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合作条约(PCT)实施细则的修订讲解

专利合作条约(PCT)实施细则的修订讲解

专利合作条约(PCT)实施细则的修订讲解
专利合作条约(PCT)实施细则的修订讲解

专利合作条约(PCT实施细则的修订

国际专利合作联盟(PCT 联盟大会第 41次(第 24次特别会议(2010年 9月 20日至 29日 2010年 9月 29日通过, 2011年 7月 1日起生效。

修订目录 1

细则 12.2

细则 48.2

细则 49.5

细则 53.9

细则 55.3

细则 62.1

细则 62.2

细则 66.9

细则 70.2

细则 70.16

细则 92.2

1修改后的本细则 12.2、 48.2、 53.9、 55.3、 62.1、 62.2、 66.9、 70.2和 92.2适用于 2011年 7月 1日当天或之后提出的国际申请。

修改后的本细则 49.5适用于申请人于 2011年 7月 1日当天或之后进行条约第22条或第 39条所述行为的国际申请,和在 2009年 7月 1日当天或之后提交根据条约第 19条或 34条修改的国际申请。

修改后的本细则 70.16适用于 2011年 7月 1日当天或之后根据本细则 70.4完成的所有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不论所涉及国际申请的国际申请日。

修订 2

第 12条

国际申请的语言和为国际检索和国际公布目的的译文

12.1至 12.1之三 [无变化 ]

12.2 国际申请变动时的语言

(a 除本细则 46.3和 55.3另有规定之外 , 国际申请的任何修改都应使用申请提出时使用的语言。

(b 和(c [无变化 ]

12.3 和 12.4 [无变化 ]

第 48条

国际公布

48.1 [无变化 ]

48.2 内容

(a 至(h [无变化 ]

(i 在国际公布技术准备完成之后,如果国际局收到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或国际局根据本细则 91.1对国际申请中明显错误更正的许可,或者在适用的情况下,国际局作出对国际申请中明显错误更正的许可, 则根据具体情况, 所有与更正有关的声明、包含更正的页、替换页、以及根据本细则 91.2提交的信函应当一同公布,扉页也应重新公布。

(j 和(k [无变化 ]

48.3至 48.6 [无变化 ]

第 49条

根据条约第 22条的副本、译文和费用

2以下为经修改的本细则条款的内容。若本细则某条中的某一款或者某一项未被修改, 则以 [无变化 ]或者 [保持删除 ]标示。

49.1至 49.4 [无变化 ]

49.5译文的内容和形式要求

(a为条约第 22条的目的, 国际申请的译文应包括说明书 (除 (a 之二规定情况外、权利要求书、附图中的文字和摘要。如果指定局要求,除(b 、(c 之二和(e 另有规定外,译文还应:

(i [无变化 ]

(ii 如果权利要求已经根据条约第 19条进行过修改,则既应包括原始提交的权利要求,也应包括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修改后的权利要求应以根据本细则 46.5(a 规定提交的、替换全部原始权利要求的完整权利要求书的译文形式提交,以及

(iii [无变化 ]

(a之二至(l [无变化 ]

49.6 [无变化 ]

第 53条

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

53.1至 53.8 [无变化 ]

53.9 有关修改的声明

(a 如果根据条约第 19条提出过修改, 有关该修改的声明应写明申请人为国际初步审查的目的,是否希望那些修改:

(i 被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修改的副本和按照本细则 46.5(b要求的信函的副本最好和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一起提出;或者

(ii [无变化 ]

(b 和(c [无变化 ]

第 55条

语言 (国际初步审查

55.1和 55.2 [无变化 ]

55.3修改和信函的语言和译文

(a 除 (b规定外,如果国际申请在提出时使用的语言与公布时使用的语言不同,根据条约第 34条的修改以及本细则 66.8(a、 66.8(b和根据 66.8(c所适用的 46.5(b所述的信函应以公布的语言提出。

(b 如果根据本细则 55.2的规定要求提交国际申请的译文:

(i 所有修改以及 (a中提及的信函;以及

(ii 所有根据条约第 19条作出并且按照本细则 66.1(c或 (d将予以考虑的修改以及本细则 46.5(b提及的信函;

都应使用该译文所用的语言。如果这种修改或信函已经或者正在用另一种语言提出, 也应提交其译文。

(c 如果提交的修改或信函不是以 (a或 (b所要求的语言提交,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通知申请人在根据情况是合理的期限内提交规定语言要求的修改或者信函。该期限自通知之日起不应少于 1个月。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作出决定前的任何时候

可以将该期限予以延长。 (d 如果申请人没有在 (c规定的期限内按通知要求提交规定语言的修改,该修改在国际初步审查中不应予以考虑。如果申请人没有在 (c规定的期限内按通知要求提交 (a述及的规定语言的信函,所涉及的修改在国际初步审查中不应予以考虑。

第 62条

向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传送国际检索单位书面意见副本和

根据条约第 19条提出的修改的副本

62.1 国际检索单位书面意见副本和修改的副本在提交要求书之前传送

国际局从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收到要求书或者其副本后,应迅速向该单位传送:

(i 根据本细则 43之二 .1作出的书面意见的副本, 除非该作为国际检索单位的

国家局或政府间组织同时还是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以及

(ii 根据条约第 19条进行的任何修改的副本、该条所述的任何声明的副本以及本细则 46.5(b所要求的信函的副本,除非该单位已说明它已收到了这种副本。 62.2 在提交要求书后提出的修改

如果在提出根据条约第 19条的修改时已经提出了国际初步审查要求, 申请人最好在向国际局提出修改的同时, 也向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提交此修改的副本、该条所述的声明的副本以

及本细则46.5(b所要求的信函的副本。在任何情况下,国际局应迅速将此修

改的副本、声明的副本和信函的副本传送该单位。第66条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

程序 66.1 至 66.8 [无变化] 66.9 [删除] 第70条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专利性国际初

步报告(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70.1 [无变化] 70.2 报告的基础(a)至(c)[无变化]

(c之二)如果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或者附图进行了修改,但是没有按照本细则46.5 (b)(iii)、本细则66.8(a)或者根据本细则66.8(c)所适用的本细则46.5(b)(iii)的要求,随替换页一起提交指明所做修改在原始提交的国际申请中的基础的信函,在适用的情况下,应按照该修改视为没有提出的情况制定报告,并应在报告中相应予以注明。(d)和(e)[无变化] 70.3 至 70.15 [无变化] 70.16 报告的附件(a)以下替换页和信函应作为报告的附件: (i 根据本细则 66.8 提交的、包含根据条约第 34 条作出的修改的替换页,以及根据本细则 66.8(a、66.8(b和根据本细则 66.8(c)所适用的本细则 46.5(b)提交的信函; (ii 根据本细则 46.5 提交的、包含根据条约第 19 条作出的修改的替换页,以及根据本细则46.5 提交的信函;(iii)根据本细则 91.2 适用本细则 26.4 提交的、包含国际单位根据本细则 91.1(b(iii 6

许可的明显错误更正的替换页,以及根据本细则 91.2 适用本细则 26.4 规定的信函;除非替换页被后提交的替换页所取代或者撤销,或根据本细则 66.8(b的修改导致整页删除;以及(iv)当报告中含有本细则 70.2(e提及的注明,根据本细则 66.4 之二不被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考虑的与明显错误更正相关的替换页和信函。(b)尽管有(a)的规定,该段中所述的被取代或撤销的替换页以及与之相关的信函也应作为报告的附件:(i)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认为相关的取代或撤销修改超出了国际申请中原始公开的范围,并且该报告包含有本细则 70.2(c所述的注明;(ii)相关的取代或撤销修改没有附信函说明修改在原始提交申请中的基础,报告是按照该修改没有提出的情况制定的,并且报告中包含根据本细则 70.2(C 之二所述的注明。在这种情况下,被取代或撤销的替换页应当根据行政规程的规定予以标注。第92条通信 92.1 [无变化] 92.2 语言 (a除本细则 55.1、55.3 和(b另有规定外,申请人向国际检索单位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提交的任何信函或者文件,均应使用与其有关的国际申请相同的语言。但是,如果国际申请的译文根据本细则23.1(b已经送交,或者根据本细则 55.2 已经提交的,应使用该译文的语言。 (b [无变化] (c [保持删除] (d和(e [无变化] 92.3 至 92.4 [无变化] 7

专利合作条约(PCT)实施细则的修订

专利合作条约(PCT)实施细则的修订 国际专利合作联盟(PCT联盟)大会第40次(第17次常规)会议(2009年9月22日至10月1日)2009年10月1日通过,2010年7月1日起生效。

修订目录1 细则15.2 细则15.3 细则15.4 细则16.1 细则16条之二.1 细则19.4 细则45条之二.1 细则45条之二.2 细则45条之二.3 细则45条之二.4 细则45条之二.5 细则45条之二.6 细则45条之二.9 细则46.5 细则57.2 细则57.4 细则66.8 细则70.2 细则96.1 1 2010年7月1日当天或之后根据细则45条之二.1(a)对国际申请(不论其国际申请日)提出补充检索请求的,适用修改后的细则45条之二及细则96条。 2010年7月1日当天或之后对国际申请(不论其国际申请日)的权利要求、说明书或者附图进行修改的,适用修改后的细则46条、66条和70条。 细则15条、16条、16条之二、19条以及57条的修订: (a)根据2010年7月1日当日或之后的汇率确定等值数额,适用2010年7月1日生效的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和PCT联盟关于建立某些费用的等值数额的大会指示; (b)根据2010年7月1日之前的汇率确定等值数额,不适用2010年7月1日生效的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和PCT联盟关于建立某些费用的等值数额的大会指示,2010年7月1日之前实施的细则及大会指示继续适用,至新的等值数额能够确定为止。

修订2 第15条 国际申请费 15.1 [无变化] 15.2 数额 (a)[无变化] (b)国际申请费应以受理局规定的货币或其中的一种缴纳(“规定货币”)。 (c)当规定货币是瑞士法郎时,受理局应当迅速将上述费用以瑞士法郎汇交国际局。 (d)当规定货币不是瑞士法郎,且该货币: (i)能够自由兑换成瑞士法郎的,对于每一个规定以此种货币缴纳国际申请费的受理局,总干事应根据大会的指示为之确定以该种规定货币缴纳所述费用的 等值数额,受理局应当按该数额将规定货币迅速汇交国际局; (ii)不能自由兑换成瑞士法郎的,受理局应负责将国际申请费从规定货币转换成瑞士法郎,并迅速按费用表列出的数额以瑞士法郎汇交国际局。或者,如 果受理局愿意,可以将国际申请费从规定货币转换成欧元或美元,并迅速按 (i)中所述由总干事根据大会指示确定的等值数额、以欧元或者美元汇交 国际局。 15.3 缴费期限;缴费数额 国际申请费应当自收到国际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向受理局缴纳。缴费数额应当是收到日所适用的数额。 15.4 退款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受理局应将国际申请费退还给申请人: (i)如果根据条约第11条(1)所作的决定是否定的; (ii)如果在将登记本送交国际局之前,该国际申请已被撤回或者被视为撤回的;或者(iii)如果根据有关国家安全的规定,该国际申请未作为国际申请处理的。 2以下为经修改的细则条款的内容。若细则某条中的某一款或者某一项未被修改,则以[无变化]标示。

专利合作条约的实施细则

专利合作条约的实施细则 第1条联盟的建立 (1)参加本条约的国家(下称各缔约国)组成联盟,对保护发明的申请的提出、检索和审查进行合作,并提供特殊的技术服务。本联盟称为国际专利合作联盟。 (2)本条约的任何规定不应解释为有损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缔约国的任何国民或居民按照该公约应该享有的权利。 第2条定义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为本条约和实施细则的目的, (i)“申请”是指保护发明的申请;述及“申请”应解释为述及发明专利、发明人证书、实用证书、实用新型、增补专利或增补证书、增补发明人证书和增补实用证书的申请; (ii)述及“专利”应解释为述及发明专利、发明人证书、实用证书、实用新型、增补专利或增补证书、增补发明人证书和增补实用证书; (iii)“国家专利”是指由国家机关授予的专利;

(iv)“地区专利”是指有权授予在一个以上国家发生效力的专利的国家机关或政府间机关所授予的专利; (v)“地区申请”是指地区专利的申请; (vi)述及“国家申请”应解释为述及国家专利和地区专利申请,但按本条约提出的申请除外; (vii)“国际申请”是指按本条约提出的申请; (viii)述及“申请“应解释为述及国际申请和国家申请; (ix)述及“专利”应解释为述及国家专利和地区专利; (ix) 述及“本国法”应解释为述及缔约国的本国法,或者,如果述及地区申请或地区专利,则指述及规定提出地区申请或授予地区专利的条约; (xi)为计算期限的目的,“优先权日”是指: (a)国际申请中包含按第8条提出的一项优先权要求的,指作为优先权基础的申请的提出日期; (b)国际申请中包含按第8条提出的几项优先权要求的,指作为优先权基础的最早申请的提出日期;

PCT专利申请及单一国家申请区别

一、什么是PCT专利申请 PCT是《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英文缩写,是有关专利的国际条约。根据PCT的规定,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 PCT国际专利申请首先由专利申请人向其主管受理局提交,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国际局进行国际公开,并由国际检索单位进行国际检索。如果申请人要求的话,该国际专利申请由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进行国际初步审查。国际检索的目的是提供与该国际专利申请有关的现有技术资料;国际初步审查的目的是为该国际专利申请提供有关其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的初步审查意见。经过国际检索、国际公开以及国际初步审查(如果要求了的话)这一国际阶段之后,专利申请人办理进入国家阶段的手续。 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是中国国民或居民的主管受理局,同时也是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中国申请人提出国际专利申请,应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并且应当委托涉外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中国申请人可以向中国专利局也可以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国际局提交国际专利申请。 应当注意是,专利申请人只能通过PCT申请专利,不能直接通过PCT得到专利。要想获得某个国家的专利,专利申请人还必须履行进入该国家的手续,由该国的专利局对该专利申请进行审查,符合该国专利法规定的,授予专利权。 二、PCT申请程序 1.国际阶段 国际阶段是国际申请审批程序的第一阶段;它包括国际申请的受理、形式审查、国际检索和国际公布等必经程序以及可选择的国际初步审查程序。 中国申请人可直接通过代理机构向中国专利局提出国际申请, 国际阶段中除国际公布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统一进行外, 其它程序都在中国专利局进行。 形式审查,是指中国国家专利局对申请人提交的国际申请文件是否合乎PCT的要求、有关文件是否是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申请人是否足额交纳了有关费用等事项进行审查。 国际检索是指中国国家专利局按PCT的规定对国际申请主题进行检索, 找出与其相关的已注册专利并指明其相关程度,通常中国专利局在自国际申请日起4个月内作出国际检索报告。

PCT概述及国际申请的主要程序

PCT概述及国际申请的主要程序 一、PCT体系概述 PCT体系概述 PCT的含义:PCT 《专利合作条约》 建立PCT体系的目的和目标 PCT法律规范简介: 《专利合作条约》、《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专利合作条约行政规程》?《PCT受理局指南》、 《PCT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指南》、《PCT申请人指南》 PCT国际申请的职能机构: 受理局(RO)、国际检索单位(ISA)、国际初步审查单位(IPEA)、国际局(IB)、指定局(DO)、选定局(EO) 二、PCT申请的主要程序 (一)国际阶段 1、提出国际申请 (1)国际申请的申请人PCT缔约国国民或居民 任何自然人或法人单位,可以就不同国家指定不同的申请人如美国,必须指明发明人为申请人;多个申请人的情况,其中必须有一人是PCT缔约国国民或居民。 (2)文件及费用的提交方式 文件提交方式:面交、传真、邮寄、PCT-SAFE(电子申请) 费用提交方式:面缴、银行汇款、缴费公司 (3)国际申请的语言 受理语言: 目前可以使用14种语言提出国际申请,英、法、德、俄、西班牙、丹麦、芬兰、挪威、瑞典、 中、日、韩、阿拉伯、葡萄牙,中国专利局允许使用中文和英文提出申请。 (4)申请文件的标准化 A、请求书PCT/RO/101表;PCT-SAFE格式 B、申请文件的主体 说明书(细则第5条) 权利要求书(细则第6条) 摘要(细则第8条) 附图 序列表(文件的形式要求由细则第11条规定) (5)国际申请的费用 A、提出申请时应缴纳的费用

国际申请费:CHF1330(附加费CHF15/页) USD1300(附加费USD15/页) 传送费:CNY500 检索费:CNY2100 B、要求国际初步审查时应缴纳的费用 国际初审费:CNY1500 手续费:CHF200(USD195) 进入国家阶段的费用 2、受理局程序 (1)查是否符合确定国际申请日的条件 受理局收到国际申请之日为国际申请日,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申请人具有提出国际申请的资格 使用规定语言 提出国际申请的意图 写明申请人姓名 一份说明书 一份权利要求书 (2)形式审查 PCT/RO/101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改正形式缺陷导致申请日的延迟,检查说明书、 权利要求书或附图是否提交,对缺少的文件的处理(细则20.3),及时通知申请人在受理局发出通 知之日起两个月内补交,以收到补交文件之日为国际申请日,申请人可以主动补交,以收到补交文 件之日为国际申请日。 (3)优先权要求的审查 A、通知改正优先权声明中不符合细则4.10要求的缺陷(细则第26条之二.2) B、在通知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满足细则4.10要求的处理 不符合巴黎公约优先权原则,优先权要求视为未提出; 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优先权要求视为未提出; 国际申请没有在优先权日起12个月内提出,而是在14个月内提出 (4)检查费用、向国际局传送费用 对未及时缴费的申请,通知申请人在滞纳期内补缴(细则第16条之二) 对未在滞纳期内补缴费的申请宣布视为撤回 (5)传送登记本及检索本,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一个月内传送 3、国际检索 (1)国际检索单位的任务 努力发现相关的现有技术,在原始申请文件基础上提供关于专利性的初步意见。 (2)主管国际检索单位的确定 由受理局确定主管国际检索单位,并通知国际局;国际局受理的国际申请按照申请人的国籍或居所 确定相应的主管国际检索单位;受理局指定了多个国际检索单位的,申请人可以作出选择,

PCT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绪则 第1条省略词 1.1 省略词的含义 (a)在本细则中,“条约”一词指专利合作条约。 (b)在本细则中,“章”和“条”指条约的特定的“章”或者“条”。(译者注:在本译文中均加“条约”二字) 第2条对某些词的释义 2.1 “申请人” 凡使用“申请人”一词时,也应解释为是指申请人的代理人或者其他代表,除非从规定的措辞或者性质,或者从该词的上下文来看,该词明显表示与此相反的意思,例如特别是在述及申请人的居所或者国籍的规定中。 2.2 “代理人” 凡使用“代理人”一词时,应解释为是指根据本细则90.1指定的代理人,除非从规定的措辞或者性质,或者从该词的上下文来看,该词明显表示与此相反的意思。 2.2之二“共同代表” 凡使用“共同代表”一词时,应解释为是指根据本细则90.2被指定为或者被认为共同代表的申请人。 2.3 “签字” 凡使用“签字”一词时,如果受理局或者主管国际检索单位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所适用的本国法要求用盖章代替签字,则为该局或者该单位目的,该词即指盖章。 2.4 “优先权的期限” (a)凡涉及优先权要求使用“优先权的期限”一词时,这个期限应当被解释为自所要求的在先申请的申请日起12个月。在先申请的申请日当天不包括在这个期限中。 (b)优先权的期限应当比照适用本细则80.5的规定。 第二部分有关条约第I章的细则 第3条请求书(格式) 3.1 请求书的格式 请求书应填写在印就的表格上或者用计算机打印出来。 3.2 表格的提供印就的表格应由受理局免费向申请人提供,如果受理局希望的话,也可由国际局提供。 3.3 清单 (a)请求书应包括一份清单,注明: (i) 国际申请文件的总页数和国际申请每一部分的页数:请求书、说明书(分别注明说明书中序列表部分的页数)、权利要求书、附图、摘要; (ii) 在适用的情况下,提交的国际申请附有委托书(即委托代理人或者共同代表的文件)、总委托书的副本、优先权文件、电子形式的序列表、关于缴费的文件或(清单中写明的)任何其他文件; (iii) 当摘要公布时,申请人建议连同摘要一起公布的附图中的那幅图的号码;在例外情况下,申请人可以建议一幅以上的图。 (b)清单应由申请人填写。如果申请人漏填,则由受理局作必要的注明,但(a)(iii)中所述的号码不应由受理局指定。 3.4 细节 除本细则3.3另有规定以外,印就的请求书表格的细节和用计算机打印的请求书的细节应在行政规程中予以规定。 第4条请求书(内容) 4.1 必要内容和非强制性内容;签字 (a)请求书应包括: (i) 请求;

PCT简介

PCT简介 1、什么是PCT? 从名称上可以看出,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自采用巴黎公约以来,它被认为是该领域进行国际合作最具有意义的进步标志。但是,它主要涉及专利申请的提交,检索及审查以及其中包括的技术信息的传播的合作性和合理性的一个条约。 PCT不对“国际专利授权”:授予专利的任务和责任仍然只能由寻求专利保护的各个国家的专利局或行使其职权的机构掌握(指定局)。PCT并非与巴黎公约竞争,事实上是其补充。的确,它是在巴黎公约下只对巴黎公约成员国开放的一个特殊协议。 2、PCT的历史: 为了克服传统体系中出现的问题,保护工业产权国际(巴黎)联盟执行委员会于1966年9月邀请BIRPI(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前身)立即研究一个解决办法以减少申请人和专利局所作的重复工作。1967年国际条约草案由BIRPI起草并提交专家委员会。此后几年一些旨在修改草案的会议如期举行,并于1970年6月在华盛顿举行了外交会议,此次会议制定了专利合作条约。专利合作条约或称PCT于1978年1月24日生效,并于1978年6月1日在最初的18个缔约国开始实施。截止至2009年11月,该条约已拥有142个成员国。此增长表明各国对实施该条约的浓厚兴趣。另据WIPO的PCT年报统计,2008年国际局共收到163,600件国际申请,比前一年增长了2.3%。 对PCT的进展所给出的上述简介说明,在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中或发达国家成为PCT的成员国,同时,申请数量已表明,PCT的应用将继续不断地增加。 PCT对进入国家阶段手续的规定 1、缴纳国家费用: 申请人履行进入国家阶段的手续之一是缴纳国家费用,主要是指申请费,有些国家称为基本国家费。 2、提交国际申请译文: 如果国际申请提出时使用的语言或者国际公布时使用的语言不是指定局的官方语言,则为进入该国国家阶段需要提交国际申请译成指定局所要求语言的译文。 3、提供国际申请副本和发明人信息: 如果指定局尚未收到国际局向该局传送的国际申请,则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国际申请的副本。

专利合作条约英文版

Executive summary: This document contains a verion of the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last modified on October 3,2001. This version is current as of the summer of 2007. An index is provided below.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PCT) Done at Washington on June 19,1970, amended on October 2,1979, modified on February 3, 1984, and October 3, 2001 Index: Preamble Introductory Provisions Article 1:Establishm ent of a Union Article 2:Definitions Chapter I: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Search Article 3:The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Article 4:The Request Article 5:The Description Article 6:The Claims Article 7:The Drawings Article 8:Claiming Priority Article 9:The Applicant Article 10:The Receiving Office Article 11:Filing Date and Effe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Article 12:Transmitt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Bureau and the International Searching Authority Article 13:Availability of Copy of the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to the Designated Offices Article 14:Certain Defects in the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Article 15:The International Search Article 16:The International Searching Authority Article 17:Procedure Before the International Searching Authority Article 18:The International Search Report Article 19:Amendment of the Claims Before the International Bureau Article 20:Communication to Designated Offices Article 21: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Article 22:Copy,Translation, and Fee, to Designated Offices Article 23:Delaying of National Procedure Article 24:Possible Loss of Effect in Designated States Article 25:Review by Designated Offices Article 26:Opportunity to Correct Before Designated Offices Article 27:National Requirem ents Article 28:Amendm ent of the Claims,the Description, and the Drawings,Before Designated Offices Article 29:Effe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PCT申请的大致流程详解

PCT申请的大致流程 PCT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自采用巴黎公约以来,它被认为是该领域进行国际合作最具有意义的进步标志。下面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下PCT申请的大致流程。 工具/原料 专利申请书 方法/步骤 1.一、为什么要申请PCT专利? PCT的主要目的在于:简化以前确立的在几个国家申请发明专利保护的方法,使其更为有效和经济,并有益于专利体系的用户和负有对该体系行使管理职权的专利局。根据PCT的规定,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 2.二、PCT专利分为哪几个阶段? PCT申请分为国际阶段和国家阶段。申请的提出、国际阶段的检索和国际公布在国际阶段完成;如果申请人要求,国际阶段还包括初步审查程序。申请人在首次提交专利申请之后的30个月内办理国际专利申请进入每一个国家的手续,是否授予专利权的工作在国家阶段由被指定的各个国家局完成。

3.三、PCT专利申请的审核时间? (1)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规定的期限内制定国际检索报告和书面意见,期限是自收到检索本之日起3个月或自优先权日期9个月,以后到期限为准。 在国际检索阶段,申请人不能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 (2)自优先权日起十八个月,由世界知识产权国际局负责完成国际公布。申请人如果希望提前进行国际公布,可以向国际局提出。 4.四、国际初步审查 国际初步审查程序不是必经程序,是应申请人的要求而启动的。申请人提交了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并按规定缴纳了相关费用后,将启动该程序。只要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国际申请,国际初步审查就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承担。申请人可能会得到一份书面意见,最后会得到国际初步审查报告(专利性国际初步报告)。该报告对请求保护的发明创造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工业实用性提出初步的、无约束力的意见。

专利合作条约(PCT)技术合作委员会

C PCT/CTC/30/22 原文:英文 日期:2017年3月16日 专利合作条约(PCT) 技术合作委员会 第三十届会议 2017年5月8日至12日,日内瓦 延长对美国专利商标局作为PCT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单位的指定 国际局编拟的文件 1. PCT大会对所有现有国际单位的指定将于2017年12月31日到期。因此在2017年,大会需要首先征求本委员会的意见,然后对是否延长指定那些希望其指定被延长的现有国际单位作出决定(见《专利合作条约》第16条第(3)款(e)项和第32条第(3)款)。关于该程序以及委员会作用的信息载于文件PCT/CTC/30/INF/1。 2. 2017年3月2日,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关于延长对其作为PCT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指定的申请。该申请转录于本文件附件。 3. 请委员会就此事项提出意见。 [后接附件]

附件美国专利商标局关于延长对其作为PCT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单位指定的申请 1–基本信息 国家局或政府间组织名称:美国专利商标局(美国专商局) 总干事收到指定申请的日期:2017年3月7日 在哪届大会会议上寻求指定:WIPO国际专利合作联盟大会第49届会议 可开始作为国际检索单位/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开展业务的预计日期: 作为国际检索单位/国际初审单位的业务正在进行中 2–实质标准:指定的最低要求 除了成员国议定的若干修改,再次指定现有国际单位的要求与指定新主管局的要求大致相同。 PCT细则36.1对指定国际检索单位的最低要求规定如下: (i)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至少必须拥有100名具有足以胜任检索工作的技术资格的专职人 员; (ii)该局或者该组织至少必须拥有或能够利用本细则34所述的最低限度文献,并且为检索 目的而妥善整理的载于纸件、缩微品或储存在电子媒介上; (iii)该局或者该组织必须拥有一批工作人员,能够对所要求的技术领域进行检索,并且具 有至少能够理解用来撰写或者翻译本细则34所述最低限度文献的语言的语言能力; (iv)该局或该组织必须根据国际检索共同规则,设置质量管理系统和内部复查措施; (v)该局或该组织必须被指定为国际初审单位。 指定国际初审单位的最低要求与指定国际检索单位的最低要求相似,PCT细则63.1对其作出如下规定: (i)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至少必须拥有100名具有足以胜任审查工作的技术资格的专职人 员; (ii)该局或者该组织至少必须拥有本细则34所述的为审查目的而妥善整理的最低限度文献; (iii)该局或者该组织必须拥有一批能对所要求的技术领域进行审查,并且具有至少能够理 解用来撰写或者翻译本细则34所述的最低限度文献的语言的语言条件的工作人员; (iv)该局或者该组织必须根据国际初步审查共同规则设置质量管理系统和内部复查机构; (v)该局或者该组织必须被指定为国际检索单位。 美国专商局达到并超出为获准延长PCT国际单位指定所要满足的所有要求,解释如下。

专利合作条约(PCT)工作组-WIPO

C PCT/WG/11/17 原文:英文 日期:2018年5月9日 专利合作条约(PCT) 工作组 第十一届会议 2018年6月18日至22日,日内瓦 协调专利审查员培训 国际局编拟的文件 概述 1.本文件以在工作组第十届会议上提出的、在受益局和捐助局之间更好地协调专利实审审查员培训的提案为基础,介绍了有关开发专利实审审查员技术胜任能力框架和学习管理系统的进展报告。 导言 2.PCT工作组在2016年5月17日至20日于日内瓦召开的第九届会议上,讨论了对实审审查员培训问卷调查的评估(文件PCT/WG/9/18)。该问卷调查附于通函C.PCT 1464号,针对捐助局(为其他局审查员提供专利实审培训或为由其他组织举办此类培训活动作出贡献的主管局)和受益局(其审查员接受了其他组织的专利实审培训的主管局),要求提供开展的培训活动信息,和有关在各局内部管理和开展实审培训的信息,如使用胜任能力模型、学习管理系统或评价工具,或提供自学培训材料或其他介质。工作组讨论的内容总结载于文件PCT/WG/9/27第63段至第67段,讨论的完整记录见文件PCT/WG/9/28第155段至第169段。 3.继讨论之后,工作组同意国际局应当执行文件PCT/WG/9/18第50段、第60段和第65段所述的建议,工作组尤其同意: “50. ……国际局应提出有关改进专利实审审查员培训协调工作(特别是与捐助局的协调)的构想,供工作组在下届会议上讨论。

“60. ……国际局应: (a)邀请主管局与国际局分享它们为培训专利实审审查员所设立的课程; (b)邀请主管局与国际局分享它们为专利实审审查员所建立的胜任能力模型; (c)编拟胜任能力模型汇编,以便制订一份详细目录,列出不同规模主管局的专利实审 审查员可能需要的不同胜任能力。 “65. ……国际局应尝试开发和管理学习管理系统,并提出供工作组在下届会议上讨论的构想。” 4.PCT工作组在2017年5月8日至12日于日内瓦举行的第十届工作组会议上,讨论了更好地协调专利审查员培训的提案(见文件PCT/WG/10/9)。该文件第10段概括了目前捐助局在向发展中国家专利审查员提供培训支持时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突出了加强协调的必要性,加强协调的目的在于确保专利审查员个人根据其职责说明获得胜任能力,个人或机构的需求与捐助局所提供的供应相匹配,跟踪培训活动的参与情况和学习评估,高效利用培训机会,对受益局和捐助局之间的培训合作进行监测和评估。为实现这些目标,该文件第12段提议使用足够全面详细的胜任能力框架,以便: - 主管局能够通过从通用框架中选取适当的胜任能力来确定适合审查员个人职责说明和主管局审查政策的胜任能力模型; - 主管局能够使捐助局了解(个人或机构)对于具体胜任能力的培训需求,从而使捐助局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回应培训需求; - 捐助局说明培训活动的内容,以及确定参加培训所需的胜任能力要求; - 负责培训的行政人员或管理人员能够评估和记录学员之前的学习情况,识别培训缺口; - 负责培训的行政人员或管理人员能够跟踪和评估审查员个人通过参加培训活动获得的胜任能力; - 负责培训的组织或管理人员能够通过一方面兼顾候选人之前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培训缺口,另一方面兼顾培训活动的内容和参加培训必须满足的要求,更有效地分配培训机会; - 既面向进行日常独立实审的主管局,也面向审查能力有限的主管局。 5.为向协调专利审查员培训提供便利,文件PCT/WG/10/9进一步提议开发学习管理系统,支持管理、跟踪和报告对审查员个人或审查员群体的培训,正如该文件第15段和第16段所述。 6.PCT工作组第十届会议报告(文件PCT/WG/10/25)第141段至第147段提供了对文件PCT/WG/10/9的详细讨论情况。国际局表示将向2018年工作组会议报告开发胜任能力框架和学习管理系统所取得的进展。 进展报告 7.专利审查员胜任能力通用框架的开发目前正在一个有关提高捐助局所资助审查员培训效率的项目背景下进行,该项目由产权组织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局(亚太局)开展。该同一项目还研究了学习管理系统的开发和部署。国际局在工作组第十届会议期间的会外活动上介绍了该项目的详细信息(见文件PCT/WG/10/PRESENTATION/EXAMINER TRAINING)。

专利合作条约(PCT)实施细则的修订讲解

专利合作条约(PCT实施细则的修订 国际专利合作联盟(PCT 联盟大会第 41次(第 24次特别会议(2010年 9月 20日至 29日 2010年 9月 29日通过, 2011年 7月 1日起生效。 修订目录 1 细则 12.2 细则 48.2 细则 49.5 细则 53.9 细则 55.3 细则 62.1 细则 62.2 细则 66.9 细则 70.2 细则 70.16 细则 92.2 1修改后的本细则 12.2、 48.2、 53.9、 55.3、 62.1、 62.2、 66.9、 70.2和 92.2适用于 2011年 7月 1日当天或之后提出的国际申请。 修改后的本细则 49.5适用于申请人于 2011年 7月 1日当天或之后进行条约第22条或第 39条所述行为的国际申请,和在 2009年 7月 1日当天或之后提交根据条约第 19条或 34条修改的国际申请。

修改后的本细则 70.16适用于 2011年 7月 1日当天或之后根据本细则 70.4完成的所有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不论所涉及国际申请的国际申请日。 修订 2 第 12条 国际申请的语言和为国际检索和国际公布目的的译文 12.1至 12.1之三 [无变化 ] 12.2 国际申请变动时的语言 (a 除本细则 46.3和 55.3另有规定之外 , 国际申请的任何修改都应使用申请提出时使用的语言。 (b 和(c [无变化 ] 12.3 和 12.4 [无变化 ] 第 48条 国际公布 48.1 [无变化 ] 48.2 内容 (a 至(h [无变化 ] (i 在国际公布技术准备完成之后,如果国际局收到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或国际局根据本细则 91.1对国际申请中明显错误更正的许可,或者在适用的情况下,国际局作出对国际申请中明显错误更正的许可, 则根据具体情况, 所有与更正有关的声明、包含更正的页、替换页、以及根据本细则 91.2提交的信函应当一同公布,扉页也应重新公布。

pct2001专利合作条约

专利合作条约 1970年6月19日签订于华盛顿 1979年9月28日修正 1984年2月3日 和2001年10月3日修改 目 录* 前 言 绪 则 第 条 联盟的建立 第 条 定 义 第Ⅰ章 国际申请和国际检索 第3条 国际申请 第4条 请求书 第5条 说明书 第6条 权利要求书 第7条 附 图 第8条 要求优先权 * 本条约签字本中没有这个目录,本目录是为了便于读者查阅而增编的。

第9条 申请人 第 0条 受理局 第 条 国际申请的申请日和效力 第 条 将国际申请送交国际局和国际检索单位 第 3条 向指定局提供国际申请副本 第 4条 国际申请中的某些缺陷 第 5条 国际检索 第 6条 国际检索单位 第 7条 国际检索单位的程序 第 8条 国际检索报告 第 9条 向国际局提出对权利要求书的修改 第 0条 向指定局的送达 第 条 国际公布 第 条 向指定局提供副本、译本和缴纳费用 第 3条 国家程序的推迟 第 4条 在指定国的效力可能丧失 第 5条 指定局的复查 第 6条 向指定局提出改正的机会 第 7条 国家的要求 第 8条 向指定局提出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的修改第 9条 国际公布的效力 第30条 国际申请的保密性 第Ⅱ章 国际初步审查 第3 条 要求国际初步审查 第3 条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第33条 国际初步审查 第34条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程序 第35条 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第36条 国际初步审查报告的送交、翻译和送达 第37条 国际初步审查要求或选定的撤回

第38条 国际初步审查的保密性 第39条 向选定局提供副本、译本和缴纳费用 第40条 国家审查和其他处理程序的推迟 第4 条 向选定局提出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的修改第4 条 选定局的国家审查的结果 第Ⅲ章 共同规定 第43条 寻求某些种类的保护 第44条 寻求两种保护 第45条 地区专利条约 第46条 国际申请的不正确译文 第47条 期 限 第48条 延误某些期限 第49条 在国际单位执行业务的权利 第Ⅳ章 技术服务 第50条 专利信息服务 第5 条 技术援助 第5 条 与本条约其他规定的关系 第Ⅴ章 行政规定 第53条 大 会 第54条 执行委员会 第55条 国际局 第56条 技术合作委员会 第57条 财 务 第58条 实施细则 第Ⅵ章 争 议 第59条 争 议 第Ⅶ章 修订和修改 第60条 本条约的修订 第6 条 本条约某些规定的修改 第Ⅷ章 最后条款

PCT国际专利申请

P C T国际专利申请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P C T国际专利申请 PCT是《专利合作条约》(PatentCooperationTreaty)的英文缩写,是有关专利的国际条约。根据PCT的规定,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 首先由专利申请人向其主管受理局提交,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国际局进行国际公开,并由 国际检索单位进行国际检索。如果申请人要求的话,该国际专利申请由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进行国 际初步审查。国际检索的目的是提供与该国际专利申请有关的现有技术资料;国际初步审查的目 的是为该国际专利申请提供有关其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的初步审查意见。经过国际检 索、国际公开以及国际初步审查(如果要求了的话)这一国际阶段之后,专利申请人办理进入国 家阶段的手续。 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是中国国民或居民的主管受理局,同时也是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 审查单位。中国申请人提出国际专利申请,应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并 且应当委托涉外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中国申请人可以向中国专利局也可以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 国际局提交国际专利申请。 根据中国专利法的规定,中国人在中国递交PCT专利国际申请,必须委托在中国依法设立的 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其他单位和个人均无法完成这一过程。 应当注意是,专利申请人只能通过PCT申请专利,不能直接通过PCT得到专利。要想获得某 个国家的专利,专利申请人还必须履行进入该国家的手续,由该国的专利局对该专利申请进行审 查,符合该国专利法规定的,授予专利权。 特点 1、简化了提出申请的手续,更加简单迅捷,为申请人向外国申请专利提供了更方便的途径; 2、推迟决策时间:向外国提出普通专利申请时,专利申请人必须在首次提交专利申请之日后的 十二个月内向每一个国家的专利局提交专利申请。而通过PCT专利申请,可以在首次提交专利申 请之日后的三十个月内办理国际专利申请进入每一个国家的手续。 3、准确投入资金:由于可以推迟决策时间,因此可以准确地投入进入国家阶段的资金; 4、完善申请文件:通过PCT国际申请程序,可以具备两次修改PCT国际申请文件的机会,达到 完善专利申请文件的效果; 5、获得PCT国际检索报告,初步评估专利申请的新颖性与创造性。[1]目的 PCT的主要目的在于,简化以前确立的在几个国家申请发明专利保护的方法,使其更为有效和经 济,并有益于专利体系的用户和负有对该体系行使管理职权的专利局。 优势 一、只需提交一份国际专利申请,就可以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而不必向每一个国家分别提交 专利申请,为专利申请人向外国申请专利提供了方便;

PCT国际审查实务手册

第二章PCT体系职能机构和国际申请文件简介 第一节职能机构 国际申请程序由多个职能机构参与完成,其中主要职能机构的名称和相应职责如下。 1.1国际局(IB) 国际局是指WIPO国际局。国际局对PCT的实施承担中心管理的任务。 国际局的职责ii:负责保存全部依据条约提出的国际申请文件正本;负责国际申请的公布出版;负责在申请人、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以及指定局(或选定局)之间传递国际申请和与国际申请有关的各种文件;此外,国际局还可以作为受理局接受任何PCT 缔约国的国民或居民提交的国际申请。同时,国际局还负责整个PCT系统的国际协调;负责向成员国及其国家局/地区局提供帮助、传播有关PCT系统的信息;负责PCT会议及培训课程等。 1. 2受理局(RO) 受理国际申请的国家局或政府间组织被称为受理局。其中,国家局是指缔约国授权颁发专利的政府机关,政府间组织是指地区PCT的成员国授权发给地区专利的政府间机关。(条约第2条) 国际局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可以受理中国国民,或者在中国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提出的国际申请。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受理局的主要职责是:受理中国国民,或者在中国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提出的国际申请,遵守《关于中国实施<专利合作条约>的规定》,并按照条约、细则和规程的有关规定对国际申请进行检查和处理。根据中国与其他的条约缔约国签订的双边协定,我局也可以受理该缔约国的国民或者居民提出的国际申请。(《关于中国实施<专利合作条约>的规定》) 1. 3国际检索单位(ISA)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IPEA ) 负责对国际申请进行国际检索的国家局或政府间组织被称为国际检索单位。国际检索单位由国际专利合作联盟大会指定。(条约第16条) 负责对国际申请进行国际初步审查的国家局或政府间组织被称为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条约第32条) 现在共有17个国际检索单位,分别是奥地利(AT)专利局、澳大利亚(AU)知识产权局、巴西(BR)国家工业产权局、加拿大(CA)专利局、中国(CN)国家知识产权局、埃及(EC)专 利局、欧洲(EP)利局、西班牙(ES)利与商标局、芬铸(EI)国家专利和注册委员会、印度(IN )专利局、以色列(IL )专利局、日本(JP)特许厅、韩国(KR)知识产权局、俄罗斯(RU )利局、瑞典(SE) }-利局、美国(U S)专利与商标局、北欧专利协作组织(XN)。这些国际检索单位也是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职责是遵守协议和《关于中国实施<专利合作条约>的规定》,按照条约、细则、规程的相关规定对国际申请要求保护的发明进行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我局可以作为中国、肯尼亚、利比里亚、土耳其、加纳、津巴布韦、安哥拉、泰国和印度受理的国际申请的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我局接受的语言是中文和英文。(协议) 1. 4指定局(DO)和选定局(EO) 申请人在国际申请中指定的、要求对其发明给予保护的那些缔约国称为指定国,被指定国家的国家局或加人条约的地区性专利组织的政府机关即为指定局。(条约第2条) 2004年1月1日起,国际申请一经提出,申请人自动指定在国际申请日时受条约约束的所有成员国。自动指定不仅包括缔约国,而且还包括地区专利组织。(细则49 ) 申请人选择了国际初步审查程序,在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中所指明的预定使用国际初步审查结果的缔约国被称为选定国,选定国的国家局即为选定局。加人条约的地区性专利组织

通过PCT途径申请国外专利的好处

通过PCT途径申请国外专利的好处国际专利申请是申请人就一项发明创造在《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CT)缔约国获得专利保护时,按照规定的程序向某一缔约国的专利主管部门提出的专利申请。下面详细介绍PCT 国际申请及其通过PCT途径申请国外专利的好处。 PCT的主要目的在于,简化以前确立的在几个国家申请发明专利保护的方法,使其更为有效和经济,并有益于专利体系的用户和负有对该体系行使管理职权的专利局。 PCT国际申请包括国际阶段和国家阶段。 国际阶段不做授权或驳回决定,申请人必须在PCT条约规定的日期(一般为优先权日起30个月)之前将其PCT国际申请进入指定国的国家阶段,并通过该国的独立审查,才能获得授权或驳回结果。通过PCT申请可以把进入具体国家的最终时限由巴黎公约所规定的12个月延长到30个月,并且PCT国际申请阶段会得到国际检索局出具的检索报告,从而对申请的前景可以有一个初步的判断。虽然PCT申请本身也必须在优先权日起12个月内提出,但对中国申请人来说,由于PCT申请可以用中文提出,无需增加翻译工作,申请文件的准备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通过PCT途径申请国外专利的好处

( 1)简化申请手续,节约申请费用 申请人可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中文或英文)撰写申请文件,并直接递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只需向受理局而不是向所有要求获得专利保护国家的专利局缴纳专利申请费用,简化了手续,减少了费用。 (2)推迟决策时间, 把握申请主动权 在国际申请阶段,申请人会收到一份国际检索报告和一份专利性初步报告。根据这些报告,申请人可初步判断自己的发明是否具有专利性,进而初步判断发明是否具备授予专利的前景。然后根据需要提交国际申请的译文和缴纳相应的费用。 ( 3)完善申请文件,确保专利质量 申请人可根据国际检索报告和专利性初步报告,修改和完善申请文件,从而得到一篇高质量的专利文件。 由该国的专利局对该专利申请进行审查,符合该国法律和相关规定时才有可能获得该国的专利授权。 汇桔网有着全国各地资源商家,拥有大量知识产权专利网信息,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分层次、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本文介绍的通过PCT途径申请国外专利的好处,希望可

专利合作条约的必要性

专利合作条约的必要性 专利合作条约(简称为PCT)是继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之后专利领域的最重要的国际条约,是国际专利制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该条约于1970年6月19日由35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197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现有成员60多个,由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辖。 目前,全球专利制度正面临着危机,这种状况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发明专利日趋复杂、专利和非专利技术激增、可授予专利客体增加、专利制度全球化、国际专利申请成本上升、发展中国家相对较少的专利申请和众多国家专利局面临的快速增长的专利申请等,都是导致上述危机的重要因素。 在今天,审查专利申请是一个复杂且昂贵的过程。世界上最大的专利局——美国专利商标局目前的状况可以说明这一点。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年度预算为13亿美元,需要9,000多员工(包括全职和短期雇员)来提供服务。对许多领域,如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审查必须使用高端的计算机,否则无法对申请人的权利要求同含有上百万数据的DNA序列数据库进行比较。而且,当事人权利要求与现有技术的比较工作只能由相关领域具博士水平的专家才能进行。对许多申请的审查,还需要检索许多其它非专业专利数据库,而检索这些数据库的费用极高。

基于上述原因,许多小的专利局根本无法高效地完成许多重要、复杂的专利申请审查工作。因此,这些专利局通行的作法是根据他国大专利局的检索结果作出审查决定,而不进行独立的审查。许多国家实行法律审查、事实登记制度。该制度导致的结果是:许多可能产生强大效力的专利申请只经过了很少的审查就被授予了专利权,而这对于其他被法律要求尊重这些权利的人是不公平的。 除上述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专利审查能力方面的局限,目前的全球专利制度也存在问题,显然它并没有给不发达国家的发明人提供平等的机会。专利权的关键就在于专利权人能够在全球市场上以最获利的方式出售专利。来自专利交易不发达国家的权利人,为就他们的创造性劳动获得补偿,必须获得一些大国,如美国、欧洲专利条约成员国和日本的专利保护。然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国民难以负担在这些大国进行专利申请的高额费用。这种状况阻碍了发展中国家有效地参与全球专利市场,同样,这种障碍也损害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因为他们不能从来自世界大多数地区的专利中受益。 上述状况无疑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遵守TRIPS协议,发展中国家为来自发达国家的申请人授予强大的专利权,而这些申请人受到的审查却比他们在本国受到的审查少。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发明人却常常被关在全球专利市场之外。这种不平衡阻止了知识产权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增长、严重损害了美国为符合TRIPS协议所做的各种努力,也增加了多哈会议上出现的对TRIPS协议相关规定倒退的可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一直在强调上述差异,也在努力为全球各国发明人建设一个更高效、低廉的专利制度。建设上述制度主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