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懒”等1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教学难点

1.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幅地图,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教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个岛屿群。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2.(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要求读准字音。

2.再次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把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归纳字、词,要

求学生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字词意思。

3.反馈学习生字的情况。

(1)字形:本课生字较多,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一些字的字形。如:饶:左边为“饣”字旁,要与“浇水”的“浇”相区别。缨:指用线、绳等做的装饰品,与丝绸有关,所以是“纟”旁。贵:指贵重值钱的意思,与货币金钱有关,所以是“贝”

旁。

(2)读准字音:

“参”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 Shen” ,组成词语:海参。

“栖”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里读“ql”,作“居住、停留”讲。它还有一

个读音是“XI”。

“屿”和“渔”发音相似,要注意区别。

“粪”是前鼻音。

这些字都要加强正音练习。

(3)理解词语:

海防前哨:本课指西沙群岛在海防前哨的重要地位。蠕动:像蚯蚓一样慢慢爬动。

庞大:极大的意思。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绽开:裂开、开放的意思,“像绽开的花朵”就是像开放的花朵。栖息:本课指鸟类停留休息。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并找出课文的中心句。指名读出文

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课文是围绕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西沙群岛的可爱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

美物产丰富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

(面)、海底、海滩、海岛)

3.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并给课文分段。

(2)反馈学生自主分段情况:

全文共有7 个自然段,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分述部分又是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这样的层次写的。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写西沙群岛的重要地理位置,点明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十分可爱。

第二部分(第2~6 自然段):分别写了海水五光十色,十分美丽,形成不同色彩的原因;海底有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数不清的鱼;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有趣的海龟,以及岛上是海鸟的天下。

第三部分(第7 自然段):写岛上的儿女守卫、建设着祖国的南大门,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4.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5.请给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指名评价。

四、课堂小结。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那里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同学们可以查找有关资料加深了解。下节课我们将重点探究课文内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指名读。(第1 自然段第2 句话。)

二、精读理解。

1.上节课同学们都读了自己喜欢的段落,这节课就来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吧。

2.自由朗读第2 自然段,说说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1)如何理解“五光十色”?

(形容色彩鲜艳、颜色繁多。)

①从文中找出相关颜色的句子。

②出示课件帮助理解海水的颜色及“相互交错” 。找出对应的颜色。

③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用“五颜六色”好不好?

(不好,因为五光十色不仅指颜色多,而且很有光彩,比五颜六色更好看。)(2)如何理解“瑰丽无比”?

①理解词语的意思。(指无比奇特,无比美丽。)

②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为什么会如此奇特呢?课文的哪一句告诉了我们其中的原

因?读一读。再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3)海水真美呀!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3.齐读第3、4自然段,说说这段话中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1)课件出示填空:海底有()、()、()、()。(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2)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再读课文。

(3)引读第3、4 自然段:下面根据老师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见到的物产说一说。

①理解珊瑚的样子。

a.指名朗读描写珊瑚的句子。

b作者把珊瑚比作了什么?用“有的……有的……”这一句式说明了什么?

(引导理解比喻句:“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

(比作了花朵和鹿角。说明了种类多,各种各样。)c.把第一句的中心词标出来,齐读。(各种各样。)

②理解海参的动作。(懒洋洋地蠕动。)

a.指名朗读描写海参的句子。

b.抓住“懒洋洋地蠕动”这个词组理解,出示海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c.表演朗读这一句。

③理解大龙虾威武的样子和动作,并给“威武”找近义词(“神气”“威风” 等),做动作理解“划过来划过去” 。

④海底里除了有懒洋洋的海参和威武的大龙虾,还有许许多多的鱼呢!请同学们看第4 自然段。

出示段落内容,学生默读,思考: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a.指名朗读,整体感悟鱼多、美,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b.欣赏海底各种鱼的图片。

c.海底的鱼真多呀,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再来说一说

鱼的样子。

d.这一段话中哪句话既概括了鱼品种多,又概括了鱼数量多?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教师:这一句话采用了夸张的写法,充分说明了西沙群岛的鱼实在是品种繁多,数不胜数。

(4)明确并列段式。

课文第3、4 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一下来介绍呢?(可以。)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5)说话训练:介绍海底的物产。

(6)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①学生朗读体验。重点理解“蠕动” “威武”等词语;

②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4.下面我们再来读读第5 自然段,看看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

(1)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

(2)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们的“美”和“奇”读出来吧!

(3)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4)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5.朗读第6 自然段,同学们思考海岛上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1)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 。)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

(2)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三、读背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 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四、课堂小结。

学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 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反思

风景优美

海水 海底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珊瑚海参大龙虾 物产丰富

海滩 海岛 贝壳海龟 鸟鸟蛋鸟粪 建设和 一守卫西 沙群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