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与文化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5
社会学概论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A.巴纳德 B.涂尔干C.科塞 D.麦克雷戈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 D.礼仪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A.主动性 B.自觉性C.互动性 D.强制性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A.工作单位 B.家庭C.社区 D.大众传播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18、组织的核心是 (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C.组织 D.人的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 )A.速度日趋加快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家庭规模小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 ( )A.文化区B.文化区域C.文化圈D.边际文化E.多元文化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 ( )A.整体性B.综合性C.广泛性D.应用性 E.多样性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6、文化交流包括()A.文化接触B.文化冲突C.文化采借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A.适应环境B.实现目标C.统一内部D.维持价值E.更新价值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A.政治B.经济C.文化D.意识形态E.心理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 (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E.马克思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 ( )A.技能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C.行为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E.文化社会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组织结构2、制度化控制3、社会现代化4、社会问题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实行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
美国考古学家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辨认字迹确定是由14人刻写。
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C.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D.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2.“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
”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3.《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这反映了雅典A.实行民主政治B.注重法制建设C.建筑水平高超D.文化繁荣昌盛4.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处。
下列古罗马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罗马共和国②东罗马帝国③罗马城邦④罗马帝国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5.古代罗马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
以下属于古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①《掷铁饼者》②《十二铜表法》③《荷马史诗》④《儒略历》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③6.方方在学习某段历史时做了以下记录。
根据记录判断这是哪一历史时期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斯巴达D.罗马共和国7.希腊的建筑艺术对后世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 A.寺庙B.神庙C.宫廷D.水利8.建筑是凝固的历史。
下图罗马万神庙可以印证的历史信息是A.吸收了希腊廊柱式建筑的特点B.罗马建筑多用作庆祝凯旋场所C.罗马建筑多用于开展竞技体育D.建筑多用石材以彰显节俭风尚9.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廷帝国10.2019遂宁国际马拉松于2019年10月20日星期日上午8:00在遂宁市体育中心开赛。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篇一: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 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a.社会成员心理 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 d.文化规范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a.巴纳德 b.涂尔干c.科塞 d.麦克雷戈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 d.礼仪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a.主动性 b.自觉性c.互动性 d.强制性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a.工作单位 b.家庭c.社区 d.大众传播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18、组织的核心是 (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c.组织 d.人的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 )a.速度日趋加快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家庭规模小 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 ( )a.文化区 b.文化区域c.文化圈 d.边际文化e.多元文化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 ()a.整体性 b.综合性c.广泛性d.应用性 e.多样性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 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 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6、文化交流包括()a.文化接触 b.文化冲突c.文化采借 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a.适应环境 b.实现目标c.统一内部 d.维持价值 e.更新价值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a.政治 b.经济c.文化 d.意识形态e.心理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 d.韦伯 e.马克思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 ( )a.技能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c.行为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e.文化社会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组织结构2、制度化控制3、社会现代化4、社会问题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一模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法律文献中不属于《罗马民法大全》的是A.《查士丁尼法典》B.《法理概要》C.《十二铜表法》D.《新法典》2.英国历史学家彼德·弗兰科潘指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速度和广度令人难以置信,影响更深远的一点是:尽管常常被人们忽视他留在身后的巨大遗产以及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汇融合。
这段话说明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B.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C.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D.征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3.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A.丝绸之路B.郑和下西洋C.希波战争D.亚历山大大帝东征4.古罗马法律缜密,法律体系完备。
该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这部法律是A.《法理概要》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新法典》5.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该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6.“不断的扩张使其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并将其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
”材料中的“大帝国”是()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7.阿富汗境内的巴米扬大佛包含希腊化的造像元素,这应该与下列哪位人物的历史活动有间接关联A.伯里克利B.亚历山大C.胡夫D.查理大帝8.希腊的建筑艺术对后世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 A.寺庙B.神庙C.宫廷D.水利9.从“元老院操纵国家政权”“布匿战争”“奴隶起义”“角斗士”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希腊文明的繁荣B.雅典文明的兴盛C.罗马共和国D.罗马帝国10.下图是九年级历史组教师集体备课时教师甲准备的一张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图片,教师乙很快认为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下列原因正确的是A.主持人应站立发言B.窗口有人偷窥C.开会人员都应摘下头巾D.与会人员不应有妇女11.古代世界文明多元发展。
社会学概论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A.巴纳德 B.涂尔干C.科塞 D.麦克雷戈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 D.礼仪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A.主动性 B.自觉性C.互动性 D.强制性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A.工作单位 B.家庭C.社区 D.大众传播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18、组织的核心是 (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C.组织 D.人的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 )A.速度日趋加快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家庭规模小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 ( )A.文化区B.文化区域C.文化圈D.边际文化E.多元文化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 ( )A.整体性B.综合性C.广泛性D.应用性 E.多样性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6、文化交流包括()A.文化接触B.文化冲突C.文化采借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A.适应环境B.实现目标C.统一内部D.维持价值E.更新价值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A.政治B.经济C.文化D.意识形态E.心理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 (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E.马克思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 ( )A.技能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C.行为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E.文化社会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组织结构2、制度化控制3、社会现代化4、社会问题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社会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分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题三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全卷采用闭卷形式。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正确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错误涂黑)1.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2.海洋拥有多样的资源,如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等。
()3.中国古代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之初农民的朴素认识。
()5.萨拉热窝事件是“二战”的导火索。
()6.网上交往具有虚拟的特点,我们要拒绝网上交友。
()7.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8.人大代表田某向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建设金融强国的建议,这是人大代表行使立法权的体现。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思维导图。
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情景与该“传统农业”相符的是()A.B.C.D.10.从思维导图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①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②人类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③自然环境反映和适应了人文环境④人口密集是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3年暑期,浙江省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省内研学活动。
下图为研学区域地形图。
完成下面小题。
11.研学首日抵达地处山谷的某村落,该村落位于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2.次日天气晴朗,分两队开展研学。
大学社会学概论考试(试卷编号121)1.[单选题]列宁指出,划分阶级诸要素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不同是()A)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B)在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C)取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D)在历史上一定的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答案:A解析:2.[单选题]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是指A)文化传播B)文化采借C)文化杂交D)文化冲突答案:D解析:3.[单选题]提出“亚文化群体犯罪理论”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A)默顿B)科恩C)塞林D)罗斯答案:B解析:4.[单选题]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彼此密切配合的社会互动形式称( )A)合作B)学习C)共享D)交换答案:A解析:5.[单选题]强调亲临其境,融入社会,和被研究者“打成一片”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是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实验法解析:6.[单选题]最早提出“社会控制”一词并加以阐述的社会学家是( )。
A)罗斯B)帕克C)库利D)米德答案:A解析:7.[单选题]我国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学者是A)章太炎B)谭嗣同C)严复D)康有为答案:B解析:8.[单选题]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
( )A)迪尔凯姆B)帕森斯C)韦伯D)吴文藻答案:C解析:9.[单选题]韦伯的主要著作有 【 】A)《社会静力学》B)《社会分工论》C)《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答案:C解析:10.[单选题]文化反哺又称为A)继续社会化B)再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重新社会化答案:C11.[单选题]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流,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是( )A)访谈法B)典型调查C)观察法D)个案研究答案:A解析:12.[单选题]自杀论》的作者是(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答案:C解析:13.[单选题]下列属于“信息社会论”的代表人物的是A)托夫勒B)摩尔C)贝克D)帕森斯答案:A解析:14.[单选题]斯梅尔瑟的价值累加理论提出,导致集体行为发生的因素有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D解析:15.[单选题]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的是( ) 。
社会学概论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A.巴纳德 B.涂尔干C.科塞 D.麦克雷戈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 D.礼仪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A.主动性 B.自觉性C.互动性 D.强制性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A.工作单位 B.家庭C.社区 D.大众传播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18、组织的核心是 (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C.组织 D.人的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 )A.速度日趋加快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家庭规模小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 ( )A.文化区B.文化区域C.文化圈D.边际文化E.多元文化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 ( )A.整体性B.综合性C.广泛性D.应用性 E.多样性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6、文化交流包括()A.文化接触B.文化冲突C.文化采借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A.适应环境B.实现目标C.统一内部D.维持价值E.更新价值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A.政治B.经济C.文化D.意识形态E.心理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 (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E.马克思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 ( )A.技能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C.行为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E.文化社会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组织结构2、制度化控制3、社会现代化4、社会问题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社会学概论》新修试卷题库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一:单选题1. 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C )。
A. 罗斯)B. 默顿C. 迪尔凯姆D. 韦伯备注:罗斯(“提出社会控制”);默顿(中程理论);韦伯(社会分层理论)2. 整合作用是指(C )。
A. 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 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 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整体D. 一个社会的稳定3.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A. 享乐主义B. 权力主义C. 悲观主义D. 乐观主义4. 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A )。
A. 朋友谈心B. 观众看电影C. 顾客的摩肩接踵D. 乘客之间前拥后挤5. 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根本)区别是(C )。
A. 语言B. 思维C. 劳动D. 直立行走6. 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 )。
A. 核心家庭B. 主干家庭C. 联合家庭D. 其他家庭7. 社会保险是(B )。
A. 社会救助B. 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 社会福利D. 人身、人寿保险9. 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A )。
A. 人际关系密切B. 规模较小C. 存在长久D. 综合性功能10. 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C )A. 消极的控制B. 外在的控制C. 积极的控制D. 非正式的控制1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1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
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1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14.社会保险是( B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1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社会学概论试题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4页,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4页至8页,共8页;选择题40分,非选择题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社会学的地位置于其他社会科学之上的论点是A.“中心论” B.“平列论” C.“特殊论” D.“层次论” [ ]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A. 奥古斯特•孔德B.赫伯特•斯宾塞C.埃米尔•涂尔干D.马克思•韦伯[ ]3.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A.社会关系B.业缘关系C.结合关系D.人际关系[ ]4. 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
通常将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A.文化冲突B.文化濡化C.文化传播D.文化移植[ ]5.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A.描述性功能B. 解释性功能C. 规范性功能D.预测性功能[ ]6. 孙本文认为社会的四大要素是:地理要素、生物要素、————和心理要素。
A.经济要素B.政治要素C.文化要素D.社会要素[ ]7.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变动的基本特征是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8.岗前培训是______的重要表现。
A. 预期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发展社会化D.再社会化9.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学中称之为A. 偶发聚集体B.社会类属C. 大众D.公众10.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A. 组织环境B.经济关系C. 群体利益D.群体凝聚力11.普那路亚家庭又称A. 血缘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偶婚制家庭D.专偶婚制家庭12.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在一切婚姻动机中,只有______才是自始至终起决定作用的稳定因素。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000341.A·G·弗兰克提出了( ) A.增长极限论 B.后工业论 C.依附论 D.世界体系论2.世界上人口城市化最早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3.在联合国人口司划分的九类地区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 ) A.西欧B.美国C.前苏联D.发展中国家4.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危机B.文化的发展与传播C.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D.革命条件的成熟5.根据社会约束力的强弱,以下排序中正确的是( )A.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宗教B.法律、宗教、风俗习惯、道德C.风俗习惯、道德、宗教、法律D.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6.“入乡随俗”是一种( )行为。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顺从7.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发表的( )被认为是社会学研究社区的标志。
A.《经济与社会》B.《社区与社会》C.《社区》D.《中等市镇》8.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 ) A.马克思 B.韦伯 C.涂尔干D.戴维斯与摩尔9.组织平衡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 )之间的平衡关系。
A.组织目标与成员需要B.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C.组织与环境D.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10.人类的第一种家庭形式是( )A.专偶婚制家庭 B.偶婚制家庭 C.伙婚制家庭 D.血婚制家庭11.群体动力论最早由( )提出。
A.霍曼斯 B.克里斯蒂 C.米勒 D.勒温12.一群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进行维权斗争的妇女属于( )A.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C.群体 D.组织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对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性。
A.大众传播媒介B.家庭C.阶级D.同辈群体14.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15.列维—斯特劳斯对文化的定义是( )A.文化是不同民族的生活形式 B.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C.文化就是社会D.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16.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关系称()A.社会关系B.社会制度C.社会结构D.社会规范17.研究社会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平衡关系与相互协调的规律的学说,孔德称之为( )A.社会物理学B.社会学C.社会动力学D.社会静力学18.( )是中国较早讲授和研究社会学的先驱者之一,1923年曾担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专题34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专题突破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阅读下表“印欧人的迁徙”,据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原聚集地迁徙过程黑海北岸印欧人来到小亚细亚,被称为赫梯人,前1595年,灭古巴比伦王国,赫梯成为近东大国黑海以东印欧人分化为伊朗语族和印度语族,其中伊朗语族的波斯人在公元前6世纪建立大帝国黑海以西印欧人前2000年初,入侵意大利;前6世纪,其中的拉丁人建立了罗马A.产生了古代许多显赫一时的国家B.引发古代西亚、南亚文明的衰弱C.有利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D.推动了最早一批奴隶制国家的兴起2.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大概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断了古印度的哈拉帕文化,建立起了吠陀文化,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这反映了A.印欧人迁徙影响南亚文化发展B.亚欧游牧民族迁徙中断了古印度文明C.农耕文明不断向古代印度扩张D.东正教发展成为古印度时期主要宗教3.《赫梯法典》关于“马”有如下的规定:第六十一条:假如任何人获得良种的马而消除它的烙印,它的主人发现了它,则消除烙印的人应交付七匹马……同时用自己的房屋担保。
第六十四条:假如人盗窃拉车的马,则其案件也如此。
这段材料可以说明①赫梯人广泛使用马和马拉战车②马对游牧民族的迁徙极其重要③《赫梯法典》是日耳曼法的前身④促使赫梯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汉书》载,汉初被匈奴占据的河西走廊“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经过汉武帝以后近一百二十年的开发,“河西殷富,带河为固”;西晋以后,该地区的农业逐渐衰退。
这表明河西走廊的农业发展A.深受农牧转换的影响B.面临五胡内迁的冲击C.依赖基层社会的治理D.取决区域人口的迁徙5.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是南下移民的交汇地,那里的人来自中原各地,言语腔调各有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留驻下来的移民和本地人交融,并产生了大家都能接受和听得懂的地方语言。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60分没问题)社会学概论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A.巴纳德 B.涂尔干C.科塞 D.麦克雷戈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 D.礼仪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A.主动性 B.自觉性C.互动性 D.强制性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 ) A.工作单位 B.家庭C.社区 D.大众传播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18、组织的核心是 (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C.组织 D.人的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 )A.速度日趋加快 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家庭规模小 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 ( )A.文化区 B.文化区域C.文化圈 D.边际文化E.多元文化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 ( )A.整体性 B.综合性C.广泛性 D.应用性 E.多样性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 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 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6、文化交流包括()A.文化接触 B.文化冲突C.文化采借 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A.适应环境 B.实现目标C.统一内部 D.维持价值 E.更新价值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A.政治 B.经济C.文化 D.意识形态 E.心理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 ( )A.孔德 B.斯宾塞C.涂尔干 D.韦伯 E.马克思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 ( )A.技能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C.行为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E.文化社会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组织结构2、制度化控制3、社会现代化4、社会问题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单项选择题1、古代文明最初是在哪些地区产生的?()A. 中东地区B. 北美地区C. 南美地区D. 欧洲地区2、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摇篮”的是哪个古代文明?()A. 古朝鲜文明B. 古埃及文明C. 两河流域文明D. 印度河流域文明3、古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其建筑技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关于金字塔的一部描述正确的是:A.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用于保存法老的尸体和陪葬品B. 金字塔是用金属制成的,坚固耐用,能抵御风沙侵蚀C. 金字塔是为纪念埃及伟大的女王克丽奥帕特拉而建D. 金字塔的建造体现了古埃及人对土地的崇拜和农业的重要性4、在古希腊的城邦中,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最为著名。
以下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错误的是:A. 雅典的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对国家大事进行投票表决B. 雅典的陪审法庭由所有成年男性公民组成,独立审判案件C. 雅典的民主政治使得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能担任政府公职D. 雅典的城邦制度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5、题干: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反映了古埃及人怎样的社会结构?选项:A、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B、严格的等级制度C、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D、广泛普及的文化教育6、题干: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是什么?选项:A、民主制度B、中央集权制C、部落联盟制D、封建制度7、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埃及文明的特征?A. 发展了复杂的灌溉系统B. 建造了金字塔等宏伟建筑C. 创造了象形文字D. 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8、关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种姓制度是一种开放的社会等级制度,允许个人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B. 婆罗门阶层主要由国王和武士组成,负责国家的军事和行政管理C. 吠舍阶层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贸易等工作,属于平民阶层D. 首陀罗阶层拥有较高的宗教地位,负责宗教仪式的主持9、题干:下列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描述,正确的是:A.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B. 金字塔是用现代建筑材料建造的,反映了古埃及的工程技术水平C. 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体现了奴隶社会的剥削关系D. 金字塔的建造完全依靠法老的个人力量 10、题干:关于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B.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者汉谟拉比是巴比伦王国的第一位国王C.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军事和政治的规定D.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目的是为了巩固汉谟拉比个人的权力11、古代埃及文明形成的大河流域是()A、尼罗河流域B、幼发拉底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和长江流域12、下列哪个文明不属于中近东地区文明()A、苏美尔文明B、希腊文明C、巴比伦文明D、赫梯文明13、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这部法典被称为:A. 十二铜表法B. 汉谟拉比法典C. 埃及法典D. 《摩西五经》14、下列关于古希腊城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城邦之间政治制度完全一致B. 布尔乔亚阶级是城邦政治中的主要阶层C. 雅典民主制度为全体公民提供了参政机会D. 城邦的繁荣与衰退主要受地理位置决定15、下列关于古代埃及文明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社会学概论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A.巴纳德 B.涂尔干C.科塞 D.麦克雷戈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 D.礼仪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A.主动性 B.自觉性C.互动性 D.强制性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A.工作单位 B.家庭C.社区 D.大众传播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18、组织的核心是 (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C.组织 D.人的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 )A.速度日趋加快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家庭规模小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 ( )A.文化区B.文化区域C.文化圈D.边际文化E.多元文化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 ( )A.整体性B.综合性C.广泛性D.应用性 E.多样性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6、文化交流包括()A.文化接触B.文化冲突C.文化采借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A.适应环境B.实现目标C.统一内部D.维持价值E.更新价值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A.政治B.经济C.文化D.意识形态E.心理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 (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E.马克思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 ( )A.技能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C.行为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E.文化社会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组织结构2、制度化控制3、社会现代化4、社会问题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第 1 页 共 5 页 课 程 西方社会与文化 考试形式 闭卷(90)分钟 考试日期 阅卷教师 得 分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Part I. Decid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T) or false (F). (10%) 1. 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includes all European countries. _________ 2. Northern Ireland is significant because of i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_________ 3. Most British people are Protestants while most Irish people are Catholics.________ 4. The oldest institution of government in Britain is the Monarchy. _____________ 5. The divine right of the king means the sovereign derived his authority from his subjects. ________ 6. Britain, like Israel, has a written constitutions of the sort which most countries have.______ 7. In the UK, a government cannot stand for longer than five years except in 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 ________ 8. In the UK, anyone who is eligible to vote with 500 pounds as deposit can stand as an MP. 9. The purpose of British education is not only to provide children with literacy and the other basic skills but also to socialize children. 10. Public schools are par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funded by the government.
Part II. Choose th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or answers the questions. (60%)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considered a characteristic of London? A. The cultural centre. B. The business centre. C. The financial centre. D. The sports centre.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itain? A. Economic difference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B. Differences of social systems between Scotland and Wales. C. Class differences between a white-collar worker and a blue-collar worker. 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immigrants and the British. 3. The Tower of London, a historical sight, located in the centre of London, was built by ________. A. King Arthur B. Robin Hood C. Oliver Cromwell D. William the Conqueror 4. Who were the ancestors of the English and the founders of England. A. The Anglo-Saxons B. The Normans C. The Vikings D. The Romans 5. In the 17th century, the English government encouraged people from Scotland and Northern England to emigrate to the north of Ireland, because_________ A. they wanted to increase its control over England B. they had too many people and didn’t have enough space for them to live in Britain C. they intended to expand their investment 第 2 页 共 5 页
D. they believed that Ireland was the best place for them 6. In 1969, the first British soldiers were seen on Northern Ireland street. They came first_______. A. to maintain traffic order in Northern Ireland B. to protect Catholics C. to protect Protestants D. to replace the Royal Ulster Constabulary since they were unable to keep social order 7. How many counties are there in Northern Ireland? A. 26 B. 6 C. 32 D. 20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true description of the Queen’s role? A. The Queen selects the Prime Minister and the Cabinet. B. The Queen symbolizes the tradition and unity of the British state. C. The Queen acts as a confidante to the Prime Minister. D. The Queen is the temporal head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feature of the House of Lords? A. Lords do not receive salaries and many do not attend Parliament sittings. B. It consists of the Lords Spiritual and the Lords Temporal. C. The lords are expected to represent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D. Most of the lords in the House of Lords are males.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bout the electoral campaigns? A. Big parties can buy time to broadcast their policies on the television. B. There is a limit on the amount of money candidates can spend in their constituency campaign. C. Candidates and their supporters go door-to-door persuading voters to vote for them. D. Candidates criticize each other’s policies to show how good their own policies are. 1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 about the Conservative party is NOT true? A. It has been in power for an unusually long period of time. B. It prefers policies that protect individual’s rights. C. It receives a lot of the funding from big companies. D. It is known as a party of high taxation levels. 1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bout class system in the UK? A. People of different classes tend to read different kinds of newspapers. B. Class division is only decided by people’s income. C. Though social advancement is possible, class affects a person’s life chances. D. The way people speak may identify them as belonging to a particular class. 1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true descrip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UK? A. They are well represented in the British Parliament. B. They are economically poorer than the white population. C. They are treated unfairly by the justice system. D. They are threatened by some racist groups. 1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n effect of immigration on British society? A. There is now a varied cuisine for people to choose from. B. Class tension has increased. C. New forms of popular music have emerged. D. Different religious beliefs have been practiced activ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