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工程

关于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工程

关于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工程
关于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工程

—1—

目和2016年的嘉祥县西关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中梁宝寺矿区避险搬迁安置项目和西关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项目。

二、部分项目存在手续不全、不规范问题

部分项目缺少施工许可手续,如: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看守所、拘留所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等项目都已基本完工,但仍未办理施工许可;嘉宁小区公租房一期配套、城乡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黄垓镇张垓小学等项目缺少工程规划许可、土地证或用地规划许可等手续。

三、项目招投标管理混乱

东北新城区污水管网工程兖兰路东段排水工程采用发包方式;第三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看守所、拘留所施工、监理、看守所安防系统等项目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拘留所安防系统工程采取竞争性磋商方式采购。

四、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

有些项目资金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大部分项目没有建立专户,未进行专账管理。第三污水处理厂工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没有资金明细;山东益大新材料有限公司油系针状焦高精细化学材料综合利用项目即没有收支明细,也没有原始凭证。

五、存在的其他问题

社会福利中心项目申请PPP项目前期工作费,前期论证材料不完善,缺少PPP项目合同,项目资金还在财政局账户没有拨付项目单位;司法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为与公安局

—2—

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合并建设,项目前期手续由司法局办理,后期手续由公安局办理,目前司法局项目上级扶持资金还没有全部拨付用于项目建设,两个单位还需加强协调配合。

请各责任单位对照问题清单抓紧整改,解决措施要具体可行,务必于6月30日前将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确保我县在迎接国家及省市稽查中不发生任何情况。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住建局、招投标中心等部门要主动对接、靠上服务,为做好迎查积极努力想办法,对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进行化解。下步,县督查办将联合相关单位对项目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整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推诿扯皮、拒不整改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将严肃问责。

附件:2014-2017年中央、省预算内、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等上级资金扶持项目稽查发现问题汇总

2017年6月21日

嘉祥县督查考核委员会督查办公室2017年6月21日印发

—3—

农村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农村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基本情况 **行政村位于**县西南部25公里处,全村现有5个自然村共120户515人,大家畜52头,耕地面积3843亩,经济林144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苹果、核桃为主,属于我县粮油干果主产区之一,人均纯收入1664元。目前我县拟定在该村修建移民新村,安置柏峪乡贫困户100户400人。**人口将达到220户915人。 本项目区地处塬区,干旱缺水,人畜饮水要到10里以外的地方拉水吃或到沟底肩挑畜驮,每方水价高达7元钱。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农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农村对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缺水已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稳定,群众强烈要求兴建一处引水工程,以便解决群众生活、生产用水,达到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二、工程设计 经水利局领导及技术人员与乡、村干部对该工程进行现场勘测,本着节约投资、综合利用、科学规划的设计原则,坚持优选方案采取自流引水形式,该工程由高位蓄水池、集水池、输配水管道等设施组成。 1、取水工程设计

以梁家山供水站高位水池水为取水水源,经化验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且水源水量充沛可靠,完全可满足设计年限内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及农业发展的要求。 在吉子湾村建100 m3减压浆砌料石调节蓄水池一座。 2、输配水管线安装 根据规范,水源到高位蓄水池之间的输水管道设计流量为供水区最高日需水量。从输水干管引入村庄的配水干管其设计流量为供水区最高日最高时需水量。 安装输水管道10000m,其中φ63PE管3000 m,φ50PE 管4200m,村中配水干管φ40PE管2800m,入户进院支配水管由群众自愿、自筹解决,达到供水系统全部入户,不留集中供水龙头。 三、施工及其应注意问题 施工时除严格要求保质保量进行加工施工和安装外,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浆砌块石蓄水池 砌筑必须严格保证各向缝内的砂浆饱满。块石厚度应大于200毫米,形状规则整齐,不得采用已风化及带有水锈和裂纹的块石。池壁上不准留脚手眼。 2、输配水管道安装 输配水管道安装时,必需严格按照新施工规范精心施工,以保证管道安装质量。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施水务统一管理,是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目标。本文就论述了水务一体化的含义及其优越性,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一)、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调研报告】 城乡供水一体化必要性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调研报告】城乡供 水一体化必要性 为了助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建成人民满意的民生工程,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3年工作要点,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调研组,在吴继业副主任的带领下,于5月底至6月上旬,对我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到沿82省道一级供水管线,头陀镇、北洋镇二级供水管线,北洋镇村民用户三级管线等地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区府办、住建局、自来水公司、财政局、发改局等有关单位的工作汇报。根据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现将我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障群众用水安全的一项重要民生实事工程,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xx年,为有效解决我区城郊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居民供水问题,区委、区政府按照城乡统一供水“同网同质同价”的原则,启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在项目实施中,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整合全区供水资源,努力筹措建设资金,积极稳妥推进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取得较快进展。

(一)高度重视规划设计,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始终把改善民生摆在重要位置,把城乡一体化供水和城乡饮用水安全列入本区域的重点工作,努力使建设成果更好地体现在增进百姓福祉上。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既是我区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又是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2013年市对区考核项目。我区编制了《黄岩区城乡一体化给排水规划》。制订出台了“村级供水管线经费补助政策”,明确了补助标准与界限,有序推进供水二、三级管线“进村入户”建设。截至20xx年底,我区总计投入三级管线补助资金1800万元,累计新建通水78个村,受益人口约10万人。 (二)积极推进供水工程,供水范围不断扩大。我区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供水能力,为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城乡一体化工程规模为日供水能力25万吨,总投资32035万元。供水一级管网铺设西至潮济、茅,南至院桥、沙埠,东至江口上辇,北至火车场站,至20xx年底,一、二级供水主干管线全部完成铺设并顺利通水,基本实现长潭水库库区以下平原片全部乡镇街道一体化供水干管到位。各项工程均已取得较快进展,完成供水管线长度为255公里,其中一、二线管网140公里和三级管网115公里。实际完成投资21574万元,其中一、二级管网18484万元、三级管网2097万元和江口水厂工艺改造993万元,2013年,我区计划建设一、二级管线15公里。天元路、82省道复线、黄长复线等供水管线工程正随道路建设扎实推进。

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方案

城乡供水一体化方案

————————————————————————————————作者:————————————————————————————————日期:

XXX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 方案 云南城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014年8月

XX县供水一体化实施 方案设计 设计单位:云南城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市政行业(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证书号:A253001102 项目审定:梁小猛(给排水工程师) 项目审核:梁小猛(给排水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邹兴铭(给排水工程师) 设计人员:邹兴铭(给排水工程师) 李冰(给排水工程师) 王晓辉(给排水工程师) 梁毕刚(给排水工程师) 杨道春(电气工程师) 杨波(建筑工程师) 胡艳玲(结构工程师) 概算人员:宋怡云(高级经济师) 马云山(经济师) 兰燕(统计师)

目录 1项目概况 (1) 1.1项目简介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业主 1 1.1.3项目建设地点 1 1.2项目背景 (1) 1.3项目目标 (1) 1.4设计规范标准、依据及资料 (2) 1.4.1设计规范标准 (2) 1.4.2设计依据及资料 (2) 2 项目规模及内容 (4) 2.1项目现状规模 (4) 2.1.1供水现状 (4) 2.1.2现有供水设施 (4) 2.1.3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5) 2.1.4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 2.2项目设计规模 (7) 2.3项目设计内容 (8) 3项目设计 (8)

3.1设计供水范围 (8) 3.2供水人口规模 (9) 3.3需水量预测 (9) 3.3.1生活用水定额 (9) 3.3.2需水量预测 (9) 3.4规模拟定 (11) 3.5工程水源 (13) 3.6工程方案 (13) 3.6.1建设规模 (14) 3.6.2净水厂厂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3水厂选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4取水工程 (14) 3.6.5原水输水管工程 (14) 3.6.6供水管网设计 (16) 4项目投资估算 (20) 4.1估算编制说明 (20) 4.1.1工程概况 (20) 4.1.2编制依据 (20) 4.2投资估算结果 (20) 5 项目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 (27) 5.1项目实施步骤 (27) 6 建议及存在问题 (30) 6.1建议 (30)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 (征求意见稿) 目次 1 总则 2 主要供水标准 3 规划 4 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 5 分散式供水工程设计 6 施工 7 供水管理 1 总则 1.0.1 本技术要点适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1.0.2 农村供水工程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大类,按最高日供水量大小划分:大于1000m3/d为I型,1000~200m3/d为II型,小于200m3/d为III型。 1.0.3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与当地的相关规划相协调,应在广泛搜集和整理基本资料、听取用户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供水方案,选择安全、可靠、成熟实用的供水技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要有行之有效的节水和饮水安全保障措施。 1.0.4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技术要点外,尚

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有关建设管理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 2 主要供水标准 2.1 用水量 2.1.1 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畜禽饲养用水量、庭院经济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企业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水厂自用水量和其它用水量。 用水量计算时,应首先对供水范围内上述各项用水量现状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当地相似条件下正常运转的供水工程进行调查,并根据水源情况、气候条件、用水习惯、居住条件、经济水平、发展潜力等,综合分析确定用水量定额。 2.1.1.1 居民生活用水量指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量,包括农户散养的畜禽用水量和农用机械用水量,未包括庭院浇灌用水量及集体和专业户饲养的畜禽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定额可按表2.1.1.1确定,条件较差的取低值,条件较好的取高值,当统计分析与表2.1.1.1有出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时变化系数应根据供水方式和用水情况确定,连续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可按表2.1.1.1确定,用水人口多的取低值,用水人口少的取高值;定时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应在4.5~3.0范围内取值,日供水时间长、用水人口多的取低值,日供水时间短、用水人口少的取高值。 日变化系数在1.4~1.6范围内取值,用水量季节性变化大的取高值,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取低值。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的创新路径-最新资料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的创新路径 i=r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在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城乡水资源得到优化方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提高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是提高和完善城乡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不断进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 陕西省水资源情况概述 1.1水资源方面存在的缺陷 依据国家对水资源利用的标准划分陕西省属于极度缺水区域,同时陕西又是一个大省,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极低。而且在陕西省的水资源情况方面又存在缺陷:(1)可用水资源总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特别低;(2)在时间分布方面变化比较大,年内的降雨量并不均匀,大约有70%以上的降雨出现在夏季的7-9 月份,春季和秋季降雨量不足50%,冬季最少降水量大约只在2%-3%。夏季若降雨量比较集中,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若没有降雨时则容易出现高温干旱的情况;秋季时若有持续的连绵大雨出现很容易出现溃涝灾害;冬季和春季很少出现降雨,干旱现象频频出现。整年的降水量参差不齐,悬殊过大。因此出现各个地域持续干旱、洪涝或者旱涝持续交替的现象的主要因素;陕西省榆林市的水资源主要以黄河水系供应,水流域面积超过了100km2水资源的总量大约为40.84亿平方米,其中自产的水资 源为30%以上,占据总水量的80%左右。但在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写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4)地下水资源开采过于严重,关中地区对地下水的开采已达到了90%以上,有部分地区严重超采水资源,造成了当地地下水位迅速下降,严重的出现地沉的现象。 1.2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的作用 城镇中人口比较集中,用水量也相对比较多,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用水程度的提高等都是影响城镇居民用水量增加的因素。城镇居民的用水量多少以及用水的规律严重影响到供水方式的形成。建立有效的供水措施和方式有助于对水资源管理的加强,进行优化配置,进而达到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摘要:实施水务统一管理,是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目标。本文就论述了水务一体化的含义及其优越性,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

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一)、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四)、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

(征求意见稿) 目次 1 总则 2 主要供水标准 3 规划 4 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 5 分散式供水工程设计 6 施工 7 供水管理 1 总则 1.0.1 本技术要点适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1.0.2 农村供水工程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大类,按最高日供水量大小划分:大于1000m3/d为I型,1000~200m3/d为II型,小于200m3/d为III型。 1.0.3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与当地的相关规划相协调,应在广泛搜集和整理基本资料、听取用户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供水方案,选择安全、可靠、成熟实用的供水技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要有行之有效的节水和饮水安全保障措施。 1.0.4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技术要点外,尚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有关建设管理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 2 主要供水标准 2.1 用水量 2.1.1 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畜禽饲养用水量、庭院经济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企业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水厂自用水量和其它用水量。 用水量计算时,应首先对供水范围内上述各项用水量现状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当地相似条件下正常运转的供水工程进行调查,并根据水源情况、气候条件、用水习惯、居住条件、经济水平、发展潜力

等,综合分析确定用水量定额。 2.1.1.1 居民生活用水量指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量,包括农户散养的畜禽用水量和农用机械用水量,未包括庭院浇灌用水量及集体和专业户饲养的畜禽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定额可按表2.1.1.1确定,条件较差的取低值,条件较好的取高值,当统计分析与表2.1.1.1有出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时变化系数应根据供水方式和用水情况确定,连续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可按表2.1.1.1确定,用水人口多的取低值,用水人口少的取高值;定时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应在~范围内取值,日供水时间长、用水人口多的取低值,日供水时间短、用水人口少的取高值。 日变化系数在~范围内取值,用水量季节性变化大的取高值,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取低值。 表2.1.1.1 居民生活用水量定额(升/人·日) 2.1.1.2 集体和专业户饲养的畜禽用水量应根据当前饲养情况和近5年可能发展情况确定。主要畜禽用水量定额见表2.1.1.2。 表2.1.1 .2 主要畜禽饲养用水量定额(升/头或只·日)

城乡供水一体化方案

城乡供水一体化方案 XXX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 方案 云南城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014年8月

城乡供水一体化方案 XX县供水一体化实施 方案设计 设计单位:云南城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市政行业(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 设计证书号:A253001102 项目审定:梁小猛(给排水工程师) 项目审核:梁小猛(给排水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邹兴铭(给排水工程师) 设计人员:邹兴铭(给排水工程师) 李冰(给排水工程师) 王晓辉(给排水工程师) 梁毕刚(给排水工程师) 杨道春(电气工程师) 杨波(建筑工程师) 胡艳玲(结构工程师) 概算人员:宋怡云(高级经济师) 马云山(经济师) 兰燕(统计师)

目录 1项目概况 (1) 1、1项目简介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业主 1 1、1、3项目建设地点 1 1、2项目背景 (1) 1、3项目目标 (1) 1、4设计规范标准、依据及资料 (2) 1、4、1设计规范标准 (2) 1、4、2设计依据及资料 (2) 2 项目规模及内容 (4) 2、1项目现状规模 (4) 2、1、1供水现状 (4) 2、1、2现有供水设施 (4) 2、1、3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5) 2、1、4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6) 2、2项目设计规模 (7) 2、3项目设计内容 (7) 3项目设计 (8)

3、1设计供水范围 (8) 3、2供水人口规模 (8) 3、3需水量预测 (9) 3、3、1生活用水定额 (9) 3、3、2需水量预测 (9) 3、4规模拟定 (11) 3、5工程水源 (13) 3、6工程方案 (13) 3、6、1建设规模 (13) 3、6、2净水厂厂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3水厂选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4取水工程 (13) 3、6、5原水输水管工程 (14) 3、6、6供水管网设计 (16) 4项目投资估算 (20) 4、1估算编制说明 (20) 4、1、1工程概况 (20) 4、1、2编制依据 (20) 4、2投资估算结果 (20) 5 项目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 (27) 5、1项目实施步骤 (27) 6 建议及存在问题 (29) 6、1建议 (29)

最新整理农村供水工程实施方案.docx

最新整理农村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基本情况 **行政村位于**县西南部25公里处,全村现有5个自然村共120户515人,大家畜52头,耕地面积3843亩,经济林144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苹果、核桃为主,属于我县粮油干果主产区之一,人均纯收入1664元。目前我县拟定在该村修建移民新村,安置柏峪乡贫困户100户400人。**人口将达到 220户915人。 本项目区地处塬区,干旱缺水,人畜饮水要到10里以外的地方拉水吃或到沟底肩挑畜驮,每方水价高达7元钱。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农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农村对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缺水已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稳定,群众强烈要求兴建一处引水工程,以便解决群众生活、生产用水,达到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二、工程设计 经水利局领导及技术人员与乡、村干部对该工程进行现场勘测,本着节约投资、综合利用、科学规划的设计原则,坚持优选方案采取自流引水形式,该工程由高位蓄水池、集水池、输配水管道等设施组成。 1、取水工程设计 以梁家山供水站高位水池水为取水水源,经化验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且水源水量充沛可靠,完全可满足设计年限内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及农业发展的要求。

在吉子湾村建100m3减压浆砌料石调节蓄水池一座。 2、输配水管线安装 根据规范,水源到高位蓄水池之间的输水管道设计流量为供水区最高日需水量。从输水干管引入村庄的配水干管其设计流量为供水区最高日最高时需水量。 安装输水管道10000m,其中φ63pe管3000m,φ50pe管4200m,村中配水干管φ40pe管2800m,入户进院支配水管由群众自愿、自筹解决,达到供水系统全部入户,不留集中供水龙头。 三、施工及其应注意问题 施工时除严格要求保质保量进行加工施工和安装外,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浆砌块石蓄水池 砌筑必须严格保证各向缝内的砂浆饱满。块石厚度应大于200毫米,形状规则整齐,不得采用已风化及带有水锈和裂纹的块石。池壁上不准留脚手眼。 2、输配水管道安装 (1)输配水管道安装时,必需严格按照新施工规范精心施工,以保证管道安装质量。 (2)塑料管道承插口安装必须严密,确保密封及安装质量。 (3)结合本地冰冻深度及综合因素考虑确定,输配水管线沿公路距地表控制1.2m埋深,管床原土翻松夯实,厚度50cm。 四、工程建设与管理 1、建设管理

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运行机制-改革构想

浅谈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运行机制\改革构想 摘要:本文阐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内涵与必要性,分析了部分地区城乡水务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管理人员结构、运行机制及改革措施等提出一些构想。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存在问题;运行机制;改革措施构想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ater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necessit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managemen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well as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ideas on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the reform measures. key words :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existing problems; operation mechanism; refor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水务管理一体化的含义 水务管理一体化是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 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处理各种与水有关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实现了由一个部门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统一规划与调度。该管理新模式提出更加注重对城乡涉

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实施方案

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PPP项目实施方案是指政府为实施PPP项目编制的计划性文件,由于PPP项目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专业性较强,实施周期漫长,为保证PPP项目的顺利实施,政府或其授权主体有必要针对PPP项目拟定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的内容逐步推进PPP项目的实施。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经济社会情况发展需求,以及有关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特许经营项目建议等,提出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因此,项目实施方案一般是由政府确定的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授权部门负责编制。而实施方案的内容,参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项目名称;(二)项目实施机构;(三)项目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实施进度,以及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标准等基本经济技术指标;(四)投资回报、价格及其测算;(五)可行性分析,即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效率的分析估算等;(六)特许经营协议框架草案及特许经营期限;(七)特许经营者应当具备的条件及选择方式;(八)政府承诺和保障;(九)特许经营期限届满后资产处置方式;(十)应当明确的其他事项。”虽然特许经营属于PPP模式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操作模式,但其规定项目实施方案的内容涵盖了PPP项目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即实践中PPP项目实施方案一般包括项目概况、风险基本分配框架、项目运作方式、项目合作期限、交易机构、合同体系、监管架构及采购方式选择等内容。

实施方案框架 一、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概况 (一)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基本情况 (二)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三)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二、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 (一)风险分担 1、政策风险 2、汇率风险 3、技术风险 4、财务风险 5、营运风险 6、环境风险 7、社会风险 8、法律风险 9、不可抗力风险 (二)利益共享 三、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运作方式 实践中,常见的项目运作方式包括委托运营、管理合同、建设-运营-移交、建设-拥有-运营、转让-运营-移交和改建-运营-移交等形式。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 摘要:农村供水工程规划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与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直接关系。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供水工程规划方向就是发展正规自来水。这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各行业部门的主要责任。农村供水工程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本文主要对农村供水工程规划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从主要方面对农村供水工程规划时应注意哪种问题进行了阐述,为农村供水工程规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规划 Abstract: the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peasants and body health and life safety direct rel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gular tap water. It has also become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and all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department.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is a complex project,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in the important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the main aspects of rural water supply from engineering plann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kind of problems were introduced, for the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with a good foundation conditions. Keywords: the countryside;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引言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农村群众的用水状况,进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供水工程规划需要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地区分布、地形条件,结合城乡发展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出可行性的规划方案,进而实现农村各供水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目的。 1. 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建设 农村供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就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而言,基本上都拥有了自己的简易的供水系统,已经实现每家每户用自来水。但是还一部分农村还没有安装计量设备,并且安装的管网也不合理,运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有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其供水不够好,进而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也产生了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建设,延长供水实践,确保供水质量,实行以量计征,促进

水务一体化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1.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水务”一词是从国外水务公司名称翻译演化而来的,如英国的泰晤士水务集团公司等,国外水务公司的服务从最初的供水扩大到水净化处理、供水管网、排水、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等,有的甚至扩展到能源、交通、垃圾处理等,“水务”一词含义也逐渐从“供水服务”扩展到“涉水事务”。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2.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极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1、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4、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

乡村供水工程方案

乡村供水工程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本乡村供水工程约总长为12000米的生活给水系统;水源来自市政管给水管网;采用政管给水管网直接供水方式,在功能上能满足黄岗存委日常生活用水要求;管道材料主要有镀锌钢管、(PE)高密度聚乙烯供水管等;主要安装内容包括镀锌钢管安装、室外消火栓安装、阀门及阀门井安装、顶管安装等2编制依据 a.《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b.《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c.《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 d.《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3施工准备 a.技术准备工作 1)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及图纸变更工作; 2)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工程施工; 3)认真做好工程测量方案的编制,做好测量仪器的校验工作; 4)编制施工预算,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b.劳动力及物资、设备准备工作 1)组织施工力量,做好施工队伍的编制及其分工,做好进场三级教育和操作培训; 2)落实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3)根据预算提出材料供应计划,编制施工使用计划,落实主要材料,并根据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安排、制定主要材料、半成品进场时间计划; 4)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安装、调试,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 4施工方法及工艺 4.1管沟定位 a.了解工程的总体布局、定位及标高情况;

b.对图纸进行校核; c.确定放线精度; d.施工放线。 4.2 管沟开挖 a.根据管沟定位进行开挖,主管和干管采用机械开挖,支管采用人工开挖;机械开挖时,管沟预留20cm左右,由人工开挖清理沟底,确保沟底原状土不受扰动。 b.管沟开挖后管沟开挖后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防止管槽扰动;沟槽局部超挖或被水浸泡扰动时,须清楚余泥和被扰动部分,换填中粗砂达到承载力fa≥100Kpa或回填粘性土并分层压实,密实度要求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有关规定。 c.开挖时需注意问题:车道过路管沟开挖时,需要进行临时性的交通车道变更和警示措施;管沟开挖后拉警示带;开挖时遇到有电缆标志位置,需要注意避免损伤其电缆套管及电缆。 4.3给水管道预制、防腐 a.给水管道预制 1)管道的丝扣连接 螺纹的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管螺纹的加工采用套丝机套成;1/2″---3/4″的管子可采用人工套丝,丝扣套完后,应清理管口,将管口保持光滑,螺纹断丝缺丝不得超过螺纹总数的10%。 2)管道的法兰焊接接 法兰和管子中心线垂直,管口不得突出法兰密封面。紧固法兰的螺栓使用前应刷润滑油,要对称交叉进行,分2—3次拧紧,螺杆露出长度不超过螺杆直径的1/2,螺母应在同一侧,法兰衬垫不得突进管内,法兰中间不得有斜垫和两个以上的衬垫。 b.给水管及给水管管件防腐 埋地钢管采用特加强级防腐:二布二油,用互穿网络防腐涂料IPN8710-1 打底,包二层玻璃纤维布,再涂二层面IPN8710-3;露空管采用普通级防腐:一

城乡供水一体化价格管理机制探索

城乡供水一体化价格管理机制探索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用水作为人们基础的物质生活保障,也成为重点改善的工程项目。要想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价格,做好水费的管理。文章分析了当前城乡供水一体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城乡供水一体化价格管理机制的措施,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城乡供水一体化价格管理机制。 标签:城乡供水;价格管理;研究 引言 作为人们工作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水资源的供给是一项民生工程。在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的现在,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大势所趋。而在这个过程中,供水价格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供水价格的高低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挂钩,还会对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城乡供水一体化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以及水环境生态恶化等问题。同时在城乡供水一体化机制方面存在供水体系不统一,供水模式多样以及职能主体交叉、运营成本高、多重管网建设等问题,从而导致了城乡供水一体化价格难以形成科学。 1 城乡供水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1.1 联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成 从供水管线方面来看,很多城乡都没有实现供水主干管线的对接。以当前城乡供水实际情况来看,要想实现城乡供水之间的联网环线供水仍然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由于自来水管网没有联网成片,从而导致了城乡供水一体化价格管理机制难以形成统一的价格机制。除此之外,不同的供水水源也是造成城乡供水一体化价格难以同价的原因之一。很多城乡地区在城市的供水水源是外地水与本地水公用的局面,从而造成了城乡用水水源的不同,与本地水源相比,引进外地水源的价格要高出许多,从而造成了城乡供水价格的差异化。 1.2 尚未形成一體化经营体系 尽管目前我国在一些城乡地区有着较好的供水管理体体制,但是很多城乡供水企业内部的运行体制尚未明确,同时也没有明确的供水调配方式,还有很多原属镇或者街道的水厂仍然没有被兼并,这样容易造成村级供水站水压以及安全饮用水质达不到标准要求,另外也缺乏关闭的条件,绝大多数是停留在行业管理的方面。最后,在供水一体化经营体系方面,仍然有很多采取的是三级供水模式,这样容易导致不同区域各自为政的现象,无法形成统一的经营体制。不同水厂的供水成本各不相同,导致无法实现供水一体化价格管理。 2 城乡供水一体化价格管理机制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逐步完善。其中,需求最为迫切的是农村的供水工程。而我国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所以,在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与运营上,必须改进观念,完善措施。使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水资源的分配与利用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保障农业用水与生活用水。笔者就自身工作经验,对于当前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与阐述。同时,对于其存在的弊端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 解决群众饮水困难,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亲民、惠民政策的着力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各级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之一,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为农村、农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农村供水工作“三分建、七分管”,确保已建成的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工程运行管理,按照“建得成、用得起、长受益”的要求,积极做好“组建一个管理机构,出台一个管理办法,制定一个维修基金提取和使用制度”的“三个一”措施的落实,构建工程运行长效机制,要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合理确定水价,强化水费计收,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 近年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一些农村的供水工程,不但未能做到完善管理,保障供水质量。反而出现了一些经济损失,破坏了

供水工程为农村水利服务的持续性。因此,对于农村供水工程的完善管理,也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及运营中出现的问题 农村供水工程的基本功能是为了保证农村人口用水的质量与安全。这是其功能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经济收益,以确保农村供水工程服务的持续性。对于农田的灌溉、农村工厂的工业用水和农村人口、牲畜的饮水都应该给予充分的保障。当前在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运营机制不完善 农村供水工程,一般修建时间较长,有些工程由于年久失修,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性。导致无法回收成本,更无法对供水工程进行应有的修复与完善。进入恶性循环。同时,在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运营体制的转型中,一些工程暴露出无人负责的情况。职责分配不明显。管理不到位。各级管理部门互相推诿。影响管理效率。缺乏完善的监管机构和管理机制。监管措施也未能落实到位。导致供水工程无人过问。运营和管理也不能有序开展。这就极大地影响了供水工程功能性的实现。使运营工作和管理工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供水工程经济效益较差 农村供水工程,以及水利工程,是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必须有适当的盈利,来对于整个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修缮、新建等作出资金上的保障。但是,由于农村的供水工程缺少有力的管理机构和良好的运营手段,加之某

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经验材料

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经验材料 发挥体制优势,城乡统筹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水利基础保障近年来,徐州市充分发挥水务一体化优势,统筹推进城乡水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务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做法是“四个统筹”∶一、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城乡居民全部喝上优质饮用水的期盼加快变成现实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徐州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是全市为民办实事最大工程,市党代会确定利用三年时间实施七项工程、建立三个机制(完成投资86.5亿元。一是强化骆马湖水源地及徐庄水厂工程龙头带动。立足让全市人民喝上更加优质的干净水,投资27亿元建设了骆马湖水源地及徐庄水厂工程,这是徐州市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和水利史上单体投资最大项目,已于20xx年9月份正式投产运行,构建了市区微山湖、骆马湖和地下水三水源供水格局,结束了依赖地下水历史,提高了市区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二是强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七项王程推进实施。计划至2018年完成“水源地达标建设、原水输送管网、水厂、区域供水(清水管网)、农村饮水安全、两网搭接和水质监测”七项工程建设,真正实现城乡“同源、同网、同质”供水。三是强化城乡供水三个机制建立落实。建立管理运营机制,全面推进供水市场整合,以市县为单位落实运营主体;建立监管监测机制,市

县均成立监管监测机构,实现监管监测全覆盖;建立综合水价机制,市县依照程序建立城乡供水一体化水价形成机制,制定基本水价和农村水价过渡性政策,确保城乡群众都能喝得上好水、喝得起优质水。二、统筹城乡节水同步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取得更大成效徐州是全国XX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地处全省调水最末梢,也是全省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坚持节水优先是全市水利的工作重点。一是突出抓好农业节水。全面实施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水土保持、规模化高效节水等项目,在山丘区推广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等节水工程建设,在山间平原地区建设条带状小水库,在地下水相对丰富地区推广轻型井、大揭盖河和大揭盖井,在平原地区提高沟河蓄水能力。另外,积极研究推广节水灌溉新材料、新技术,推广滴灌、微喷等节水工程,推动节水农业加快发展。二是推动非常规水资源高效利用。形成了以矿井水利用为特色、再生水利用为重点、逐步发展雨水利用为特点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局面,市区非常规水资源年利用量约8000万吨,利用率达25%。三是严控工业节水。加大工业节水技术推广,调整工业用水结构,深化“八大行业”节水专项行动,市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6。跚。四是抓好生活节水。全面推行阶梯式居民生活用水水价,推广普及节水型用水器具,市区节水器具普及率100%。三、统筹城乡河湖齐抓共管,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创新突破一是推行河长化协调。全市1233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