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互联网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互联网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互联网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互联网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贵州省正安县庙塘中学罗洪 【关键词】网络技术课堂教学变革 【摘要】摘要:在对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开发的基础上,随着对网络教学环境的开发建设和基于网络的教与学的研究,网络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网络教学对体现主体性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必然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为师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我校处于黔北.距离县城55公里,离市200多公里,全县范围内无一条高速路,无火车路线,交通闭塞,信息闭塞,资源匮乏。加之学校图书较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困难,有时无法从学校图书馆中查阅并解决,这便束缚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开通计算机网络后,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查找并下载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网络、利用网络的场所,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四楼微机室,改成资料查找室,为师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变观念,从传统的“传授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新课程改革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信息时代的新课程改革始终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探索自然科学的能力,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世界,不懂网络将寸步难行,更会束缚学生能力的发展,只有懂得网络才会主动获取信息,提高自己成功的机会。因此在利用校园网教学的同时,教师应结合网络资源独特优势如图片、文字等调动学生兴趣。

互联网空间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刘洪宇

互联网空间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 刘洪宇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2010年9月以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将互联网空间应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推动了现代互联网技 术与教学要素、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依托空间资源平台,师生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打造空间联系纽带,师生空间互联互通,增强教学育人效果;拓展空间潜在功能,教学管理开放透明,激发教师改革创新。[关键词]互联网空间;教育;教学;管理;应用[中图分类号]G710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12)04-0003-02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2-11-26 刘洪宇(1959-),男,湖南江华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 育经济与管理。 2010年9月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空间教学试点,把信息化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推进器,把教学空间应用作为教学改革的火车头,并亲自带头,分别到所联系的学院听课指导。各个学院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抓落实、抓检查,层层推进,全体师生积极实践、主动创新,利用空间海量储存的资源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利用空间高速运行的展示平台组织课堂教学,利用空间互联互通的快捷通道交流互动,利用空间实名管理和个性设置展现教书育人过程和改革创新历程,老师们“不在空间就在去空间的路上”,学生们为有学习空间而高兴自豪,当校外同学问及学校发生的变化时,他们经常骄傲地说:“你到我的空间去看吧”。 两年来,空间在教学中的应用试点,推动了现代互联网技术与教学要素、 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空间改变了教学资源建设方式,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空间改变了师生联系互动方式,增强了教书育人效果;空间改变了教学过程评价方式,激发了教师改革创新。 一、依托空间资源平台,师生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一直以来,教学资源建设是教学内涵建设的重点。在2010年以前,学校通过教学课件比赛、优质课程建设,在校园网上建设了近8万个网络教学资源,产生了17门国家精品课程、32门省级和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以及200门校级优质核心课程。但这些课程及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互动性不强、更新成本高。 两年来,我们依托空间资源平台,探索了师生共建共享教学资源的新途径:一是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调研,解构工作任务、重构学习内容;二是根据工作解构确定的教学内容,打碎PPT ,按 照知识点建设碎片化教学资源;三是推行表格化教案,泛在集成互联网上的优质教学资源;四是开发网络直播系统,将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现场上课的视频转化为教学资源。创建大师工作室,与行业企业领军人物共建教学资源;五是运用空间组织课程教学活动,强化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并且通过师生互动促进资源持续更新。 截至2012年10月,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建设了“以空间为资源储存、 展示、传播平台、以内容标准化、资源碎片化、应用图表化、互动泛在化”为特征、由900余门空间资源课程组成的课程墙,既有利于学分制选课,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学校还配置了连接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桥梁———网络直播系统12个, 建立了校企共建学习资源的“大师工作室”10个,还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专业仿真实训系统2个。 通过推行空间教学,全校教学资料文印成本由原来每年100万元以上降到现在每年30万元以下,减少70%,而全校网络教学资源由两年前的8万个增加到现在的248万个,增加30倍;每门课程资源更新速度由两年前年均10%提高到现在的年均50%左右,增长4倍。迅速增长和不断更新的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次数(浏览量)由2003-2009年总和不足100万次增加到现在的5139万次,增加50倍;2012年9月,全校学习成绩平均绩点达3.5以上优秀学生达到180人, 比2010年同期增加3.6倍,日语专业的黄左同学勤奋好学,他在空间完成的作业、收集的资源、发表的文章高达2270篇,空间访问量达到118万次。 二、打造空间联系纽带,师生空间互联互通,增强教学育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第19卷第4期2012年12月 Vol.19No.4Dec .2012

(完整版)小学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点滴谈

小学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点滴谈 有人说“幼稚的东西就是诗歌”,话语虽通俗却精辟,这种最富想象力的文学体裁最贴近小学生,适合他们的心智水平。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现代诗歌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仅中高年级的六本教材就收录了16首,教学中如何把握诗歌航向、怎样把儿童引入诗的殿堂这些成为困扰我的问题。但近三年来与学生的朝夕相处,课堂上一首首诗歌教学的探险也使得我这个不谙诗韵的人得到了些许启示。 一、读中感悟 诗歌是由一个一个的意向组成的,语句极为精炼,格律十分清晰,适合朗朗上口的诵读,所以在具体讲课过程中应该调动多种朗读手段,力争在读中让学生感悟诗的意向,在读中体悟诗的感情。我多采用以下读的方式: 1、范读 2、指名读 3、赛读 4、配乐读 5、录像欣赏读 二、精讲点题 当学生由读进入诗的意境后,我适时进行讲解,这种讲解则是提问释疑的一种合作交流方式,在提问的过程中,把握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路,体会诗歌的内涵,点明诗歌的主题。这个过程一定要在课上占时少,效率高。 三、指导模写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诗歌更是发挥想象力的最佳的文学形式,所以,当学生已走进诗歌,贴近作者之后一定要让他们进行模写,即仿写,模写一段时间后学生们那种创作的激情一定会被激发出来,写出真正反映他们自己生活的诗歌。 我认为在这个环节教师的下水文起着激浪的作用。比如,在学完四年级上册第9课《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后,我先把我模写的一首诗歌读给他们听,同学们特别兴奋,听的极为认真,再让他们模写时没有一个学生出现畏难情绪。当看到一篇篇像模像样的“诗作”后,我感动了,感动于他们不被我范文束缚的那种创作能力,感动于他们那双双灵动的眼睛看到的多彩的世界,感动于他们稚嫩的世界里那一串串纯洁的意向。语句可以不通,但情感却那样真挚。可惜的是我不

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伊川实验中学东校区张旭峰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一、网联网带来全新的教学世界 计算机是教育的新根, 互联网是未来的黑板。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是信息时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里将建立新型的师师、师生、生生关系、新型的教学呈现方式,网络是把世界带入课堂的工具和环境,网络是支持课堂活动的工具和环境,让网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我们应努力的方向。归纳起来,我们认为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供信息,建立师生交流的新途径,更新教学观念。 (一)提供信息 首先,与传统的文本信息比,网络信息具有容量大、简便、针对性强等特点。互联网中备课材料,教学活动消息等,对教师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多方面的丰富的参考材料。其次,和看报、看书查资料那种受时空限制较大的信息接收方式相比,网络显示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获取信息的优点。再加上网站清晰的分门别类,再加上强大的搜索功能,比一本本地搜寻纸质信息,其简便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它没有什么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同时,教师可在网上均能找到针对所教班级,所教的内容,就如一间虚拟的教室一样,对“现实”教学起着良好的补充作用,其针对性自然要

强得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上的作用自然也要大一些了。 (二)、建立教学新途径 除了学校里课堂上的言传身教,除了改作业、改试卷时的“对错”交流,网络也许正给我们展现出一条前途无可限量的新路。 1、师生沟通的平台 只是平时上课,一个教师面对一百来个学生,即使花费较大精力较多时间,但接触面也不会很广,尤其和一些表现不突出的学生的交流可能就会不多。再说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未必就很适合所有的话题。 但在网络上则不同,你会发现平时看起来较内向的学生也可以是较大胆的。话少的就在论坛、留言板甚至是QQ上写几句,话多的并且不想让大家看到的可以发个email长谈,随意也方便,而且在网络上,老师似乎也没有必要太严肃,学生自然也就会轻松些。网站,就像一个存放师生各种信息的大仓库一样,而且没有关门和“谢绝参观”的时候。我们认为这种交流比起教学问题的探讨来可能更为重要,亲其师而后乐其道嘛。 2、完成具体教学内容 网络可以少一些时空限制,对一些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时,也不必拘于一课一时。如定个题目,在某论坛或自建个论坛讨论,同学们想想说说,一个星期一个月都可以,也许会是个别开生面的学习方式。还有也可以针对某次作业比如作文,在网上批改,可以是学生自己修改的前后几稿,可以是教师批改的前后几稿,也可以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负数的认识》第1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 2、课时:共3课时,本教案为第1课时 二、教学课题: 负数的认识(1)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课时,从温度和海拔高度引入负数的学习。学生已有的关于负数的生活经验,最普遍的是天气预报中经常看到用负数表示的零下温度。例1精心选择三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气温。南京的最低气温刚好是0摄氏度,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的最低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是两个不同概念的4摄氏度,怎样用数学的方法分别表示这两个温度,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不会发生混淆?由此在学生内心产生一种需要: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表示并区分上海与北京的不同气温。教材把正数与负数结合在一起讲解,有利于突出负数的意义与表示方法,体会正数与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先讲零上4摄氏度与零下4摄氏度分别记作+4℃和-4℃,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使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再讲“+4”与“-4”的读法,并通过“+4也可以写成4”初步把以前学过的那些大于0的自然数与正数联系起来。 例2用正数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虽然学生缺乏海拔高度的知识,但“高于海平面”“低于海平面”等概念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例题采用“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这样的描述表达了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相对高度,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图中把海平面用一条红色虚线凸现,这样,什么是比海平面高、什么是比海平面低,以及需要不同的数来表示和区分这两种数量就显而易见了。通过用+8844米表示海拔8844米,用-155米表示海拔负155米,学生又一次联系实际体会到正数与负数的意义,他们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就更丰富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3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方法: 谈话激趣学生预习小组交流,探究新知小结收获 五、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网络带来全新的教学世界 计算机是教育的新根 , Interner 是未来的黑板。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是信息时代教 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里将建立新型的师师、师生、生生关系、新型的教学呈现方式,一种 新的教育模式将从这里得到推广。 网络是把世界带入课堂的工具和环境,网络是支持课堂活动的工具和环境,网络是向 外界开放的工具。 让网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我们应努力的方向。归纳起来,我们认为网络在教学中的 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供信息,建立师生交流的新途径,更新教学观念。 (一)提供信息 与传统的文本信息比,网络信息具有容量大、简便、针对性强等特点。 1、简便 计算机在很多教师家里都已经有了,就算没有,在学校里上网也已不是难事了。和看 报、看书查资料那种受时空限制较大的信息接收方式相比,网络显示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获取信 息的优点。再加上网站清晰的分门别类,再加上强大的搜索功能,比一本本地搜寻纸质信息, 其简便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它没有什么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2、容量大 这是电子信息的共同特点,其中会有很多的教师的备课材料,教学活动消息等。此外“教 学论文” 、“班级工作”等信息,对教师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多方面的丰富的参考材料。 3、针对性强 教师可在网上均能找到针对所教班级,所教的内容,就如一间虚拟的教室一样,对“现实”教学起着良好的补充作用,其针对性自然要强得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上的作用自然也要 大一些了。 (二)、建立教学新途径 除了学校里课堂上的言传身教,除了改作业、改试卷时的“对错”交流,网络也许正 给我们展现出一条前途无可限量的新路。 1、完成具体教学内容 学习是个大概念,在时间空间上来讲决非学校里课堂上的教学所能涵盖的。 而网络可以少一些时空限制,对一些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时,也不必拘于一课一时。如 定个题目,在某论坛或自建个论坛讨论,同学们想想说说,一个星期一个月都可以,也许会是 个别开生面的学习方式。 还有也可以针对某次作业比如作文,在网上批改,可以是学生自己修改的前后几稿, 可以是教师批改的前后几稿,也可以是拿一篇来大家加以评论。之后,同学们对照一看,自然会有 所体会。甚至在网上布置作业,并且让学生在网上完成和上交。等等。 ――这些是黑板上课堂上所做不到的。 2、师生相互了解的新场合 只是平时上课,一个教师面对一百来个学生,即使花费较大精力较多时间,但接触面 也不会很广,尤其和一些表现不突出的学生的交流可能就会不多。再说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未必 就很适合所有的话题。 但在网络上则不同,你会发现平时看起来较内向的学生也可以是较大胆的。话少的就 在论坛、留言板甚至是 QQ 上写几句,话多的并且不想让大家看到的可以发个 email 长谈,随意也方便。 而且在网络上,老师似乎也没有必要太严肃,学生自然也就会轻松些。 网站,就像一个存放师生各种信息的大仓库一样,而且没有关门和“谢绝参观”的时

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

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我们的教育仍旧是以知识的传递为主。学生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然后参加考试,然后根据分数的排名进入更好的学校。所以,知识的传递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觉得人不能仅仅靠那些有限的知识就能在社会中生存得很好的,精神的传递也应该重视起来,那种求知欲的培养,遇到困难不放弃的精神照样值得学生们学习。比如,有的国家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就组织了很多篮球赛等等,这样不但让本校的学生更加团结,让他们学会团队精神,学会遇到困难用不言弃的精神,还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增强了国民的体质。所以,我们老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精神的传递。书本上的精神是有限的,但如果学会了那些精神,那么他将会获得无限的知识。 人类在没有发明文字之前,依靠口耳相传,传递在日常生活中所学会的一些经验。这样浪费了很大的记忆力,如不及时相告就被遗忘了。当人类在发明了文字,发明了竹简之后,他们就可以把那些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等记录在竹简上,这样记录的内容就大大增加。但是,竹简携带太不方便且不易保存。直到后来发明了纸和印刷术,把知识记录在纸上,携带轻巧,更利于知识的传播,这无疑又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音频视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用这些视频来记录了。比如一个实验,虽然身边没有齐备的实验器材来完成,但我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比起文字描述要生动很多。再如,想听某一个专家的讲座,也可以不用到现场,连接上视频,就能看到这位专家的精彩演讲,感觉身临其境一般。视频只是电子信息技术中最通用的的一种。通过互联网,在观看直播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短信来提问,参与互动。这样一来,知识的传递就更方便快捷了。这些都是互联网技术的小应用而已。互联网更大的作用是共享,碰到了什么不懂的,可以去问百度,立即会出现你所需要的专业的解释。或者去论坛里请教询问,很多人都愿意帮助你,尽管互不相识,尽管相隔万里,但网络将你和他们联系在一起,讨论交流学习,使人受益匪浅。 下面说说中小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和认识。很多中小学生都以为电脑就是游戏机,就是用来玩的。他们在电脑上看电影、玩游戏、聊天。虽然看电影和玩游戏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生物入侵者》教学案例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 2.语文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 2)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 3)反复朗读课文,给各段标上序号,并画出各自然段的要点。 4)收集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二、教学课题: 《生物入侵者》 三、教材分析: 《生物入侵者》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篇课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生物入侵者”标题生动形象,引起读者注意,文章开头引出说明对象,然后是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再分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然后写出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世界各国对此采取的相应措施,这是通过逻辑顺序来说明的。思路清楚、层次分明。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再一次加强对说明文知识的巩固及运用。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与生物入侵相关的生态知识; 2、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说明要点; 3、体会文中说明方法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 2、在掌握“生物入侵者”概念的基础上,明确说明顺序, 讨论说明方法,品析说明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我国生物入侵的严峻形势,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理清顺序,分析说明方 法。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生物入侵这种现象,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从百度“图片”中搜索出生物入侵者的图片,同时在百度中搜出有关的课件,并对其进行筛选、整合,制作成PPT课件用于本课的教学。

教育信息化在标准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及教学管理,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我旗教育网站建立及各校校园网开通已有一段时间,这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教学理念都是一种新的挑战。结合我旗的教育实际,我觉得教育网站建立及校园网开通在促进教育管理、教师成长、学生学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给教育教学管理带了了诸多便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教育网站加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社会及各学校的沟通 我旗教育网站资源丰富,覆盖教育发展、党建之窗、政务公开、教育教学、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政策法规、教学资源等教育平台。还包含了教育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学校展示、名师在线等许多丰富的内容,也是教育行政部门与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增进了解的桥梁,是发布政务信息,落实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通过它,更多的人了解了我们的教育管理思想、最新教育动态、名师名校。二、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交互功能,实现网络交流 网络环境下多向互动的多种传输系统为信息交流创造了条件,网络是学习的平台,也是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我旗通过网络视频多次与深圳宝安区进行视频交流,把优秀的教师、新鲜的教学理念从“网”上请进来,自己也努力从“网”上走出去。通过网络把我们的教育现状、学校面貌、师生状况展现给外界,让外

界来了解我们地区的教育教学、民族风情。 三、利用教育网站实现教育全过程的具体管理 由于网络的快捷和方便,我们可以及时掌握教师和学校的相关信息,能够快速的收集整理各种数据材料,同时能够更迅速的上报和交流信息材料。我们在进行各种管理工作时,真正实现了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化。 四、利用校园网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发展需要一种氛围,而网络的交流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空间。我旗各校校园网开通之后,对教师们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们改变了备课方式,由“备教材、备教法”转变为“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媒体和网络”。教师们变得善于思考了,学会了反思和交流,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就在这样的追寻中有了深刻的变化。 综上所述,从我旗教育网站建设及校园网开通的管理作用中看到,现代教育技术已被广泛的运用到了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实效。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好的开发网络应用功能,我认为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提高师资水平,突破作秀意识 教育部门应重视网络教学。教师们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和带动学科教学。并鼓励更多的人参加进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真正为信息化找到切实可行的路。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顺利整合,教育部门与各校应建起网络资源

现代诗歌教学方法

诵读、品情、悟境——浅谈现代诗歌的教学 杨媛瑗 诗歌是通过精炼、生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来创造鲜明独特的形象,构成优美而深远的意境,能够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理想愿望的文学体裁。而现代诗歌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放,其不受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所套,不讲究语言外在的格律,只注重诗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因此,现代诗歌的教学应从语言、感情、意境等三大方面入手。 一、诵读,品味节奏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可以说是语言艺术的尖端。现代诗歌的语言也常讲究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诗歌,进而品味诗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去体验诗的感情,领会诗的意境。朗读现代诗歌可分三步走: (一)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要求学生在语言层次上通读全诗。发音方面,要吐字清晰,准确有力,分清四声;在体现诗的节奏和韵律方面,应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表达的需要,运用好重音和停顿。朗读也和说话一样,不能一口气说完,中间要有适当的停顿,一方面是朗读的人需要换口气,另一方面听的人需要想一想,记一记,所以要有短暂的间歇停顿。现代诗歌又有它的特点,有的三个字一停顿,有的两个字一停顿不等,显得节奏感特别强。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远远的街——灯——明了”,停顿就是错的,因为诗句的愿意是指一物——街灯,而不是指街和灯两件事物,所以节奏停顿和重音应为:远远的——街灯——明了。停顿时还要注意一般把停顿前的一个字的读音拉长一点。至于时间的长短,则根据整首诗的节奏和意思而定,做到“声断意不断,语断情不断”,犹如书法行书中的“笔断意连”。初读时可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组合,好、中、差搭配,学生可以四、五人作一组,互相读给组员听,组员之间互相点评,互相纠正,读准字音和节奏,达到共同进步。实践证明,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这是完全可能的事,学生的潜能只要挖掘出来,那是很巨大的。 (二)情读。即有表情地朗读,以体会现代诗歌的情感节奏,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仔细揣摩作者的感情,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

2020年网络教育在教育技术中的作用

网络教育在教育技术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网络建设进入教育领域,使得到沟通,创造了一个充分开放的教育环境。教育技术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是网络教育能否成功健康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网络建设教育技术 在校园网的规划建设管理使用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教育技术中心担负着重要的职责。而教育技术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是网络教育是否成功和有效的关键,也是自身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网络教育将以资源的多元性冲破学校的围墙,削弱教育的权威,打破知识的垄断。如果我们还抱着以“教”为重心的传统观念,来看待网络教育的个人要素,肯定会格格不入,冲突四起。再先进的设备也会形同虚设,再先进的技术也发挥不了作用,而在新的教育思想和关键的指导下,我们才会去摸索,发现网络教育的新的运行机制,并自觉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主动与教学的信息化相适应,并寻找自己的传统优势与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结合点,迅速参与到网络教学当中而不至于落伍,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国家培养高技术人才。

在网络的规划建设当中,教育技术部门有责任当好院校领导的参谋,以现代化教育技术思想为指导,从充分利用,优化教学过程的高度出发,坚持开放性原则,尽量采用先进的配置和成熟的技术,以满足大量的多元信息交流的需要。一旦建成网络,就力争全面开通,便捷使用,发挥效益,并充分考虑其扩展性,为将来升级换代打下基础。 网络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阶段进行,在时间短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犹是如此,但绝不能因此损害全局性规划。 在网络软硬件配置,各种媒体的选择上应当突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功能,实现开放式的网上教学,如广播教学,vod点播,远程示范,网上检索,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网上测评等等。条件允许,还应当创造情景教学,虚拟现实教学的环境条件,为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方式,计划学习进度提供条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体系中更要鼓励创新,倡导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不简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是考核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案例分析的结果,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有众多可分出优劣,高下的方案。开放性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方便学生网上浏览,讨论,协作研究,虚拟试验,可以通

网络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语言在教学中的应 用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网络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于网络传输和网上交际的特点,网络交流出现了一些使用频率非常高而又独具特点的网络习惯用语,这就是网络语言。这些用语有的是汉语中已有的,但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有的则是新出现的,属于新词语的范畴;有的则是仅存于网络领域的特异现象。网络习惯用语数量多,产生的速度快,突出体现了网络语体的特色。 网络语言结合了汉语、英语和汉语拼音,在计算机互联网上使用的语言,它具有新奇、简单、幽默的特点。网络语言迅速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当中,学生的话语方式、生活习惯、情感特征也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这样的一些变化也正在悄无声息地冲击着语言教学,冲击着悠久的汉语和汉字,也为语文工作者提出新的课题,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语言,让网络语言为语文教学服务,是新课标改革中语文教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一、网络语言对教学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语言在作文中广泛使用。不少学生将英文字母符号,用谐音字代替规范词语,使用自创的词语,或使用汉语拼音缩写代替汉字。曾看过这样一篇12岁学生写的文章: “昨晚,偶(我)GG(哥哥)带着他滴GF(女朋友,英文girlfriend 的简写)到偶家来7(吃)饭,那个MM在吃饭时一直向偶妈妈PMP(拍马屁),那样子真是好BT(变态),实在是让偶粉寒(很汗,即就是没有办法表达的无奈),偶粉8稀饭(我很不喜欢)她的话……饭桌上,GG的GF一个劲地向我妈妈PMP(拍马屁),那酱紫(样子)真是PT(变态),7456(气死我了)。我只吃了几口饭,就到QQ上"打铁"(发帖子)去了”。 网络语言在网络中可谓是泛滥成灾,了解网络语言的人觉得它新奇、简单、幽默,没有上网经验的人则会觉得不知所云。在QQ 聊天中,QQ空间、博客日志里,乃至语文作文中,密密麻麻几乎全是网络语言:“晕”“倒”是指对方说的话有点不可思议,不能理解;“偶”是指我,“东东”即东西,的意思;在网上乱留言叫“灌水”,“恐龙”指的是丑女,“MM”表示“美眉”,“GF”则是英语女朋友的缩写,

谈谈现代诗歌教学的重点

谈谈现代诗歌教学的重点 谈谈现代诗歌教学的重点 谈谈现代诗歌教学的重点 浦口区顶山小学梅永钢 从现代诗歌在小语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来看,现代诗歌的教学并不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但优秀的、程度适宜的现代诗歌对培养学生语感、美感、积极健康的情感及文化的归属感还是有重要作用的。对于不是阅读教学重点的现代诗歌来说,我们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呢?笔者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与大家商榷。 第一个重点是读准。这里的“读准”首先是指读准字音。其次是读准节奏。最后是清晰、响亮地读出韵脚。“读准”是现代诗歌教学的底线,是“保底工程”,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重点的落实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范读和细致地指导。 第二个重点是粗悟。所谓“粗悟”是指对内容的理解粗放一些,模糊一些。学生或借助相关资料或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能大致领悟就行了,不必强求“深度”、“准确”。如《我们爱你啊,中国》中的第五小节: “我们爱你——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神州万里涌动的滚滚春潮,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一个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认为这一小节从古代写到改革开放的现在,让她想到了中国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的伟大成就:“神七”上天,成功举办奥运会等,她感到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样的整体感知对于刚

进入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非常可贵了。 第三个重点是扩展。这里的“扩展”是说选取有代表性的小节,补充资料,联系旧知,还原画面。如《我们爱你啊,中国》的第二小节: “我们爱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 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 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 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 教学这一小节时,我首先补充了人教版教材曾经选用过的一篇课文——《桂林山水》,并朗诵了描写漓江水的段落和桂林山的段落,再对照插图,学生对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便有了直观的感受。接下来我又请学生回忆有关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的诗句与名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累,激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第四个重点是朗诵。这是升华情感,积累语言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要通过一些技巧与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与思想,获得精神的愉悦感。 第五个重点是仿写。课后的“练习”中也有相关的要求:“仿照这首诗第2至第6节写一到两节。”教师不必强求所有学生完成这一练习,中上层次的学生能完成就可以了。

互联网在幼儿园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互联网在幼儿园教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一座架设在教师、学生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出新,社会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即时网络通信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沟通交往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幼儿园应当与时俱进,顺应移动互联时代的要求。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一是网络资源在幼儿园课堂上的应用;二是移动互联网在幼儿园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教学;社交媒体

目录 摘要................................................................ I 一、网络资源在幼儿园课堂上的应用 (1) (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1) (二)改变教师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 (2) (三)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师幼互动 (2) (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3) 二、移动互联网在幼儿园教师工作中的应用 (4) (一)教师博客,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4) (二)QQ群,搭建家园互动新平台 (4)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5) (四)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便利家长间的联系与沟通 (6) 三、结语 (7) 参考文献 (8)

一、网络资源在幼儿园课堂上的应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任何一种教学形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教学服务。教师在设计一节教学活动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让幼儿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习得知识、掌握重点、解决难点,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自主、偷快的良好状态。 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我们经常用猜谜、变魔术等方法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适时地运用网络媒体,能够更快地唤起幼儿各种感官上的关注。播放一段来自网络的乐曲,能够使幼儿自然地安静下来,用心聆听,体味其中的意境,并通过自己的想象,从音乐中感受和表达自己所听到的。比如:在帮助幼儿感受声音时,教师从网络中选取各种大自然中的声音,风声、雨声、打雷声、风铃响动的声音、玻璃打碎的声音……使幼儿在“听”的过程中,怀揣着对各种声音的好奇,不断地获取听觉上的不同感受。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促使幼儿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探究,往往会准备很多操作材料,而这些操作材料的准备,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在引导幼儿操作前,教师还要反复介绍这些操作材料的用途,但往往因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而利用网络课件常常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一繁琐的问题。 在综合活动《猜猜猜,变变变》中,教师用课件向幼儿演示了一神奇的图片,这之所以称为“神奇”的图片,是因为正面看到图案和将图片倒过来看到的图案大不相同。在幼儿聚精会神讲述自己所看到的正面图片后,教师用鼠标灵活地一点,只见图片快速地旋转起来,停止时已经倒了过来,此时呈现出的却是另一幅与刚才截然不同的画面。此时此刻,幼儿的心中充满了新奇感,并随之兴奋起来。在这样的情绪带动下,不用教师再来介绍如何操作提供的图片材料,幼儿就可以从刚才的演示中明白了操作的方法和顺序,并且迫不及待地使用起操作材料来。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地猜测、表述、探索、操作,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 (二)改变教师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 一直以来,作为一线教师,都在不断地探讨一个问题:每个教学活动该采用怎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对于幼儿教学来说,面对3至6岁的幼儿,他们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教师所选择的课堂组织形式就更为重要了。 网络资源的优势是涵盖量大,资源容丰 富,涉及领域全面,可谓应有尽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改变教学形式,调节课堂气氛,变单一为丰富。幼儿需要受到外界的刺激,才能够唤起学习的动力,产生关注和倾听行为。教学中,教师用口头讲述故事,用图片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容往往不及一个FLASH动画故事的播放效果来得好。 富有动感的画面,人物的表情、动作、语气,都在观看动画情节的时候,一览无疑。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针对故事容进行提问和梳理,幼儿的回答会更明朗起来。在科学活动中,

特级教师余映潮谈现代诗歌的教学

特级教师余映潮谈现代诗歌的教学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 诗歌的教学,不论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还是对于高中语文教师,都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教师的难处不外乎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于诗的知识层面不宽;一个方面是关于诗的品析鉴赏的能力层次不高;一个是关于诗的教学设计缺乏诗味与艺术性。由于它们的限制,诗歌的教学与诗歌本身的韵味之间有着很大的落差。 所以,必须加强对诗歌教学设计艺术的研究,以缩小这种落差。 就中外现代诗歌的教学与教学设计而言,从教师的角度,可进行这样一些探究: 第一,全面理解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内容。 在课改的形势下,根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初高中语文新教材的训练要求,中学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高质量地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诗歌作品的教学,并适当地进行诗歌联读与扩读。 2.注重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读诗趣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志,丰富学生情感。 3.指导学生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类型,指导学生了解、积累有关作家作品知识。 4.进行诵读涵泳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背诵优秀诗作,丰富语言积累。 5.在诵读中指导学生整体地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体味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 6.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激发鉴赏兴趣,提高诗歌的文学鉴赏能力。 7.在诵读、理解、品析与赏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8.在有关诗歌学习的实践活动、探究活动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9.在高中选修课程“中国现代诗歌鉴赏”模块里进行以单个作家的作品鉴赏为内容的或以专题鉴赏为内容的教学活动。 第二,细节化地了解诗歌教学对于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选修课的开设,诗歌教学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其中一些细节化的要求,应该引起我们深深的关注。 1.教师应该有较强的认识诗歌的能力。即能够比较准确地认识各种诗体和诗歌的表达形式,如叙事诗、抒情诗、风景诗、哲理诗、寓言诗、爱情诗、咏物诗等等。 2.教师应该有很强的朗读诗歌的能力。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能够用不同的停顿的方式和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能够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等等。教师要能够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对诗歌作品,能感受到体味到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内容,能把握表达感情的基调,洋溢着朗读的渴望。能找到最佳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要善于营造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还要能进行配乐朗读的设想与设计,如进行情感类、形象类、背景类的配乐朗读设计等等。 3.教师应该有敏锐地认识课文教学作用的眼光。诗歌的教学与学习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教师要善于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与创作意图,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与意味。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读教材,而且要有敏锐地认识课文教学作用的眼光,准确而灵活地处理教材,从最好的角度来发挥课文的教学作用。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教材中诗作的教育教学意义:第一,总

怎样进行初中现代诗歌教学

怎样进行初中现代诗歌教学 现代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那么,怎样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一、注重诵读,整体感知 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诗歌特别适合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去读。 诵读,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准字音是诵读的前提,其次是读准节奏和处理重音,最后是读出语气。诵读也因诗体,诗歌的内容,诗歌表达的感情的不同,读的方法也不同。如光未然的《黄河颂》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所以指导学生诵读时应注意这首诗是自由体的新诗。要体会作者寄托在诗中的感情,就一定要处理好节奏与重音。节奏的缓急和语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都是由诗歌表达的情感所决定。一是根据情感的需要确定语速。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出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所以《黄河颂》就应读得快一些。二是要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及音长音短,一般来说,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重读。 二、捕捉意象,体会感情 著名诗人钱涛曾说过:“教学一首诗,都不能离开对于意念、意象和意境三个层面的研究。”“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而意境则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两句话扼要地阐述了诗歌的深刻内涵,也道出了把握意象是诗歌教学的基础这一道理。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让学生捕捉诗歌中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分别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学生捕捉到了意象,自然就领悟到了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就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三、推敲字词,品味语言 诗歌的语言表现出新颖、凝练,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逻辑结构,写景抒情能直入人心的特点。对诗的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借鉴。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因一词一字而尽传精神。所以,教师要精当讲解,点拨启

浅谈大学语文中国现代诗歌的教学

浅谈大学语文中国现代诗歌的教学 -----以穆旦的《冬》教学为例 刘石平 摘要:中国现代诗歌尤其是现代主义诗歌和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新颖别致的艺术手法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文章从抓情感关键词,确定诗歌的情感基调,从以具体深刻的感觉和体验为依托,用咬文嚼字的方式,细致深入的感受现代诗歌的丰富内蕴,从排除简单、直观、机械的日常思维的干扰,充分发挥想象,用审美的感知方式去感受现代诗歌蕴含的独特情感等方面探讨提高学生的中国现代诗歌解诗能力。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歌解诗能力 中国现代诗歌是大学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新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对中国现代诗歌的教学要求有所加强,突出的表现为选择了相当一部分现代主义诗歌和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比如选择了九叶诗派诗人穆旦的《冬》、台湾现代派诗人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七月诗派诗人曾卓的《有赠》、朦胧诗派诗人舒婷《双桅船》、北大诗人海子的《麦地》等。这些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新颖别致的艺术手法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很多学

生都反映在学习这些诗歌的时候,觉得与学习那些意象相对固定明确的古典诗歌、与现实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现实主义诗歌、情感直露的浪漫主义诗歌相比,在理解上是有很多困难,要从审美的高度上去欣赏还很难做到。笔者在此针对这些问题,主要以学习难度比较难的穆旦的《冬》为例,讲解一些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和欣赏现代诗歌最实用的方法,希望对培养学生的解诗能力有所帮助。 一、抓情感关键词,确定诗歌的情感基调,为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奠定基础。现代诗歌的思想比较复杂幽深,尤其是现代主义流派的诗歌对思想的表达不是直露的,很难用类似“找中心句”那样简单的方法来领悟(很多学生有这样的学习心理) ,但不管它如何隐曲,总是可以从诗句里,尤其是从含有感情倾向的词语里捕捉到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高度关注“情感关键词”是解诗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比如我们读《冬》的第一部分:“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