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二(教师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二(教师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二(教师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二(教师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二(教师版)

——形象篇

一、考纲要求:

1、鉴赏诗中人物形象;

2、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意象);

3、鉴赏诗歌中的事物物象。

二、考点分析: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1)自我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乡的诗人形象。

(2)他人形象(诗中主人公形象)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2、景物形象(意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这里的“事物形象”特指咏物诗中借托的物象。有些作品以某些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古典诗词中常描写的形象有:松、梅、竹、马、蝉、鹰、雁等。

三、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一)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素材积累:

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术语:

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⑧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2、备考锦囊:

■如何鉴赏人物形象?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①点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思想性格)。

②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诗句分别体现了这个形象的哪些性格特点。

③明作用:指出表达了什么情感或有什么意义。

3、答题示例:

分析柳宗元《江雪》中“蓑笠翁”的形象。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本诗塑造了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第一步)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第二步)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第三步)

4、迁移练习: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第一步)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第二步)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第三步)

5、能力提升练习

赏析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

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②俭:通“险”,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答: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第一步)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第二步)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第三步)

(二)如何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意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的景物往往也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它往往带上了一定的主观色彩。诗中的景象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高考题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分析意境类。

1、素材积累:

■分析意境特点常用术语(一般用四字短语):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绮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苍凉、宁谧、空寂、寥落、幽美。

■指出下列诗句所表现出的意境(用四字词语)。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雄浑壮丽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幽清明净

③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沉郁孤愁④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和谐静谧

⑤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⑦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⑧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⑩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抒情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乐景衬哀。

■作者的感情类别: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惆怅、寂寞、孤独、烦闷、积极向上、消极颓废、坚守节操、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闲适恬淡、思乡之情、忧国忧民、关心疾苦、壮志未酬等。

2、备考锦囊: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

①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②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分析意境型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即分析诗歌描写了哪些主要景物。

注意: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答出具体的情感,切忌空洞。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3、答题示例:

下面这首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思考: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答: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第一步)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第二步)这是一首热爱田园生活的颂歌,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的思想感情。(第三步)

4、迁移练习:

下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第一步)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第二步)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第三步)

5、能力提升练习:

练习1:下面这首诗后四句写了怎样的景与情?请简要分析。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答:这是一幅纯洁美好、清新可爱的田园生活画景。(第一步)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含箨,红荷叶败,人们采菱而归。(第二步)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第三步)

练习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片云”“孤月”是说自己犹如一片漂浮在远天的云,又象是一轮高悬在长夜中的孤月,意境冷清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三)如何鉴赏咏物诗(即“事物形象”的的物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1、素材积累:

表达技巧: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备考锦囊:

■答题步骤:

①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②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的神韵;③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3、答题示例

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此诗是诗人任侍御史时,因上书论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所作。①西陆:指秋天。南冠:指囚犯。

②玄鬓:即蝉鬓。古代妇女的鬓发梳得薄如蝉翼,看上去像蝉翼的影子,故玄鬓即指蝉。

试分析诗中“蝉”的形象。

答: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无人信其高洁。(第一步)诗人以蝉自比,抒发了诗人的高洁之志以及世道的艰难,自己无辜受害的冤屈。(第二、三步)

4、迁移练习:

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第一步)“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第二步)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第三步)

5、能力提升练习: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注】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但却摒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胸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

问: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梅花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

答:傲然独立的风姿。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了严冬群芳纷谢,独有梅花凌寒开放的景象,歌咏了不怕困难、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陈焕的“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写出在深山僻野、人迹罕至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了傲然特立、寂寞开放的一树梅花,感到意外、惊喜。抒写了诗人高蹈自守的襟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