往复震荡5800 1 5800 P\K 5 天平1/1000 6500 1 6500 6 天平1/10000 11000 1 11000 7 酸度计(配相应电 极) PH-3系列2200 1 2200 PH测定 8 电导仪Delta 326 3850 1 3850 全盐测定 9 培养箱BPX-524800 1 4800N 10 烘箱电热鼓风3000 1 3000 11 冰箱大冷藏3000 1 3000 12 电炉可调四联1000W 200 1 200 13 土壤筛(1-9)套400 1 400 14 土钻(取土器)套400 1 400 15 研钵中号100 2 200 16 蒸馏水制取设备套15000 1 15000 合计116650 3、玻璃器皿及试剂 序号规格单价 (元)数量总价 (元) 用途 氢氧化钠500g/分析 纯6.8 1瓶 6.8 见附件方 法 盐酸分析纯9 1 9 硼酸分析纯12 1 12 阿拉伯胶28 1 28 甘油21 1 21 碳酸钾分析纯12 1 12 硫酸亚铁分析纯8 1 8 碳酸氢钠分析纯11 1 11 酒石酸氧锑钾分析纯85 1 85 钼酸铵分析纯175 1 175 抗坏血酸分析纯7.5 1 7.5 磷酸二氢钾分析纯17.5 1 17.5 硫酸分析纯10 1 10

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金川区中医院 中医“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中医药融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造福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特制定金川区中医院“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一开展“治未病”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治未病”进一步丰富了发展中医药战略的内涵。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核心理念之一。在设计中医药强省战略的宏伟蓝图时,我们已经认识到“中医注重预防和治本的特点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认识到中医药对社会的贡献不仅是要看到经济效益,更要看到社会效益。要发挥“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预防保健和医疗中的作用。国家组织开展“治未病”工作,使“治未病”这个古老而先进的理论在中医药建设的医疗、保健、产业、教育、科研和文化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更加明确和清晰。“治未病”工作在我院的开展,开阔了发展中医药建设视野,拓展了中医药建设思路,扩大了中医药建设领域,丰富了中医药战略内涵;“治未病”成为中医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治未病”是实现中医药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治未病”,核心是防患于未然,目的是使人们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带病延年、提高生存质量。开展“治未病”工作,能够提升中医药服务功能,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提

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中医药服务人群,丰富中医药服务内容,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健康的自主行为。因此,“治未病”健康工程在我院的实施,将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减轻医疗卫生负担和家庭、社会负担;将拓展中医特色预防保健市场,带动中医特色健康服务产品的研制、转化和利用;将打造健康文化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治未病”工作的纵深推进,必将提高中医药在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中医药对人民健康水平的贡献率,提高中医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这与中医药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对于发展中医药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治未病”是建设中医药的有力抓手。 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拓展了“名院名科“建设的思路,突出“健康”在“名院名科”建设的中心地位。丰富了“名医”培养的内涵,强化“治未病”知识和技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名医”。培养具有“治未病”理念和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拓宽了医药产品的研发思路,注重开发“维护健康”的中医药产品,促进“名药”的研制和“名厂”的打造;扩大了中医药的群众基础,促进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三进”)目标的实现。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中医药建设事业更上新的台阶。 二开展“治未病”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健全机构,推广宣传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放射性肺炎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放射性肺炎 一、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放射性肺损伤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肿瘤放疗后造成的放射性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放疗科、中医科等相关临床医师适用。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RILI) 1. 定义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各类恶性肿瘤,如食管癌、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及其它纵隔肿瘤等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早期常见临床表现为干咳、憋喘;影像学上表现为肺内照射区域的渗出性改变,我们常称之为急性放射性肺炎。如果放射性肺损伤较为严重,或早期处理不得当,部分患者急性放射性肺炎会反复发作,并最终逐渐演化为肺纤维化,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作组(RTOG) 的RILI评价标准[2]中将发生在放疗开始后90天内者称为早期RILI,发生在90天以后者称为晚期的RILI。晚期放射性肺纤维化一般由急性放射性肺炎发展而来,少部分患者也可无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症状,由隐性肺损伤发展为放射性肺纤维化[3]。 2.病史 具有明确的胸部放射治疗病史。 三、临床诊断 1.中医诊断 1.1中医病名诊断 放射性肺炎,是随着近代放射治疗的发明才出现的新病种,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故而没有中医古代史料记载。然抛开其形成原因,就症状而言,放射性肺炎与中医学肺系疾病的“咳嗽”、“喘症”、“肺痈”、“肺痿”相类似。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胸痛、呼吸功能障碍等。如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4]所言: “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 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简言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仅有干咳、气喘者相当于咳嗽或喘症;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合并感染,高热时(放射性肺炎)即为肺痈;急性放射性肺损伤迁延为晚期肺纤维化则是肺萎。

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

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 院(部)(盖章) 年月日

一、实验教学中心概况 含:二级学院概况(学科、专业、生师数等); 实验中心概况(中心设置、实验室数、面积数、设备总值等); 人员概况(专任管理员和实验教学老师等) 用1-2段文字叙述。 二、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 1、基本原则和依据 2、建设思路(含总体规划:分三阶段进行建设) 3、实验中心组织结构图(如下例)

三、实验室管理队伍 实验室管理人员概况简述 XXX学院实验室管理人员一览表 注: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应由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担任,同一人不能兼任两个及以上中心主任。 四、实验室建设规划平面图(详附件1) 实验大楼实验室要求用CAD格式

五、实验室建设规划阶段 建设阶段规划概述 实验室建设规划一览表

六、特色实验室或特色实验项目介绍 各学院应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有针对性的重点建设若干间特色鲜明,能体现我校地方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实验室,并开设一些特色实验项目。在此做300-800字左右的介绍。 七、实验室建设情况 (一)XXX实验教学中心 1、XXX实验室 按各实验教学中心,对各实验室进行介绍,主要包括: (1)实验室简介 (2)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实验室服务的专业、承担的实验课程等内容。 (3)实验项目开设情况一览表。 XXX实验室实验项目开设情况一览表 注:1、实验类型分为:演示/验证/综合/设计性实验; 2、实验隶属课程信息应按按人才培养方案填写;其中课程类型分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核心和拓展)、专业方向。简写为“基础/学科/专业/方向”。 (二)XXX实验教学中心 1、XXX实验室 ……..

(新)黄陵县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黄陵县中医医院 “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我院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治未病”中心工作领导班子 “治未病”中心主任:吴浩云 成员:吴浩云张超拓惠莲张敏 耿刘哲黎娜 主要职责: 1、建立质量管理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做到有人管,有人抓质量管理工作。

2、制定“治未病”科发展方针、目标、任务,营造“治未病”理念及内涵文化。 3、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严格考核。 (二)成立由名老中医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 开展和指导相关工作 专家咨询组: 组长:寇俊平 成员:雷俊生王世利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医整体观、辨证观出发,认识人的健康状态及其和谐发展,研究规律,创新技术。 2、坚持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为核心。以身心健康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注重对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研究预防和保健技术方法。 3、坚持以实践为核心。科研来源于需求,成果服务于实践,提高“治未病”服务的技术水平。 四、实施计划措施 (一)科室设置 初步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设立“治未病”中心(改造医院三楼两间病房)。按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开展服务,提供平台的规范化建设,设立组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 ..... .......... . (1) 第二章机构人员 (2) 第三章组织实施 (3) 第四章基础设施 (4) 第五章应用系统 (6) 第六章运行维护 (10) 第七章信息安全 (13) 第八章附则 (1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医药 信息化,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行业管理规定,结合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医院管理和中医电子病历为重点,构建中医

药特色鲜明、技术平台先进、服务管理规范、系统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第三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 集成、互联互通、实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中医医院应积极开展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 并突出中医药特色,实现医院内部和区域之间信息资源的高效统一、系统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第五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 和管理制度,执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的相关标准与规范。 第六条中医医院应将信息化工作列入医院建设的总体目标,制 定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满足医院整体发展的要求。 第七条中医医院应将信息化建设经费列入医院年度预算,年均 投入应达到年医疗业务总收入的1%~5%。 第八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 综合医院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二章机构人员 第九条中医医院应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成员包括院长、 主管副院长、信息部门以及医、药、护、技、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负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睡眠紊乱状态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睡眠紊乱状态 1 范围 本《指南》适用的人群主要为中国范围内的中医从业者、医学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中医科学研究者、养生保健工作者等。 本《指南》应用的目标环境包括中国各级医院中的中医治未病门诊部或住院部,以及有中医执业医师的基层医院、社区医院,有中医专业的大学或学院,各中医相关的科研及评价机构,各相关的养生保健机构。 本《指南》适用的范围主要为亚健康睡眠紊乱状态,包括临床睡眠紊乱的未病状态,如偶发性失眠、嗜睡等表现,以及中医所指的“不寐”、“多寐”等病症的未病状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ZYYXH/T2-2006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亚健康睡眠紊乱状态 sleep disorder of sub health 亚健康睡眠紊乱状态指在亚健康状态下,人体的睡眠节律紊乱,睡眠的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及睡眠质量不高,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倾向的一种状态。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满意度低、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易醒、醒后不适、白天困倦、睡眠质量差等方面。本状态亦属中医“不寐”或“多寐”的未病范畴,即有“不寐”或“多寐”的倾向,但尚未达到已病状态。 4 表现特点 4.1 影响因素及易感人群 亚健康睡眠紊乱状态的临床表现多样,但其形成是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与社会生活环境、经济文化等均有关系,尤其是与生活方式改变、工作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加重最为密切[1]。而睡眠紊乱作为亚健康状态典型的躯体症状之一,其发生亦与上述影响因素密不可分。有研究显示,亚健康睡眠紊乱状态的好发人群以30-50岁的已婚人士居多,且以脑力劳动人员为主,其职业以企事业和医疗卫生工作较多,在文化程度和职称上的分布则以本科学历和中级职称者较多,这表明亚健康睡眠紊乱人群的社会角色相对较为稳定[2]。 4.2 症状及体征 亚健康睡眠紊乱状态主要表现为睡眠节律紊乱,睡眠的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及睡眠质量不高,睡眠满意度低,常伴有肢体症状如疲倦、乏力、头昏、精神欠佳、食欲不振、腰酸、自汗、胃脘胀满、健忘、精力不够以及抑郁、人际关系不佳等。 亚健康睡眠紊乱状态多无明显体征。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 2007年,国务院领导同志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并就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作出了重要指示。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

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一、工程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1、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治未病”工作的运行机制。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服务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的示范体系。 3、总结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

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即“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4、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5、建立、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评价体系。 二、组织主体与实施载体 (一)组织主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 (二)实施载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2.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力量。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以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等设立的“治未病”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治未病”服务点及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 施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 ,国务院领导同志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并就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作出了重要指示。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 2 2020年4月19日

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一、工程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1、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治未病”工作的运行机制。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服务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的示范体系。 3、总结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即“KY3H 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4、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 3 2020年4月19日

治未病科实习范文报告

治未病科实习范文报告 篇一:实习生关于学习“治未病”体制辨识的体会 首先,我更深入地认识了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这个词是继“亚健康”之后,近几年刚提出来的一个新的医学概念,有的人刚听到这个词很可能会理解成“治胃病”。而我有幸的是刚进医院,在“二甲评审”准备工作中就接触到了“治未病”这部分,所以对于这堂课程,我比其他同学多了些思想上的认同。 就我的理解,简单地说,“治未病”就是中医预防保健。就是运用中医的方法去辨识人体的危险因素,再通过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健康 其次,我了解到了“治未病”与中医体质辨识的关系。体质辨识是中医治未病的一个方法。中医通过了解人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健康信息来判断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而通过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来确定个体的体质类型,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的特点再结合个体的危险因素为个体量身制定综合调理治疗方案(内容包括:起居调养、膳食调养、内服方药、传统疗法、运动调养、精神调摄等),最后达到预防保健即“治未病”的目的。 另一层面,体质辨识为“治未病”提供了路径与技术。首先,中医体质量表的出现,很明确地把人分为九种体质,这为中医“治未病”理清了思路。现今,中医体质量表已被多国引

用,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等多种版本。所以说,这一技术不仅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在国际上出了一份力。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相关要求,中医体质量表即将开发老年版和儿童版,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的特点辨病施治,这将又是一个突破。除此之外,体质干预方案,如辨体调理膏的研制,将为“治未病”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总之,种种的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治未病”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了,气机淤滞、多愁善感、忧虑脆弱等,我想看了《红楼梦》的人应该就很容易分辨出这种体质了;特禀质可以先天失常来形容,这种类型的人大多有生理缺陷,或者带有遗传病。我想只有认识了各种体质的特点方能做到“辨”病,最后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治未病”中心业务工作亮点总结报告 伴随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但伴随而来的是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常压力的增强和人口机构老龄化等带来的问题。进入21世纪,人们逐渐认识到,具有辨证论治、天人合一和注重预防养生“治未病”等理念的中医药知识体系才是解决这些问题且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医院临床实验室设计建设及管理

医院临床实验室设计建设及管理SICOLAB 医疗建筑是所有民用建筑中最为复杂和特殊的建筑类型之一,除了按一般建筑工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对临床实验室基建环节进行项目管理外,还要考虑到医疗设备自动化与后勤支持系统智能化对临床实验室基础建设的影响,并围绕实验室使用人员的职业习惯、实验项目、环境要求、管理模式、特殊功能等建立科学性和针对性的管理方案。 临床实验室建筑的发展趋势 临床实验室的专业化设计开始于19世纪后期,最初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和实验人员操作习惯来对操作台、消毒柜、通风柜等进行布局。随着新的检验技术特别是大型自动化分析设备的应用,实验室设计要求发生改变,除病理科、骨髓室、涂片室等仍依赖于人工读片的实验室还基本遵循传统布局外,其他实验室均已突破原有固定操作台的布局模式,设计成更加灵活的大开间形式。国外部分实验室从运营成本角度考虑,采用多个不同专业的小型实验室围绕一个大型中央共享区的形式,使POCT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大型商业化实验室和谐共存,在保证检验质量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商业竞争能力。 基础建设的过程管理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的实践手册(The Architect'sHandbook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将基建项目管理划分为初步设计(Predesign)、场地分析(Site analysis)、建筑设计(Buildingdesign)、工程文件编制(Construction documentation)、招标谈判(Bidding and negotiation)、施工管理(Constructionadministration)、建后服务(Post construction services)、补充服务(Supplemental services)阶段。考虑到临床实验室的基础建设既有一般项目的普遍性又具有医学建筑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因此在项目管理中应更加注重使用者(医学专业人员)的作用,使其符合医学实验室的学科特点、管理模式和工作习惯。 1.初步设计阶段。 该阶段主要针对项目进度要求、融资和财政预算、项目调度、人员安排等情况进行讨论,制定总体建设思路,确定设计目标、建设标准、相关限制(如视野限制等)、用地需求、空间关系、特殊要求等。 2.场地分析阶段。 该阶段主要目标是在充分调研医院自身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实验室选址、总体规模、功能定位、用户要求,并编制工程进度表。由于该阶段任何一个细节都将影响下一步建筑设计,因此医院必须组织设备管理、医学检验、信息工程、院感管理、建筑设计等专业人员开展“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来完善需求,在反复论证过程中明确责任,为设计人员提供以下需求: 2.1实验室管理模式。随着大型分析仪模块化设计理念的实现,用户可根据需要组合不同检测项目,将以往看似独立的试验项目结合在同一设备或标本处理线上。由于打破了原有的专业组界限,使人员安排、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后勤支持模式等随之改变。因此医院要根据准备引入的大型设备来设计实验室的运营模式,讨论各专业工作区域的安排,如集中大型设备的中心实验室和各散在小实验室(标本采集点、急诊化验室、门诊化验室等)的分布和服务内容。由医学专业人员帮助建筑设计人员了解实验室空间布局、管理组织架构、工作流程这三者间的关系,保证设计效果。 2.2检测环境要求。部分精密检测设备易受到电磁、辐射、振动、光照等环境因素干扰而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医院要会同设备制造商,共同确定实验室电磁、辐射、振动、光照及其它主要干扰因素的限制标准和评估方案。 2.3实验室安全设计要求。院感管理专家、健康安全专家、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共同制定实验室在常规安全、辐射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使设计人员尽可能通过建筑的安全工艺设计对工作人员形成有效保护,将潜在危险降至最低。 2.4大型设备的特殊要求。医院要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大型设备的基本参数,以便在设

中医治未病(体 检)中心建设

中医院 治 未 病 体 检 康 复 中 心 建设方案 一、中医治未病产品的意义 1.为国民的健康护航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我们的生命,因为健康而欣荣,因为疾病而枯萎。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退休之后,该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了,但是其中不少人却成了“药罐子”,真是悲戚。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国家疾控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表明,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70%上升到2000年的81%,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5%和80%。10年中,支气管肺癌、肝癌、乳腺癌、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的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占总死亡数的36%。而绝大部分疾病是由数量不多、可预防的已知危险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不健康饮食,不锻炼身体和使用烟草。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有很多疾病,我们都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 作为健康杀手的多数慢性病,都可以通过“治未病”的种种措施来预防;而对于传染病,通过打断传染必须的三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流行,指 导人们远离疾病。 现代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活快节奏、不良生活习惯,使现代病种发生了变化。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营养过剩的代谢紊乱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杀

手,这类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一书提出了“辨证施保”,研究形成有效提高生存质量的养生、保健体系,明显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来延年益寿,这是21世纪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之一。中医“治未病”,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以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功能的、整体的变化来把握生命,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总之,“治未病”是人类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治未病”对于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可以 发挥重要作用。 2.降低医疗费用 国民健康对社会的意义,不仅是提供发展基础,而健康问题的解决,也能促进经济增长。传统的经济学模型是这么看的:经济增长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带来了人们的健康。而新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健康出现的问题对经济的增长有反作用。健康问题不解决,经济就会出现负增长。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国民非常关心的问题,怎样防止医疗费用日趋高涨,减少医疗保健费用的巨大投资呢?国家采取了这样的策略:逐渐从以治疗疾病为主导向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主导转变,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坚持“预防为主”。而中医的防治原则始终贯穿着“治未病”的思想,要求医者在准(辨证准)、精(用药精)、廉(价格低廉)、便(使用方便)上做文章。所以,将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加以发扬,在人们未病之前采取应对措施而不是病后用药,将会给民众带来更多的健康利益,也将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九五”期间,卫生部曾做过的一个课题,研究社区防治和预防投资效益比,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一块钱的预防,可以节省医疗费八块五毛钱。 3.中医的特色与优势所在 老祖宗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告诉我们:“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是说,高明的医生,是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进行“治疗”,否则的话,就像口渴了才开始挖井,该打仗了才开始铸造兵器,不是太晚了吗?这里面蕴含着预

实验室建设方案

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土建施工第六-2分部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崇靖高速公路土建工程第六-2分部项目经理部 2013年1月20日

1、工程概况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土建施工第六-2分部项目经理部承担K110+550~K114+850段施工。项目全长4.3公里,位于广西省靖西县湖润镇,线路沿线经过新群村、坡州村和湖润镇。主要工程分布为:隧道3座,分别为坡州隧道、弄猴1号隧道、弄猴2号隧道,隧道总长1330m。桥梁5座,分别为新群大桥、湖润1号大桥、湖润2号大桥、湖润3号大桥、湖润4号大桥,桥梁全长1720m。路基5段,路基全长1250m。涵渠3座。 2、工地试验室建设目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试验检测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施工建设,促进工地试验室规范化管理,提高工地试验室的综合能力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工地试验室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3、试验室选址 受地形条件限制、及根据线路结构物分布情况,工地试验室建设于我分部搅拌站场内。具体位置为K112+900左侧800米处,距离316省道1100米。此处地形较为平坦,有乡村道路与316省道连接,路况较好。电力电线已牵至场内,满足用电要求。饮用水及施工用水经检测均符合使用。 4、试验室建设 4.1、人员配备

按照合同及标准化建设要求,试验室人员均持证上岗,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设立人员岗位职责。 4.2、仪器设备 按照合同及工程管理实际需要,配备合格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设专人进行管理。 (1)、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并定期对试验仪器进行效验检测。 (2)、所有检测仪器实行标识管理,表明其状态。仪器设备采用“三色标识”,表明其受控及检定或校准状态,并由设备管理人员将三色标识张贴在仪器醒目处。 (3)、所有检测仪器设置设备管理卡,标明其生产厂家、出场编号、管理编号、购置日期、启用日期、管理人等信息。 4.3、办公及试验场所配置要求 4.3.1、试验室驻地建设 工地试验室设置于搅拌场内、场地内底面均已全部采用砼硬化,水电满足使用要求。工地试验室采用活动板房材料拼建而成,试验室主任(李友存) 试验工程师(田刚刚) 试验员(胡云富) 试验员(李杨路) 试验员(张辽) 力学室 土工室 水泥室 样品室 标养室 资料管理 混凝土室

治未病科室介绍

隆德县中医院治未病科 既宁夏治未病中心隆德站介绍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中医预防保健方面的特色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我院于2017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宁夏治未病中心隆德站。 一、机构设置 隆德治未病站位于我院门诊楼二楼,占地面积下设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辨识、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健康宣教等部门。健康咨询与指导由我院的名中医工作室的老专家负责养生指导,健康干预由我院的针灸科负责,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由治未病站人员专门负责,共同承担医院中医预防保健方面的工作。 二、科室理念 健康从“治未病”开始! 三、服务宗旨 让人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不生大病、带病延年、高龄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四、治未病的具体内容 未病先防——未病养身,防病于先; 欲病早治——欲病就萌,防微杜渐; 既病防变——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瘥后防复——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五、主要服务人群 ①体质偏颇人群 ②亚健康人群 ③病前状态人群 ④慢性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 ⑤其他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 六、治未病中心工作流程 健康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中医体质辨识常规体检)、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部门组成,承前启后,环环相扣。 1.组织宣传,成立组织。(2012年10月-2013年10月) 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宣传中医“治未病”文化,成立领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 2.开展服务工作,总结经验。(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 借助医院预防保健科的公共卫生工作开展“治未病” 服务,不断探索和总结“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 3.推广普及,建成网络。(2014年12月-2017年12月)

中医未病 文档

中医上的“未病”与现代医学里的“亚健康”是一回事吗?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关健康的概念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根据这个健康的权威定义,亚健康就是不健康,但又区别于西医针对疾病的定义。与此相对应,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西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 临床上存在着以疲乏无力、精力不够、肌肉关节酸痛、心悸胸闷、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睡眠异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困难等种种躯体或心理不适为主诉来就诊的人群,通过运用现代的仪器或方法检测却未发现阳性指标,或者虽有部分指标的改变,但尚未达到西医学疾病的诊断标准,这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得到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与重视。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其概念很宽泛,我们对亚健康的定义采取西医学对疾病定义的方法进行描述,实质上采用的是排除法。

在中医学上,健康是指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平衡。健康意味着形体、精神心理与环境适应的完好状态。阴阳双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相互转化,消长平衡,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因此,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亚健康的发生是机体的“阴平阳秘”正常生理平衡被破坏,引起“阴阳失调、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和”所致,发生的原因多见于先天不足、劳逸失度、起居失常、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居处不慎、年老体衰等。 中医学在《黄帝内经》时代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因此,亚健康虽属现代新概念,但其理念早在古代就有体现。由于中医关于“病”的概念涵盖了西医学的疾病和亚健康状态,所以中医“治未病”中的“病”不仅仅是指西医学所言“病”的概念,其中包含了一部分不能达到西医疾病诊断的“亚健康”状态。中医关于“治未病”的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④愈后调摄,防其复发。虽然中医学的“未病”不等同于西医学的亚健康,但是可以应用中医学“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亚健康的中医药干预。综合多数学者的意见,根据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以疲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

治未病中心科室介绍

治未病中心科室介绍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科室介绍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中医预防保健方面的特色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我院于2009年3月3日日正式成立体检“治未病”中心。 一、机构设置 体检“治未病”中心下设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部门。健康咨询与指导由我院的名中医工作室的老专家负责养生指导,健康干预由我院的针灸经络科、推拿科、康复理疗科负责担任,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有我治未病中心人员专门负责,各部门各负其责,共同承担医院中医预防保健方面的工作。 二、科室理念 健康从“治未病”开始! 三、服务宗旨 让人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不生大病、带病延年、高龄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四、治未病的具体内容 未病先防——未病养身,防病于先; 欲病早治——欲病就萌,防微杜渐; 既病防变——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瘥后防复——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五、主要服务人群 ①身体健康,无异常指征,需保持最佳状态者; ②体质偏颇,有疾病易患倾向者; ③自觉症状明显,但理化指标无异常者;

④理化指征处于临界值,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即疾病的易患人群; ⑤慢性疾病稳定期需延缓发展、预防并发症者; ⑥病已痊愈,但需预防复发者; ⑦大病初愈、大手术后身体虚弱,需进一步调理者。 六、治未病中心工作流程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常规体检、中医体检)、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部门组成,承前启后,环环相扣。 1.开展宣传,成立组织。(2012年10月-2013年10月) 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中医“治未病”文化,成立领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 2.开展试点,总结经验。(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 选择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治未病”服务工作,不断探索和总结“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 3.推广普及,建成网络。(2014年12月-2015年12月) 在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医院—社区为一体的,特色明显、效果显着、管理规范、体制完善、群众满意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体系。 七、治未病中心服务内容介绍 1、健康状态信息与采集内容介绍。主要用于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辨识体检部服务内容介绍 2、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内容介绍 ①中医体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