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千米和米的换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千米和米的换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千米和米的换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千米和米的换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千米和米的换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千米和米的换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地换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思,沟通旧知.

出示:

指名摘花瓣,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进率.

教师依次点击鼠标出示: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开火车回答出每节车厢上的题目,其余学生判断,正确就发出火车鸣叫的声音“呜——”)

8米=()分米→50分米=()米→9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

3厘米=()毫米←2米=()厘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出示:3千米=()米 6千米=()米(任选1题试做)

(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

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

说明:如3千米=()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1000×3=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想6千米=()米,方法同上.

(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再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年级上册米和千米的换算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

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导学案 王翠萍 教学内容: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教材第8页的例5及“做一做”,第9页练习二的第1、第3题及第10页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在知道1千米=1000米的基础上,学会根据 米与千米之间的这种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概念的基础上,加深 对千米的认识,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常见物体的运行速度,提高学生运用 和千米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趣。 教学重点: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正确解答与千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8页,用红笔勾画出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4、第5题的多媒体课件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我会填:

1米=()分米5米=()分米10厘米=()分米 60厘米=()分米100毫米=()厘米7米=()厘米=()毫米 通过观察,我发现都有关()单位换算的题。 2、选钥匙开锁。 第一道门: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小结: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例5。 3千米=()米5000米=()千米 教师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说是怎么想的。 通过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

米和千米的换算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千米和米的换算教学反思

千米和米的换算教学反思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千米和米的换算教学反思 数学虽然抽象,但它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各个学校要充分利用并开发实物材料和设备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我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生学会数学。例如,在“千米的认识”课上,如果单单以书为教材,灌输给学生,强压学生牢记“1千米=1000米”,也许学生接受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具体感知。这节课上,我并没有让学生机械地练习单位的换算,而是带领学生到跑道上,让学生走一走,记录时间,记录步数,引导学生理解走10个100米就是1千米,在推算中对1千米有了认识,使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这节课学生也觉得比以往有趣多了。课后,让学生去搜集资料,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还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再让学生测一测,从学校出发,走到自己家里大约有几米。巩固知识,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了对千米的认识,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个性。从而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来而又要应用于实际生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要有一种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利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一笔宝贵的财富。结合实践,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就会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之所在。 在这一节课中,我所感觉到的不足之处是在学生的组织纪律方面。走出课堂,有的兴趣盎然,而有的是跟着走马观花。这就与教师的操控能力、语言魅力及组织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今后我一定会更加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目标: 1、根据米与千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提高学生运用米和千米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会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解答与“千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5分钟) 谈话:小灰灰想要看羊村举行的全羊运动会,可是路上有好几道关卡,小灰灰过不去伤心极了。同学们,能帮帮小灰灰吗?(出示练习题)好,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灰灰过关卡吧。 1.把信送到对应的信箱。1千米 50毫米 60分米 1米 100厘米 1000米 5厘米 6米 2.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小火车开来了,答对火车厢上的题,开动小火车送我们去羊村。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判断。 1米=( )分米 100毫米=( )厘米 30分米=( )米 10厘米=( )分米 7米=( )厘米 1000米=( )千米 3.小火车载着小灰灰很快到了羊村,可羊村的大门紧锁,门上挂着一个牌子“做对下面的题才能进羊村”。让我们看看是什么题吧!(出示: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二.目标导航(1-2分钟) 展示教学目标,学法指导,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三、自主学习(10分钟) 1.出示教材第27页例5: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1)让学生结合所学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2)学生独立探究思考,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3千米=( )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1OOO+1000+1000=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5000米=( )千米,因为1000米=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就是5个1千米,所以5000米=5千米。 2.归纳算法。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1)小组讨论。(2)班内汇报、交流: 生1:把“千米”化成“米”,想: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即“几“千米”。 生2:把“米”化成“千米”,想:1000米是1千米,那么有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即几“千米”。 小结: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所以 。 3.同学们太聪明了,小灰灰对你们充满了希望,再解出最后一题,小灰灰就可以看到精彩的全羊运动会了。赶快行动起来吧! 四、合作探究(10分钟) 末尾添上3个0 末尾去掉3个0 千米 米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 教学内容: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以及练习6的第3、4、8-11题。 教学目标: 1.在知道1千米=1000米的基础上,使学生会根据米与千米直接的这种关系进行简易的换算。 2.使学生在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的基础上,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常见的物体的运动速度,提高学生运用千米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学具: 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答下例各题。 (1)1米=()分米(2)5米=( )分米 (3)10厘米=( )分米(4)60厘米=( )分米 (5)100毫米=()厘米 (6)7米=()厘米=()毫米 2.提出问题。 观察这一组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关于长度单位换算的

题) 小结:同学们做的非常好,大家都能区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正确的换算。 3.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那么根据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你能正确换算吗?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5。 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出示例5。 ①全班同学一齐动笔写在书上。 ②指名同学说出解答思路。 (2)出示教材27页上面的“做一做” 指名学生说出结果,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集体完成教材28页第4题。 组织学生反馈交流,全班交流填写思路。 2.教学例6。 师:估一估,从你家道学校大约要多远。在小组例交流一下。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生1: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从家到学校我走了600步,大约300米。

生2:我坐3站公共汽车,每站约500米,大约1500米远。 生3:走100米我大约要2分钟,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10分钟,约500米。 ······ 只要学生叙述合理就要给予肯定表扬鼓励。 师:估计一下,从你家到附近的商店大约有多远。跟小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样估计的。 学生在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交流汇报,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是否合理。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填空。 9千米=()米3千米-1千米=()千米 7千米+8千米=()千米5000米=()千米 5千米+4000米=()千米6千米=()千米 720米+ 300米= ()千米()米 总结: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之间单位换算

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之间的进率是(),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 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大单位化小单位()进率; 小单位化大单位()进率。 2.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常用()作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用()作单位。 3.公顷和平方米这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4.平方米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5. 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6.测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做单位。 7.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的面积大约是44()。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8()。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8()。我们校园的面积大约是2()。江苏省的面积大约是10.26() 9.在○里填上“>”“<”“=”。 (1) 5公顷○ 1平方千米(2) 401公顷○ 400平方千米 (3) 6公顷○ 600平方米(4) 2平方千米○ 2000公顷

10.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公顷 1公顷=()平方米 16公顷=()平方米 1000公顷=()平方千米 80平方千米=()公顷 4公顷=40000()300平方千米=()公顷680公顷=()平方千米0.8平方千米=()公顷4平方千米=()平方米7900平方米=()公顷8公顷=()平方米5.32公顷=( )平方米3200平方千米=()公顷900平方千米=( )公顷56000平方米=()公顷6公顷=()平方米58平方米=()公顷6.91公顷=()平方千米 3.88公顷=()平方千米40.23平方千米=()公顷 5.74平方千米=()公顷480000平方千米=()公顷960平方千米=()公顷6.902公顷=()平方米48.48公顷=()平方千米5900平方千米=()公顷 5.98平方米=()公顷68平方千米=()公顷58.67平方米=()公顷78公顷=( )平方米900平方千米=()公顷1.78公顷=( )平方米89.7平方千米=()公顷40平方千米=()公顷66.8平方米=()公顷5公顷=()平方米678平方米=()公顷54.31平方千米=()公顷33公顷=()平方米77.89平方千米=()公顷45公顷=()平方米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设计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材P8例5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千米与米、米与千米的进率及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长度单位间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课本第10页练习二第4、5题的多媒体课件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 回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练一练。 1千米=()米 3米=()分米 7分米=()厘米 60毫米=()厘米 300厘米=()米 1000米=()千米 并让学生说说7分米=70厘米,60毫米=6厘米是怎么想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题目:3千米=()米 (1)教师问:3千米等于多少米?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协作共同完成) (2)汇报讨论结果:3千米=3000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 教师在这里可以多让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只要说对了其它方法也可以。接着,教师可以出示下列练习题,以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 ①9千米=()米③4千米=()米②2千米=()米④5千米=()米 以上这些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出示题目:5000米=()千米 (1)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口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引导观察:两个小题中等号二边的长度单位起了什么变化?数字是怎么样变化的? 3、反馈练习: 完成课本第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练习二第3题:提醒学生看清单位名称 2、完成练习二第4题,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小组讨论,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千米和米的换算教案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米和米的换算教案 第四课时千米和米的换算 仙居县安洲小学高牡丹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8及练习二第3、5、6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2、发现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技巧。 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掌握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并正确进行换算 1 / 5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一填 1分米=()厘米10分米=()厘米=()米 1厘米=()毫米1分米=()毫米1千米=()米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5,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初步感知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2、汇报交流:3千米=3000千米5000米=5千米 3、想一想,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让你联系到了什么?(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范文最新推荐------------------------------------------------------ 4、出示P8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二第3题 8千米=()米 7000米+8000米=()千米 6000米=()千米 3千米-1000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特别是第2小题,是将单位的换算隐藏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可以先换算再计算或者先计算再换算。第4小题必须先换算再计算。 3 / 5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千米和米)》教案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千米和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地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没有的可用投影、挂图、挂板、卡片代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思,沟通旧知 1.出示: 指名摘花瓣,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进率。 教师依次点击鼠标出示: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2.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开火车回答出每节车厢上的题目,其余学生判断,正确就发出火车鸣叫的声音“呜——”) 8米=()分米→50分米=()米→9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 3厘米=()毫米←2米=()厘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出示:3千米=()米6千米=()米(任选1题试做) (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 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 说明:如3千米=()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1000×3=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 想6千米=()米,方法同上。 (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再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因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 板书:3千米=3000米 6千米=6000米 方法: (4)初步练习。

长度单位换算练习千米米分米厘米 毫米

29米=( )分米 4米=( )分米 21米=( )厘米1700毫米=( )分米23千米=( )米2400毫米=( )分米400毫米=( )分米29分米=( )毫米250分米=( )米600毫米=( )分米140毫米=( )厘米17米=( )厘米 4千米=( )米 12厘米=( )毫米23米=( )分米 1千米=( )米 16米=( )厘米18米=( )厘米 25厘米=( )毫米 250厘米=( )分米 27分米=( )毫米 22厘米=( )毫米 140毫米=( )厘米 30厘米=( )分米 120毫米=( )厘米 20分米=( )厘米 27米=( )厘米 70分米=( )米 4米=( )厘米 60厘米=( )分米 270厘米=( )分米 100厘米=( )分米 210厘米=( )分米 200厘米=( )分米 14千米=( )米 300厘米=( )米 5厘米=( )毫米 6分米=( )毫米 19厘米=( )毫米 9千米=( )米 30厘米=( )毫米 15分米=( )毫米 3分米=( )厘米 24米=( )厘米 90分米=( )米 2600厘米=( )米 26米=( )厘米 2600毫米=( )分米 200分米=( )米 100厘米=( )米 140分米=( )米

50厘米=( )分米18000米=( )千米9米=( )厘米 17千米=( )米2400厘米=( )米6分米=( )毫米2300厘米=( )米200分米=( )米2米=( )分米 10米=( )分米 6分米=( )毫米110分米=( )米2500厘米=( )米2分米=( )厘米15000米=( )千米10分米=( )米 19米=( )厘米20分米=( )米 2300厘米=( )米 16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3千米=( )米 110毫米=( )厘米 10厘米=( )分米 220分米=( )米 22米=( )分米 230厘米=( )分米 27分米=( )毫米 1600厘米=( )米 21000米=( )千米 14千米=( )米 25厘米=( )毫米 8分米=( )厘米 50厘米=( )分米 140毫米=( )厘米 7千米=( )米 19分米=( )厘米 24000米=( )千米 2400厘米=( )米 11米=( )厘米 13分米=( )毫米 2500毫米=( )分米 120厘米=( )分米 26000米=( )千米 300分米=( )米 24分米=( )厘米 24米=( )厘米 300毫米=( )分米 10千米=( )米 240分米=( )米 19米=( )分米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案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案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案范文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 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学习例题 (1)出示:3千米=()米6千米=()米(任选1题试做) (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 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 说明:如3千米=()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千米和米的换算

教学难点就是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1前米的概念,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学生都可以用手来比划,也可以用眼睛去目测,而1千米的长度既不可能用手去比划,也不能用眼睛去目测,只有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感受,我在课前设计时,考虑到了两个方面:一是要结合学生课前走环形跑道来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二是要结合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路段来感受1千米的概念,于是,我带着学生沿着操场的跑到走了一圈,课上还结合教材内容来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地换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思,沟通旧知. 出示: 指名摘花瓣,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进率. 教师依次点击鼠标出示: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开火车回答出每节车厢上的题目,其余学生判断,正确就发出火车鸣叫的声音“呜——”) 8米=分米→50分米=米→9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 3厘米=毫米←2米=厘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出示:3千米=米6千米=米(任选1题试做) (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 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 说明:如3千米=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1000×3=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 想6千米=米,方法同上. (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再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因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 板书:3千米=3000米 6千米=6000米 方法:

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2、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 3、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4、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千米= ()米1000米=()千米 7米= ()分米3分米= ()厘米 4厘米= ()毫200毫米= ()分米 2、提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其中最小的长度单位是什么?最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千米等于多少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出示:3千米=()米 (1)学生先独立思考说出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2)教师总结算法:我们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那么3000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 (3)出示5000米= ()千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算法。 2、比较上面两题,总结算法。 3、口答: 6000米=()千米5千米=( )米 ()米=7千米9000米=()千米 三、巩固练习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聪明法宝,想送给你们,你们得到后就会变得更加聪明,不过每个聪明法宝里都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如果回答对了,老师就把聪明法宝奖给你。 聪明法宝(一)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作单位。 聪明法宝(二) 在()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①彩笔长75() ②爸爸的身高为175()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

4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教材第27~30页) 教学内容 1.在知道1千米=1000米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根据米与千米之间的这种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概念的基础上,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了解常见物体的运行速度,提高学生运用和千米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 重点:学会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正确解答与千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答下列各题。 (1)1米=( )分米(2)5米=( )分米 (3)10厘米=( )分米(4)60厘米=( )分米 (5)100毫米=( )厘米(6)7米=( )厘米=( )毫米 2.提出问题。 观察这一组题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关于长度单位换算的题) 小结: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大家都能够根据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正确的换算。 3.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1000米。那么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你能正确换算吗?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5。 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出示例5。 ①全班同学一齐动笔写在书上。 ②指名学生说出解答思路。 (2)出示教材第 27页上面的“做一做”。 指名学生说出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集体完成教材第28页第4题。 组织学生反馈交流,全班交流填写思路。 2.教学例6。 师: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生1: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从家到学校我走了600步,大约300米。 生2:我坐3站公共汽车,每站约500米,大约1500米远。 生3:走100米我大约要用2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10分钟,约500米。 …… 只要学生叙述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表扬鼓励。 师:估计一下,从你家到附近的商店大约有多远。跟小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交流汇报,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是否合理。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设计意图:既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又促使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填空。 8千米2米=( )米 20千米-2000米=( )千米 720米+300米=( )千米( )米 (考查知识点: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800218120 教材习题 教材第27页“做一做”上 100023000 3 教材第27页“做一做”下 略 教材第28页“练习六” 1.千米毫米米 2.行1千米需要多长时间?把出行方式和相应的时间连接起来。

千米和米的换算_教案教学设计_1

千米和米的换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地换算.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思,沟通旧知.出示: 指名摘花瓣,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进率.教师依次点击鼠标出示: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开火车回答出每节车厢上的题目,其余学生判断,正确就发出火车鸣叫的声音“呜——”)8米=()分米→50分米=()米→9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3厘米=()毫米←2米=()厘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1.(1)出示:3千米=()米6千米=()米(任选1题试做)(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说明:如3千米=()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1000×3=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想6千米=()米,方法同上.(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再算法上有什么

相同之处?明确:因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板书:3千米=3000米6千米=6000米方法: (4)初步练习.仿照例题,学生互相出题考一考.并说明思考过程.2.学习例2.(1)出示:5000米=()千米4000米=()米(任选1题试做)师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交流.(2)学生汇报.说明:5000米=()千米,因为1000米=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就是5个1千米,5000÷1000=5(千米),所以5000米=(5)千米.4000米=()米,与此同理.(3)总结算法.问:通过例2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明确:因为1000米是1千米,那么有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就是几“千米”.板书:5000米=5千米4000米=4千米方法: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填空. 2.看谁填的又对有快!2千米=()米3000米=()千米4千米=()米6000米=()千米3.出示下图:表示两条铁路的长度. 看图计算:北京→南京→上海()千米北京→武昌→广州()千米4.园林工人要在一条路旁植树,每5米划分一段,算一算,1千米的路要划分多少段?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课题)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设计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五课时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教材第27~30页)水冶镇东北街小学刘向文 教学目标: 1.在知道1千米=1000米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根据米与千米之间的这种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概念的基础上,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了解常见物体的运行速度,提高学生运用和千米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正确解答与千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一、复习导入: 1.口答下列各题。 (1)1米=()分米(2)5米=()分米 (3)10厘米=()分米(4)60厘米=()分米 (5)100毫米=()厘米(6)7米=()厘米=()毫米 2.提出问题。观察这一组题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关于长度单位换算的题) 小结: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大家都能够根据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正确的换算。 3.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1000米。那么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你能正确换算吗?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5。 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出示例5。 ①全班同学一齐动笔写在书上。 ②指名学生说出解答思路。 (2)出示教材第27页上面的“做一做”。 指名学生说出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集体完成教材第28页第4题。 组织学生反馈交流,全班交流填写思路。 2.教学例6。 师: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生1: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从家到学校我走了600步,大约300米。 生2:我坐3站公共汽车,每站约500米,大约1500米远。 生3:走100米我大约要用2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10分钟,约500米。 …… 师:估计一下,从你家到附近的商店大约有多远。跟小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小学三年级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换算专题练习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换算专题练习 一、填空18分 8m=()dm 8km=()米3分米=()cm 7cm=()毫米50分米=()m 90mm=()厘米60厘米=()cm 5000m=()km 2m=()厘米 1m=()分米7km=()米6dm=()厘米 9厘米=()mm 70dm=()m 70mm=()厘米 60cm=()分米2000m=()千米8米=()cm 2900m-1km =( )km( )m 320km560m-27980m=( )m 23km450m9dm7cm-1500m9dm=( )m( )dm 2800m-1km= ()m 二、换算20分 3米2分米=()分米8米4分米=()分米 7分米8厘米=()厘米6厘米8毫米=()毫米 42分米=()米()分米43分米=()米()分米78厘米=()分米()厘米3厘米=()分米()厘米 85分米=()米()分米97分米=()米()分米77厘米=()分米()厘米16厘米=()分米()厘米 10 米7 分米=()分米17 米=()cm=( )分米 2 米=()分米()厘米 1 米-36 厘米=( )毫米 三、换算 5厘米=()毫米9厘米=()毫米 30毫米=()厘米40毫米=()厘米 30厘米=()分米5分米=()厘米 40厘米=()分米7分米=()厘米 3米=()分米90分米=()米 5米=()分米80分米=()米 69 毫米=( )厘米32 米=( )dm 83 米=( )分米米=()厘米= 150 分米=( )毫米7 千米=( )米 400 厘米=( )米6000 毫米=( )分米 5 米=()千米千米=( )分米( )米 3300 米=()千米520 毫米=( )厘米=( )分米 7800 毫米=( )厘米 4 米6 厘米=( )厘米 3200 厘米=( )米504 厘米=()米 5米=()分米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 四、换算填空 5米=()分米40厘米=()分米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8页例5,练习二第3、4、5、6题。 【教学理念】: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等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2、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 3、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 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4、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 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等。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课。 1、提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其中最小的长度单位是谁?最大的长度单位呢?你能给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2、想一想,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各有多长,你可以用手势表示出它们的长度 吗? 3、能说说它们之间的进率吗? 4、小结引出新课: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米与千米的 单位之间的换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为学生学习米和千米之间的换算做好铺垫。也为使学生能更牢固地掌握这些单位的换算,以便区别和进行换算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说出思路。 教学例5出示:3千米=()米出示5000米= ()千米 (1)学生先独立思考说出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2)教师总结算法:我们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那么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 (3)5000米= ()千米的方法同前一个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思路,重点的放在学生叙述思路上,学生的思路可以是不同的,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合理的教师及时的给予可定或表扬,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让学生参与的评价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在课堂上。】 三、练习巩固,加强内化。 1、看线段图进行单位换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线段上进行长度单位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加强学生对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的掌握,也为学生进行下面的练习做好铺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