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成都“一诊”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成都“一诊”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成都“一诊”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成都“一诊”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成都市高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 5 0分,考试时间1 5 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 0分)

一、现代文阅读(3 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见证了秦代制陶技术的高超。用这种技术去制造宫殿上的陶瓦,不难想见它们的坚固与华美。精美的陶瓦被广泛用于秦阿房宫的营建。因为瓦当向外,所以或印图案,或刻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它们承载着精美而丰富的图文,就像秦汉建筑上的“徽章”,宣告着早期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现在出土的秦代瓦当上,图像多为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种动物情结源自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此后,汉承秦制,国力更加强盛,建长乐等四十余座宫殿,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最为出色。四神兽瓦当的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雍容堂皇。时至今日,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也广为使用。云纹瓦当成为图案瓦当的主流与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不无关系。而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又出现了文字瓦当。“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就表达出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人们的普遍愿望。西汉留下的金石文字甚少,瓦文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极富意味的篆法变化丰富,又浑然天成,即使今天的篆刻、书法名家也要自叹不如。

在砖上印画、施彩,最早是在战国,但真正蔚为大观并成为一种艺术,则在两汉。这些砖,被称为“画像砖”,它们用于一般的建筑或墓室装饰。对后人而言,“画像砖”的“画像’’意义更要大于“砖”。这些砖上,有的描绘的是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宴飨、乐舞、狩猎、市集等等,有的描绘的则是骏马、龙、虎、鹿、飞禽等动物与神兽,从地上的农耕渔猎,到天上的天马行空,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故事,无所不包,宛如一鄙汉代“百科全书”。

因为砖块疏松,并不易精雕细刻,所以画像砖的画面往往疏朗简约,没有那么多的细节刻画,有的甚至进行了夸张变形。这些“画”表现在砖上,大多数是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然而简洁的造型并没有削弱其艺术表现力,反而集中的暗示、渲染出了一种情绪与气氛。汉画像砖里,很难看到完全静止或者构图均衡的作品。运动与韵律正是汉代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

壮丽的秦汉宫阙早已不知去向,但组成它们的青砖古瓦却常见诸文人桌案。古人早期制砚,多

为陶砚,所以陶制的秦砖汉瓦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注重文脉延续的文人的视野。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文人雅士把古代砖瓦做成砚台,到了清代,砖瓦砚更成为一时风尚。

(摘编自《一砖一瓦亦风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陶瓦的坚固与华美,得益于高超的制陶技术,而刻印其上的文字和图案,更能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了解到那一段历史。

B.秦瓦当上多印刻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反映出秦人具有动物情结,而这种情结来源于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

C.汉代画像砖的内容无所不包,既描绘了多种动物神兽,也再现了两汉时期人们的生活与美好愿景,堪称汉代“百科全书”。

D.汉代画像砖追求对线条的大量运用,使它多具动感和韵律,很少有完全静止或者构图均衡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秦代至汉代,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力的进一步强盛,汉代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

B.被广泛用于阿房宫的瓦当向外的一面上或有图案或有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体现了“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

C.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为代表的汉代瓦当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四神兽的造型在当代设计中普遍得到运用。

D.画像砖的砖块疏松不易精雕细刻,多数刻画只呈现出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这反而成就了其对情绪与气氛的暗示、渲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瓦当的纹饰能够传达很多信息,比如“长生无极”等文字瓦当能直接表达当时统治者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

B.西汉时期的文字瓦当不仅是研究西汉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同时又是研究篆刻、书法艺术的重要宝藏。

C.对后人而言,汉“画像砖’’已经不是单纯的建筑构件,它的意义还在于能真实地反映出强调运动与韵律的汉代艺术风格。

D.秦砖汉瓦并没有随着早已不知去向的秦汉宫阙而消失,在后代常被文人雅士制成砚台,用以延续秦汉艺术风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下雨天,潮腻腻的,一辆黑色轿车拐进弄堂,右边车门打开,一个白了大半头发的男人下车,身着藏青色冲锋衣,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棒球帽随即戴上,帽檐压得很低。从不同方向射过来的目光触不到被遮住的眼睛,只好在帽檐上稍作停留——那儿,有一处边角绽了线。

李安脱了帽,向室内所有陌生人微微颔首,典型的李安式微笑浮现——一种统一了谦逊、羞涩、无奈、温柔、纯真诸多色彩的表情。

李安的胞弟李岗说,谦谦君子是李安的禀性,他待人诚恳,待电影诚恳,待电影公司与同僚诚信,不乱用投资人的钱;他的镜头和叙述,不晦涩,不说教,有留白,有余韵,平静灵秀,对得起观众。李岗说,同时存在一个他不太能把握的“西方的李安”。他看李安的毕业作品《分界线》,看《理性与感性》,看《卧虎藏龙》,都有那种陌生感。

《分界线》从1982年开始拍摄,1984年作为毕业作品亮相,“《分界线》从上字幕开始就令人耳目一新——那是二胡和琵琶的音乐,但很明显是经过西方音乐熏陶后的那种感觉,不是简单地照

搬东方音乐。这使得这部片子得以鹤立鸡群,脱颖而出。”柯林曼教授说,他正是这部当年学生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见证人。

从某个角度望过去,李安像古代人,没有近人彪悍的“自我’’——也有可能,他内在的“本我’’已经强大到超越了形式上的“自我”。他的做小伏低不是一种姿态,更像是一种习性。他待人接物的方式是儒家的,彬彬有礼,不远不近,但又是重人情的。1993年《喜宴》在柏林电影节拿了金熊奖,李安穿件旧羽绒服去领奖,正下雪,媒体一拥而上,朋友迅速扒下他的旧羽绒服,把自己的呢子大衣往他身上一披,让他走上红毯。那天晚上很冷,朋友始终穿着单薄的西装,手里拿着他的羽绒服,李安说,他很长一段时间心里都记挂着这件事。

换个角度看,他又是极新颖极现代的。他对电影新技术毫不迟疑的拥抱,抓住电影每一寸“着色相’’的机会求新求变,好像始终停在1 8岁。《绿巨人》是根据畅销漫画书改编的,开场镜头以“闪电交错”的方式呈现,典型的恐怖片开场;然后是分割画面;狂放的剪接。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造浪,驯虎,拍真人3D,登峰造极。只有当说英语的李安讲出他脑子里在琢磨什么,听到那些带着纽约腔的“这很过瘾’’“十分有趣”“这太爽了”,听他讲1 1月1 1日即将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你才有可能触到一点点1 8岁电影少年的狂热和勇敢,瞥到一眼那个一往无前伺服电影的王的影子。

李安电影的天分,借李岗的话,像麻将中的“五门齐”。电影的声、光、影、剪接,他都在行,会玩很多手段;他又深迷戏剧,懂得起承转合与冲突,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一百多年前张之洞一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出了一种在困局之中不得不变又试图在根基上自我保全的态度;传到李安父执辈手里,就是新学育人、富国强民;传到李安手里,就是在电影里对东西方文化的扬弃——东方的伦理和情怀、西方的视角和手法。

《推手》结尾,两位老人在夕阳余晖里喃喃道:“没事,没事。”《饮食男女》结尾处,父女共扶一碗汤。《断背山》里,拍得像中国山水画一样的美国中西部……这是李安的品味。中国人的山高水长、忠与孝、含蓄与厚道,是从父母亲那里接过来的对中原文化的缅怀和想象。当李安遇见代表西方文化的优秀电影人,他们碰撞,互相讲解,来回切磋,妥协,发展出一种新的电影语言,一种寻求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的世界语言。不管形式题材如何变化,技术如何酷炫,到最后,打底的都是那个李安。

“从工作的角度而言,我不会去分华语电影还是美国电影。从认同的角度来想,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华人电影工作者。支撑我的是非常中式的精神,回到中国拍片时,我也会灵活采用许多来自美国的元素来改变我拍摄华语电影的方式。’’

(摘自李宗陶<画在人心的苦闷上:李宗陶艺术访谈录》,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分界线》虽是李安学生时期的电影作品,但在配乐上已经呈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正是这种特点使它与众不同。

B.李安内在强大,不需要用外在的彪悍和张扬来彰显自己,人们能看到一个彬彬有礼、重人情的李安。这是李安在行为上的“做小伏低’’

C.由于对电影的狂热和勇敢,李安追求在各种不同的东西方题材的电影中,既讲好戏剧故事,又玩好各种高科技手段。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现在李安的电影里就是用西方的视角和手法抒发东方的伦理和情怀,支撑李安的还是非常中式的精神。

5.文章开头部分描写了李安的出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6.李安的胞弟李岗评价说存在一个“西方的李安”。他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文章加以探析。(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 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手艺

孙如静

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

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暗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

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

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一下,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炉,抽起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补锅啰——。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前,咣当一声,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又抽气了。一声老伙计,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

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埚,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用补好的盘子舀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老罗头得意地说。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老罗头拍拍胸脯说,“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

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坐到傍晚,路人就像一阵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除了长河老爷子和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小摊上停留。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绝活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看着满脸愁容的老罗头,长河老爷子叹了口气说,现在人家都用电饭锅,高压锅,电磁炉了,那些家用电器五花八门的,哪还用得着我们那个年代的大铁锅啊。哎,也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喜欢那股烟火味了。这番感慨让老罗头心里有了郁结,没两天,竟然病倒了。

这下可把他的儿子急坏了,心想,老头子不跟着自己好好享福,一个人跑回老家瞎折腾,把自己折腾到医院来了。住了几天医院,找不到病因,却也不见好转。

最后,还是长河老爷子说了一句,你爸这是心病,心病还要心药医啊。儿子吩咐一声,手下人立刻到镇上各家各户,到废品收购站去搜索,去收购,很快给老罗头找来了活。

听说有人找他补锅,老罗头腾的一下从病床上坐起来,病全好了。一只小火炉,一个大风箱,老罗头的补锅小摊又开张了。

原以为一切恢复平静。没想到有好事者在闲聊中提到,老罗头补的锅都是他儿子高价收购来的。偏偏这些闲聊又被老罗头听到了。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阵急火攻心,老罗彻底倒下了。老罗头临终前,给儿子留下_句话,不要把我放到那些坛子罐子里,要把我放到补好的锅里,那里暖和。

(有删改)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对老罗头补锅的过程描写详实、细腻,这既表明了老罗头技艺的娴熟,又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B.长河老爷子对时代的感慨让老罗头心中郁结并病倒,可见老罗头执着念旧,无法面对自己手艺将逐渐被淘汰的现状。

C.从当年“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到如今“几乎没有人停留”,鲜明的对比,巨大的落差,表明了时代变迁的必然。

D.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本是尽孝,却由于好事者们的闲聊而使老罗头一命呜呼,小说借此表明了人言可畏。

E.死了要把自己装在“补好的锅里”,因为“那里暖和”,老罗头的临终遗言体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对补锅手艺的自信。

8.文章写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4分)

9.小说以“手艺’’命名有什么好处?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 5分)

(一)文言文阅读(1 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题。

魏矼,唐丞相知古后也。绍兴元年,会星变,矼力言大臣黜陟

..不公,所以致异。上识其忠,擢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内侍李廙饮韩世忠家,刃伤弓匠,事下廷尉。矼言:“内侍出入宫禁,而狠戾发于杯酒,乃至如此,岂得不过为之虑?建炎诏令内侍不得交通主兵官及预朝政,违者处以

军法,乞申严其禁。"于是虞杖脊配琼州。刘豫挟金人入寇,宰相赵鼎决亲征之议,矼请扈从

..,因命督江上诸军。时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大将权均势敌,又怀私隙,莫肯协心。矼首至光世军中,谕之曰:“贼众我寡,合力犹惧不支,况军自为心,将何以战?为诸公计,当思为国雪耻,释去私隙,不独有利于国,亦将有利其身。”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上至平江,魏良臣、王绘使金回,约再遣使,且有恐迫语。矼请罢“讲和”二字,饬厉诸将,力图攻取。会金屡败遁去,使亦不遣。八年,金使入境,命矼充馆伴使,矼言:“顷任御史,尝论和议之非,今难以专论。”秦桧召矼至都堂,问其所以不主和之意,矼具陈敌情难保,桧谕之曰:“公以智料敌,桧以诚待敌。”矼曰:“相公固以诚待敌,第恐敌人不以诚待相公耳。”桧不能屈,乃改命吴表臣。诏金使入境,欲屈己就和,令侍从、台谏条奏来上。矼言:“贼豫

为金人所立,为之北面

..,陛下承祖宗基业,天命所归,何藉于金国乎?陛下既欲为亲少屈,更愿审思天下治乱之机,酌之群情,择其经久可行者行之。搢绅与万民一体,大将与三军一体,今陛下询于搢绅,民情大可见矣。欲望速召大将,详加访问,以塞他日意外之忧。大将以为不可,则其气益坚,何忧此敌。’’未几,丁父忧。免丧,除集英殿修撰、知宣州,不就。改提举太平兴国宫,自是

奉祠,凡四任。丁内艰

...以卒。

(《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五·魏矼传》,有删节)1 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B.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C.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D.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1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黜陟,指官吏的降免或升迁。古代“擢”“迁”表示晋升官职,“谪”“左迁’’表示贬官。B.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驾侍从人员,此指宰相赵鼎主张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C.北面,方位词,指面朝北方。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面向北方,表示臣服。D.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艰”即“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须停职守丧。

1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矼忧心朝政,主张严明法纪。发生星变时,他趁机进言,指出官吏任用制度上的过失;当内侍李廙犯法时,他力主严加惩戒。

B.魏矼有大局观念,能团结人心。刘豫入侵时,他亲自到军中说服刘光世放下私仇为国雪耻,此举使韩世忠、张俊感动并协同作战。

C.魏矼忠心耿耿,反对讲和。面对金人的胁迫,他请求皇上激励众将再战;当秦桧希望说服他时,他加以拒绝,指出秦桧之失。

D.魏矼言辞犀利,见识超人。他认为皇上承袭祖业,不需要依靠金国,应该顺应民意,考虑长远,了解民情,坚定军心,以与敌人对抗。

1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建炎诏令内侍不得交通主兵官及预朝政,违者处以军法,乞申严其禁。(5分)

(2)卫陛下既欲为亲少屈,更愿审思天下治乱之机,酌之群情,择其经久可行者行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 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呜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1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

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深思。

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

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

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

1 5.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用“,”两句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

(2)庄子在《逍遥游》中点明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受外界评议影响的两句是:“

,”。

(3)《离骚》中,屈原饱含深情,表明自己不住地叹息流泪的原因是“__ __”。

第Ⅱ卷表达题(共8 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 0分)

1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有人以为,谣言往“敏感”上靠,就可以占领话语权高地,谣言编得越“敏感”,辟谣者越会投鼠忌器

....。

②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而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着震人心魄的尾

焰一蹴而就

....。

③凡涉及非法添加等严重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正本清源

....,一查到底,并应举一反

三,切实加强日常检查工作。

④演讲列举了英国脱欧、美国大选陷入哗众取宠等例子,告诉同学们网络有推波助澜

....的作用,切忌人云亦云,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⑤对待西方文化,不可一味排斥,但也不能东施效颦

....,学些文化跟哲学的皮毛;应以持平的心态看待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劣。

⑥因为事件的来龙去脉复杂繁琐,想要给读者解释清楚,就要长篇累牍

....,更无法将整个故事浓缩在140个字以内。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⑤⑥D.②③⑥

1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六十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现身成都夜空,市民有幸目睹了看起来比平常亮约3 0%左右的“超级月亮”,并纷纷用照片记录下来。

B.媒体存在双重标准的原因,除去对特朗普当选“无法相信”的偏见外,还在于他毫无执政经验,同时深谙娱乐明星的行事规则也是缘由。

C.政府与社会给予贫困生资助,本应是为了缩短他们和其他同学的起跑线距离,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而不是让贫困生看起来像贫困生。

D.来自华西医大的团队成功将CRISPR- 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植入人体,中国成为首个世界上拥有该技术的国家,走在世界前列。

1 9.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春秋战国是诸子学兴起的时代,①孔子开始私人讲学②创立了儒家,成为诸子学的开拓者。儒家诸子学的主体是儒家士人,他们③表达了“士”的独立思考和思想创新,④对超现实价值理想的追求;⑤他们又有“大夫”的经世热情,⑥将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现实的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儒家诸子便是这样一个既有理想又有务实精神的士人群体。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 0个字。(5分)

现代人指望能够通过理性对话去解决分歧,并且发展了对话理论。按照想象,①,对话的本质是以讨价还价代替真刀真枪的较量。在理论上说,假如②,那么即使不能解决世界和平的问题,至少也能够为地区性的“永久和平”作出贡献。不过,语言博弈代替行为博弈的有效性一直都只是一个良好愿望。事实表明,③,对话只能解决一些无足轻重的分歧。

2 1.下面是某种门禁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图,请把该工作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 6字。(6分)

四、写作(6 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 00字的文章。(6 0分)

①2012年8月13日,在北京,3岁男孩明明在京旺建材城门口踢球时,不幸坠入一口深95米、直径4 2厘米的空调井中。明明最终没有救上来,因打捞难度巨大,孩子只能就地掩埋,长眠井下。

②2016年1 1月6日,保定6岁男童聪聪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跌落4 0米深的枯井中。消息传出后,当地各方力量一直不间断实施救援,热心人士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并送来物资、现金等物品,形成强大的后勤保障,试图联手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 2016年11月10日夜间,坠井男童被发现,奇迹却没有发生,孩子不幸已无生命体征。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成都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汉代画像砖追求对线条的大量运用”错误,原文没有表明是一种“对线条大量运用”的“追求”)

2.C(“四神兽的造型在当代设计中普遍得到运用”错误,原文是“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

3.D(“用以延续秦汉艺术风格”分析不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3分)C(强制因果。“讲好戏剧故事”与“电影的狂热和勇敢”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5.(4分)①形象地表现李安朴素低调(做小伏低)、谦逊羞涩、温柔纯真的个性。

(2分)②为后文进一步表现李安电影风格作铺垫。(1分)③增加传记的文学性,引发读者兴趣。(1分)(意思相近即可)

6.(5分)①李安的电影作品有西方的电影元素,无论是拍西方题材还是拍东方题材的电影都给人与众不同(陌生化)的感觉;(2分)②李安极新颖极现代,主动拥抱电影新技术,灵活地运用西方的视角手法,与代表西方文化的电影人一起发展出一种新的电影语言。(3分)(意思相近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四川省雅安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语文

2018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三诊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人类对色彩的研究,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史过程的研究。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前,人对色彩的认 识更多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感官认知,这是人类从自然界中提炼积累色彩经验的初级阶段。形成人类 社会以后,人对色彩的认知也逐渐融入了特定社会阶段的文化内涵,成为辅助指导和规范社会生活 的文化理念。。 据考古研究证实,人类在冰河世纪之前就本能地使用颜色了。如在洞窟岩壁上涂绘猜物和狩猎 场面;以赭土或鲜血涂抹身体以祈求力量;在陶器上彩绘动物或困腾标志等。但那时的原始初民 所使用的颜色只局限在从自然界直按得来的简单色彩,如从赤铁矿粉、血液里得来的红色,由碳化 物得来的黑色和从大地土壤得来的黄色,再加上兽骨、贝壳等具有的天然白色,通共四色。此后由 于地理环境和宗教传统等的不同,同时古代原始部落又有各自热衷的颜色追求,色彩民俗在人类文 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中国传统的“五色观”也正是在此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五色观”最早源于周王朝,《周礼》有载:“画绩之事杂五色。”这是我国最早关于“五色”的记载,自此我国传统的美学色彩观形成了。 这比源于西方古代哲学四元素说的“四色理论”要至少早一个世纪。 在“五色体系”的观念上,又产生了“正色”与“间色”的概念。五色观最早源于人类的朴案 色彩认识,被赋以中国阴阳五行理论的框架体系之后而具有了更深远的社会文化内涵。自此开始, 传统的色彩观真正融入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色彩的内涵不断扩展,使色彩文化不仅具有感官认识的 作用,更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也成为商周以后统治阶级有效的政治文化统治手段。《白虎通》曰:“圣人所以制衣服何? 以为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到了春秋时期,“正色”与“间色”的色彩观念进一步强化和扩散。《礼记·玉藻》记载道:“衣正色,裳间色,非列采不入入公门。”自此,五行、五色的观念和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政治、军事、天文等各领域,并不断在华夏历史 的沉淀中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使色彩的发展融入中国文化的精髓,塑造和形成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 特的民族色彩审美观。

2018成都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③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④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⑤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⑥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⑦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须具有整体性。 B.比较文明研究讲究伦理,是为了让比较有价值,只要比较前提正当,就能得出有益的结果。 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D.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这是比较文明的核心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比较文明,文章依次论述了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方法和意义。 B.文章阐释了比较文明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对比了微观比较的两个范畴。

2020届成都市高三(2017级)一诊语文试题

2020届成都市2017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服分明的团体。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而在我们中国“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图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这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不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愈推愈簿。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平住的人是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在乡土社会里,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縮能力。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检测语 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哪怕是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成功之时,《朗读者》、《见字如面》以其真诚与直达心灵的表达方式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一股清流。 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上,情感类节目一直是广受欢迎的宠儿。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朗读者》类节目的出现,在受众群中激起阵阵涟漪,并不为奇。《朗读者》更像是用朗读串连着的人物访谈。在每期的节目之中,有大量的访谈时间,真正用于朗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并不多,而正是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访谈,讲述了普通人的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朗读者》的成功被外界解读成“出乎意料”,因为其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将值得关注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但在此前与泛娱乐节目的同台竞争中,人文类节目很少能够冲出重围、浮出水面。在人文类节目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之下,《朗读者》的存在,成为沧海遗珠般的稀缺资源。 人文类节目的式微,并非简单地没有流量“鲜肉小花”加持,也并非是因为对情感调动得不够充分,而是因为在面对碾压式的情感综艺时,人文节目并不追求娱乐,更不持“道德中立”的态度——反之,它时时在追求一种对理想人格的阐发和尊严价值的关切。 如今的大众媒体,不追求娱乐意味着不回避严肃的问题,甚至是不盲目依从娱乐工业的逻辑,这就意味着,这种异质性的力量可能会被文化工业排斥,甚或甩出局外。但,这恰恰就是《朗读者》的成功让人欣喜和意外之处。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有了“道德偏向”的姿态,就需有明确的价值观为铮铮铁骨,也需超越金钱利益的顾虑,因为作为价值提供者的节目制作者,就难以用“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去隐匿自己的价值偏向而任由自己觉得错误的价值广泛传播,于是节目的内容、形态、表达与受众用户的数量都会受到限制。反现一些情感类节目,赤裸裸的拜金、带有偏见的表达甚至歧视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被当作多元言论而包容,甚至为了话题热议而刻意制造“奇葩”与冲突效果吸引关注,以获取收视率。

成都市2020届(2017级)一诊语文试题

成都市2017级(2020届)高三一诊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服分明的团体。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而在我们中国“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图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这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不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愈推愈簿。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平住的人是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在乡土社会里,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縮能力。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从已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五伦是天下之达道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譬如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在差序格局中,社会美系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家庭与西洋家庭的结构不同在于中国家庭的人员界限不分明,可以伸缩。 B.中国家庭的亲属关系是通过生育和婚姻所发生的可包括无数人的社会关系 C.西方的个人主义和中国的自我主义的区别在于个人是否在团体中,是否平等。 D.“伦”就是一个人和与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亲缘和地缘两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就是差序格局B.“一捆柴”和“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都是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帮助论证C.文中儒家经典《礼记》中所讲的“十伦”,正是“差序格局”的具体表现D.文中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比较了西方社会结构和中国社会结构的不同

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有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o(9分,每小题3分) 神话是作为文化基因而存在的。比如构成我们国名的两个汉字,“中”和“国”,均出于神话想象,华夏先民把大地想象成四方形,四边之外有海环绕(所谓“四海五洲”),而自认为是大地上的中央之国(九州或神州)。这是典型的神话宇宙观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神话遗产,是我们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 我们可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视角来审视神话系统。汉字编码的书写文化传统,即甲骨文、金文以及后来的这一套文字叙事,是小传统;而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传统,即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和与书写传统并行的口传文化传统,可以称为大传统,比如考古学上随处可见的崇拜玉、巨石、金属(青铜、黄金等)的文化等。大传统铸塑而成的文化基因和模式,成为小传统发生的母胎,对小传统必然形成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在大传统的文化整合研究中,我们必须关注文化中最具有“文本”意义的方面,即先于文字而存在的象征符号体系。这是一种非文字符号体系,比如,在金属冶炼技术所支持的青铜时代到来以前,中国本土呈现的最有力的特有符号是玉礼器系统。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几乎覆盖中国版图的大部分地区。是什么样的动力因素,能够持久不断地支持这样一种极长时间的、广大距离空间的文化传播运行呢?“神话观念决定论”的提出,为此找到了理论解说。先民认为玉代表天,代表神,代表永生不死。玉的神话化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 “神话中国”指按照“天人合一”的神话式感知方式与思维方式建构起来的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从初民的神话想象,到先秦的文化典籍,从老子孔子开启的儒道思想,到屈原曹雪芹的再造神话与原型叙事,一直到今天人们还怀念圣人贤君明主、民间崇尚的巫神怪傩等,其中所隐舍的思维潜意识,以及礼仪性行为密码,都是“神话中国”的对象。从各地的孔庙,到家家户户的灶神、门神和祖灵牌位,皆体现着“神话中国’’的无处不在。 在中国文化中,以“天人关系”为核心、以“天人和谐”为最高追求的理念始终没有动摇。这是中国神话不同于西方神话的最重要特点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内在肌理。神话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解释了过去和现在,而且在某种意义也预示着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梳理神话中国,不是揭示单个作品的神话性,也不仅仅是将局限在民间文学范畴的神话研究与出土文献、考古 图像相结合,最终是要寻求中国神话所特有的一种内在价值观和宇宙观,它们是传统文化的原 型编码。 (选自《重新解读中国神话: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传统中,小传统是指汉字编码的书写文化传统,大传统是指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 B.从大传统的角度研究中国神话系统,必须关注文化典籍中最具“文本”意义的象征符号体系。 C.“神话中国”无处不在,其对象包括神话想象、文化典籍、思维潜意识、礼仪性行为密码等。 D.中国神话以“天人关系”为核心,以“天人和谐”为最高追求,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内在肌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根据神话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神话遗产是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的观点。 B.文章第二段解释了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含义,并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C.文章第三段以玉器为例,是为论证“玉的神话化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的观点。 D.文章尾段论及中国神话的特点,指出梳理神话中国的最终目的是寻找传统文化的原型编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产生崇拜玉、巨石、金属的文化,就必然不会出现甲骨文、金文以及后来的文字叙事。 B.青铜礼器系统在玉礼器系统之后的出现,说明文化的象征符号体系也与人类的技术发展有关。 C.玉器能够在极长时间、极大范围内盛行,是因为在先民神话观念中,玉代表天、神、永生不死。 D.阅读《三国演义》会油然生起对刘备的敬仰和怀念,其中的思维潜意识是“神话中国”的对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2017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及参考答案 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成都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哪怕是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成功之时,《朗读者》、《见字如面》以其真诚与直达心灵的表达方式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一股清流。 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上,情感类节目一直是广受欢迎的宠儿。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朗读者》类节目的出现,在受众群中激起阵阵涟漪,并不为奇。《朗读者》更像是用朗读串连着的人物访谈。在每期的节目之中,有大量的访谈时间,真正用于朗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并不多,而正是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访谈,讲述了普通人的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朗读者》的成功被外界解读成“出乎意料”,因为其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将值得关注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但在此前与泛娱乐节目的同台竞争中,人文类节目很少能够冲出重围、浮出水面。在人文类节目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之下,《朗读者》的存在,成为沧海遗珠般的稀缺资源。 人文类节目的式微,并非简单地没有流量“鲜肉小花”加持,也并非是因为对情感调动得不够充分,而是因为在面对碾压式的情感综艺时,人文节目并不追求娱乐,更不持“道德中立”的态度——反之,它时时在追求一种对理想人格的阐发和尊严价值的关切。 如今的大众媒体,不追求娱乐意味着不回避严肃的问题,甚至是不盲目依从娱乐工业的逻辑,这就意味着,这种异质性的力量可能会被文化工业排斥,甚或甩出局外。但,这恰恰就是《朗读者》的成功让人欣喜和意外之处。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有了“道德偏向”的姿态,就需有明确的价值观为铮铮铁骨,也需超越金钱利益的顾虑,因为作为价值提供者的节目制作者,就难以用“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去隐匿自己的价值偏向而任由自己觉得错误的价值广泛传播,于是节目的内容、形态、表达与受众用户的数量都会受到限制。反现一些情感类节目,赤裸裸的拜金、带有偏见的表达甚至歧视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被当作多元言论而包容,甚至为了话题热议

四川省成都市2017级高三三诊语文试题(解析版)

成都市2017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试题 第1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哪怕是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成功之时,《朗读者》、《见字如面》以其真诚与直达心灵的表达方式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一股清流。 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上,情感类节目一直是广受欢迎的宠儿。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朗读者》类节目的出现,在受众群中激起阵阵涟漪,并不为奇。《朗读者》更像是用朗读串连着的人物访谈。在每期的节目之中,有大量的访谈时间,真正用于朗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并不多,而正是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访谈,讲述了普通人的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朗读者》的成功被外界解读成“出乎意料”,因为其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将值得关注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但在此前与泛娱乐节目的同台竞争中,人文类节目很少能够冲出重围、浮出水面。在人文类节目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之下,《朗读者》的存在,成为沧海遗珠般的稀缺资源。 人文类节目的式微,并非简单地没有流量“鲜肉小花”加持,也并非是因为对情感调动得不够充分,而是因为在面对碾压式的情感综艺时,人文节目并不追求娱乐,更不持“道德中立”的态度——反之,它时时在追求一种对理想人格的阐发和尊严价值的关切。 如今的大众媒体,不追求娱乐意味着不回避严肃的问题,甚至是不盲目依从娱乐工业的逻辑,这就意味着,这种异质性的力量可能会被文化工业排斥,甚或甩出局外。但,这恰恰就是《朗读者》的成功让人欣喜和意外之处。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有了“道德偏向”的姿态,就需有明确的价值观为铮铮铁骨,也需超越金钱利益的顾虑,因为作为价值提供者的节目制作者,就难以用“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去隐匿自己的价值偏向而任由自己觉得错误的价值广泛传播,于是节目的内容、形态、表达与受众用户的数量都会受到限制。反现一些情感类节目,赤裸裸的拜金、带有偏见的表达甚至歧视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被当作多元言论而包容,甚至为了话题热议而刻意制造“奇葩”与冲突效果吸引关注,以获取收视率。

成都市2017届高三三诊语文试题与答案(李迪明精校版)解析

成都市2017届高三三诊语文试题与答案(李迪明精校版) 第1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当哪怕是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成功之时,《朗读者》《见字如面》以其真诚与直达心灵的表达方式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一股清流。 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上,情感类节目一直是广受欢迎的宠儿。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朗读者》类节目的出现,在受众群中激起阵阵涟漪,并不为奇。《朗读者》更像是用朗读串连着的人物访谈。在每期的节目之中,有大量的访谈时间,真正用于朗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并不多,而正是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访谈,讲述了普通人的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朗读者》的成功被外界解读成“出乎意料”,因为其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将值得关注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但在此前与泛娱乐节目的同台竞争中,人文类节目很少能够冲出重围、浮出水面。在人文类节目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之下,《朗读者》的存在,成为沧海遗珠般的稀缺资源。 人文类节目的式微,并非简单地没有流量“鲜肉小花”加持,也并非是因为对情感调动得不够充分,而是因为在面对碾压式的情感综艺时,人文节目并不追求娱乐,更不持“道德中立”的态度——反之,它时时在追求一种对理想人格的阐发和尊严价值的关切。 如今的大众媒体,不追求娱乐意味着不回避严肃的问题,甚至是不盲目依从娱乐工业的逻辑,这就意味着,这种异质性的力量可能会被文化工业排斥,甚或甩出局外。但,这恰恰就是《朗读者》的成功让人欣喜和意外之处。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有了“道德偏向”的姿态,就需有明确的价值观为铮铮铁骨,也需超越金钱利益的顾虑,因为作为价值提供者的节目制作者,就难以用“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去隐匿自己的价值偏向而任由自己觉得错误的价值广泛传播,于是节目的内容、形态、表达与受众用户的数量都会受到限制。反现一些情感类节目,赤裸裸的拜金、带有偏见的表达甚至歧视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被当作多元言论而包容,甚至为了话题热议而刻意制造“奇葩”与冲突效果吸引关注,以获取收视率。 在我们看到媒体“收视口碑双赢”的一致评价时,我们不要忘记了对《朗读者》这类人文类文化产品意义的思考。《朗读者》的董卿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她重新定义了“朗读”,认为“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但朗读不是,朗读要有对象,它和唱歌一样”,这种朗读“可以传情达意”,“只不过我们很多人没有形成这种习惯,因为它显得略微有些正式。其实你想想,朗读也就是说话,我甚至觉得它的群众基础更大,因为会说话的人比会唱歌的人还要多。” 在此刻,我们为一股清流的诞生而欢呼,甚至有评论寄希望于《朗读者》可以改变娱乐综艺的霸屏现状,平复一下当下综艺界的聒噪浮华。文化产品的产生与传播能否从《朗读者》开始,缓慢地以另一种逻辑运转?并没有答案。我们只是清楚地知道:历史都是人来创造的。 (改编自《<朗读者>是否能为文化产品的公共性提供一种可能?》)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朗读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者》是一个旨在表现公众人物影响力的情感类节目。 B.《朗读者》是一个朗读时间不多、不追求娱乐性的人文类节目。

2018成都三诊语文真题(含答案)

成都市2015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神话是作为文化基因而存在的。比如构成我们国名的两个汉字,“中”和“国”,均出于神话想象,华夏先民把大地想象成四方形,四边之外有海环绕(所谓“四海五洲”),而自认为是大地上的中央之国(九州或神州),这是典型的神话宇宙观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神话遗产,是我们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 我们可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视角来审视神话系统。汉字编码的书写文化传统,即甲骨文、全文以及后来的这一套文字叙事,是小传统。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传统,即前文时代的文化传统和与书写传统并行的口传文 化,可以称为大传统,比如考古学上随处可见的崇拜玉,巨石、金属(青铜、黄金等)的文化等。大传统铸塑而成的文化基因和模式,成为小传统发生的母胎,对小传统必然形成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在大传统的文化整合研究中,我们必须关注文化中最具有“文本”意义的方面,即先于文字而存在的象征符号体系。这是一种非文字符号体系,比如,全属冶炼技术所支持的青铜时代到来以前,中国本土呈现的最有力的特有符号是玉礼器系统。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几乎覆盖中国版图的大部分地区。是什么样的动力因 素,能够持久不断地支持这样一种极长时间的、广大距离空间的文化传播运行呢?“神话观念决定论”的提出,为此找到了理论解说。先民认为玉代表天,代表神,代表永生不死。玉的神话化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 基因。 神话中国”指按照“天人合一”的神话式感知方式与思维方式建构起来的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从初民的 神话想象,到先秦的文化典籍,从老子孔子开启的儒道思想,到屈原曹雪芹的再造神话与原型叙事,一直到今天人们还怀念圣人贤君明主、民间崇尚的巫神怪傩等,其中所隐含的思维潜意识,以及礼仪性行为密码,都是“神话中国”的对象。从各地的孔庙,到家家户户的灶神、门神和祖灵牌位,皆体现着“神话中国”的无处不在。 在中国文化中,以“天人关系”为核心,以“天人和谐”为最高追求的理念始终没有动摇。这是中国神 话不同于西方神话的最重要特点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内在肌理。神话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解释了过去和现在,而且在某种意义也预示着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梳理神话中国,不是揭示单个作品的神话性,也不仅仅是将局限在民间文学范畴的神话研究与出土文献、考古图像相结合,最终是要求中国神话所特有的一种内在价值观和 宇宙观,它们是传统文的原型编码。

成都市2017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考性检测 文综答案 2020成都三诊文综答案

成都市2017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1.B2.B3.A4.C5.C6.A7.C8.D9.D10.B 11.A12 B13 C14 D15 A16 B17 B18 A19 C20 B 21 B22 D23.C24.C25.D26.C27.D28.A29.D30.B 31.D32.B33.B34.A35.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36.(24分) (1)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生产方式灵活,便于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对市场适应性强;成员间关系密切,方便交流协作;劳动力廉价丰富.(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2)集中发展某种产品,形成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2分);利于吸引相关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2分). (3)袜业产业发展迅速,货源充足(2分);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2分);袜子生产二交易费用低(交易市场用地地价低)(2分);有政府的大力支持(2分). (4)接近制袜产业中心,节省运输费用(2分);利于企业间信息与技术的交流,加速产品的研发与更新(2分);共享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成本(2分). 37.(22分) (1)大气的主要热源来自地面辐射(2分);高原面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2分);高原大气离高原地面近,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2分);周边同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接受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分). (2)青藏高原隆升,阻挡了海洋水汽进入(4分);盆地中蒸发出来的水汽随着环流流向高原,在广阔的高原面冷却凝结形成降水(雪);通过环流返还到盆地的气流水汽含量少,盆地上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青藏高原的北面为阴坡,冰川积雪融化量少,返回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少(青藏高原冰雪融化后绝大部分流向印度洋二太平洋,通过径流返回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少) (后面三点答对2点给4分). (3)冰川积雪蕴藏量减少;冰川积雪分布面积退缩(雪线上升);湖泊的数量增多;湖泊面积扩大(水量增加).(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38.(14分) (1)从当前来看, 新基建 是稳投资二扩内需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复工复产二增加就业二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5分)(2)从长远看, 新基建 有利于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3分)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 文科综合 三诊 参考答案一第1一页(共4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二诊(3月)模拟考试卷语文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 ②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 ③知耻近乎勇。(《中庸》) ④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上面这些关于“修身”的名言发人深省。对现代中学生修身的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呢?请从上面列出的句中,选择两三句作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放下它”的超然智慧 圣严法师圆寂了,他在生前、身后,留下潇洒的身影,许多智能法语,言浅意深,字短情长,对芸芸众生,更是受用。尤其这句“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堪称处事应对的宝典。 这四个境界,看似容易,却难做到。许多人连前两关都过不了,但知逃避现实,遑论正面处理。有些人以大无畏的精神,正视困境,直接迎敌,好不容易处理好了,却在心里留着疙瘩,郁郁难解。放下,是最难的课题。 放下,指的是心境上“船过水无痕”的洒脱与看开,不是表面的姿态。外表要表现得若无其事不难,内在要随意自在,其难无比。 书空咄咄的殷浩 底下要从一个成语说起。这句成语叫做“书空咄咄”,说的是殷浩的故事。 殷浩是晋朝的玄学家。当时流行虚无玄妙的清谈,殷浩是此中高手,一张嘴,一种姿态,名士风范,风靡很多人。 当时流传很多他的事迹。有人问殷浩说:“为什么将要得到官位,就会梦见棺材;将要得到财富,就会梦见粪土?”殷浩回答:“官位本来就是腐臭的东西,所以即将当官就会梦见棺材;钱财本来就是粪土,所以即将得到财富就会梦见粪土。殷浩经常随口说出这类至理名言,当时人为之倾心。

成都市2017届高三三诊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校对版)

2017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试题 第1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当哪怕是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成功之时,《朗读者》《见字如面》以其真诚与直达心灵的表达方式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一股清流。 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上,情感类节目一直是广受欢迎的宠儿。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朗读者》类节目的出现,在受众群中激起阵阵涟漪,并不为奇。《朗读者》更像是用朗读串连着的人物访谈。在每期的节目之中,有大量的访谈时间,真正用于朗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并不多,而正是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访谈,讲述了普通人的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朗读者》的成功被外界解读成“出乎意料”,因为其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将值得关注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但在此前与泛娱乐节目的同台竞争中,人文类节目很少能够冲出重围、浮出水面。在人文类节目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之下,《朗读者》的存在,成为沧海遗珠般的稀缺资源。 人文类节目的式微,并非简单地没有流量“鲜肉小花”加持,也并非是因为对情感调动得不够充分,而是因为在面对碾压式的情感综艺时,人文节目并不追求娱乐,更不持“道德中立”的态度——反之,它时时在追求一种对理想人格的阐发和尊严价值的关切。 如今的大众媒体,不追求娱乐意味着不回避严肃的问题,甚至是不盲目依从娱乐工业的逻辑,这就意味着,这种异质性的力量可能会被文化工业排斥,甚或甩出局外。但,这恰恰就是《朗读者》的成功让人欣喜和意外之处。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有了“道德偏向”的姿态,就需有明确的价值观为铮铮铁骨,也需超越金钱利益的顾虑,因为作为价值提供者的节目制作者,就难以用“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去隐匿自己的价值偏向而任由自己觉得错误的价值广泛传播,于是节目的内容、形态、表达与受众用户的数量都会受到限制。反现一些情感类节目,赤裸裸的拜金、带有偏见的表达甚至歧视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被当作多元言论而包容,甚至为了话题热议而刻意制造“奇葩”与冲突效果吸引关注,以获取收视率。 在我们看到媒体“收视口碑双赢”的一致评价时,我们不要忘记了对《朗读者》这类人文类文化产品意义的思考。《朗读者》的董卿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她重新定义了“朗读”,认为“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但朗读不是,朗读要有对象,它和唱歌一样”,这种朗读“可以传情达意”,“只不过我们很多人没有形成这种习惯,因为它显得略微有些正式。其实你想想,朗读也就是说话,我甚至觉得它的群众基础更大,因为会说话的人比会唱歌的人还要多。” 在此刻,我们为一股清流的诞生而欢呼,甚至有评论寄希望于《朗读者》可以改变娱乐综艺的霸屏现状,平复一下当下综艺界的聒噪浮华。文化产品的产生与传播能否从《朗读者》开始,缓慢地以另一种逻辑运转?并没有答案。我们只是清楚地知道:历史都是人来创造的。 (改编自《<朗读者>是否能为文化产品的公共性提供一种可能?》)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朗读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者》是一个旨在表现公众人物影响力的情感类节目。 B.《朗读者》是一个朗读时间不多、不追求娱乐性的人文类节目。 C.《朗读者》是一个提供明确“道德偏向”价值的文化产品。 D.《朗读者》是一个让人欣喜和意外的“收视口碑双赢”的文化节目。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综艺界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

成都市2018届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③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④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⑤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⑥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⑦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须具有整体性。 B.比较文明研究讲究伦理,是为了让比较有价值,只要比较前提正当,就能得出有益的结果。 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D.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这是比较文明的核心意义。

成都市2017届高中三年级三诊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校对版)

2017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试题 第1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当哪怕是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成功之时,《朗读者》《见字如面》以其真诚与直达心灵的表达方式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一股清流。 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上,情感类节目一直是广受欢迎的宠儿。发自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朗读者》类节目的出现,在受众群中激起阵阵涟漪,并不为奇。《朗读者》更像是用朗读串连着的人物访谈。在每期的节目之中,有大量的访谈时间,真正用于朗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并不多,而正是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访谈,讲述了普通人的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朗读者》的成功被外界解读成“出乎意料”,因为其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将值得关注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但在此前与泛娱乐节目的同台竞争中,人文类节目很少能够冲出重围、浮出水面。在人文类节目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之下,《朗读者》的存在,成为沧海遗珠般的稀缺资源。 人文类节目的式微,并非简单地没有流量“鲜肉小花”加持,也并非是因为对情感调动得不够充分,而是因为在面对碾压式的情感综艺时,人文节目并不追求娱乐,更不持“道德中立”的态度——反之,它时时在追求一种对理想人格的阐发和尊严价值的关切。 如今的大众媒体,不追求娱乐意味着不回避严肃的问题,甚至是不盲目依从娱乐工业的逻辑,这就意味着,这种异质性的力量可能会被文化工业排斥,甚或甩出局外。但,这恰恰就是《朗读者》的成功让人欣喜和意外之处。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有了“道德偏向”的姿态,就需有明确的价值观为铮铮铁骨,也需超越金钱利益的顾虑,因为作为价值提供者的节目制作者,就难以用“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去隐匿自己的价值偏向而任由自己觉得错误的价值广泛传播,于是节目的容、形态、表达与受众用户的数量都会受到限制。反现一些情感类节目,赤裸裸的拜金、带有偏见的表达甚至歧视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被当作多元言论而包容,甚至为了话题热议而刻意制造“奇葩”与冲突效果吸引关注,以获取收视率。 在我们看到媒体“收视口碑双赢”的一致评价时,我们不要忘记了对《朗读者》这类人文类文化产品意义的思考。《朗读者》的董卿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她重新定义了“朗读”,认为“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但朗读不是,朗读要有对象,它和唱歌一样”,这种朗读“可以传情达意”,“只不过我们很多人没有形成这种习惯,因为它显得略微有些正式。其实你想想,朗读也就是说话,我甚至觉得它的群众基础更大,因为会说话的人比会唱歌的人还要多。” 在此刻,我们为一股清流的诞生而欢呼,甚至有评论寄希望于《朗读者》可以改变娱乐综艺的霸屏现状,平复一下当下综艺界的聒噪浮华。文化产品的产生与传播能否从《朗读者》开始,缓慢地以另一种逻辑运转?并没有答案。我们只是清楚地知道:历史都是人来创造的。 (改编自《<朗读者>是否能为文化产品的公共性提供一种可能?》) 1.根据原文容,下列关于《朗读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者》是一个旨在表现公众人物影响力的情感类节目。 B.《朗读者》是一个朗读时间不多、不追求娱乐性的人文类节目。 C.《朗读者》是一个提供明确“道德偏向”价值的文化产品。 D.《朗读者》是一个让人欣喜和意外的“收视口碑双赢”的文化节目。 2.下列关于原文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综艺界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