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变迁视野下的武汉市内武汉会战遗迹生存研究

文化变迁视野下的武汉市内武汉会战遗迹生存研究

文化变迁视野下的武汉市内武汉会战遗迹生存研究摘要:文化变迁指由于社会群体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群体之间的接触而引起了新的特质或者产生了新的文化。这些新特质或者新文化即是所谓的“符号”。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认为象征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符号的意义来源于符号与他人的互动,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这一文化变迁视野出发,以武汉市内的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和表烈祠(武昌蛇山烈士祠)为例,对武汉市内武汉会战遗迹的生存现状进行探究,并试图就武汉会战遗迹保护及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与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文化变迁武汉会战遗迹生存现状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

武汉会战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整个武汉会战战场横跨长江南北两岸,诸多历史遗迹也散落在以长江为中心的两岸四省各地,其中以爆发过较大战役的安庆、九江、武穴、麻城、信阳、武汉等地拥有的会战遗迹数量较多,武汉尤为典型。

武汉会战的历史遗迹包括受降堂、忠烈祠、烈士墓、纪念馆、碉楼等一系列战斗遗址和纪念建筑等。遗址、墓葬和纪念碑是记载当年日军罪证、记录沉重历史的载体,能反映当年抗战的战略方针和战斗进程,一座座墓碑和纪念碑是镌刻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的伟大丰碑,背后都有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一、武汉市内武汉会战遗迹的生存与保护现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