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民事行为12

@第九章 民事行为12

@第九章 民事行为12
@第九章 民事行为12

第九章民事行为【同书】

第一节民事行为的概念及其在私法上的说明意义

(一)民事行为的概念

民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的主体为追求该意思表示中所含效果在私法上的实现的行为.

1.民事行为首先是人的行为,以区别于自然事实。

2.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主要要素。

3.民事行为的目的在于引起明确的法律后果

情谊行为(好意施惠行为):当事人因社交、帮助、道义等原因发生的,没有民法上权利义务意思内容的行为。

例题

【22.甲、乙在火车上相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火车到达A站时,甲沉睡,乙也未醒。甲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出了额外费用。甲要求乙赔偿损失。对此,应如何处理?(05年司考)

A.由乙承担违约责任

B.由乙承担侵权责任

C.由乙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D.由甲自己承担损失】【1.教授甲举办学术讲座时,在礼堂外的张贴栏中公告其一部新著的书名及价格,告知有意购买者在门口的签字簿上签名。学生乙未留意该公告,以为签字簿是为签到而设,遂在上面签名。对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05年司考)

A.乙的行为可推定为购买甲新著的意思表示

B.乙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买卖合同可撤销

C.甲的行为属于要约,乙的行为属于附条件承诺,二者之间成立买卖合同,但需乙最后确认

D.乙的行为并非意思表示,在甲乙之间并未成立买卖合同】

【4.甲欠丙800元到期无力偿还,乙替甲还款,并对甲说:“这800元就算给你了。”甲称将来一定奉还。事后甲还了乙500元。后二人交恶,乙要求甲偿还余款300元,甲则以乙已送自己800元为由要求乙退回500元。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06年司考)

A.甲应再还300元B.乙应退回500元

C.乙不必退回甲500元,甲也不必再还乙300元D.乙应退还甲500元及银行存款同期利息】【51.下列哪些情形构成意思表示?(07年司考)

A.甲对乙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

B.潘某在寻物启示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

C.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

D.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

【7.甲手机专卖店门口立有一块木板,上书“假一罚十”四个醒目大字。乙从该店购买了一部手机,后经有关部门鉴定,该手机属于假冒产品,乙遂要求甲履行其“假一罚十”的承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08年司考)

A.“假一罚十”过分加重了甲的负担,属于无效的格式条款

B.“假一罚十”没有被订入到合同之中,故对甲没有约束力

C.“假一罚十”显失公平,甲有权请求法院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D.“假一罚十”是甲自愿作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当认定为有效】

{二)、民事行为的分类及其意义

一、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这是以民事行为的成立对意思表示的依赖为标准而作的分类。

(1)单方行为

单方行为是指只需要一项意思表示就可成立的行为。单方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①仅仅以单方行为处分自己的权利,如所有权的抛弃;

②为他人设权的行为,如授予代理权的行为、立遗嘱的行为;

③行使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权利,如解除权、撤销权、追认权,即形成权的行使一般为单方行为。

(2)多方行为

多方行为是指必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的行为。学理上一般要对多方行为进行再分类:即双方行为、多方行为与决议。

1.双方行为。由两个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2.多方行为。因当事人多个方向相同的意思表示趋于一致而形成的法律行为。

3.决议。

德国学者一般认为,应该将决议从合同中分离出来。

(3)区分的实益

这种分类在民法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研究这种分类对于把握各种不同行为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这种分类对于把握各种不同行为的效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身份行为与财产行为

(1)区分的标准

这是以民事行为的效果意思为标准所作的分类。身份行为是指以发生身份上的效果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如婚姻行为、抚养行为等;而财产行为则是以发生财产上的效果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如交易合同等。

(2)区分的实益

这种区分在民法上具有重要意义:

①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在身份关系上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②基于对人格的尊重,身份法上的许多权利不具有支配性或者可转让性。

三、要因法律行为与不要因法律行为

(1)要因法律行为与不要因法律行为区分的标准、概念及意义

1.区分标准与概念。

要因法律行为与不要因法律行为的区分标准,是法律行为是否能够与其原因相分离。

法律行为以原因为成立要件而与原因不可分离者,称为要因法律行为。一般来说,负担行为多为要因法律行为,处分行为多为不要因法律行为。

2.区分的意义。要因行为与不要因法律行为的区分是以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为前提的。(2)要因法律行为与不要因法律行为区分的意义:1.保护交易安全。2.方便交易。

四、?

五、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

(1)分类的标准及概念

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是以法律行为有无对价性(而非等价性)为标准而作的分类。(2)这种分类的法律意义

无偿法律行为与有偿法律行为在具体制度上有重大差别,主要表现在:

①在无偿契约,其债务人不负标的物的权利瑕疵担保和品质瑕疵担保责任(特殊情况例外);但在有偿契约,如法律无特别规定时,适用买卖契约的有关规定。

②当事人所负的过失责任的程度不同:在无偿契约中,给付只对一方有利,对债务人自身无利益,所以他只负故意和重大过失责任;在有偿契约中,给付对债务人和债权人均有利益,债务人对此应负抽象的轻过失责任。

③限制行为能力人未经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一般不能订立有偿契约,但可订立无负担的无偿契约,接受他人给付的利益。

④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不同。对于有偿法律行为,适用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而对于无偿法律行为,一般不适用善意第三人的保护制度。

六、要式法律行为与非要式法律行为

(1)分类的标准及概念

以法律行为是否需要完成一定的形式为标准。因私法自治原则的缘故,在民法上,法律行为以不要式为常态,而以形式的强制性要求为例外。因此,法律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者,其成立无需特定形式。

(2)分类的意义:要式法律行为与非要式法律行为分类的意义在于对法律行为的效力说明方面。

七、诺成性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法律行为

这是以法律行为的成立在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是否尚需要交付标的物为标准所作的划分。区分诺成性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法律行为的意义在于(以合同为例):

①二者成立的要件不同,诺成契约当事人一经达成合意契约即告成立,要物契约除此之外,尚要交付标的物;

②二者成立的时间不同,诺成契约成立的时间即是合意达成的时间;而要物契约成立的时间为物的交付时间。

第二节意思表示

一、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

(1)主观要素:

1.目的意思:法律行为具体内容的意思

2.效果意思:意思表示人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果的意思,即具有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

(2)客观要素:表示行为

行为人将内心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并足以为外界客观理解的行为。

二、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区别

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有意志的行为,它以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为目的。

法律行为既然是有目的、有意志的行为,那么意思表示就必然构成法律行为的核心,或者说是法律行为的本质要素。

人们要想取得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就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将自己要求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在意思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示出来,使之获得外在的客观表现,内心意思才有可能获得法律上的意义,形成法律行为。

【例如,某人想到超市购买一台电脑,目的在于建立买卖关系,以追求与超市之间的买卖关系,这是预期的法律后果。这一内心的意思或愿望在表现于外部之前,他人无法知晓,买卖电脑的行为亦无从产生。因此,某人到超市后,必须先将自己想买电脑的想法以口头的、书面的或其他方式表示出来,这一内心意愿表示于外部后,售货员才能知道你要买什么,这件买卖电脑的法律行为才有可能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才有可能实现。那种当事人仅仅存于内心而尚未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并不能让他人知道或了解,在法律上一般是没有意义的。

故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本质要素,没有意思表示,就没有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必须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这一特点,是它有别于其它法律事实的根本标志之一。如无因管理行为、拾得遗失物的行为、使用自己财产的行为、消费生活品的行为等等,虽然也都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但该法律后果的发生,并非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因而,法律行为与非意思表示的行为是不同的。

意思表示虽然与法律行为关系密切,但意思表示只是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意思表示并不等于法律行为。例如,有的情况下一个意思表示即可成立法律行为,并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意思表示即为法律行为,如所有权之抛弃、放弃继承、免除债务等。

但大多数情况下,仅有一个意思表示并不能成立法律行为,需要两个或多个意思表示,而且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必须一致,即达成协议,法律行为方能成立,例如契约。

再如,有些法律行为,除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还必须交付实物,才能成立,如赠与合同、借用合同等;

有些法律行为,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还得履行某种特殊行为才能生效(抵押合同须经登记后生效)。

由此区分了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使之成为法律行为制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可见,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两者既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又相互区别,各有其不同的内涵与外延。

三、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1)、真意保留

效力:原则上有效,

例外情况:其不一致为相对人所明知者,无效。

(2)、虚伪表示

效力:原则上无效,但是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

【例:甲乙单纯为了解不动产登记的程序,签订了一份虚假的书面合同。

假设房屋登记到乙名下后,乙将该房屋给不知情的丙设立抵押权,并办理抵押登记,丙善意取得对房屋的抵押权,甲不得以合同的无效对抗善意的第三人丙。】

(3)、隐藏行为

效力:隐藏行为中的虚假意思表示无效,隐藏的真实意思表示是否有效,应依该真实意思的相关法律规定。

(4)、错误《民通意见》第71条:重大误解

【例:甲企业因基建需要,与乙厂签订了一份供货合同。合同约定:乙供应甲竹签100捆,每根竹签单价1元,未约定总价。乙如约供应甲竹签。甲以自己认为每捆竹签10根,现每捆竹签为100根,主张变更合同,遭乙企业反对,双方发生纠纷。对此纠纷应如何处理?】

四、意思表示的不自由

(1)、欺诈民通意见68条

【例:乙对甲谎称自己的传家宝A首饰为宋代文物,甲对首饰颇有研究,认得这是明代文物。虽如此,甲乙约定,甲以房屋一间与乙的首饰互换。

问甲乙的行为效力如何?

欺诈的辨认问题:1、知假买假,不为欺诈;2、虚假的商业广告,构成欺诈;3、欺诈与违约的区别:】

(2)、胁迫民通意见69条

【例5.某校长甲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某报记者乙找到甲,出价40万元,甲拒绝。乙对甲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甲信以为真,以40万元将该房卖与乙。乙实际并无甲贪污的材料。关于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卷三单选第5题)

A.存在欺诈行为,属可撤销合同

B.存在胁迫行为,属可撤销合同

C.存在乘人之危的行为,属可撤销合同

D.存在重大误解,属可撤销合同

答案:B 考点: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解析:选项A错误。本题当事人没有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是,所以不是欺诈行为。

选项B正确。《合同法》第54条第2款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本题中乙以检举揭发甲贪污为由对甲进行威胁,应认定为存在胁迫行为,该房屋买卖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选项C错误。甲虽然是不得已而将自己的房屋卖予乙,但是因为受到了乙的胁迫,而不存在处于危难处境的情况,因此,不属于乘人之危的情况。

选项D错误。重大误解是基于重大错误认识而实施的意思表示。本题中甲不存在重大错误认识,不属于重大误解的情况。】

(3)、乘人之危民通意见70条

【例:乙家的房屋因故倒塌,全家无处居住,乙找到甲想购买甲的A房屋。甲不同意出售,要求乙用B首饰互换,B首饰乃乙传家之宝,极不情愿,但迫于形势还是答应了甲的要求。当时,A房屋价值约35万,B首饰约为34万元。甲乙的行为效力如何?】

(4)、显失公平民通意见72条

上例中,乙明知现在B首饰市场价为50万,仍与甲签订了合同,此合同效力如何?

第三节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一、法律行为的成立

(一)法律行为成立的概念

法律行为的成立是指法律对于一项法律行为之事实存在的确认。法律行为成立与否是一个事实判断问题,其着眼点在于某一法律行为是否已经存在.

研究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对于整个法律行为体系的把握颇有助益,二者的区别具体如下:

1.着眼点不同。

2.判断标准和构成要件不同。

3.发生的时间不同。

4.效力不同。

(二)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

1.一般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①当事人;②意思表示;③标的。

2.特殊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除须具备一般条件外,还须具备的其他特殊事实要素。

(三)法律行为成立的法律效力

法律行为自成立之日起即对行为人具有约束力,待法律行为经法律评价后生效,生效之效力自成立时计算。

绝大多数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之间并无真正的时间间隔,一成立即生效。

二、法律行为的生效

(一)法律行为生效的概念

法律行为的生效是指法律按照一定的标准与尺度对私人成立的法律行为进行评价后的肯定性结论。与法律行为的成立比较,法律更加关注法律行为的生效。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因素:

①任何法律都为个人自治划定了界限,个人的意思自治自由在这一界限的框架内才能发生效力,违反或者超越这一界限的,法律自然不能允许其生效,也就是说,法律要对其进行否定性评价。

②国家是保护个人利益的公平机器,因此,当个人之间的利益发生严重不平等时,国家就可以施加均衡性影响。

(二)法律行为生效的要件

既然法律行为的生效与否是国家和法律对私人之间已经成立的法律行为进行评价,就要有一个评价的标准。这个评价标准就是法律行为生效的要件,只有不与这些要件相抵触,法律行为就被允许产生当事人预先设计的结果。各国法对法律行为生效的评价标准规定不一。

从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法律行为的生效应具备下列要件:

①行为人应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

③法律行为应符合法定形式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形式;④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⑤法律行为不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而《合同法》不再要求意思表示真实作为合同生效的要件。

(三)法律行为生效的法律后果

法律行为的生效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肯定,意味着法律允许法律行为按照当事人的意思产生其预设的法律后果。

第四节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的概念:

指以未来的不确定的事实的发生或者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发生效力或者失去效力的限制条件的法律行为。

(二)附条件法律行为产生的制度基础

主要是意思自治原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债法的任意性规范

(三)附条件法律行为的制度价值:

1.附条件法律行为体现了对私法自治的尊重。

2.符合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需要。

(四)条件的概念与特征(条件是行为人控制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者消灭的手段。)特征:1.条件是未来发生的事实。2.条件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3.条件必须是合法的事实。

4.法律行为的效力必须与条件具有依赖关系。

(五)条件的性质:

条件不是独立的行为,也不是从属性行为,而是法律行为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起到控制法律行为的效力而已。

(六)条件的分类

1.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的分类标准是条件对法律行为限制的作用。

(1)停止条件:是限制法律行为发生效力的条件,即当条件发生的时候,法律行为开始发生效力。因此,停止条件又称为延缓条件。如果条件不发生,法律行为就不会发生效力。

(2)解除条件:是限制法律行为效力消灭的条件,即在条件发生时,法律行为失去效力。2.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区分的标准是作为条件之事实是否发生。

(1)积极条件:是以事实的发生作为条件。

(2)消极条件:是以事实的不发生作为条件。

实际上,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都可以设立积极条件或者消极条件。

3.真正条件与不真正条件。不真正条件有:(1)法定条件。法律已经规定的条件。

(2)既定事实条件。(3)不能的条件。(4)不法条件。

以上述事实为条件者,法律行为视为没有条件约束。

(七)不得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1.有关身份的法律行为不得附条件。

2.形成权不得附条件,如撤销、追认、解除、权利的抛弃等。

3.登记行为不得附条件,如房屋的所有权登记等。

4.特别法上的限制,如票据法上禁止票据行为附条件,这是由票据的无因性决定的。

(八)条件发生的结果

1.附停止条件的法律行为,在条件发生时发生效力。

2.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在条件发生时失去效力。

在此应当明确指出,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与其他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不同,其没有溯及力。(九)违反诚实信用恶意阻止或者促成条件发生的后果

结果是向相反的方向发生效力,即违反诚实信用恶意阻止条件发生的,视为条件已经发生;

违反诚实信用恶意促成条件发生的,视为条件没有发生。《合同法》第45条第2款。

(十)在条件没有发生期间的法律行为的效力

简单地说,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在条件没有发生期间,是已经成立但尚未生效的法律行为。

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一)附期限的法律行为的概念与制度价值

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是指以将来确定发生的事实作为限制法律行为效力的法律行为。

(二)期限的种类

1.始期与终期。始期与终期,相当于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

2.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

(三)期限与条件的区别

期限是必定到来的,而条件则不一定。但在有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判断。

(四)期限的具体计算

1.以具体日历设立的,以具体时间为准。

2.以期间设立的,参见《民法通则》第154条:?°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24点。有业务时间的,到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截止。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198条,法定节假日有变化的,以实际休假日的次日为最后一天。

3.以事实发生设立的,以事实发生的具体时间为期限的到来。

(五)期限到来后的效力

在始期到来时,法律行为发生效力。在终期到来时,法律行为失去效力。

(六)不得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一般来说,不得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同时也不得附期限。但有例外,例如在形成权行使中,关于终止某种法律关系的行为可以附期限。

【例6.甲打算卖房,问乙是否愿买,乙一向迷信,就跟甲说:“如果明天早上7点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我就出1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甲同意。乙回家后非常后悔。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恰有一群喜鹊停在甲家的屋顶上,乙正要将喜鹊赶走,甲不知情的儿子拿起弹弓把喜鹊打跑了,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关于甲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08年司考)

A.合同尚未成立 B.合同无效 C.乙有权拒绝履行该合同 D.乙应当履行该合同】

第五节法律行为的无效

一、法律行为无效的概述

(一)法律行为无效的概念

指法律按照一定的标准(条件)对于已成立的法律行为进行评价后所得的否定性结论。也就是说,法律行为因不具备生效条件而使得当事人预设的法律后果不能发生。

(二)法律行为无效与效力待定的区别:

①制度目的不同:无效制度是法律对个人行为的控制,而效力待定则有的是当事人自己对法律行为的控制(如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有的则是因第三人有决定权而尚未实施决定的行为(如同意和追认),可以将其归于私人控制。

②法律规定的发生原因不同;

③效果不同:效力待定是有可能发生预设法律效果的法律行为,而无效则是已经确定地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

(三)法律行为无效与可撤销的区别:

①法律对待它们的态度是不同的:无效反映了法律的否定性态度;而可撤销则反映了法律将法律行为的命运交给有撤销权的一方来决定。

②适用的原因是不同的。总的说来,无效的原因多是因法律行为违反法律法规,违反社会利

益、国家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而可撤销的原因多是发生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而且多与意思瑕疵有关。

二、无效的原因

(一)“无效的原因”的概念:

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②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③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④无行为能力人所为的法律行为;⑤法律行为违反法定形式。

(二)“法律行为无效原因”的分析

1.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何为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应包括物质利益与非物质利益。

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行为。从法律行为的本质及相对性来看,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法律行为当属无效。

4.关于无行为能力的人所从事的行为的效力。

5.法律行为违反法定形式。

三、法律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一)一般法律后果

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行为(合同)不发生法律效力,只是指不发生当事人希望发生的法律后果,即使得当事人在法律行为(合同)中规定的产生、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意图不能得以实现,但并不是不发生任何法律后果。法律行为(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是当事人为法律行为的意思或合同约定之外的不希望发生的后果。法律行为(合同)无效后的后果就是这种不是以当事人的意思发生效果的后果。因此,这里的后果是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法律行为(合同)的后果。

(二)具体法律后果:1.合同自始无约束力。2.恢复原状。3.基于缔约过失而生的赔偿责任。(三)法律行为的部分无效

在法律行为(合同)无效制度中,在具备特定条件时,某些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条款无效或法律行为(合同)在量上的违法,并不必然引起整个法律行为(合同)的无效,这就是所谓的法律行为(合同)部分无效问题。

(四)无效法律行为(合同)转换的概念:

一个完全无效的法律行为(合同)如果具备另一法律行为的要件,而且可以认为,当事人知道此行为无效即愿意另一行为有效的,可以作为另一法律行为而生效。像这样把一个无效的法律行为转变为一个有效的行为,称为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

第六节法律行为的可撤销与可变更

一、法律行为可撤销与可变更的原因

1、《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可撤销合同的原因:①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②显失公平。

2、《合同法》(第54条)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可撤销的原因规定为:

①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②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

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二、各种可撤销与可变更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行为因重大误解而撤销

1.重大误解的概念。

指行为人对于与法律行为有关的重大事项的错误认识,并使行为与自己的意思相悖的情形。

2.构成法律行为可撤销的重大误解的法律构成。

(1)必须是表示与意思不一致或者因对相对方的意思表示作了错误的理解而为法律行为。

(2)必须表意人没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3)误解必须影响了法律行为的后果。

3.误传。

(1)误传的概念。所谓“误传”,是指因传达人或者传达机关的错误而致使表示与意思不符。

(2)误传的法律效力。对于误传的法律效力,学者一般认为,因传达人或者传达机关相当于表意人的喉舌,因此,误传的效力与错误相同。

(二)法律行为因欺诈而可撤销

1.欺诈的概念。欺诈是指故意向对方提供虚假情况或者在有说明义务时,故意隐瞒事实而违反说明义务。

2.欺诈的类型。

(1)积极欺诈。积极欺诈是指以积极的言辞提供虚假情况,例如夸大商品的性能使得对方在意思的形成过程中,受到自身以外的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意思表示的错误。

(2)消极欺诈。消极欺诈是指行为人根据法律或者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具有对事实说明的义务,但是行为人违反这种义务,故意不作说明,致使对方认为自己的行为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并为意思表示。

(3)我国民法上对欺诈类型的规定。我国司法解释上的欺诈有两种情形: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3.构成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欺诈的法律要件。

(1)应当有欺诈行为。

(2)应当有欺诈的故意。

(3)欺诈人的欺诈与相对人作出意思表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撤销的法律后果。

(1)行为自始没有效力。

(2)欺诈人故意损害他人的赔偿。

(3)受欺诈人没有缔约过失的赔偿义务。

5.欺诈与错误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

①均构成可撤销的法律行为的基础原因;

②都是意思表示方面的缺陷,最终都是错误。

(2)区别。

①欺诈所产生的错误是在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而错误则是因自身因素而产生的。

②欺诈的行为人在行为被撤销后,没有对相对人的因缔约过失的请求权。而在错误的情况下,被撤销人有这种权利。

③欺诈的情况下,发生在动机方面的错误也可以撤销。但在错误的情况下,动机错误则不能撤销。

6.需要说明的问题。

(1)对不需要说明的问题的虚假回答是否构成欺诈的问题。

(2)第三人欺诈的问题。

(三)法律行为因胁迫而撤销

1.因胁迫而发生的法律行为的概念。因胁迫而发生的法律行为,是指以非法加害或者不正当预告危害而使他人产生心理上的恐惧,并基于这种恐惧作出违背自己意志并迎合胁迫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法律行为。

因欺诈或者错误而为的法律行为是基于受害人自己的判断而为的,只是其判断基础存在问题。但是,在胁迫下所为的法律行为,受胁迫人根本不是基于自己的判断,其意思根本不是自己的意思,是把胁迫人的意思用自己的嘴巴说出来或者手写出来而已。

2.可撤销的被胁迫的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1)必须有胁迫行为。

(2)胁迫的非法性。

(3)胁迫与受胁迫人的意思表示之间应当具有因果关系

3.因胁迫而为的法律行为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与因欺诈而为的法律行为的撤销后果相同。(四)法律行为因乘人之危或者显失公平而可撤销

1.乘人之危与显失公平的概念与关系。

2.作为可撤销法律行为的乘人之危的法律构成。

①撤销权人在为法律行为时,确实具有危难的事实。

②相对人确实利用了这种危难,即利用他人危难,提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不能接受的条件。

③结果不公平。这种结果不公平,不是一般的不公平,是为一般人不能接受的不公平。

3.作为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显失公平的法律构成。

(1)法律行为的一方具有优势而对方没有经验,且该方利用了这种情事。

(2)在法律行为的结果上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当然,具体地说什么是明显的不公平,是一个经验的判断问题。

4.乘人之危与显失公平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我国《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存在差别:《民法通则》认为,乘人之危的行为性质恶劣,应为无效法律行为,而显示公平的行为则为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合同法》将乘人之危与显示公平并列为两种引起法律行为可撤销的原因。

三、可撤销的法律行为的性质

可撤销的法律行为是已经生效的法律行为,而且是有效的法律行为。仅仅是因为这种有效的法律行为存在某种瑕疵,法律赋予受损害的一方以撤销权。这种撤销权是由撤销权人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衡量后,自由决定是否行使。

四、撤销权的行使

(一)撤销权的性质

撤销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如果以诉讼的方式进行则为形成之诉。因此,它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1.撤销权不得与法律行为分离而单独转让

2.撤销权不得附条件或者期限。

(二)撤销权人在我国法上

:①重大误解人;②受欺诈人;③受胁迫人;④乘人之危的受害人;⑤显失公平的受害人。(三)撤销权行使的期间

各国的立法体例上看,大体有两种:一为差别制,二为统一制。我国《合同法》与《民法通则》采取统一制,即撤销权行使的期间为一年。

(四)撤销权行使的方式

撤销权人应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提出申请。如果撤销权人不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向仲裁机关提出申请,而直接向对方当事人为意思表示,不生撤销的法律效果。

(五)撤销权行使的后果

法律行为被撤销后,其法律后果与无效相同。

(六)撤销权的消灭

撤销权的消灭有两种事由:

①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撤销权人未行使撤销权;②撤销权人放弃撤销权。

五、可撤销与变更

在法律行为具备可撤销的原因时,具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也可以提出变更法律行为。并且,法律鼓励变更。

第七节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

一、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的概念

指由于法律规定的某种原因,法律行为既非有效,也非无效,其效力有待于第三人的确定。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通常包括:无权代理、无权处分、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实施的法律行为。

二、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的类别

(一)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从事的行为

(二)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实施的法律行为

(三)无权处分人所从事的法律行为

(四)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五)效力不能对抗第三人的法律行为

第八节法律行为的解释

一、法律行为解释的客观必要性

(一)作为权利义务载体的语言文字的局限性

(二)主体意识的局限性

(三)交易成本的影响

二、法律行为解释的性质

一方面,契约(法律行为)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当事人在履行契约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对契约进行解释;当合同需要公证或签证时,有关机关也要对之进行解释;

另一方面,于当事人发生纠纷时,司法机关也要对有分歧的条款内容进行解释。从广义上说,这些均可称为契约的解释。但从各国学理和司法上看,应是指司法机关的解释。

三、法律行为解释的目的和对象

(一)法律行为解释的目的

1.法律行为解释首要的目的在于使某些内容暧昧或不明确的意思表示得到合理的确定,使之明确化、准确化,以符合民法对意思表示的内容的典型要求。

2.法律行为解释的基本目的又在于使内容不完整的具体表示的内容得到补充。

3.法律行为解释的目的还在于使内容不统一或有矛盾的表意行为得以统一。

(二)法律行为(合同)解释的对象:

对象仅限于争议条款。当然,非争议条款可作为解释的参照,但不是解释的对象本身。四、法律行为解释的基本原则?a?a主观解释原则与客观解释原则

(一)主观解释原则与客观解释原则的说明

1.主观解释原则及其说明。

所谓主观解释,是指通过对法律行为所使用的文字的含义进行解释,以探求法律行为所表达的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主观解释不应满足于对词语含义的解释,不应拘泥于所使用的文字,而应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2.客观解释原则及其说明。

客观解释规则产生的必然性,来自于主观解释规则的局限性。以意思主义为核心的主观解释规则最符合私法自治原则。但事实上,当双方当事人就法律行为(合同)条款发生分歧时,要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另外,如果完全以当事人内心意思确定争议条款含义,也会导致法官滥用司法权力,从而危及交易安全。所以,各国民法典虽然规定了“解释合同应探求当事人的真实含义”,但在司法实践中,几乎无一不是用一个观念上的“合理第三人”标准来确定争议条款的内容。

(二)现代各国的解释原则: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在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主观解释规则与客观解释规则的关系问题上,现代各国民法典和司法实务采取绝对单一化原则的十分罕见,一般都是采取折衷主义。

五、我国法律规定的解释原则

我国《合同法》体现了客观解释主义原则,因为像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等都是客观的外在而非主观的东西。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合同这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的东西不可能完全抛弃主观因素而进入客观领域,所以,我国《合同法》也应该坚持客观解释主义兼主观解释主义的原则。

六、客观主义兼主观主义原则下的解释规则

(一)整体解释规则

指对合同(法律行为)的各个条款作相互解释,以确定各个条款在整个法律行为中所具有的真正意思。

(二)目的解释规则

指如果法律行为条款出现分歧而可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时,应选择最适合于法律行为目的的解释。

(三)公平解释规则

指解释法律行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兼顾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在法律行为所使用的文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时,应按照对债务人义务最轻的含义解释;若是有偿法律行为,则应按照对双方均较为公平的含义解释。

(四)交易习惯与交易前例解释

指某种存在于交易中的行为习惯或者语言习俗。这种习惯或者习俗通常出现在某个特定的交易参与人阶层,该交易阶层的成员通常都实行这些习惯和习俗。因而,各国民法对此均予以高度重视,在解释合同方面也不例外。

11.王先生驾车前往某酒店就餐,将轿车停在酒店停车场内。饭后驾车离去时,停车场工作人员称:“已经给你洗了车,请付洗车费5元。”王先生表示“我并未让你们帮我洗车”,双方发生争执。本案应如何处理?(04年司考)

A.基于不当得利,王先生须返还5元

B.基于无因管理,王先生须支付5元

C.基于合同关系,王先生须支付5元

D.无法律依据,王先生无须支付5元

例题

【5.甲为一乘客(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乙为一小贩。乙在火车车厢叫卖:“红塔山香烟,10元钱一条。”甲欣然买之。经查,该烟为假烟。甲与乙之间的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2000年司考】

【15.装修公司甲在完成一项工程后,将剩余的木地板、厨卫用具等卖给了物业管理公司乙。但甲营业执照上的核准经营范围并无销售木地板、厨卫用具等业务。甲乙的买卖行为法律效力如何?(02年司考)

A.属于有效法律行为B.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C.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D.属于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36.李女与林男离婚后,双方所生的孩子判给了李。李将孩子由姓林改为姓李,林一气之下停止支付原定每半年给的三千元抚养费。李代理孩子诉请法院打赢官司时,才发现林男早有准备,已将名下的房屋过户送给了他弟弟,现既无职业又无收入,无财产可供执行。现问,林将房屋赠与其弟的行为是否有效?(02年司考)

A.是有效民事法律行为B.是无效民事行为C.是可撤销民事行为

D.经李代理孩子行使撤销权后,林的赠与行为才无效】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遇到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d916039594.html,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核心内容: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分类方式,那么,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标准呢?在其标准下,民事法律行为又有哪些分类呢?下面,赢了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 一、以构成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的个数为标准,可分为双方行为、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单方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是指须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以上的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 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也称为合致行为。 二、以行为效果所处领域为标准,可分为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

财产行为是指发生财产关系变动效果的行为,身份是指发生身份关系变动效果的行为。 三、根据其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关系,可分为双务法律行为与单务法律行为。 双务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双方均负担相应义务的法律行为,一方的义务也就是另一方的权利。单务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仅负担义务而另一方仅享有权利的法律行为。 四、以有无对价为标准,可分为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有偿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享有利益必须给付对方相应代价的法律行为;无偿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享有利益不需要支付任何对价的法律行为。 五、以是否必须具备某种特别形式才能成立为标准,可分为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必须具备某种特定形式或履行某种特定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是要式法律行为;不必具有特定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是不要式法律行为。

恋爱期间的花费属于无偿赠与还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案情简介:某男小杜与某女小夏于2004年10月确立了恋爱关系。相恋不久,小杜就开始通过邮政储蓄汇给小夏3200元,随后的四年,小杜陆续“献”给女友75553.24元。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两人并没有走到一起,面对已经结束的恋情,小杜开始紧张起来,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他认为小夏应该把“情债”理清。然而,小夏只还给小杜3600元,无奈的小杜只有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小夏返还人民币71953.24元。 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二条的规定。认为原告与被告在恋爱期间,互相给予对方财物是一种赠与行为。本案中原告给予被告财物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与被告成就婚姻,即是附条件的赠与。附条件的赠与只有在所附条件成就时生效,如果所附条件未成就,赠与不发生法律效力,赠与物应当返还。原、被告没有登记结婚,他们之间不存在婚姻关系,赠与所附的条件没有成就,被告应当将从原告处取得得财物返还给原告。遂判令被告返还人民币71953.24元。 案例分析:我国向来反对婚姻为合同的观点,因此对婚姻一直坚持不得附条件,退一步讲,即使附条件,也是不合法的,因为该条件违反婚姻自由原则,等于间接支持了买卖婚姻:我赠与你财产,你必须保持这种恋爱关系到结婚,否则,一旦恋爱关系解除时我可以撤销赠与。但是很明显附这样的人身关系条件是违法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本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根据以上规定,法院可以返还彩礼的名义要求接受财产一方返还财产。经过查阅相关的案例和法律法规发现,一般情况下,如果双方关于准备结婚的说法成立,法院可以将这种婚前赠与的行为认定为:1、附条件的赠与行为,条件不成就,赠与行为也就不成立,受赠人构成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受赠财产。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讲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总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1 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欲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民通58—61。 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效力未定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民事行为。(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1 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 2 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意思表示?法律行为(民法总则) 3 应是合法行为 民通57: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就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国民法典》:“在当事人之间具有等同于法律的约束力!” 实例:甲14岁,中学三年级学生,是在校“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模范标兵”。一日,甲邻居之老母乙病危,恰其邻居夫妻外出旅游。甲马上抓住这个作雷锋的机会,将乙送往医院抢救。甲先垫付的士费、挂号费和部分住院费。后甲向邻居主张给付其垫付的费用。 1 邻居抗辩:甲仅14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不享有无因管理之债的请求权,邻居的抗辩是否成立?

2 如果邻居不但支付了所有费用给甲,且为表彰其善举,将一部笔记本赠与给甲。后甲将笔记本卖给某大学法学院21岁之丙,并交付电脑。而丙迟迟不付款。故甲请求丙返还笔记本。丙抗辩:甲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享有笔记本所有权;并且其不享有解除买卖合同的权利。 无因管理为事实行为,不适用民法关于行为能力的规定。 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接受赠与 其签订的合同属效力未定合同 二法律行为的要件 (一)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指符合民事行为构成要素的客观情况 1 一般成立要件:一切法律行为所必不可少的共同要件 (1)当事人;(2)标的:行为的内容;(3)意思表示:一个意思表示,如抛弃;两个意思表示,如合同。 2 特别成立要件:某些民事行为除要具备上述一般要件外,还要符合其他特殊事实要素。(1)要式行为:须采书面形式才成立者,比如融资租赁合同等 (2)要物行为(实践性行为):须交付标的物才成立者,比如保管合同。 (二)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符合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又符合法定有效要件,则取得法律认可的效力。 1 一般生效要件: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认定

附期限合同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认定 【案例介绍】 1、刘卫国(原告)住本市牡丹江路西侧38号,为解放前木结构二层楼房。自1994年刘卫国长子刘保玉结婚以来,刘卫国即住一层,刘保玉夫妇住二层。1996年5月,刘保玉夫妇留学美国,楼房二层便一直闲置。1997年底,赵守江(被告)通过熟人联系到刘卫国,多次商议欲租住楼房二层,刘卫国因担心儿子留学归来,未同意赵守江的提议。1998年3月,刘卫国听儿子说有可能在美国定居,便同意赵守江租住楼房二层,租期3年,年租金6 800元。但刘卫国特意表示,如果儿子刘保玉万一不能定居美国,回国工作的话,即终止租赁关系,以便供儿子儿媳居住。赵守江表示同意。2000年1月,刘保玉夫妇留学归来,刘卫国即请求解除租赁合同,但赵守江认为租赁合同尚未到期,不同意搬出,并表示除非刘卫国愿意承担另租房屋的租金,否则不同意解除合同。双方协商不成,原告刘卫国便诉至法院,请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限期搬出。 2、某个体户(被告)因向某商场(原告)购买彩电、冰箱、空调机等,欠原告债务10万元,双方约定于1999年10月底以前全部还清。但是在还款期到来后,被告未按期付款,原告多次催要,被告提出其朋友王某欠他15万元借款,应于2000年4月底以前向被告支付,待这笔货款支付后,被告将立即还清欠款。双方为此达成还款协议,协议规定:被告“应于2000年4月底以前王某还款以后还清余款”。至2000年4月底,被告仍未还款。原告要求被告立即还款,被告提出,依据还款协议原告同意在王某还款以后被告才还款,现王某因生意亏损无力按期还款,故被告暂不能履行还款协议。为此,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立即支付货款。 【对本案的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案例一中,原告和被告之间的租赁合同为附条件的租赁合同,双方虽约定租期3年,但由于原告刘卫国的儿子回国,使双方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因此租赁合同终止。被告要求原告承担另租房屋的诉讼主张不予支持。案例二中,原被告达成的还款协议为附条件的合同,被告应在王某还清债务的停止条件成就以后,还款协议生效,被告才向原告还款,不应于2000年4月以前还款。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案例一中原、被告达成的租赁协议为一种附解除条件的租赁合同,而案例二中原被告达成的为附期限的合同,还款协议实际上只是规定了被告应在2000年4月底以前“还款”。因此,被告应依据还款协议,于2000年4月底以前履行还款协议,付清全部欠款。 【评析意见】 上述案例实际上涉及到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认定及其效力问题。 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所谓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特别规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法律行为。我国《民法通则》第62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附条件法律行为的意义在于通过附条件,把当事人的动机反映到法律行为中,使其具有法律的意义,使法律行为的实施更好地满足当事人的需要。“条件”是指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产生和消灭的未来不确定的事实。在法律中所附的条件,必须符合如下要求: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能够作为附条件法律行为中的条件的,必须是当事人从事法律行为时尚未发生的事实,过去的、已经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2、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条件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这就是说,条件在将来是否发生当事人是不能肯定的;3、必须可能。条件成就必须为可能;4、必须是由当事人意定的而不是法定的。附条件法律行为中的条件是当事人所附加的条件,也称为“附款:’,这是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一部分。作为条件的事实必须是当事人自己选定的,

(法律法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部分民事法律行为(现代民法的灵魂) 法律关系分为主体(当事人)、客体(权利义务的指向对象)、内容(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发生的要件:①有主体、②有法律规范、③有法律事实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以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区别为中心(法律法规)民事法律行为。 以法律事实的发生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将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 根据事件的发生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可以分成自然事件(海啸)和社会事件(罢工) 根据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否是当事人意欲追求的,行为分为事实行为和民事行为(法律行为) 事实行为包括:侵权行为、无因管理行为、部分的不当得利行为(因为有的不当得利是基于事件)、创作行为、发明行为、添附行为、先占行为、拾得遗失物、发现隐(埋)藏物等 民事行为的概念引进于德国,我国进行了改造,目前民事行为分为: 民事法律行为(civil legal act,合法有效);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能力有瑕疵); 可变更、可撤消的民事行为(意思表示有瑕疵); 无效的民事行为(内容违法); ----但理论结构本身就会产生混乱,如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合同行为,而合同行为又分为有效、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消、无效(法律法规)民事法律行为。 按李建伟说:以后会把民事行为的概念取消,直接让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相对应,再把法律行为按种类分为合同行为、婚姻行为、遗嘱行为、收养行为、代理行为等,还可以按法律行为的效力状况分为有效行为、无效行为、效力待定行为、可变更可撤消行为。 法律行为的内容和后果都由当事人自由决定(私法自治),法律只起补充作用 法律行为要求当事人具有行为能力 事实行为的内容和后果都由法律事先规定,法律表现为强行性规范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一般称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以意思表示的方式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有意思表示要素,而且必须是要产生该意思表示内容的民事法律后果。 我国《民法通则》第54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限定为“合法行为”,使得理论上不得不创设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的上一位阶的概念——民事行为。据此,民事行为包括合法民事行为与不合法民事行为。合法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与某些事实行为;不合法行为又包括违约行为与侵权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有如下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基本要素 意思表示是指民事主体将设立、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在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构成要素,没有意思表示就没有法律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行为 任何有意识的活动,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活动,都能引起一定的后果,但民事法律行为不是要达到一般的目的,而是要设立、变更、终止某种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并能引起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 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这是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取决于一方还是由双方的意思表示所做的划分。单方行为是指仅由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法律行为。例如,订立遗嘱、放弃债权、抛弃所有权、无权代理的追认等,这些行为,不需要他人同意,就能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双方行为是指须由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相一致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合同等。民法上,又把双方行为分为合致行为和对应行为。前者是指双方当事人所追求的具体目标是一致的,如合伙等;后者是指双方当事人所追求的具体目标不是一致的,而是相对应的,如买卖合同中,卖方的具体目标是取得价金,买方的具体目标则是取得商品。多方行为是指由多个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而成立的民事行为,如公司股东会的决议等。 二、单务行为和双务行为 这是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构成而进行的划分。单务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仅享受权利,而另一方仅负有义务的法律行为,如赠与行为等。双务行为,是指法律行为的当事人

第八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八章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又称法律行为,是民事法律事实的一种。作为民法总则中的一般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及其相关理论在现代民事法律制度以及现代民法学说中居于重要地位: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作为观念的抽象,不仅统辖着合同法、遗嘱法和婚姻法等具体的设权行为规则,形成了民法中不同于法定主义体系的独特法律调整制度。 重点问题: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关系是难点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民事行为的成立 意思表示理论,意思表示的瑕疵是难点 民事行为的效力,也是难点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案情:甲15岁,是初三学生。一日放学捡到乙抛弃的电视机,经修理仍能够使用。甲将电视机卖给20岁的丙,价款

200元。甲先交付电视机,并还未付款。就在甲的父母要求丙付款之前,并通知甲的父母其不要电视机。丙在返还电视机的途中,将电视机摔坏,不能显示图像。 问题:本案中有哪些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事实行为?准法律行为? (一)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简称为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实。 (二)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事实行为 现今大陆法系各国普遍确定了法律行为制度。法律行为制度的采用,表现了法律的抽象化趋势,是立法技术进步的结果。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上,同样确认了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但与传统民法有所不同的是,我国《民法通则》上,确认了民事行为这一概念,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民事法律行为专指合法行为,而民事行为则是一中性概念,是指民事主体实施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旨在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它相当于传统民法上的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本是民法上的概念,但已被其他部门法所借用。包括宪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行政法律行为、诉讼法律行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等。所以法律行为在我国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阶概念。

第八章 民事法律行为(习题)

第八章民事法律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意思表示中,不属于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是()。 A、悬赏广告 B、债务免除 C、代理权授予 D、遗嘱行为 2、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不成就时,该民事法律行为()。 A、开始生效 B、开始无效 C、失去效力 D、继续有效 3、就我国无效民事行为的确认权归属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能由人民法院确认,不能由仲裁机关确认 B、只能由仲裁机关确认,不能由人民法院确认 C、既可由人民法院确认,又可由仲裁机关确认 D、只能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任选其一 4、依据我国现行法,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权行使的除斥期间是()。 A、9个月 B、1年 C、2年 D、4年 5、当事人约定“如果甲的儿子从外地调回”,甲乙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即行终止。这一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是()。 A、否定解除条件 B、否定延缓条件

C、肯定解除条件 D、肯定延缓条件 6、甲不知其女友已与他人结婚而到乙商场订购一枚戒指,以作订婚之用。甲的意思表示错误属于何种类型的错误?()。 A、动机错误 B、表示内容错误 C、表示行为错误 D、传达错误 7、甲家的鱼池与乙家鱼池相连,因暴雨甲家鱼池中的鱼进入乙家鱼池中,这一法律事实属于()。 A、事件 B、事实行为 C、民事行为 D、民事法律行为 8、甲向乙借钱,乙说,太阳从西边出来,我就借钱与你。则( )。 A、所附条件无效,行为有效 B、所附条件有效,行为无效 C、所附条件有效,行为有效 D、所附条件无效,行为无效 9、无效民事行为的含义是( )。 A、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的行为 B、不发生任何法律效力的行为 C、通过当事人追认以后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D、通过享有权利的第三人追认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10、A公司委托王某去某市B公司购买机械表1000只,王某见B 公司还有电子表可供应,在B公司说明电子表是从正规渠道进货后,就在购销合同上添加了购买2000只电子表的条款。王某付款后将机械表和电子表运往A公司途中,2000只电子表被海关以走私品没收。

民事行为种类

民事行为种类 有效民事法律行为 1.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标的合法。 4.标的可能。当事人以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形式实施的民事行为,如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作为证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该民事行为符合左边条件,可以认定有效。 无效民事行为 1.不具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不自由(涉及国家利益才为无效)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 4.标的违法。 4a.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4b.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5.标的不可能。 1.特殊无效民事行为: 1a.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确能证明是在发病期间实施的,应当认定无效。 1b.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应当认定无效。 1c.凡依法或依双方的约定必须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行为,本人未亲自实施的,应认定行为无效。 2.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3.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条件成就时的效力:非要式法律行为,条件一成就,生效;要式法律行为,如不动产转让,须登记才发生法律效力) 1.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附解除条件的行为,当条件不成就时,视为不再附条件,附延缓条件行为视为不存在。 2.定条件和否定条件。

注: 不得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指: I妨碍相对人利益的(如合同法规定,法定抵销不得附加条件); II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德的如结婚、离婚、收养或终止收养、接受继承或抛弃继承、票据行为,如票据法规定,背书不得附有条件 1.条件特征:将来、不确定(如果能肯定将来必定发生或者将来根本不会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民事法律事实所附条件,这种不可能发生的事实,视为未附条件)、约定(民事法律行为中附有法定条件的,应视为未附条件)、合法(如甲报复乙,令丙打伤乙,条件5000元,该行为当然无效)。 2.如果所附条件违背法律或不可能发生,应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 3.不当阻止(用诚实信用原则判断)条件成立,视为条件成立,反之亦然。区别:期限是确定的,将来一定能到来的;而条件在将来是否发生不确定。 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1.延缓期限和解除期限 2.确定期限和不确定期限死亡为期限。 可变更、撤销的民事行为(损害国家利益时为无效) 1.欺诈 2.胁迫(打官司属于合法施压) 3.乘人之危 4.重大误解(由于受害人自己的过错而不是对方的欺诈或隐瞒而造成的) 5.显失公平(合同法未规定情势变更原则,故该原则归入此项) 1.请求变更的,法院应当变更;请求撤销的,法院应酌情撤销。 2.撤销后民事行为自始无效。 3.撤销权(属于形成权)行使期限:自行为成立时1年(除斥期间)。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甲受乙欺诈高价购物A,A赠丙,赠与不撤销,但甲与乙的行为可撤销)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1.行为能力欠缺(限制行为) 2.处分权欠缺 3.代理权欠缺

法律硕士考试民法中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考哪些内容.doc

法律硕士考试民法中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 事法律行为考哪些内容 法律硕士考试民法中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考哪些内容?我们通过下面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了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条件的法律特点(口决:飞来合伙)1.条件应当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具有未来性。2.条件应当是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具有或然性(与附期限的本质区别:必然性)3.条件应当是当事人选定(商定)的事实,具有非法定性。4.条件应当是合法的事实。 条件的种类:一组是延缓条件(停止条件)和解除条件(消灭条件);另一组是积极条件(肯定条件)和消极条件(否定条件)(△注意书上的例子) 附延缓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民事法律行为产生效力,即民事

法律行为在成立时暂不生效,而当所附条件成就时,才引起民事法律行为之法律效力的产生。比如:明天下雨我就送你一把伞。(附条件)如果说下次下雨我就送你一把伞。(附期限的) 附解除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民事法律行为解除效力,即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即行生效,而当所附条件成就时导致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解除。比如书上的例子:甲乙约定甲把车借给乙骑,甲的儿子要用自行车时,乙即还车。 凡是以约定事实发生作为条件内容的,就是肯定条件。凡是以约定事实的不发生作为条件内容的,就是否定条件。明天天晴我就把车借给你。(肯定)明天不下雨我就把车借给你。(否定)意义不大。 合同法45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不得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或者促成条件成就,否则,不正当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而不正当促成条件成就的,则视为条件不成就。 比如:约定公司开业一年后还钱。如果故意不开业,不正当阻止条件成就,视为条件已成就。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四、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 条件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 2.条件的特征: (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 (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不能是法定的); (4)条件必须合法。 3.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2016AQ1) 4.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诚实信用原则) (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 2.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例题1·2017年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既可以是人的行为,也可以是自然现象 B.既可以是将来事实,也可以是过去事实 C.既包括约定事实,也包括法定事实 D.既可以是确定发生的事实,也可以是不确定发生的事实 【答案】A 【解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但必须是将来有可能发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实。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在不可以是过去事实;C选项错在条件不能是法定事实;D选项错在所附条件不能是确定发生的事实。 【例题2·2016年案例分析题(截取)】2014年3月5日,机床生产商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机床20台,每台20万元。乙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欲向丙银行贷款400万元,并与甲公司约定:“仅在乙公司的400万元银行借款于2014年6月2日前到账时,机床买卖合同始生效。” 2014年4月2日,乙公司与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直至6月16日,乙公司始获得丙银行发放的3个月短期贷款400万元。6月17日,乙公司请求甲公司履行机床买卖合同,甲公司以合同未生效为由拒绝。 【问题】甲公司是否有义务向乙公司交付机床?并说明理由。 【答案】甲公司没有义务向乙公司交付机床。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为附延缓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之前,合同不生效。乙公司借款到账的时间超过条件所设时间,条件不成就,故双方买卖合同不生效,甲公司不负有交付机床的义务。 回顾与总结

经济法考试资料(讲义)第04讲_第二章考情、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为4分,2018年两份试卷的分值均为4.5分,题型主要为客观题。2015年的案例分析题涉及本章的“表见代理”,2017年的案例分析题涉及本章的“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2018年的案例分析题涉及本章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本章分为三个单元,共计13个考点。大多数考点需要准确理解,需要死记硬背的考点并不多,复习难度不大。复习本章需要5个小时左右。 2018年教材根据《民法总则》,对本章内容进行了重写,大多数内容是全新的。2019年教材对本章内容未进行重大调整。 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题型2016年2017年2018年 试卷一 2018年 试卷二 单选题1题1分1题1分1题1分3题3分 多选题1题1.5分1题1.5分1题1.5分 案例分析 题 2.5分2分 合计1分5分 4.5分 4.5分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单元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考点01: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P21) 1.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解释】民事法律行为分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和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2.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多方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2)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委托代理的撤销、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订立遗嘱等)。 (3)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两个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4)多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三个以上(≥3)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例题1·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中,须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是()。(2012年) A.甲免除乙对自己所负的债务 B.甲将一枚钻石戒指赠与乙 C.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购买一套住房 D.甲立下遗嘱,将个人所有财产遗赠给乙 【答案】B 【解析】(1)选项ACD: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2)选项B: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例题2·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2018年) A.债务的免除 B.无权代理的追认 C.房屋的赠与 D.委托代理的撤销 【答案】C 【解析】选项ABD: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3.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1)负担行为是使一方(义务人)相对于他方(权利人)承担一定给付义务的法律行为,这种给付义务既可以是作为的,也可以是不作为的。 (2)处分行为是直接导致权利发生变动的法律行为,并不需要义务人积极履行给付义务,物权变动是典型的处分行为。 【例题·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中的处分行为的是()。(2018年) A.租赁合同 B.所有权转让 C.买卖合同 D.拆除房屋 【答案】B 【解析】(1)选项AC:属于负担行为;(2)选项B:属于处分行为;(3)选项D:属于事实行为(而非民事法律行为)。 考点02:意思表示(★★★)(P23) 1.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意思表示可以分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如遗嘱行为、抛弃动产等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但并非所有单方民事法律行为都是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撤销权的行使、法定代理人的追认等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同时也是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2019年新增) 3.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分为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表示。 (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2)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如订立合同过程中的要约和承诺、债务免除、授予代理权、合同解除等意思表示,均采取到达主义。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赵某曾因上街买家具,借了同村曾某100元现 金。一天赵某去银行买奖券回来,碰上了曾某,曾 某问及所借的100元,赵某说:“我现在手里没有现 金,给你100元的奖券可以吗?”曾某也想买奖券试 试运气,就答应了,从赵某手中接过5张奖券(每 张20元)。两个月后,奖券正式抽奖,赵某用来抵 债的奖券有一张中了二奖,奖金2000元。消息传 出,赵某立即找到曾某,要求用100元现金换回那 五张奖券,曾某不答应。于是赵某到银行要求不给 曾某颁奖,银行答复说,按银行规矩,谁持有奖 券,我们就把奖金发给谁。 问题:谁有权获得这 2000元奖? 【思考】甲周日清理其长期未用的一栋老房子,将一台旧电视丢到楼下的垃圾堆旁,恰巧被拾垃圾的乙发现,乙便将该电视捡起。甲是一个热心人,见状遂招呼乙到自己房中,将自己的一块水货劳力士手表和妻子的一个价值800元的首饰盒送给了乙。数天后,丙与甲联系,希望承租该房子,甲明知丙是用该房子开办地下赌场,但为追求高额租金仍将房子租给了丙。试问: 1、甲丢弃电视的行为是民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民事行为 2、乙取得电视的所有权属于原始取得还是继受取得? 3、假设甲一周后发现送给乙的手表不是水货,而是正品,请问甲能否撤销该赠与? 能撤销,属于重大误解 4、甲将妻子的首饰盒送给乙,该行为效力如何?效力待定 5、甲丙之间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无效 甲欠乙800元钱,甲无力偿还。丙替甲偿还,并对甲说:“这800元钱算送给你算了。”甲坚决不同意,说将来一定要还。后来甲还了500元,甲丙关系恶化,丙要求甲偿还剩余的300元钱,甲则要求丙偿还已经还的500元钱。谁有道理? 例:甲就自己的专利技术于10月1日与乙签订转让合同,后专利主管部门未予批准。合同是否成立、是否生效? 下列哪些行为不是要式法律行为:( ) A.李某购宝马车一辆 B.王某送给女朋友当生日礼物的别墅一幢 C.小刘和小李结婚 D.张某购买黄某的鸭梨200公斤 【例】下列哪些情形构成意思表示? A、甲对乙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 B、潘某在寻物启示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 C、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王某 D、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 1、不知女友已与他人结婚而购买订婚钻戒。 2、误真画为赝画而贱售之。 3、误认主债务人的信用而为保证。 4、不知某车为泡水车而购买之。 5、误某人为儿时失散的生父而为扶养。

第八章民事法律行为(习题)

第八章 民事法律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意思表示中, 不属于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是 ( 2、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不成就时,该民事法律行为 )。 3、就我国无效民事行为的确认权归属的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只能由人民法院确认,不能由仲裁机关确认 B 、只能由仲裁机关确认,不能由人民法院确认 C 、既可由人民法院确认,又可由仲裁机关确认 D 、只能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任选其一 4、依据我国现行法,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权行使的除斥期间是 ( )。 A 、悬赏广告 嘱行为 B 、债务免除 C 代理权授予 D 、遗 A 、开始生效 继续有效 B 、开始无效 C 、失去效力 D 、 )。 )。

5、当事人约定“如果甲的儿子从外地调回” ,甲乙之间的房屋租赁合 同即行终止。这一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是( )。 6、甲不知其女友已与他人结婚而到乙商场订购一枚戒指,以作订婚 之用。甲的意思表示错误属于何种类型的错误?( )。 7 、甲家的鱼池与乙家鱼池相连,因暴雨甲家鱼池中的鱼进入乙家鱼 池中,这一法律事实属于( A 、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的行为 B 、不发生任何法律效力的行为 C 、通过当事人追认以后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A 、 9 个月 B 、1 年 C 、2 年 D 、4 年 A 、否定解除条件 B 、否定延缓条件 C 、肯定解除条件 D 、肯定延缓条件 A 、动机错误 传达错误 B 、表示内容错误 C 、表示行为错误 D 、 )。 A 、事件 为 B 、事实行为 C 、民事行为 D 、民事法律行 8、 甲向乙借钱,乙说,太阳从西边出来,我就借钱与你。 A 、 所附条件无效, 行为有效 B 、所附条件有效, 行为无效 C 、 所附条件有效, 行为有效 D 、所附条件无效, 行为无效 9、 无效民事行为的含义是 ( )。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1.试论述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简称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 【一个完整的民事法律行为,是由一些基本因素(要素)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因素有三个:一是行为人;二是标的即一定的内容;三是意思表示,而意思表示是最重要的基本因素。】 特征(一)民事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 (二)民事法律行为以发生一定的民事后果为要素【民事后果是指民事权利义务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人以引起预期的民事后果为目的而自愿实施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 2.请比较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和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之间的异同。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实施过程的全部完成;【◎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55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内容不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是法律对当事人实施的行为的一种肯定性评价,即认定当事人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从而具备法律强制力,可以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即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则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所具有的法律效力开始发生具体作用,即当事人已经享有实际意义上的民事权利和承担实际意义上的民事义务。 由于我国民法明确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所以,我国民法上的民事法律行为便不存在有效无效的问题,即民事法律行为一旦成立,即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不过,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即有效)与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则不一定同时发生。在一般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一旦成立,其具备的法律效力随即发生,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具有约束力(如一般的买卖合同,其一旦依法成立,就立即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权利义务关系)。但在下列情形,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并非同时发生: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必须等待其他法定事实的出现。如遗嘱行为,只要遗嘱人依照法定形式设立了遗嘱,该遗嘱即依法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但该遗嘱效力的发生,必须取决于遗嘱人死亡这一法律事实的出现。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必须等待当事人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实的出现。这种行为,称为“附延缓条件的法律行为”。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必须等待当事人约定的期限的到来。这种行为,称为“附延缓期限的法律行为”。 3.请比较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异同。 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条件,并将条件的成就与否(即作为条件的事实出现与否)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的根据。这种法律行为称为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例如,某大学与某公司订立一项技术开发合同,双方约定,该合同是否生效,以该市市科委是否对该科研项目立项并拨款为准。此种情形,双方已就各自的权利义务达成了协议,但是合同能够生效与否,取决于“拨款”事实是否发生。所以,“拨款”这一条件,就成为限制合同效力发生或不发生的根据。【特征:具有未来性,具有可能性,客观上不可能发生的事实不得作为条件;具有不可预知性;;具有合法性,即违法的事实不得作为条件。】 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设定一定的期限,并将期限的到来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依据,这种民事法律行为就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例如,约定有租期的房屋租赁合同,租期届满,租赁合同即丧失法律效力。【特征:1.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期限是一种时间因素的表达方式,它可以是特定的日期(某年某月某日)或特定的期间(某时至某时),也可以是某种必然到来的事实出现的特定时刻或期间工程竣工。2.期限必须是当事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尚未到来的时间。3.期限到来是必然的、肯定能够预知的。】 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相同,法律行为所附期限能够直接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者消灭。但期限和条件的性质和特征完全不同:1.作为条件的事实,是以其发生或不发生而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起限制作用,所以,只要有发生可能的合法事实都可以作为条件。但期限却纯粹是以一定时间或期间的到来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起限制作用,所以,只有时间或能够表现时间因素的事实才能作为期限;2.作为条件的事实,其发生仅仅具有可能性,但期限的到来却具有必然性。因此,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其效力能否发生或能否依条件而消灭,仅仅具有可能性;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其效力的发生或消灭是必然的。 4.试述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的种类和其构成要件。 意思表示不真实,是指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意志与其内心的真实意志不一致,即行为人表示要追求的某种民事后果并非其内心真正希望

民事行为效力的分类

民事行为效力的分类

注意:1、格式条款由于具有反复适用的特性,涉及公共利益,因此不是可变更、可撤消,而是无效 2、违约金显失公平的也不是可变更、可撤消,而是由法院给于调整。 【重点法条】: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合同法》第47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第48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49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第51条: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可变更、撤销的民事行为:《合同法》第54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必须通过法院或仲裁,属于形成诉权)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民通意见》 73.对于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变更;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合同法》第55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注:不是从撤销事由发生之日)(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2016司考民法讲义: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2016司考民法讲义: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2016司考民法讲义: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名师讲义,希望能够给考生带来一些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 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1)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是在意思表示当中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2)并非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都可以附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不得附条件: A.条件与行为性质相违背的。如《合同法》第99条第2款规定,法定抵销不得附条件。 B.条件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德的。如结婚、离婚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但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否则为期限 (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 民事行为中所附条件,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约定,并以意思表示的形式表现出来。条件如果是法律规定的,如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生效条件,不属于此处所谓的“条件”。

(4)条件必须合法。条件不得违反现行法律的规定。 (5)条件必须是决定整个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如果条件不是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而只是决定其他内容的,则不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题例】如甲与乙约定,甲父死亡之时,将房屋出租与乙。双方的约定是否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类型 (1)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 A.延缓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使法律行为只有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才发生效力的条件。 延缓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民事法律行为暂时不生效,因此,也称停止条件。民事法律行为附延缓条件后,法律行为的效力就获延缓或暂时停止,待所附条件出现时再发生效力。易言之,如果所附条件最终未出现,该民事法律行为即确定地不生效。上文举例中的劳动合同的条件,就属于延缓条件。 B.解除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存续,使已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实现时终止的条件。解除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条件所附的已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归于消灭。 (2)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 A.积极条件是以所设事实发生为内容的条件。易言之,在积极条件,以设定事实的发生为条件成就。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均可设定积极条件。 B.消极条件是以所设事实不发生为内容的条件。易言之,在消极条件,所设定事实是消极的。条件的积极与消极,其区别仅在设定的角度不同。前述“留学归国并需要住房,就终止合同”,属积极条件,而反过来约定“如留学后定居不归国,就续租合同”,则属消极条件。两者条件内容并无不同,但条件的性质,却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核心内容: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分类方式,那么,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标准呢?在其标准下,民事法律行为又有哪些分类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 一、以构成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的个数为标准,可分为双方行为、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单方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是指须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以上的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也称为合致行为。 二、以行为效果所处领域为标准,可分为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 财产行为是指发生财产关系变动效果的行为,身份是指发生身份关系变动效果的行为。 三、根据其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关系,可分为双务法律行为与单务法律行为。 双务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双方均负担相应义务的法律行为,一方的义务也就是另一方的权利。单务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仅负担义务而另一方仅享有权利的法律行为。 四、以有无对价为标准,可分为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有偿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享有利益必须给付对方相应代价的法律行为;无偿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享有利益不需要支付任何对价的法律行为。 五、以是否必须具备某种特别形式才能成立为标准,可分为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必须具备某种特定形式或履行某种特定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是要式法律行为;不必具有特定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是不要式法律行为。

六、以行为的成立是否须交付标的物为标准,可分为要物行为与不要物行为,也称为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性法律行为。 要物法律行为又称实践性法律行为,是指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还必须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要物法律行为,又称诺成性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告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七、以行为效力发生在行为人生前还是死后为标准,可分为生前行为与死因行为。 生前行为是行为人生前发生效力的行为;死因行为是行为人死后发生效力的行为。 八、根据法律行为相互间的关系,可分为主法律行为与从法律行为。 主法律行为是指在两个有联系的法律行为中,不依赖于他行为而可独立存在的法律行为;而须依赖于他行为而存在的法律行为,就为从法律行为。 区分主法律行为与从法律行为的主要意义在于:从法律行为的命运决定于主法律行为,主法律行为不存在,从法律行为也不能存在。比如甲乙签订借款合同,丙为乙提供担保签订了担保合同。借款合同是主法律行为,担保合同则是从法律行为。 九、以效力为标准,可以分为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负担行为是指发生债权债务的行为,也称为债权行为;处分行为是指使某特定权利直接发生得丧变更的行为,可再分为物权行为与准物权行为。 简单来说就是,处分行为意味着你享有某种权利。你可以做某事,带有很大的自由性。即处分行为从法理上讲为你的权利,你可自由行使,只要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就行。如你可自由处分你的房产,你可通过任意一种合法手段将其赠与他人、进行买卖、抛弃等;而负担行为恰恰相反,它意味着你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你应该或必须做某事,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或者说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如你对父母应承担赡养义务、你该清偿你所欠债务等均属负担行为。总的来说,处分行为意味着权利,负担行为意味着义务。权利你可自由行使,也可抛、让与;义务你则需遵守、承担、履行,不得放弃、让与。 处分行为是直接发生某项权利权移转或消灭效果的行为。主要包括物权行为和准物权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