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总供给函数及其需求管理含义

中国总供给函数及其需求管理含义

中国总供给函数及其需求管理含义
中国总供给函数及其需求管理含义

中国总供给函数及其需求管理含义

中国潜在总供给因非对称的供给需求结构而存在结构性滞存,而中国经济采取准AK模型的投资驱动内生增长模式,实际国民收入具有影响潜在国民收入的滞后效应。因此,实际总需求能够通过结构性滞存途径影响潜在有效总供给途径而短期内导致中国总供给曲线水平移动,并且能够通过滞后效应途径影响潜在总供给而长期内导致总供给曲线水平移动。附加需求的中国总供给函数以及容纳滞后效应的菲利普斯曲线修正,支持以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为目标并且以促进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为核心的积极需求管理政策。

一总供给函数视角的需求管理

在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的分析框架内,需求管理的有效性一方面依赖于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能否以及如何移动AD曲线,另一方面依赖于AS曲线是否以及如何反应AD曲线移动。例如,在货币需求利率弹性无穷或者投资需求无利率弹性的凯恩斯主义情形下,货币政策是无法移动AD曲线的;在巴罗—李嘉图等价的新古典主义情形下,财政政策移动AD曲线的乘数效应是相当有限的;在垂直AS函数的古典主义情形下,沿AS曲线移动的AD曲线是无实际产出效应的。

萨伊定理与凯恩斯定理的新古典综合,区别经济景气的极端萧条与正常繁荣状态以及AS曲线反应AD曲线移动的短期调整与长期调整过程。依据反L型AS 曲线,在AS曲线的平缓凯恩斯区域,凯恩斯定理在需求创造供给意义上是成立的;在AS曲线的陡直古典区域,萨伊定理在无供给过剩意义上是成立的,如图1所示。在马歇尔均衡调整时间的瞬时、短期与长期概念下,图1的反L型AS曲线是短期的,作为反L型AS曲线渐进线的总供给能力边界Y K*却是长期的,即充分就业的资本与劳动决定潜在总供给增长而推动AS曲线长期内水平移动。因此,经济萧条状态从而凯恩斯定理是短期性质的,经济繁荣状态从而萨伊定理是长期性质的,需求管理的凯恩斯主义政策指导线就是经济萧条时期沿反L型AS 曲线的平缓部分扩展AD曲线,经济繁荣时期紧缩AD曲线而使其脱离反L型AS 曲线的陡直部分。

P

Y

图1凯恩斯AS曲线

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在批评凯恩斯主义时,建立与自然失业率对应的自然国民收入概念Y K*,进而建立附加通货膨胀预期的卢卡斯AS函数形式Y/Y*= S(P/P E),如图2所示。此时,实际国民收入可以超越自然国民收入,并且货币主义AS曲线在适应性通货膨胀预期假设下反应AD曲线移动而长期内同向垂直移动,理性预期学派AS曲线在理性通货膨胀预期假设下反应AD曲线移动而短期内

同向垂直移动。预期通货膨胀在适应性预期假设下充分反应实际通货膨胀的完全调整过程,仍然属于马歇尔价格均衡调整的短期时间概念。此时,AD曲线通过间接的通货膨胀预期途径短期内导致AS曲线同向垂直移动,已经无法沿固定AS 曲线进行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

P

Y

图2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AS曲线

弗里德曼预测在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下可能负向倾斜的长期AS曲线,既涉及AD曲线移动通过通货膨胀预期途径影响AS曲线,特别是预期通货膨胀在适应性预期机制下对实际通货膨胀的部分反应可能在高通货膨胀环境下恶化为对实际通货膨胀的过度反应,也突出AD曲线通过资源配置效率途径影响AS曲线。供给学派正是基于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的资源配置效率负面效应,在负向倾斜长期AS曲线的分析框架下主张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如图3所示,由于过分扩张的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损害资源配置效率,AD曲线右向移动将抑制潜在供给能力而导致移动AS曲线左向移动,长期AS曲线LAS′因而可能是负向倾斜的,其实际经济映像就是停滞膨胀。然而,197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的长期高失业现象,特别是以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NAIRU)度量的均衡失业率显著增加,作为(固定)自然失业率的替代假说而出现新凯恩斯主义的滞后效应(hysteresis effct)理论。如图3所示,撒切尔主义的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左向移动AD曲线,抑制潜在供给能力而导致AS曲线左向移动,长期AS曲线LAS

″因而可能是正向倾斜的。

P

O Y

图3供给学派与新凯恩斯主义AS曲线

与沿(固定)AS曲线移动AD曲线的传统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不同,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与新凯恩斯主义揭示AD曲线移动可能导致AS曲线移动,其具体实现机制可以概括为或者AD曲线移动通过影响通货膨胀预期而短期内导致AS曲线垂直移动,或者AD曲线移动通过影响潜在总供给能力而长期内导致AS曲线水平移动。本文在上述AD-AS模型一般性分析结论的理论基础上考察潜在总供给形成过程,构造中国AS函数而使得实际总需求同时具有短期与长期潜在总供给效应。

依据中国AS函数的短期性质,潜在总供给因非对称的总供给总需求结构而存在结构性滞存(structural underutiliz ation),并且随AS曲线移动而同时变化,从而AD曲线除通过通货膨胀预期途径而短期内导致AS曲线垂直移动以外,能够通过潜在有效总供给途径而短期内导致AS曲线水平移动;依据中国AS函数的长期性质,潜在国民收入在投资驱动下按照准AK模型内生增长,而实际国民收入具有影响潜在国民收入的滞后效应,从而AD曲线除通过资源配置效率途径影响潜在总供给而长期内导致AS曲线水平移动以外,能够通过资本积累途径影响潜在总供给而长期内导致AS曲线水平移动。中国AS函数得到通货膨胀与国民收入向量自回归分析以及修正菲利普斯曲线估计的经验证据支持,并且蕴涵向投资需求倾斜而实行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模式的积极需求管理含义。

二实际总需求的短期潜在总供给效应

1.总供给函数的通用形式

卢卡斯供给函数Y t=β·(P t-E(Pt|It))是新古典主义性质的,然而通过对预期通货膨胀机制的相机选择,其形式化的总供给行为dY t/d(P t-

E(P t))>0能够描述其它范式下AS函数性质,符合E(P t)特定假设下定性微积分dY/dP|AS。以附加预期的卢卡斯供给函数Y=S(P/P E)综合从图1到图3的传统AS函数,存在dY/d(P/P E)>0,如图4所示。传统AS函数Y=S(P/P E)为附加预期的反L型凯恩斯AS曲线,以凯恩斯潜在总供给Y K*为渐近线,其由相对平缓向相对陡直变换的临界点J由货币主义与新古典主义潜在总供给Y C*

标志。对于自然失业率u*,近似地存在Y K*·(1-u*)=Y C*。

P

Y

图4附加预期的传统AS函数

定义潜在有效总供给(effective potential AS)为特定经济体系能够提供的适应总需求结构的最大产出量,而潜在有效总供给与潜在总供给的缺口构成潜在总供给的结构性滞存。依据短边规则加总厂商供给而形成潜在有效总供给,在附加预期的传统AS函数基础上附加实际总需求而构造AS函数的通用形式。

对于包含n种产品的纯交换经济体系,以〔s i〕与〔d i〕分别表示潜在总供给Y M与实际总需求Y D的结构系数矩阵。由短边选择机制min{s i/d i}=s b/d b决定潜在总供给短边部门即潜在瓶颈产品b,存在s b/d b≤1。潜在有效总供给Y E =(s b/d b)·Y M,从而潜在总供给结构性滞存Y M-Y E=(1-s b/d b)·Y M。当Y D按速率g由Y1增长至Y2时,〔d i〕由〔d1i〕相应变动至〔d2i〕。以e i表示i产品总需求弹性系数,〔d2i〕·Y2=(1+g·e i)·〔d1i〕·Y1,从而d2i=d1i·((1+ g·e i)/(1+g))。因此,Y E/Y M=(s b/d1b)·((1+g·e b)/(1+g)),使得实际总需求通过参数g途径具有影响潜在有效总供给的短期潜在总供给效应。这样,AS函数在传统形式Y=S(P/P E)的基础上扩展为通用形式Y S=S(P/P E,Y D),形成同时附加预期和需求的反L型凯恩斯AS曲线,如图5所示。

P

Y

图5附加预期和需求的通用AS函数

定义辅助函数φ(Y D)=min{s i/d i}=s b/d b,存在Y E=φ(Y D)·Y M而d(Y M-Y E)/dY D=-φ′·Y M。传统AS函数Y=S(P/P E)采用等价形式Y S= f(P/P E)·Y E。因此,通用AS函数Y S=S(P/P E,Y D)具体表述为Y S=f(P/P E)·φ(Y D)·Y M,而传统AS函数Y S=f(P/P E)·Y E只是其在φ(Y D)=1条件下特殊形式。

2.从潜在总供给到潜在有效总供给:短边规则数值演示

传统AS函数采取代表性厂商(representative firm)假设,在从厂商供给行为到总供给行为的加总过程中舍象总供给总需求结构对称问题,作为其总供给边界的凯恩斯潜在总供给是能够有效满足实际总需求的。然而,如果潜在总供给结构无法(事前)适应实际总需求结构,那么潜在总供给相当于特定实际总需求就包含无效供给成分。通用AS函数在认同传统AS函数厂商供给行为的同时放弃其代表性厂商假设,在不考虑总供给总需求均衡调整价格机制的假设条件下,以潜在总供给的结构性滞存度量在瓶颈部门潜在供给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条件下所有非瓶颈部门潜在供给能力的剩余总和。

对于实际总需求Y D,i产品实际需求为d i·Y D;对于潜在总供给Y D,i产品潜在供给为s i·Y M。受短边规则Q i=min{S i,D i}这样的微观市场均衡习惯思维影响,容易错误地指定最终实现的i部门产出量为min{d i·Y D,s i·Y M}而最终实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i min{d i·Y D,s i·Y M}。潜在总供给结构〔s i〕与实际总需求结构〔d i〕的短期刚性假设,不允许短期内潜在供给能力从剩余部门向短缺部门的跨部门转移,并且只允许各部门产品在符合互补需求要求后才能够满足实际总需求。

为演示潜在有效总供给决定的短边规则Y E=min{s i/d i}·Y M以及相应实际总需求的短期潜在总供给效应,表1就拟想的二部门经济体系,计算在实际总需求增长过程中对应于(固定)潜在总供给的有效供给与结构性滞存。假设潜在总供给Y M≡200,并且s1=s2=0.5,从而部门1与部门2潜在供给能力均为100;实际总需求Y D按照产品1边际需求倾向0.8而产品2边际需求倾向0.2从100增长至200,当Y D=100时产品1与产品2实际需求分别为40与60,当Y D=200时而产品1与产品2分别为120与80。

表1短边规则的潜在有效总供给

总需求需求结构系数短边规则潜在总供给需求弹性系数

如表1所示,高边际需求倾向产品1具有丰富需求弹性即e 1>1,其需求弹性系数e 1在实际总需求增长过程中递减;低高边际需求倾向产品2缺乏需求弹性,e 2<1,其需求弹性系数e 1在实际总需求增长过程中递增。图6依据表1分解(固定)潜在总供给的有效供给部分与结构性滞存部分,显示倒U 型有效潜在总供给轨迹而在实际总需求增长过程中发生瓶颈转向(bottleneck switch)现象;其中,当Y D ≤130时min {s i /d i }=s 2/d 2,当Y D

≥140

时min{s i /d i }=s 1/d 1。

图6潜在总供给需求的有效供给与结构性滞存分解

3.货币经济周期

Y D

min {s i /d i }产品1d 1产品2d 2有效供给

Y E 结构性滞存Y M -Y E

产品1e 1产品2e 2

1000.40000.60000.8333166.6733.331100.4364 2.00000.3333 2.00000.3333 2.00000.33331200.4667 1.83330.3548 1.83330.3548 1.83330.35481300.4923 1.71430.3750 1.71430.3750 1.71430.37501400.5143 1.62500.3939 1.62500.3939 1.62500.39391500.5333 1.55560.4118 1.55560.4118 1.55560.41181600.5500 1.50000.4286 1.50000.4286 1.50000.42861700.5647 1.45450.4444 1.45450.4444 1.45450.44441800.5778 1.41670.4595 1.41670.4595 1.41670.45951900.5895 1.38460.4737 1.38460.4737 1.38460.47372000.6000

1.3571

0.4872

1.3571

0.4872

1.3571

0.4872

总供给

Y M =200s 1=s 2=0.5

依据AS 函数通用形式Y S =S(P/P E ,Y D ),舍象AD 曲线通过预期通货膨胀途径导致AS 曲线的垂直移动,反应需求冲击的AD-AS 模型比较静态如图7所示;其中,需求冲击使得AD 曲线从AD 位置向右移动至AD'位置,进而推动AS 曲线从AS 位置移动至曲线AS'位置,总体均衡位置(P *,Y *)相应从交点E 移动至交点E'。

若d(Y M -Y E )/dY D >0,AS 曲线与AD 曲线反向运动而向左移动,P *上升而Y *运动方向欠定,图7(a)与7(b)分别描绘Y *增加情形与Y *减少情形;若d(Y M -Y E )/dY d <0,AS 曲线与AD 曲线同向运动而向右移动,Y *上升而P

运动方向欠定,图7(c)与7(d)分别描绘P *增加情形与P *减少情形,

有关比较静态性质结论见表2。

表2

货币经济周期的比较静态性质

P

(a)Y

P

(b)M Y

潜在总供给效应d(Y M -Y E )/dY D

比较静态性质(dY */dY D ,dP */dY D )

AD-AS 模型图例+++---

(+,+)

(0,+)(-,+)(+,+)(+,0)(+,-)

图7(a)

图7(b)图7(c)图7(d)

P

(c)Y M Y

P

(d)Y M Y

图7需求冲击的AD-AS模型分析

基于通用AS函数的货币经济周期能够覆盖定性微积分dY*/dY D与dP*/dY D的

各种可能组合,与传统AD-AS模型的确定而单调情形dY*/dY D>0而dP*/dY D>0鲜明对比。特别是当AD曲线右向移动时,既可能发生在传统AD-AS模型体系下AS曲线左向移动导致的停滞膨胀现象,也可能发生在传统AD-AS模型体系下AS 曲线右向移动发生导致的价格稳定条件下高速经济增长现象,符合正向倾斜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分别如图7(b)与7(d)所示。在货币经济周期中实际观测的AD与AS曲线交点轨迹EE′与AS曲线分离,并且可能背离AS曲线方向。即使函数f(P/P E)与φ(Y D)结构稳定从而AS函数Ys=f(P/P E)·φ(Y D)·Y M能够免除卢卡斯批评,依据轨迹EE′拟合AS曲线的传统计量方法也是无效的。

三实际总需求的长期潜在总供给效应

1.内生经济增长的制造期投资模型

依据刘易斯模型,(现代部门)劳动供给曲线L S以劳动人口L max为渐近线,在刘易斯拐点L LTP以下劳动供给有无穷工资弹性而实际工资率为生存工资率

,如图8所示。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尚未跨越刘易斯拐点L LTP,主要应该以生存w

工资的历时变迁从而劳动供给曲线L S的垂直移动解释实际工资率。

w

w

w

w

L

图8修正刘易斯模型

对于C-D型中国总量生产函数Y=A·Kα·L1-α,其均衡资本-劳动比率

(K/L)*=((/A)/(1-α))1/α,从而Y=A·K·((/A)/(1-α))(α-1)/α。定义w w

时间函数Φ(t)=A·((/A)/(1-α))(α-1)/α,中国总量生产函数因而简化为准

w

AK生产函数Y=Φ(t)·K。由于资本边际产出MPK=Φ(t)是非递减的,中国经济因而具有类似AK模型的投资驱动内生增长性质。

遵循索洛制造期方法(vintage approach),建立中国经济增长的制造期投资(vintage investment)模型。假设在资本生命周期k内,t时刻投资I t按分布概率w(i)形成(t+i)时刻资本K t+i,即K t=∫k i=0(I t-i·w(i))di而∫k i=0 w(i)di=1。基于中国总量生产函数Y=Φ(t)·K与投资储蓄函数I=s·Y,存在Y t=s·φ(t)·(∫k i=0(Y t-i·w(i))di)。

借鉴资本-产量比率的卡尔多类型化事实(styliz ed fact),假设均衡资本-产量比率(K/L)*历时稳定从而时间函数φ(t)退化为常数,相当于假设生存工资

率以1/(1-α)倍于技术水平A的速度增长。对规模变量K、Y与I进行自w

然增长率δ的去趋势化处理,能够取得离散形式的中国国民收入自回归方程Y t =∏k i=1{(Y t-i·(1+δ)i)w(i)},或者logY t=∑k i=1{w(i)·(logY t-i+i·log(1 +δ))}。因此,中国潜在国民收入增长过程通过资本积累途径容纳实际国民收入的滞后效应,具有固定的长期增长速度δ与可变的(不同于δ的)年度增长速度。

2.多重国民收入均衡

对应于传统菲利浦斯曲线π=-α·(u–u*)+L[π],总供给函数采取卢卡斯供给函数形式y–y*=λ·(π-L[π])。以二次型损失函数V=θ·(y–y T)2+(π–πT)2体现对经济增长目标y T与通货膨胀目标πT的保守

型政策偏好,稳定取向的需求管理决策转化为有约束条件的极值问题,在y-π平面上探索与AS曲线y–y*=λ·(π-L[π])相切的损失椭圆V,如图9所示。

min V=θ·(y–y T)2+(π–πT)2

s.t.y–y*=λ·(π-L[π])

π

π*

y

图9保守型政策的单一国民收入均衡

保守型政策的需求管理能够同时实现经济增长目标通货膨胀目标与(y*,π*),与相对政策偏好参数θ以及短期AS曲线斜率参数λ无关。即使(暂时)错误设定经济增长目标,y T≠y*而V=θ·(y*–y T)2>0,损失椭圆V也能够通过国民收入预测的事后学习而逐渐收缩至点(y*,π*)。如图9所示,以点A与B为中心的损失椭圆V分别低估与高估潜在国民收入,按照定性规则Δy T ·(y T-y*)<0校正经济增长目标而分别向左与向右收缩,并且在收缩过程中与LAS曲线在点(y*,π*)相切。

中国菲利浦斯曲线π=α·(y–y*)+L[π]采取假设y*=L[y],在传统菲利浦斯曲线基础上而容纳实际国民收入的滞后效应,从而取得中国短期AS 函数y–L[y]=λ·(π-L[π])以及长期AS函数y=L[y]。假设滞后分布函数L[y]是一次齐次的,潜在国民收入y*=L[y*]在其技术可行区间[y*min,y*max]有多重均衡解。同时,在预期通货膨胀调整速度慢于实际通货膨胀而潜在国民收入调整速度慢于实际国民收入的常规假设基础上,假设国民收入目标调整速度慢于潜在国民收入,从而形成从实际国民收入到潜在国民收入到国民收入目标依次递减的中国经济调整速度秩序。面临中国AS函数约束条件,除正确设定初始经济增长目标从而y T=y*的特殊情形以外,保守型政策的需求管理最终实现的均衡国民收入依存于初始经济增长目标,如图10所示。

π

π*

A B

(a)0y*min y*y*max y

π

π*

(b)y

图10保守型政策的多重国民收入均衡

在经济增长初始目标设定温和从而y*min<y T<y*max的图10(a)情形下,以点A与B为中心的损失椭圆V分别低估与高估潜在国民收入,仍然与LAS曲线在点(y T,π*)相切。随着潜在国民收入调整而LAS曲线移动,损失椭圆V围绕原中心逐渐收缩而退化为点(y T,π*)。此时,经济增长目标固定而潜在国民收入按照定性规则Δy*·(y*-y T)<0调整,均衡国民收入依存初始经济增长目标而在区间[y*min,y*max]随机分布。

在经济增长初始目标设定激进从而y T<y*min或者y T>y*max的图10(b)情形下,以点A与B为中心的损失椭圆V与LAS曲线首先相切于点(y T,π*),随着LAS曲线移动而围绕原中心逐渐收缩。在LAS曲线到达极限位置y= y*min或者y=y*max而停止移动后,经济增长目标调整而原中心(y T,π*)趋近点(y*min,π*)或者(y*ax,π*),损失椭圆V最终退化为点(y*min,π*)或者(y*ax,π*)。在调整前期,经济增长目标固定而潜在国民收入按照定性规则Δy*·(y*-y T)<0调整;在调整后期,潜在国民收入到达技术极限而经济增长目标按照定性规则Δy T·(y T-y*)<0校正。均衡国民收入依存初始经济增长目标y T<y*min或者y T<y*max而分别位于技术上限y*min与下限y*max。

四经验基础与政策结论

1.总供给函数的特殊形式

令n=2而将n部门交换经济同学退化为二部门纯交换经济体系,以产品1与产品2分别表示资本品与消费品。对于增长型的中国经济结构,其投资需求弹

性大于1,并且其潜在供给能力与而且仅与高速增长时期向投资需求倾斜的实际需求结构适应。因此,e1>1而e1>1,并且min{s i/d i}=s2/d2而b=2,即消费品部门构成中国经济潜在总供给的短边部门。当Y D按速率g由Y1增长至Y2时,d22=d12·((1+g·e2)/(1+g)),d22/d12=1+(e2–1)/(1+ 1/g),从而d(Y E/Y M)/dg>0。中国AS函数Ys=f(P/P E)·φ(Y d)·Y M具有定性微积分φ′>0,即实际总需求具有正向的短期潜在总供给效应。

中国经济的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是一致的,不仅投资品潜在供给能力的充分利用促进潜在总供给增长,而且伴随高速经济增长的旺盛投资需求减少潜在总供给的结构性滞存。需求冲击的中国AD-AS模型比较静态分析如图11所示。在货币经济周期过程中,虽然不能定性非传统的国民收入缺口(Y E-Y*)的周期行为,但是潜在总供给的结构性滞存(Y M-Y E)以及传统的国民收入缺口(Y M-Y*)是逆周期波动的。

P

Y

图11需求冲击的中国AD-AS模型分析

1978-2008年间中国实际GDP指数与GDP平减指数的简单向量自回归分析,如表3所示。中国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统计性能,存在C1>0而C2<0。如果通货膨胀反应经济增长的时滞(time lag)或者预期通货膨胀反应实际通货膨胀的不完全性可以(部分)解释定性微积分d(ΔlogP t)/d(ΔlogY t-1)>0,由于存在定性微积分d(ΔlogY t)/d(ΔlogY t-1)>0,那么定性微积分d(ΔlogP t)/d(ΔlogY t-2)<0只有在定性微积分d(ΔlogY*t-1)/d(ΔlogY t-2)<0从而国民收入缺口(Y t-1-Y t-1*)缩小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直接证明实际总需求的显著正向潜在有效总供给效应。

表3中国国民收入与通货膨胀向量自回归

z t=C1·ΔlogY t-1+C2·ΔlogY t-2+C3·ΔlogP t-1+C4·ΔlogP t-2+C

2.国民收入缺口与菲利普斯曲线

选取朱拉格半周期长度的时滞阶数k =5,分别在几何级数权数系列与余弦函数权数系列的代表性情形下,使用OLS 方法在1978-2008年间拟合中国实际GDP 指数对数线性自回归方程logY t =∑k i=1{w(i)·(logY t-i

+i·log(1+δ))},

即logY t ==∑5i=1{w(i)·logY t-i }+log(1+δ)·∑5i=1{i·w(i)},如表4所示。几何级数w(i)=q i ,余弦函数w(i)=cos((i–1)·(π/2k)),在∑k i=1w(i)=1正规化约束条件下的实际赋值分别如图12所示。

表4

中国国民收入与通货膨胀向量自回归

类别z t =Δlog(Y t )z t =Δlog(P t )C 10.950467(4.62207)0.753568(2.48878)C 2

-0.538609(-2.55628)-0.565023(-1.82123)C 3-0.196185(-1.36675)0.818739(3.87374)C 4

0.216839(1.65418))-0.156047(-0.80847)C 00.054179(2.93109)0.02722(-0.03462)R 20.4902300.672925adj R 20.4015740.616043SE

0.019999

0.029448

logY t =∑k i=1{w(i)·(logY t-i +i·log(1+δ))}w(i)q i

cos((i–1)·(π/2k))

δ0.100980

(25.74374)0.100524(28.51927)R 20.9977890.996709SE

0.033770

0.041198

图12发布概率函数

中国潜在国民收入自然增长率在几何级数权数情形下δ=10.0980%而在余弦函数权数情形下δ=10.0524%。同时静态预测与动态预测中国实际GDP指数,分情形建立1983-2008年间中国潜在国民收入时间序列,进而计算1983-2008年间中国国民收入相对缺口,如图13所示。表5依据动态预测的潜在国民收入时间序列从而假设容纳滞后效应的潜在国民收入形成过程y*=L[y],以GDP平减指数度量中国通货膨胀率,使用OLS方法在1983-2008年间分情形估计中国菲利浦斯曲线π=α·(y–y*)+L[π]。

图13中国国民收入相对缺口

表5中国菲利浦斯曲线估计

πt=C0+C1·πt-1+C2?log(Y t/Y*t)+C3·log(Y t-1/Y*t-1)[MA(1)=

C4]

Y*t几何级数/动态预测余弦函数/动态预测

C00.033290

(2.302381)

0.031664 (2.181566)

C10.461791

(2.248936)

0.462422 (2.269216)

几何级数与余弦函数的发布概率均是前向负载(front-loaded)的,只是几何级数比余弦函数更加向近时期倾斜。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方程在动态动态预测的余弦权数情形与线性权数情形下仅有细微的结构差异。不过,余弦权数情形超过余弦函数数情形的自然增长率指示中国经济加速增长的历史趋势,几何级数情形超过余弦函数情形的自然增长率指示中国经济加速增长的历史趋势,余弦权数情形的国民收入缺口因而比线性权数情形指示严重的经济收缩过程与缓和的经济扩张过程;由于动态预测方法维持1982年以前历史惯性而忽略1983-2008年间实际形势,动态预测方法的国民收入缺口因而比静态预测方法指示滞后的经济收缩过程与缓和的经济萧条程度。

3.不确定条件下需求管理的微撞操作

以损失函数V =-θ·y +(π–πT )2体现对价格稳定与经济增长的进取型政策偏好,稳定取向的需求管理决策问题转化为探索与总供给曲线y –L[y]=λ·(π-L[π])相切的损失抛物线V =-θ·y +(π–πT )2的优化过程。

min V =-θ·y +(π–πT )2

s.t.y–L[y]=λ·(π-L[π])

面临通货膨胀率目标πT =π*与长期AS 曲线y =L[y],进取型需求管理能够实现与潜在国民收入技术上限y *max

等价的最大可持续增长率目标

(HSGR),其均衡位置(y *

max

,π*)是唯一和确定的。如图14所示,损失抛物V

与LAS 曲线首先在潜在国民收入初始水平y *上相切,追随潜在国民收入调整而

C

20.951084(2.936199)0.929119(2.957786)C 3-0.792005(--2.376657)-0.801902(-2.433977)C 40.761497(4.358834)0.765177(4.540255)R 20.7449650.747728adj R 20.6939580.697273SE 0.0262360.026094DW

1.988937

2.063866

引导LAS曲线右向移动,最终到达极限位置y=y*max,切点(y*,π*)相应沿轴线π=π*右向移动而趋近均衡点(y*max,π*)。

π

π*

y

图14进取型政策的单一国民收入均衡

在实际国民收入以及潜在国民收入向技术上限y*max扩展过程中,面临持续增长而实时未知的潜在总供给能力,进取型政策能够通过微撞(fine-tapping)的需求管理模式实现反向软着陆(reverse soft-landing),如图15所示。总需求在时刻t1增加而通货膨胀加速,拉动实际国民收入增长进而通过滞后效应促进潜在国民收入增长。从时刻t2起,总需求保持稳定而潜在国民收入继续增长,国民收入缺口缩小而通货膨胀减速。至时刻t3,国民收入缺口消失而实际国民收入以及潜在国民收入最终扩展至技术上限y*max,实际通货膨胀率相应恢复至合意通货膨胀率目标π*。

y*

t

ππ

t

图15微撞操作与反向软着陆

若通货膨胀率的社会可承受上限为(π*+▽)而国民收入滞后分布函数y= L[y]的最大调整速率为ν,依据总供给函数y–y*=λ·(π-L[π])能够刻划国民收入最快速扩展过程的线性近似特征:(1)t1至t2期间通货膨胀率为(9π*

+▽),从而t 1至t 2期间实际国民收入时间路径y 与潜在国民收入时间路径y *的垂直距离为(λ·▽);(2)t 1至t3的时间跨度为(y *max -y′)/ν,t 2至t 3的时间跨度为

(λ·▽)/ν,从而t 1至t 2的时间跨度为

(y *max -

y′–λ·▽)/ν;(3)t 2至t 3期间通货膨胀减速速率为(ν/λ)。

非瓦尔拉斯均衡寓言

在197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经典性工作中,新古典主义完善从新古典基准出发考察对其偏离的现实影响和理论映象的研究纲领,成功发展了不确定条件下动态一般均衡分析的现代方法。经济学尚未进化到能够加总个体选择而预测总体行为的成熟阶段,问题导向的宏观经济学必然使用可操作的局部均衡分析技术。在卢卡斯批评颠覆性破坏宏观经济计量分析的理论基础以后,以MPS 模型与FRB/US 为代表的大规模宏观计量经济模型进行新古典主义预期处理,其基本结构保留“IS-LM 模型+菲利普斯曲线”核心。

次贷危机以来的反危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回归凯恩斯主义,并且正在审视大萧条的历史经验以及凯恩斯革命的历史意义。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将重新综合瓦尔拉斯均衡的宏观经济理论、结构性的宏观经济模型与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却难以复兴已经否定的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研究纲领。然而,BGM 模型(Barro-Grossman-Malinvaud 模型)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状态类型学,能够启发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质与周期性质以及过热与萧条极端状态的特征概括,如表6所示。

表6

中国宏观经济非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对于中国经济体系,二元结构条件下的近似无穷农村剩余劳动力意谓着长期的超额劳动力供给和超额资本需求,复合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古典失业因而是与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景气转换无涉的结构层面均衡状态。同时,价格自由化

时期特征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萧条阶段过热阶段周期性凯恩斯失业

消费不足抑制性通货膨胀结构性

古典失业

非瓦尔拉斯均衡类型

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凯恩斯型失业(Keynesian Unemployment)消费不足(Under-consumption)古典失业(Classical Unemployment)抑制性通货膨胀(Repressed Inflation)

Y D <Y S Y D <Y S Y D >Y S Y D >Y S

L D <L S L D >L S L D <L S L D >L S

改革以公开通货膨胀为代价释放计划经济体制下强制储蓄的过剩购买力,而市场

经济体制下的自由价格制度能够避免抑制性通货膨胀均衡状态。

凯恩斯失业与消费不足均衡状态是就非农业部门而言,其劳动力市场的超额供给与超额需求主要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的迁出与回流或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快速与迟缓。依据国民收入核算双缺口等式S-I=X-M,国内生产过剩Y>C+I或者映射过度储蓄与国内投资不足S>I,或者映射贸易顺差与国际投资X>M。消费不足均衡状态的超额产品供给只是反映非农业部门产品生产超过国内需求,将在包含国际需求时形成超额产品需求,

从而能够在国内市场产品过剩的条件下导致超额劳动力需求。

数据附录

附表1中国实际国民收入与通货膨胀

附表2

中国潜在国民收入与国民收入缺口

年度

潜在GDP 总额(2008年价格,亿元)

国民收入相对缺口(%)

几何级数

余弦函数

几何级数

余弦函数

静态预测动态预测

静态预测动态预测静态预测动态预测静态预测动态预测1983

27172.8427172.8427611.0027611.00-1.098

-1.098-2.668-2.668198429707.7029875.0129920.2530142.28 4.192 3.608 3.452 2.690198533360.5432858.1633040.6733033.20 5.282 6.891 6.301 6.325198637687.9836151.7236970.3336322.00 1.454 5.765 3.424 5.270198741833.4739805.9241321.2440039.14 1.9777.171 3.241 6.547198846571.0943837.1046192.3844104.77 1.9248.281 2.7607.624198951835.1448261.4951497.3648496.14-4.703 2.353-4.078 1.858199055721.4553133.6756190.7153364.28-7.951-3.468-8.720-3.885199158796.6758498.7260207.7358736.52-4.745-4.260-6.978-4.6481992

63097.43

64406.25

64513.07

64647.30

1.401

-0.659

-0.824

-1.030

概述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第二章计算题 1.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100—5Q,供给函数为P=40+10Q。(1)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由于消费者收入上升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15,则求新的需求函数;(3)由于技术进步导致对商品的供给增加15,则求新的供给函数;(4)求供求变化后新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5)将(4)与(1)比较,并说明结果。 2.某市的房租控制机构发现,住房的总需求是Qd=100—5P,其中数量Qd以万间套房为单位,而价格P(即平均月租金率)则以数百美元为单位。该机构还注意到,P较低时,Qd的增加是因为有更多的三口之家迁入该市,且需要住房。该市房地产经纪人委员会估算住房的供给函数为Qs=50+5P。(1)如果该机构与委员会在需求和供给上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自由市场的价格是多少?(2)如果该机构设定一个100美元的最高平均月租金,且所有未找到住房的人都离开该市,那么城市人口将怎样变动?(3)假定该机构迎合委员会的愿望,对所有住房都设定900美元的月租金。如果套房上市方面的任何长期性增长,其中的50%来自新建筑,那么需要新造多少住房? 3.在某商品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消费者,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均为Qd=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Qs=20P。(1)推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2)求该商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3)假设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商品征收2美元的销售税,而且1000名销售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实际上是谁支付了税款?政府征收的税额为多少?(4)假设政府对产出的每单位商品给予1美元的补贴,而且1000名生产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又有什么影响?该商品的消费者能从中获益吗? 4.某君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求P=60和P=4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5.假定需求函数Qd=500一lOOP,试求:(1)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弧弹性;(2)分别求出价格为2元和4元时的点弹性。 6.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100-2P,供给函数为Qs=10+4P,试求:(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2)均衡点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7.甲地到乙地的汽车票价为10元,火车的乘客为12万人,如果火车乘客与汽车票价的交叉弹性为0.8,试问当汽车票价从10元下降至8.5元时,乘座火车的人数将会有什么变化? 8.假定猪肉市场存在着蛛网周期,供给和需求函数分别是:Qst=-10+3Pt-1,Qdt=30-2Pt,并且在初始状态时产量为20,问第二年的市场价格是多少?均衡价格是多少?这个均衡能达到吗?

以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以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 变 摘要: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都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影响,但是需求管理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供给管理是在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条件下来进行。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涉及供给问题,又涉及需求问题。追求短期的高增长不解决长期发展问题,并可能引起经济波动,不仅影响增长质量,而且也不能实现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要刺激需求,也要改善供给,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把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更加重视供给的改善。 关键词:需求管理;供给管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043-0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看,过分强调需求管理和短期问题掩盖了供给问题和长期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特征,经济发展中的长期问题、供给问题进一步凸显。所以,需要从新阶段的新特征出发,以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既有供给因素又有需求因素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十二五”期间重要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从实践看,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都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影响,但需求管理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供给管理是在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条件下进行的。在供给约束不明显的情况下,需求管理具有明显的效果。而在供给约束明显的背景下,需求管理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就需要实施供给管理。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以来,在实践上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转变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由于遭受外部冲击,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在2008年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由2007年的13.0%下降至2011年9.2%。为什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不明显,而且我国宏观经济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我们认为应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约因素的需求分析 依据宏观经济学的原理,需求分为内需和外需,而内需又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部分,从内需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消费不足。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GDP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71563.7亿元,增长率为12836.56%;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184元增长至2011年的9968元,增长率为5317.4%,滞后于GDP的增长。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这一比重自1990年以来已经下降近15%,远远低于欧美国家同期的消费比重。同时,消费的增长低于投资的增长,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3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而全社会固定

(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意义

21 世纪的脚步已日趋临近之际, 世界文化结构也面临着重大的转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尽管西方现代的强势文化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最后被证实其强势并不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一统天下。而世界新兴地区的崛起, 不仅从政治、经济, 也从文化方面改变着世界的格局。各种文化的多元并存, 可以说是新世纪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鉴于此全新局面的出现, 为了更好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由这一新的视域来再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立足于当代, 以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眼光考察其现实状况, 并在此客观基础上对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价值作一番全方位的透视, 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的探求以求其中真义。 那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 要说明这一问题, 首先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简要回溯一下历史。 众所周知,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世纪时代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 然而近二个世纪以来, 它却备受蔑视、挑衅、挫折与打击。清朝末年, 一些怀抱救国图强宏愿的仁人志士, 在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时, 已逐渐清醒地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种种流弊, 纷纷冲破儒学传统的束缚, 力倡变法, 以图改良, 于是, 西学东渐之风自此大盛。到辛亥革命时期, 儒家建制自上而下被彻底摧毁, 虽然就民族文化传统深层结构而言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 但从此以后, 失去其具体的托身之所的儒学确已变成了“游魂”, 再也无法恢复它以往那种君临天下的地位。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本身即是以反传统为其重要标志的,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严重误解, 导致“五四”激进分子对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采取敌视的态度,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致使“五四”以后教育界的主流视“读经”为大戒, 一般人不但平时接触不到儒学, 而且耳濡目染多为讥骂之词, 于是, 儒家的源泉至少在知识阶层中确有渐呈枯竭之象, 而此后近四五十年间, 更因民间社会被消解、荡涤而逃遁无地。一直到20 世纪60 年代末, 美国汉学家勒文逊还认为, 儒家将会是只有在博物馆里面才找得到的东西, 而国内在文革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扼杀更是史无前例的。此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受了一百多年的不断攻击与剿杀之后, 似乎已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然而从70 年代开始, 随着日本与所谓的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的经济起飞, 人们再次目睹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潜力与魅力, 于是重新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 掀起了文化热潮。然而这一切似乎只限于学术界, 从总体上来看, 改革开放的20 年, 由于国门大开, 西方文化思潮纷涌而入, 人们的注意力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外来的先进文化上而忽略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加之以上种种历史的原因, 使得一代代国民“很少见到、听到”中华文化的精粹, 在他们的文化记忆中, 更多的是对它的否定与批判, 以致于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陌生”、“反感”、“怀疑”,甚至是“排斥”、“厌弃”、“打倒”。可以说, 这一令人堪忧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十年来, 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为宗旨的政策及相关法令, 并将其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在一起, 推广普及教育, 然而时至今日, 尽管整个局面有所改善, 但总的成效却并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与深入, 而另一原因, 既是最重要的, 也是最易被忽视的, 那就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之时往往只注意到突出其精神层面的道德价值, 而不注重对其现代价值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与宣传。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 在人们的头脑中, 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就只剩下了其德育功能, 更何况抽象、空洞“口号”式的宣传非但于事无补, 反而容易使人产生抵触心理, 导致 此项工作难于落实到思想意识的实际层面, 最终其结果只能是传统文化渐趋僵化、了无生机。这显然有违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如西方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那样, 文化“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 而是生命洋溢的, 有如一道洪流, 离开它的源头愈远, 它就膨胀得愈大。”如上所述, 我们不难推断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绝不缺乏不断发展自我的内在机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一、“文化”界说 二、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文化”界说 (一)“文”的释义及扩展 1、“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1)《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 (2)《礼记·乐记》曰:“五色成文而不乱。” (3)《说文解字》曰:“文,错画也,象交文。” 2、“文”的多重引申义 (1)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如《尚书·序》所载: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 (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如:《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在以上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 (二)“化”的释义及其扩展 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礼记·中庸》曰:“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并由此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中文的文化 西文中的文化: 结论2:广义与狭义 (一)广义的“文化” 1、广义文化的定义: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包括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众多领域。 2、广义文化的结构 广义文化的结构,可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个层次。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4)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氤氲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审美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二)狭义的“文化” 1、狭义“文化”的定义: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2、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也属于“小文化”范围。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 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里的文化,也属于狭义文化。 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CMM中的需求管理与需求开发

需求管理(Requirements Management )是属于CMM2中的过程域,简称为REQM ,需求开发(Requirements Development )是CMM3中的过程域,简称RD 。这两个过程域是CMMI 体系中关于需求的全部内容,下面分别对这两部分进行介绍。本文对CMM 的一些基础知识、基础术语不再介绍。 需求管理与需求开发的分界线: 市场营销 用户需求 管理层 需求开发 需求管理 市场 营销 管理层项目环境 项目变更 大家可以这样理解,需求管理是指对需求变更的管理、对需求的跟踪,而获取需求、定义需求则属于需求开发部分。 需求管理 在CMMI 中,需求管理的目标定义为: a. 把软件需求建立一个基线供软件工程和管理使用。 b. 软件计划、活动和工作产品同软件需求保持一致。 更高的目标: 软件需求的复用 需求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a. 必须与需求工程的其他活动紧密整合

b. 需求必须是文档化的、正确的、最新的、可管理的、可理解的 c. 只要需求变化了,需求变更的影响就必须被评估 d. 需求必须分优先级 e. 需求一定要分类管理 需求管理的主要工作: 特定目标和特定实践 特定目标 ●管理需求 管理需求并识别需求与项目计划和工作产品之间的差 异。 ●SP 1.1 取得需求理解 ●SP 1.2 取得需求承诺 ●SP 1.3 管理需求变更 ●SP 1.4 维护需求的双向追溯性 ●SP 1.5 识别项目工作与需求间的差异 REQM特定目标的关系

SP 1.1 取得需求理解 SP 1.1 和需求提出者一同来了解需求。 l 识别出谁是需求的提供者 l 识别出需求的接受标准: a. Clearly and properly stated得到清晰和恰当的定义 b. Complete完整的 c.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相互一致的 d. Uniquely identified得到唯一标识的 e. Appropriate to implement适宜实现 f. Verifiable (testable)可以验证(测试) g. Traceable可追溯 l 分析需求,确保符合已建立的准则。 l 与需求提供者达到需求共识,以使项目成员能承诺它们SP1.2 获取对需求的承诺 SP1.2 取得项目成员对需求的承诺。 ●评估需求对现有承诺的影响。 需求变更或新需求发生时,评估它们对项目成员的影 响。 ●协商并记录承诺。

需求与供给管理知识

需求与供给管理知识 作者:XXX 日期:2020年6月7日 此文档格式为word,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第-章需求、供给与价格 谚语: 一只鹦鹉学会叫供给与需求, 就可以称得上经济学家 谁决定价格? 经济学家以外的普通人看到的主要是价格而不是与人力无关的供求力量。他们往往认为是房东

提高了公寓的租金;是石油公司或加油站所有者提高了油价。普通人往往非常义愤地说,这些人或公司选择涨价。经济学家回答说,确实如此。但是,一定有某种因素使这些个人和公司相信,较高的价格在昨天不是一件好事,而在今天却不一样。经济学家指出,在某个不同的时间,同样是这些与人力无关的因素会使同一些房东和石油公司降价。因此,经济学家将价格视为其潜在原因的表征,并将注意力集中到价格变动背后的需求和供给能力上。 第一节需求与需求函数 一、需要与需求 需要是无限的,无限的需要产生于无限的欲望 需求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市场上消费者所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二、需求的影响因素

1.商品的价格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3、消费者的嗜好与偏好。 4.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大米和面粉、咖啡和茶叶、电视和电影等。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录音机和磁带,网球与网球拍。 5.人口数量 6.对价格的预期 7.广告费用 8.某种商品的市场饱和程度 三、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反映市场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用函

数形式表示出来。这就是如下式所示的需求函数: Q d= f(P,I,J,Pr,N,A,Pb,M,…) 式中: Q d对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P——该商品的价格; I——消费者收入水平; J——消费者偏好; Pr ——相关商品的价格; N——人口数量; A——广告费用;Pb——该商品的预期价格; M —该商品的市场饱和程度;省略号则表示还有一些未列入的其他影响因素。 四、需求基本规律(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 函数形式: Qd=f(P) 。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包括了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它博大精深,其内容包括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和无比深厚的思想内蕴,渗透着中国人的哲理和智慧。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农耕文化以及源远流长、延续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勇于奋斗、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其中蕴涵着中国国民高贵的精神气质。中国国民具有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具有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具有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具有追求完善的道德修养。可以说,在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浸润下的国民性格一直蕴涵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因素。以儒家伦理文化及其伦理精神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文化已深深融入到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之中,慢慢积淀为我们民族的一种传统心理和行为方式,凝结成中国特有的国民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了 “五色学说”,它起源于中国原始氏族社会对色彩的崇尚,萌芽于奴隶社会殷商时期,形成于先秦时期,完善发展于秦汉时期,其成因缘起于是原始的“五行论”和“阴阳说”。古代中国的“五行论”起源于商代,“五行论”认为,世界是由火、土、金、木、水五种物质构成,是最早的、单一的唯物观点。古代中国的“五色论”就是建立在“五行论”的哲学基点上,并与“五方”(青色——东方、赤色——南方、黄色——中央、白色——西方、黑色——北方)连结在一起。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五色学说”理论和中国传统色彩体系深深地影响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用色习惯。中国人古往今来一向青睐明快、鲜艳的颜色,而较为轻视灰色,显然受了阴阳五色学说的影响。直至今日,五色观念仍在潜移默化地规范着我们的用色习惯及色彩审美倾向,并且是中国色彩走向世界的重要形象符号。可以说,古人早在阴阳五行说中提出的“五方正色”,是我国汉民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色彩,亦是中华民族色彩审美的重要现象。 在中国的色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红色。中华民族崇尚红色,是因为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幸福等品格,所以红色是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皇室十分推崇红色,把红色看作特权与富足的象征,比如玉玺的印泥就使用红色,代表权威和庄严。百姓也喜欢在过节和喜庆的场合使用红色来寓意吉祥,春联、窗花和婚嫁服装都采用红色,象征宝贵与吉祥。

需求管理工具比较

本人从网上收集整理的几个需求管理工具- 项目管理 需求是研发团队工作的起点,很多研发团队的开发过程混乱的源头都在于需求管理没有做好。这里是本人收集整理的几个需求管理系统,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Rational RequisitePro Rational RequisitePro是一个强大、易用、集成的需求管理产品。而通过与Rational系列软件产品的广泛集成,大大扩展了RequisitePro及其他产品的功能,给软件工程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都提供了强大、方便的信息查询、跟踪、管理功能。从而能够促进更好的团队沟通、帮助管理变更和评估变更的影响,帮助验证所有的规划需求被交付物所满足、降低项目风险。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df10871473.html,/software/awdtools/reqpro/ IBM Rational DOORS IBM Rational DOORS前身是大名鼎鼎的Telelogic DOORS,被IBM收购后更名为IBM Rational DOORS。DOORS 是最老牌的企业需求管理套件,通过使用DOORS/ERS,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并加强协作与验证,从而降低失败的风险。通过对整个组织实施多种需求管理的方法,可以使项目的管理更加透明。它可以使企业跨越地域与组织的边界来按国际化的方式运行。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df10871473.html,/software/awdtools/doors/ Borland CaliberRM Borland CaliberRM是一个基于Web 和用于协作的需求定义和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分布式的开发团队平滑协作,从而加速交付应用系统。CaliberRM 辅助团队成员沟通,减少错误和提升项目质量。CaliberRM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项目,是Borland 生命周期管理技术暨Borland Suite 中用于定义和设计工作的关键内容,能够帮助团队领先于竞争对手。CaliberRM提供集中的存储库,能够帮助团队在早期及时澄清项目的需求,当全体成员都能够保持同步,工作的内容很容易具有明确的重点。此外,CaliberRM 和领先的对象建模工具、软件配置管理工具、项目规划工具、分析设计工具以及测试管理工具良好地集成。这种有效的集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需求变更对项目规模、预算和进度的影响。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df10871473.html,/us/products/caliber/index.html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讲稿

文化的含义 (1)中国古代文化的定义 从文献记载看,“文化”这个词的意思,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已经出现了。《周易·贲》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但“文化”二字还没有连在一起。它的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现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汉代出现“文化”一词,但其含义,人们的理解并不一样。刘向《说苑—指武)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 诛。”晋人也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都指的是与国家的军事手段(即武功)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唐代的孔颖达则别有见地,他在解释前引《周易》中的那段话时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这实际上是说,人类社会的文化,主要是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那些东西。古人对“文 化”概念的这种规定性从汉唐时起.一直影响到明清。因此,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即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部属于“文化”的范畴,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指的是狭义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2)西方文化的定义 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等。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里的意思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可见,西方“文化”的含义比我国古代“文化”的含义要宽泛得多。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这祥一个定义,说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一观点影响巨大,在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具有开先河的作用。直到现在,还可以做为我们了解和认 识“文化”的参考。后来,人们纷纷用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给“文 化”下界定。其中.有的侧重于历史性,有的侧重于规范性,有的侧重于心理性,有的侧重于结构性,有的侧重于遗传性,等等。迄今为止,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可以说,有多少位文化学家就有多少种文化定义) (3)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文化的定义

供给与需求的管理函数

第-章需求、供给与价格 谚语: 一只鹦鹉学会叫供给与需求, 就能够称得上经济学家 谁决定价格? 经济学家以外的一般人看到的要紧是价格而不是与人力无关的供求力量。他们往往认为是房东提高了公寓的租金;是石油公司或加油站所有者提高了油价。一般人往往特不义愤地讲,这些人或公司选择涨价。经济学家回答讲,确实如此。然而,一定有某种因素使这些个人和公司相信,较高的价格在昨天不是一件好事,而在今天却不一样。经济学家指出,在某个不同的时刻,同样是这些与人力无关的因素会使同一些房东和石油公司降价。因此,经济学家将价格视为其潜在缘故的表征,并将注意力集中到价格变动背后的需求和供给能力上。

第一节需求与需求函数 一、需要与需求 需要是无限的,无限的需要产生于无限的欲望 需求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市场上消费者所情愿同时有能力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二、需求的阻碍因素 1.商品的价格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3、消费者的嗜好与偏好。 4.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大米和面粉、咖啡和茶叶、电视和电影等。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录音机和磁带,网球与网球拍。 5.人口数量 6.对价格的预期 7.广告费用 8.某种商品的市场饱和程度 三、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反映市场需求与其阻碍因素之间的关系用函数形式表示出来。这确实是如下式所示的需求函数: Q d = f(P,I,J,Pr,N,A,Pb,M,…) 式中: Q d对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P——该商品的价

格; I——消费者收入水平; J——消费者偏好; Pr——相关商品的价格; N——人口数量; A——广告费用; Pb——该商品的预期价格; M —该商品的市场饱和程度;省略号则表示还有一些未列入的其他阻碍因素。 四、需求差不多规律(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 函数形式: Qd=f(P) 。

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以下是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 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

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1.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 黄卧云 一 在最近几年时间里,儒学成了一门显学,为的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界忙碌地研究起来,据说要重新发现和开掘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以指导当下中国的现代化。今天,否定传统文化将不得人心,新文化运动也因为其彻底地反传统文化而受到质疑。但要问传统文化是什么,却各说纷纭,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三个各不相同的概念纠结在一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变得含混不清。 “传统”和“文化”是两个内涵极为庞杂、外延十分宽广的词,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酒桌上正当人 们酒酣耳热之际,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酒文化。有品茗之雅好的人视茶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喜欢舞文弄墨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哲学和玄学的角度,诸子百家,阴阳五行之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无不在传统文化之列。但是当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提并论时,文化一词便有了特定的含义,它指的是一个社会特定的价值取向。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将西方文化归纳为民主

与科学,准确地抓住了西方文化的实质。今天,即使在世界范围内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是清晰和清楚的,它的基本内涵就是自由、民主、人权和法治。 中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是在19世纪西学东渐的历 史背景下产生的,它一开始就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它是一套与西方的自由、民主价值观相对立的价值体系,第二,它专指儒家思想体系。中国政府近年来在国外开办的几百所孔子学院,也同样表明把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等同起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两极对立,统治阶级提倡它和维护它,有新知识的知识分子则否定它和批判它。这种对立在戊戌维新和袁世凯称帝两大政治事件前后达到 了顶峰:因为向往“西法”,才产生了康、梁领导的维新变法,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发动“尊孔读经”,才直接导致了陈独秀、 胡适等人领导的激烈反传统文化、高唱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的文化之争实质是制度之争,西学与中学的命运与国家政治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统治阶级执迷于传统,知识精英热心于西学。当国家遭遇巨大的外部挑战、统治权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政府就大倡西学或积极寻求西方支持,在甲午战争之后、联军攻进北京之后,日本发动九一三事变之后,抗日战争期间以及中苏发生军事冲突、中国有遭受北方大国大规模攻击危险的时候都是如此,只要外部危机不甚严重,或者过去,或者缓和,政府日子比较好过的时

需求管理过程

软件过程标准 需求管理过程 V1.0

修订记录

目录 1目的和范围 (1) 2术语简称与解释 (1) 3进入准则 (1) 4退出准则 (1) 5阶段交付产品 (2) 6文件使用者 (2) 7过程流图 (3) 7.1过程 (3) 7.1.1需求收集与获取 (3) 7.1.2需求评审 (5) 7.1.3需求变更管理过程 (6) 7.2过程描述 (7) 7.2.1需求收集与获取过程细则 (7) 7.2.2需求评审细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3需求变更管理过程细则 (8) 7.3验证机制 (9) 7.4度量 (9) 8活动职责矩阵 (10) 9参考资料 (10) 10附件 (10)

1目的和范围 本过程的目的在于为公司实施与需求相关的方针提供指南。该过程对所有公司负责需求采集的项目适用,也适用于那些客户在自行采集需求时需要帮助的项目。 2术语简称与解释 总经理:简称GM,指公司总经理,具备法人代表资格。 副总:简称VGM,公司的一种职务,指公司副总。 项目经理:简称PM,公司的一种职务,一般由具备项目管理经验和行业经验人员承担,负责项目的管理活动。 项目负责人:简称PL,项目组组长,临时性职务,负责项目的开发活动,如无变更,生存周期与项目生存周期相同。 需求分析人员:简称RA,通常由项目组中成员承担此角色,可以是项目负责人也可以项目组中其他人员。 软件设计人员:简称SD。在公司一般指系统分析员和程序员(包括高级程序员); 在项目中指项目组中的设计人员。 软件质量保证:SQA,一种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在公司通常也用SQA代表质量保证活动者,目前由公司品管部执行此活动。 配置管理员:简称CC,在公司中负责所有项目的配置管理活动。 3进入准则 进入准则如下: ?来自客户的关于需求的文档经过公司审批; ?来自客户的标识有意进行某个项目的信函,并且经过公司审批; ?总经理对内部项目的授权,有相关文件(文档)表明是经过审批的; ?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合同。 附注:满足其中任何一种条件均可。 4退出准则 退出准则如下: ?SRS的文档已准备好,经过评审和批准。

常修泽: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

常修泽: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 今天,应北京大学有关方面要求,让我从学术角度讲一下自己的“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①。我讲三个问题:一是我为什么提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二是所谓的新方略究竟新在哪里;三是如何实施这一新方略。 一、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新方略的提出 (一)中国经济总供求关系出现的复杂新变化 我为什么提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最简 单地说,就是基于中国经济总供求关系出现复杂新变化提出的。 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面临三个深层次矛盾:一个是结构性矛盾,一个是体制性矛盾,还有一个是经济周期性矛盾。而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这三个矛盾是叠加在一起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调节的难度。 在以上三个深层次矛盾中,新的经济周期性矛盾是近年产生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经济体制性矛盾是根深蒂固而且是“久攻不克”的难题。鉴于体制问题我在专著《包容性改革论》之“经济改革篇”已有论述,我这里着重用“人本”思想探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问题。 如果从全方位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经济结构,我认为主要有六个结构。第一个是需求结构:经济运转首先必须有需求,这既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又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第二个是供给结构:供给方是由产业来提供的,可以把它视为产业结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都属于供给结构的问题(当然,严格地说,产业结构与供给结构的研究角度和内涵不完全一样,还有制度供给问题)。 除了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这两个结构以外,第三个是要素投

入结构。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靠什么要素投入得以支撑、得以发展的问题。无论是早期的哈罗德—多马模型,还是之后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索洛—斯旺模型,以及再之后的内生增长理论,讨论的都是这个问题。第四个结构是资源环境,从理论上说它也是一种要素投入,就是靠什么资源要素来投入的问题,但鉴于中国这个问题十分严峻,我特意将其独立出来,列为资源环境结构。第五个是城乡结构,第六个是区域结构。 我的治学方法之一是在研究问题时“砸核桃”,砸开以后看看这里面究竟有几个“核桃仁”。把结构这个“核桃”砸开后就会发现,结构里面有六个核桃仁,即六大结构。在上述六大结构中,新阶段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两大难题”,既有需求问题:消费需求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率过低;又有供给问题: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严重并存。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就是基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提出的。 (二)需求问题:消费需求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率过低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的中学,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中学,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我们应正确分析其精华和糟粕,在现实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旧赋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一种以扬善抑恶、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政的文化,是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的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性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

需求管理研究报告

需求管理研究报告

第8章需求管理 (3) 8.1 介绍 (3) 8.2 需求确认 (5) 8.2.1目的 (5) 8.2.2角色与职责 (5) 8.2.3启动准则 (6) 8.2.4输入 (6) 8.2.5主要步骤 (6) [Step1] 非正式需求评审 (6) [Step2] 正式需求评审 (6) [Step3] 获取需求承诺 (7) 8.2.6输出 (7) 8.2.7结束准则 (7) 8.2.8度量 (8) 8.3 需求跟踪 (8) 8.3.1目的 (8) 3.3.2角色与职责 (8) 3.3.3启动准则 (8) 3.3.4输入 (8)

[Step1] 建立与维护需求跟踪矩阵 (9) [Step2] 查找不一致 (10) [Step3] 消除不一致 (10) 8.3.6输出 (10) 8.3.7结束准则 (10) 8.3.8度量 (11) 8.4 需求变更控制 (11) 8.4.1目的 (11) 8.4.2角色与职责 (11) 8.4.3启动准则 (11) 8.4.4输入 (12) 8.4.5主要步骤 (12) [Step1] 需求变更申请 (12) [Step2] 审批需求变更申请 (12) [Step3] 更改需求文档 (12) [Step4] 重新进行需求确认 (13) 8.4.6输出 (13) 8.4.7结束准则 (13)

8.5 实施建议 (13)

第8章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Requirement Management, RM)的目的在客户与开发方之间建立对需求的共同理解,维护需求与其它工作成果的一致性,并控制需求的变更。 需求管理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范阐述了需求管理过程域的三个主要规程: ?需求确认 [SPP-PROC-RM-VALIDATE] ?需求跟踪 [SPP-PROC-RM-TRACKING] ?需求变更控制 [SPP-PROC-RM-CHANGE] 上述每个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8.1 介绍 我们把所有与需求相关的活动通称为需求工程。需求工程中的活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需求开发,另一类属于需求管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计算题 1.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100—5Q,供给函数为P=40+10Q。(1)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2)由于消费者收入上升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15,则求新的需求函数;(3)由于技术进步导致对商品的供给增加15,则求新的供给函数;(4)求供求变化后新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5)将(4)与(1)比较,并说明结果。 2、某市的房租控制机构发现,住房的总需求就是Qd=100—5P,其中数量Qd以万间套房为单位,而价格P(即平均月租金率)则以数百美元为单位。该机构还注意到,P较低时,Qd的增加就是因为有更多的三口之家迁入该市,且需要住房。该市房地产经纪人委员会估算住房的供给函数为Qs=50+5P。(1)如果该机构与委员会在需求与供给上的观点就是正确的,那么自由市场的价格就是多少?(2)如果该机构设定一个100美元的最高平均月租金,且所有未找到住房的人都离开该市,那么城市人口将怎样变动?(3)假定该机构迎合委员会的愿望,对所有住房都设定900美元的月租金。如果套房上市方面的任何长期性增长,其中的50%来自新建筑,那么需要新造多少住房? 3.在某商品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消费者,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均为Qd=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Qs=20P。(1)推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与市场供给函数;(2)求该商品市场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3)假设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商品征收2美元的销售税,而且1000名销售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实际上就是谁支付了税款?政府征收的税额为多少?(4)假设政府对产出的每单位商品给予1美元的补贴,而且1000名生产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又有什么影响?该商品的消费者能从中获益不? 4.某君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求P=60与P=4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5.假定需求函数Qd=500一lOOP,试求:(1)价格2元与4元之间的弧弹性;(2)分别求出价格为2元与4元时的点弹性。 6.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100-2P,供给函数为Qs=10+4P,试求:(1)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2)均衡点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7.甲地到乙地的汽车票价为10元,火车的乘客为12万人,如果火车乘客与汽车票价的交叉弹性为0、8,试问当汽车票价从10元下降至8、5元时,乘座火车的人数将会有什么变化? 8.假定猪肉市场存在着蛛网周期,供给与需求函数分别就是:Qst=-10+3Pt-1,Qdt=30-2Pt,并且在初始状态时产量为20,问第二年的市场价格就是多少?均衡价格就是多少?这个均衡能达到不? 第二章计算题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