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解读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组织编写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7)

第三章学籍管理 (17)

第一节入学与注册 (17)

第二节考核与成绩记载 (24)

第三节转专业和转学 (29)

第四节休学与复学 (33)

第五节退学 (36)

第六节毕业、结业与肄业 (39)

第四章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 (44)

第五章奖励与处分 (59)

第六章附则 (76)

第一章总则

【本章提要】所谓总则,是指统领法律、法规、规章全篇并贯穿其始终的总规则。

任何一部法律、法规、规章,都由若干条文构成,凡结构较为复杂的法律、法规、规章,都要有总则部分。一部法规的总则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立法宗旨,表明立法的目的和意图;(2)法律依据,表明本法依据何法而制定;(3)适用范围,表明本法调整何种具体的社会关系;(4)基本原则,表明本法对某一具体社会关系调整所应遵循的根本准则。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等学校或学校)对学生实施管理的一部基础性的规章,对全国高等学校和其他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研机构的学生管理都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因此,与其他基础性法律法规一样,在开头设有总则一章。在这一章主要说明立法的目的和依据的基本原则以及调整的对象和适用范围等问题。

第一条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解读】本条是有关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的规定和说明。从立法目的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维护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秩序表明的是社会活动的有序状态,它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任何社会和组织,都要将建立和维护一定的秩序作为己任。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也应当形成符合自身需要的秩序状态。因为高等学校以通过教育教学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它所需求的最为重要的秩序就是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教育教学秩序主要包括课堂秩序、考试秩序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排课、选课,推免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等以及学生的休学、复学、转学和退学等环节的有序状态。高等学校的生活秩序包括校园的文娱体育活动与团体活动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公共环境秩序、治安秩序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秩序状态虽然不属于教育教学秩序本身,但却是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是一个组织系统,只有这个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井然有序,才能使其工作正常进行。

应当指出,在社会生活中,任何秩序的形成都需要建立起一定的规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则。《规定》作为教育部颁发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其制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高等学校的管理建章立制,为学生的行为确定规范,并通过高等学校和学生双方对《规定》的执行和遵守来实现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生活方面的

良好的秩序状态。

第二,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既是教育的目的之一,同时也是其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在对学生实施管理时,应为保障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条件。例如,开设相应的课程,提供相应的设施开展相应的活动等。为了促进各高等学校完善措施,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本《规定》不仅将其作为一项立法目的,而且在有关章节作了具体规范。

第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高等学校要自觉地将这一要求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德”指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德育历来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朴实、自立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大学教育中,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外,还可以经由其他途径来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近些年来,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重专业教育,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状况,在20世纪末开始实施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在拓展如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健全他们的人格,使他们在成才时先成人。多年来,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代表了当前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应当继续坚持,新的《规定》中有关课外活动和校园秩序的规定,对于提高大学生包括“德”的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也应当充分重视。

“智”不仅指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体”不仅指生理也指心理的健康。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表现为体格、体能及身体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表现为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娱乐身心、培养高尚情操等。

除了德、智、体之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还包括美、劳等其他方面的要求。总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我国法律法规为高等学校确定的一项核心任务。

从立法依据来看,主要涉及两部法律,即《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

《教育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属于我国立法体系中的基本法律范畴,也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法律,对教育管理来说,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法律效力。它对于制定教育事业其他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均具有指导、约束和规范意义。该

法所规定的学业证书制度、学位证书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奖励和处分制度以及该法为学校和受教育者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等是制定本《规定》的基本法律依据。

《高等教育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属于我国立法体系中的非基本法律范畴。由于《高等教育法》是《教育法》的配套法律,重点针对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做出补充性和具体性规定,因此,该法中有关学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奖励和处分制度以及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等,是制定本《规定》的直接法律依据。

除了上述法律之外,本《规定》的立法依据还有国家制定的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称高等学校或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和本科、专科(高职)学生的管理。

【解读】本条是关于本《规定》适用对象方面的规定。

任何法律规范都要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作为调整对象,同时也要以一定的社会成员的行为作为约束规范的对象。本规定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调整的是高等学校与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约束、规范高等学校学生的行为。由于研究生和本科、专科(高职)学生在学籍管理、学习管理和生活管理等方面具有共性,将其纳入一个统一的规定中进行管理具有可行性,为避免重复规定,本条将上述学生全部纳入本《规定》的适用范围,统一按照《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要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解读】本条是对高等学校主要任务方面的规定。

作为学生管理规定,在此规定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和在管理中应当遵循的总的原则,对于明确高等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上规定对我国高等学校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总的要求。

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本条规定和明确了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

第一,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

量。高等学校人才密集、学科健全、信息丰富、科研设施和手段完善,它是一个国家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文化发展的发源地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基点。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来进行。根据《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都要贯彻这一指导思想,高等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将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作为己任。

高等学校要将国家的教育方针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自觉探索和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所谓规律,一般指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教育规律即教育实施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趋势。由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任意创造或者消灭规律,那么,在高等教育中,就必须尊重教育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否则必将受到教育规律的惩罚,不能达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第二,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如前所述,依法治校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校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同时,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为此,必须依法健全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从严规范管理行为,从而使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有章可循,免受管理人员主观随意性的影响,实现学生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高等学校依法治校和不断健全与完善规章制度。

第三,将管理与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学校在对学生实施管理中,一方面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管理和教育相辅相成,不能只抓管理而轻视教育,也不能只抓教育而轻视管理,只能将管理和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第四条高等学校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解读】本条是对高等学校学生基本要求的规定,共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关于政治理论素养和理想信念方面的规定。在政治理论素养方面,《规定》要求学生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青年学生应当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能够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在现阶段,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生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因此,青年学生应当自觉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只要掌握上述理论成果,才能够自觉地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历史责任。其中,在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第二,关于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方面的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树立爱国主义

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是要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等学校学生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深入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学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了解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学习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二是要确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高等学校学生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热爱祖国是对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的要求。作为青年学生,更应当牢固树立起热爱祖国的情感,正确地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状,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祖国的独立、完整和统一,并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将爱国热情倾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之中。三是要确立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能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其内容是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既要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又要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明的一条真理。建国以来,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经遇到过挫折,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了种种挫折和困难,使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大学生应当按照国家的要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四是要确立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观念,促进自己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成为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第三,关于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的规定。本《规定》要求高等学校学生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首先,学生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不做违法的行为。其次,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自觉养成科学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等腐朽落后的思想道德意识,提高自我锻炼、自我改造的自觉性和抵御腐蚀的警觉性,培养自己的优秀道德品质和优秀人格。再次,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的管理制度。上述准则是对学生行为的规范,遵守准则有利于良好行为的养成。学校的管理制度是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保证,因此学生必须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最后,

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抵制各种不良嗜好和不健康的现象。

第四,关于学习方面的规定。要求学生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掌握本专业知识,为日后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学生不仅要通过书本和实践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通过探索和实践,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第五,关于身体素质方面的规定。要求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的体魄。高等学校的学生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日后报效祖国和为社会服务的重任,因此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这就要求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不仅要上好体育课,也要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从而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应用指导】本章是本《规定》的总体性规定。各校在制定或修订本校的学生管理规定时,也要有自己的总则部分。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第一,明确本校制定和修订学生管理规定的目的和法律依据。对于规定目的的表述,应当与本《规定》保持一致;而法律的直接依据,主要是本《规定》,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是本《规定》的实施细则。

第二,为约束规范学校自身的管理行为,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顺利完成学校人才培养的使命,各高校的学生管理规定应当对本校的管理提出总体性的要求。学校的总体定位及总的发展目标也可简要地列入此部分。

第三,符合本部分规定对本校学生的总体性要求。在明确对学生的总体性要求时,既要与本《规定》保持一致,也可以适当突出自己的特色。例如可将本校的校风校训列入本部分。

第四,明确规定本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本章提要】本章是关于学生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权利和义务是专门的法律术语。一般来说,权利是指国家法律对权利人以某种相对自由的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来获得一定利益的许可和保障。在现代法治国家,任何人的权利都要经由法律来规定。经法律所确认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和非法剥夺。权利人可以自主处分权利,既可以行使权利,也可以不行使权利。权利人是否行使权利做出某种行为来达到特定目的,完全由权利人自己决定,即使放弃权利的行使本身也不构成违法。所谓义务,是指国家法律对义务人应作为和不应作为的约束或者规范。义务意味着义务人必须履行的一定的法定责任。凡是法定义务,必须

履行,不得放弃,否则将由有权机关强制执行。

在一个国家中,不同领域的行为主体具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公民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国家公务员有国家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而作为高等学校的学生,同样应当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其他同期的相关规定中,均没有学生权利和义务的明确规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问题逐步受到立法机关的重视。在1995年9月1日施行的《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在1999年1月1日施行的《高等教育法》中,也明确了“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并规定了学生的相应的义务。此次新修订的《规定》遵照《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关于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用一章两条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作了表述。

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列入《规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有利于完备《规定》的内容。作为高等学校实施学生管理的综合性制度规范,如果缺少学生权利义务的内容,《规定》体系则不完整。因此,为了完善《规定》体系,有必要增加这部分内容。

第二,有利于维护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如前所述,秩序表明的是社会活动的有序状态,这种状态往往要由法律来设定。法律设定社会秩序的途径是通过立法确定人们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履行的义务,并通过保障权利人利益的获得和义务人义务的履行来达到秩序状态。《规定》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也正是这种作用,只不过其作用范围限于高等学校,它所设定和维系的是高等学校这一特定范围的秩序状态。

第三,有利于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以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学生的正当权益没有受到充分重视。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如何在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同时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提上了日程。在国家法规中明确学生的权利,有利于界定学生的权利范围,有利于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自觉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第四,有助于协调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经由法律调整就成为特定的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双方均享有各自的权利,履行各自的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同时,双方在行使权利时都不能侵害相对一方的权利,都必须将尊重对方权利作为己方行使权利获得利益的前提。因此,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形成并协调二者之间的合理关系。

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解读】本条是关于学生基本权利的规定。

本项涉及的是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和使用教学资源权利的事项。高等学校的学生通过国家组织的考试,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被学校录取,在履行了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等义务之后,理应享有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的权利和使用教学资源的权利。所谓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活动,主要包括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的选课、上课、考试、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与答辩、讲座以及其他课外活动;所谓教育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资料室(电子阅览室)、体育场馆以及其他有关的教育教学设备和设施。

参加上述活动和使用上述资源,是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应当成为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

(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解读】本项是关于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权利的规定。

社会服务是学生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服务于社会的一项活动。大学生是掌握一定知识,具备一定素质的青年群体,有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在社会服务中,一方面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提供劳务,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实践环节,接触、了解社会,丰富自身的社会经验,掌握学校所不能提供的知识或信息。

勤工助学是高等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增长才干、全面发展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的一项制度。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学生参与实践、增长才干提供帮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学生可以进行勤工助学活动,这是学生的一项权利。但是,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履行勤工助学活动的有关协议和相应的义务,不得从事或参与有损大学生形象、有碍社会公德的活动,并不得影响自己学业任务的完成。

学生团体是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的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学生组织团体并开展文明健康的活动,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有利于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2)有利于学生培养组织、管理能力;(3)有利于学生在团体活动实践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学生团体开展活动服务,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学生可以按照学校的规定,组织并参加团体活动,以便在团体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文娱体育等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娱乐身心、培养情趣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在课余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学校有责任为学生开展正常的文体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解读】本项是关于学生获得奖励和物质帮助权利的规定。

奖学金是国家、社会和学校给予特定学生的奖金。奖学金有国家奖学金、优秀学

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国防奖学金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设立的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的奖励对象主要是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的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该奖学金自2002年设立并于当年开始实施,每年评定一次。

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奖励对象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且表现突出、品学兼优的本、专科(高职)学生。此项奖学金是由人民助学金改革而来的。1986年试点,1987年新入学的本科生开始全面推行,专科(高职)学生的实施时间,由各省(部、委)决定。

专业奖学金奖励的对象是师范、农林、民族、体育和航海等国家规定专业的学生。

定向奖学金的奖励对象是毕业后到边疆地区、经济困难地区和自愿从事煤炭、矿业、地质、水利等艰苦行业工作的学生。

国防奖学金的奖励对象是毕业后自愿到军队和其他国防单位从事国防工作的学生。此项奖学金,目前只在与军队或武警部队签订委托培养协议的部分大学中试行。

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奖励对象是德才表现符合学校要求的所有硕士、博士研究生;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奖励对象是德才表现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以上奖学金的奖励等次、评选办法,详见相关文件规定。

除以上国家设立的奖学金外,目前部分省(部、委)和各高等学校也设立了相应的奖学金,特别是近年来社会一些企事业单位、团体、个人在高校设立了各种形式的奖学金。

奖学金制度实质上是对学生的鼓励措施,通过实施奖学金制度,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学成后主动到祖国最需要和最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国家设立奖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规定的专业的学生以及到国家规定的地区工作的学生给予奖励。”

助学金是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经费的简称。勤工助学经费的使用原则是“有劳有酬”,由学校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在优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前提下,供全体学生选择,并根据学生所付出的劳动,给予相应的报酬。

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项保障性措施。助学贷款与奖学金不同的是,奖学金是无偿发放给学生的,而助学贷款则是有偿使用,但其仍属于学生资助的一种方式。学生助学贷款的实施具有多重意义:对于国家和学校来讲,助学贷款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成本分担”和教育成本的部分回收;从学生来看,有利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不至于因家庭经济问题而辍学,从而享受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

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解读】本项是对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公正评价和相应证书权利的规定。

高等学校应当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条件,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及其表现,对其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不受民族、出身、性别以及与评价者远近亲疏等因素的影响。能否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作到客观公正,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系到学生之间是否团结,并最终关系到能否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因此,学生有权要求学校对自己的能力和实际表现作出公正评价。

学历证书是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和承担研究生教育的科研单位,对完成学制系统内某一教育阶段学习任务的受教育者所颁发的文凭,或者说,它是以上教育机构颁发给学生的受教育程度的凭证。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分为毕业、结业和肄业三种。凡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并达到毕业要求且德、体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凡完成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但未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凡学满一年以上但未完成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停止学业的学生,发给肄业证书。

学位证书是国家以一定学术水平为标准,颁发给受教育者的反映其专业知识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凭证。根据现行学位条例的规定,我国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高等学校的本科毕业生,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1)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硕士研究生,或具有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l)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博士研究生,或具有博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按照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我国学位按照下列学科门类授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获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是受教育者在完成学制系统内某一教育阶段学习任务之后所期望达到的一个目标。但是,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的获得应当符合相应的条件。一般而言,学历证书的获得要符合教育部制定的《规定》中所规定的条件,以及各学校依据该规定确定的条件;学位证书的获得,应当符合《学位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

所规定的条件以及各高等学校及科学研究机构依据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条件。凡符合以上规定条件的学生,有权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解读】本项是对学生获得救济权利的规定。

第一是申诉权。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申诉的事由,二是申诉受理的组织。申诉事由有两类,即处分与处理。处分属于学生行为的调控机制,它与奖励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行为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处分一般因学生违法、违规、违纪而引起,例如偷窃、打架、赌博、损坏公私财物、破坏公共秩序、考试作弊等。

处理的外延要宽于处分。处分一般针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而处理的对象不一定都是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学校对学生的处理行为,范围广泛而复杂,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学校的所有处理行为都纳人申诉的范畴。一般来讲,纳入申诉范畴的处理行为应当是与学生权利义务有关的行为,例如取消入学资格、退学、休学、复学、评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免试推荐研究生、颁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等。

学校的以上处分和处理行为,都涉及学生的权利义务,从权利本位出发,国家和学校在制定学生管理规定时,应当为学生提供权利的救济机制。如果学生对学校的处分或处理持有异议,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电诉。通过学生的申诉,可以监督学校的处分或处理行为,是否事实清楚、程序正当、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理适当。

关于学生的申诉,有两类组织负责受理,一是提出申诉的学生所在学校;二是学校所在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申诉,应当先向所在学校提出,对学校的复查决定有异议,再向学校所在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诉。

第二是起诉权。学生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提出申诉,也可以依法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解读】本项规定学生除了具有以上权利之外,还享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其他权利。

该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学生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一般公民的权利;第二,学生享有法律、法规所特别规定的学生应当享有的权利,例如《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再如《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九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以上两类权利,高等学校的学生都可以享有。

明确规定学生可以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的意义在于:第一,表明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利是更为基本的权利;第二,使高等学校的学生的权利更完整;第三,避免在本《规定》中对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权利进行重复表达。

在高等学校,学生不仅是接受学校管理的对象,而且也是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体之一。因此,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也是学生的一项权利。学生有义务服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同时,又有权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及其改革提出建议,这是宪法中所规定的民主管理原则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对象,对学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等具有直接、深切的体会,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往往最为及时。因此,学校应当建立起通畅的学生意见的反馈渠道,使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学校的决策与执行的中心。对于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学校应当采纳,以切实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切实珍惜民力”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解读】本条是对学生基本义务的规定。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解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总章程,它规范国家基本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以及相关制度,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法律效力,规范着多种社会关系。法规主要分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具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它们也是我国立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违反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高等学校的学生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作为一名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所谓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主体,而不受民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诸因素的限制。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并具有如下特征:(1)基本义务表明公民的宪法地位。(2)基本义务具有制度保障或法律保障的性质。(3)基本义务与基本权利的一体性。义务是一项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更是一项为履行责任而采取的行动。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l)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保卫国家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依法纳税的义务;(6)其他诸如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以及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高等学校的学生是国家培养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高素质的公民,更应当自觉遵守这些规定。这是法治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更是对高等学校学生最基本最起码的行为规范。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解读】本项规定学生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

任何社会组织为了维系其自身的正常运行,保持其有序状态,都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高等学校也是如此。作为国家制定的管理制度,不可能非常详细和具体,学校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其做必要的延伸和细化,以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于学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管理制度,例如学籍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团体管理制度、校园管理制度等,学生应当遵守。对于学校根据上述制度所采取的措施或者作出的决定,即便有异议,也应当依据规定的途径寻求解决。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解读】本项规定学生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的义务。

学习是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达此目的,学生就应当参加学校按照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安排和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刻苦地学习和研究,以便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学业,否则将不能如期毕业、不能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高等学校的学生在校修读期间,务必要处理好学习与参加其他活动的关系,坚持以学习为主的基本原则。这既是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也是其应当履行的一项义务,更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学校学生的基本要求。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解读】本项是关于学生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和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的规定。

高等学校学生缴纳学费制度,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情况下逐步确立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高等学校的学生由国家统招统分,学生上学完全免费。这种无偿的学生资助制度对改变大学生的生源结构和保障工农子弟完成学业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但是,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等学校开始招收部分自费生和委培生,出现了按国家任务计划招收的学生不交学费或只交少量象征性学费,而按国家调节计划招收的学生需付相应学费的“双轨制”并行的情况。1994年,高等学校开始“双轨制”并轨试点,到1997年,所有高等学校实现招生并轨,除了符合国家有关减免学费规定的学生、享受国家专业奖学金的学生以及按国家任务计划招收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外,统一实行上学缴费制度。

学生缴纳的学费并非是其所需培养费用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国如此,其他很多国家也如此。有资料显示,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相对地强调受教育者个人的投资义务,例如美国高等教育学费与财源之比为23%,日本为36.7%,意大利为40%,韩国则高达73.4%;而在实行“福利型”制度的国家,学费比例较低。根据

我国1996年的规定,学生学费占培养成本的比例为25%左右。

高等学校实行上学收费,是建立国家、社会、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需要,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打破国家包办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对受教育者而言,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接受高等教育只是适龄青年中的少部分,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国家没有义务承担其全部教育费用。另外,接受高等教育往往较初等教育而言会得到稳定的职业保障、优越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经济收入等终身回报,作为对未来受益的一种事先投资,缴纳学费也是一种合理的成本补偿。此外,实行上学缴费制度,对学生认真完成学业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和诚信意识。

高等学校学生除了按国家规定履行缴纳学费的义务之外,还要承担缴纳其他有关费用的义务,例如住宿费、书费、职业证书的报名考试费等。

如前所述,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项保障性措施。助学贷款的使用原则是“有贷有还”,因此,享受助学贷款的学生,除了按规定可以减免的以外,均应按规定在毕业前或毕业后一定期限内以不同形式偿还助学贷款。此外,由于助学金的使用原则是“有劳有酬”,因此,打算获取助学金的学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解读】本项是对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要求,也是学生应当履行的一项义务。

第一,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规范是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行为的期望和要求,这些期望和要求决定着学生行为的总体水平和价值取向。教育部在颁布本规定的同时,颁布了《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高等学校应当按照该《准则》的要求规范学生行为,高等学校的学生应自觉遵守和践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的有些内容在《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中己明确规定;有些内容甚至在国家颁布的小学生、中学生行为规范中已有明确规定。这表明,一个人良好行为的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不是一件小事,有些行为要求,甚至写进了《宪法》,如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公德(《宪法》第二十四条)等,有些行为要求在多部法律中都作了明确规定,如学生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管理制度,在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生要树立正确观念,加强修养,规范行为,特别是对日常行为的规范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切不可因小而不为之。

第二,讲究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尊重教职工的劳动。讲究文明礼貌是一个社会

文明进步的标志,高等学校的学生既是最高教育层次的接受者也是未来社会先进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与创造者。因此,在校期间,养成讲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既是社会对高等学校学生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学校学生基本素质和素养的具体表现。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法规规定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教育法》第四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因此,对于己经接受过中小学教育的高等学校学生,更应模范地尊敬师长。同时,学校是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场所,学生讲究文明,尊敬师长,尊重教职工的劳动,会激发教职工更大的工作热情,促进教育教学和服务保障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知识传授和帮助,而且,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还会学到谦虚、好学、敬业的品质和精神,使自己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第三,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首先,学生处在学生群体之中,相互团结,相互关爱,是学生自身基本的心理与生存需要。其次,关心集体,培养集体荣誉感,提高集体声誉,是学生归宿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再次,热爱劳动,自食其力,是学生参与和适应社会最基本的手段和途径。任何一个社会人,都应当以诚实劳动获得合法收益,以合法收益来满足自身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现代社会,需要独创能力和首创精神,但同时也需要协作与配合。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攻关项目和一些重要的发明创造等等,都必须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才能完成。

第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也是高等学校学生应当履行的一项义务。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高度重视,加强修养,不断践行,切实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解读】本项规定学生除履行上述义务之外,还应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这些义务,一方面是学生作为公民的义务、例如作为公民,学生有服兵役的义务;另一方面是学生作为学生所应当履行的其他义务,例如《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增强体质,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

作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第一,表明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是更为基本的义务;第二,使高等学校的学生的义务更完整;第三,避免在本《规定》中对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义务进行重复表述。

【应用指导】本章涉及的是学生的权利义务问题。各校在制定和修订本校的学生管理规定时,应当重视对学生权利义务的设定。

本《规定》所列学生权利义务,主要依据的是《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这两部法律作为上位法,对本《规定》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本《规定》是

在法律规定的框架下,根据有关条文为学生设定权利义务。

各校应当依据本《规定》规定本校学生的权利义务。对于权利部分,除了根据本《规定》之外,还可以考虑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等因素,适当扩大学生的权利范围。但是,一旦为学生设定了权利,就必须保障其实现。对于义务部分,必须严格依据本《规定》的精神和条款规定,不能在法律法规和本《规定》之外,为学生创设新的义务。

第三章学籍管理

【本章提要】本章是对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规定。

学籍管理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资格和学习状态及结果的认定。学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正如任何公民都要有国籍那样,一个学生,也要有其为某校学生的学籍。一个学生一旦具有某所大学的学籍,通常情况下就应享有该校各项规定的权利,并履行该校规定的各项义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获得在该校学习、生活以及学业期满符合条件取得该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资格。学籍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涉及入学与注册、纪律与考勤、休学与复学、转学与退学、颁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等管理活动。

本章内容是高等学校学籍管理的制度规范,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依法实施管理,保障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依据,同时又是对学生在高等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具体行为的规范要求。高等学校应按照国家相应的规范要求,建立和完善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规范学籍管理行为,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并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符合规范的要求。

学籍管理内容复杂具体,本章对学籍管理进行了基本规定,它对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具有约束和指导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各高等学校应当根据本校实际规定实施细则,从而使学籍管理有章可循,工作规范。

本章首次将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在校学生的学籍管理统一规范,避免了以往那种分别规范,内容不一的现象,有利于高等学校对各类学生的统一管理。

第一节入学与注册

第七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如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解读】本条是关于学生办理入学手续,取得学籍的资格方面规定。

高等学校的学生必须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按学校的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录取的学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取得学籍。

学生取得某所高等学校学籍最重要的前提是必须参加国家规定的入学考试或国家规定的学校考核并且符合录取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的入学方式有: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保送、外语小语种单独考试以及少数体育专业单独考试。硕士生入学方式有: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推荐免试以及经教育部批准的少数高等学校组织的单独考试,博士生入学考试由学校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自行组织。通过这些方式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也必须在生源所在地的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备案,备案的学生才有资格取得学籍。

学生被录取后,应当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按期报到。逾期不报到者,学校可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在处理学生不报到的问题时,要区别情况妥善处理。

第一,学生无故逾期不报到。出自学生个人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原因,应由学生承担责任,学校可以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的处理。

第二,学生因故不能按期报到。例如学生患病、意外受伤或者父母患病确需要本人照顾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即时向学校请假,并附医院、原所属单位或街道、乡镇证明。假期期满,学生应到校报到:凡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亦可作自动放弃可取消其入学资格对待。

第三,学生因不可抗力原因不能按期报到;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学生意志以外的不可预见、不可避免或不能克服的客观因素,如地震、台风、洪水等。因不可抗力导致学生不能按期到校报到,学生可以在该因素消除后及时到校报到,并向学校说明理由,经核实后学校应当为其办理入学手续。

第八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应当请有关部门查究。

【解读】本条是对新生入学资格予以复查的规定。

新生入学后,学校应当对其进行复查。复查是高等学校对新生德智体等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一方面,通过复查以对不符合录取要求的学生及时清退,保证招生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更有针对性安排教学和实施管理。复查应在新生入学的三个个月内进行,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是否符合国家招生规定,即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是否参加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保送生、推免生是否符合条件,是否经过省级招办录取、备案等。

第二,身体情况是否符合国家关于高校学生的体检标准或要求。

第三,学校还可进行其他方面的复查或考核。

根据复查的结果,合格者予以注册,获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

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一、部长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消防安全工作的指示和段《消防安全管理条例》,把 消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 2、经常开展防火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技能培训。 3、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并及时召开会议研究整改火灾隐患措施。 4、组织义务消防队开展消防器材、消防知识训练。 5、督促检查各班组防火安全制度、措施的实施情况。 6、发生火灾,积极组织抢救,并组织有关部门查明原因,将火灾情况及处理意 见上报。 7、将消防工作与本部门的生产,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 计划; 8、为本部门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9、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检查制度; 10、组织制度符合本部门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监督实施演练。 二、消防安全员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1、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拟定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3、拟定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5、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完 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6、在员工中组织展开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预案 的实施和演练; 7、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负责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 大问题; 三、副部长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1、要在各自分管工作范围内,做好防火工作,配合分管防火消防安全员的工作, 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 2、贯彻段《消防安全管理条例》,把消防工作列入本班组工作计划。 3、对本班组员工进行防火“三懂二会”教育(懂得本岗位火灾危险程度、懂得 灭火方法,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打119火警电话)。 4、本岗位的火险隐患要了如指掌,提高警惕,并积极解决。 5、本班组工作区域内的消防器材管理好,维护好。

项目经理防火安全生产职责(5)

项目经理防火安全生产职责(5) 项目经理防火安全生产职责(五) (1)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防火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防火安全负全面责任,受消防监督机关监督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督促和检查。 (2)项目经理必须执行消防法规、规定和上级制订的防火安全制度,在履行总包对防火安全负全面责任的前提下,明确工程项目各分包单位,各施工管理部门和施工管理人员以及各施工生产岗位的防火安全职责。 (3)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落实防火安全技术措施,工程项目实行三级动火审批制度,严格动用明火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审批手续,坚持动用明火必须做到”两证一器一监护”(即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动火许可证,必须备好灭火机、必须有动火监护员)的原则。 (4)按照规定进行现场布置和搭建临时设施,在工程基础、结构、装饰的不同施工阶段,配置相适应的消防器材和专职监护、巡逻检查人员。 (5)工程项目必须有规定的场所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有专人负责管理,并与职工生活设施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6)项目经理要定期向职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同时必须建立不少于职工总人数10%的义务消防队,并定期进行消防业务知识及初起火灾扑救训练,提高工程项目自防自救能力。 (7)明确专人进行工程项目施工防火管理,建立防火档案,制订初起火灾扑救方案。防火检查、隐患整改等,必须记录在案。 (8)定期召开各分承包方领导,有关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参加的防火安全工作会议,提出不同施工阶段,不同工种的防火要求。各分承包方,各班组的班前安全活动必须有做好防火工作的内容。 (9)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组织扑救,同时向消防监督机关报警,做好火灾现场保护,并迅速如实上报,做好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落实火险隐患的整改措施。 感谢您的阅读!

重庆大学2013-2014学年(秋)数理统计AB试题与答案

重庆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数理统计》(A )课程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秋) 请保留四位小数,部分下侧分位数为:0.95 1.65u =,0.99 2.33u =,2 0.95(1) 3.841χ=, 0.95(3,6)9.78f = 一、(18分)设1X ,2X ,…,64X 是来自总体N (0,2 σ)的样本,X ,2 S 分别是样本 均值和样本方差:(1)求参数c 满足{}0.1P X S c >?=;(2)求概率22 12 22 34 {1}X X P X X +>+;(3)求322321(2)i i i D X X X +=?? +-???? ∑。(请写出计算过程) 解:(1 ) ~(1)t n -{}}0.1P X S c P c ∴>?=>= 得0.95(63)c t = 故 1.650.20638c == (2)2 ~(0,)X N σ22212(/)(/)~(2)X X σσχ∴+ 同理22234(/)(/)~(2)X X σσχ+ 2222223412122234(/)(/)(/)(/)/~(2,2)22X X X X X X F X X σσσσ+++∴=+ 22 122234{1}{(2,2)1}X X P P F X X +>=>+ 且0.50.50.51(2,2)(2,2)1(2,2)F F F =?= 得2222 1212 2222 3434{1}1{1}0.5X X X X P P X X X X ++>=-≤=++ (3)令2 ~(2,2)i i n i Y X X N μσ+=+,112n i i Y Y X n ===∑ 22 1 ()(1)n i Y i T Y Y n S =∴=-=-∑ 3232 223211(2)[()]i i i i i D X X X DT D Y Y +==??+-==-???? ∑∑ 2~(0,2(11/))i Y Y N n σ-+ ~(0,1) Y N =32 22422421 [2(11/) 4(11/)((32))256(11/32)i Y D n n D σσχσ=+=+=+∑ 二、(26分)设1X ,2X ,…,n X 是来自总体2 ~(2,)(0)X N σσ>的样本,

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

一、消防安全管理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做到所有部门的消防工作,明确有人负责管理。 二、应建立消防安全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消防安全例会,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研究、部署、落实本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和措施。 三、应建立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制度,确定巡查和检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四、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与培训。 五、应建立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应明确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定期维护、检查的要求,确保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要求。 六、应建立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其内容应明确消防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消防设施的检查内容和要求,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的要求。 七、应建立火灾隐患整改制度,明确火灾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的期限和所需经费来源。 八、应建立用电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并应明确用电防火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九、应建立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制度,并应明确用火、动火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用火、动火的审批范围、程序和要求以及电气焊工的岗位资格及其职责要求等内容。 十、应建立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制度,明确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十一、应建立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明确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十二、应建立消防档案管理制度,其内容应明确消防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消防档案的制作、使用、更新及销毁的要求。 十三、应制订有针对性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开展消防演练。 十四、火灾发生后,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疏散建筑内所有人员,实施初期火灾扑救,并报火警。应保护火灾现场,接受火灾事故调查,总结事故教训,改善消防安全管理。 附:消防网络图及责任人

小学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

*********小学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 一、校长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消防法规。 2、校长对学校范围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组织实施各级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 3、把消防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全过程,做到“五同时”即同时计划;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 4、落实消防安全经费,改善消防设施,满足消防安全需要。 5、主持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对重大消防措施和发现的火险隐患整治作出决策,并督促职能部门贯彻执行。 6、对本单位发生的火灾事故,积极组织扑救,并责成有关人员查明事故原因,限期整改。 二、分管校长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上级指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具体抓好各级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2、协助校长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对校园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分管责任。 3、组织消防安全检查,研究隐患整改措施,督促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改。

4、组织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5、做好学校消防器材配置和管理工作,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 6、对本单位发生火灾,积极组织扑救,并会同有关部门或人员查明火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处理意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明不放过;师生员工没有受到教育和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没有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7、积极选派消防安全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有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各部门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1、教导处:责任人——张广民主任 (1)各类政策、法规、上级各类相关文件的收发、传送以及相关材料、档案的管理。 (2)学生各类消防教育活动的宣传、计划、组织、安排以及材料的收集。 2、总务处:责任人—何振军 学校消防设施设备的安排、配置。 四、安全员、消防设施维护员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1、在学校校长或分管校长的领导下,做好本岗位消防安全工作。 2、熟悉和掌握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积极参加消防业务培训和学习,认真了解有关消防法律、法

大数据时代的财务经营分析报告

大数据时代的财务经营分析 主讲教师:侯振兴 1.传统供应链分析 供应链从企业的范围,可以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外部供应链是指与企业同处一个利益链条上的上下游企业,供给原来的上游企业,销售企业产品的下游企业。 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的关系:二者共同组成了企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到消费者的供应链。可以说,内部供应链是外部供应链的缩小化。 (1)供应链分析的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实现利润: ①提高客户满意度。这是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的最终目标,供应链管理和优化的一切方式方法,都是朝向这个目标而努力的,这个目标同时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 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的重要内容就是流程上的再造与设计,这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流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随着企业供应链流程的推进和实施、应用,企业管理的系统化和标准化将会有极大的改进,这些都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③节约交易成本。结合电子商务整合供应链将大大降低供应链内各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 ④降低存货水平。通过扩展组织的边界,供应商能够随时掌握存货信息,组织生产,及时补充,因此企业已无必要维持较高的存货水平。比如:丰田零库存。 ⑤降低采购成本,促进供应商管理。由于供应商能够方便地取得存货和采购信息,应用于采购管理的人员等都可以从这种低价值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具有更高价值的工作。 word完美格式

⑥减少循环周期。通过供应链的自动化,预测的精确度将大幅度的提高,这将导致企业不仅能生产出需要的产品,而且能减少生产的时间,提高顾客满意度。 ⑦收入和利润增加。通过组织边界的延伸,企业能履行它们的合同,增加收入并维持和增加市场份额。 ⑧网络的扩张。供应链本身就代表着网络,一个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系统,本身就已经建立起了业务网络。 (2)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基础理论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组织生产、采购、销售的基础,是实行产品增值的关键环节,其中涉及很多管理学基础理论。 库存管理:循环库存的部署策略,安全库存的部署策略,季节库存的部署策略。 运输管理:运输方式的选择如何,路径和网络选择如何,自营与外包,反应能力和盈利水平的权衡。 生产方式管理:订单生产,按库存生产。 信息传递:与进行供应链协调与信息共享。 (六)预算分析 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 【文件摘要】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全面预算,是指企业对一定期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作出的预算安排。 第三条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一)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缺乏约束或盲目经营。 (二)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三)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第四条企业应当加强全面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预算管理体制以及各预算执行单位的职责权限、授权批准程序和工作协调机制。 企业应当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履行全面预算管理职责,其成员由企业负责人及内部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word完美格式

最新重庆大学研究生数理统计期末考试题

涉及到的有关分位数: ()()()()()()()()()()()()2 0.950.950.950.9750.9750.9752222220.9750.0250.0250.9750.950.97520.95 1.645,16 1.746,15 1.753,16 2.12,15 2.131,1628.851527.49,16 6.91,15 6.26,1 5.02,1 3.84,27.382 5.99 u t t t t χχχχχχχχ============= 一、设123,,X X X 是来自总体~(0,3)X N 的样本。记()2 332 i 11 11,32i i i X X S X X ====-∑∑, 试确定下列统计量的分布: (1)3113i i X =∑;(2)2 3119i i X =?? ???∑;(3)() 2 31 13i i X X =-∑;(4 X 解:(1)由抽样分布定理,3 1 1~(0,1)3i i X X N ==∑ (2)因311~(0,1)3i i X N =∑,故2 2 332 1111~(1)39i i i i X X χ==????= ? ????? ∑∑ (3)由抽样分布定理, ()() () 2 2 23 3 21 1 31211~(2)3 323i i i i S X X X X χ==-=?-=-∑∑ (4)因()222~(0,1), ~23 X N S χ,X 与2S ()~2X t 。 二、在某个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调查中,随机调查了1000人,有633人收看了该节目,试根 据调查结果,解答下列问题: (1)用矩估计法给出该节目收视率的估计量; (2)求出该节目收视率的最大似然估计量,并求出估计值; (3)判断该节目收视率的最大似然估计是否是无偏估计; (4)判断该节目收视率的最大似然估计是否是有效估计。 解:总体X 为调查任一人时是否收看,记为~(1,)X B p ,其中p 为收视率 (1)因EX p =,而^ E X X =,故收视率的矩估计量为^ X p = (2)总体X 的概率分布为() 1()1,0,1x x f x p p x -=-= 11 11 ()(1)(1) (1)ln ()ln (1)ln(1)ln ()(1) 01n n i i i i i i n x n x x x n X n n X i L p p p p p p p L p nX p n X p d L p nX n X dp p p ==- --=∑∑=-=-=-=+---=-=-∏

测量系统分析指导书

测量系统分析指导书 1目的 本规定具体明确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具有恰当的统计特性,并根据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来评估所使用的量具或设备的测量能力是否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由控制计划规定的量具或测试设备并指出其相对应的关键特性。 3 术语或缩语 3.1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用一个评价人,使用相同测量仪器,对同一零件上的同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所得到的测量变差。 3.2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是用不同的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零件上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得的平均值的变差。 3.3重复性和再现性(GRR):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联合估计值。 3.4Cg:检具能力指数。 4 程序 4.1流程图 4.2 职责 4.2.1 质量保证部负责对本工作规定的建立,保持和归口管理。 4.2.2 使用部门按控制计划要求,编制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上报质量保证部批准,使用部门准备样件,实施,提供报告。质量保证部负责结果评价。 4.2.3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培训。

4.2.4 量具使用部门归档保存相应记录。 5 测量系统分析: 5.1 根据客户的要求来确定MSA,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用于大众产品用Cg值来评估,用于通用的产品的用GRR来评估,其余的产品根据客户要求来定,客户无要求的采用GRR分析。 5.2 计量仪器的MSA,采用GRR来分析。测量仪器按对应的测量产品来做评估,但对同一大类的产品,同一种工艺允许只选取一种零件作为代表性的来做GRR分析。 5.2.1 CMM的MSA,可从控制计划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零件进行,项目包括位置尺寸、几何尺寸进行GRR分析。 5.2.2 齿轮测量中心的MSA,可根据齿轮加工特性,选取对最终的齿轮精度有影响加工工艺(如插齿、剃齿、珩齿、磨齿、成品)进行GRR分析。项目选取:周节累积误差、相邻齿距误差、平均齿向角度误差、平均齿形角度误差。 5.2.3 圆柱度仪的MSA,在控制计划中涉及到使用圆柱度仪的根据加工特性可分为车加工、磨加工和零件特性分为轴类和盘类,对其分别进行圆度、圆柱度和母线平行度的GRR分析。 5.2.4 轮廓仪的MSA,根据加工特性,可在控制计划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如倒角、R圆角、距离等进行GRR分析。 5.2.5 粗糙度仪的MSA,按控制计划中规定的项目(Ra、Rz、Rt),每一类评定标准选一种公差小的,分别进行GRR分析。 5.2.6 卡板的MSA,进行GRR分析。 5.3对在控制计划中出现的万能量具,由使用部门按控制计划组织MSA,对同一类万能量具用于同一大类的产品、同一工艺、同一精度允许只选取一种作为代表性的来做GRR分析分析方法,根据客户要求分为GRR和Cg。 5.4 对带表检具全部实施MSA,但对一台多参数专用检具,允许只对最小公差的检测项进行MSA。分析方法根据客户要求分为GRR和Cg。周期为检具六个月。 5.5对卡板、塞规等专用量具,首次使用前由使用部门按控制计划组织MSA,分析方法为计数型。对同一大类的产品、同一工艺、同一精度允许只选取一种作为代表性的来做GRR分析评估。 5.6专用量检具首次使用前应进行MSA。对用于SPC过程控制点的专用量检具需定期做MSA,原则上参照检定周期。 6. MSA的实施方法: 6.1 计量仪器、带表检具及万能量具的GRR实施方法和结果评估。 6.1.1带表检具及万能量具由使用部门组织并确定三位测量者,并从过程中抽取有代表性的10个零件(选定的零件应考虑到零件加工过程中可能波及的范围),同时做好标记。每个测量者代号(A,B,C)测量10个零件三次,并分别记录在JJ/SQC-69“测量系统分析数据采集卡”输入电脑,电脑需计算的数据有: 测量者A,B,C各自的对各零件的第一至第三次的测量值及其对应的极差(最大值--最小值)R; 计算测量者A,B,C各自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测量值总和与平均值、、,以及极差的总和与平均值、和。 计算各零件测量值的平均值Xp。 计算极差的值和、、的极差,以及零件平均值Xp的均值和极差Rp。 计算重复性,即由量具变化而造成波动的变差EV,系数K1按每测量者重复测量次数而定。系数K1见附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计算再现性,由于测量者变化而造成波动的变差A V,系数K2按测量人数而定。式中,n为零件数量,r为测量次数。系数K2见附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计算重复性与再现性,GRR。

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 消防安全责任制 审批: 审核: 编制:

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调度室值班人员责任制 1、遵守调度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熟悉和掌握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熟悉各种按键的功能,熟练操练各种系统; 3、负责对消防设施的每日检查,并认真填写《调度室值班记录》和《系统每日运行登记表》,并定期对各种消防设施进行检查,保证自动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 4、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并填写《系统每日运行登记表》; 5、掌握和了解消防设施的运行、误报警、故障等有关情况; 6、熟练掌握《调度室火灾事故紧急处理程序》,火灾情况下能够按照程序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电工消防安全责任制 1、必须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后,并有操作证方可独立操作; 2、在安装和维修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3、对于违反电器管理规定的行为,电工有权进行制止,并报有关部门; 4、在变电所(机房)不准会客; 5、值班电工不得喝酒,不准擅离职守; 6、电器设备、线路要定期检修,如突发故障要立即采取措施,排除险情,并做好记录,报告领导;

7、变电所不准堆放易燃易爆和其它杂物; 8、每年雷电季节到来之前,要认真检查一次避雷设备,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维修。 保卫人员消防安全责任制 1、按时到岗值班、值宿、不得擅自脱离岗位; 2、不能酒后上班,更不能在岗位上饮酒,夜间不能脱岗睡岗; 3、不能与闲杂人员在值班室聊天,不得将其他人员留宿值班室过夜; 4、对负责的围要经常进行防火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报告,并作好记录; 5、保卫人员要会使用消防器材和报警,会扑救初期火灾,熟知所负责部位的电源、墙壁消火栓器材位置; 6、保卫人员在值班中要认真负责,出现火情应迅速报公安消防机关,拨打火警“119”,对初期火灾立即进行扑救。 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责任人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的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 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2、将消防工作与本场所的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 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3、为本场所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4、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

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消防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上级指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具体抓好各级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2、协助校长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对校园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分管责任。 3、组织消防安全检查,研究隐患整改措施,督促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改。熟悉和掌握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4、组织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5、做好学校消防器材配置和管理工作,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 6、对本单位发生火灾,积极组织扑救,并会同有关部门或人员查明火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处理意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明不放过;师生员工没有受到教育和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没有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7、积极参加消防业务培训和学习,认真了解有关消防法律、法规,熟知“三懂三会”。即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

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火灾的方法。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灭初起火灾;会报警。 8、在日常消防安全工作中做到勤检查、勤巡逻,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主动消防隐患,并认真做好台帐记录工作。

消防教职员工岗位责任制 1、了解和掌握有关消防常识,认真执行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 2、积极参加消防知识学习培训,熟知“三懂三会”具体内容。即:即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火灾的方法。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灭初起火灾;会报警。 3、爱护各类消防器材、设施,不随意挪用消防器材,不乱堆杂物而堵塞通道。 4、严格遵守禁烟、火规定和动用明火申请制度。 5、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并服从命令,做到机智、勇敢、迅速参加扑救。 6、加强对管辖范围内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公司业务数据分析

公司业务数据分析问题 摘要 本文是对公司一季度业务数据分析问题,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数据,利用SPSS 软件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分别对各业务中指标进行分析,得到各业务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现有的数据和所建立的模型,给出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针对问题一,在对业务量接近饱和问题,首先采用变异系数法求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利用灰色变权聚类法,建立白化权函数,确定聚类权、求出聚类系数,再通过比较聚类系数,得出各个业务属于哪个灰类。最后得到业务二和业务三的业务量接近饱和。 针对问题二,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得到各指标与收入的相关性系数,其中指标5与收入的相关系数为1,知指标五为收入。在这基础上通过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得收入主要和业务一和业务四相关。 针对问题三,考虑各业务之间的相关性及业务相互促进要使得收入增加。首先利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出各业务中各指标的权重,综合业务中各指标,再通过SPSS得到各业务之间的相关系数,知业务一与业务二、业务三、业务四相关性强,与业务五相关性弱;业务二与业务三、业务四、业务五相关性弱;业务三与业务四、业务五相关性弱;业务四与业务五呈负相关。相互促进情况见表六七。 针对问题四,根据现有的数据,先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出了下一个月各业务的发展情况。为扩大公司的盈利空间以及服务规模,并分析当前的状态给出以后发展的建议:1、推陈出新,使客户选择开通更多业务。2、加强对各业务的宣传。季度分析报告见模型的求解。 关键词:业务指标灰色变权聚类法变异系数法 BP神经网络预测 一问题重述

某互联网公司推出一项服务,此项服务包括5个主要的业务,这5项业务共包含8个指标,某项业务可以含有1个或多个指标,在这8个指标中其中有一个指标是收入。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开通某些业务,各个业务之间没有强制绑定关系,但是某些业务之间通过相互宣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附件中是本公司2012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包括各个业务的各个指标的数据:指标数据为0,说明该业务还没有这个指标;从0变为正数说明此项业务开始包含新的功能,新功能具有新的指标。附件中还包括此项服务带来的收入数据。 请你根据各个服务的指标数据和收入数据,完成如下问题: 1、其中某些业务的使用量接近饱和,请你建立模型计算哪些业务量接近饱和, 饱和的指标估计值是多少; 2、根据财务数据,你能判断出哪个指标是收入吗,请你说明收入主要和哪些业 务相关; 3、请你分析出各个业务之间的相关性,哪几个业务相互促进可以使得收入增加; 4、假如你是本服务的项目经理,根据现有的数据和你所建立的模型,给公司总 经理写一份季度分析报告,分析当前的状态以及以后发展的建议,如何扩大公司的盈利空间以及服务规模。 二问题分析 问题一:因某些业务的使用量接近饱和,要建立模型计算哪些业务量接近饱和,及饱和的指标估计值。对于饱和度的理解可认为,当业务中的指标趋于一个平缓的趋势时接近饱和,因为若该业务已接近饱和则对该业务的指标控制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反之则应还会有一个较大的波动趋势。因此可先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出每个业务中相应指标的权重。再采用灰色变权聚类分析求解,以饱和及不饱和作为两个灰类,聚类对象为五个业务,而影响业务的指标共有八个可作为聚类指标。建立白化权函数和彻度函数,再通过聚类权,即可得出各业务是否饱和,及其饱和的估计值。 问题二:根据题中所给的财务数据,为判断哪个指标是收入,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出发,考虑各业务中相同指标与收入的相关性,及各业务中不同指标与收入的相关性,利用SPSS软件分别计算出各指标与收入的相关系数,若指标与收入的相关系数为1,则该指标为收入。为说明收入主要和哪些业务相关,考虑各业务与收入相关性,同时考虑收入指标、各业务中指标与总收入的相关性,从而确定收入与哪些业务相关。 问题三:要分析出各个业务之间的相关性,对各业务中有1个或多个指标,我们采用变异系数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将业务中多个指标的权重综合成总指标来考虑,通过各业务中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来衡量各业务之间的相关性。要知道哪几个业务相互促进可以使得收入增加,通过Excel对收入进行分析,根据收入在某段时间的波动大小,对收入增加的时间段进行分析,考虑此阶段收入与各业务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确定哪些业务相互促进可以使得收入增加。 问题四:根据现有的数据和所建立的模型,分析当前的状态以及以后发展的建议,对如何扩大公司的盈利空间以及服务规模。首先采用BP神经网络系统法建立模型,预测出下一个月各业务中各指标的发展趋势,及其收入的发展情况,结合当前的状态,为以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三符号说明

消防安全责任制

1、 2、 3、目的: 为了加强和规范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各级消防安全职责,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落实消防安全逐级负责制。 2、适用范围: 公司各部门、全体人员 3、名词定义: 无 4、职责: 4.1 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本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 4.2综合办: 4.2.1本公司消防安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综合办负责人为消防安全归口管理责任人。 4.2.2 每年年初与各部门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并留存备查。 4.3各部门: 4.3.1 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 4.3.2 各部门应确定一人为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 4.4 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担任,消防安全管理人为 副组长,各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成员。 5、流程说明: 5.1 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 5.1.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公司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公司的消防 安全情况; 5.1.2将消防工作与本公司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 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5.1.3为本公司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5.1.4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 5.1.5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 大问题; 5.1.6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消防小分队; 5.1.7组织制定符合本公司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5.2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 消防安全管理人对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5.2.1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5.2.2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5.2.3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5.2.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5.2.5组织实施对本公司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 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5.2.6组织管理消防小分队; 5.2.7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 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5.2.8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5.3综合办负责人职责 5.3.1综合办负责人在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开展消防

消防队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编号:SY-AQ-08522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消防队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fire chief

消防队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消防队长隶属于安全监察部部长,是消防队的主管负责人。其职责是: 一、积极贯彻公司消防管理制度、规程及国家、地方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积极贯彻督促落实火灾隐患的整改,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消防道路畅通,执行上级有关消防安全指示精神; 二、负责消防队执勤战备、业务建设、防火监督、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 三、负责日常的防火检查,消防器材、设施的管理工作; 四、部署执勤、战备、训练及演练工作,掌握公司重点部位的情况,熟悉灭火作战计划,加强队员业务理论水平,建立健全防火档案,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 五、负责灭火、抢险救援的指挥工作,及时准确地调配和增援灭火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扑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

六、协同有关部门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公司,负责为公司各单位按消防标准提供消防器材,鉴定、服务、检查、更换、配发消防器材的补充工作; 七、负责本单位人员管理及考核工作; 八、负责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责任制 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规定,制定本责任制。 项目经理消防安全责任制 1、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贯彻消防法律、法规及上级对消防工作的要求,拟订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2、支持、督促副职、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协调消防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关系。 3、定期召开消防工作会议,将消防安全工作与本单位的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研究决定奖惩。 4、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五同时”。 5、加强义务消防队伍建设,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防火灭火知识、技能培训。定期开展事故预案演练,并做好演练记录,不断完善预案。

6、认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接受上级消防部门的监督检查。 7、组织实施对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禁止挪用损坏或丢失。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8、定期向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和分管副总经理报告消防安全情况。 9、发生火灾事故,组织现场指挥扑救,并按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 10、实行消防安全目标责任管理,逐级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 责任人: 安全总监消防安全责任制 在项目消防安全主要责任人的领导下,负责逐项落实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加强对生产装置、工艺设备、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 2、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分管工作范围内存在的火灾隐患。

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一、基本原则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和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逐级签订安全防火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真正把消防工作落实到实处。 3.加大检查.整改力度,除每周组织专项检查外,每天都要有保卫部三级巡查制检查安全防火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4.每年组织企业灭火疏散演练不低于二次。做好重大节日期间防火工作,并制定具体保卫方案。 1 5.加强火源,电源的管理,落实好天然气.液化气的检查制度,电气线路设备的检查制度,及时清楚火险隐患。 6.建立企业消防档案,组建义务消防队,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加强吸烟管理制度,商场为无烟商场禁止吸烟。 7.坚持做好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专项治理和检查工作,对发生火灾或火线隐患整改不及时部门,将加倍处罚责任人。 8.保障消防设施设备在位,完整好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落实维护责任人。 9.消防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公司每个员工都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消防安全职责,做到恪尽职守,各负其责,保障消防安全。 10.公司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应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对实行消防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负责,同时向各自的领导负责。

二、各级消防安全职责 2 1、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 1)贯彻执行消防安全法规、标准规范,保障公司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公司的消防安全情况。 2)将消防安全工作与公司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3)为公司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4)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5)根据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 6)组织制定符合本公司实施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7)推广先进的消防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审定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 8)配备、充实消防安全专业人员,保证消防安全专业人员 3 的素质,稳定消防安全专业队伍。 9)公司内实行的各级承包合同中,以及与外单位的各项承包合同中,都必须有消防安全技术指标、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和消防安全职责等条款,并认真考核。 10)重视和不断改善员工的劳动条件、安全和工业卫生状况;重视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 11)消防安全责任人不在时,由代理者负责。 2、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

幼儿园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幼儿园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一、园长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消防法规。 2、园长对幼儿园范围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组织实施各级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 3、把消防工作纳入幼儿园管理全过程,做到“五同时”即同时计划;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 4、落实消防安全经费,改善消防设施,满足消防安全需要。 5、主持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对重大消防措施和发现的火险隐患整治作出决策,并督促职能部门贯彻执行。 6、对本单位发生的火灾事故,积极组织扑救,并责成有关人员查明事故原因,限期整改。 二、分管园长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上级指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具体抓好各级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2、协助园长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对校园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分管责任。 3、组织消防安全检查,研究隐患整改措施,督促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改。 4、组织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5、做好幼儿园消防器材配置和管理工作,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 6、对本单位发生火灾,积极组织扑救,并会同有关部门或人员查明火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处理意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明不放过;师生员工没有受到教育和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没有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7、积极选派消防安全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有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各部门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1、副园长室:责任人——XXX 各类政策、法规、上级各类相关文件的收发、传送以及相关材料、档案的管理。 2、副园长室:责任人——XXX 幼儿园各类消防教育活动的宣传、计划、组织、安排以及材料的收集。 3、保卫室:责任人——XXX 幼儿园消防设施设备的安排、配置、检查;教室、睡眠室、办公室、食堂等的消防安全设施、措施的检查、督促、整改。 四、安全员、消防设施维护员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1、在幼儿园园长或分管副园长的领导下,做好本岗位消防安全工作。 2、熟悉和掌握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积极参加消防业务培训和学习,认真了解有关消防法律、法规,熟知“三懂三会”。即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火灾的方法。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灭初起火灾;会报警。 4、消防设施维护员工应做好幼儿园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 5、在日常消防安全工作中做到勤检查、勤巡逻,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主动消防隐患,并认真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6、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上岗。 五、教职员工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1、了解和掌握有关消防常识,认真执行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 2、积极参加消防知识学习培训,熟知“三懂三会”具体内容。即:即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火灾的方法。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灭初起火灾;会报警。

企业运营管理与数据分析模型(杨云)

企业运营管理与数据分析模型 课程大纲: 模块一、提出问题 ◇ 营运分析模型展示 ◇ 营运管理的目标和方式 ◇ 实践的思想,寻找差异 模块二、建立标准化管理与报表体系 ◇ 运营分析是战略执行的保障 ◇ 运营仪表盘原理介绍 ◇ 企业不同阶段的报表体系 ◇ 运营仪表盘运用的基本工具 模块三、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来源于流程管理 ◇ 企业运营中数据的来源流程 ◇ 标准化建设是过程管理的基础 ◇ 流程改进的环 ◇ 建立流程管理体系 ◇ 流程管理中的风险意识 ◇ 流程改进步骤与手段 ◇ 流程管理的工具 ◇ 信息化在运营管理中的作用 模块四、经营仪表盘数据工具应用(案例) 一、市场分析(产品竞争策略) ◇ 面向竞争的市场分析与管理中的应用 如何进行市场和产品细分分析 目标市场的研究、分析和选择 产品策略的图表演绎 价格分析与对策 企业如何营造持续性的赢利结构(直观的量本利分析) 案例分析与讨论 ◇ 在管理市场推广活动中的应用 市场推广活动的全程分析与管理数据分析 如何对整体促销活动进行监控和评估 如何简便发现异常费用流向和预警机制的建立 如何利用方案工具寻求最佳市场方案 案例分析与讨论 二、运营分析(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管理) ◇ 在销售管理中的应用 销售渠道的管理统计分析 渠道管理数据构架的搭建(资金流、物流系统、渠道成员关系管理台账的建立和数据分析) 销售队伍的整体规划与综合诊断信息基础建立 销售代表业绩跟踪数据体系建立方法 有效的销售计划和销售目标设立 销售的有效计划和跟踪机制建立方式 建立在可持续性发展基础上销售规模提升数据模型 ◇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公司盈利能力趋势分析 直观、动态的预算体系建模方式 产品上市财务预测案例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判断模型 项目现金流量与投资回报模型 财务比例分析与财务模型应用 ◇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公司员工结构多纬度分析 年度薪资预算方案模型制定 绩效驱动因素动态模型建立

[最新]小学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小学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黄山路第四小学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一、校长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和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消防法规. 2、校长对学校范围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组织实施各级消防安全岗位 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 3、把消防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全过程,做到“五同时”即同时计划;同时部署; 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 4、落实消防安全经费,改善消防设施,满足消防安全需要. 5、主持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对重大消防措施和发现的火险隐患整治作出决 策,并督促职能部门贯彻执行. 6、对本单位发生的火灾事故,积极组织扑救,并责成有关人员查明事故原因,

限期整改. 二、分管校长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上级指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具体抓好 各级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2、协助校长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对校园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分管责任 . 3、组织消防安全检查,研究隐患整改措施,督促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改. 4、组织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5、做好学校消防器材配置和管理工作,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 6、对本单位发生火灾,积极组织扑救,并会同有关部门或人员查明火灾原因, 提出整改措施及处理意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明不放过;师 生员工没有受到教育和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没有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不 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7、积极选派消防安全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有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各部门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