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教学设计

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教学设计

《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王霁。

【教材章节】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第一节课时内容。

一、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本门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通过学习教材前三单元内容,本节课旨在了解中职三年级学生的现状基础上,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人生需要目标的德育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认识到确立正确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努力做到“四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理解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

长的关系,领悟每个人应当有正确的人生目标。

2、方法与途径:通过思考与讨论,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通过观看微课与

交流总结,认识人生目标应当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适应;通过案例分析,激发

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

的人生目标。

3、情感与评价: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能在正确目标的引领下促进

个人的成长。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微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明确人生发展需要设立目标的重要性;

(2)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设计思路:中职三年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对自身发展方向不够明确。本节课是教材第四单元第一个知识点,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第一个知识点,因此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和教材内容安排,确立以上两个重点。

2、教学难点: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遵循历史发展规律。

设计思路:中职三年级的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深入理解程度不深,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因此需要将其设为难点,通过观看微课和交流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准备

(一)教师:熟悉教材,备写教案,制作课件,制作微课,准备多媒体教室。

(二)学生:要求课前预习,课中做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教学过程(40分钟)

(一)案例导入(5分钟)

学生:观看PPT中《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段视频

教师:柴郡猫的回答有没有道理?

学生:自主思考。

教师:柴郡猫的意思就是做事情必须要有方向或者目标。如果不知道要前往何处,那么,任何道路都失去了意义。

同样的,人生是否需要目标?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共同学习本节课内容。

(二)引领探究(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122“哈佛精英的人生轨迹”案例,提出问题,是什么改变了这些大学生的人生轨迹?

学生:思考并归纳——是目标,是坚定不移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人生就有了意义,有了方向,有了追求。没有目标,生活将是盲目的、没有意义的。

(将这段文字在教材上标注出来)

教师:讲授目标概念——是个人、部门或者整个社会组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标准和结果。

学生:观看PPT“猎人的目标”小故事。

教师:总结——每个人的人生目标具有差异性,但人总是为着某种目标而生活。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为行动指出正确的方向,才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三)合作交流(15分钟)

学生:观看微课《人的自身想法与实际结果》

微课设计:通过回顾“西安事变”中蒋介石、杨虎城和张学良当时的两种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看个人想法是否与社会发展一致,结果如何?再看“傅作义将军的选择”案例,从傅作义的临阵倒戈看待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要求;最后再通过分析当前《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热播的原因,明确以非法手段追求金钱、权力等人生目标是不可取的,是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因素。得出结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主体,其动机和目标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这一结论。

教师:每个人的目标最终都能实现吗?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师:汇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融,这样的目标不仅能实现,而且还会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将这段文字在教材上标注出来)

(四)拓展提升(8分钟)

教师:播放PPT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人的十六字要求和李克强总理鼓励年轻人“争当创客”案例。

提出问题——年轻人应该如何确立人生目标推动社会发展?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总结。

教师:归纳——只有树立高远的志向,把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出彩人生。

(五)课堂小结(1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认识到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人生成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正确的人生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发展状况不断校正;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在多样的选择和干扰中有了聚焦的方向,引导朝着具体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避免走弯路和错路,最终获得成功。

(六)课后作业(1分钟)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专业特点,策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策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四、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亮点:

1、设疑激发学生兴趣,主动性强,学为主的原则有所体现;

2、对知识点分层引导学生探究合作,提高课堂实效;

3、本节课设计有寓言故事、历史事件、当前形势分析,素材多样,并借用多媒体手段呈现,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二)本节课不足:

1、学生对于教材的提前预习必须扎实到位;

2、各小组组长在合作交流上的组织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改进措施:

1、做好课前预习检查工作,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2、组织开展小组组长培训工作,提高小组相互协作能力,提升课堂合作学习实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