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欧阳俊平

一、达尔克罗兹的生平

著名的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1865—1950)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但他的国籍是瑞士。达尔克罗兹6岁开始学习弹钢琴,7岁曾写过进行曲,在维也纳居住了十年。中学在日内瓦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曾应邀到北非接触过阿拉伯音乐。1889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进入福雷作曲班并师从著名作曲家德里布。完成学业后回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史、和声、高级视唱练耳等课程,也从事大量的音乐创作活动。他一生中创作了一千首左右的歌曲,多部歌剧和钢琴曲、小提琴协奏曲、室内乐等,是一个多产作曲家。

1893年发表第一部歌曲集;1894年出版了视唱练耳教科书《实用音准练习》;1906年出版由五个部分组成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1919年发表《节奏、音乐和教育》;1930年发表《体态律动、艺术和教育》等著作。

达尔克罗兹的整体教学方法,既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也受到了激烈的反对,有些人难以接受他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达尔克罗兹为此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先在国外获得承认,最后瑞士政府也不得不承认。达尔克罗兹逝世后,他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得到发

展,为后来的音乐教育家树立了典范,也影响到奥尔夫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的形成,具有创新和先导的意义。

我认为达尔克罗兹的成功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首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束缚了当时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必须更具人性化、科学化、理论化,这时就出现了滋养新观念、新方式的温床;其次,他同绝大多数音乐家作曲家一样具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并从小开始接触学习音乐;再次,他后天的努力、坚定的信念、勇于抗挣的性格等等都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最后,综上所述,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请给我不成功的理由?另外这里还给予我很大的启示:人的发展与社会、家庭环境、后天努力的联系犹为密切。特别是家庭教育,既然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若能适时给孩子灌输音乐知识,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学习一些音乐技能,提高孩子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这种启蒙式的音乐教育是非常有益的。孩子往往可以在这过程中逐渐获得一种特殊的能力,这种能力甚至可以受用终生。

二、达尔克罗兹教育理论的形成

* 达尔克罗兹体系的最终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它开始于视唱练耳的教学改革,后来是长时间的方法探索、构建“体态律动”的理论基础,最后以即兴创作教学的引入为标志,确立了一个完整的、新的音乐教育体系。

* 把节奏作为教育中的一种特殊力量,把人体的运动看作是节奏的外在表现。

* 律动教学是从音乐入手,先让学生去聆听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到音乐的各个要素。

* ……强调即兴创作是基础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全面培养音乐家素质的重要环节。

* 达尔克罗兹体系的实践过程中,第一个要素就是集中注意力……第二个要素是智力……第三个是敏感性……最后才是身体运动。

* 体态律动教学方法正是以其全部力量去填补了极端专业化音乐教育的一个空白。

达尔克罗兹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是达尔克罗兹体系形成的重要环节之一,由此可见音乐教学实践的必要性。没有经过实践的理论是空洞而苍白无力的,缺乏理论指导的教育实践也是茫然而徒劳的。音乐教育须将二者结合起来以便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达尔克罗兹的基本观点

* 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旋律优美动听(形式美)仅能给予人听觉上的舒适感,而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往往更容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