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心理压力的产生与缓解
- 格式:pdf
- 大小:8.43 MB
- 文档页数:64
基层环境与公务员心理健康研究摘要:公务员作为特殊群体,肩负着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方式对社会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如何缓解公务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使这一群体更好地服务社会,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但是对乡镇基层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研究内容尚不完善,还有许多需要改进。
关键字:乡镇公务员;压力;心理健康abstract: how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improve the civil servants civil servants’mental health level, make this one group to better serve the community,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for modern society. but the township grass-roots civil servants in this special group of research is few,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still not perfect, there are many needs to be improved.key words: civil servants; stress; mental health中图分类号:k82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乡镇公务员简介1.1乡镇基层公务员简介基层公务员一般指县以下部门,包括县、乡、村(主要是大学生村官等)三级的正式在编公务员。
乡镇基层公务员是指在乡镇工作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占全国公务员队伍总数60%的左右的区县级以下的基层公务员,是我国的公务员队伍的主体。
乡镇基层公务员一般是处于县,乡二级,由于处于政府工作的“最基层”,乡镇基层公务员是与当地的群众接触最多,最广的。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公务员队伍中,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期对改善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状态,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有所贡献。
文章首先将对职业倦怠的定义和特征进行界定,明确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和危害。
随后,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包括工作压力、工作环境、职业发展、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包括优化工作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职业培训、提升职业发展空间等,以期缓解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现象。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也为政府部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改善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状态,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有助于推动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文献综述职业倦怠是一个在多个职业领域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尤其在公共服务行业,如基层公务员群体中更为显著。
近年来,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主要包括工作压力大、工作内容单调、职业发展受限、激励机制不足以及个人因素等。
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对策,如优化工作环境、丰富工作内容、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个人心理调适等。
关于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工作压力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基层公务员需要处理大量的行政事务,同时还需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使得他们的工作压力巨大。
工作内容单调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往往重复性强,缺乏挑战性,长期下来容易导致厌倦。
职业发展受限和激励机制不足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基层公务员的晋升空间有限,且激励机制不完善,使得他们缺乏工作动力。
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对策。
浅谈公务员职业倦怠近年来,我国的“公务员热"居高不下。
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考,成为中国青年才俊越来越趋之若鹜的香饽饽.而在外部认同度快速提升的情况下,公务员自身的认同度却因为路径依赖和发展模式单一而快速下降,因而对从事的职业与本职工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倦怠感与消极情绪,如身心疲惫、悲观失望、多疑易怒、心情压抑等。
公务员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职业群体,从事着公共管理的决策和执行,是国家经济社会各项行政事务的直接管理者,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如果无法正确处理好矛盾及时化解压力,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职责的履行及政府的效能,应引起全社会和每个人的高度重视.一、公务员职业倦怠及现状表现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此概念由美国学者费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并将此命名为“职业枯竭”。
(一)公务员职业倦怠内涵“在我国,公务员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驶行政权力、履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
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党政机关、人大机关、审判和检察机关中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职业倦怠是指由于长期感受来自工作的压力而不能及时缓解而产生的一组负性的综合症状,表现为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低落。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经济快速增长,整个社会改革力度加大,对政府等公共部门的要求也增多,再加上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普遍加快,公务员极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状况。
公务员由于本身的特殊性,替人民掌握社会资源,执行行政职权,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性”的特点。
所以,公务员要对自身的能力和期望有明确的认识,关心自身的心理健康,及时调整身心状态,以最好的状态来面对每天的工作。
(二)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表现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的四个主要表现方面:1、公务员情绪低落,健康问题凸显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已经成为公务员普遍面临的问题,在不断的工作压力下,加上工作环境的不确定、不可控、突发事件等,必然对工作产生无从把握之感,心生倦怠。
《吉林省C镇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一、引言在现今社会背景下,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愈发普遍,尤其是基层乡镇的公务员群体中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吉林省C镇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从其产生的原因、现状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C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C镇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现象主要表现为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效率下降、对工作失去兴趣等。
这种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了公务员个人的工作状态,也对整个乡镇的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长期的职业压力和疲劳中,许多公务员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C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一)工作压力大C镇公务员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工作要求高等因素。
在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任务,这种持续的高压状态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二)工作环境不佳部分C镇的办公条件较差,办公设施不完备,工作环境恶劣。
同时,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公务员需要与各类人群打交道,包括群众、企业等,有时会遇到沟通困难和人际关系问题,这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职业发展空间有限C镇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空间相对有限,晋升机会较少,许多公务员长时间处于同一职位,缺乏职业发展的动力和机会。
这种长期的职业发展停滞也会使公务员产生职业倦怠。
四、解决C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一)减轻工作压力政府应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减少不必要的加班和临时任务,为公务员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
同时,建立科学的工作评估机制,避免单一以工作量作为评价标准。
(二)改善工作环境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办公设施的投入,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环境质量。
同时,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公务员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三)拓宽职业发展渠道政府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机制,为公务员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培训资源。
通过开展各类培训课程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帮助公务员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工作动力。
提高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探微摘要:随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领域的急剧变革和社会信息的空前丰富,来自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压力,给公务员带来了日益凸显的情绪危机,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质量。
对于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的公务员来说,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一种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此,提高公务员的心理调适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试在分析公务员心理压力产生根源基础上、简略探讨公务员心理调适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公务员压力心理健康心理调适能力中图分类号:g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a)-0000-001 公务员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心理压力是指由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心理学术语把压力称作应激,应激就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人体内会调动一些能量,在瞬间作出反应,以应对当前的危机。
但是,如果人老是处于紧张状态就会生病。
公务员是压力较大的职业,主要压力源自以下三个方面:1.1 社会压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农业社会逐渐步入到工业社会。
农业社会的发展速度缓慢,人们对未来都有一种预期,那时候经验是最重要的,但到了工业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老经验不合时宜,新的经验又没有形成,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容易产生心理困惑。
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政府的行政职能发生根本的改变,这就对公务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公务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1.2 工作压力由于政府行政权力系统需要高度的服从性,使得一些个性突出的公务员个体时常感到压抑。
政府机构循规蹈矩的工作程序,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发挥。
各地区、各系统、各行业、各单位你追我赶发展经济的竞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gdp的评比排名,公务员个人升迁与实际绩效的挂钩等等,增大了“发展”担子的压力,而“领导责任问责制”、“一票否决制”、“绩效评比考核制”以及客观上存在的比如洪灾、火灾、和生产安全等“人命关天”的突发事件的提防与忧患等等,增大了公务员“责任”担子的压力。
关于基层公务员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身心共举德行兼修——关于基层公务员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人:郑建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2013年01月22日09:32 来源:光明日报基层公务员群体心理健康的得分分布人社部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公务员队伍90%是科以下干部,60%在县以下机关工作。
作为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实践者、执行者,基层公务员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水平,影响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当前广大基层公务员的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于工作生活的感受情况,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12年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以来,许多学者将学术基础研究和社会问题分析紧密结合,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的资助下,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调研组针对价值观、心理健康、幸福感、工作倦怠感和角色压力等5个方面的问题,先后在山东、福建、陕西、湖北、黑龙江、安徽、湖南、浙江、山西、云南等10个省份,对当地党政部门中在职在岗的县处级以下(含县处级)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规模累计2482人次,初步揭示了当前我国基层公务员的心理状况。
品德自律是基层公务员价值观体系构成的首要因素本次调查从“品格自律”、“家庭本位”、“守法从众”、“人伦情感”、“名望成就”、“金钱权力”、“公共利益”、“才能务实”等8个方面对基层公务员的价值观进行了调查。
基层公务员群体最为看重的价值取向是“品格自律”调查显示,8个维度中品格自律最受基层公务员重视,紧随其后的取向维度依次是“公共利益”、“才能务实”、“人伦情感”、“名望成就”、“守法从众”和“家庭本位”,而“金钱权力”取向则排在了基层公务员群体价值观序列位置的最末端。
从调查结果来看,基层公务员价值观显现出了以“品格自律”、“公共利益”、“才能务实”和“人伦情感”优先的亲社会导向,而“名望成就”、“守法从众”、“家庭本位”和“金钱权力”四个维度则依次顺延至第二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