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区域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

https://www.doczj.com/doc/d912397412.html, 1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及发展的

比较分析

2009.07.06

联合研究报告

联合研究报告

2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及发展的比较分析

一、中国四大经济区及其发展定位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

基本形成了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四大经济区,并采取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四大区域在地理空间涵盖了中国大陆现有的31 个省市区(见表1)。2008年,东部10省市,面积占全国的9.5%,人口占全国的35.68%,而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6%;中部6省,面积占全国10.7%,人口占全国26.82%,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19%;西部12 省、区、市,面积占全国71.5%,人口占全国27.51%,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国GDP的17%;东北3省,面积占全国8.2%,人口占全国8.23%,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8%(图1)。联合资信还观察到,2008年全国14万多亿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东部占比最大,为43.46%;全国11万多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东部占比最大,为53.98%;全国近1.5万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中,东部占比也是最大,达到87%;在总额为28641亿元的全国31个省市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东部占比最大,为58%(图2)。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当前东部是中国经济的绝对重心。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人口土地面积GDP

(%)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联合资信整理计算

图1 2008年中国土地面积、人口、经济总量的区域分布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的不同,四大区域的资

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总体上讲,东

部地区经济区位优越,加工制造及商贸流通业发

达,但资源禀赋较差;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正好

相反。中部和东北部则介于东西部之间(表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联合资信根据公开信息整理计算图2 2008年全国投资、消费、出口和财政收入总额的区域构成

正是从各区域的上述特征出发,国家对四大区域的

发展方向有不同的战略定位。

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指出,西部

地区要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及区域合作,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其三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东北地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规划》,对其定

表1 中国四大经济区域及其覆盖的省级行政区

大区名称包括省市区

东部地区

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

江、福建、广东、海南

中部地区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西部地区

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

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

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

资料来源: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3

联合研究报告

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耕地保护,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当前正在推动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国国

土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大类。总体上看,优化开发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重点开发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地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则主要集中在西部。

二、区域格局变化的特点及趋势展望

1、区域格局变化特点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从19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出现东部

沿海-内陆地区的两大板块到目前形成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根本动力来自于国家的区域发展的调整和实施。因此可以说,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是在国家主导下演变和形成的。虽然财政分权改革以后,地方发展经济的意愿十分强烈,但地方自主的发展不足以改变整个区域格局。但联合资信也由此认识到,地方的积极争取在国家区域战略的形成中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至少也是国家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其二,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原因,国家在区域经济发

展采取的一直是分阶段重点发展某些地区的非均衡战略。对于选定的重点发展地区,国家运用政策和资金给予扶持。

其三,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崛起的主要载体和

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与创新基地,同时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建设先进装备、精品钢材、石化、汽车、船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抓好阜新、大庆、伊春和辽源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搞好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

中部地区:《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

中部六省的定位是“三基地一枢纽”——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高技术产业及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地区可以比照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标准获得中央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山西、河南、安徽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发展坑口电站和煤电联营。加快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支持发展矿山机械、汽车、农业机械、机车车辆、输变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以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干线铁路和公路、内河港口、区域性机场。加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体系。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

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

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表2 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和产业特征

区域基础特征产业特征

东部

基础设施最为完备,加工制造和商贸流通业最为发

达,但资源不足,须从区外购进。非国有经济发达。

以二、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多位下游产业。

产业的外向型程度高。产业聚集度高,关联度强。

西部

基础设施不足,制造业基础较差,市场发育程度较

低,以国有经济为主。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低。

产业结构较低级,多为上游产业,产业的外向

度低。

中部

基础设施一般,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国有经济为主。

为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础较好。

东北

工业基础较好,但老工业基地较多,技术、管理水平

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城市化水平较低。

东北地区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原材料、

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经济外向度较低,对外

贸易、利用外资等在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整理

联合研究报告

4

城市及城市群,这将为入选的城市圈/群提供快速发展的机遇。

第二,发达地区仍有可能成为国家继续支持的重点

发展地区。其所采取的方式,将可能是类似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新的试验区的方式,而支持的手段,更多

将是在政策创新等方面。同时对这类地区产业的调整升级,也将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第三,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将不是绝对的。一些较

落后地区,可能会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或城市群;而一些发达地区,也可能存在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及农村。但从基本趋势上看,中西部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将持续提高,其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持续周期也相应较长。

三、2008年四大区域经济增长急剧回落,东

部增速回落幅度最大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显化

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在2008年第三季度出现大幅回

落,全国季度GDP增速由第一季度同比10.6%,急剧回

落至第四季度的6.8%,全年增长9%,比上年的13%下

滑了4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各区域增长也是急剧回

方式。依托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区域开发的瞄准机

制越来越趋向于一个城市圈或城市带,并依此推动地区

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近年来,城市群(圈)迅速出现,

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表3)。

其四,区域内增长点趋于多极化。比如在东部地

区,目前已形成了京津冀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

角经济区三个增长极。中部、西部、东北都出现了分散

化的增长级,许多省市至少形成了省市区首府所在城市

为中心的增长极。联合资信认为,这是在中国现行的体

制下,地方行政中心经济中心化的必然产物。

其五,随着国家区域开发建设重点的转移,东部地

区的经济增长逐渐放缓,而中、西、北部的增长速度逐

渐提升,表现出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超过东部

地区,北部增速高于南部,经济重心出现由南向北、由

东向西转移的态势。

2、区域格局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对区域格局变化特点的分析,联合资信对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变化趋势做以下初步预测:

第一,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以及国家战略的需要,

在现有重点发展地区的基础上,国家还可能增加新的重

点开发地区,或者在现有区域范围内部规划重点开发的

表3 全国主要城市圈一览

城市群名称包括城市

京津冀城市群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10市。

长三角城市群

上海、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

台州。

珠三角城市群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肇庆

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青岛、威海、烟台、日照、东营、潍坊、淄博8市。

海峡西岸城市群厦门、福州、泉州、漳州、莆田、宁德、三明、南平、龙岩9市。

武汉城市圈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9市。

中原城市圈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市。

长株潭经济圈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8市。

成渝城市群

四川包括成都、绵阳、德阳、内江、资阳、遂宁、自贡、泸州、宜宾、南充、广安、达州、眉山、

乐山14个市,重庆则包含主城9区、潼南、铜梁、大足、双桥、荣昌、永川、合川、江津、綦江、长

寿、涪陵、南川、万盛、武隆等23区县。

北部湾(广西)经济群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

关中-天水城市群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天水。

沈大城市圈沈阳、大连、鞍山、抚顺、锦州、本溪、营口、铁岭。

哈大齐城市圈即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为中心的“哈大齐工业走廊”。绥化、五常长春都市圈长春、吉林、四平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收集整理

5

联合研究报告

落,尤其是作为经济重心的东部地区,各项指标均出现

大幅下滑。

1、GDP增长速度变化比较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全国GDP增长持续高

位运行,四大区域均表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中

部、东北和西部在国家区域开发政策的刺激下,GDP增

速明显高于东部,其中中部的增速一度高达22%以上。

但在2008年,随着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影响的加剧,外需

衰退,内需不振,各区域增速开始放缓,其中东部增速

下滑比较大(见图3)。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整理

图3 2004-2008年四大区域GDP增速变化

利用各省市区2008年分季度的GDP增长数据绘制出

图4。图形显示,2008年,东部的GDP增长速度持续下

降,从1-3月份累计同比增长12.5%以上,降低到1-

12月累计同比增长11%多。增速下滑近2个百分点。东

北增速最高,而且下滑幅度不大。中、西部地区均略有

下滑。其中西部的GDP增速在第四季度有所回升。四大

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这种差异,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以以

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部在外需下降和和固定资产投资减

少双重影响下而持续衰退,而外向型比较差的中西部和

东北,在内需下降不大、投资增速强劲的势头下,经济

增速总体上下滑不大。尤其是西部地区,在2008年第四

季度大规模投资拉动下,增速有较大反弹;东北地区则

在投资的大动下,全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2、工业增加值增长变化比较

根据国家统计局分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的月度统计

报表,用每个区域内各省市区工业增加值的简单算术平

均值代表各区域的增长速度,大致可以对各区域工业增

加值增速的变化做一比较分析。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整理计算

图4 2008年四大区域GDP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数据整理计算

图5 四大区域2008年以来工业增加值累积增速变化

从图5可以看出,四大区域工业增加值在2008年2月

到2009年2月的一年时间里,均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导致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迅速滑落。比较看,东部增速下滑最大,而且2008年6月即出现下滑,比中西部地区提前2个月左右。中部的增速最高,前半年增速上升明显,8月份后方出现下滑。总体上,2008年全年增速呈现平稳下降态势,但进入2009年后,由于一些省市出现负增长,导致各区域增速大幅下滑。其中东部地区出现负增长的省市(北京、上海、浙江)最多,故东部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最大。2009年1-2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急剧放缓,一方面受春节长假的影响;另一方面,联合资信认为这种急剧下滑的更深刻原因,在于库存压力下企业的限产减产甚至关闭。

3、投资增长变化情况比较

从图6看出,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东中西和

东北部投资增长波动不大,西部增速缓慢下降。进入2009年,西部、东北部投资增速大幅提高,中部维持稳联合研究报告

6

定,而东部则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中已下达的投资项目及资金明显向西部倾斜所致。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整理计算图6 2008年四大区域投资增速比较

4、消费需求增长变化比较

联合资信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四大区域的消

费几乎是同步增长。2006-2008年,四大区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均从15%左右提高至22%左右(图7)。2008年虽然受到经济金融危机影响,总体经

济增长出现明显下滑,但社会消费增速依然上升,而且四大区域之间也无明显差异。这一现象与中国各地区居民基本一致的消费习惯及城乡居民收入近年持续增长有关。联合资信同时注意到,尽管增长速度基本一致,但从区域分布上看,东部十省市的消费额占了全国消费总额的50%以上,且在近年基本稳定保持。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收集整理

图7 四大区域基本一致的消费增长

5、外贸出口额增长变化比较

如图8所示,四大区域中,除中部地区2008年的出

口增长高于2007年外,其他区域的出口增长在2008年均低于2007年。其中东部地区的下滑幅度最大,下滑近10 个百分点。其次是东北部,西部的下滑幅度最小,大概为5个百分点左右。

中部出口额增长速度逆势大幅提高,上年同期基数

太低而产生的翘尾因素可能是主要原因,同时中部出口以能源原材料及大型装备为主,且主要出口欧洲市场,

外需收缩相对较小;而受到中部崛起政策的推动,中部

大规模的基础和产业投资产生的巨大进口需求,也大大

推高了其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各省市区2006 -2008 年统计公报

图8 四大区域外贸出口增长比较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变化比较

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的内外部需求迅速收

缩,企业的经营环境随之恶化,收入大幅下降,利润降

低甚至亏损,导致财政收入的来源萎缩,再加上政府为

提振经济实行结构性减税,提高出口产品退税率,价格

水平持续下降,财政收入增长也全面回落。2008年,东

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

入分别增长18.43%、22.64%、26.3%和27.92%,东部

和西部增长回落加大,分别回落11.32%和9.87%。中部

和东北增长则基本与2007年持平(图9)

综上分析可见,金融危机加速了内地的区域格局调

整,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经济引擎的长三角、珠三角

遭受较大冲击,经济增长回落较大;另一方面,中西

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以及东部的环渤海经济圈经济正在

加速崛起。再次区域格局中,不同区域以及相同区域内

不同行业的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出现较大变化。总体

上,企业的内外部需求呈现全面下滑甚至负增长,但相

对来说,东部制造业行业受内外需收缩的影响最大,企

业的盈利下降,流动性不足,偿债能力总体走弱。而中

西部受益于产业结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特点及国家政

策的大力支持,增速下降幅度相对要小的多。

7

联合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2006 -2008 年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统计公报整理计算

图9 四大区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比较

四、2009年一季度四大区域经济增长继续回

落,中西部地区增速回落幅度减小

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和深化、国

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国家贯彻落实四万亿投

资计划,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增策,

出台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最近国务院确定建设上

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并扩大上海浦东新区行政区

划,公布支持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政策,各区域经

济发展面临各种新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一季度各区域经济总体

上与全国经济走势保持一致,呈现继续放缓的态势。

一季度全国GDP增长6.1%,比上季度下滑0.7个百分

点,比上年同期下滑4.5个百分点,增长继续下滑。四

大区域中,东部多数省份GDP增长大幅下滑,从2位数变为个位数,如上海增长3.1%,比上年同期增速下滑

8.4%;浙江增长3.4%,比上年同期下滑8.4%;广东增

长5.8%,下滑4.7%,只有江苏仍为两位数,为10.2%,但下滑3.5%。中部六省中湖南上升增长4.1%,山西下

降20%。西部12省市区中广西、贵州上升,其余下滑,而且幅度较大,如甘肃、青海的增速下滑均在6个百分点以上;东北总体增长8.5%,回落4.9%。

工业生产方面,区域之间表现差异较大。东部地区

增速回落较大,负增长的省市增加;中部、西部、东北

增速回落相对较小。据发改委统计,一季度东部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中部增长5.2%,西部增

长11.8%,东北增长9.3%。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高于东部、中部地区8.1和6.6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比1~2月增速高6.9

个百分点,广西、四川、内蒙古同比分别增长19.8%、19.2%、19.0%。

固定投资方面,各区域均表现大幅增长,但中西部

及东北投资增速远高于东部。一季度,全国城镇固定

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1%,扣除物价因素后为30.9%。

东部地区增长19.8%,中部地区增长34.3%,东北地区

增长33.6%。西部地区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加总平均水

平18.1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26.4%,高于中部地区11.9%,为四大区域投资增速之首。西部地区投资增速

较高,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往年一季度各省特别是西北地

区冬季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数额较小;二是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西南部分省区去年年初投资完成基数较低;三是

今年国家扩大内需的政府投资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西

部地区投资额增加较多,西藏、宁夏、陕西、青海、云南、四川一季度投资增速均超过50%。

此外,在外贸进出口方面,各区域均下降较大,而

且差异不大。一季度,全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2455亿美元,下降19.7%。占据中国外贸出口近90%份额的东

部地区首当其冲的受到外需衰退的影响,出口贸易大幅

收缩,其中中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一季度出口总额出

口708亿美元,下降18.4%;另一大省浙江一季度出口总额270亿美元,同比下降17%。而中西部地区一些省市

区对外贸易也大幅下降,如中部地区除江西外,一季度

累计出口额均大幅下降,其中山西下降68%,河南、湖

南下降均在30%以上。西部地区出口102.52亿美元,同比下降16.2%。主要原因是受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低

位运行影响,部分原材料产品出口型企业处于停工或半

停工状态,如资源输出大省甘肃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

下降51.7%,降幅居全国第一位。以上分析表明,近2个

季度以来,外需收缩对中国的影响已迅速扩展至西部地

区,中西部地区出口型企业的经营压力迅速增加。

2009年年初国家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对各区域的产业发展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区域分布

上看,十大产业中的电子信息、纺织、造船、装备制造

等行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而且这些产业销售市场的

外向性更强,而且在“振兴”与“调整”之间,可能更

重于振兴,因而对东部经济的提振作用更大。有色、钢

铁、石化等产业虽然在布局上虽然中西部占比不小,但

由于这些产业短期内更侧重于“调整”,同时面临较大

的去库存压力,因此短期内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相对有

限。其他如轻工、汽车等产业分布于各大区域,受国内

消费需求及消费政策影响较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

尚待观察。

联合研究报告

8

附录1 各省市区2009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地区

固定投资国内生产总值

累计完成额( 亿

元)

累计同比增速%

累计完成额( 亿

元)

累计同比增速%

全国23562 28.6 65745 6.1

北京市468.56 -12.4 2511.88 6.1

天津市660.98 44.8 1416.93 16

河北省1250.52 41.4 3023.5 8.5

山西省281.32 20.9 1309.21 -8.1

内蒙古自治区289.78 47.5 1471.07 15.8

辽宁省804.18 63.5 2642 9.6

吉林省175.3 34.8 1155.21 9.1

黑龙江省104.56 72.8 1460 6

上海市827.46 0.8 3150.47 3.1

江苏省2733.99 23.6 6653.2 10.2

浙江省1188.8 12.1 4632 3.4

安徽省1254.13 35.3 1885.3 11.6

福建省864.07 12.4 1965.51 7.4

江西省649.16 44 1281.12 10.2

山东省2246.35 18.5 6469.3 7

河南省1220.86 29.5 4067.44 6.6

湖北省980.89 33.3 2423.15 10.2

湖南省801.63 35.7 2409.34 13.1

广东省1550.13 10 7687.73 5.8

广西壮族自治区696.1 41.4 1552.38 12.9

海南省131.82 44.7 332.41 8.7

重庆市590.36 31.7 1032.2 9

四川省1587.02 50.5 2815 10.8

贵州省288.86 48.4 578.22 15.9

云南省584.15 51 1219.44 7.3

西藏自治区8.87 54.4 79.54 7.3

陕西省610.38 52.8 1417.62 10.2

甘肃省142.39 42.3 586.55 4.2

青海省39.91 52.5 180.69 8

宁夏回族自治区56.81 54.2 205 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7.88 35.9 547.96 6.5

9

联合研究报告

附录2 2006年~2008年各省市区31个省市区GDP值及增长率省市

2008 2007 2006

总值同比增长总值同比增长总值同比增长

北京10488.0 9.0 9006.2 12.30 7720.3 12

上海13698.15 9.7 12001.16 13.30 10296.97 12

浙江21486.9 10.1 18638 14.5 15649 13.6

广东35696.0 10.1 30673.71 14.5 25968.55 14.1

天津6354.38 16.5 5018.28 14.0 4337.73 14.4

福建10863.0 13.0 9160.14 15.1 7501.63 13.4

江苏30000 12.5 25560.1 14.8 21548.36 14.9

山东31072.1 12.1 25887.7 14.3 21845.7 14.9

重庆5096.66 14.3 4111.82 15.6 3486.20 12.2

湖南11156.64 12.8 9145 14.4 7493.17 12.1

内蒙古7761.8 17.2 6018.81 19 4790 18.0

辽宁13461.6 13.1 11021.7 14.5 9257 13.8

河北16188.6 10.1 13863.5 12.9 11613.7 13.2

广西7171.58 12.8 5885.88 14.9 4801.98 13.5

山西6938.7 8.3 5696.2 14.2 4746.5 11.8

湖北11330.38 13.4 9150.01 14.5 7497.17 12.1

吉林6424 16.0 5226.08 16.1 4249.23 15.0

河南18200 12.0 15058.07 14.4 12464 14.1

江西6480 12.6 5469.3 13.0 4618.8 12.3

安徽8874.2 12.7 7345.7 13.9 6141.9 12.9

西藏395.91 10.1 342.19 14.0 290.3 13.2

四川12506.3 9.5 10505.3 14.2 8637.8 13.3

黑龙江8310 11.8 7077.2 12.1 6216.8 12.0

陕西6851.32 15.6 5369.85 14.4 4383.91 12.7

海南1466.0 9.8 1229.6 14.5 1052.43 12.5

新疆4203.41 11.0 3494.42 12.2 3018.98 11.0

宁夏1098.51 12.2 834.16 12.4 706.98 12.5

甘肃3176.11 10.1 2699.20 12.1 2275 11.4

青海961.53 12.7 760.96 12.5 641.05 12.2

云南5700.10 11.0 4721.77 12.3 4002 11.9

联合研究报告

10

附录3 2006~2008年各省市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增长率省市

2008年地方财政收

入(亿元)

同比增长

(%)

2007年地方财政收

入(亿元)

同比增长

(%)

2006年地方财政

收入(亿元)

同比增

长(%)

北京1837.3 23.1 1492.6 33.60 1117.2 21.5

上海2358.8 23.7 2102.63 31.40 1600.37 11.6

浙江1933.3 17.2 1649.50 27.1 1298.2 21.7

广东3310.01 18.8 2785.36 28.0 2175 20.5

天津675.5 25.1 540.13 29.60 416.77 25.60

福建833.28 19.1 700.03 29.4 541.03 25.1

江苏2731.4 22.1 2237.7 35.1 1656.68 25.3

山东1956.9 16.8 1674.5 23.5 1355.3 26.3

重庆577.24 30.4 442.70 39.3 317.72 23.7

湖南717.02 18.2 603.18 26.2 465.3 20.3

内蒙古650.64 32.1 492.28 43.40 343.34 23.80

辽宁1356.1 25.2 1081.99 32.3 816.9 21.0

河北944.6 19.7 788.9 27.1 620.2 20.3

广西518.7 23.8 418.83 22.3 342.28 20.90

山西748.0 25.0 597.6 31.4 456.49 23.80

湖北710.2 20.3 590.36 24.0 469.82 25.6

吉林422.8 31.8 320.54 30.70 245 18.3

河南1009.1 17.1 861.46 27.0 678.4 26.2

江西488.6 25.3 389.60 27.50 305.3 20.7

安徽724.6 33.3 543.50 27 427.7 28.0

西藏24.9 23.5 20.14 38.30 14.56 21.02

黑龙江578.4 31.3 440.20 13.90 386.60 21.5 陕西591.3 24.4 474.5 30.9 362.1 31.5

贵州349.5 22.6 284.94 25.60 226.60 24.20 海南145.0 33.9 108.26 32.3 81.76 19.8

新疆361.1 26.3 285.00 30.10 219.39 21.70 宁夏95.0 18.7 80.00 30.40 61.36 28.6

甘肃264.9 38.8 190.60 34.97 140.92 22.3 青海71.6 26.2 56.7 34.2 42.24 31.0

云南613.6 26.1 486.70 28.10 379.6 21.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 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 优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前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 过程中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吸引更多 的资金流入;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 于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增强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为经济 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与优质的金融服务。 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在金融生态建设中,由于存 在多方认识不足、征信体系不完善、法制体系不健全、金融生态链 缺位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严重阻碍了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的深化,这些“壁垒”急待消化。 一、当前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诚信意识淡薄,社会信 用体系不健全。一是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借款人逃债、赖债现象仍 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部分借款人在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后任意改变 贷款用途。三是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造假账,甚至违法行为在有 些企业中仍然存在,这使得银行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 等无法正常进行。 2、政府、银行、企业之间关系淡化。一是现阶段金融机构自上 而下自成系统和资金经营权上收的管理模式,减少了金融部门对当 地经济的融资力度,支持地方的资金少了,发挥的作用就减弱,沟 通的机会也相对减少,地方对金融部门的看法也随之改变,这样逐 渐淡化了政府、银企之间联系。二是随着人行改革的深入,特别是 监管分离后,基层央行调控引导职能明显不足,只能通过利率管理、窗口指导、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和手段进行调控引导,对辖内金 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和投量也只能是出台一个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或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与未来政策走向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与未来政策走向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跨区域协调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域经济转型在压力中持续推进、区域经济开放性明显增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度将增强,区域经济总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外向性将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趋于优化。要形成这种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在未来的政策方向中,要构建跨区域协调的长效机制,推进区域经济转型的结构性转变,防范区域经济开放过程中的内部冲突和外部风险,关注边缘地区的发展。 关键词:跨区域协调;区域经济转型;区域经济开放;区域经济空间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问题突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国和平崛起,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向世界,不仅加快了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也使得区域经济展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势。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它们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撑带,与原有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大板块共同构成了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交通运输系统发生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2020年即将编织完成的全国高铁网,将大大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正是在这样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相应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政策方向和思路也需要进行新的调整。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也表现出新的特点。总的来说,表现为:跨区域协调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域经济转型在压力中持续推进、区域经济开放性明显增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等四个特点。 (一)跨区域协调取得实质性进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推进跨区域的协调与协同发展,以及其他一些跨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均表明中国跨区域协调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邱少华

第9卷第7期 2012年7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l.2012Vol.9No.7 一、引言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区域经济被分为东、中、西部,这主要是按照自然条件来划分的,建国以后我国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趋向,使这一区域经济特点更加鲜明。尤其是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足以说明区域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力度之大,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区域经济政策,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的过去,为探索出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做铺垫。 二、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历程(一)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之前:“建国初期,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工业的70%,除武汉、重庆等少数城市外,内地的工业极为薄弱,内陆边疆地区更是接近空白状态。如,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1.2%,占全国面积45%的西北及内蒙古地区,其工业产值只有全国的3%”①。在这种区域经济环境下,国家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的工业发展———也就是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但是,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这种强调内地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1953~ 1980年,我国国营工业固定资产总值增长了20倍,流动资金 增长了18倍,但总产值仅增长7.2倍。每百元资金在工业方面实现的利润,1966年为34.5元,1976年只有19.3元。每百元积累所增加的国民收入‘一五’时期为35元,‘三五’时期为 26元,‘四五’时期仅为16元。”②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一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没有很好地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反而使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因缺乏投资发展速度下降。 (二)倾向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由于均衡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阻碍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带来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弊端,我国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978年末,中共中央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在区域发展上,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将发展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即是非均衡发展战略。鼓励区位优势和开放条件较好的东部先发展,首先在东南沿海建立了 5个经济特区,随后又开放14个沿海城市,在这些城市实行 特殊政策;90年代初开发浦东新区,加速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快速形成;90年代初中期,提出了“七大经济区”的方案,即在全国推进形成长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中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 5省地区和西北地区,共七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这一区域 经济政策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如:“1978年上海的 GDP 为272.81亿元人民币,1990年为756.45亿元,2001年 为4950.84亿元,2004年为7450.27亿元,同时产业结构有了很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占了很大的比重。”③虽然这一时期,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大发展,但是至今为止,这一政策并没有实现邓小平的“先富带动后富”,反而使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 (三)协调性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贫富差距的增大,国内社会各界都开始议论纷纷,这一现状也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3月西部大开发正式运作; 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 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2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这一时期,西部大开发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如:“全长3800公里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于2004年底全部建成,实现全线商业供气,到2008年底,累计完成输气量454亿立方米;西电东送北、中、南三大通道全面推进,到2008年底,西电东送装机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 邱少华1,2 (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38)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在快速进行着,在这一趋势下,我国的区域经济 政策也在发生着变化。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建国开始,就有着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形势:分为东、中、西部。回顾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倾向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协调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梳理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对于更好的理解我国的贫富差距起因及经济现状等现实问题都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 33··

地区差异问题及其区域协调修订版

地区差异问题及其区域 协调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中国地区差异问题及其区域协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差异表现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缩小地区差异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地区差异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现有的经济形式下,出现地区差异的原因,以及地区差异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配套措施,来缩小区域差异,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0前言 近年来有很多文献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差距问题。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差距变化,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中国省区差距在逐渐拉大[1-4]。但是现有的文献大部分是以省区作为一个单位来分析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问题。把省区作为分析单位的一个局限性是掩盖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增长变化情况,而部门之间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即使知道省区经济是发散的,但我们不知道部门之间是否也是发散的,更不知道各个部门之间收敛或发散的不同表现。 本文通过对国内地区差异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现有的经济形式下,出现地区差异的原因,以及地区差异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配套措施,来缩小区域差异,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1.中国地区差异现状 中国是个大国,土地疆域广阔,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相差很大,再加上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区差异问题由来以久。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区域间差距呈缩小趋势。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经历了从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探究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区域分析以及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所研究的热点课题,这对于促进我国区域间的竞争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中部地区的六个省份即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为例,对其区域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以及设施配套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六省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中部地区 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是既能稳定增长又能促进协调两者兼顾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特点的区域发展新模式,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区域政策只针对落后或结构衰退地区的区域发展模式,也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过多倾斜于相对发达地区的区域发展模式。在这一战略中,中部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稳增长、促协调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概述 (一)区域差异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是指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一些区域比另一些区域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强的经济实力,只是空间上呈现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覃成林把区域经济差异的问题定义为在中国区域经济主体中已经产生了区域经济权力利益的不公平不合理的一种重要区域经济现象,作者明确指出在中国区域经济的差异中产生了区域主体经

济的不公平与不合理问题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区域性问题。[1](二)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研究。在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这个问题上,大多数的学者观点都是较为一致的。李保平、肖金成、陈文晖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中指出这种政策上的倾斜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外开放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投资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等,差异政策作用的结果是经济结构和工农城乡关系的不同。在沿海地区加工工业迅速发展,比重提高,而中部和西部地区过分强调地区所谓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这样的产业结构在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作用下,加剧了沿海和内地的差异。[2]聂艳华、张玉明指出三大区域及经济差异的根源在于创新活动的巨大差异。整个空间创新活动的不均衡分布,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也是必然的。[3]按照技术差距理论,创新差距引致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但从实际情况看,欠发达的中西部区域与东部区域经济差异有拉大的趋势,与该理论观点不一致。究其原因是中西部区域与东部区域创新差距过大,欠缺相应的学习能力,使得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区域对先进技术总体上表现为较弱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影响其对新技术的引用和模仿,就形不成有效的创新和经济增长。[4](三)区域协调发展概述。《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5]其中就包含了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立足点和着眼点。而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内容就包括: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具名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和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两面性,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所以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对策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特征 1、经济总量差距明显 2、产业结构水平东部领先 3、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4、地区财政收入比重不平衡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6、基础设施: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当前,我国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为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不仅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外来资本进入中西部地区。 7、市场意识:东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相对超前,市场意识较为浓厚。中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具有起点低、起步晚、进展慢的特点。市场意识淡薄,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原因。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4)存在一定程度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使经济发达地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 (5)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实现最优配置。 2、消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年均超过9%的经济增长速度创新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性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在引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了计算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的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极值比率等多种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1978 年之后,中国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势。从人力资本、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地理区位、市场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六个角度探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就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f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was put into effect in 1978, China had developed into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with an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more than 9%, which is regarded as a miracle in the human economic growth history. .But because of vast territory, the difference of area development conditions, the imbalanced resources distributions,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has become even more serious. The influence of enlarging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n economy and society can not be neglecte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difference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uses many kinds of methods such as coefficient of standard deviation, extremely ba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extreme value rat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absolute difference has continuous enlarging since 1978.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reasons from six aspects, and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duce the gap.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balanced developm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国外区域经济政策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区域经济政策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区域经济政策实践 20世纪20年代末,英国成为最早进行区域经济政策实践的国家。此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也开始了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践,并把其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外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践都有着符合自身国情的特点,但同时也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共同经验。 1.制定区域开发规划,建立健全区域开发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构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麻梭浅滩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法》,并依法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负责领导、组织和管理田纳西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一带的水利综合开发和利用。为了解决严重的地区困难并为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规划指导,美国政府在60—80年代又

先后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公共工程与经济发展法》和《阿巴拉契亚太区域发展法》等多个法案。政府还成立了地区再开发署来实施这些法案,落实对困难地区的援助。法案的颁布和实施以及专门管理机构的建立,对落后地区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933年,全区的人均收人为168美元,不及全美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是在TVA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下,经过近50年的综合开发治理,到1980年,全区的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7378美元,为1933年的44倍,接近全美的平均水平。在日本,为缩小地区差距而实行的各项区域经济政策,都以法律形式颁布实施。法律的严肃性、规范性和稳定性,保证了落后地区开发的顺利进行。 2.采取灵活多样的政府援助方式促进不发达地区发展 在明确了均衡发展的政策取向后,各国政府都以立法、计划、行政命令等方式出台了种种援助不发达地区的具体措

地区差异问题及其区域协调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中国地区差异问题及其区域协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差异表现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缩小地区差异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地区差异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现有的经济形式下,出现地区差异的原因,以及地区差异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配套措施,来缩小区域差异,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U的。 0前言 近年来有很多文献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差距问题。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差距变化,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中国省区差距在逐渐拉大x:。但是现有的文献大部分是以省区作为一个单位来分析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问题。把省区作为分析单位的一个局限性是掩盖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增长变化情况,而部门之间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即使知道省区经济是发散的,但我们不知道部门之间是否也是发散的,更不知道各个部门之间收敛或发散的不同表现。 本文通过对国内地区差异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现有的经济形式下,出现地区差异的原因,以及地区差异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配套措施,来缩小区域差异,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U的。 1.中国地区差异现状 中国是个大国,土地锻域广阔,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相差很大,再加上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区差异问题山来以久。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高度集权的汁划经济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区域间差距呈缩小

趋势。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经历了从珠三角的崛起,到浦东开放带动长三角的迅速发展,到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再到中部崛起和环渤海六次大的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被世界誉为“中国之谜”,同时意味着中国区域经济由非均衡战略时期的“单极增长”进入到更加强调互动协调发展的“多轮驱动”的协同发展时代,但因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不同,区域经济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 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平衡发展战略,各种投资政策和财政支付转移明显地向边远和落后地区倾斜,然而效果不佳,付出的代价非常大。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了一个大转变,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和开放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使得沿海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也迅速拉到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中国着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与20世纪30年代用一条简短的线条描述了中国自然地理,人口地理与经济地理分布不平衡特点:从东北黑龙江省到云南省之间,将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其呈现西部贫穷,东部富裕。现今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是按照行政省区,辅之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山东向西呈递减阶梯状态。 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在改革开放以前,北方地区领先去南方地区;在改革开放前期,北方地区仍然领先于南方地区,而且差距进一步拉开,20世纪90年代以后,南方地区经济迅速崛起,人均 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北方地区经济的领先地位受到动摇,南方地区后来居上,不仅在增

应用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调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调整 '中国区域 战略与布局调整 一、前言 区域发展战略的贯彻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取得的成就 1、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 世纪之交,为缩小东西差距,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了东西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拉开了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序幕。在统筹解决其他“问题”区域的 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完善的区域战略不能够仅仅追求缩小东西经济差距,而是要各区域协调发展,共同驱动,由此,形成了四大区域板块共同驱动的总体发展战略。在贯彻落实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中,又进一步认识到要增强各区域发展活力,而必须结合各自特点进行细化、实化、差异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区域和增长极。随着对新时期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定位,我们又拓展和完善了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内涵———实施陆海统筹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至此,我们形成了覆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陆地到海洋,从宏观到微观,从经济到、生态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各区域优势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区域间的协调性必将进一步增强,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空间基础。 2、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持久活力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再是东部地区“一马当先”,而是“万马奔腾”、“协同并进”,不仅传统先行地区进一步焕发青春与活力,尤其是一批地处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陆续涌现,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有效地化解了国际国内不确定性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保持了中国经济活力。如中部地区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通过构建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等形成产业和人口高度集聚、充满活力的六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了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西部地区通过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了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同时,国家还鼓励一地方“先行先试”探索出符合各地实际的新模式。如在上海浦东、重庆、成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的基础上,增设了天津滨海、沈阳和山西综改试验区,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试验区。 3、增强了我国各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在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演变进程中,“区域发展的状况逐渐发生积极变化。特别是东中西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的差距开始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渐增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相对均衡发展的时期。特别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发展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据 ,“十一五”期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在13%以上,比东部地区快0.5~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自2007年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连续6年超过东部地区。2013年经济增速继续呈“东慢西快”的格局。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了17.8%,25.8%和24.2%。就各区域占全国GDP的比重来看,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由2002年的18.8%、17.2%提高到2012年的20.2%、19.8%,提高了1.4~2.6个百分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自2005年起扭转了

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什么是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各种法令、条例和措施。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规范区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诱导和保证区域经济按既定目标发展的重要手段。 区域经济政策的特点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政策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差异性。 其二,综合性。 其三,协调性。 其四、阶段性。 区域经济政策的两种类型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政策分化为两种类型:超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 超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是指区域性组织制定的涉及该组织内部成员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如美洲经济圈、欧盟、东盟经济圈等的有关政策。超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涉及关税、货币发行、外汇管制、移民限制等多方面的政策。 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指一国各级政府为解决各区域体系之间经济发展的关系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只涉及国家内部的区域公平发展、产业合理分布和地区利益协调等,并从全国各地区的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指导性的产业、投资、科技、劳动、环保等方面的政策。 因此,科学而合理的区域政策应该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综合协调的单项政策共同组成

的政策体系,是中央政府和较高级的地方政府制定的、旨在规划各区域的产业重点及方向、协调区际关系的政策总和。 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 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家经济发展计划而制定的,所以,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对全国趋于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和协调,指导各个区域的经济的发展,把每个区域都纳入到全国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发挥地区间的优势和潜力,为全国经济发展做贡献;根据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协调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重点发展区域与其他区域发展的关系;根据平等互利、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协调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推动区域之间分工与合作;根据加强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凝聚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的原则,协调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欠发达之间的关系,促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与国家的经济计划和宏观管理体系相对应,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是由国家计划部门和有关的经济管理部门执行的。一般地,计划部门负责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为执行此项政策所需配置的国家资源的分配,有关的经济管理部门则根据计划部门的方案负责具体的实施。同时,各个区域政府的计划和经济管理部门将按照国家计划和经济管理部门的要求,负责在本区域内完成趋于经济政策的有关具体内容。时间证明,这样一种执行体系对趋于经济政策的实施是比较有效的。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一直是包含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体系之中,具体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五年计划中体现出来。因此,区域经济政策既要服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又是宏观经济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居于从属地位。 1、制定区域经济政策要服从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 2、区域经济政策必须服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 3、区域经济政策必须服从全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