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重点实词翻译

高考文言重点实词翻译

【咸】全都。咸来问讯。

【衔】①嘴含着。外有八龙,首衔铜丸。(《后汉书张衡传》)“衔觞”指饮酒。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

②包含,含有。衔远山,吞长江。(《岳阳楼记》)

③怀着,内心怀有。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④引申为“恨、怀恨、痛恨、憎恨”。

例1、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2009广东卷,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为章献出身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

例2、例2、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

【庠】古代校的名称。

【乡】①行政区域单位。

②通“向”。朝向,对着。侯生果北向自刭。

【飨】享受。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2004全国I卷,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所以很乐意与宗族同乡共同享受他的恩赐。)

【向】①接近,将近。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②刚才。向察众人之意,专欲误将军。

③假使,假如。常与“使”连用。

④先前,从前。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2009

广东卷,(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肖】①像,相似。②“不肖”连用,指不贤,无才。

【偕】一起,共同。与子偕行。

【胁】抑制,屏住。例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例2、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2008天津卷,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

【谢】安抚。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2008江苏卷,然后一面下公文给郡府,命他们收捕肇事官吏,一面派人入城安抚五姓。)【新】刚刚。贼众新集,其心不一,乘其未定,击之必破。(2010北京卷,贼人虽多但他们是刚刚聚集在一起的,他们的内心并不一致,我们趁着他们还没有安定下来,攻打他们一定可以打败(他们)。)

【衅】①罪过。固之过衅。(《后汉书·李固传》)

②灾祸,祸端。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2008全国Ⅱ卷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衅难”是“祸端”的意思,“罪人斯戮”是宾语前置句式,正常语序应为“斯戮罪人”,译为“严惩了罪人”。)

【刑】①惩罚,处罚。例1、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例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②杀,宰杀。例1、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台,刑牲盟生死。(2007广东卷,高进之和下沛的薛彤是朋友,通过薛彤又结交了檀道济,三个人志义相投,宰杀牲畜约定同生共死。)

③法式,典范,榜样。引申为“做榜样”。刑于寡妻。

④征讨,讨伐。刑殄,征讨,消灭。

练习:刑元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

【形】①容貌。形貌昳丽。形容枯槁。

②对比。相形见绌。

【休】善。臣门侄不休。

【秀】①植物吐穗开花。秀而水实者有矣。

②高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③繁茂,茂盛。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凶】①收成不好,歉收,年景不好。

【胥】①全,都。万事~备。民~然矣。

②小官吏。

【蓄】①收藏。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2009

浙江卷,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

【恤】①忧虑,担忧。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②体恤,爱惜,顾念。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③救济,救助,周济。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练习: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

【旋】①刚刚,随即,立即。例1、旋见鸡伸颈摆扑。

例2、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2006江西卷,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

②不久。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2010全国Ⅰ卷,你杀了我,朝廷大军就将到来,你的祸患不久就要接踵到来。)

③回转,转动,回旋。例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例2、香气环旋,入于宫中。(《柳毅传》)

④回来,返回。

⑤绕着,围绕。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2005重庆卷,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

【县】通“悬”。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寻】①不久,随即。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②推求,推究。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

③古代的长度单位。

【旬】①十天。

②十年。七旬。

③周、整。旬岁,旬月。

【洵】诚然,确实。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徇】①攻占土地。例1、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②巡行。行人振木铎徇于路。

③示众。例1、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

例2、车裂以徇,灭其宗族。(《史记》)

例3、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2006江苏卷,裨将卢渊凶狠狡猾不听从命令,董愧将他在军中斩首示众,于是军中整肃,没有人再敢胡作非为了。)

④曲从,顺从。国人弗徇。(2010新课标卷已考)

Y

【雅】①平素,向来。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②交往,交情。无一日之雅。

③高尚,不俗,美好。雅望。

④正,正确的。察纳雅言。

⑤很,甚。雅善鼓琴。

【淹】滞留,迟疑。吾子久淹于敝邑。

【延】①引进,迎接。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不敢进。

②请,邀请,召请。例1、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

例2、.邓愈镇江西,数延见。(2011全国大纲卷,邓愈镇抚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

③延长,伸长,延续。例1、延颈。伸长脖子。

例2、延及孝文

高考文言文437实词完整版

文言文積累材料一:文言文實詞(高考真題437) A 1.阿 (全国二卷)诸将皆阿吕后意(阿:迎合) 译文: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 2.哀 (卷)师以哀原之言而为之泣(哀:为……悲伤) 译文:老师也为邴原的话哀伤,因此留下眼泪。 3.爱 (卷)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 现在相送,表明我不是有吝惜之意。 4.按 (卷)上官按之不得实。(按:查验) 译文:上司查验他却得不出实情。 B 5.拔 ①(卷)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超出) 译文:深深地感叹他的卓尔不群,超然脱俗。 ②(全国卷)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 6.罢 (卷)遂罢镇兵五千人(罢:撤去) 译文:便撤除了五千个镇守的兵士。 7.白 (全国卷)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白:禀告)译文:桑怿禀告县令说:“我愿意往来其中查访不法之徒。” 8.败 (卷)有难成而易败者(败:毁坏) 译文:有些事情是既难做成又相当容易毁坏的。 9.拜 ①(卷)特拜行台中丞(拜:授予官职) 译文:朝廷特授他行台中丞官职。 ②(全国二卷)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拜:授官) 译文: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任命他做了郎中。 ③(卷)乃召晖拜为郎(拜:授官) 译文:于是招来朱晖授予郎官。 10.薄 ①(卷)遽薄京师(薄:迫近) 译文:很快逼近了京城。 ②(卷)乱而继迁薄我,必败(薄:迫近,引申为进攻)译文:出现混乱而继迁攻打我军,我军必败。 ③(卷)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薄:逼近) 译文: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 ④(卷)被枕大江,南薄五岭(薄:接近) 译文:北边靠近大江,南边接近五岭。

11.报 (全国1卷)危素、起岩并荐,不报(报:答复) 译文:危素、起岩一同推荐了他,没有得到答复。 12.暴 ①(卷)子何绝我之暴也(暴:迅疾,突然) 译文:您为什么突然(就要)同我绝交呢? ②(全国二卷)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暴:突然) 译文:安重荣出身行伍,突然富贵。 13.北 (全国卷)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 译文:齐人追杀败逃的人。 14.奔 (卷)子婿不奔,则不能入郢(奔:逃亡,出走) 译文:伍子胥不逃亡,就不能进入楚国国都郢城(为相) 15.比 ①(卷)屋比延烧,不足忧也(比:并排) 译文:因为房屋毗连而蔓延燃烧起来,不值得陛下忧虑。②(2009)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比:并列) 译文:就等于您和我们国君的叛贼站在一起了。 16.俾 ①(卷)俾其守约束(俾:使) 译文:使他遵守各种规章法令。 ②(卷)俾无有所与(俾:使) 译文:使他们没有什么要上缴的。 17.鄙 ①(卷)习举子业辄鄙之曰(鄙:轻视,看不起) 译文:学习举子业每每轻视它说…… ②(卷)则相与笑之曰:鄙(鄙:见识浅薄) 译文:就相互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 ③(卷)若真鄙儒也(鄙:浅陋) 译文:你们真是鄙陋的儒生啊。 ④(卷)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鄙:边远的地方)译文:子产使得都城和边远的地方都有章法,上下的人都佩服。 ⑤(卷)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鄙:边远的地方)译文:超字魁吾,淄西边邑人。 18.敝 (卷)乃易其敝衣(敝:破旧) 译文:于是换掉她的旧衣服。 19.壁 (卷)大战一日,兵拜,走入壁(壁:营垒) 译文:与敌大战一天,兵败而退回营垒。 20.辩 (全国二卷)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有口才) 译文: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 21.宾

高考语文 文言文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尚志斋说 宋·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1)也。不以圣贤为准的(2)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尚;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各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释】①正鹄:靶心。②准的:标准。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挽必圆,视必审审:仔细 B. 其亦可以少警矣乎警:警惕 C. 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渝:说明 D. 援笔书所欲言援:持,执持(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 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和而有制,严而不离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D. 尝遗济也受业于予不拘于时,学于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用射箭作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读者对“立志”这个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B. 作者认为“善为学者”的志是以圣贤为准的,向圣贤学习,为学才能走上正途,因此,确立目标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C. 最后一段拓开一笔,写自己为黄济“书‘尚志’二字赠之”和“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旨在强调“善教”的重要性。 D. 文章引譬喻类,正反说理,一咏三叹,节奏层次分明,语言极具韵律,将“立志”这一话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41-60)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41-60)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 41.绝,ju (1)动词 ①断绝 例: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野心。 ②绝交 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译文:如果能够凭借江东的军队同中原的曹操相对抗,不如及早和他绝交。 ③横渡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译文:借助舟船的,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④停,止 例: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译文:忽然听见醒木一拍,各种声音全都停止了。 (2)形容词 ①达到极点 例:以为妙绝。(《口技》)译文:认为(这段口技)妙到了极点。 ②陡峭的 例: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译文:独自和儿子苏迈坐着小船来到这陡峭的岩壁之下。 ③隔绝的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译文:率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3)副词 ①很,非常 例: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译文:佛印很像弥勒佛。 ②全然 例: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译文:心力、眼力、耳力都用尽了,蟋蟀的踪迹和声音全都没有。 42.堪,kān 动词 ①经得起,受得住 例: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译文:可是处境是那样危急险恶,一个接一个出现,就不是在人世间所能忍受的了。 ②胜任 例: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译文:连作一个小官吏的妻子都不能胜任,怎能跟县令的公子相配。 ③能够 例: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不能回想,在佛狸祠堂前面,祭祀的香火旺盛,非常热闹。

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及答案 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 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 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 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 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胜感激 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 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 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 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分组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第一组】 1.①动词,爱护②动词,爱惜③动词,吝惜④动词,喜欢,爱好⑤通“”,隐藏 2.①形容词,安稳②形容词,安逸,舒服③疑问代词,哪里,什么地方④疑问副词,怎么⑤使……安定 3.①蒙受,遭受②介词,表被动③动词,通“披”,披散④动词,通“披”,穿 4.①加倍②动词,通“背”,违背 5.①本来,原来②本源③树干④稿本,诗稿⑤根本⑥本着,按照 6.①边邑,这里用作动词,以……为边邑②名词,边远的地方③轻贱④浅薄,鄙陋 7.①军队,士卒②兵器③战争 8.①疾病②担心,忧虑③有病,患病④困苦不堪 9.①细看,观察②详审,细究③洁净的样子④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⑤看得清 10.①名词,朝廷②名词,朝代③名词作状语,在早晨④动词,拜访,拜见⑤动词,上朝,朝见11.①动词,通“增”,增加②副词,曾经③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④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2.①动词,乘坐②动词,登上③量词,辆④介词,趁着⑤古代兵车一辆叫一乘,这里用作名词,指兵车⑥动词,相连,相依 13.①连词,假如,果真②副词,确实③形容词,真诚④真诚的心意 14.①名词,台阶②动词,修治,整理③动词,任命官职④动词,清除⑤动词,逝去,过15.①动词,告别,辞别②动词,计较③道歉④名词,言辞,文辞⑤借口,理由⑥动词,告诉⑦文辞,这里指文学⑧古代的一种文体⑨言辞,这里指命令⑩动词,推辞,拒绝 16.①跟随②动词,参与③动词,依顺,听从④名词,通“纵”,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⑤介词,表示地点,相当于“自”“由”⑥使……跟从 17.①副词,大概②形容词,通“怠”,精神困倦而无所得③副词,几乎,近乎④危险 18.①面对,向②抵挡③符合④抵,相抵⑤在……时候⑥动词,主持,掌管⑦动词,占据,把守⑧应当⑨动词,判处⑩副词,必定,一定 19.①道路②动词,取道③名词,方法,途径④道义,正道⑤志向⑥说⑦这里指风尚⑧道理,规律⑨名词,主张,学说 20.①成,成功②获得,具备③与“无”一起,表示“莫非”“岂不是”④能够,可以⑤获得⑥契合,投合⑦必须⑧适宜,得当⑨动词,通“德”,感激 21.①估量,揣测②制度,法度③比较④越过⑤名词,思考,考虑⑥名词,限度⑦名词,计量长短的工具⑧名词,常态,容度⑨量词,次,回⑩动词,谱写 22.①不是②错误③没有④与“常”一起解释为“意外的或突如其来的”⑤与“常”一起解释为“特殊的”⑥副词,不⑦动词,反对,责怪 23.①恢复②副词,再,又③双层④助词,表反问语气⑤回答,回复 24.①载②使……承担③凭借,倚仗④违背,背弃⑤与“下”连用,意为“负罪之下,即受刑之人”⑤辜负,对不起⑦靠近 25.①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②名词,伞③超过,胜过④发语词,大概⑤句首语气词,表假设语气⑥通“盍”,何不⑦名词,车盖 26.①原来②形容词,旧,衰老③缘故,原因④特意⑤连词,所以,因此⑥交情27.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看见④顾念,顾惜⑤副词,只是,不过⑥看⑦反而,难道 28.①巩固②顽固③坚决④本来⑤固然⑥坚决,顽强⑦坚固⑧仍然⑨安守 29.①女子出嫁②被休回娘家③回去④归附,归属⑤回家 30.①诸侯国②国都,京城③地域,乡土④国家 【第二组】 1.①经过②超过③过失④犯错误⑤责备⑥探望,拜访⑦动词,过去 2.①什么②怎么,怎么样③副词,多么④哪里,何处⑤何故,为什么⑥通“呵”,喝问,缉查盘问3.①怨恨,仇恨②名词,遗憾 4.①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谓②为什么 5.①动词,担忧②名词,灾祸,忧患 6.①代词,代指人或事物,可译为“有的”②有时③倘若④有的人⑤或许 7.①动词,恨,痛心②名词,疾病③快速④强,这里指声音宏大⑤讨厌,憎恨 8.①动词,比得上,赶得上②等到③动词,推及④动词,达到⑤连词,和 9.①连词,如果②连词,即使③副词,就④副词,立即,马上 10.①副词,已经②副词,不久,以后③副词,既然 11.①临时的,代理的②动词,借③动词,凭借,借助④给⑤宽容⑥假装⑦名词,休假,假期12.①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②间或,断断续续地③一会儿④秘密地,悄悄地,暗中,偷偷地⑤夹杂⑥离间⑦参与 13.①动词,看见②拜见③加在动词前,表被动④召见⑤动词,出现,显露⑥放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相当于“我” 14.①剖开,解剖②分开③排除,消除④理解,懂得⑤动词,解开,解下⑥消释 15.①接受②踏上,登上③就职,赴任④动词,担任⑤动词,到,前往⑥接近 16.①举起②举出,列举③动词,发动④任用,选拔⑤攻占⑥动词,升起⑦副词,全,尽17.①断绝②消失③副词,非常,极④气绝,死亡⑤横渡⑥动词,越过 18.①能够,可以②忍受③动词,胜任 19.①攻下②能够③动词,战胜 20.①名词,事物②似,像③种类,类别 21.①喜爱,爱惜②怜悯,同情 22.①更加②满,遍 23.①不要②不③没有谁 24.①明亮②视力③英明,明智④照亮⑤说明,阐明⑥第二 25.①里边,与“外”相对②通“纳”,接纳③皇宫④亲近⑤妻妾,宫女⑥名词,内心 26.①读“jī”,满一年②至,及③动词,约定时日④规定的时日,期限⑤动词,希望 27.①形容词,不平常的②特异,罕见③适宜的④珍贵的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⑥读“jī”,零数 28.①改变②贬谪③晋升或调动官职④动词,迁移 29.①请求②询问,请教③请允许我④邀请⑤问候 30.①困厄,处于困境②穷困③尽,走到头④极,尽⑤用尽

高考文言文实词完整版定稿版

高考文言文实词完整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文言文积累材料一:文言文实词(高考真题437)A 1.阿 (全国二卷)诸将皆阿吕后意(阿:迎合) 译文: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 2.哀 (北京卷)师以哀原之言而为之泣(哀:为……悲伤) 译文:老师也为邴原的话哀伤,因此留下眼泪。 3.爱 (广东卷)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 现在相送,表明我不是有吝惜之意。 4.按 (四川卷)上官按之不得实。(按:查验) 译文:上司查验他却得不出实情。 B 5.拔 ①(湖南卷)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超出) 译文:深深地感叹他的卓尔不群,超然脱俗。 ②(全国卷)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 6.罢 (辽宁卷)遂罢镇兵五千人(罢:撤去) 译文:便撤除了五千个镇守的兵士。

(全国卷)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白:禀告)译文:桑怿禀告县令说:“我愿意往来其中查访不法之徒。” 8.败 (北京卷)有难成而易败者(败:毁坏) 译文:有些事情是既难做成又相当容易毁坏的。 9.拜 ①(重庆卷)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拜:授予官职) 译文:朝廷特授他陕西行台中丞官职。 ②(全国二卷)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拜:授官) 译文: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任命他做了郎中。 ③(广东卷)乃召晖拜为郎(拜:授官) 译文:于是招来朱晖授予郎官。 10.薄 ①(山东卷)遽薄京师(薄:迫近) 译文:很快逼近了京城。 ②(江西卷)乱而继迁薄我,必败(薄:迫近,引申为进攻)译文:出现混乱而李继迁攻打我军,我军必败。 ③(海南宁夏卷)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薄:逼近) 译文: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 ④(湖南卷)被枕大江,南薄五岭(薄:接近) 译文:北边靠近大江,南边接近五岭。

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 及答案 (2)

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 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C.每逢佳节倍思 亲 D.我军十倍于敌 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 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 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 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 ②不同,③④不同 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易错题诊断 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具体来说,应从“留”“换”“补”“删”“调”“贯”六个方面进行。“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可记住口诀: 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1.(湖北卷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好施予,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高祖讳重光,字廷宣。……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公深入其阻。冲风瘴疠,勤事以死。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艰险。及卒,无一语及家事。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 【解析】 (1扶:古代的长度单位,四寸为扶。“枝叶扶疏”是说枝叶相距很近,意译为“枝叶繁茂”。“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既承前省主语(善人公,又是介宾短语(“于其下”后置。翻译时既要“补”——补出主语,又要“调”——把“于其下”放到谓语“作”前。参考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2所知异木:知道的奇异树木。走:跑。从文意通顺的角度应放到“争”的后面。参考译文: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3“孝友”是两个单音节词,应“换”为双音节词。参考译文: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2.(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高考文言实词训练

高中文言文复习好资料 文言实词小故事 爱 ●?楚人爱()其子,虽爱()钱财,于其子之求而 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菊,众人爱()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而不见。 宠爱 吝惜 喜爱 爱慕 隐藏 3 安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闲之地,得旦夕安()寝, 常与邻国相安(),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在哉? 安全 安逸 安抚 安稳 养 安置 哪里 4 被 ●?屈原忠而被()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发 被()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衣,身被()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表被动

披在身上 穿在身上 覆盖 遭受 5 倍 ●?苏武陷匈奴,不倍()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思亲。 通“背”,背离 倍数 加倍 6 本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7 鄙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 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8 兵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 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9 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 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10 察

2015高考考纲: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101-120)

高考考纲:文言文实词及例句翻译().再,à ()数词 ①两次 例: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译文:后来秦又两次进攻赵国,李牧连续两次打败了他们。 ②第二次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振奋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没了。 ()副词,与现代汉语"再"相同 例: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活板》)译文:用完了再拿火烤使松香等熔化,用手一摸,那字模就掉下来了。 .造,à ()动词 ①往,到 例: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促织》)译文:径直到成名家去拜访,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 ②制作 例: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译文:公输般给楚国制造了云梯这样的攻城器械。 ③修建,建造

例: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雁荡山》)译文:祥符年间,因为建造玉清宫,到山里伐木取材。 ④制定 例: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命令屈原制定国家法令。 .知,读音一:ī ()名词 ①知觉 例:而死后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祭妹文》)译文:而且人死后有没有知觉,和死后能不能见面,也终究难以明白了。 ②知识 例: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译文:两个小孩子笑着说:"谁说你有很多知识呢?" ③交情,来往 例: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报任安书》)译文:所以断绝了宾客之间的往来,忘掉了家庭的私事。 ()动词 ①知道,知晓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译文:唉!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又比这蛇更厉害呢? ②主持,管理 例: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译文:我和他共同掌管越国的政事。 ③了解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及答案自用版

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 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 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 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 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 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 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 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对点专练4特殊句式译到位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拜广州都督。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 解析要点:“就”“受”“卒”。 (2)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 解析要点:“以”“鞫问”,定语后置句。 (3)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 解析要点:“集止”“绳”“清肃”,“首领纵暴者”定语后置。 参考译文 王方庆是雍州咸阳人。他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当时人们认为唐以来治理广州的官员没有谁能超出王方庆的。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第进士、茂才异等,累调万年尉。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韦氏之变,诏令严促,多乂草定。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诰。景云元年,迁吏部侍郎,与宋璟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改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制敕不便,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专练—文言实词全程训练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专练—文言实词全程训练 教学参考 0801 0643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专练—文言实词全程训练 文言实词的把握,要靠平时的积累,下面我们把“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以训练题的形式,分为六组,请同学们在课余加强训练,以求厚积薄发。 第一组 1.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 )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 (3)然后得一夕安寝( )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 (7)衣食所安( ) (8)既来之,则安之( ) 2.拔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2)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 (3)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 3.拜 (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2)于是辞相印不拜( )

(3)拜送书于庭( ) 4.暴 bào (1)暴秦之欲无厌( ) (2)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 (3)暴风骤雨( ) (4)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 pù (5)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6)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 (7)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5.乘 (1)乘犊车,从吏卒( )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3)自京师乘风雪( )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 (5)乘鄂渚而反顾兮( ) (6)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 (7)聊乘化以归尽( ) 6.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2)为汉家除残去秽( ) (3)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 (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7.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 (3)动以朝廷为辞( )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 (6)《归去来兮辞》( ) (7)大礼不辞小让( ) (8)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 (9)近者奉辞伐罪( ) 8.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 )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4)于是废先王之道( ) (5)伐无道,诛暴秦( )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7)臣之所好者道也( ) (8)道不同,不相为谋( )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 9.得 dé (1)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 (2)遂不得履( )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其例句翻译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 外 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4.倍,bè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②违背,背叛

2015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8分)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①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②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轻”可能是多出的字。②怀:归依。 子曰:“盍各言尔志。” 译文: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译文: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2.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得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 (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译文: (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 (3)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译文: 3.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国语·鲁语》)注: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②妾:指婢女。 (1)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

(2)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 4.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宠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战国策·魏策二》) 译文: 5.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章》 (1)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译文: (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译文: (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6.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注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孟子·梁惠王下》) 注:“囿”,天子诸侯养禽兽的地方。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译文: (2)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完整word版)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分类

高三文言文积累之常见文言实词分类汇总 一、家居生活 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8、字:女子许嫁。 二、学习修养为人 1、工:擅长。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19、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0、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三、政事 1、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3、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4、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5、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6、平:社会太平;平定 7、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8、疏: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