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行图编制实训

运行图编制实训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列车运行图编制

实训计划

南海铁投(司机)14-1班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物流管理系运输教研室2017年2月24日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安排

一、设计目的:

列车运行图编制实训就是本专业一次较重要的综合运用能力训练,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在设计中发挥一定的创造性。本次实训建立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任务,使学生专业能力达到更高层次的运用与创新水平,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专业能力提高与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设计时间

设计时间:2017-3-13至2017-3-26

三、指导老师及安排:

指导教师:张治文、彭武城;参加班级:南海铁投(司机)14-1班全体同学。

四、实训任务与要求:

1.指导教师必须于实训开始之前将实训任务书发给学生,并详细介绍设计的具体要求与方法建议。

2.指导教师必须经常与学生保持联系,并及时给予指导。

3.学生必须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独自完成设计,达到要求的任务量,并有一定的创新(亮点)。

4.格式必须按要求统一,铺画列车运行图必须在坐标纸上手绘,机打无效。(建议由班长统一购买坐标纸,规格750*500mm,可由1000*1500mm的坐标纸对裁。)

五、实训成绩

由指导老师根据实训的完成情况与答辩情况给予成绩评定,并送上级教学部门审核、备案。

运输物流管理系运输教研室

2017/02/24

附:实训任务书

列车运行图编制

实训任务书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运输教研室

二○一七年二月

一、课题:

编制区段列车运行图。

二、原始资料:

1.甲—乙区段线路示意图如下:

2>各站均不具备相对方向同时接车与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条件。

3>天窗时间:B-C 区间08:00——09:00

3.区段行车量:

1>特快旅客列车一对:T101次甲站开14:00

T102次乙站开15:40

2>快速旅客列车两对:K259次甲站开09:00

K260次乙站开08:20

K301次甲站开14:40

K302次乙站开16:00

3>区段货物列车8 对,列车次由30001/2编起

4.计算各种通过能力时,扣除系数ε客=1、3,r 备=0、2,K 使=0、85

5.运行图要素如下表:

运行图要素表

6.列车运行图时间段为06:00至18:00

三、设计要求:

1.计算甲-乙区段区间通过能力

1>选择最大区间的最优列车放行方案。

2>计算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使用能力与需要能力。

2.编制甲-乙区段列车运行方案图。(不需要估算机车台数)

3.四、设计任

务: (一)设计说明书:

应包括:

1、目录

2、前言

3、最大区间的计算确定;

4、确定最大区间的最优列车放行方案(附图);

5、通过计算各种通过能力,最终确定需要能力与使用能力就是否匹配。

6、绘画运行方案图、运行详图。

7、总结

(二)设计图样:

区段列车运行方案图、列车运行图详图。

五、设计步骤及方法

(一)准备、收集资料阶段

接到设计任务书后,明确设计题目与要求,详细了解所给课题的原始资料,收集所给的参考资料。

(二)设计计算阶段

收集有关资料,在详细阅读与研究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后,可进行设计的计算选择工作。这阶段主要工作如下:

1、计算区段区间通过能力

确定原则:确定最大区间列车放行方案,通过计算T周,选择T周最小的放行方案为最优方案;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最终确定使用能力与需要能力的匹配。

2、运行方案图的计算准备

设计原则:估算各种类列车的旅行时间,估算区段列车交会次数,画出列车交会次数示意图;通过计算列出各种列车旅行时间计算表; 计算列车各种间隔时间,包括I开到、I

3

根据上述各种计算结果,先铺画列车运行方案图,铺画时,根据各种列车旅行时间,求得平均每列车的出发间隔时分,合理均匀地将给定的所有列车画出,检查各种间隔时间就是否符合计算范围,反复修改,直到满足各种计算条件。铺画运行详图时,要尽量按照上述选择的最优列车放行方案接发列车,检查各种车站到发时分,符合巳知条件的规定。

六、设计参考资料:

1、有关规章:《铁路行车组织》、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2、运行图的种类;

3、列车在车站的间隔时间的确定;

4、列车在车站的会让方案;

5、列车旅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参考资料]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技术部分)

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规则 一、总则 第1条为规范和加强铁路列车运行图(含机车周转图,下同)的编制和管理工作,提高列车运行图的质量,充分发挥列车运行图的作用,确保运输安全,制定本规则。 第2条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科学合理地编制列车运行图,对保证行车安全,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运输能力、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3条列车运行图分为基本列车运行图(简称基本图)和分号列车运行图(简称分号图)。 基本图是指经过重新编制或调整,正在实施并持续到下次重新编制或调整为止的列车运行图。调整后的基本图又称调整列车运行图(简称调整图)。 分号图是指为适应短期运输、应对突发事件或施工等需要,短时间实行,实行完毕又恢复到基本图的临时性列车运行图。 第4 条基本图的变更通过编制或调整来实现。编制需重新确定各项技术作业标准、重新构建旅客列车运行框架、重新铺画全部客货列车运行线、在全路范围同时实行。调整则是在各项技术作业标准和旅客列车运行框架不做大的变动的基础上,对基本图做的局部变更。 全路基本图原则上每两年编制一次,宜在春季或秋季实行。 铁道部、铁路局要根据铁路运输市场需求、铁路技术装备或运输组织方式发生的变化及时编制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编制实行两级管理,跨局列车由铁道部组织铁路局编制,局管内列车由铁路局负责编制。 第5 条基本图的编制、调整和分号图的编制原则上以会议的方式进行。列车运行图编制、调整及确定的相关事项,以铁道部或铁路局的正式文电公布实行。 第6条列车运行图必须符合下列各项基本要求:

1.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2.符合各项技术作业标准; 3.适应客货运输市场需求; 4.经济合理地运用机车车辆; 5.做好列车运行线与客流、车流结合; 6.充分利用线路通过能力,合理安排施工、维修天窗; 7.努力实现各站、各区段间列车运行的协调和均衡; 8.合理安排乘务人员作息时间; 9.提高铁路应急处置能力。 第7条列车车次编排按下列规定: 一、旅客列车 1.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G1-G9998 “G”读“高” 其中:跨局G1-G5998 管内G6001-G9998 2.城际动车组旅客列车C1-C9998 “C”读“城” 其中:跨局C1-C1998 管内C2001-C9998 3.动车组旅客列车D1-D9998 “D”读“动” 其中:跨局D1-D3998 管内D4001-D9998 4.直达特快旅客列车Z1-Z9998 “Z”读“直”5.特快旅客列车T1-T9998 “T”读“特” 其中:跨局T1-T4998 管内T5001-T9998 6.快速旅客列车K1-K9998 “K”读“快” 其中:跨局K1-K6998 管内K7001-K9998

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的现状与思考

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铁路运行图是保证铁路运输高效、安全的有效手段,而目前的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还有部分缺陷,例如数据的精确性、动态更新、数据互联等方面存在瑕疵。为提升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的工作效率,优化系统配置,文章对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为铁路部门优化系统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铁路运输;系统配置;动态更新;数据互联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29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 07-0154-02 DOI:10.13535/https://www.doczj.com/doc/d912513118.html,ki.11-4406/n.2017.07.073 铁路运行图是火车在运行过程中,从始发站一直到终点站,通过发送相关数据给铁路中心,保证铁路交通安全?利运行的手段。其中运行图中涉及到铁路运输调度、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客货运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通过运行图协调合作,让列车高效快速运行,所以铁路运行图的编制是整个铁路交通部门最重要、最严谨的工作,运行图编制的好与坏直接反映了铁路运输的真实质量,还有铁路运输整体的安全稳定。因此,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需要不断提高其编制能力与管理质量,这样才能真正保障铁路运输的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公共交通安全。 1 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的现状 1.1 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 当前,我国的铁路运行图的编制系统内容非常复杂,其中包括列车时刻表、运行图绘制、车站股道应用、客图管理、车辆分配、牵引计算等。这些系统共同组成运行图编制系统,保证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稳定,为广大旅客带来舒适的服务。 1.2 计算机编制系统 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编制系统完成,主要的编制方法有模拟法、数学模型法、人工智能法三种。模拟法采用人工绘编的方式,由工作人员按照经验编制的计算机判断与执行程序,以此实现编图。数学模型法主要使用多种数学工具对铁路运行图进行建模,优化计算机算法,实现运行图的顺利运行。人工智能法,将人的经验作为计算机运行规则,构建列车运行图编制专家系统,并将列车运行图看作各区间列车顺序的一个组合,从而将列车运行图的编制作为一个搜索问题来解决。通过计算机编制系统,运行图可以在本地、服务器、客户端上运行,实现对全部铁路交通线的动态管理。在这个系统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可以对车辆、站点、客运等同时进行编制运行图工作。例如运输部门对运行图进行调整、客运部门对旅客与列车时刻表进行管理编制。通过计算机编制系统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行图的利用效率,实

运行图编制实训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列车运行图编制 实训计划 南海铁投(司机)14-1班 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运输物流管理系运输教研室2017年2月24日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安排 一、设计目的: 列车运行图编制实训是本专业一次较重要的综合运用能力训练,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在设计中发挥一定的创造性。本次实训建立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任务,使学生专业能力达到更高层次的运用和创新水平,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专业能力提高和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设计时间 设计时间:2017-3-13至2017-3-26 三、指导老师及安排: 指导教师:治文、武城;参加班级:南海铁投(司机)14-1班全体同学。 四、实训任务和要求: 1.指导教师必须于实训开始之前将实训任务书发给学生,并详细介绍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建议。 2.指导教师必须经常与学生保持联系,并及时给予指导。 3.学生必须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独自完成设计,达到要求的任务量,并有一定的创新(亮点)。 4.格式必须按要求统一,铺画列车运行图必须在坐标纸上手绘,机打无效。(建议由班长统一购买坐标纸,规格750*500mm,可由1000*1500mm的坐标纸对裁。) 五、实训成绩 由指导老师根据实训的完成情况和答辩情况给予成绩评定,并送上级教学部门审核、备案。 运输物流管理系运输教研室 2017/02/24

附:实训任务书 列车运行图编制 实训任务书 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运输教研室 二○一七年二月

一、课题: 编制区段列车运行图。 二、原始资料: 1.甲—乙区段线路示意图如下: 2.区段线路设备技术情况: 1>闭塞:单线半自动闭塞。 2>各站均不具备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条件。 3>天窗时间:B-C区间08:00——09:00 3.区段行车量: 1>特快旅客列车一对:T101次甲站开14:00 T102次乙站开15:40 2>快速旅客列车两对:K259次甲站开09:00 K260次乙站开08:20 K301次甲站开14:40 K302次乙站开16:00 3>区段货物列车8 对,列车次由30001/2编起 4.计算各种通过能力时,扣除系数ε 客=1.3,r 备 =0.2,K 使 =0.85 5.运行图要素如下表: 运行图要素表 6.列车运行图时间段为06:00至18:00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范文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范文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范文 公司简介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国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一直进行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研究工作。我校研制开发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在全路多个铁路局和设计院得到广泛应用,并被铁道部用于编制全路直通客车二分格方案图。系统对于单线、双线及单复线、自动闭塞及半自动闭塞、直线线路及网状线路都是有效的,是一个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系统性较强的、功能较完善的以铁路网为整体的计算机编图软件系统。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的手工编图方式,使得编图工作中放弃传统作业方式下的纸和笔已真正成为了现实。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铁路研究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已跨入实际应用阶段。 该系统由数据库管理、运行图编制及调整、客图管理、时刻表生成、运行图绘制、车站股道占用图绘制及指标统计等子系统组成。系统在将编图资料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前提下,采用全参数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该项研究建立了“单双线合一”的编图算法,为路网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奠定了技术基础;该项研究采用基于人工编图经验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取得了对难度较大的单线列车运行图的自动编制问题求解的有效突破;系统切合实际需要,提供了编图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交互手段;系统不但具有较强的单机编图功能,同时具有较完善的计算机联网编图功能,系统数据管理能有效支持网络操作,数据的输入、修改及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调整等实现了网络化,可支持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多用户的协同工作,初步为铁道部、铁路局两级编图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 系统已在全路各铁路局及铁道第一、二、三、四勘察设计院、中铁咨询设计院、中铁电气化研究设计院、沈阳勘察设计院等单位投入运用。该项研究系列成果曾获铁道部科技进步1等奖1项和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3等奖4项。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d912513118.html,)/企业文化/公司简介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国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一直进行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研究工作。我校研制开发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在全路多个铁路局和设计院得到广泛应用,并被铁道部用于编制全路直通客车二分格方案图。系统对于单线、双线及单复线、自动闭塞及半自动闭塞、直线线路及网状线路都是有效的,是一个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系统性较强的、功能较完善的以铁路网为整体的计算机编图软件系统。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的手工编图方式,使得编图工作中放弃传统作业方式下的纸和笔已真正成为了现实。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铁路研究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已跨入实际应用阶段。 该系统由数据库管理、运行图编制及调整、客图管理、时刻表生成、运行图绘制、车站股道占用图绘制及指标统计等子系统组成。系统在将编图资料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前提下,采用全参数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该项研究建立了“单双线合一”的编图算法,为路网列车运

行图的编制奠定了技术基础;该项研究采用基于人工编图经验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取得了对难度较大的单线列车运行图的自动编制问题求解的有效突破;系统切合实际需要,提供了编图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交互手段;系统不但具有较强的单机编图功能,同时具有较完善的计算机联网编图功能,系统数据管理能有效支持网络操作,数据的输入、修改及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调整等实现了网络化,可支持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多用户的协同工作,初步为铁道部、铁路局两级编图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 系统已在全路各铁路局及铁道第一、二、三、四勘察设计院、中铁咨询设计院、中铁电气化研究设计院、沈阳勘察设计院等单位投入运用。该项研究系列成果曾获铁道部科技进步1等奖1项和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3等奖4项。 而且该系统目前已被铁道部确认为全路计算机编图的统一软件,在此基础上,铁道部已确定在西南交通大学成立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培训中心,全面深入研发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构建全路统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系统化、智能化,同时,强化全路列车运行图

新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系统规则

铁道部()发文稿纸 主送: 抄送:统计、信息、资金中心, 铁道,部办公厅,政治部宣传部,政法、计划、财务、科技、劳卫、建设、安监司,公安局。 附件:各线列车运行方向图 主题词:运输运行图规则通知 标题:关于发布《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规则》的通知为规和加强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工作,铁道部 组织研究制定了《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规则》,现予以公布,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前发(79)铁运字1801号文 件《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同时废止。请各铁路局认真做好学习、贯彻工作。

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规则 一、总则 第1条为规和加强铁路列车运行图(含机车周转图,下同)的编制和管理工作,提高列车运行图的质量,充分发挥列车运行图的作用,确保运输安全,制定本规则。 第2条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科学合理地编制列车运行图,对保证行车安全,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运输能力、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3条列车运行图分为基本列车运行图(简称基本图)和分号列车运行图(简称分号图)。 基本图是指经过重新编制或调整,正在实施并持续到下次重新编制或调整为止的列车运行图。调整后的基本图又称调整列车运行图(简称调整图)。 分号图是指为适应短期运输、应对突发事件或施工等需要,短时间实行,实行完毕又恢复到基本图的临时性列车运行图。 第4 条基本图的变更通过编制或调整来实现。编制需重新确定各项技术作业标准、重新构建旅客列车运行框架、重新铺画全部客货列车运行线、在全路围同时实行。调整则是在各项技术作业标准和旅客列车运行框架不做大的变动的基础上,对基本图做的局部变更。 全路基本图原则上每两年编制一次,宜在春季或秋季实行。 铁道部、铁路局要根据铁路运输市场需求、铁路技术装备或运输组织方式发生的变化及时编制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编制实行两级管理,跨局列车由铁道部组织铁路局编制,局管列车由铁路局负责编制。 第5 条基本图的编制、调整和分号图的编制原则上以会议的方式进行。列车运行图编制、调整及确定的相关事项,以铁道部或铁路局的正式文电公布实行。 第6条列车运行图必须符合下列各项基本要求: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国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一直进行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研究工作。我校研制开发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在全路多个铁路局和设计院得到广泛应用,并被铁道部用于编制全路直通客车二分格方案图。系统对于单线、双线及单复线、自动闭塞及半自动闭塞、直线线路及网状线路都是有效的,是一个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系统性较强的、功能较完善的以铁路网为整体的计算机编图软件系统。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的手工编图方式,使得编图工作中放弃传统作业方式下的纸和笔已真正成为了现实。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铁路研究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已跨入实际应用阶段。 该系统由数据库管理、运行图编制及调整、客图管理、时刻表生成、运行图绘制、车站股道占用图绘制及指标统计等子系统组成。系统在将编图资料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前提下,采用全参数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该项研究建立了“单双线合一”的编图算法,为路网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奠定了技术基础;该项研究采用基于人工编图经验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取得了对难度较大的单线列车运行图的自动编制问题求解的有效突破;系统切合实际需要,提供了编图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交互手段;系统不但具有较强的单机编图功能,

同时具有较完善的计算机联网编图功能,系统数据管理能有效支持网络操作,数据的输入、修改及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调整等实现了网络化,可支持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多用户的协同工作,初步为铁道部、铁路局两级编图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 系统已在全路各铁路局及铁道第一、二、三、四勘察设计院、中铁咨询设计院、中铁电气化研究设计院、沈阳勘察设计院等单位投入运用。该项研究系列成果曾获铁道部科技进步1等奖1项和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3等奖4项。 而且该系统目前已被铁道部确认为全路计算机编图的统一软件,在此基础上,铁道部已确定在西南交通大学成立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培训中心,全面*研发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构建全路统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系统化、智能化,同时,强化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人员和客运专线运输计划编制人员的培训工作,为全路特别是客运专线运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编制列车运行图时,必须满足如下要求:(1)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列车运行图必须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行车的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2)迅速、便利地运输旅客和货物。运行图上铺画的旅客列车应最大限度地为旅客提供方便条件,客、货列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国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一直进行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研究工作。我校研制开发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在全路多个铁路局和设计院得到广泛应用,并被铁道部用于编制全路直通客车二分格方案图。系统对于单线、双线及单复线、自动闭塞及半自动闭塞、直线线路及网状线路都是有效的,是一个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系统性较强的、功能较完善的以铁路网为整体的计算机编图软件系统。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的手工编图方式,使得编图工作中放弃传统作业方式下的纸和笔已真正成为了现实。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铁路研究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已跨入实际应用阶段。 该系统由数据库管理、运行图编制及调整、客图管理、时刻表生成、运行图绘制、车站股道占用图绘制及指标统计等子系统组成。系统在将编图资料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前提下,采用全参数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该项研究建立了“单双线合一”的编图算法,为路网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奠定了技术基础;该项研究采用基于人工编图经验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取得了对难度较大的单线列车运行图的自动编制问题求解的有效突破;系统切合实际需要,提供了编图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交互手段;系统不但具有较强的单机编图功能,同时具有较完善的计算机联网编图功能,系统数据管理能有效支持网络操作,数据的输入、修改及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调整等实现了网络化,可支持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多用户的协同工作,初步为铁道部、铁路局两级编图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 系统已在全路各铁路局及铁道第一、二、三、四勘察设计院、中铁咨询设计院、中铁电气化研究设计院、沈阳勘察设计院等单位投入运用。该项研究系列成果曾获铁道部科技进步1等奖1项和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3等奖4项。 而且该系统目前已被铁道部确认为全路计算机编图的统一软件,在此基础上,铁道部已确定在西南交通大学成立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培训中心,全面深入研发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构建全路统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系统化、智能化,同时,强化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人员和客运专线运输计划编制人员的培

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1

铁道部()发文稿纸 主送:各铁路局,各专业运输公司 抄送:统计、信息、资金中心, 铁道出版社,部内办公厅,政治部宣传部,政法、计划、财务、科技、劳卫、建设、安监司,公安局。 附件:各线列车运行方向图 主题词:运输运行图规则通知 标题:关于发布《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规则》的通知为规范和加强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工作,铁道部组织研究制定了《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规则》,现予以公布,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前发(79)铁运字1801号文 件《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同时废止。请各铁路局认真做好学习、贯彻工作。

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规则 一、总则 第1条为规范和加强铁路列车运行图(含机车周转图,下同)的编制和管理工作,提高列车运行图的质量,充分发挥列车运行图的作用,确保运输安全,制定本规则。 第2条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科学合理地编制列车运行图,对保证行车安全,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运输能力、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3条列车运行图分为基本列车运行图(简称基本图)和分号列车运行图(简称分号图)。 基本图是指经过重新编制或调整,正在实施并持续到下次重新编制或调整为止的列车运行图。调整后的基本图又称调整列车运行图(简称调整图)。 分号图是指为适应短期运输、应对突发事件或施工等需要,短时间实行,实行完毕又恢复到基本图的临时性列车运行图。 第4 条基本图的变更通过编制或调整来实现。编制需重新确定各项技术作业标准、重新构建旅客列车运行框架、重新铺画全部客货列车运行线、在全路范围同时实行。调整则是在各项技术作业标准和旅客列车运行框架不做大的变动的基础上,对基本图做的局部变更。 全路基本图原则上每两年编制一次,宜在春季或秋季实行。 铁道部、铁路局要根据铁路运输市场需求、铁路技术装备或运输组织方式发生的变化及时编制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编制实行两级管理,跨局列车由铁道部组织铁路局编制,局管内列车由铁路局负责编制。 第5 条基本图的编制、调整和分号图的编制原则上以会议的方式进行。列车运行图编制、调整及确定的相关事项,以铁道部或铁路局的正式文电公布实行。 第6条列车运行图必须符合下列各项基本要求:

列车运行图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列车运行图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资料 1、 A ——H 区段示意图 折返站中间站 下行方向 2、全日行车计划编制资料 (1) 地铁某号线早高峰小时(6:30~7:30)客流量为39000 人。 (2) 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分布规律见表1。 (3) 列车编组为6辆,车辆定员为310人。 (4) 线路断面满载率在高峰小时(早高峰为6:30~7:30、晚 高峰为16:30~17:30)为1.2,在其它运营时间为0.9。 表1 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分布规律

3、时分数据 表2 区间运行时分和距离 表3 车站停站时分 表4 折返时间 表5 进出车场时间 4、列车相关 (1)列车编号规则 列车编号由五位数组成: 1~2位为线路号:01——表示1号线;12——表示12号线。 3~5位为列车序号:如001、012、102等。 例:01001——表示1号线列车序号为1的列车; 02051——表示2号线列车序号为51的列车。 (2)其它相关信息

?假设该线路号为二号线,即线路号为02。 ?车场连接车站A,列车始发时一律从车场出发进入正 线,列车回库时一律从A站驶回车场。 ?已知车场内共有设备状态良好的车辆60辆。 ?已知本线路本班次配备乘务员50名,编号分别为“乘 1、乘 2、…、乘50”。 5、各种作业时间标准 (1)本线路乘务制度为“轮乘制”,每趟列车实行单人值乘。乘务员可在车场、A站和H站完成换班工作,其它车站不能换班。 (2)每趟列车连续线上运行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3)每位乘务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二. 设计要求 (1)根据全日行车计划编制资料,计算本线路的全日行车计划方案。 (2)根据全日行车计划方案的计算结果,铺画满足该要求的本线路全日运营时间段内的列车运行图。 (3)铺画列车运行图时,要求时间上大致均衡利用车场内技术状态良好的车辆,不能严重偏废。即车场内设备 状态良好的车辆在全日运营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保持 大致相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