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救生艇要求

救生艇要求

救生艇要求
救生艇要求

SOLAS公约(2009)与救生艇检查、维护保养和演习、记录的相关内容

第III章救生设备与装置

第19条应急培训与演习

1.1 每位被指派为具有应急职责的船员,应在开航前熟悉这些职责。

3演习

3.1演习应尽可能按实际紧急情况进行。

3.2每位船员每月应至少参加一次弃船演习和一次消防演习。若有25% 以上

的船员未参加船上的上个月弃船和消防演习,应在该船离港后24 h 内举行该两项船员演习。当船舶在经重大改建后首次投入营运时,或有新船员时,应在开航前举行这些演习。对于无法这样做的各类船舶,主管机关可同意至少是等效的其他安排。

3.3弃船演习

3.3.1每次弃船演习应包括:

.1先使用第6.4.2 条所要求的报警系统,然后通过公共广播或其他通信系统宣布进行演习,将乘客和船员召集至集合站,并确保他们知道弃船命令;

.2向集合站报到,并准备执行应变部署表所述的任务;

.3查看乘客和船员穿着是否合适;

.4查看是否正确地穿好救生衣;

.5在完成任何必要的降落准备工作后,至少降下1 艘救生艇;

.6起动并操作救生艇发动机;

.7 操作降落救生筏所用的吊筏架;

.8模拟搜救几位被困于客舱中的乘客;及

.9介绍无线电救生设备的使用。

3.3.2不同的救生艇应尽实际可能按本条3.3.1.5 要求,

3.3.3除本条3.3.4 和3.3.5 规定外,每艘救生艇应在弃船演习中每3 个月至

少有一次乘载被指派的操艇船员降落下水,并在水上进行操纵。

3.3.4如果救生艇作自由降落下水,在弃船演习中每3个月至少有一次船员

应登上救生艇,在其座位中正系固并开始降落下水程序直至但不包括实际释放救生艇(即释放钩不应松开)。随后,救生艇仅搭载所要求的操艇船员自由降落下水,或用辅助降落下水装置搭载或不搭载操艇船员降至水面。在这两种情况下,救生艇均应由操艇船员在水中操纵。救生艇应按不超过6个月的间隔期,仅搭载操艇船员自由降落下水,或按本组织制定的指南进行模拟降落下水。

3.3.6除兼作救生艇的救助艇外,其他救助艇均应在合理和可行的范围内,

每个月乘载指定的船员降落下水并在水上进行操纵。在任何情况下,应至少每

3 个月按此要求进行一次。

3.3.7如救生艇与救助艇的降落下水演习是在船舶前进航行中进行,由于涉

及危险,该项演习应仅在有遮蔽的水域,并在有此项演习经验的驾驶员监督下进行。

第20 条使用准备状态、维护保养与检查

2使用准备状态

在船舶离港前及在整个航行时间内,所有救生设备应处于工作状态,并立即可用。

4吊艇索的保养

降落所用的吊艇索应定期检查,要特别注意穿过滑轮的区域,并在由于吊艇索磨损而需要需要时或按不超过5年的间隔期(取早者)予以换新。

6每周检查

每周应进行下列试验和检查,并把检查报告写进航海日志:

.1所有救生艇筏、救助艇及降落设备应进行目视检查,以确保其立即可用;检查应包括,但不限于吊钩、吊钩与救生艇的连接以及适当和完全复位的承载释放装置的状况。

.2只要环境温度在启动和运转发动机所要求的最低温度以上,所有救生艇和救助艇的发动机应进行运转试验,总时间不少于3 min。在这段时间内, 应证实齿轮箱和齿轮箱传动系统运行正常。如果装在救助艇上的舷外发动机由于其特殊性在螺旋桨没有浸没的情况下不允许运转3 min,可适当供水。

7月度检查

7.1如果天气和海况允许,除自用降落式救生艇外的所有救生艇应在不载人的情况下移离其存放位置。

7.2应使用第36.1 条所要求的检查表每月检查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艇属具,以确保其完整无缺并处于良好状态。检查报告应载入航海日志。

11降落设备与承载释放装置的定期检修

11.1降落设备应:

.1按第36条要求的船上维护保养须知进行维护保养;

.2在第I/7或I/8条要求的适用的年度检验时进行彻底检查;和.3在.2要求的检查完成后,以最大降落速度对绞车制动器进行动力试验。所加负荷应为救生艇筏或救助艇无乘员时的质量,但应按不超过五年的间隔期,取等于救生艇筏或救助艇载足额定乘员和属具时的重量1.1倍的验证负荷进行试验。

11.2救生艇或救助艇的承载释放装置(包括自由降落救生艇释放系统)应:.1按第36条要求的船上维护保养须知进行维护保养;

.2在第I/7条和第I/8条要求的年度检验期间, 由受过适当培训且熟悉该系统的人员进行彻底检查和操作试验;和

.3在释放装置检修后均进行操作试验, 其负荷应取救生艇或救助艇载足额定乘员和属具时总质量的1.1倍。该检修和试验应至少5年进行一次。

第36条船上维护保养须知

救生设备的船上维护保养须知应是易懂的,如有可能应配以图解说明,并且按适用情况,每一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

.1进行第20.7条要求的检查时所用的检查清单;

.2维护保养与修理须知;

.3定期维护保养计划;

.4润滑点示意图,并注明建议用的润滑剂;

.5可替换部件一览表;

.6备件来源一览表;和

.7检查和维护保养记录簿。

申请适任证书的培训、海上资历和考试要求

附件:申请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的培训、海上任职资历和适任考试要求

注: 1.表中“海上服务资历”一列中规定的海上服务资历须在参加岗位适任培训前取得,其中申请无限航区适任证书职务晋升所要求的海上服务资历至少有6个月是在无限航区的船舶上任职,其余时间可以在沿海航区的船舶上任职;船长和高级船员船上见习需在适任考试所有科目和项目全部通过后进行,并在船上见习记录簿中记载;申请适任证书的航区扩大、吨位或者功率提高的,可以免予船上见习。 2.已持有适用于货物运输船舶适任证书的船员在各类非运输船舶上的海上服务资历可以视为在货物运输船舶的海上服务资历;在两港间航程50海里及以上的客船上服务的船长和高级船员的海上服务资历按照所持适任证书适用的航区、船舶等级确定。 3.申请适任证书航区扩大者,应当持有有效的沿海航区相同船舶等级和职务的适任证书,并实际担任其职务不少于12个月,并完成相应的岗位适任培训;申请适任证书吨位或者功率提高者,应当持有有效的与所申请的吨位或者功率较低一级但航区和职务相同的适任证书,并实际担任其职务满12个月,并完成相应的岗位适任培训。 4.接受航海类教育和岗位适任培训的学员,可以按照以下情形参加适任考试: (1)接受不少于2年的全日制航海类中职/中专及以上教育的学生或者接受不少于2年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岗位适任培训的学员,完成全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后,可以相应地申请沿海航

区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的适任考试;或者具有不少于12个月的海上服务资历后,可以相应地申请无限航区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适任考试。 (2)接受全日制航海类高职/高专及以上教育的学生,或者完成全日制非航海类大专及以上教育并接受不少于18个月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岗位适任培训的学员,完成全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后,可以相应地申请无限航区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的适任考试。 (3)经国家海事管理机构认可,教育培训质量良好的航海院校的全日制航海类本科教育学生,完成全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后,可以相应地申请无限航区二副、二管轮的适任考试。 (4)正在接受航海类教育的学生和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岗位适任培训的学员,可以在毕业或者结业前6个月内相应地申请参加值班水手、值班机工、电子技工适任考试,免于参加相应的值班水手、值班机工、电子技工岗位适任培训。 接受航海类教育或者岗位适任培训的学员通过三副、二副、三管轮、二管轮适任考试后,应当在相应航区相应等级或者低一航区或者低一等级的船舶上完成不少于12个月的船上见习,其中至少应当有6个月是在船长或者高级船员的指导下履行了驾驶台或者机舱值班职责;接受电子电气员航海类教育和适任培训的学员通过适任考试后,应当在相应等级的船舶上完成不少于12个月的船上见习。 5.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可以认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的航

救生艇安全操作规定

救生艇安全操作规定 第一条:除演习操作及应急救助外,不得随意使用救生艇。放艇须经船长同意。港内放艇应得到当地港监批准。 第二条:除“应变部署表”规定外,操艇不少于7人,机动艇不少于5人,其中必须有驾驶员1人、轮机员1人、水手2人、机匠1人,由驾驶员担任艇长并携带手提对讲机与大船保持联系。所有登艇人员必须穿着救生衣,服从艇长指挥。 第三条:按船舶应变部署同时放多艘艇时,由各艇长分别负责检查和指挥。放一艘艇时,由大副或水手长负责检查和指挥。机械部分由轮机长派人检查。 第四条:放艇前,应检查、配齐艇内属具及备品,机动艇尤应检查储油是否充足,并须发动机器一次。吊艇机械应进行运转实验,制动器应完好。每个导向滑车、吊艇滑车、钢丝缆及吊艇钩等均应检查无损,艇底塞塞妥,装好舵板,首尾缆备好。随艇人员必须穿着救生衣,带好安全帽。随艇机舱人员,必须携带必要工具登艇。艇机内应备有足够24小时油量的燃油和机油。 第五条:负责指挥放艇的人,应向船长报告放艇前的准备工作情况,认可后才能放艇。放艇前,应确认艇下船旁附近无障碍物。 第六条:航行中船长应掌握放艇时机,一定要在缓速、停车后余速不大时,才能下令放艇入水。一般情况下,应放大船下风一舷的艇。在风浪中放艇,应防止艇身与大船互相碰撞,必须在艇旁加放小靠垫。解脱吊艇钩时,尽可能动作协调做到前后同时脱钩,防止先脱前钩。对吊艇索及其滑车,事先应用缆索套住,脱钩后,及时拉紧,防止滑

车晃荡伤人。登艇人员除放艇操作者由舷边软梯登艇外,其它人员一律在登艇甲板上艇。 第七条:登艇后要保持低蹲姿势,并当心钩头等碰头,艇在离开大船之前要始终紧握救生索,无论天气如何都必须使用止荡索。 第八条:吊艇时,所有人员必须按指挥者命令操作,严禁擅自扳动刹车、使用摇柄和启动电机,一切动作都应密切配合,放艇时应保持匀速,禁止忽快忽慢,以保持随艇人员安全。管理机电设备人员要注意限位开关的位置和动作情况。 第九条:救生艇在行驶时,必须遵守安全航行规章。大船值班人员应加强了望和联系,注意救生艇动态。救生艇返回大船应立即吊起,把艇底塞打开放尽积水。冬天,三管轮要放尽引擎内的冷却水,不准艇在水面过夜。 第十条:收艇时要首尾同时挂钩,艇升至登艇甲板时随艇人员上大船。艇在艇架就位时间,艇上禁止有人。就位完毕,收紧吊艇钢丝缆,缚牢缚稳艇索。 第十一条:使用救生艇,应将艇号,使用原因及时间详细记入《航海日志》。 神华浚2 轮

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的缺陷及检验

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的缺陷及检验 发表时间:2018-10-16T15:14:48.6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作者:谭玉颖[导读] 救生艇释放装置的PSC检查缺陷率有增无减。参照PSC检查项目和检查中常见的缺陷,从安全意识,机组操作技能,机组人员培训等方面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谭玉颖南通欣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00摘要:当前,救生艇事故频频发生,此外,救生艇释放装置的PSC检查缺陷率有增无减。参照PSC检查项目和检查中常见的缺陷,从安全意识,机组操作技能,机组人员培训等方面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关键词: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缺陷;检验前言: 船舶安全救生主要工具就是救生艇,肩负着沉船的最后希望和使命。然而,近些年,涉及船舶救生艇的事故,尤其是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事故出现频率很高。参照近年来GARD协会的统计分析,约80%的救生艇事故是由于救生艇搭载救生艇的故障和人员误操作造成的。为了大幅度减少救生艇安全事故的频发,提升船员的实际操作技能,通过对装卸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深入探究,详细分析了承载释放装置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 救生艇释放装置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救生艇艏、静水压力装置以及释放操作手柄等都属于救生艇释放装置。利用实际操作操舵位置周边的释放手柄来实现救生艇的释放。为了预防救生艇进入水中之前,不会因为救生人员误操作,导致意外事故发生,使人丧失生命,救生艇配备了包括静水压力下的锁定装置的安全防脱钩系统。 1.1救生艇的艏和艉钩不但具有相同的结构,而且设置的方向是相反的。 1.2回收和释放吊艇钩 当救生艇被释放时,需要拉动释放手柄,分离艇钩固定器与凸轮轴,艇钩由于受到艇体的自身重力影响,向后旋转,救生艇离开释放;当要收回救生艇时,其过程刚好与放艇操作相反。在收回救生艇之前,最值得注意的是确定和检查复位杆是否完全达到复位状态。因为,目前很多救生艇事故多与复位杆为复位有关联 1.3救生艇空载和承载释放操作 当救生艇被释放入海时,海水在静水压力下推动锁定装置中的浮体,浮体利用连杆打开游艇控制杆的内锁定杆。根据上文操作,进行拉动前后艇钩的脱钩上的释放手柄,并且进入船舶水后的释放操作被视为空载释放。但是当船只处于危险、或弃船状态时,有必要释放救生艇逃生。可以想象,在大多数情况下,海况非常恶劣、糟糕的。在空载下释放救生艇是不可能的,强制执行只为陷入到非常危险的境遇。此时,有必要承载释放救生艇的方式来帮助逃生。将救生艇缓慢释放靠近海面时,船员可以利用手动操纵内锁杆,徒手操控救生艇的静水压力内锁装置来释放救生艇。 2.承载释放装置检查中常见缺陷 2.1吊艇钩出现问题。由于日常缺少相应的维护,吊艇钩常常会出现腐蚀断裂想象,在回收船艇时掉入海水中。未打开脱钩装置,但同时吊艇钩开口的挡口已经被碰到,无法立刻复位。当救生艇摆脱吊艇架向外摆动时,出现晃动是不可避免的,进而使吊艇环脱离艇钩,最终导致救生艇的首或尾意外脱钩。 2.2释放手柄和连锁装置都没有复位。这种缺陷是非常有害的。在演习过程中很容易误操作,释放手柄,导致人员伤亡。 2.3当救生艇进行脱开试验或降落时,船员往往不能熟练掌握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和操作程序。 3.缺陷成因分析 3.1根据《国际救生装备(LSA)规则》以及《1974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船员必须熟练掌握船舶救生装置和设备,但对于不同的船舶,它所配备的装置都大相径庭。当前,人员流动性很大,与此同时,每艘船上的装置和设备都可能存在不同。根据相关要求,如果存在1/4以上船员更换,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安排一次演习。现在轮船停靠的时间缩减很多,给船员留下的交接时间很短暂,许多船员还没有完全熟悉新环境新设备就已经参加演习,根本没有时间去训练和熟悉设备。事实显示,很多事故就是在船员还没掌握熟练的情况下发生的。 3.2安全防范意识差 安全防范意识差就造成事故的罪魁祸首。一些船员培训机构对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注重考试合格率,往往忽略对安全意识的培养,强制的将素质教育转化为应试教育。船员上船后,由于船长和船员主观上对安全防范意识不够重视,此外还受到船舶运行周期的影响,将救生设备的维修和救生演习视为应付PSC检查的任务。日常生活和消防设备仅在每周和每月检查表格和纸面上,流于形式,在演习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对救生艇设备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在日常检查中,船公司只做表面工作,只查看记录是否达到相关要求,没有切实检查船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演习是够真正达到真实目的。 4.相应完善措施 4.1提高船员安全意识 在船员培训中,应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参照培训的具体内容和目的,有针对性选择海事案件,使警钟长,提升船员安全意识,构建船舶安全文化。让管理人员和船员们充分意识到安全在心里,生命在手中。 4.2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完全掌握救生艇释放操作技能 1) 船舶公司要注重与救生艇制造商之间沟通和联系,派遣船员入工厂学习,主要倾向于学习救生艇释放回收装置、船钩结构等专业知识,然后回去之后对船队中高级船员传授所学知识。新船员上船后,不但要尽快掌握救生艇释放系统的类型,而且还要熟练掌握操作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项,此外,对于没有掌握的设备,及时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完全掌握和灵活使用救生设备上的安全培训材料以及救生艇指令。

四小证之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题库[教学]

四小证之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题库[教学]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习题集 第01章 第01节 是非题 1、救生艇是一种具有一定浮力、强度、航速、能搭载一定人数、 属具备品比较齐全的刚性小艇。 2、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具有自行扶正功能,并设有喷水系统和不 少于20分钟供气系统。 3、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不一定具有自行扶正功能。 4、救生艇的编号是右舷为单数,左舷为双数,由船首至船尾顺序 编号。 5、救生艇应设有反光带,其长度为30mm,宽度为50mm。在晴朗 夜晚正常天气情况下,反光见距离不小于500m。 6、救生艇的排气管的布置应能防止水进入正常运转的发动机。 7、救生艇按结构形式分类共有三种。 8、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一般不设供气系统。 9、救生艇应处于即可用状态且能在,分钟内降落水面。 10、救生艇的艇机可以为汽油驱动的舷外发动机。 11、救生艇按其建造材料的不同一般可分为:镀锌板、铝合金、玻璃钢三种。 12、救助艇有刚性和充气式两种。 13、一切救生艇应有足够的强度,在超载,,,的情况下,不发生剩余变形。

14、所有发动机启动用的,无线电用的和探照灯用的电池都应设有再充电的设备。 15、救生艇按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开敞式和封闭式两种。 16、船舶上配备的救生艇必须是机动的。 17、救生艇的空气密闭箱,主要是贮存备品而用的。 18、耐火救生艇依靠非艇机的动力带动水泵从海里抽水供应喷水系统。 19、救生艇纵坐板是供人员划艇的座位,横坐板是供人员乘坐的座位。 20、救生艇应具有一定的剩余浮力,当艇内破漏通海时,仍足以将满载一切属具的救生艇浮起。 21、开敞式救生艇应配备有效的人工排水或自动排水系统/ 22、不具备自行扶正功能的救生艇,在艇底部应设有供人员攀扶救生艇的扶手。 23、船舶若不止一层存放救生艇,其编号顺序为自上至下。 24、救生艇按其具有的功能可分为具有自行扶正功能、自供气功能、 高温耐火功能、自由降落入水等四种救生艇。 25、恓装件是指放置在艇上并随时可用的器材和物品。 26、所有救生艇都必须具备自行扶正功能,在倾俯时能自动扶正。 27、救生艇的装备是指装配在艇上与艇连接在一起的并随时可用的器材或物品。 28、识别救生艇所从属船舶和救生艇号码、标志应能从上空看清。 选择题 1、救生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开敞式、半封闭式、全封闭式 B、旋转式、摇倒式、重力式、

引发救生艇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引发救生艇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救生艇作为船舶安全救生的重要工具,承载着海难事故发生时最后的希望。然而有关船舶救生艇事故却屡屡发生,那么,引发救生艇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呢? 1、人为原因。 船员技能业务缺陷和船员流动性大是救生艇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按照《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国际救生设备(LSA)规则》,船员必须熟悉本船的救生设备和装置,然而每艘船舶所配备的救生设备和装置是不尽相同的,很多船员没有进行充分的上船前培训和知识更新,甚至部分船员对本船所配备的救生艇设备的操作原理不熟悉,安全操作方法和程序不了解,导致操作失误。另外,指挥人员与操作人员信息交换存在歧意,在工作中信息交换不够规范,易导致误听误传,也是产生救生艇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据相关统计在救生艇操纵训练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率远高于事故伤亡率。 2、救生艇设计缺陷。

救生艇释放装置设计本身不合理,设计时也未能考虑到人机工程学原理。吊艇架、救生艇、释放装置等设备由不同的厂家设计、制造和生产,然后汇总到船厂进行组装,这些设备一旦被安装到船并集成系统,设备之间的不匹配就有可能导致施放和回收救生艇事故。2004年10月,某船在吊放救生艇时,艇首的吊艇钩突然脱开,救生艇从约16米的半空直坠海中,造成两名船员死亡,三名船员重伤。经检查后发现,在闭合脱钩保险装置时,艇钩与保险装置的锁定部分较少,在回收过程中由于船体晃动和救生艇的抖动作用,致使艇首的艇钩与保险装置的锁定部分被强行脱开。主要原因分析:在救生艇脱钩后首尾艇钩不能自行扶正,需艇内人员从前后瞭望窗口伸出手将艇钩归位,由于空间较小,加之救生艇晃动厉害,扶正人员不能够牢固把持住艇钩,导致保险装置的闭合部分锁定较少,而人员又无法进行有效检查,从而酿成了事故的发生。 3、海上环境恶劣。 救生艇长期遭受海水的侵蚀和烈日的暴晒,特别是裸露在外的救生艇机械部分,很容易被腐蚀,使其对压力变化变得十分敏感,极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2006年10月,某船在长江口组织航训,在

救生艇及吊架布置图设绘通则

救生艇及吊艇架布置图设绘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救生艇及吊艇架布置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图。 1.2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救生艇及吊艇架布置图的设绘。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2 设绘依据图纸 a) 设计任务书; b) 船体规格书(说明书); c) 总布置图; d) 艇甲板结构图; e) 救生设备布置图; f) 救生艇总图; g) 吊艇架总图; h) 救生艇绞车及救助艇绞车(以下简称艇绞车)总图。 3 基本要求 本图系供船级社送审认可图纸,也供船厂施工之用。 3.1 所选用救生艇、吊艇架及艇绞车必须具有船级社的认可证书。 3.2 应按全船救生设备布置图及总布置图与说明书的基本要求结合本船航区所相应的规范规定,确定救生艇、救助艇(或救生艇兼救助艇)、吊艇架、艇绞车及各种救生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4 内容要点 本图样一般应有俯视图、侧视图、横向视图等组成。 4.1 应全面复校总布置图、说明书及救生设备布置图是否符合规范与国际公约要求,例如救生艇额定乘员是否满足?救生艇的登乘甲板集合处面积是否满足?紧急集合的通道是否畅通?进入救生艇的担架在通道处是否顺利转弯及进入救生艇?救生艇存放高度(距轻载航海水线)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艇存放位置距螺旋桨距离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等。如果有疑问应与有关设计者协调解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施放、回收操作技术要领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施放、回收操作技术要领 上海远洋运输公司船长黄卫浩 【内容提要】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与重力式救生艇的存放、施放和回收方法截然不同,多数船员对此种救生艇不熟,在此作较具体的介绍。 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三章救生设备与装置第31条的规定:货船每舷应配备1艘或多艘救生艇,其总容量应能容纳船上人员的总数;或配备1艘或多艘能在船尾自由降落的救生艇,其总容量应能容纳船上人员的总数。有些船东为降低建造成本,选择了在船尾配备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以满足公约要求。由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施放、回收操作与传统的重力式救生艇施放、回收截然不同,日常抛投入水受外界条件限制,多数船员缺乏实际抛投实践经验,本文根据海事组织建议的:从行进船上降放救生艇和救助艇的船员培训指南:结合本人多次实放的实践经验,侧重介绍利用船尾滑台使救生艇自动滑降落水的新型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施放、回收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日常的维护保养的具体做法,以供同行们在实践中作参考。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指正补充。 一、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安装要求 船舶尾部配置与水平线呈45度抛投滑台,滑台两侧各配备一组滑轮,救生艇艏部向下尾部向上,利用脱钩锁定及固定钢索将救生艇固定在滑台上,船舶配有专用吊,可将救生艇从水中吊起至滑台上复位。按公约要求,这类船舶还应配备专用救助艇一艘(通常采用充气橡胶艇,艇尾配备悬挂式引擎)。 二、公约对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施放要求 传统的重力式救生艇,公约要求每月弃船演习时,至少降下一艘救生艇;每艘救生艇每三个月至少降落下水一次,并在水面操纵。由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施放、回收受外界条件限制,公约要求:当自由降落降放不可行时,允许不作自由降落降放,应使用专用吊将救生艇降放水中,但6个月内至少有一次乘载指派的操作船员作自由降落降放,并在水面操纵。 三、施放时机的选择 (1)由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存放设计位置处于船尾一侧,一般靠泊时不宜施放。据施放时的观察,救生艇下滑时的惯性冲力很大,救生艇落水后的第一位置至母船船尾的距离约50-60米之远。因此,演习应选择在海航行或港口锚地施放比较安全。若准备在某港口锚地

WWRC海船水手机工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管理办法

W W R C海船水手机工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管 理办法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船水手、机工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海船水手、机工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根据《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1995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以下简称“97规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 (一)申请参加水手、机工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的人员 (二)开展水手、机工适任培训的培训机构。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实施本办法的主管机关。 经主管机关授权的海事机构负责水手、机工适任培训的监督管理和值班水手、值班机工的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工作。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四条水手、机工适任培训系指在海船上服务的水手、机工,在其任职前接受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英语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第五条申请适任培训的人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年龄不小于18周岁,不大于45周岁 (二)身体健康,符合海员的基本条件; (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第六条培训机构满足下列条件后,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的规定,向海事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一)师资、培训设施和设备应符合本办法附录1、3的标准;

(二)建立相应的的训练规范、实操程序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建立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 (四)取得开展“熟悉和基本安全专业培训”、“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专业培训”的资格。 海事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审核确认并报主管机关核准。培训机构在主管机关核准公布后方可开展培训。 第三章适任培训 第七条培训机构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培训时间不少于645学时; (二)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数不低于本办法附录2、4的纲要要求; (三)每班学员不超过40人; (四)实操训练时必须分组,每组必须配备一名助理教员。 第八条培训机构应在每期培训之前,将受训人员的名册(内容包括培训班的编号、学员的照片、姓名、性别、文化程度、所属单位等)以及具体培训计划报海事机构核准,未经核准,不得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应在培训班名册上填妥“基本安全”和“救生艇筏”培训班的期次以及每人的《培训证明》编号。 第九条培训机构应将水手、机工适任培训纳入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接受海事机构对培训的监督管理,并对培训过程实施连续的质量控制。 培训机构应严格按照海事机构核准的教学计划进行培训,当需要变更培训计划时,应经过海事机构同意。 第十条培训机构应加强对受训人员组织性、纪律性的管理,采取有效的管理和预防措施,确保受训学员在训练中的的人身安全。 第十一条培训机构应做好受训人员的考勤工作,缺课累计超过15天者,必须重新进行培训。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设备的日常保养及注意事项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设备的日常保养及注意事项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设备的日常保养及注意事项 武汉理工大学 摘要:探讨船舶的重要救生设备—救生艇,重点介绍了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维修、保养、注意事项及其不足关键词:救生艇自由降落式维修 上,有全封闭的结构,艇内设有自供气系0 引言统,艇外还设有由艇内操控的洒水降温系 统,其放艇速度快,具有传统重力式救生 救生艇是能搭乘一定人数的小艇,它 载人比较安全,是船舶上不可或缺的救生 艇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无疑是一种功能较设备。不管是发生海难还是平时的救生演 为完善的救生艇。 习中,它的安全问题都是很值得重视的。 平时必须严加检查与保养,使之处于随时1.1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不足 [1]可用的良好状态。一般来说,救生艇事 故除了个别人为或偶发性因素外应该说是但是,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日常维护可以预防的,因此日常的维修保养显得尤保养工作难度较大,不少船舶由于日常维由降落式救生艇其重要。下面重点介绍自护保养工作不到位,造成有的自由降落式的日常保养工作。救生艇在施放时脱钩困难,甚至无法脱钩,有的在滑落过程中磕磕碰碰,有的在船舶1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失事沉没后,救生艇无法自由漂浮出水面

等。总的来说,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不足 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艇内操控台刚性材料结构,自由 降落时,易使操纵人员受伤 (2)吊艇柱上加装一横向保险螺栓, 艇自由上浮脱离难船时,易因此而受阻 (3)安放艇机的艇底位置空间过于狭 目前,越来越多的船舶配备自由降落 小,不方便平时的保养和检修式救生艇,与重力式救生艇相比,自由降(4)艇机启动用的蓄电池没有电量的落式救生艇具有操纵简单、施放速度快、指示,电量不足时不易发现,容安全性能好等特点。同时它还具有自动抛 易因电量不足而造成启动困难投、自行扶正、防火等功能。在硬件设施 1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5)艇壳上自动洒水系统的出水口的出现艇的自动脱钩现象。对装有自动脱钩防尘罩过小,易因积尘而堵塞装置的救生艇,最好加上简易保险装置以

救生艇释放步骤

团队合作请记住自己床头卡的职责 一人释放救生艇操作详细步骤 1.穿戴救生衣,携带保温服,双向无线电话,SART及抛绳器(在驾驶台),如有可能请携带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等重要文件; 2.放置登乘梯(如因船舶倾斜或者艇机,钩头等设备出现问题无法释放,悬于半空等情况出现,可从登乘梯爬回来,放救生筏或想其他逃生方法); 3.打开前后保险杠,拔去救生艇充电插头,将艇首缆挂好; 4.进入救生艇,艇内前部地板上打开黑色盖子,舱底有艇底塞,艇底塞为螺纹杆,逆时针上紧; 5.系好安全带,启动艇机:(1)打开电源(在救生艇驾驶台座位膝盖位置有两个红色开关,一号电瓶,二号电瓶,任意选择一个打开);(2)启动艇机马达(在艇内驾驶台操纵面板上插着一把钥匙,顺时针旋转到底不要松手,直至听见马达启动的声音,如天冷打不着火,逆时针旋转钥匙,松手,放置30秒左右后,再次启动艇机马达); 6.释放救生艇(成功启动艇机后,用力下拉左手处的细钢丝绳,直至救生艇降落至水面); 7.打开辅助释放保险装置(在右脚位置侧面的红色杆,向前推到底); 8.释放救生艇吊艇钩(在右胸前橘黄色把手E/F,脱开把手前拔掉把手上的保险销A,在把手右侧面,如果救生艇没有降落至水面,把手是无法打开的,因为没有触动艇底的浸水压力释放器,此时需要拉起橘黄色把手上面有机玻璃盖子B下面的应急释放装置C,向上拎起来,然后脱开橘黄色把手,注意!!!在做这个动作前确保救生艇离水面的高度不足以把自己摔死,如果太高或者还有其他逃生的可能请离开救生艇通过登乘梯爬回母船); 9.成功脱钩以后,释放艇首缆(在橘黄色脱钩把手的下面,右手处红色把手); 10.推动操车杆,尽快驶离大船,在离大船足够安全的距离后,可以发出求救信号,开启SART,雷达反射器及双向无线电话进行呼叫联系,白天橙色烟雾信号,晚上降落伞信号,近距离有船只经过晚上可用手持红光火焰信号及白天可用日光镜(反光镜)等。

救生艇的全面介绍

第一部分全封闭救生艇的介绍 1.1、主要参数 总长7.10m 型长7.00m 总宽2.80m 型宽2.70m 型深1.10m 最大高度3.10m 吊距6.60m 吊钩中心距基线高度(约)前1585m,后1645mm 乘员(最大)50P 航速(大于)6knots 空艇重3030kg 乘员重(75KG/人)3375 kg 满载艇重6405kg 机型380J-3 油箱容量195L 螺旋桨直径400mm 吊钩工作负荷(每钩)4000kg 救生艇属具清单

2、登陆 (1)、所有仓盖均设有把手,并分别标有“开”和“关”标记。 (2)、转动把手至“开”位置,然后推或拉,该舱即可 打开,并可固定在打开位置。

(3)、前舱、侧门、驾驶舱操作类似。 (4)、当关闭门窗时,首先从固定处松开,如是侧门,一旦关闭应检 查头靠和安全带。 (5)、救生艇内每一座位用黑色标记标明。 (6)、在束紧安全带前,确保两肩处皮带在正确位置。 (7)、安全带为交互带扣式,通过拉动右边突出部分来束紧。 第二部分操作 步骤1、放艇前准备 1、船员携带SART(搜索和救助的雷达收发机)到集合区。 2、驾驶员或其他指定人员携带VHF(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到集合区并检查其操作。 3、指定人员收集多余的燃料、水、衣物/毯子和其他设备,并穿上救生衣。 4、驾驶员和指定的操作员进入舱内,并执行以下任务: a、确定艇架控制缆接通艇内部; b、艇底塞关闭; c、蓄电池开关位于开位置(必要时) d、断开充电电缆; e、检查燃油和冷却水水位,开关是否在(打开)位置; f、检查吊钩释放互锁位置是否在安全位置; 5、指定人员到大船甲板执行以下任务并同时检查: a、首缆固定在艇首并和大船相连; b、免维护“悬—挂”式吊艇和艇相连; c、另外,设备属具递给艇内人员存放; d、检查降放区是否有障碍物,如无,通知操作人员并报告“准备”放艇; e、操作人员发出命令登艇和放艇。 步骤2、登艇 1、乘员从储放位置直接登陆,担架上的伤员安全进人艇内,然后束紧安全带,驾驶员启动机器; 2、最后登艇人员再次确认释放区无人;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难题标注)

Z02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船员 1.救助艇的航速要求,应6海里/小时,并可连续航行几小时 A、6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2.500总吨及以上的客船应在船舶的每舷至少配备几艘救助艇 A、2艘 B、1艘 C、3艘 3.公约要求,充气式救助艇无论何时均应始终保持______。 A、可充气状态 B、准备状态 C、满充气状态 4.充气式救助艇任一浮力胎破损后要求其干舷______。 A、在载足额定乘员抛弃备品后其干舷值为正数 B、在满载时艇的四周干舷值为正数 C、在空载时艇的四周干舷值为正数 5.救助艇额定乘员至少是_____。 A、6个 B、10个 C、12个 6.在船舶倾斜20°一舷放艇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先在艇首、尾中设滑撬、便于艇的降放 B、先在艇首尾与船舶之间系上拉紧索、便于人员登艇 C、先使用钩篙抵撑、扩大艇与船之间的距离 7.大风中浪降落救生艇、救助艇,艇落水后解开前后吊艇钩最好应______。

A、先解艇首钩 B、先解艇尾钩 C、同时解开前后吊艇钩 8.大风浪中施放救生艇、救助艇应放哪一舷的艇 A、上风舷 B、下风舷 C、随便 9.在有风浪的情况下,降落救生艇入水时,对于没有联动脱钩装置的艇,应将救生艇放落 在_______。 A、浪谷中 B、浪峰上 C、任何位置 10.在风浪中放艇最好争取首尾吊钩同时解脱如果不能同时最好_____。 A、先脱掉尾钩、再脱掉首钩 B、先脱掉尾吊钩、砍断首吊钩吊索 C、先脱掉首吊钩、再脱吊尾钩 11.镇浪油应在船舶何处施放______。 A、上风舷 B、船首或船尾 C、下风舷 12.海上求生者可以饮用的水是_______。 A、海水 B、雨水 C、尿水 13.弃船人员登上艇筏后,哪些人员可视情况给予适当的淡水 A、船长 B、干部船员

【科普】船舶救生艇及其操作

【科普】船舶救生艇及其操作 救生艇是能搭乘一定人数的小艇。它载人比较安全,是船舶必备的救生设备。但救生艇重量大,吊艇设备占用甲板面积大,其主要作用是在船舶遇难时帮助人员脱险待救,此外还可作为临时短程水上交通工具。 救生艇的构造﹀﹀﹀救生艇按建造材料可分为木质、钢质、铝合金、玻璃钢等类型。玻璃钢救生艇易于建造和保养,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救生艇按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开敞式、全封闭式和部分封闭式等。开敞式遇4-5级以上风浪时,乘员就会受到海水侵袭,在低温或暴晒时乘员还会受到死亡的威胁。因此,《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要求客船应配有部分封闭式或全封闭式救生艇,货船与油船应配有全封闭式救生艇。(1)开敞式救生艇开敞式救生艇是传统的救生艇,它没有盖只能架设临时的顶篷,对乘员保护能力差。开敞式救生艇的骨架有龙骨、首柱、尾柱、肋骨、横座板、纵座板(边座板)等。这些骨架保证船壳救生艇的强度。它的外壳有艇壳、护舷顶缘材(或称艇缘)等部分组成。艇壳不但保证救生艇的浮力和水密,而且也保证艇体的强度。护舷材在艇的两舷起保护作用。艇缘是两舷的上缘,在它的上面有桨叉孔划将时可以插桨叉,艇缘内侧还装有顶棚架插座,供架设尼龙布顶篷用。为了保证救生艇在灌满水或破漏

时仍有浮力,在边座板下设有空气箱或硬质闭孔泡沫塑料浮体,其外面设护板加以保护。艇的首尾踏板上装有吊艇钩,艇底有垫板(或格板)、艇底排水孔及艇底塞。在横座板下面艇底垫板的上面还设有搁脚板,艇员乘坐在横座板上时两脚可以搁在搁脚板上面。为了划桨方便在搁脚板上还可以设置套在脚上的脚套。救生艇的外面设有两舷悬链状的可浮救生索(把手索),供落水人员抓扶,也可以作为攀登上艇的踏脚。在艇底两侧设有舭龙骨或龙骨扶拦以及经龙骨底系于两舷艇缘的把手索。当艇倾覆以后乘员可以抓住把手索爬上艇底并扶住舭龙骨,在倾覆的艇上待救。开敞式救生艇有机动艇和非机动艇之分。没有发动机的非机动的开敞式救生艇,艇上除配桨、篙外还有桅帆并在横座板上设有夹桅环(桅箍),艇底上设有桅座,艇缘上设有供装桅支索及缭绳导索滑车用的小眼环。(2)全封闭式救生艇它是在开敞式救生艇的基础上加设一个刚性的封闭顶盖,这样可以保证乘员不受冷、热的侵害。全封闭救生艇的艇体及刚性封闭顶盖的材料都是阻燃的或不燃的。艇员可以在封闭盖下完成收、放工作并能进行划桨。封闭盖的进口处设有通道盖,开启时能夹住,乘员无须跨过横座板或其他障碍物而能迅速到达座位(对货船全部乘员能在3分钟内登艇完毕)。它关闭时能水密,并当救生艇倾覆时无显著漏水。通道盖应能在内外两面都可以开启和关闭。具有空气维持系统的救生艇除具有全封

申请三副适任考试者,应参加下列理论考试科目的考试和评估项目的评估(参考模板)

(一)职务晋升的理论考试科目 1.航行职能 (1)航海学; (2)船舶值班与避碰; (3)航海气象与海洋学; (4)航海英语; 2.货物装卸和积载职能 (5)海上货物运输; 3.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职能 (6)船舶管理; (7)船舶结构与设备。 (二)评估项目: 1.海图作业; 2.航线设计; 3.船舶定位; 4.航海仪器的正确使用; 5.测罗经差; 6.货物积载与系固; 7.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 每个申请甲板部船员适任考试者,还应完成下列相应的海员专业培训项目,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一)申请甲板部适任考试者,应完成: 1.熟悉和基本安全培训; 2.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 (二)申请三副适任考试者,还应完成: 1.高级消防培训; 2.精通急救培训; 3.雷达观测与标绘培训和雷达模拟器培训; 4.自动雷达标绘仪培训; 5.GMDSS通用操作员培训,并取得GMDSS通用操作员适任证书。但申请近岸航区未满500总吨船舶三副适任证书者,可完成GMDSS限用操作员培训,并取得适任证书 序号资格证书名称 1 基本安全证书 2 高级消防证书 3 精通急救证书 4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证书 5 雷达观测与雷达模拟器证书 6 自定雷达标绘仪证书 7 GMDSS通用操作员证书 8 甲类三副白皮书

(一)职务晋升的理论考试科目 1.轮机工程职能 (1)轮机工程基础; (2)主推进动力装置; (3)船舶辅机; (4)轮机英语。 2.电气、电子和自动控制职能 (5)船舶电气; 3.维护和修理职能 (6)轮机维护与修理; 4.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职能 (7)船舶管理。 (三)评估项目: 1.动力设备拆装; 2.动力设备操作; 3.金工工艺; 4.船舶电工工艺和电气测试; 5.船舶电站操作; 6.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 每个申请轮机部船员适作考试者,还应完成下列相应的海员专业培训项目,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一)申请各级轮机部船员适任考试者,应完成: 1.熟悉和基本完全培训; 2.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 (二)申请三管轮适任证书者,还应完成: 1.精通急救培训; 2.高级消防培训。 序号考核项目考核要求 1 基本安全取得合格证书 2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取得合格证书 3 高级消防取得合格证书 4 精通急救取得合格证书 5 金工工艺通过评估 6 动力设备操作通过评估 7 动力设备拆装通过评估 8 船舶电站通过评估 9 电工工艺与电气测量通过评估 10 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通过评估 11 岗位适任(三管轮)证书取得合格证书 三.关于培训问题 基本安全、精通艇筏、精通急救、高级消防培训可以安排到广西交通运输学校进行培训,培训所需时间如下。

关于救生艇操作和检查相关规定的解释

标题: 关于救生艇操作和检查相关规定的解释 Title: 内容: Contents: 救生艇是船员在危难时刻的救星,是保证海上人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让船员莫名惶恐的是一个统计信息:在救生艇操作事故中伤亡的人比它从海上救起的人还多。相当一部分船员对放艇操作谈虎色变,宁愿违反规定,也不冒放艇导致事故的危险。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船舶在港口国检查中被开具缺陷甚至被滞留,而其潜在危险在于救生艇的操作可靠性没法得到验证,船员不熟悉操作要领,以至于在紧急情况下不能有效予以使用,甚至导致事故。 公司曾就救生艇降落操作问题与大量船员进行过沟通,了解他们不按规定实施放艇操作的原因,结果发现超过半数人员并不知道如何进行操作和检查能符合SOLAS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只是简单的认为:放艇危险。最典型的事例是救生艇的自由降落操作,当进一步问起辅助方式降落和模拟方式降落操作时,鲜有人能准确予以解释。也就是说船员并不一定清楚,即使不必自由降落救生艇,也可以用其他方式的操作满足“公约”的相关要求,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在此,把相关要求进一步予以解释。一、 从存放位置做必要的移动 按照“公约”第III章,第20条6.3的规定:“如果天气和海况允许,货船上除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外,应将救生艇在不载人的情况下从其存放位置作必要的移动,以证实降落设备可正常操作”。这个操作应每周进行,并把检查结果记入“航海日志”。 常见的问题是,没有真正进行检查,没有把检查结果记入“航海日志”,或对自由降落式救生艇记录了同样检查和试验。这种检查是很容易验证的,因为吊艇钢丝的导向滑轮转动会留下痕迹,如果滑轮轴的润滑油表面干燥且被厚厚的灰尘覆盖,显然没有在近期进行过这种操作。按规定这种检查的结果应记入“航海日志”重大记事栏,而这一栏只能由大副或船长填写。如果船舶所配备的救生艇是自由降落式仍每周记录这种检查,很容易招致PSCO对记录真实性的质疑,并提出检查操作的细节问题,这显然给船舶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如果在实施港口国检查时救生艇不能靠重力自动释放出,船舶无疑会被PSCO滞留。 二、降下救生艇 “公约”在第III章,第19条3.3.1.5规定,每次弃船演习应包括“在完成任何必要的降落准备工作后,至少降下一艘救生艇”。公约没有规定重力式救生艇应降落到什么程度,一般认为是降到船员能够登乘的位置(如果船员从救生甲板登乘)。这个规定并不适用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这个操作可能面临的风险是如果救生艇的放艇刹车失效,救生艇可能直接降落水面。故如果艇员不需要登艇进行该操作,尽量避免人员登艇,大船的速度应降到足够安全速度(5节)以下,带好救生艇首尾缆绳。按规定,弃船演习的过程同样要记入航海日志,但在实际操作时有两项内容常常被忽略:模拟搜救几位被困于客舱中的旅客(“公约”第III章,第19条3.3.1.8),以及测试应急照明系统(“公约”第III章,第19条3.3.9)。 三、救生艇降落下水,并在水面进行操纵 每艘救生艇(包括左右舷的重力式救生艇及船尾的自由降落式救生艇)都需要在3个月内至少进行一次搭载操艇船员,降落水面,并在水面操纵的操作(“公约”第III章,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 EZ021_荡(划)桨-在500总吨或750千瓦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GMDSS限用操作员除外)、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电子技工;未满500总吨或未满750千瓦的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客船、高速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 EZ022_机动艇艇机的启动及艇的操作-在500总吨或750千瓦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GMDSS限用操作员除外)、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电子技工;未满500总吨或未满750千瓦的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客船、高速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 EZ023_全封闭救生艇的操纵-在500总吨或750千瓦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GMDSS限用操作员除外)、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电子技工;未满500总吨或未满750千瓦的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客船、高速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 EZ024_降落与回收救生艇操作-无限航区在500总吨或750千瓦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GMDSS限用操作员除外)、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电子技工;未满500总吨或未满750千瓦的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客船、高速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 EZ025_降落与回收救生艇操作-沿海航区在500总吨或750千瓦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GMDSS限用操作员除外)、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电子技工;未满500总吨或未满750千瓦的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客船、高速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 EZ026_应急无线电救生设备、视觉求救信号的示教-在500总吨或750千瓦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GMDSS限用操作员除外)、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电子技工;未满500总吨或未满750千瓦的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客船、高速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 试卷代号 章 节 小节 小小节 难度 知识层次 EZ021 1 0.4 1 题干 荡(划)桨操作(登离艇、荡桨口令及运用、操艇航行回转及避让) 试题初始状态描述 1、考场设立在能够进行荡(划)桨的安全水域; 2、备有至少2艘可以用来进行荡(划)桨的艇,艇内各配有10支桨、各配有一支钩篙、舵叶;秒表数量与艇数量相同. 3、考生身着救生衣集合待考。 操作流程及评估方法 1、评估员集合考生、清点人数、确认身份,将考生分成每10人左右为一小组、并通过抽签随机选定艇长、舵手及桨手位置; 2、评估员提出本次评估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考试顺序按3.1;3.2;3.3逐项完成。 3、可以同时进行2艘艇的评估考试 4、评估员向艇长下达本次评估考试内容及任务;交待清楚后下令艇长指挥(评估开始);依次进行直至结束; (1)3.1项登艇要求在发出指令后3分钟内登艇完毕,超过3分钟,3.1项计(0-40%)。 (2)3.3操艇航行回转避让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行进50米后掉头并返回出发地点,10分钟内不能完成的3.3项计(0-40%)(注:记分时间从考生登艇完毕,出桨待命后,评估员下达出发命令开始;到艇任意位置触碰到出发泊位(或指定位置)后结束.若存在较大风流影响到操作,评估员可酌情增加考试时间.)

WWRC海船水手机工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管理规定

W W R C海船水手机工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管理规 定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船水手、机工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海船水手、机工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根据《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1995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以下简称“97规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 (一)申请参加水手、机工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的人员 (二)开展水手、机工适任培训的培训机构。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实施本办法的主管机关。经主管机关授权的海事机构负责水手、机工适任培训的监督管理和值班水手、值班机工的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工作。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四条水手、机工适任培训系指在海船上服务的水手、机工,在其任职前接受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英语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第五条申请适任培训的人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年龄不小于18周岁,不大于45周岁 (二)身体健康,符合海员的基本条件; (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第六条培训机构满足下列条件后,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的规定,向海事机构提出书面申请:(一)师资、培训设施和设备应符合本办法附录1、3的标准;(二)建立相应的的训练规范、实操程序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三)建立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四)取得开展“熟悉和基本安全专业培训”、“精通救

生艇筏和救助艇专业培训”的资格。海事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审核确认并报主管机关核准。培训机构在主管机关核准公布后方可开展培训。 第三章适任培训 第七条培训机构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培训时间不少于645学时; (二)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数不低于本办法附录2、4的纲要要求; (三)每班学员不超过40人; (四)实操训练时必须分组,每组必须配备一名助理教员。 第八条培训机构应在每期培训之前,将受训人员的名册(内容包括培训班的编号、学员的照片、姓名、性别、文化程度、所属单位等)以及具体培训计划报海事机构核准,未经核准,不得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应在培训班名册上填妥“基本安全”和“救生艇筏”培训班的期次以及每人的《培训证明》编号。 第九条培训机构应将水手、机工适任培训纳入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接受海事机构对培训的监督管理,并对培训过程实施连续的质量控制。 培训机构应严格按照海事机构核准的教学计划进行培训,当需要变更培训计划时,应经过海事机构同意。 第十条培训机构应加强对受训人员组织性、纪律性的管理,采取有效的管理和预防措施,确保受训学员在训练中的的人身安全。 第十一条培训机构应做好受训人员的考勤工作,缺课累计超过15天者,必须重新进行培训。 第十二条培训机构应及时补充培训中所消耗的各种物品,保证设备和器材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第十三条参加水手、机工适任培训的学员应在培训期间完成“熟悉和基本安全培训”,申报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适任证书考试、评估,还应在培训期间完成“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申请近岸航区适任证书可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