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悬挑超高支模施工方案

悬挑超高支模施工方案

/ 19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模板及支撑材料 .................................................................................................2 三、施工工艺流程 .....................................................................................................2 四、悬挑高支模与脚手架的搭设 .............................................................................2 (一)、十二层做悬挑高支模 ................................................................................2 (二)、十一层悬挑高支模 ....................................................................................4 (三)、十一层、十二层悬挑高支模的外脚手架塔设 ........................................5 五、设计悬挑高支模和外脚手架,对悬挑体的作用力和计算验算 ....................5 (一)、悬挑支模受砼浇筑过程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6 (二)、十一层6轴悬挑支座的稳定计算 ............................................................6 (三)、十一层8轴悬挑支座的稳定计算 .......................................................... 11 (三)、设计模板系统拉结的稳定 ..................................................................... 15 (四)、下面就设计以上方案提出,几点特别要求: ..................................... 15 六.悬挑高支模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 15 (一)模板的堆放 ............................................................................................... 15 (二)模板的安装 ............................................................................................... 15 (三)模板拆除 ................................................................................................... 17 (四)悬挑高支模及支撑体系的验收 ............................................................... 17 (五)防止悬挑高支模支撑系统失稳的措施 ................................................... 17 (六)悬挑高支模支撑架搭设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 17
/ 19 一、工程概况 楼东附楼,位于广州市东山区中山;总占地面积为3400平方米。本工程建设单位为厅。 总建筑面积约18920平方米,地下室负一层高6米,地下室负二层高5.2米;首层层高6.9米,二层层高4米,标准层层高3.5米,梁跨普遍在3~8米之间(详见总体施工方案)。 在主体结构48.5m处四面悬挑2450,形成悬挑高支模,距离地下室顶板高差49.7m,悬挑框架梁尺寸为300×800,最大跨度为8000mm,距离屋面高差4.8m,混凝土板厚度为120mm,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本方案

的编制。 二、模板及支撑材料 模板均采用18mm胶合板,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槽钢、钢管架搭设,水平拉杆1.30m/每道(扫地杆距槽钢200mm,设一道)、剪刀撑均采用Ф48钢管,钢管架均采用可锻铸铁扣件连接,模板支撑系统(钢管架)搭设详见附图。 三、施工工艺流程 预埋—–→搭设槽钢、悬挑支撑系统—–→支梁板模—–→绑扎钢筋—–→隐蔽验收—–→浇筑梁板砼—–→养护—–→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拆模 四、悬挑高支模与脚手架的搭设 根据“工程项目设计更改书”第十四条“悬挑按建施39大样图柱边统一尺寸”,即柱外皮悬挑出2450作为外挑梁,外侧实际施工尺寸。由于西面悬挑是在5轴~6轴屋面上,故西侧悬挑的支撑可参照高支模施工方案,至于东、南、北三面悬挑高支模分成二部分: (一)、十二层做悬挑高支模 十二层做悬挑高支模在主体挑出的部位是6轴~8轴的南向和北向;D轴~M轴向东。南向与北向各长度为二跨16000,东向为七跨56000,每个轴位悬挑梁300×800,板厚120,并在主体轴线内做排水天沟,各轴线每跨8000,
/ 19 根据以上施工实体要求,参照附图二,本悬挑高支模支撑及其稳定拟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悬挑斜撑和吊拉;在悬挑平台的钢管架的搭设;支撑模板;钢管架的稳定控制;模板的安装与拆卸。 1、悬挑、斜撑和吊拉 悬挑:在有悬挑梁的部位(即悬挑梁的两侧)预埋槽钢[180a×68×6000,其中3000于屋面结构层内(按每1300mm预埋一个φ16马椅仔焊牢固),3000于屋面结构层挑出,并在挑出2000和2550二点作为吊拉点。悬挑梁的部位按每隔1500一条槽钢(180×68×6000),安装方法同上。另在槽钢与槽钢之间预埋,一条钢管(φ48×3.2)按每隔1500一条钢管与槽钢形成错位。 斜撑:在十二层外梁面退入100处至悬挑梁底2550的位置做一道斜撑,形成小于30度内角。 吊拉:在浇筑45.3m标高处的圈梁时,按每隔750预埋一个吊环,吊环采用φ16螺纹钢,吊环形状如右图,埋置部位详见附图(二)。圈梁在未拆梁底的前提且砼强度达到100%时套上二条钢丝绳,内侧一条α1=29.745度,外侧一条α2=36.607度,形成吊拉力。钢丝绳在安装时采用手动葫芦收紧,要求每条均匀受力,并且不小于三个虎头钳锁紧φ14钢丝绳φ14(6×19)。凡吊拉是在扣件时,扣件上部应加一扣件,以防单一扣件产生滑动。构成支承模板和施工用外脚手架的整个承重系统。这样是否稳定在下一章将作力学承重计算。 2、在悬挑杆件上钢管架的搭设和模板的支撑 在悬挑杆件上钢管架的搭设和模板的支撑参照附图(二)和附图(三),从图中体现出竖杆(即支撑杆件)、水平纵横拉结杆和楞

木模板支撑。 竖杆:附图(二)、(三),体现纵排竖杆对应悬臂梁,竖杆排法为@750一组支撑竖杆;在梁二侧有一排竖杆;在板二侧有竖杆做脚手架同步连结。 纵杆:槽钢面处设第一道纵向拉结杆,以上@1300一道纵杆,钢管伸至梁底插入托盘直接承担楞木。 横杆:槽钢面计起150设一道横杆拉结,以上按@1300一道横杆。 楞木模板:楞木按@350一条,合板采用18厚,梁的腰部需做一道螺栓扭
/ 19 6D8M此部位在十一层预埋悬挑架紧,模板需做飘拱25高。 3、钢管支撑的稳定控制 钢管支撑的稳定控制是通过以下几方面:首先在有梁的部位竖杆必须做斜拉结杆;其次在有柱的部位必须做一组钢管锁扣于柱子上;第三在板面向脚手架必须做一条斜拉结于板面预埋钢管上。 4、模板的安装与拆卸 模板的安装:应在施工工作面负2.4米处铺设小横担及合板(待拆模时)。拆卸模板在砼强度达到100%以后,施工操作人员应进入铺搭施工平台,正常的操作规程在这里不作详述,但要强调的就是每拆一块材料都必须传递到屋面板上.绝不准堆卸于施工平台上。另外在屋面层有一组十道梁跨为16m,拆模时必须强度达到100%,之后,应由十道梁中向四边方向拆模,以防砼突然卸荷,产生裂纹。 (二)、十一层悬挑高支模 十一层悬挑高支模:主要是解决屋面层无法悬挑的部位,即向5轴方向3400处开始预埋至6轴,主体南、北面的部位和D×8与M×8两柱外角的支撑部位。详见下面简图(P12),斜线部位通过图示显示南北是对应对称的做法,现就南面6轴和8轴二处作悬挑高支模的分析和钢管支撑的稳定控制。取此二部位作为最不利因素计算.(通过P7图可以作前面判断)。 1、6轴向5轴方向预埋四条槽钢180×68×6000和二条Φ48×3.2钢管,预埋挑出梁口3200;在梁外侧退入100和板面2700@1300三道马椅仔焊牢,竖杆与槽钢连接参照附图(四),Φ16螺纹满焊。在有梁部位@750一组钢管支架,在板的部位@1500一支撑杆。纵横连结按@1300高度一道,斜拉结按每层一道;在有柱子的连结一道;在受力横担杆的扣件下面和在吊拉扣件的上面要加一个加力扣件以确保不滑动,在
/ 19 42.40m处做预埋吊环@750一个。吊拉点在悬挑梁边口计起2200和2800两处,α1=31.0度, α2=38.0度。在施工工作面负2.2m处做施工工作平台,以便施工拆模之用,在十二层边口梁面上做一道斜撑且@750一支。 2、在8×D×M轴二柱外角处的支承与预埋 该部位的预埋详见P12,预埋杆件为槽钢180×68,长度分成三种尺寸,总长L1=5.763m,埋入长度l1=1.921m;L2=4.08m;l2=0.89m;L3=3.80m;l3=0.80m。全部预埋在十一层结构柱中。未浇前先作预埋,使之与柱子形成共同作用力。L1

预埋始点在角柱量出1500×1500正方形,在内角点作为始点向外角点两边退300的位置延伸(指槽钢中心轴线)作预埋,并做二道马椅子焊牢固。L2预埋始点在角柱量出1000×1000正方形,在与L1交界处作内边始点向外角点两边退入600的位置延伸(指槽钢中心轴线)作预埋,并作一道马椅子焊牢固。L3预埋始点在与L2相同但延伸方向交与柱子外角点退入1000处作预埋,并作一道马椅子焊牢固。在其柱子外角点另一边对应对称。全部槽钢的预埋形成扇形。在布置竖管时,采用纵横钢管连结于槽钢面上,竖管与槽钢面连结参照前面做法。各层在柱子上作不小于一道的钢管拉结,预埋吊环参照图四尺寸及规格,采用Φ14钢丝绳作斜拉,其余的操作方法可参照第一点。在这里不作重复。 (三)、十一层、十二层悬挑高支模的外脚手架塔设 由于搭设悬挑高支模的最外尺寸竖杆件是在悬挑体悬挑出2600而预埋悬挑杆件是3000故沿有300的预埋长度可作为外脚手架的搭设最外挑处必须采用密网封闭。而在悬挑体的底部必须做二道安全网,一道密网、一道受力网(即50×50的索绳网),在悬挑体的面层,必须铺楞木及合板以确保不出现高空坠物现象。但要特别强调的是:悬挑的施工过程,楼地面必须做好围护并派专人把守,施工操作人员务必系好安全带。其它的安全措施后面有作专题要求。 五、设计悬挑高支模和外脚手架,对悬挑体的作用力和计算验算 根据上面所介绍,会发现第四点第(二)节第一小点和第二小点的悬挑高支模和外脚手架,对悬挑体作用力的计算和验算若是安全,则其余悬挑体
/ 19 因作用力比以上两个部位作用力更小,故也是安全的。下面针对设计模板支撑系统的计算与验算:十一层6轴悬挑支座的稳定计算;十一层8×M与D轴L1悬挑支座的稳定计算。模板支撑系统的计算与验算按正常施工操作,不列入计算其稳定及安全的内容。 (一)、悬挑支模受砼浇筑过程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1、考虑到泵送对支架的扭动和泵送砼出口对模板的侧冲力决定不直接将砼泵送到模板上。即将砼直接泵送到屋面层,进入塔吊的吊桶,由塔吊吊上模板进行施工。吊桶采用二个轮换进料施工。 2、由于砼需用量高达190m3,施工超过24小时,晚上施工不可以超过11点,故决定分成二次施工。 3、砼的浇筑方向应自内侧悬挑部位向悬挑部位逐渐推出。施工的过程不准在悬挑部位堆载砼。 4、浇筑时将板与外口梁300慢浇,即于内梁向板边做100宽悬臂梁,自梁边板底100—1450浇至板底,1450—2100处做走坡300与外口梁第一次施工平(并要求7天后才浇第二次)。在第一次浇筑完成时外口梁应作排水

小孔和浮浆压砼土石。 5、其它砼浇筑按总施工方案执行。 (二)、十一层6轴悬挑支座的稳定计算 计算这一部位杆件所承受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来判别该形式设计方案是否稳定,现在通过下图可以了解到悬挑杆件的平面布置,并选择出最不利杆件的稳定计算。 1、计算出P1—P3各个作用力 首先通过支承悬臂梁受力分布图各支撑支承处悬臂梁竖杆、水平杆平面图显示支承采用槽钢与槽钢相间1500,故以1500为一个计算单元。 现求P1: 混凝土自重:Pc=(0.3×0.5×1.5)×24×1.2/2=3.24KN 模板自重(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P1235取400~500Kg/m3): Pm=[0.02×(0.3+0.68×2)+(0.06×0.1×8)+0.45×0.02]×1.5×
/ 19 悬挑施工平面图此二部位南北对应对称成镜像状。悬挑槽自十一层预埋,搭架至施工层,其余的部位自十二层预埋搭架至施工层。此二杆件为最不利杆件杆件156此斜线部分为悬挑结构件杆件2D8M3.75=(0.0332+0.048+0.009)×1.5×450=60.8Kg≈0.608KN 钢筋自重: Pg=1.5×(2φ22+φ20+3φ20)+10φ8×2+1.5×6φ10 =1.5×(5.96+9.88)+7.9+9×0.617=23.76+7.9+5.553 =37.213Kg×1.2=44.655Kg=0.446KN 钢管、扣件自重(钢管P450表8—12取3.45Kg/m、扣件1.5Kg/个): Pgk=(8.2+6×1.5+0.6×6)×3.54+6×3×1.5=57KG=0.57KN P1= Pc+ Pm +Pg +Pz +Pgk=3.24+0.608+0.446+0.57=4.864KN 现求P2: 混凝土自重:Pc=0.3×0.5×1.5×24×1.2/2=3.24KN
/ 19 模板自重:Pm=[0.02×1.5×(0.3+0.68×2)+0.06×0.1×8]×450=39.96Kg=0.40KN 钢筋、扣件自重: Pg=(1.5*2φ22+φ20+3φ20)+1.5*6φ10 Pg=1.5×2×2.9+4×2.47+6×0.617×1.5=23.76+5.55=29.31Kg=0.2931KN 钢管自重: Pgk=(8.2+6×1.5+0.6×6)×3.54+6×3×1.5=57Kg=0.57KN P2= Pc+ Pm +Pg +Pz +Pgk=3.24+0.4+0.2931+0.57=4.503KN 现求P3: 钢管、扣件自重: Pgk=(11.2+1.5×9)×3.54+10×1.5=1.02KN 考虑活荷载乘以1.2 归纳:P1=4.86×1.2=5.83KN P2=4.503×1.2=5.40KN P3=1.02×1.2=1.23KN 2、计算杆件的抗弯强度 支撑支承悬臂有三个反力组成 1)、杆件自身的抗弯强度: 材料取[18a槽钢 查“钢结构设计手册“表16—5 h=180mm、ho=160mm、b=68mm、tw=7、t=10.5、Ix=1272cm4、Wx=141.4cm3、δx=83.5、ix=7.04cm、rx=1.05 P1=5.83KN P2=5.42KN P3=1.23KN Mo=(5.83×2200+5.40×2800+1.23×3100) =(12826+15120+3813)=31759KN/mm 根据”钢结构设计手册”(3-1): 31815×103(N·mm)/1.05×141400(mm3)=214.28N/mm2 2/215mmNfWnxrMoxy0xdrxr1y
/ 19 悬梁 18支撑支承处悬臂梁竖杆、水平系杆平面图φ48×32脚手架φ48×3.2系件扎牢 18φ48×3.2挑杆φ16214.28N/mm2/ 19 α1=tg-1(2.2/3.5)=32.0度 α2=tg-1(2.8/3.5)=38.0度 钢丝绳破断裂拉力Φ14=101.0KN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P740表13—4) 取安全系数为K=2 P=50.5KN 钢丝绳有效反弯矩M cos(α1=tg-1(2.2/3.5)=32.0)=0.846 cos(α2=tg-1(2.8/3.5)=38.0)=0.780 M=P cosα1×2.

2+ P cosα2×2.8 =50.5×0.846×2.2+50.5×0.78×2.8=93.99+110.3=204.28KN/m 钢筋实受弯矩M实 M实=Mo-M=31.815-204.28=-172.46KN·m 由此可见只要钢丝绳系扣得当,O点槽钢安全。 3、按“钢结构设计手册”3—1表,其余应力很小,不必复核。 有水平系杆,基本符合手册3.1.3.1(1) 条,不必验算整体稳定。 支承悬臂梁受力分布图(一)P3P2OP1
/ 19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P27 所以局部稳定。 4、吊环Φ16 402×50N/mm2=20.1KN 此时钢丝绳仅能发挥193.112×20.1/50.5=76.86KN/m的作用。 但76.86KN/m>Mo,故整体仍安全。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9.8条吊环应用HPB235级钢制作。 5、由于槽钢在O点入主体有2700且有三个预埋门式环焊牢于槽钢面,因吊绳产生向O点水平推力很小,故不作计算,吊环是预埋在45.7标高的梁中,梁的砼强度已达到100%,梁底的模板及门式架至今尚未拆。 因此系梁的吊力弯矩很小,在这里也不作详细计算。 根据以上计算不计杆件斜撑的撑力也足够受弯件的受力,在此不再计算,但作为加强和稳定作用使用。 (三)、十一层8轴悬挑支座的稳定计算 计算这一部位杆件所承受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判别该形式是否稳定。现通过右侧图可以了解到悬挑转角杆件中的“杆件二”为最不利杆件,将这一杆件计算稳定则其余杆件稳定。 1、计算出P1、P2、P3各个作用力 首先通过支承悬臂梁受力分布图和支撑悬臂梁竖杆、水平杆平面图显示,支承采用槽钢[18a,通过φ48×3.2钢管系结形成相互连系的承载力,如此每条槽钢受力间距1150,现按1150计: P1:砼自重(10.3*0.5*1.15)/2*24*1.2=2.48KN P模板≈0.54KN P钢筋≈0.433KN fytwho235808.227160
/ 19 P钢管、扣件≈0.52 P1=4.085*1.2(活荷载)=4.39 P2=4.085*1.2(活荷载)=4.39 P3=0.918*1.2(活荷载)=1.016 2、计算杆件的抗弯强度 支撑该悬臂梁由二个反力组成: 杆件自身的抗弯强度;杆件受钢丝绳的吊拉力。 1)、杆件自身的抗弯强度 材料取[18a槽钢,查“钢结构设计手册“表16—5: [18a h=180 ho=160 b=68 tw=7 t=10.5 Ix=1272㎝4 M45.3m处预埋吊环尺寸[180×68槽钢(L为总长;l为埋入主体深度)L:3.8;l:0.8L:4.085;l:0.895L:5.763;l:1.921L:5.763;l:1.921L:4.085;l:0.895L:3.8;l:0.8十一层局部大样图
/ 19 Wx=141.4㎝3 Zx=83.5 Ix=7.04㎝ rx=1.05 P1=4.39KN P2=4.39KN P3=1.1KN Mo=(4.39×2700+4.39×3400+1.1×3750) =(1853+14926+4131)=30910KN/mm 根据“钢结构设计手册“3—1 30910×103(N·mm)/1.05×141400(mm)=208.2N/mm2 208.2N/mm2

/ 19 cos(α1=tg-1(2.7/3.5)=37.65)=0.792 cos(α2=tg-1(3.4/3.5)=44.17)=0.717 M=P cosα1×2.7+ P cosα2×3.4 =50.5×0.792×2.7+50.5×0.717×3.4 =108.0+123.1=231.1KN/m 钢筋实受弯矩M实 M实=Mo-M=30.91-231.1=-200.19KN/m 由此可见只要钢丝绳系扣得当,O点槽钢安全。 3、按“钢结构设计手册”3—1表,其余应力很小,不必复核。 有水平系杆,基本符合手册3.1.3.1(1) 条,不必验算整体稳定。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P27 所以局部稳定。 fytwho235808.227160P3P2OP1α1α2支承悬臂梁受力分布图(二)
/ 19 4、由于槽钢在O点入主体,受结构柱的浇筑,对槽钢抱力很大;而吊绳产生向O点水平推力很小,故不作计算。 因钢丝绳是直接捆扎在柱上作吊拉力,所以受吊拉部位稳定。 (三)、设计模板系统拉结的稳定 在轴位1/2高度必须做一道水平拉结一道斜拉结,其次支撑钢管的接触点必须嵌固,十一层的支撑必须在十一层做一道拉结,在十二层做三道拉结。 (四)、下面就设计以上方案提出,几点特别要求: 施工操作人员必须穿鞋,带安全帽和系上安全带,施工操作时必须有施工技术人员在场指导施工。挑出临边口时地面必须有人看护,不让人靠近上部工作面地段。模板安装完毕必须有专业人员验收。浇砼宜采用梁部先浇,七天后再进行板的浇筑。针对任何一个受力部位的扣件都必须增加一个扣件作为防滑作用,施工时不出现集中活荷载。 六.悬挑高支模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一)模板的堆放 1.从总平面布置图中规划出专门堆放模板的场地,该场地要求地势高,不易蓄水,交通方便,有利于防火。 2.模板应分类整齐平行堆放,上下块模板之间应用木块垫开,垫块上下应对齐,防止模板受压变形。模板堆放不宜过高,不应失稳。最下一块模板应垫起离地面200mm高,保持通风防止受潮。 3.堆放场地应搭棚防晒,防止太阳暴晒造成模板变形。 4.模板堆放及加工场地应配备灭火工具,操作人员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应执行项目部的防火制度,防止发生火灾。 (二)模板的安装 1、模板安装的准备工作 a.由测量组放出模板及预留洞的位置线; b.墙柱砼接头在支模前应凿毛并清理干净; c.严格按施工方案搭设支撑架; d.由质安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交底;
/ 19 2、施工管理 a、支模立柱焊接必须牢固,受力柱必须有二道以上的斜撑拉结,并应加设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垫块支承立杆。 b、支承分段或整体搭设安装完毕后,经技术和安全负责人主持分段或整体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c、悬挑高支模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爬上爬下。 d、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

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e、混凝土浇筑时,应由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快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继续施工。 3、安装质量要求 a、安装必须保证位置准确无误,模板拼缝严密,支撑系统牢固可靠,不发生变形和位移。 b、模板安装完毕后,测量人员应对模板位置、垂直度、标高、预留洞的位置等进行检查。 c、现浇结构模板的允许偏差(mm)应符合以下规定: 轴线位移 5 底模上平面标高 ±5 基础 10 柱、墙、梁 +4-5 垂直度全高≤5M 6 全高>5M 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2M长度以上)5 d.梁跨长度大于或等于4m的应起拱千分之二。 e.墙模穿墙螺栓必须使用塑料套管,不得在模板上任意钻孔。
/ 19 (三)模板拆除 1.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面受损后,方可拆除模板。 2.底模:砼强度符合设计强度100%以上或有关规范的规定,方可拆除模板。 3.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砼强度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类堆放好。 (四)悬挑高支模及支撑体系的验收 悬挑高支模施工是工程施工的重点。由于局部悬挑出主体,施工荷载大,若钢管扣件支撑体系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事故,故必须对悬挑支撑体进行验收,达到施工方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支撑体系的水平纵横拉杆严格按本方案设计的竖向间距位置,地面第一道水平纵横拉杆距悬挑体为50mm;水平拉杆与结构(柱或墙)联结牢固。 2.检查扣件螺栓的拧紧程度。 3.纵横向均设置450剪刀撑,其间距为不大于1.5m;同时主梁两侧支撑立杆垂直面上必须设置剪刀撑,全面设置;钢管与层面呈45度至60度角,夹角用环型活动扣件连接牢固。 4.单块梁板的模板支撑体系的四周边缘,必须设置剪刀撑,防止边缘失稳,造成质量事故。 (五)防止悬挑高支模支撑系统失稳的措施 1.浇筑梁板砼前,应组织专门小组检查支撑体系中各种坚固件的固结程度。 2.浇筑梁板砼时,应专人看护,发现紧固件滑动或杆件变形异常时,应立即报告值班施工人员,由值班施工人员组织有关人员,采用事前准备好的10T千斤顶,把滑移部位顶回原位,以及加固变形杆件,防止质量事故和连续下沉造成意外事故。 (六)悬挑高支模支撑架搭设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 19 1.应遵守高处作业

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架子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紧安全带,穿好工作鞋,戴工作卡,拆钢管架不准马虎操作,操作工具及零件放在工具袋内,搭拆作业中应统一指挥,思想集中,相互配合,严禁在模板支撑系统的搭拆过程中,嘻笑打闹,材料工具不能随意乱抛乱扔,吊运材料工具的下方不准站人或行人。 3.凡遇六级以上大风、浓雾、雷雨时,均不得进行高空作业,特别时雨后施工,要注意防滑,对钢管架进行经常检查,凡遇大风或停工段时间再用钢管架时,必须对钢管架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连接部分有松动,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顶撑有左右上下位移,脚手板断裂、跷头等现象,应及时加固处理。 4.立杆应将薄弱截面错开,以免造成支撑体系失稳。 5.扣件的紧固必须符合要求,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断裂,在安装扣件时,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 6.所有钢管架、钢管、扣件等材料必须经过检查符合规格,无缺陷方可使用。 7.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措施。 8.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架上下。 9.悬挑高支模上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特别在平台外缘部分应加强防护。 10.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砼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 11.不准架设探头板及未固定的管件。 12.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部平整、,并加垫木。木楔要顶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 13.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14.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门窗、脚手架或其他不稳固的物件上。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须在加固和修理后方可继续作业,防止塌模伤人。 15.在现场安装模板时,所有工具应装入工具袋内,防止高处作业时,
/ 19 工具掉下伤人。 16.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送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绑扎牢固后运送,不得乱扔。 二)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拆除须待砼强度100%后进行,防止倒塌事故发生。 2.拆模板前,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对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进行检查,确认砼以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3.拆模应严格遵守从上而下的原则,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禁止抛扔模板。 4.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

并须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5.工作前,应检查所有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6.拆除模板采用长撬杆,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下伤人。 7.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堕落。 8.在混凝土墙体、平台上有预留洞时,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在墙洞上做好安全防护或将板的洞口盖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