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9月9日河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真题

2017年9月9日河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真题

2017年9月9日河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真题
2017年9月9日河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真题

2017年9月9日河南省省直机关

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解析

参考答案

北辰遴选学院

案例一

背景材料(略)

问题:

1. 结合材料4、材料5写一篇评论。300字,25分。

【答题解析】

这篇评论属于短评,一般要求短小精悍,一事一议,可按照议论文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展开,通过凝练的文字表达思想和见解。

【参考作答】

同为取消休假为何结果迥异?

河北省XX县为了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出台取消周末休假的决定,该县前一天出台决定,第二天便取消决定。厦门市为应对台风来袭,取消休假,得到干群的拥护。两地同是休假,为何结果迥异,原因何在?答案在于决策者初衷不同导致结果不同。前者取消休假的初衷是为完成上级部署,以牺牲大部分公务员人员休假的权益来换取少数人的利益,是从为官者利益角度出发,后者是为应对台风来袭,以少数人休假权益换取于大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因此,决策者要从广大干部群众的立场出发,制定政策要做到为民、务实,决不能以个人或者部门利益践踏多数人的合法权益,要与干部群众站在一起,让干部群众满意。(299字)

2. 根据材料2,请你站在省政府的角度对如何落实国办关于公务

员休假制度的意见提出对策性建议。250字,25分。

【答题解析】

本题题材属与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题材,沿袭了河南省的出题习惯。答好此题要注意审题,要对照文件精神来答题,而不只是简单如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维护职工权益,还要站在如何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立场来考虑。

【参考作答】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出台实施细则。认真落实《意见》中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或实施计划,并抓好落实。

二是创新休假方式。在稳定全国统一的既有节假日前提下,立足地方实际,与地方特色相结合,鼓励弹性作息,错峰休假。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开展专项检查,与精神文明单位挂钩,要求领导带头,对工作不力的地方进行通报。

四是畅通投诉渠道。发挥工会组织等作用,畅通干部职工休假反馈投诉举报渠道,充分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对相关制度规定的宣传,积极营造落实国办文件精神的浓厚的氛围。(244字)

案例二

背景材料(略)

问题:

1. 除了给定材料中列举的问题,指出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还可能出

现的三个问题,并简要分析。300字,15分。

【答题解析】

本题出题新颖,答案不在材料中,且考点属常规内容,并不属于当前很热的热点考点,考的是平时的积累与思考,因此,要注重平时的学习思考,并注重内容的全面性。

【参考作答】

一是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投入总体偏少,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失,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不够,农民重复劳动、低产出、靠天吃饭现象依然存在,科技型、高效型、精细化农业程度不高。

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少,服务农业的信息、金融、保险等业务相对缺乏,服务功能也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较少,互联网平台运用、信息化销售不够,产品销售渠道有限。

三是农业劳动者力量不够、素质不高。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青年劳动力多半都外出务工经商,导致农村现有劳动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农民文化水平和素质不高,也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287字)

2. 结合河南省情,就推进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写一篇对策性文章。要求:根据材料,不限于材料,不少于1000字,35分。

【答题解析】

如何审题?逐字阅读题目,明确具体要求。“结合河南省情”,要结合省情来回答,内容不脱离河南实际情况;“根据材料,不限于材料”则要求从材料出发,具体来说就是在结合材料中的问题的基础上加上材料以外的问题,即第三题回答的问题及其它问题;“写一篇对策性文章”可按照写策论文的基本要求来撰写。

如何选角度?围绕材料主题和题目要求,选准角度,角度的选取尽量选自己擅长或者好写的领域。结合这道题来讲,第一种写法是,相当于做案例分析分析决策类的对策题,依据存在问题来写对策,问题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材料中已有的问题,另一部分是自己答的或者还有其它的未答出的问题,这个面比较广。还有一种写法是围绕材料中或者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展开。考生可根据情况自由选择。

【参考文章】

用“互联网+”把好农产品“三关”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候指出,“让中国碗装更多河南粮。”这是党中央对河南的希望,也足显了河南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河南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是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兴起,“互联网+”也融入到农业领域。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网民大国,目前,我国有7亿网民,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的河南,上网人口数量庞大,素有中原粮仓之称,如何将互联网与农业发展有效结合,是促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用互联网推动农业河南现代化发展,以“互联网+”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把好农产品的“源头关”、“质量关”,“销路关”。

以“互联网+”把好农业发展的源头关,解决“种什么”的问题。谢伏瞻书记调研封丘县时候,对植物多肉卖到互联网上,赞赏有加。要利用互联网解决种什么的问题,让更多的产品如同售卖到网上的多卖肉,受到客户消费者欢迎。要利用互联网寻找特色农业项目。全省各地均应结合本地实际,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找准特色产业,打造农业精品,同时要通过互联网寻找同类产品的其它产地,进行细微对比,找准相对优势和特色进行生产加工。要利用互联网寻找柔性订单。通过互联网找到大量订单的地区和企业等,并形成对口生产销售渠道,保持货源生产和销售稳定。

以“互联网+”把好农业发展的质量关,解决“怎么种”的问题。利用大数据寻找农科专家把脉。建立农业科技网上服务平台,组建农业科技网上人才库,农户遇到技术难题,可登录平台咨询专家,让农业科技专家不用到现场就能指导农户种养。例如河南南阳农民种植出现问题,需要向河南社科院专家寻求帮助,通过网上现场指导,不用自己跑腿便可解决这一难题;利用互联网畅通内部沟通帮扶渠道。运用互联网联系农民相互联系,建立种养互助微信群、QQ群,遇到种养困难、疑难,相互沟通、帮助,及时解决田间管理、人数不够等问题;

利用互联网培训种植技术。通过互联网及时学习相关种养技术等,不断丰富农户的科技知识。

以“互联网+”把好农业发展的销路关,解决“如何卖”的问题。要引进电商企业进农村。加大电商企业的引进,淘宝、京东等乡村业务都已经开展,充分利用电商销售产品,让销路面向全国;要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加强和电商合作,和电商创新合作方式,可通过代销产品、利润分红等有效的模式推动当地农业与电商的长期合作;要培养本地电商人才。要加强本土人才的教育培训,开设农业带头人、农业人才、积极性较高的农民电商学习班,切实增强本地农业电商的主体性地位作用。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立足自身实际,坚持用互联网融入到农业发展当中,着力把好农产品“三关”,打造精品农业,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开拓进取精神不断凝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力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