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科实习生带教的知识点

急诊科实习生带教的知识点

急诊科实习生带教的知识点
急诊科实习生带教的知识点

急诊科实习生带教的知识点

1.急诊病人的就诊程序及分诊方法、病情的分级?

急诊病人的就诊程序包括接诊→分诊→处理三个部分。

分诊的方法:询问、观察、护理体检。

病情的分级:一般将病人病情分为四级。分清病人的轻、重、缓、急,决定就诊次序。

⑴Ⅰ级:如果得不到紧急救治,很快会导致生命危险。如心搏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率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中毒、老年复合伤等。

⑵Ⅱ级:有潜在性危及生命的可能,如心、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腹痛持续36小时以上,突发而剧烈的头痛,开发性创伤,儿童高热等。

⑶Ⅲ级:急性症状不能缓解的病人,如高热、寒颤、呕吐、闭合性骨折等。

⑷Ⅳ级: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的病人,如哮喘持续状态、小面积烧伤感染、轻度变态反应等。

2.转运病人过程中护士应该注意密切观察那些方面?转运陪检制度

的内容是什么?如何与病房护士交接?

3.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是什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原理?表现为哪

三类综合征?典型的体征有哪些?阿托品的药理作用有哪些?判断“阿托品化”指标?洗胃溶液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①立即终止接触毒物;②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③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除;④特殊解毒剂的应用;⑤对症处理。

4.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何谓三期九步?开放气道的方法有哪

些?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5.休克的分类?休克程度的评估?休克病情观察的内容有哪些?

6.何谓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的改变是什么?与心绞痛的鉴别要

点有哪些?如何进行急救护理?

7.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是什么?

8.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其抢救措施是什么?

9.何谓急性心力衰竭?如何进行急救护理?

10.何谓脑梗死?何谓脑溢血?其病因与诱发因素是什么?

11.中暑病人降温的方法有几种?根据程度不同意识障碍可分哪几种

情况?

12.颅前骨折、颅中窝、颅后窝骨折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3.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病人的护理要点是什么?何谓中间清醒

期,其临床表现是什么?

14.脑外伤病人的病情观察主要内容有哪些?颅内压增加的临床表现

是什么?

15.输液反应有哪几种?如何处理?

16.急性阑尾炎典型临床表现是什么?

⑴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多开始于上腹或脐部,疼痛位置不固定。

⑵胃肠道症状:早期可有轻度厌食、恶心、呕吐。有些病人可发生腹泻或便秘。

⑶右下腹固定压痛: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

⑷腹膜刺激征:包括腹肌紧张、反跳痛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17.氧疗分为哪几种类型?各适合用于什么情况?

临床上根据吸入氧浓度将氧疗分为低浓度氧疗、中等浓度氧疗、高浓度氧疗、高压氧疗4种类型。

⑴低浓度氧疗:又称控制性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应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⑵中等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为40%-60%。主要用于有明显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病人,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者,如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等。

⑶高浓度氧:吸氧浓度在60%以上。应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

⑷高压氧疗:指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cm2的压力给予100%的氧吸入。主要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等。

18.何谓溶血反应?原因有哪些?输血中出现过敏反应如何处理?

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

溶血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⑴输入了异性血: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血管内溶血,反应发生快,输入10ml~15ml即出现症状,后果严重。

⑵输入了变质血:输血前红细胞即被破坏溶解,如血液贮存过久、保存温度过高、血液被剧烈震荡或被细菌污染、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影响pH值的药物等,均可导致红细胞破坏溶解。

⑶Rh因子所致溶血:Rh阴性者首次输入Rh阳性血液时不发生溶血反应,但输血2~3周后体内即发生抗Rh阳性的抗体。如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即可发生溶血反应。Rh因子不合所引起的溶血反应发生较慢,可在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后才发生,并且较少见。

输血中出现过敏反应按反应程度给予对症处理。轻度反应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或地塞米松,用药后症状可缓解;中、中度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给予抗休克治疗。

19.院前急救的原则是什么?气管插管的途径有哪两种?深度是多

少?

20.淹溺病人如何保持呼吸通畅?电击伤的急救原则与护理措施是什

么?

21.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氧疗方法是什么?抢救乙醇中毒

的有效药物是什么?常用剂量是多少?

22.何谓重症哮喘?如何进行紧急处理?何谓呼吸窘迫综合症?如何

处理?。

23.何谓呼吸衰竭?Ⅱ性呼吸衰竭持续低流量吸氧的理由?

24.什么叫电除颤和电复律?适应症有哪些?

25.如何估计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出血量?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要

点?出血性坏死型胰腺炎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⑴大便隐血实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大于5~10 ml.

⑵出现黑便表明出血量在50~70 ml以上。一次出血后黑便持续时间于排便次数,如每日排便一次,粪便颜色约在3天后恢复正常。

⑶胃内积血量超过250~300 ml时,可引起呕血。

⑷一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

⑸如出血量超过400~500 ml,病人可出现口渴、心悸、乏力等症状,为小量出血。

⑹如出血在500~1000 ml,病人可出现口渴、精神差、乏力、烦躁不安、心悸、头晕等,为中量出血。

⑺如出血量超过1000 ml,临床出现急性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为大出血。

26.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血糖控制的指标是什么?何谓糖尿酮

症酸中毒?其护理措施是什么?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

平>=11.1mmol/L ,或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 或OGTT试验中,2小时血糖值>=11.1mmol/L 。症状不明显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随机是指一天当中的任意时间而不管上次进餐时间。

血糖控制指标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胰岛素的反调节激素增加,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护理措施:

⑴基础护理:绝对卧床,口腔护理,预防肺部、泌尿系感染及压疮。

⑵禁食,待神志清醒后改为糖尿病饮食。

⑶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以及全身症状,尤其要注意呼吸的气味、深度和频率的改变。

⑷留好标本提供诊治依据,切勿在输液肢体抽取血标本,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⑸建立2条输液途径。一条可用于输入胰岛素,按每小时4~6U小剂量治疗;另一条用于大量补液,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嘱准确无误地应用胰岛素。

护理带教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护理带教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11月26 0-29日,我到杭州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护理帶教老师岗位培训学习班。本次培训内容包括王薇教授讲授《英国医院进修介绍》、《临床带教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冯金娥教授讲授《临床带教老师角色作用》、沈旭慧教授讲授《护理教学的方法和媒体》、还有各家医院带教老师教学方法分享等等,三天的培训很紧凑很充实,每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生动、形象的讲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带教的知识,令我感受身为一个带教老师的责任和压力,通过学习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和大家分享: 1、作为一名带教老师要注意实习生的情绪、想法、感受,培养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严格要求学生,但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大家是互相学习的团队,不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高高在上的。 3、带教老师要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护理专业新知识、新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医疗水平,不断丰富完善自己。 4、针对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制定不同层次的带教计划,运用灵 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减少带教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5、带教老师尽量多指导,启发学生,采取“一看二带三放手”的临床帶教法。既要大胆放手又要把好质量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做到“放手不放眼”。老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指导,帮助学生把基础打牢。 6、要让实习生适应护士角色,在进入临床前期明确自己的合法身份, 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只有在帶教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不能脱离老师的指导而私自操作,一旦侵犯了患者的利益,就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让学生单独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 7、指导学生加强各科护理文书的书写能力,如“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单、护理查房”等。 8、带教老师要提高实习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9、如何进行教学评估,编写高质量的有最佳答案的选择题,制定反映课程目标的考试计划表格。 10、如何编制一份好的教案,将教案编写的有科学性、创新性、差异性、艺术性、可操作性,便于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11、成为一名优秀的带教老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护士,还有就必须有优质的服务态度,丰富的临床经验、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急诊科轮转护士带教计划

产科轮转护士带教计划 轮转阶段是护士进入临床工作的第一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科轮转护士的带教,全面提高轮转护士的带教质量,丰富轮转护士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同时提高其应急能力,使她们更快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了解专科特点,提高工作能力与水平,现特制定我科的轮转护士带教计划如下: 一、我科轮转护士总带教徐晓健,全面负责轮转护士的带教安排与 考核。 二、建立“轮转护士管理记录本”,记录每批轮转护士的个人信息、 授课记录、考核记录及出入科座谈会内容。 三、轮转期间要求参加科室组织的规范化培训、业务学习及护理查 房。 四、轮转护士在我科轮转时间为三个月,根据轮转时间并结合我科 特点制定详细的各周带教计划: 第一周: 1、介绍产科的环境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使其尽快熟悉环境,并 强调护士礼仪的重要性。 2、介绍我科轮转护士带教计划,并由护士长或总带教召开入科座谈会,了解各轮转护士相关信息及其需求。 3、介绍在我科所需掌握的理论及操作内容、考核项目及安排。 4、介绍各班的工作流程,熟悉各班职责,尽快适应产科工作。 5、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及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周:

1、讲解注射法、常用皮试液的配制、结果判断。 2、讲解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 3、讲解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相关理论知识。 第三周: 1、了解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主动巡视病房,做好宣教。 2、熟悉专科护理理论及技能。 3、讲解各消毒液的配制,严格无菌操作。 第四周: 1、掌握治疗班工作流程,主动巡视病房,根据病情调节滴速。 2、对心肺复苏的操作进行考核。 3、了解轮转护士目前需要知道的那些知识,并进行相应带教调整。第五周: 1、掌握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 2、掌握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 3.产科常用的仪器的使用及维护。 第六周: 1、掌握各消毒液的配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 2、掌握孕产妇健康宣教,了解产褥期的生理变化及分娩.产程观察等相关理论知识。 3、掌握分娩及剖宫产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 第七周: 1、掌握新病人入院,出院程序。 2、掌握护理文书书写及护患沟通。

急诊科实习护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带教方法的体会

=教育研究> 急诊科实习护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带教方法的体会 李东1,王春利1,袁平1,佟月红1,张敏2 (11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吉林132013;21北华大学药学院)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0.02.084 中图分类号:G4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0369(2010)02-0192-01 由于急救经验少、技能差,加之老师带教方法不当,因而急诊实习护士急救经验不足,不能较快进入抢救角色以分担抢救任务。为使实习护士缩短带教周期,增强带教效果,尽快适应急诊工作,我院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并制订合理措施,科学带教。 1存在问题 111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差急诊急救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安危及其对医院的第一印象。工作中常出现由于实习护士的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较差而引起患者对医院不信任,要求转院或引起纠纷的情况。 112实习护士分诊评估能力低实际工作中,急诊科接诊的多数是急、危、重症患者,患者及家属都很着急。由于实习护士评估判断病情的能力较低,不能立即进行一些诊前护理工作,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反感而引起冲突。 113对各类药品用法和仪器性能不熟悉由于对急救药品的剂量、用法、作用不熟悉,不了解各种急救仪器的放置情况和操作规程,在急救过程中易忙中出错,从而延误时间,失去最佳抢救时机。 114带教方法不得当实习护士入科报到后,即分组跟班,由工作满2年以上的老师一对一带教。学生所学内容据老师个人经验、本班工作量及老师讲解技巧强弱而定,如老师讲解技巧差、个人经验不丰富,加之本班所见病种少,则实习护士所学内容不全面。 115对急救流程不熟悉大部分实习护士对抢救不熟悉,不知道应对措施,因而心中恐惧,不能尽快进入抢救角色。116心理素质不过硬,遇事慌乱急诊患者病情千奇百怪,场面触目惊心,如遇到不熟悉的病种或目不忍睹的局面时,实习护士会内心紧张、动作变形、丢三落四,影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 117态度生硬,缺乏耐心,言语欠妥面对患者的疑问不能给予科学合理、耐心全面的解释,且态度粗暴、言语生硬,易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118出科考核成绩差2007年1~12月份理论和操作考试56名急诊轮转实习生出科考核,平均成绩82分。 2新带教方法 211第1周统一培训第1天报到后由科护士长接待,引导实习护士熟悉科室布局及物品摆放位置,熟悉急救室的急救药品作用及摆放位置,介绍在本科一个月时间内学习的具体安排,介绍急救班的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具体把本周要掌握各种急救的应急程序和预案介绍给他们,每天下班之前由护士长提问一天所学习的内容。 212第2周统一带教内容实习护士入科后要把联系方式留下,以备晚上遇到重大抢救要接触和感受急诊抢救的现场。由每个班次的骨干护士根据抢救流程,重点锻炼医护配合要点,各类药品、仪器的使用及医生未到之前护理处置方法,让护生在第一周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逐步完成一个或系列急救任务。每次抢救结束后由骨干护士针对患者的病情与实习护生共同回顾抢救过程,查找存在问题。本周结束后有未遇到的学习内容,在周未结束时补充。213第3周跟班带教结合教学大纲,由工作满5年以上急救经验丰富老师一对一带教,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了解每天的工作重点,对各种疾病的抢救流程和急诊常见抢救技术,增加感性认识和理解,注重心理素质训练,规范服务用语,增强沟通能力,提高急救质量,增强处理病情的灵活性。 214出科考核鉴定第4周的周未对实习护士进行综合评定,除组织实习护士进行统一的笔试和单项操作考核外,还要考核抢救配合能力,由护士长、质控小组的成员监考老师考核结束后评出分数,上报护理部。通过带教,本年度实习护士考核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比去年增长1016%和2815%。3体会 增加带教老师的学习动力,提高带教老师的资质,推进护士整体水平提高。通过改进带教方法,许多老师压力增大,害怕自身经验不足或理论知识差,解释不清学生所提的操作机制而不能回答其所提出的问题,因而努力学习以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推进了科室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了实习护士的适应能力。传统带教模式使实习护士学习内容少且感性认识差,不能较快掌握急救知识并学以致用。新带教方法可以让实习护士用经验去评估患者,因而适应能力强,能尽快进入抢救角色。发挥人员最大潜力,提高了抢救配合的综合能力。以往抢救中,老师经常感觉学生碍手碍脚。改进教学方法后,学生能尽快进入抢救角色,分担抢救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场每一个人的作用,在多人实施抢救时,抢救时间缩短,抢救效果明显,综合配合能力极大增强。 (收稿日期:2009-10-29) 1922010年1月 第22卷下半月第2期 中国民康医学 M 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c s Health Jan12010 V ol122SHM No12

护理带教老师心得体会及收获

护理带教老师心得体会及收获 根据我院的教学情况,作为护理带教老师在带教实习中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践和心得体会及收获总结如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护理带教老师心得体会及收获,欢迎大家阅读。 护理带教老师心得体会及收获篇1 临床实习是护理实践的主要形式,是护生向临床护士转变的过渡阶段。护士从事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要求时刻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态度去面对工作对象。而实习护士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接班人,所以更应注重言传身教,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现阶段的实习生大多是90后,医院护理很快会成为她们的天地,如何带教好90后,让她们成为这个行业的主宰力量,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我从事临床带教工作将近二十年,对90后护生的带教有一些心得,现在跟大家交流一下。 一、有计划地教学 按照护理部教学委员会拟定的学习计划大纲,力求带教管理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入科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护生入科后要详细向其介绍科室环境、布局及科室的专业特点、护理特点,治疗室、抢救药品、物品、设备的位置,科室医护人员和病人的情况等,使她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

消除陌生感,增加信心,为学习工作打好基础。大多数90后护生都是独生子女,不同程度存在怕脏、怕累、怕苦的现象,带教老师要让她们明白护士的基本义务和做一名合格护士的基本条件,在临床实习中,体会患者的痛苦,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培养她们对患者有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 三、一对一的带教方式 带教老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能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关系体贴的态度爱护学生,向护生传授知识和技能,随时为护生讲解护理原则和方法,在放手不放眼的情况下,有步骤、分阶段地让护生熟悉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及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多问、多看、多练,多向老师请教,从而自觉获得知识,熟悉各班次的工作流程。 四、培养自信心,实行个性化教学 护生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别人的认可,带教老师面对她们的工作给予一定的肯定,并指出其不足之处,表扬她们在工作上的进步,这样可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从而愉快的工作。 在带教过程中针对不同护生在劳动纪律、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安全意识等方面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带教计划,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来我院实习的90后护生有专科生也有本科生,她们在护校时虽然学习了很多的书本知识,但社会实践能力差,视野不够开阔,

急诊科护理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86099859.html, 急诊科护理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周志敏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11期 【摘要】急诊科不仅是医院中重要的科室之一,因为它充当着医院急救的重要角色,他还是临床教学的组成部分,因为它可以培养护理人员由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操作转变的阶梯。怎么样才能够根据目前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的带教模式,是需要急诊科带教引起重视的。本文综合分析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作一总结。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带教;对策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170-01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临床中也越来越需要高质量的教学,这就对急诊科护理带教、护理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医学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教育的一部分。虽然国内很多护理医学院校都在進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总体归结起来我国现存的医学教育模式为“三段式”,即理论知识课-临床课-临床实践课三个阶段。大专医学生在第一、二学年即第一、二个阶段在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三学年即第三阶段再开始临床实践课程,即便开始了第三阶段学习,但是由于带教教学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临床护理医学生仍不能得到有效的启发,导致很多医学生完全脱离临床与实践,反而适得其反,这部分学生最终理论知识考核结果却不尽人意。我国应该重视护理医学带教教育模式,为了使医学生能够通过临床实践掌握新的知识以及对现存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应该认识到有效的临床带教实践对护理医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促进作用,积极鼓励护理医学生与带教老师互动共同进行临床实践学习,以保证我国护理医学生的教育质量[1]。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带教老师问题: 在目前很多护理教学医院中,很多带教老师大多是中专、大专毕业,其本身学历较低,教学内容枯燥、所了解的教学模式、内容跟不上目前教学的要求,除此之外虽然很多带教老师学历、学识较高,掌握了本专业领域的先进教学知识,但是由于其年龄较小,教学方式、方法不恰当,同样不能够为护理医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内容,达不到教学要求。 1.2;护理医学生问题: 即使有了良好的教学师资队伍,我们发现学生的整体质量仍然不高。究其原因发现这与护理医学生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目前的护理医学生中主要以90后、00后为主,这类学生

急诊科护理工作总结

急诊科护理工作总结【三篇】 【导语】总结主要写一下重点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得出结论,以此改正缺点及吸取经验教训,以便 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 急诊科护理工作总结范文篇一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最后阶段,临床带教质量的优劣,决定护生在临床实习结束后能否顺利走上护理岗位, 适应护理需要,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 疗的必经之路,常平医院作为一个综合医院,急诊科设有内、外、妇、儿等专科诊室,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 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 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对于急诊科的病人的护理不同 于其他学科,要求护生具备各种急救知识、急救操作,具 有知识面宽、全的特点。基于上述特点,对于急诊的临床 带教方法进行探索,现就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一、带教的目标: 根据目标安排专题讲座,熟悉科室环境,实习完结前 进行理论及护理技术操考试。 1、专业知识目标为: ①掌握抢救室的各项工作制度

②掌握抢救室所有物品和药品、仪器做到“五定” ③掌握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④掌握各种急救药物的用途、剂量、给药方法和毒副 作用 ⑤掌握保密性医疗制度,与病人或家属进行有效的沟 通 ⑥熟悉抢救记录的书写,危重患者抢救的配合及病情 观察 2、技能操作目标为: ①掌握心肺复苏术 ②掌握气管插管的配合术 ③掌握洗胃术(人工和电动) ④掌握吸氧、吸痰等操作技术 ⑤熟悉“120”出诊的现场抢救和处理 二、带教方法: 1、热情接待: 从学生到护士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新的角色,带教教 老师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因此护生入科的第 1天,由带教老师热情接待并介绍本科情况,熟悉科室环境、布局、物品的摆放位置,本科的规章制度、班种职责、消 除陌生感。

急诊科护士实习心得

急诊科护士实习心得 急诊科护士实习心得 从前很喜欢看影视节目中关于急诊科的故事,觉得故事中的医生和护士是那么的果断和干练,具有魅力,让我羡慕不已。没想到多年后长大学成的我现在也有幸成为一名急诊科的护士,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到渐渐找到规律,这才真正体会到想做好一名急诊科的护士谈何容易!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所在的医院乡镇的职工医院,不仅接诊正常的急重病人,还要收治从地县上转的危重病人,有着急、忙、杂的特性。面对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急诊病人又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若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而病人及家属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急诊不同于病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急诊,患者及家属在与医护人员较短的接触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所以我越发觉得沟通在急诊是最容易忽略而最重要的东西。南丁格尔说: 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首先,要学会观察,才善于发现问题的存在,包括对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属的观察。例如: 有些患者家属对护士的行为百般挑剔,却对自己患者液体输完都浑然不知,像这样的家属我们就应该在每次更换液体时都耐心的提醒

他液体输至什么地方时应该叫护士,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按时巡视病房,多观察液体的进展,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液体没有及时更换了与患者家属产生矛盾。其次,要学会沟通,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对于来急诊就诊的病人,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询问,热情的为其引导。例如: 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我们可以予以搀扶或协助其用推车送至诊室,为其测量生命体征,交予诊室的护士;对于需要并可以去病房治疗的患者,我们可以为其细致的指明病房的位置,避免患者跑“冤枉路”。而对于患病时间长而并不危重的病人我们可以建议他去门诊就医,耐心而细致的告知其门诊的位置和就医的时间,便于患者的安排。虽然,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搀扶的动作解决不了患者身体上的疼痛,但是,却能迅速缩短护患距离,有效满足病人需要被照顾的心理需求,从而便于我们开展下面的护理工作。最后,通过观察和沟通学会判断,对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个准确地了解和判断,有利于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的展开,也为病人争取了时间。例如: 受外伤的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和大致的询问了解其受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第一时间为其找到接诊医生为其救治,而挂号等手续可以稍候补齐。以上只是我在急诊短暂工作的浅谈,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在急诊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件事都是我的经历,教会我很多东西,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当然,想做好一名急诊科的护士,只会沟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的抢救经验、快速的反应、麻利的动作,这才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禁得起考验的保证。想要不被糊弄就自己写啊··从前很喜欢看影视节目中关于急诊科的故事,觉得故事中的医生和护士是那么的果断和干练,具有魅力,让我

护理带教老师心得体会

护理带教老师心得体会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护理带教老师心得体会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护理带教老师心得体会1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其工作特点是:业务面广,技术性强,无菌要求非常高。对于手术室新护士的培训也尤其重要。近年来,我们对手术室带教工作从带教目的、方法、内容及考核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更好地进行带教工作。现总结报告如下。 1、带教目的 带教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护生的思想工作作风,因此,带教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意服务态度的熏陶。按照新进护士评估表的要求,培养新进护士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提倡奉献精神。 2、带教方法 护理带教老师心得体会2 ,学习心得2.1、每日讲小课,每课有提问。为每个新进护士安排固定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每日讲课内容,详细讲解将要配合的每台手术的过程,使新进护士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边学边用。讲课力求精、细、重点突出,并每课有提问。有目的的教学方式使新进护士很快地熟悉手术室的基本业务,了解各岗位的不同职责。 2.2、带教老师操作,边做边讲每一台手术,随时讲解手术的配合,从准备器

械与敷料、铺无菌器械台、整理器械,到手术野范围与无菌区的护理、各类器械的正确摆放与传递。 2.3、新进护士与带教老师一起操作。新进护士跟随带教老师参加1~2台手术后,初步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手术配合技能和操作,此时,带教老师边操作边讲解,每传递一种器械,带教老师做示范,新进护士重复。 2.4、新进护士操作,带教老师监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让新进护士自己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手术。手术中及时纠正错误操作。手术后再总结整个手术过程。 3、带教程序 3.1、介绍科室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各班人员职责。了解常用的器械仪器的名称以及存放位置,介绍一般工作流程及工作性质。 3.2、逐步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常见无菌技术操作,无菌单铺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逐步掌握消毒灭菌有关知识,如无菌物品的监测方法,监测标准等。讲解训练穿针引线,器械摆放及传递的基本方法,逐步掌握常见手术体位及注意事项,逐步掌握手术仪器的操作方法及维护。 3.3、巡回工作包括术前访视,手术物品充分准备,严格查对,严密记录,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安全保障,手术间管理等。 3.4、洗手护士掌握洗手护士工作要点,术前了解病情,逐步熟悉手术步骤,了解相关术前检查,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术中物品充分准备,无菌台面的整理,积极主动的手术配合,标本的妥善处理,术后整理和总结。要求新进护士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不同类手术用物准备及各个医生的手术习惯。 3.5、清洗打包要求新进护士强化记忆术中所用的各种器械的名称及用途,通过讲解器械的保养方法、清洗和打包流程、敷料的准备、布类的折叠等术后基

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计划..doc

急诊科带教计划 教学要求: 1、能熟悉本科急诊病人的病情、治疗原则、一般的护理。 2、对危重、急症病人进行初步的应急处理,并配合抢救。 熟练掌握急诊常见急救技术,如: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程序,洗胃的目的、操作方法,吸痰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了解除颤仪、气管插管、喉镜的应用。 3、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熟悉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4、正确执行医嘱,能简述常用急诊急救药品的剂量、剂型、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计划: 第一阶段:入科教育,1-3天(由上班的高年资护士完成) 1、宣教,包括讲解带教计划、介绍医院概况科室情况、了解科室相关规章制度、护士礼仪规范,严格无菌操作。 2、熟悉科室环境、抢救仪器及药物的放置位置,科室工作特点及工作注意事项。 3、要求学生有笔记,各带教老师将准备掌握的护理重点内容告知学生,并根据详单给学生讲解后签字,以备护士长及护理部检查。 第二阶段:专科带教 第4-7天:掌握预检分诊,急诊科六大病种,掌握心电图机的基本操作、心电监护仪使用、血糖仪的使用、各种皮试液的配制。 科内小讲课为徒手心肺复苏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操作------贾飞。 第2周:了解院前急救基本知识,了解创伤如:颅脑损伤、胸部创伤、脊椎损伤、四肢创伤等病人的院前急救处理。熟练使用心肺复苏仪,简易呼吸器。 科内小讲课为简易呼吸器的结构及使用方法,检测方法。呼吸机管路的安置,湿化瓶湿化液的处理-----孙哲。 第3周:了解常见急救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熟练使用全自动洗胃机,熟悉吸痰器的应用,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及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处理流程及护理措施。 科内小讲座为洗胃机的应用及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阮倩。 第4周:了解常见急诊,如:中毒、中暑、电击伤、溺水等院前急救处理。熟悉灌流机、除颤仪、亚低温治疗仪、注射泵、压疮垫。 科内小讲课为除颤仪及灌流机的应用---钊林。 出科考核:理论考核由各带教老师独自完成,不统一试卷。

急诊科护理带教体会

急诊科护理带教体会 发表时间:2016-02-18T16:02:31.3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作者:徐越 [导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急诊科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操作方面的改进以及新技术、新仪器应用的开展,给急救护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飞跃。 徐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急诊科 200940 关键词:急诊;护理;带教 护理带教是护理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以后,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实践活动、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掌握为患者实施救护及护理操作的学习过程[1]。而急诊科的工作性质特点是病情多变、危重;工作任务繁重、心理压力负荷大;患者情绪易受激惹、期望高,从而容易引起护理、医疗纠纷。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如何做好临床带教工作,确保护生实习质量,培养出技术、护德、理论兼备的新一代护理工作者,已成为临床带教中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几年的带教实践,总结几点体会,现介绍如下。 1.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操作方面的改进以及新技术、新仪器应用的开展,给急救护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飞跃。带教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理论知识,以适应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需要。在带教过程中通过新病例、特殊病种等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传授,并一起讨论、交流急救体会,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在技术操作方面,反复强调每项操作的规程,每项工作制度,让学生牢记护理工作是在制度和规程的监督下开展的,才能保证急救护理的质量,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2.重视学生的入科宣教 学生初到一个新的环境里面,出于对周围环境、老师、工作程序不熟悉的缘故,容易引起恐惧、害怕等不良心理,因此在与学生接触的第一天开始便要注意保持热情、亲切、耐心的态度,详细地介绍环境、布局、设备以及物品的放置,急诊科工作的特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科室的工作规章制度以及职责都要做一个全面的讲解,并建议学生设立一本小笔记本,把所讲的内容简单记录下来,以备每天实习工作后回去总结。带教老师应在日后的带教中不时提问,对个别经常容易忘记的学生应保持持久的耐心,反复的宣教与提问,避免表现出不耐烦和责备的心态。 3.带教方法 我们实行师带徒的带教模式。在实习的第一周指导学生学习常见病种的急救规程,并复习已学过的专科知识。工作中实施言传身教的带教方法,老师说话的态度,护理患者时的工作态度,护理技能水平,每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一个护士的素质以及护理精神的精髓。对刚踏进临床工作的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让学生保持奋发向上的状态,在带教过程中应避免过多的“老师做、学生看”或者“学生做、老师看”。笔者经常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危重病的抢救,做他们力所能及的操作,如摆放体位、吸氧、生命体征监测、止血、包扎,以便熟悉基础护理的操作。在此基础上逐渐加深对各个病种的抢救程序。通过参与抢救危重患者的全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准确执行口头医嘱,严密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正确使用监护仪、各种抢救仪器,及时准确向医生作病情报告等。当紧张的急救工作结束后,应主动与学生共同回顾该次抢救处理程序是否流畅,能否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学生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从而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总结。通过这种相互配合,互教互学的工作模式,激发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正确认识护士的价值所在,主动努力再学习专业本领。通过多年的带教笔者体会到,要带好学生,首先要正确对待急诊工作繁重与带教任务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不要因担心学生出差错而剥夺学生实践专科技术操作的学习机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4.注重情感教育,建立真诚、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带教老师不应抱怨学生,应更多的反思自己的带教方法,不要将所有的错误推向学生。给予学生尊重,遇事多予商量的语气,多鼓励、少批评。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应尽量发掘其身上的长处并特别多予鼓励,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让学生找到被尊重以及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关爱学生。 掌握时机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将来所要面对的困难[2]以及精神上的困扰,真正认识护理工作的价值以及意义,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贯穿以及不断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护理专业,鼓励学生多与患者沟通,从而获得认可感。在学生表现良好时应及时给予表扬与赞赏。 5.加强急诊健康宣教的教育 指导和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实际地与急诊常见病种及特点相结合向患者进行宣教,让学生体会到宣教以及沟通技巧在急诊运用的重要性。 6.带教中医疗纠纷的防范 在示教的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及尊重患者的选择权[3]。当学生的操作失败时,老师应出面向患者道歉和解释,并主动替换为患者进行操作,并向患者对我们带教工作的理解和配合表示感谢。 避免在操作现场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及使用怀疑的语气询问学生。例如“你正在打什么针?有没问清楚患者名字”等,一旦治疗效果不如理想或发生其他不适时,患者便认定是学生操作失误引起,从而成为患者投诉的焦点[3]。 严格遵守“放手不放眼”的原则,特别对于实习后期的学生,更要注意不能放松对学生的监督,让其单独进行加药、注射等技术性的护理工作。但也要注意不能打击学生的信心,认为老师不信任她,同时也会增加患者拒绝学生为他进行操作的机率。学会做到既对学生实习行为负责,也为患者身心健康负责。 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灌输医疗法律责任的意识,运用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时也注意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培养依法做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7.小结 临床带教是培养新一代护士的光荣任务,它不但能督促老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学习和创新,也能为护理专业培养人才。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在临床带教中给予学生进行素质、技能、法律知识等全面的指导与学习,才能培养出受患者欢迎的优秀护

护理带教心得体会

护理带教心得体会 【篇一:护理带教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护理带教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11月26日-29日,我到杭州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护理带教老师岗位培训学习班。本次培训内容包括王薇教授讲授《英国医院进修介绍》、《临床带教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冯金娥教授讲授《临床带教老师 角色作用》、沈旭慧教授讲授《护理教学的方法和媒体》、还有各 家医院带教老师教学方法分享等等,三天的培训很紧凑很充实,每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生动、形象的讲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带教的知识,令我感 受身为一个带教老师的责任和压力,通过学习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和 大家分享: 1、作为一名带教老师要注意实习生的情绪、想法、感受,培养他们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严格要求学生,但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大家是互相学习 的团队,不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高高在上的。 3、带教老师要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护理专业新知识、新 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医疗水平,不断丰富完善自己。 4、针对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制定不同层次的带教计划,运用灵 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减少带教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5、带教老师尽量多指导,启发学生,采取“一看二带三放手”的临床 带教法。既要大胆放手又要把好质量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观 察能力,做到“放手不放眼”。老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充分发挥 传帮带的作用,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指导,帮助学生把基础打牢。 6、要让实习生适应护士角色,在进入临床前期明确自己的合法身份,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不能脱 离老师的指导而私自操作,一旦侵犯了患者的利益,就该对自己的 行为负责,不能让学生单独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 7、指导学生加强各科护理文书的书写能力,如“一般护理记录、危 重护理记录单、护理查房”等。 8、带教老师要提高实习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9、如何进行教学评估,编写高质量的有最佳答案的选择题,制定反 映课程目标的考试计划表格。

护理带教工作总结ppt

护理带教工作总结ppt 护理带教工作总结ppt 护理带教工作总结ppt 篇一: 护理带教总结 201X年急诊科年度教学工作总结临床教学是护理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临床护理教学质 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人才的素质和护理教育的质量。我科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在各位带教老师的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年度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现将全年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1 制定带教计划 1(1 重视实习生思想教育: 培养护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同情心和事业心,而且能对患者形成感召力,唤起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培养护生的高尚品德,要采取多种带教形式,加强服务意识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医疗作风教育,注重护生医德情感的培养,使她们树立为护理事业献身的人生观。 1(2 引导实习生了解急诊护理工作特点: 急诊科护理工作性质较为复杂,强调“急、快、准、活”,疾病急而重。患者病情变化快,就诊人数多,尤其是发生意外灾害时,要承担大批伤员的抢救护理工作。所以急诊护理工作十分繁忙、艰辛,必须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急诊护士必须同时具有健康的体魄,才能适应繁忙的急诊工作。实习生初到科室难免有紧张恐惧心理,作为带教教师,必须掌握其心理,详细介绍科室的环境、抢救设备的放置、急诊科疾病的特点、工作性质及教学安排告之护生,让其了解急诊,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1(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带教老师采取“讲解和演示—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达标”的方式,多为护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其在实践中逐步完成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掌握急诊抢救工作流程;指导护生学习吸氧、吸痰、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除颤机、呼吸机的使用;心肺复苏 的操作,仔细讲解要领。急救中和医生配合的方法,鼓励护生多观察、多操作。出科前1天由护士长和教学秘书组织理论和操作考试,评价学习效果。 1(4 采用多种形式教学: 安排带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小讲课,组织实习生参与讲课;带教教师指导实习生查找资料、进行课件的制作以培养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实习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带教教师言语要亲切和蔼,多鼓励、赞赏、宽慰实习生,帮助其树立信心;以身传教, 帮助学生改变对专业的认识,激发学习热情。 2 临床带教方法 2(1 有计划排班: 第1周为适应时间,让护生多看,多了解急诊科的规章制度,熟悉环境及用物摆放,体会急诊工作“急、危、重、随机性、协作性强、紧张、责任大”的特点,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急诊科晚夜班患者较白天多,病情急,这样增加学生的学习及实践的机会。带教老师因时施教,因人施教,有利于消除护生的胆怯心理及陌生感,有利于护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尽快进入角色。随着实习的进展,我们在这种单纯的“讲解式”的带教方式中逐渐融入“启发式”带教方式,让学生自己学会去观察、思考。 2(2 讲解急救知识: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地方,来急诊科的患者一般病情都急重且病情变化快,抢救任务重,而学生遇到急救患者时易紧张、害怕,甚至不敢接近患者,从

最新急诊科护士护理心得范文多篇

最新急诊科护士护理心得范文多篇 从前很喜欢看影视节目中关于急诊科的故事,觉得故事中的医生和护士是那么的果断和干练,具有魅力,让我羡慕不已。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有关急诊科护士工作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急诊科护士工作心得体会1# 急诊护士的主要任务是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分科挂号,护送患者去急诊抢救室并通知相关医生前来救治,急诊护士年终工作总结。在此期间分诊护士可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知识(如高热患者要多饮水,头部冷敷,进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不宜吸烟;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应戒烟、戒酒等)。急诊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断,给患者发放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处方,并指导患者正确执行处方中的医嘱,以利于早日康复。 急诊抢救中的宣教工作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急救抢救中,根据病情抢救的需要,指导患者如何配合现场的救治工作;讲解患者和家属急需了解的一些问题。例如对大咯血患者,要指导患者轻轻咯出气管内的残留积血,并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咯血症状,防止窒息的发生;癔症患者来院时往往表现为张口深大呼吸,全身颤抖不能自控,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上述诸症均系由于过度通气引发呼吸性碱中毒所致。此时护士要指导患者改张口呼吸为闭口呼吸,同时进一步了解发病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治疗,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给予心理疏导,解开“心结”,促使症状的缓解,还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世界观,以免以后再次复发。1979年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护理工作,先后在本院内科、外科、妇产科、手术室、急诊科工作,多次获得先进工、护理比武全能奖等荣誉,现任急诊科护士长职务。在二十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该同志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岗敬业,积极投身于护理事业的发展和维护、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各项工作中,为我院的医疗

带教心得

2014年带教心得体会 护生实习是院校课堂教学的延续,临床护理工作是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的综合。护生实习带教是护理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医护人员的关键,临床教育任务的承担者都是临床护士,带教教师扮演着既是护士又是教师的双重角色。护士不但肩负着导师的专职,同时有着自身的职责,所以,应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带教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引导护生从思想上重视热爱护理专业,珍惜患者的身体及生命,让她们知道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目的。同时指导护生对每一项护理内容都能做到及时、准确,不仅可以为医生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又把自己所学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现将今年临床带教护生心得总结如下。 1人文素质 我们要把提高自身素质放在重要地位,平等地、宽容地待人。在临床工作中树立学生的人文理念,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护生的人道伦理意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护理程序中融入人文精神。 2计划带教

带教有无计划是能否完成带教任务的首要问题。每次接到带教任务后,应根据本科实习任务,并按实习大纲要求和院校的实习计划,制定好带教计划,合理安排实习项目、实习时间及重要的技术性操作和基础护理操作。在订计划时,注意体现以护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并提前把计划给护生,使护生、教师双方都心中有数,避免带教的盲目性,增强带教的计划性、针对性。 3良好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建立相互信任的重要方式。带教教师与护生良好沟通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带教教师接待首次入科护生时,应主动自我介绍,再记住每位护生的名字。积极介绍科室分区、布局、规章制度、护理常规等。让实习护生尽快熟悉科室环境,交谈,减少实习护生对临床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使她们很快进入角色。 4换位思考 将换位思考应用到临床护理带教中,能增进带教教师与护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调动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带教质量。护生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了带教教师琢玉成器的一片苦心,对于教师的理论讲课、操作示范、教学查房等表现出积极的反应,能够接受教师善意批评,对教师尊重。理解了患者的痛苦,能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忍耐患者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从患者角度出发,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

PBL 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PBL 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15-11-05T11:57:45.2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7期作者:陈德丽[导读]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617067 PBL 教学法便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应用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主要目的是,实习学生们能够更有效的记住急诊科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实践技能。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617067) 摘要:PBL 教学法便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应用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主要目的是,实习学生们能够更有效的记住急诊科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实践技能。通过对近一年的时间内,在急诊科进行实习的学生们所进行的 PBL 教学法实践,与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实习的学生们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有明显的差异,其 PBL 教学法的优异性显而易见。但是也要看到PBL 教学法的缺点,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文主要以两组实习学生的表现以及成绩为例,分析PBL 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 关键词:PBL 教学法;临床护理;学生;急救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346-02 一、PBL 教学法与传统带教法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中文说法叫做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 教学法运用在医学教育中,是以具体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育。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以某方面的医学专题或者具体的病例在诊断或者护理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学习,希望可以培养实习学生们的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其对教育的作用效果十分的明显,在许多专业性比较强的院校进行运用。 急诊科是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主要的作用是对危重病人进行及时的抢救,其他作用还包括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急救能力进行实践培养的科室。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们最需要做的便是,能够熟练的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想结合,将自身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能够将 PBL 教学法中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成为值得医院培养的专业的临床急救护理工作人才,急诊科也必须将此作为重要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来对待。 1、对象与方法 PBL 教学法的主要教学对象是近一年来在急诊科进行实习的学生们,为了对PBL 教学法与传统带教法进行比较,将实习学生分为两个实验小组,第一组是PBL 教学组,主要采用PBL 教学方法进行实习;第二组是传统带教组,主要是指导老师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并对案例进行示范分析。对这两个实验组进行一个月的观察并进行实事的记录。 2、具体的PBL 教学法 PBL 教学法提倡的是,学生们对问题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的流程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资料搜集——证明假设——结论”首先是发现问题,从具体的病例入手,提出两三个问题,用自己已知的基础知识进行假设,随后向实习科室的工作人员们寻求帮助,让他们推荐比较专业的书籍文献,同时在网上寻找最新的资料,这些都需要 PBL 教学组的学生们进行明确的分工,在完成资料搜集这一步骤之后,大家对之前所发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假设进行讨论,这一过程指导老师可以在旁边略微指导提醒,最终证明所提的假设正确与否,能够举一反三进行其他方面知识的拓展,并且最终将其做一个总结并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将其记住。 3、结果 在经过一个月的观察之后,对两组的学生们最后进行一次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考试,对最终成绩进行比较后,PBL 教学组的学生们的成绩与传统带教组的成绩有一定的差异,传统带教组的分数低于PBL 教学组的分数。 二、PBL 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应用中的优势 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PBL 教学法流程中的每一步都要求学生必须要去思考,去实践,去理解。在对问题进行探究时,必须要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忆,并需要掌握新的知识,每一步骤都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准备,才能作出最终的结论。PBL 教学法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将呆板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每一步都由学生自己来实践,每一个问题都让学生自己其解决,知识便能自然而然的进入到学生们的头脑中,同时,学生们在这期间将举一反三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遇到问题不再是慌忙去让老师解决,而是习惯于自己去解决,这是专业的临床护理人员必备的能力,他们在实习的时候便掌握了这一项技能,对于以后真正从事这一行业的学生们来说,实在是受益匪浅。 其次,可以让学生们学会主动去学习,学会转动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学的能力。通过这一个月的观察,传统带教组的主要方式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们主要以听和看为主,学习方式比较被动,虽然这样会节省许多搜集资料以及讨论的时间,但是其学习质量却比 PBL 教学组差。PBL 教学组的学生们将学习方式转变为自学为主,主动去发现问题,将知识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对虽然会比较严格,这样却是十分有效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传统带教法中教师的角色,将学生与医院进行了隔离,学生无法体会到真正的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也无法准确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因为这与在学校的学习差别不大,学生们的思维依旧没有被调动,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被教师们扼杀在传统带教学习方式中,与 PBL 教学法不同,它不利于学生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高。 第三,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也起到很大的作用。PBL 教学法的实施虽然主动权在学生手中,但是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对 PBL 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将其正确的运用在学生身上,因为学生们是无法第一时间认识到 PBL 教学法的重要性的,这时,就必须由老师主动去带领学生运用 PBL 教学法。在运用此教学法的过程中,老师也不是完全不参与其中,教师扮演着资源与任务的咨询者的角色,必须能够及时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并且适应 PBL 教学法带来的新观念,以及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心理素质,成为学生学习前进路上的重要引导者。 最后,PBL 教学法的实施,也是学生们团队精神进一步得到培养的过程。急诊科在进行重症病人的抢救时,必须做到临危不乱,协同工作,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认清自己该干什么。团队精神以及协调沟通是他们这群人必备的素质和基本能力。PBL 教学法十分重视团队合作,教学模式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团队人员们的集体工作才能完成,对学生们的人际关系以及沟通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努力培养他们在真正急诊科临床护理时必要的团队精神。三、PBL 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应用中的缺点任何事物都存在双面性,PBL 教学法也不例外。其存在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它作为一项教育,还有许多不适用的地方。例如:质量与数量不相称, PBL 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十个左右的学生与一个教室的组合,传统带教法对两者的比例要求没有如此严格,从而使得 PBL教学模式会需要数量较多的师资,但是高校学生与老师的比例明显不符合 PBL 模式的比例,无法满足其对师资的要求,而且对教师进行 PBL 模式的培训也得需要大量的物力,这与现实高校的实力不相匹配,所以并不能大面积的实行,但是若不能大面积的实行, PBL教学法便不具备实用性,以此这方面的劣势还是十分明显的。 四、结语 在对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实际践行过程中,与 PBL 教学法相结合,作用于临床实习与教学的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便会发现其能够将实习的质量提高一个层次,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不再是单纯被动的接受学习,而是主动的拥有了学习的兴趣,参与临床实习教学的每一部分。PBL 教学法也不同于填鸭式的学习,对于基本知识的教授也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们能更好的记住这些知识点,并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学生们还可以从这种教学方法中学会分析问题,并能够自行的解决问题,甚至还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与人沟通以及与人交际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们在进入临床前的宝贵经验,能够让他们以最好的心态从学生转换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成为迈入社会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郝吉庆.PBL 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 安徽医药,2011,01:129-1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