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彰武县城市供水水源净化方法

彰武县城市供水水源净化方法

彰武县城市供水水源净化方法
彰武县城市供水水源净化方法

彰武县城市供水水源净化方法

【摘要】彰武县城区范围内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已被污染,基本不能饮用,工业用水也产生了严重的水质问题。采取多种措施修建蓄水工程和植树造林工程,促进自然界水分循环,同时对污水进行处理并达标排放。

【关键词】水源;净化;方法

由于工农业的发展,人群的集中,人口的剧增,水在环境使用中被不断污染,人们用水已感到了威胁,尤其在工业发达的城市,城镇表现的更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生产、生活用水量不断增长,被污染的水量自然增多,这也是必然。在彰武县城区范围内的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已被污染,基本不能饮用,就是供工业用水也产生了严重的水质问题。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染面必然要随时间的延长而扩大。缺水,水质恶化强迫人们采取了临时措施,循环使用冷却水;净化后产品用水和生活用水、饮用水等。但这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而不是长远之计,从长计议必须净源,截流,使水的循环使用能在量和质方面有保证。

1. 现状

彰武当前取水水源主要有柳河、养息牧河以及清沟水库、巨龙湖水库、郑家水源井和县区内的一些自备水源井。这些水源有河水、湖水、地下水,但其总源不外是空中降水,这些降水又大部分是雨水,彰武地区的年降水量也不过480mm 左右,数量是不多的,只有科学的安排好水的循环使用,才能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

雨、雪水降到地面,部分蒸发,部分渗入地面下,还有大部分形成径流汇成溪河流入湖泊、水库和大海。给我们留下的部分只是本地区境内地下和地面的河湖中的少量水资源,彰武水源多靠地下储存和水库存留,总之是截流所得的水供使用,截的多,水丰富;截的少,用水艰难。截来的水用过成污水,污水污染净水,净水也变污水。将威胁着人类在这里的生活。彰武水体的污染正是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下渗与直接排入河道而使水体被污染了。

从长远看,彰武的水资源应在净化水源和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截流补水两方面实施。水的总量从大环境看我们无力左右,我们还不能强制大自然适时多降水,所以只好充分利用降到地面的水资源——这是当前唯一的途径。充分利用好水资源即是在用水的循环过程中消除污染,减少污染尽最大力量截流补水来淡化已污染的水和增加水资源总量。

2. 方法

彰武地区水资源可以说全部靠降水,河流、水库全靠雨水补充,地下水亦如此,由于近年来彰武的工农业发展迅速,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城乡污水时刻不停的在污染水资源,又由于彰武地区干旱少雨且雨量集中,水土

淮域淮北地区地下水调查大纲

淮河流域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工作大纲 安徽省 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淮委 水利部淮委水政水资源处 二OO七年元月

淮河流域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 工作大纲 一、概述 1、调查缘由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和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资源。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地表水资源相对贫乏的淮河流域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类的频繁活动,水资源的补径排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对地下水的开采量显著增加,一些城市区地下水源地集中超采严重,开采方案与布局不合理,已引发了部分区域地面沉降和大范围的地下水降落漏斗等地质环境问题,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查明和掌握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摸清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是今后加强地下水资源实时化、信息化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实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下一阶段制定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规划的需要。因此,特提出开展淮河流域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工作,为进一步开展淮河流域其他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提供技术基础。 2、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为淮河流域安徽省淮北地区,全区总面积37421km2,包括

阜阳、宿州、淮北、淮南、蚌埠、亳州6个市27个县(市郊区)。 3、调查评价年份 本次调查年份主要为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06年,重点是2005年,反映近十年来水资源及开发利用变化情况,包括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和超采区、地面沉降区的扩展趋势及分布范围。水资源及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基准年为2006年。 4、调查范围基本概况 淮河流域安徽省淮北地区地处安徽省北部和淮河流域的中南部,位于东经114°55′~118°10′,北纬32°25′~34°35′,东接江苏,南临淮河,西与河南毗邻,北与山东接壤,包括阜阳、宿州、淮北、淮南、蚌埠、亳州6个市27个县(区),全区总面积37421km2,其中平原区面积36708 km2,山丘区面积713 km2,其中水面面积 792 km2。 安徽省淮北地区2000年底全区总耕地面积3173.4万亩,其中旱地2870.4 万亩,水田303.0 万亩;现有可灌溉面积85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1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8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510万亩,区内分布有井灌区和河灌区,总体趋势是井灌面积在增加,河灌面积在减少。井灌区农业用水主要是浅层地下水。全区总人口25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80万,人均耕地1.39亩,农村劳动力1148万人,人口密度为670 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 淮河流域介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总面积27万km2,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地和能源基地。淮河流域2000年底人口密度为609人/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32人/km2的4.6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500m3,仅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4,安徽省淮河流域以全省约30%水资源量,支撑了全省

给水专项规划编制深度说明

给水专项规划编制深度 说明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给水专项规划编制深度说明 编制说明部分: 1概述 本节主要收集阐述编制专项规划的一些基本资料如城市概况、布局要点、自然条件(人文、气候、水文、地质)等。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目标、编制的年限等 各级相关规划成果(指导本次给水专项规划相关资料的说明) 2.给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调查城区现有供水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引出编制规划的必要性。如现状水源、供水设施、供水范围、供水人口、供水普及率等。 水源、水量、水压、水质以及供水系统、供水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状资料的收集是重点) 3.城市给水量预测 水量预测中一个重要的是给水量指标(如采用人均、单位建设用地给水量指标)。 本节根据城市性质及规模、工业布局及结构、人口增长等确定不同规划年限用水量指标。结合供水普及率、变化系数、不同控制用地情况等最终确定分区供水规模。 规划成果:不同规划年限水量指标、供水普及率指标、用水规模。 4.城市水资源的规划 水资源规划需对城市的水源水文进行调查论述、、分析原水水质状况(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以及对原水水源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论证。论证不同保证率(90%~97%)时候拟选水源的可供水量及水位。

给水水源规划:含水源选择(单一水源或多水源)、水源保护规划(水源水质恶化措施)、取水设施(含取水形式的比选)以及输水干管的规划(分期限进行规划)。 节水方案(含节水规划:节水措施) 此外在进行核心水厂以及供水管网规划之前应深入调查工业用水自备水源、原水系统的调蓄设施,探讨是否需要进行分质供水(工业原水系统与市政用水分开设置)。 5.水厂的规划 水厂的规划方案(考虑是否分区设置水厂) 主要是水厂厂址、规模及用地控制方案、供水水质、水厂供水压力规划、各水厂之间供需平衡进行方案论证比选。推荐水的净化工艺流程以及处理程度。 6输配水系统的规划 输配水系统规划应充分结合现状管网系统展开。 干管系统规划首要明确是否应设置中间加压泵站、采用水塔等措施,即分区、分压、设置调节设置。该部分应充分论证。主要包括干管定线、水塔、加压泵房位置规模占地等。 规划成果:整套给水管网系统的布置(含管径、布局、节点水压等)、平差成果、相关图集 7控制性规划 对水质监控、生产监控以及综合监控的要求进行规划。 8近期建设规划 根据上述规划结论,安排近期建设重点部分。 9工程效益分析与估算 分析规划带来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规划中近期建设的重点进行估算。 10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山西省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xxxx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试行)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内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等。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内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第三章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范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第四章给水工程规划 内容包括供水工程总体方案、厂站的选址位置、占地面积、供水规模,建设标准和内容、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目标,输配水管道的敷设原则、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原则等。 第五章节水规划 制定规划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 第六章分期建设规划 明确分期建设目标,重点阐述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从法规保障、行政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筹措、事故应急反应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第八章附则 提出本规划的适用范围,解释权限;要求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第二部分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依据; 二、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规划目标; 四、规划设计资料(地形图、水源调查或勘察报告、工程地质报告、相关可研报告或设计等); 五、采用相关规划设计规范与标准; 六、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第二章xx概况与规划分析 一、城市概况。包括城市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与城市相关的河流水系及水文地质概况分析等。 二、城市规划概况。介绍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与范围、城市性质、规划人口规模、规划城市总体布局、发展方向、规划经济发展指标等。 第三章xx供水现状分析 一、城市供水现状分析。包括现状供水人口、供水普及率,城市自来水公共供水水源、水厂、加压站、管网以及企事业单位自备水源供水现状概况。

城市供水水源选点规划.

景洪市 城市供水水源选点规划(简要材料)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目录 1规划背景.................................................................................................... - 1 -2指导思想、规划任务及范围.................................................................... - 2 -3景洪城市供水现状评价............................................................................ - 6 -4景洪城市需水预测.................................................................................... - 8 -5景洪城市供水水源点选择........................................................................ - 8 -6景洪城市供水预测.................................................................................. - 10 -7景洪城市水资源配置............................................................................... - 11 -8环境影响评价及水资源保护.................................................................. - 13 -9水土保持.................................................................................................. - 15 -10主要工程规划方案............................................................................... - 16 -11工程实施意见....................................................................................... - 17 -12结论与建议........................................................................................... - 17 -

曲硐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莱州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给水工程 (4) 第三章再生水工程 (9) 第四章供水检测能力和智能化建设 (10) 第五章节约用水 (12) 第六章城市供水安全应急预案 (14) 第七章节能减排 (16) 第八章供水服务 (17) 第九章近期建设 (18) 第十章工程投资匡算 (20) 第十一章供水远景 (21)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措施 (22)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莱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保障莱州市城市供水可持续发展及供水水质安全,特制订本规划。 第2条给水工程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城市供水规模、水源、水质和水压,对现状取水、输水、水厂工程及配水管网工程进行整合和统一规划;提出工程的智能化建设、供水水质安全保障、供水服务规划、节水规划、投资估算、效益分析,以及近期实施计划等,为莱州市城市发展建设提出合理、可行的供水规划方案。 本规划自莱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成为指导莱州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工作的法律性文件。 第3条凡因城市建设需要编制的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给水部分,均应按照本规划的要求进行。 第4条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1月1日起实施)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4 月1 日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7.《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8.《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 9.《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93) 10.《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2002) 1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1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13.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1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 1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17.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建科[2009]149号) 18.《山东省城市供水专业发展规划编制暂行技术规定》(鲁建发[1999]10号) 19.《山东省城市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三年(2013-2015)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鲁建城字[2013]9号) 20.《山东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考核评价导则(试行)》(鲁建城字[2013]7号) 21.其他有关法规、规范以及相关基础资料 第5条规划原则 1、城乡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点

第一作者简介:关鸿滨,男,1967年4月生,山西省太原市人,1989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给排水专业,工程师,太原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山西省太原市金刚堰路46号,030009. 文章编号:1005-6033(2001)05-0040-02收稿日期:2001-06-13 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点 关鸿滨1,张晋峰2 (1.太原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山西太原,030009;2.山西省城乡规化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7) 摘 要:结合工程规划实例阐述了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点,并对其编制方法和深度作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办法;编制要点中图分类号:TU 99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给排水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完善是关系到城市各项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编制科学可行的给排水专项规划可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因而近年来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已开始得到广泛的重视。由于目前我国尚未颁布统一的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办法和实施细则,因而各地在规划内容的广度、深度以及规划成果形式上不尽相同。针对此种情况,本文结合山西省晋城市主城区给排水专项规划实例对给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点进行阐述,旨在对规划编制方法和一些关键问题提出探讨意见。 1 城市给排水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子项 首先应明确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是相应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并从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子项。同其它工程专项规划如道路、电力、电信、燃气、供热等专项规划是并列的关系。从规划期限到规划范围也都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给排水专项规划中所采用的一些基础指标如规划人口规模、规划用地规模等均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而来。从实施和管理程序上,给排水专项规划也是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当地规划部门依照规划进行管理。换言之,从实施和管理的角度讲,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确这一点,对把握编制深度有重要意义。 城市总体规划是依法管理城市建设的法规文件,因此成果中包括具有法规条文性质的文本,而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不仅是总体规划中给排水专业规划的延伸和深化,同时还可作为行业管理的技术原则和依据,在内容上更注重技术上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因而从成果形式上,我们认为可分 为3部分(规划说明、现状基础资料、规划图纸),不需要编制规划文本。 2 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与给排水专业规划不等同 依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总体规划阶段的各项专业规划中 (包括给排水专业规划),对其内容及深度要求也做了明确规定,要求估算 城市用水量、排水量,确定水资源供需平衡方案,确定水源地范围及给排水厂站设施的位置、数量、设计规模,确定给排水管渠的布局、走向、管径等。 近年来一些规划界人士对此规定提出了质疑,原因主要归结为总体规划阶段,由于侧重点主要在城市的定性分析和宏观布局以及规模指标的控制,由于受资料的广度、深度限制,总体规划中专业规划难以做到也没有必要提出过多量化指标(如给定管径等),即便提出量化指标,在没有深入分析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也不会切合实际,且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误导,带来许多实际问题。我们在编制《晋城市主城区给排水专项规划》的过程中就发现,晋城市总体规划中给排水专业规划中的许多量化分析就不够准确,不够符合实际。笔者认为:深入量化的分析研究过程应放在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中,在占有大量深入的基础资料、做好细致的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使规划切合实际,同时使规划各阶段的深度要求划分更明确。 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在深度上除要满足《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要求外,还应在城市基础资料调查分析、给排水系统建设规模论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排水分区划分、近远期规划结合等方面做更深入的工作。在《晋城市主城区给排水专项规划》中,仅在水源开发规划上就分别对近期和远期城市供水各提出了3个水源开发方案进行对比论证,在给水管理网规划中也进行了多种工况的设计、校核,使供水管径选择和工作压力 4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二○一二年十月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水利规划管理办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修订和调整等工作。 第三条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应符合流域及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协调。 第四条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应遵循远近结合,适度超前;科学布局,优化配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原则。 第五条城市供水水源规划规划期为10~30年,一般每10年修编一次。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编制由同级人民政府初审。第七条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规划期、规划范围及目标,供水水源评价,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供水水源规划方案,供水水源保护措施,水源监测及管理方案,规划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等。 第八条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等重要城市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他城市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由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河流、湖泊、地下含水层为水源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流域机构审批。 第九条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在报批时,除规划文本、附图附表外,还应附具下列材料: (1)编制说明,包括编制依据、编制过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有关规划协调情况、相关部门意见及处理情况; (2)城市人民政府初审意见; (3)负责审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负责审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并确认申报材料齐全后审批时限为20个工作日。第十一条城市供水水源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确需调整的,应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批。 第十二条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城市供水水源规划。 第十三条对不符合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建设项目,不得批准取水许可。 第十四条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已批准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划定水源保护区。在水源保护区内,不得开展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项目建设。其他各类保护区的划定,应当符合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相关要求。 第十五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和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和监督。 第十六条城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和规划期结束后,组织对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报城市人民政府,同时抄送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七条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擅自调整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或违反城市供水水源规划进行建设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石家庄市城市供水应急预案

石家庄市城市供水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应急处置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全面提高我市应对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速度和抢险救援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石家庄市城区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各县(市)、区发生供水突发事件时,参照执行。 1.4工作原则 应急处置坚持政府领导、属地为主、专业处置、分工负责、以人为本、快速反应、常备不懈的原则。

1.5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1.5.1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分类 根据供水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我市的供水突发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工程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三类: (一)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性事件 (1)连年干旱,地表水源水位持续下降,取水设施无法正常取水,导致供水设施不能满足正常供水需求; (2)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导致供水水源破坏,输配水管网破裂,输配电、净水工程和机电设备损毁等。 (二)工程事故引起的突发性事件 (1)战争、恐怖活动等导致供水水源破坏,取水受阻,泵房(站)淹没,机电设备损毁等; (2)取水水库大坝、拦河堤坝、取水涵管等发生垮塌、断裂致使水源枯竭,或因出现危险情况需要紧急停用维修、或停止取水; (3)主要输供水干管和配水管网发生爆管,造成大范围供水压力降低、水量不足甚至停水,或其他工程事故导致供水中断;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沉淀物过滤法 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之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 质清除干净。这些颗粒物质如果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filter)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如石英沙等)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于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于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如果滤器太久没有更换或清洗,堆积在滤器上的颗粒物质会愈来愈多,则水流量及水压会逐渐减少。人们就是利用入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滤器被阻塞的程度。因此滤器要定时逆冲以排除堆积其上的杂质,同时也要在固定时间内更换滤器。沉淀物过滤法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颗粒物质不断被阻拦而堆积下来,这些物质面或许有细菌在此繁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通过滤器,造成热原反应,所以要经常更换滤器,原则上进水与出水的压力落差升高达到原先的五倍时,就需要换掉滤器。2硬水软化法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

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以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其软化的反应式如下: Ca2++2Na-EX→Ca-EX2+2Na+1Mg2++2Na-EX→Mg-EX2+ 2Na+1式中的EX表示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了Ca2+及Mg2+之後,将原本含在其内的Na+离子释放出来。树脂基质(resin matrix)内藏氯化钠,在硬水软化的过程中,钠离子会逐渐被使用耗尽,则交换树脂的软化效果也会逐渐降低,这时需要作还原(regeneration)的工作,也就是每隔固定时间加入特定浓度的盐水,一般是10%,其反应方式如下:Ca-EX2+2Na+ (浓盐水)→ 2Na-EX+Ca2+Mg-EX2+2Na+ (浓盐水)→ 2Na-EX+Mg2+如果水处理的过程中没有阳离子的软化,不只是逆渗透膜上会有钙镁体的沉积以致降低功效甚至破坏逆渗透膜,长期饮用也容易得到硬水症候群。硬水软化器也会引起细菌繁殖的问题,所以设备上需要有逆冲的功能,一段时间後就要逆冲一次以防止太多杂质吸附其上。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采用离子交换原理,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结垢离子。当含有硬度离子的原水通过交换器内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便与树脂吸附的钠离子发生置换,树脂吸附了钙、镁离子而钠离子进入水中,这样从交换器内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的软化水。 3去离子法

水的净化流程图

1.下列就是自来水厂净化水得流程图.水净化要解决得三个主要问题就是:除去不溶性杂质、除去可溶性杂质、除去毒物与有害细菌. 请回答: 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得步骤就是 .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得步骤就是 .除去有害细菌得步骤就是 . 2.2010年上海世博会得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在世博会中应用了下列技术,其中能有效实现“节能环保”得就是 . A、采用水循环为场馆降温 B、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 C、构建生态绿化墙面 (2)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得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步骤①对应得作用就是 ,步骤③对应得作用就是 . (3)水得用途很多,在实验室除了洗涤仪器外,还可以 . 3.自来水就是我国目前主要得生活饮用水,下表就是我国颁布得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得部分内容.

项目标准 感官指标无异味、异臭等 pH6、5-8、5,铜<1、0mg?L-1,铁<0、3mg?L-1,氟化物<1、0mg?L-1,游离氯≥0、3mg 化学指标 ?L-1等 (1)感官指标表现得就是自来水得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自来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得操作方法就是 . (3)净化水得程度最高方法就是 (填序号).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4)长期饮用蒸馏水 (填“利于”或“不利于”)人体健康. 4.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图所示: ①对应得作用就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③对应得作用就是 .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淀过滤 d.蒸馏. 5.自然界中得水含有许多可溶性与不溶性杂质,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得净化.如图就是自来水厂净化水过程示意

吉林省城镇供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大纲

吉林省城镇供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城镇供水工程专项规划要与城市整体功能相匹配,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力求系统完善功能健全,力求经济合理并处理好近、中、远期关系。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第三章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 第四章给水工程规划 第五章节水规划 制定规划节水目标,结合本地情况提出节水措施。 第六章分期建设规划 明确分期建设目标,重点阐述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从法规保障、行政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筹措、事故应急反应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第八章附则 提出本规划的适用范围,解释权限;要求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第二部分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依据; 二、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规划目标; 四、规划设计资料(地形图、水源调查或勘察报告、工程地质报告、相关可研报告或设计等); 五、采用相关规划设计规范与标准; 六、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 第二章城市概况与规划分析 一、城市概况。

二、城市规划概况。 第三章城市供水现状分析 一、城市供水现状分析。 二、现状供水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规划建设规模 一、城市规划用水量预测。 二、根据上述分析预测和现有供水能力进行供需平衡,确定总的供水规模和需要新增的供水规模。 第五章水源规划 一、城市水源规划。 二、提出具体的水源地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第六章给水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总体布局。 二、水源地建设规划。 三、水厂与加压站建设规划。 四、输配水管网建设规划。 第七章节水规划

净化水质的方法

1藻类在污水净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氧气,可减少水体因缺氧而形成的恶臭气味。因此,用藻类处理污水在水质的改善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南非开普敦附近的一个污水处理场,采用一面积为1000m2充满螺旋藻的水池,成功地处理 着1000人产生的生活污水。在纳米比亚和德兰士瓦等地的多家制革厂利用螺 旋藻处理生产废水。Semple和应用丹麦赭球藻成功处理含苯酚工业废水。) 藻类除对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外,对其他有机物和重金属亦有较强的富集和去除作用。 2沉水植物可以提高水体透明度,增加水体溶解氧,降低氮磷营养物含量。沉水植物系统的存在有利于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菹草对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 水体和底泥可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对氮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体的营养负荷。) 3吴振斌等采用漂浮植物塘、挺水植物塘和藻菌共生塘的串联系统可有效地净 化城镇污水。王国祥等采用漂浮、浮叶及沉水植物塘相间连接,较理想地实现了对太湖局部水域水质的改善。阮宜纶等用三棱草塘、芦苇塘、香蒲塘和水葫芦 塘的串联系统有效地处理了地热尾水。 4大型水生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在该污水处理系 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牢固湿地床表面,为物理过滤提 供良好条件;形成隔离层,在冬季可防止霜雪直接冻结湿地表面;给根区微生物及 部分野生生物提供良好生境;通过根系的输氧作用改善系统中的生物地化循环;吸收部分营养物质,降低污染负荷;改善景观等。 5红树林有许多经济价值及生态效应,可净化污水、改善水质。其具有潜在的污 水净化能力,已越来越被人们作为污水和废水排放的便利场所。红树林沼泽对稀释的有机废水具有较强的净化潜力,红树林的底泥可作为重金属的沉积地。 6高等植物不仅可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还可应用于行业废水的处理。吴振斌等 用凤眼莲净化石化废水,郑瑛和李晖用香蒲净化矿山废水,夏汉平用香根草

现代城市供水水源规划

现代城市供水水源规划 工业生产过程和城镇居民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全部淡水引取来源,称为城市用水水源,简称城市水源。城市水源规划是对寻找与选择城市水源,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城市水资源,做出全面妥善的安排,并保证城市用水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城市水源规划应在地区(流域)水资源规划的指导下进行。遵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综合考虑天然淡水、雨水、海水和城市污水再生水水源开发。在制定规划期限的城市总取水量时,要充分考虑科技进步,污水和节水工艺的普遍采用,供水系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节水意识不断增强的必然趋势。城市总取水量应是有节制的增加,并且终会有一个平稳甚或下降的趋势,切不可过高估量。 城市水源规划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影响到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重大工程项目选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问题。城市水源规划作为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还要与流域或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城市节水规划等相配合。 建国以来,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水环境问题,要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证水资源能够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利用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大规模地开发并不丰富的淡水资源,而必须考虑水资源本身的潜在能力,即必须“量水而行”。因此,在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时,

必须知道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极限与高效利用。面对当前的形势,必须扎实做好城市水源规划,确保城市未来用水的需要。为保证城市各方面用水的需要,每个城市都应该具有自己的取水水源。在确定水源时,一般要从可供水量的多少、水质的好坏、提取或采集的条件、水源地的保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在技术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做出最为适宜的规划,并尽可能地节约利用水资源。 一、城市水源选择 1.城市水源的种类与特点 狭义的城市给水水源一般是指清洁淡水,即传统意义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城市给水水源的主要选择;广义的水源除了上面提到的清洁淡水外,还包括海水、微咸水、再生污水和暴雨洪水等。 (1)地下水地下水指埋藏在地表下岩石孔隙、裂隙或溶洞等含水层介质中储存运移的水体。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地下水具有水质清洁、水温稳定、水量随季节变化不大、不易污染、开采方便、比较经济等特点,一般优先利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尤其是作为饮用水水源。但地下水水量不如地表水充沛,径流量小,矿化度和硬度较高,有些地区在水质方面有时不能满足用水要求。若水质符合要求,一般都优先考虑,开发地下水具有以下特点。 ①地下水在地层中渗透经过天然过滤,水质透明无色,一般不需净化处理。故水处理过程简单,简化了给水系统,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山东省城市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山东省城市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管理,做好我省城市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导则,供各地申报项目时参考。 一、基本目标 通过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为2012年实现全省设市城市及县城(城关镇)供水水质达到新国标106项规划目标,构建完善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管体系。 二、编制依据 《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法》(GB5750-2006)及其他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 三、编制内容 按照规划的基本目标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要求,水质检测实验室所需仪器设备分如下三个级别配置:基本配置:满足浑浊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CODMn、氨氮、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余氯、pH等11项常规指标所需的检测仪器设备。适用于全省所有供水厂和自建设施供水单位。 常规配置:具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42项常规检验指标和《地(GB3838-2002)水源地水质29项常规检验指标检测能力所需仪器设备。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适用于有条件的县级及设区城市的公共供水企业。 完整配置:具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106项常规检验指标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源地水质109项常规检验指标检测能力所需仪器设备。适用于存在水源污染风险和有条件的设区城市供水企业以及国家级城市供水水质监测机构。 实验室水质检测仪器设备参考配置表详见附表。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二日 水质检测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表 等级 仪器设备 功能 建议品牌 市场价格(元) 基本配置 1.余氯比色器 余氯测量 申水、哈希 800-6000

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到目前为止,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一)沉淀物过滤法、(二)硬水软化法、(三)活性炭吸附法、(四)去离子法、(五)逆渗透法、(六)超过滤法、(七)蒸馏法、(八)紫外线消毒法等,当然,以后肯定还会有新的水处理方法出现,在这就先讲这些存大的.现在将这些处理法之原理及功能在此一一说明。 一、沉淀物过滤法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之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质清除 乾净。这些颗粒物质如果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filter)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如石英沙等)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於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於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如果滤器太久没有更换或清洗,堆积在滤器上的颗粒物质会愈来愈多,则水流量及水压会逐渐减少。人们就是利用入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滤器被阻塞的程度。因此滤器要定时逆冲以排除堆积其上的杂质,同时也要在固定时间内更换滤器。 沉淀物过滤法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颗粒物质不断被阻拦而堆积下来,这些物质面或许有细菌在此繁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通过滤器,造成热原反应,所以要经常更换滤器,原则上进水与出水的压力落差升高达到原先的五倍时,就需要换掉滤器。 二、硬水软化法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其软化的反应式如 下:Ca2++2Na-EXCa-EX2+2Na+1 Mg2++2Na-EXMg-EX2+2Na+1式中的EX表示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了Ca2+及Mg2+之後,将原本含在其内的Na+离子释放出来。

初三化学水的净化教案设计

教学开放日教案 授课内容:课题2 水的净化授课班级: 9 0 5 授课人:黄咏冬 授课时间: 2012 10 18 学校:六点初中

课题2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3、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4、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5、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的软化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仪器药品明矾、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投影仪。学生准备 1、分小组合作预习过滤操作。 2、分小组调查本地饮用水使用的情况。 教师活动: 一、导课 1、陈述:洪灾过后,有些灾区自来水还没来得及恢复供应,面对污浊的河水,这些水可否饮用?为什么? 2、提问:你有什么简单的办法能使浑浊的水变得清澈吗? 3、肯定学生的回答,进一步问,这样得到的水就纯净了吗? 4、陈述:由于种种原因,自然界的水里混有多种杂质、细菌和病毒,仅用静置、沉淀的方法,还不能将全部杂质去除,我们要选择卫生、健康、安全的饮用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更好地将水净化。 二、水的净化 1、引导观察:同学们,请注意观察,在你们带来的那杯污浊的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 2、怎样还可以变得更澄清呢?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建设部组织编制并颁布的《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于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见第1.0.2条)。 2.规划基本要求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水水源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相协调(见第1.0.3、1.0.6、1.0.7条)。 3.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 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城市用水量由两部分组成,一为规划期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量的总和;二为城市给水统一供给以外的工业和公共设施自备水源供给的用水、河湖环境用水和航道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用水等用水水量的总和(见第2.1.2、2.2.1条)。 4.给水范围和规模、水源、水厂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范围应和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给水规范应根据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城市最高日用水量确定。 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应以水资源勘察或分析研究报告和区域、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为依据,并应满足规划区城市用水量和水质等方面的要求。水资源不足的城市宜以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后用作工业用水、生活杂用水及河湖环境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其水质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水源地应设有水量、水质有保证和易于实施水源环境保护的地段。 城市给水系统应满足城市的水量、水质、水压及城市消防、安全给水的要求,并应按城市地形、规划布局、技术经济等因素经济综合评价后确定。市区的配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 地表水水厂的位置应根据给水系统的布局确定,宜选择在交通便捷以及供电安全可靠和水厂生产废水处置方便的地方。城市应采用管道或暗渠输送原水。当采用明渠时,应采用保护水质和防止

重庆市城乡规划给水工程规划导则

重庆市城乡规划给水工程规划导则 (试行) 重庆市规划局 二〇〇八年一月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事业“十一五”规划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给水工程规划导则》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借鉴了国家和其它省市的相关规划标准,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在广泛征求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城乡水资源和城镇用水量;3、给水范围和规模;4、水源选择和水源地;5、给水系统;6、水厂;7、输配水。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87号文《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正文中用黑体字注明了本导则中涉及相关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款内容。 本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单位地址:渝北区新牌坊新南路9号;邮编:401147),以便在今后修改时参考和吸纳。 本导则主编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罗翔、陈治刚、孙黎、吴君炜、黎庭明

目录 1.总则 (1) 2.城乡水资源和城镇用水量 (2) 2.1城乡水资源 (2) 2.2城镇用水量 (2) 3.给水范围和规模 (4) 4.水源选择和水源地 (5) 4.1水源选择 (5) 4.2水源地选择 (6) 5.给水系统 (7) 5.1给水系统布局 (7) 5.2给水系统的安全性 (7) 6.水厂 (9) 7.输配水 (10) 本导则用词说明 (12) 附:补充说明与参考文献 (13)

1.总则 1.0.1为了加强对重庆市城乡给水工程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指导,根据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结合重庆市的实际,制订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对重庆市城乡给水工程规划编制与管理中普遍性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对于特殊问题仍需进行个案研究。在重庆市辖区内从事城乡给水工程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应参照本导则。 1.0.3给水工程规划编制与管理除参照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1.0.4本导则在试行中将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必要时进行版本更新。 1.0.5给水工程规划的一般原则: 1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乡规划期限相协调,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近、远期相结合,适应城镇远景发展的需要。 2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镇用水量,进行水资源与城镇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确定城镇给水水源并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确定相应的给水系统、给水工程设施的位置及用地;提出节约用水的要求和措施。 3在规划水源地、水厂、给水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符合城乡规划的有关要求。 4给水工程规划应切实贯彻国家和重庆市现行的节约用水政策,鼓励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 5给水工程规划应与排水工程规划相协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