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选线调研报告土木08-1 陈冬雨》

《铁路选线调研报告土木08-1 陈冬雨》

《铁路选线调研报告土木08-1 陈冬雨》
《铁路选线调研报告土木08-1 陈冬雨》

《铁路选线调研报告土木08-1 陈冬雨》第一篇:铁路选线调研报告土木08-1陈冬雨大连交通大学xx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调研)报告

铁路选线调研报告

一、课题来源及必要性

1.线路在国民经济与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

本线是松江河至长白铁路重要组成部分,松江河至长白铁路地处中朝边境,为少数民族居住区,长白县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本线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沿线交通条件,构筑一条新的中朝口岸运输通道,使东北长白山地区与朝鲜货物运输更加灵活通畅,对中朝两国经济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于提高沿线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加强民族团结和稳定,巩固和加强边防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2.线路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的建设是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沿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需要

东北东部区域多是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经济结构以资源开采为主,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沿线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金、铜、铁、煤、硅藻土、高岭石等多种矿产。尤其是硅藻土、煤炭,以其储量丰、品位高、质地纯而闻名中外,硅藻土远景储量可达4×108t,煤炭远景储量达5×108t。长期以来,受交通运输条件的制

约,各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小、层次低、效益差,未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从资源型产业向加工制造业的转移。松长铁路的建设为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创造良好交通条件,并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各方投资,进一步促进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同时还将有力地带动当地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全面快速的发展,进一步加快这一地区资金技术与资源的优化组合,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线是连接长白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铁路通道,不但沟通了长白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了沿线地区的社会进步。本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同时享受民族区域自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多项优惠政策,通过本线的建设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援,可以进一步发挥该地区的政策优势,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拓展了发展空间。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激励,对弥补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松长铁路的建设对带动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本项目的建设是建设长白口岸、发展对朝贸易的需要

-1大连交通大学xx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调研)报告

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公路运输所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高占地”对当地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

响。铁路是运输体系中能耗成本最低、占地较少、污染最少、运能最大、安全性最好的“经济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方式。建设松长铁路是沿线地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区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5)本项目的建设是填补区域路网空白,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延伸路网触角的需要

从区域路网布局分析,目前吉林省路网密度相对较高,分布有京哈线、沈吉线、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等南北向通道及长图线、梅集线等东西向通道。本项目的实施将填补松江河以东开阔地带东西向铁路的空白,衔接长白口岸,在有效改善区域路网结构和布局的同时,极大延伸了路网触角,提高了路网的连通性;增加了运输组织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为相关客货运输径路提供多种选择,增强了区域路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6)本项目的实施,是适合区域特点交通运输发展的最佳选择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xx年提出的绿色gdp更是科学发展观的一种跃进。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水平的一半,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重,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交通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综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本项目沿线多为山区,山多林密,自然环境条件优越,耕地面积紧张。因此,建设占地省、能耗低、运能大、污染少、全天候的铁路

作为沿线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是适合区域特点交通运输发展的最佳选择,也是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7)本项目的建设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长白县地处中朝边境突出部和边防前哨,边境线长度占中朝边境总长的23%,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这里既有边境情况的复杂性,又有保卫国家边防的艰巨性。长白县是边防重镇、军事重镇,不仅仅是白山地区边防的主要方向,也是吉林战区中朝边境的重点方向,更是沈阳战区中朝边境的敏感地带。如果边境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仅靠现有的两条二级公路远远不能满足运输需要。松江河至长白铁路对巩固国防、加强边境建设意义重大。综上所述,新建松江河至长白铁路能够实现“人尽其行、物畅其流”,既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增强路网机动灵活性,支持沿线资源开发、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又能为长白口岸建设和发展对朝贸易铺平道路,同时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因此,建设松江河至长白铁路是必要的。

-3大连交通大学xx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调研)报告

快速发展时期(1870~1913)

在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是资本家赚钱谋利的工具,在此时期盲目修建,竞争剧烈。自1870年到191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铁路发展最快,每年平均修建xx0km以上。世界铁路营业里程1870年为21.0万公里,1880年为37.2万公里,1890年为61.7万公里,1900年为79.0万公里,19xx年为110.4万公里;铁路的绝大部分集中在英、美、德、法、俄五国。19世纪末叶,帝国主义为掠夺和侵略落后国家,开始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修建铁路。

停滞不前时期(1918~1969年)

在两次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各国的铁路受战争破坏,直到1955年前后才恢复旧貌。战后,公路和航空运输发展很快,竞争更为剧烈,加之资本主义的经济萧条不断发生,铁路客货运量的比重日益减少,很多铁路无利可图、亏损严重。不少国家不得不将铁路收归国有,并继续封闭、拆除铁路,如美国铁路营业里程19xx年为40.8万公里,1955年为35.5万公里,xx年为31.8万公里,缩短了9万公里;英国1929年为3.28万公里,1955年为3.08万公里,xx年为1.7万公里,缩短了46%;法国1937年为6.48万公里,1955年为4.53万公里,xx年为3.39万公里,缩短了47%。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初,一方面资本主义世界铁路营业里程有所萎缩,另一方面亚非拉与部分欧洲国家铁路营业里程有所增长,所以世界铁路营业里程基本保持在130万公里左右。技术更新时期(1970年后)

20世纪60年代末期,铁路的发展又重振旗鼓。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石油危机后,因为铁路能源消耗较飞机、汽车低,噪声污染较小,运输能力大,安全可靠,作为陆上运输的骨干地位被重新确认。除美国、加拿大仍以传统的内燃牵引为主外,很多国家都确定以电力牵引为发展方向。迄今近30年的期间内,先进技术被广泛采用,如牵引动力的改革,集装箱和驮背运输的发展,通信信号的改进,轨道结构的加强,以及管理自动化的迅速发展。更值得注意的是高速铁路方兴未艾,重载运输不断发展。1964年日本建成东京到

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最高时速210km,实现了与航空竞争的预期目的;客运量逐年增加,利润逐年提高。对亏损严重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铁路,提供了一种解脱困境的出路。于是自60年代末,很多发达国家,纷纷兴建新线和改建旧线,已实现250~300km的最高时速。

铁路的重载列车近十几年发展甚快,牵引吨数都在6000t以上,有的超过10000t。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采用同型车辆固定编组,循环运转于装卸点之间,称为单元重载列车。前苏联除积极发展重载列车外,还大量开行两列甚至三列合并运行的组合列车,在不需要普遍延长站线的情况下,提高铁路的输送能力。

的制作,对设计进行最后的整理和审核,进行毕业答辩。大连交通大学xx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调研)报告

七、参考文献

[1]易思蓉主编.铁路选线设计.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xx[2]易思蓉主编.铁路选线课程设计指导书.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xx[3]郝瀛主编.铁路选线设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xx[4]郝瀛主编.铁道工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xx[5]郝瀛主编.中国铁路建设概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xx[6]中华人们共和国铁道部主编.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xx[7]中华人们共和国铁道部主编.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xx[8]中华人们共和国铁道部主编.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中国铁路,xx(11)[9]王炜等著.城市交通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xx[10]王其昌主编.高速铁路土木工程.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xx[11]叶霞飞,顾保南.城市轨道交通

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xx

第二篇:铁路班组建设调研工作报告1铁路班组建设调研工作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班组管理,提升班组管理质量,有效的缓解职工思想波动,改善班组中企业文化建设分为,提升职工素质,保证职工出勤率,增强班组合力。根据车站相关要求,结合车间实际情况,对本车间班组基本构造以及班组长作用发挥调研如下:

一、基本概况

我们运转车间共有四个班,8名班组长,通过调研期间对几个小组的走访。一班调车长伍金伟、二班连接员张自加、三班调车区长魏根玉、四班调车长在的小组中作用发挥较好,能够充分调动小组人员学习,作业演练的积极性。有个别小组班组长作用发挥不强,小组人员缺少合力,互控能力比较差,造成班组管理上的被动局势。甚至还有一部分班组长不管事,得过且过,松、懒、散问题并好人主义极为严重,放松了自我管理,视规章于不顾,我行我素,执行规章不严肃,存在一种无所谓的思想和侥幸心理。从思想上没有认识到“小问题、大隐患”,没有深刻领会到“松是害,严是爱”的思想意识。

二、班组管理存在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1、通过调研过程中发现班组管理、班组长作用的发挥还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待两违考核的问题,部分职工在发生两违时,不能正确的面对考核问题,态度极为不端正。这部分职工一般缺少诚信度,侥幸心理极为严重。发生问题不能够对班组长、或车间及时主

动的反应真实情况。主要还是班组长缺乏管理手段,没有争先创优的意识。不能与班组人员很好的进行沟通与交流,忽略了“以心交心,价值千金”的概念,从而导致不能从分的调动小组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意识。在小组氛围中不能很好的形成一种争先,干劲十足的和谐氛围。

2、近期调车作业中经常出现错误显示信号。如。连接过程中调车员显示

十、

五、三车距离信号,显示十车的时候误打出五车,然后采取停车措施。经车站审核这种情况下不纳入考核,但是调车员在实际作业中自控的效果还不是特别的明显,错误显示信号时有发生。

3、年休假期间各个小组人员紧缺,出现替班人员较为频繁,所以导致出勤率的无法保障。

4、在对班组建设调研中发现,发挥作用优秀的班组长沈立冬,能够充分利用心灵的沟通,在他的班组中出勤率高,班组人员团结,互敬互爱,时刻都充满着和谐温馨的氛围。从这一点看出班组管理中心与心得沟通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很多班组长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班组长业务素质不高,缺少与小组人员的及时沟通。二是对调皮职工管不了,对资历深厚的老职工不敢管,蹑手蹑脚缺乏力度。三是班组长中仍旧存在严重的好人主义现象,对班组人员的违章违纪等不良性的问题不管不问,能放就放,认为是对他好,实际上班组长本身就没认识到“严是爱,松是害”真谛。四是班组长的工作方法简单,

心绪懒散,得过一天是一天的想法较为突出。思想上就做不到真人负责,工作上一路走马观花。安全责任意识更是无从谈起,带头违章违纪。五是班组长带头作用差,不能真正的带领小组人员,认真学习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事故教训,致使一些隐患性的违章重复发生。

5、通过调研结果分析,我认为成为阻碍班组管理建设的关键有:一是个别职工业务素质与企业文化修养比较低,生产作业中安全第一的思想松懈,意识淡薄。二是职工混水摸鱼,不能正确及时的认清跨越发展的形式。三是值班主任在管理中仍存有漏洞,班组长作用不强,发挥带头作用不到位。缺乏对以严治站的认识,对班组管理要求不严格,所以滋长了职工违章违纪不在乎的心理。

三、加强班组建设下步工作

1、从关心职工、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入手。奠定感情基础才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基础。利用各种形式与职工近距离的交流,从而向职工进行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安全从管理做起。管理从心入手,从基础工作落实做起,大力宣传企业文化教育,共建班组和谐氛围。

2、做好自管型班组的加强管理工作,让班组长和职工都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够达到自管型班组的标准,通过发挥班组长带头作用,增强班组战斗力和凝聚力,带领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形成班组内控网络,班组长应该拿起自己的权利,使用好它并放弃好人主义,维护好小组职工团结。使“两违”数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不断增强班组自我管理意识,摆脱依赖、应付的被动管理,使班组建设形成人人负责管理、人人参与管理、人人互控管理的新局面。

3、强化班组的基础建设。班组不进行人人负责管理,人人参与管理从根本上就起不到互控的作用,也就达不到保安全作业的目的。因此,抓安全管理必须首先解决班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的矛盾。

4、改进工作方法,增强班组共同建设和谐的基础。要改变过去那种管的多、帮的少,检查多、指导少,看问题多、抓经验少,批评多、表扬少的现状。通过扶植引导、出主意、想办法,调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让班组在实践中提高自管能力。我们认为应该做到“四个结合”、“四个为主”。四个结合、四个为主是:管于帮结合,以帮为主,按照逐级负责制,从车间到值班主任,在对班组考核中,发现问题不单纯是考核完就了事,而是和班组一起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检查与指导结合,以指导为主,在检查中发现不足,不是只作为问题进行记载,而是提出自己的见解,指出应当怎样做;看问题与抓经验结合,以总结经验为主,用典型引路解决班组建设中的问题、难点;批评与表扬结合,以表扬为主,注意发现班组建设好的办法,鼓励进行新的探索。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