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鸿门宴文言字词句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文言字词句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文言字词句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文言字词句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文言字词句知识点归纳

1.注音释义

1 旦日飨士卒(xiǎng,用酒食款待)

2 鲰生说我曰(zōu,短小,浅陋)

3 戮力(lù,联合,一同) 4、瞋目(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5、目眦尽裂(zì,眼角、眼眶)

6、按剑而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7、彘肩(zhì,猪) 8、刀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通假字

1 距关,毋内诸侯。欲止不内(通拒,把守的意思,通纳,接纳,放入)

2 要项伯(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通俱,全。通背,背叛的意思) 4不可不蚤来(通早) 5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隔阂、嫌怨)

6 因击沛公子坐(通座,座位)

7 沛公不胜棓杓(通杯勺,酒器)

4.词类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扎)籍吏民(造产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惩罚)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秦地可尽王也(称王)

B、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止阳间行,间至军中(从小路)

C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下来) 从百余骑(使……跟从)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刑人如恐不胜(用尽)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近、接触)

E形容词用作名词

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大行不顾细谨(细枝末节)

5.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非常)

4 我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的肉)

5相去四十里。亡去不义。(古义:距离或离开。今义:到,往。)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南)今义:河北(南)省

一词多义

1、使子婴为相做,动词

2、为击破沛公军替,介词

为3、皆且为所虏被,介词

4、何辞为呢,助词

1、故听之所以,连词

故2、君安与项伯有故旧情,交情,名词

3、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副词

1、珍宝尽有之代词

之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动词

3、今者有小人之言的,助词

1、杀人如不能举好像,动词

如2、沛公起如厕往,动词

3、固不如也及,比的上,动词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积累(练习答案)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积累(练习答案) 一.通假字 1.距关,毋诸侯(“距”通“拒”,把守。“”通“纳”,接纳)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9. 皆为龙虎,成五采.(“采”通“彩”,彩色) 1.增说项王曰(说:古义:劝说,劝告;今义:说话) 2.沛公居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省) 3.亡去不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固:古义:本来;古义:坚固) 5.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古义:交往;今义:游往,游览) 6.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寿:古义:敬酒并祝人长寿;今义:祝寿。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 系) 7.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10.将军战,臣战(: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省。: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指省) 11.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的 肉) 13.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走:古义:逃跑;今义:步 行) 14.再拜献大王足下(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有活用现象的词并分析。) 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地可尽王也(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 3.亡去不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名词用作动词,合于义) 4.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5.此沛公左司马无伤言之(言:名词用作动词,告诉) 6.曾数目项王(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7.若入前为寿(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8.寿毕,请以剑舞(寿:名词用作动词,敬酒并祝人长寿) 9.樊哙侧其盾以撞(侧:名词用作动词,偏过) 10.道芷阳间行(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11.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1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名词作状语,连夜) 13.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14.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15.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

《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成五采采:通“彩”,颜色 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 3毋从俱死也 毋内诸侯毋:通“无”,不要 内:通“纳”,接纳,使进入 4距关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5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6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7不敢倍德倍:通“背”,忘恩 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9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10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11不者不:通“否”,不这样的话1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使进入14沛公不胜杯杓杓:同“勺”,酒器 14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

二、古今异义 1范增说项羽曰说:古义,劝说,劝告;今义,说话 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3亡去不义去:古义,离开,逃走;今义,离开某处前往某处4秦时与臣游游:古义,交往;今以,游玩 5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寻常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8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9将军战河北河北:古义,黄河以北; 今义,河北省 10臣战河南 ..河南:古义,黄河以南; 今义,河南省 11若入前为寿寿:古义,动词,敬酒时献祝颂之词 今义,长寿 12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离间之言; 今义,仔细说来,详细地讲13四人持剑盾步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14再拜献大王足下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最新《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学习-----好资料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积累(练习答案)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9. 皆为龙虎,成五采.(“采”通“彩”,彩色) 1.范增说项王曰(说:古义:劝说,劝告;今义:说话) 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3.亡去不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固:古义:本来;古义:坚固) 5.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古义:交往;今义:游往,游览) 6.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寿:古义:敬酒并祝人长寿;今义:祝寿。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 系) 7.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 对) 1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河北省。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指河南省)

11.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的肉) 13.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走:古义:逃跑;今义:步行) 14.再拜献大王足下(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有活用现象的词并分析。) 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秦地可尽王也(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 3.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4.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名词用作动词,告诉) 5.范曾数目项王(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6.若入前为寿(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7.寿毕,请以剑舞(寿:名词用作动词,敬酒并祝人长寿) 8.樊哙侧其盾以撞(侧:名词用作动词,偏过) 9.道芷阳间行(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10.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11.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名词作状语,连夜) 12.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13.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14.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15.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6.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17.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用作名词,危急之事) 18.君安于项伯有故(故: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 19.此亡秦之续耳(续:形容词用作名词,后续者) 20.拔剑撞而破之(破: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 2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22.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 23.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2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25.交戟之士欲止不内(止:动词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2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四一词多义 1 军:1)沛公军.霸上/封闭宫室,还军.霸上解释:名词作动词,驻军 2)为击破沛公军./项王军.在鸿门上解释:军队 3)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解释:军营 2 得: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解释:能够 2)吾得.兄事之解释:要

鸿门宴文言知识梳理(201510)

《鸿门宴》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全部、详细) 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详细) ——《鸿门宴》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鸿门宴》 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鸿门宴》 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鸿门宴》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鸿门宴》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鸿门宴》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鸿门宴》 9.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接纳、让进去) 10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二、古今异义: 1.范增说项王曰(说:古义:劝说,劝告;今义:说话)——《鸿门宴》 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鸿门宴》 3.亡去不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鸿门宴》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固:古义:本来;古义:坚固)——《鸿门宴》 5.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古义:交往;今义:游往,游览) 6.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寿:古义:敬酒并祝人长寿;今义:祝寿。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7.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9.公敢入乎(敢:古义:能够;今义:有勇气、有胆量做某事)——《鸿门宴》 10.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谢:古义:谢罪,道歉;今义:感谢) 11.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 1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河北省。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指河南省) 13.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鸿门宴》 1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的肉) 15.与……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走:古义:逃跑;今义:步行) 16.再拜献大王足下(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鸿门宴》 三、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1)沛公军(驻扎,动词)霸上。 (2)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于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3)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秦地可尽王也

高中语文《鸿门宴》知识点总大全结-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距①关,毋内②诸侯。①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 (一)实词: 1.飨土卒 (飨;犒劳) 2.夜驰之(之:到,往) 3.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4.从沛公 (从:跟从) 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挡) 7.与臣游(游:交往) 8.籍吏民 (籍:登记) 9.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副词,进入) 10.具言 (具:详细,完备) 11.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 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13.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 14.坐须臾(须臾:片刻) 15.相去(去,距离) 16.置车骑 (置;放弃) 17.督过之 (督过:责备) 18.留谢(谢:辞谢) (二)虚词 1.固不如也 (固:当然,本来) 2.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 3.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4.人有大功而击之 (而:却) 5.因言曰 (因:趁机) 6.今者有小人之言 (者:助词,不译) 7.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这样) 8.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 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10.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 11.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 三、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 ①亡去不义。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符合信义。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6.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7.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9.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0.若入前为寿。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11.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13.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4.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 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1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17.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18.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19.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20.此亡秦之续耳。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21.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2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 四、一词多义 1.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道歉

鸿门宴文言知识总结

《鸿门宴》文言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接纳) 二、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 ..时(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而听细说 ..明确(古:小人的谗言;今:地讲述。)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约为婚姻 ..(古:儿女亲家;: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所以 ..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 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 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古:鱼和肉,指被欺凌) 三、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12个) 1、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击忽失: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 3、内: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 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 4、如: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 5、倍: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6、谢: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7、意: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

鸿门宴文言知识总结及答案

鸿门宴文言知识总结及答案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令将军与臣有郤: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要项伯: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因击沛公于坐: 8、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二、偏义复词 1、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孰与君少长: 三、古今异义词古: 1、沛公居山东时 今: 古: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今: 古:古: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今:今: 古: 4、沛公……约为婚姻 今: 古: 5、相去四十里 今: 古: 6、所以谴关守关者 今: 古: 7、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今: 古: 8、而听细说 今: 四.一词多义 吾属今为之虏矣: 1.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司命之所属也: 衡少善属文:

项伯东向坐: 置之坐上: 停车坐爱风林晚: 2.坐坐而待毙: 王曰:"何坐?"曰:"坐盗": 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但坐观罗敷: 以手抚膺坐长叹: 沛公不胜杯杓: 是故百战百胜,百善之善者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3.胜胜友如云: 刑人如恐不胜: 此时无声胜有声: 故谴将守关者 君安与项伯有故 4.故故幸来告良 两狼并驱如故 扶苏以数谏故 使子婴为相 皆且为所虏 何辞为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窃为大王不取也 5.为军中无以为乐 且为之奈何 为击破沛公军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6.谢乃令张良留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使者谢罗敷: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孙叔敖举于海: 7.举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杀人如不能举: 举不胜举:

高中语文《鸿门宴》知识点总大全结,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

高中语文《鸿门宴》知识点总大全结,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实词,特殊句 式等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距①关,毋内②诸侯。①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 (一)实词: 1.飨土卒 (飨;犒劳) 2.夜驰之(之:到,往) 3.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4.从沛公 (从:跟从) 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挡) 7.与臣游(游:交往) 8.籍吏民 (籍:登记) 9.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副词,进入) 10.具言 (具:详细,完备) 11.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 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13.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 14.坐须臾(须臾:片刻) 15.相去(去,距离) 16.置车骑 (置;放弃) 17.督过之 (督过:责备) 18.留谢(谢:辞谢) (二)虚词 1.固不如也 (固:当然,本来) 2.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 3.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4.人有大功而击之 (而:却) 5.因言曰 (因:趁机) 6.今者有小人之言 (者:助词,不译) 7.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这样) 8.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 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完整版)鸿门宴知识点及练习集合

鸿门宴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飨.士卒( ) 犒.劳( ) 鲰.生( ) 卮.酒( ) 有郤.( ) 玉玦.( ) 樊哙.( ) 目眦.( ) 参乘.( ) 彘.肩( ) 刀俎.( ) 杯杓. (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距关,毋内诸侯 (2)张良出,要项伯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 令将军与臣有郤 (5)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素善.留侯张良 (2)籍.吏民 ( ) (3)范增数目.项王( ) (4)因. 击沛公于坐( ) (5)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7)沛公起如.厕( ) (8)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 4.名句填空。 (1)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__________________,天下皆叛之。 (3)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卮.酒(zh ì) 刀俎.(z ǔ) 杯杓.(sh áo) B .参乘.(sh èn ɡ) 瞋.目(zh ēn) 美姬. (j ī) C .鲰.生(z ōu) 左尹.(y ī) 戮.力(l ù) D .玉玦.(ju é) 隔阂.(h é) 披帷.(w éi) 2.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⑥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⑦皆为龙虎,成五采 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⑩毫毛不敢有所近 A .①③⑥⑦⑨ B .②④⑤⑦⑩ C .②④⑥⑧⑩ D .①③⑤⑧⑨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旦日..飨士卒 B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C .此其志不在小. D .常以身翼.蔽沛公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 .旦日飨士卒..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 B .乃令张良留谢.//则与斗卮酒,哙拜谢. C .樊哙从良坐.//因击沛公于坐. D .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6.下列句子的句式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 .大王来何操 B .亚父者,范增也 C .得复见将军于此 D .若属皆且为所虏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让:谦让。 B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过:责备。 C .大王来何操. 操:拿,携带。 D .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再拜:第二次拜。 8.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相去.四十里//沛公已去. B .沛公不胜.杯杓//不胜.枚举 C .沛公安.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D .道芷阳间.行//间. 至军中 9.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乃.令张良留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 .公为我献之.//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 C .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何辞为. 10.选出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A .沛公安在 B .大王来何操 C .为之奈何 D .何辞为 (二)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美姬(j ī) 鲰生(z ōu ) 以飨士卒(xi ǎng ) 按剑而跽(j ì) B .樊哙(ku ài ) 卮酒(zh ī) 瞋目视之(ch ēn ) 目眦尽裂(c ì) C .玉玦(ju é) 参乘(sh èng ) 切而啖之(d àn ) 不胜桮杓(be ī) D .刀俎(z ǔ) 彘肩(zh ì) 戮力攻秦(l ù) 从百余骑(j ì ) 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 ②亡去不义 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④固不如也 ⑤秦时与臣游 ⑥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 ⑦不如因善遇之 ⑧且为之奈何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并解释。(5分,每个1分)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要项伯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军 ①沛公军霸上( ) ②为击破沛公军( )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2)为 ①为击破沛公军( ) ②皆为龙虎( )③何辞为( ) (3)于 ①使人言于项王曰( ) ②贪于财货( )③长于臣( ) (4)之 ①珍宝尽有之( ) ②为之奈何( )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④鲰生说我曰……故听之( ) 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⑸幸 ①妇女无所幸( ) ②故幸来告良( ) 5.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形式,并加以解释。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④ 范增数目项王,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戮力攻秦( ) ②范增数目项王( ) ③因击沛公于坐( ) ④故遣将守关者( ) ⑤而听细说( ) ⑥坐须臾( ) ⑦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⑧若入前为寿( ) ⑨常以身翼蔽沛公( ) ⑩臣死且不避( ) 8.对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时与臣游 游:交往 B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缘故 C .沛公起如厕 如厕:上厕所

《鸿门宴》文言知识点整理习题(习题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文言知识点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距关,毋内诸侯(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良乃入,具告沛公 3.要项伯 4.不敢倍德 5.不可不蚤来 6.令将军与臣有郤 7.因击沛公于坐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二、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今义: 2.亡去不义 3.旧时与臣游 4.约为婚姻 5.所以遣将守关者 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7.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8.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9.而听细说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1.与樊哙、夏侯婴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12.再拜献大王足下 三、归纳并总结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释义 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2.沛公欲王关中秦地可尽王也3.此其志不在小4.素善留侯张良 5.项伯乃夜驰之公军6.沛公今事有急 7.亡去不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8.君安于项伯有故9.项伯杀人,臣活之 10.吾得兄事之1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12.籍吏民,封府库13.日夜望将军至 1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5.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16.范曾数目项王17.若入前为寿 18.寿毕,请以剑舞19.常以身翼蔽沛公 20.交戟之士欲止不内21.樊哙侧其盾以撞 22.头发上指23.刑人如恐不胜 2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25.此亡秦之续耳 26.大行不顾细谨,27.道芷阳间行 28.拔剑撞而破之 四、积累下列重要实词的一词多义:1、实词 如 ①闻妻言,如被冰雪②天时不如地利 ③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④万事如意 ⑤如其离违,宜别图之⑥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⑦空空如也⑧沛公起如厕 ⑨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意 ③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④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卒起不意(意料) ⑤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举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②举其一不计其十,究竟旧不图其新③举兵伐徐,逐灭之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戌卒叫,函谷举 ④举贤任能孙叔敖举于海 ⑤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⑦杀人如不能举 ⑧举世无双⑨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谢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哙拜谢 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乃令张良留谢 ⑧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幸 妇女无所幸故幸来告良 去:亡去不义(离开,动词)②相去四十里 故:①君安与项伯有故②故遣将守关者 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因击沛公于坐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口技人坐屏障中 王曰:“何坐?”曰:“坐盗。”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胜 刑人如恐不胜(尽,形容词)沛公不胜杯杓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虚词 为 客何为者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窃为大王不取也(wéi,认为,动词) 我为鱼肉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为击破沛公车 吾属今为之虏矣(wèi,被,介词) 何辞为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文言知识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教师版) 一、掌握下列文言词 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4、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5、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 6、斧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 7、宜:宜可使(应该) 8、曲:曲在赵(理亏) 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 13、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7、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18、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 19、靡:左右皆靡(退却) 20、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21、独:独畏廉将军哉(难道) 二、通假字 1、不:可予不(通“否”) 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三、解释下列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1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试卷版(含答案)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①皆为龙虎,成五采() ②距关,勿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③张良出,要项伯()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⑥令将军与臣有卻() ⑦因击沛公于坐 /置之坐上() ⑧不者,若辈皆且为所虏() ⑨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二、一词多义 1.去2.立 ①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①哙拜谢,立而饮之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②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3.谢4.因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①因击沛公于坐 ②哙拜谢②因招樊哙出 ③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5.为 ①为击破沛公军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③窃为大王所不取也)④吾属今为之虏矣 ⑤君王为人不忍⑥为之奈何? ⑦客何为者?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6.幸 ①妇女无所幸②故幸来告良 7.从 ①毋从俱死也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8.之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为之奈何? ③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9.善 ①素善留侯张良 ②不如因善遇之

10.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③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1.乃 ①乃令张良留谢/乃令张良留谢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2.去 ①亡去不义②相去四十里 13.胜 ①刑人如恐不胜②沛公不胜杯杓 14.如 ①固不如也②劳苦而功高如此 ③沛公起如厕 15.请 ①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②寿毕,请以剑舞③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 / 臣请入,与之同命 16.置 ①沛公则置车骑②置之坐上 17.且 ①且为之奈何?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臣死且不避 18.军 ①沛公军霸上②为击破沛公军 19.说 ①鲰生说我曰②而听细说 20.当 ①当是时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21.得 ①未得与项羽相见②吾得兄事之 22.然 ①沛公默然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三、古今异义 ①沛公居山东时(古:;今:。) .. ②约为婚姻(古:;今:。) .. ③项王许诺 / 项伯许诺(古:;今:。) ..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今:。) ..

统编版2020年高中语文下册《鸿门宴》文言知识点

《鸿门宴》文言知识总结 常见词汇 秦时与臣游.(游,结交)然不自意.能先入关(意,料想) 张良西向侍.(侍,陪从)若属.皆且为所掳(属,一类人) 常以身翼蔽.沛公(蔽,掩护)即带剑拥.盾入(拥,拿着)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胜,尽)大王来何操.(操,携带) 大行不顾细谨.(谨,细节)闻大王有意督过.(过,过错) 会.其怒(会,适逢) 注音 玉玦.(玦,jué,半环形玉佩。“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示意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这里是犒.(kào)劳的意思) 鲰.(鲰,zōu,卑微,浅陋)生说(读“shuì“劝告,劝诫)我曰 奉卮.酒为寿(卮zhī,酒器,大酒杯)数.目(数,shuò,多次) 戮.(戮,lù联合,一同)力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目 目眦.(眦,zì眼角)尽裂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彘.(彘,zhì,猪)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不胜.杯杓.(胜shèng,杯bēi,杓sháo,杓,同“勺”,酒器)沛公欲王.关中(王wàng,称王) 毋内.诸侯(内nà,通“纳”,接纳)樊哙 ..(樊哙,fán kuài) 通假字 成五采.(“采”通“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不.者(“不”通“否”读fou 三声,无义)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坐”是指“跪坐”姿态,不是通假字。此姿态最容易受到攻击,是最佳的刺杀时机,而站立时更容易躲避攻击,刺杀困难。)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贴身卫士) 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献上)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全、都。)(倍:通“背”,背叛,忘记。) 沛公不胜杯杓 ..(杯杓:通“杯勺”,杯子勺子,指酒力) 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 词类活用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 . word. .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积累(练习答案)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通“纳”,接纳)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9. 皆为龙虎,成五采.(“采”通“彩”,彩色) 1.范增说项王曰(说:古义:劝说,劝告;今义:说话) 2.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3.亡去不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固:古义:本来;古义:坚固) 5.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古义:交往;今义:游往,游览) 6.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寿:古义:敬酒并祝人长寿;今义:祝寿。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 系) 7.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 对) 1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河北省。: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指河南省)

11.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的肉) 13.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走:古义:逃跑;今义:步行) 14.再拜献大王足下(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有活用现象的词并分析。) 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秦地可尽王也(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 3.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4.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名词用作动词,告诉) 5.范曾数目项王(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6.若入前为寿(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7.寿毕,请以剑舞(寿:名词用作动词,敬酒并祝人长寿) 8.樊哙侧其盾以撞(侧:名词用作动词,偏过) 9.道芷阳间行(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10.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11.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名词作状语,连夜) 12.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13.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14.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15.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6.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17.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用作名词,危急之事) 18.君安于项伯有故(故: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 19.此亡秦之续耳(续:形容词用作名词,后续者) 20.拔剑撞而破之(破: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 2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22.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 23.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2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25.交戟之士欲止不内(止:动词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2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四一词多义 1 军:1)沛公军.霸上/封闭宫室,还军.霸上解释:名词作动词,驻军 2)为击破沛公军./项王军.在鸿门上解释:军队 3)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解释:军营 2 得: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解释:能够 2)吾得.兄事之解释:要 *3 使: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伯曰解释:派 2)使.子婴为相解释:让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整理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代表作品是《史记》。 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鲁迅评此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文言知识归类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同“拒”,拒守;内,同“纳”,接纳) 2、要.项伯(要,同“邀”,邀请) 3、秋豪.不敢有所近(豪,同“毫”) 4、不敢倍.德也(倍,同“背”)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同“隙”,嫌隙) 7、因击沛公于坐./置之坐.上(坐,同“座”) 8、拔剑切而啗.之(啗,同“啖”,吃) 9、参.乘(参,同“骖”) 10、沛公不胜桮杓 ..(桮杓,同“杯勺”) 11、不.者(不,同“否”) (二)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 ..时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省名 2、而听细说 ..,欲诛有功之人 古义:指小人离间之言今义:详细的说明或叙述 3、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古义:意外之事今义:很,十分 5、将军战河北 .. ..,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省名 (三)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沛公军.霸上(军:驻扎)

[鸿门宴]文言现象归纳

[鸿门宴]文言现象归纳 鸿门宴 ⑴通假字 ①具告以事“具”通“俱” ②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③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 通“早” ⑥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 ⑦沛公不胜桮杓“桮”通“杯”,“杓”通“勺” ⑧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⑨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⑵古今异义 ①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地区。今义:山东省。②约为婚姻 古义:结成亲家。今义:指男女合法结为夫妻关系。③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太,很。⑤人为到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的对象。今义:鱼的肉。⑥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义:第二次。今义:又。⑶一词多义 ①军: 沛公军霸上驻军,动词从此道至吾军军营,名词②幸: 妇女无所幸宠幸 故幸来告良特地 ③善: 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好不如因善遇之友好地 ④道: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从此道至吾军路,名词 ⑤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好像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比得上沛公起 如厕,因招樊哙出到,往⑥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下,占领 杀人如不能举全,尽⑦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乃令张良留谢辞别⑧意: 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料想⑷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当夜,当晚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向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的翅膀一样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B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军沛公欲王关中称王籍吏民登记户口范增数目项王以目示意,使眼色若入前为寿上前刑人如恐不胜施加肉刑道芷阳间行取道 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好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近,接触 C.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带领欲止不内使……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让……做王拔剑撞而破之使……破⑸特殊句式 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 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长于臣。(介词短语后置) 具告以事。(介词短语后置) 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句) ⑹成语警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劳苦功高秋毫无犯

《鸿门宴》文言知识练习答案

《鸿门宴》文言知识练习答案 一、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 距关,毋内诸侯() 2. 张良出,要项伯()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 令将军与臣有郤() 6.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 二、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1、军①沛公军霸上:③初一交战, 2、如①劳苦而功高如此: 3、倍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谢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5、举①杀人如不能举: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6、胜①沛公不胜: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7、置 ①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③乃置酒大会宾客: 三、指出并解释划线词语的词类活用 1. 道芷阳间行() 3. 沛公欲王关中() 5. 范增数目项王() 7. 此其志不在小() 9.吾得兄事之()11.道芷阳间行() 13.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4.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四、指出句式并翻译1、籍何以至此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②从此道至吾军:④勇冠三军: ②沛公起如厕:③固不如也: ②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乃令张良留谢: ②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 ④举不胜举: ②刑人如恐不胜: ④此时无声胜有声: ②置之坐上: 2.沛公军霸上() 4.籍吏民,封府库() 6.若入前为寿() 8. 素善留侯张良() 10.常以身翼蔽沛公() 12.项伯杀人,臣活之() ) )15.项伯杀人,臣活之()

3、具告以事 4、若属皆且为所虏 5、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大王来何操五、翻译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译文: 2、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译文: 3、常以身翼蔽沛公 译文: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译文: 5、范增数目项王译文:六、文化常识判断 1?文中称刘邦为"沛公”,是因为公元209年,刘邦响应陈涉起义于沛,被立为沛公。()2?左司马:文中指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3?都尉:是指职位仅次于将军的武官。 3?古代礼仪中,坐次十分讲究,一般来说是"宾主坐,南北面;君臣位,东西面。”()4?“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中的“龙虎”是皇权的标志,古人把北极星看作是天帝的居所,把龙虎星宿看作是天帝的守护神。() 5?“君”和“公”都是对对方的敬称,常用于平辈之间。() 6?中国天文学的传统星象体系为四象二十八宿。() 一、通假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