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际在线消息: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印发全国海洋主体

功能区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本规划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基本依据,是海洋空间开发的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规划范围为我国内水和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其他管辖海域(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通知全文如下: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5〕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5年8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海洋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

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对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基本依据,是海洋空间开发的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规划范围为我国内水和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其他管辖海域(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一、规划背景

(一)海洋自然状况。

自然地理。我国由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拥有大陆岸线1.8万多公里,有辽东、山东、雷州三个半岛,渤海、琼州、台湾三个海峡,以及17条主要入海河流和众多港湾;拥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7300多个,其中有居民海岛400多个,总体呈无人岛多、有人岛少,近岸岛多、远岸岛少,南方岛多、北方岛少的特点。我国海岛生物种类繁多,具有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生境。

自然资源。我国拥有海洋生物2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3000多种;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约240亿吨和16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超过30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自然深水岸线400多公里,深水港址60多处,滩涂面积3.8万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我国海域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南北温差冬季约为30℃,夏季约为4℃;年降水量500—3000毫米。我国海域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海水表层水温年均11℃—27℃,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沿海潮汐类型复杂,潮差变化显著。近岸海域潮流状况复杂多变。

生态系统。我国拥有世界海洋大部分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滨海湿地、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浅海生态系统以及岛屿生态系统,具有各异的环境特征和生物群落。

自然灾害。我国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海啸、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绿潮,以及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和咸潮入侵等。2011年以来,我国共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等海洋灾害470多次,平均每年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直接经济损失约130亿元。

(二)问题和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阶段。随着用海规模扩大和用海强度提高,在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海洋空间需求的同时,保障海洋空间安全面临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1

开发方式粗放。海洋产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

结构低质化、布局趋同化问题突出。近岸海域围填海规模较大,2002年至2014年,围填海造地确权面积达1339平方公里。

开发不平衡。海洋开发活动集中在近岸海域,可利用岸线、滩涂空间和浅海生物资源日趋减少,近海大部分经济鱼类已不能形成渔汛,近岸过度开发问题突出。深远海开发不足问题需要重视。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入海河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近岸海域水质恶化趋势没有得到遏制,局部海域污染严重,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珠江口及部分大中城市近岸海域。

生态系统受损较重。受全球气候变化、不合理开发活动等影响,近岸海域生态功能有所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频发,一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部分岛屿特殊生境难以维系。

资源供给面临挑战。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用海需求日趋多样化,对传统海洋资源供给方式提出新的挑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合理确定不同海域主体功能,科学谋划海洋开发,调整开发内

容,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能力和效率,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构建陆海协调、人海和谐的海洋空间开发格局。

(二)基本原则。

陆海统筹。统筹海洋空间格局与陆域发展布局,统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统筹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尊重自然。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开发活动严格限制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维护好海域、海岛、海岸线自然状况,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

优化结构。按照经济发展、生态良好、安全保障的基本要求,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海洋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控制近岸海域开发强度和规模,推动深远海适度开发。

集约开发。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把握开发时序,统筹城镇发展和基础设施、临海工业区建设等开发活动,严格用海标准,控制用海规模。对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富集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突出重点,实施点状开发。

(三)功能分区。海洋主体功能区按开发内容可分为产业与城镇建设、农渔业生产、生态环境服务三种功能。依据主体功能,将海洋空间划分为以下四类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现有开发利用强度较高,资源环境约束较强,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和优化的海域。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可以进行高强度集中开发的海域。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以提供海洋水产品为主要功能的海域,包括用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功能的海域。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的海域,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领海基点所在岛屿等。

(四)主要目标。根据到2020年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的总体要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

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清晰合理。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形成“一带九区多点”海洋开发格局、“一带一链多点”海洋生态安全格局、以传统渔场和海水养殖区等为主体的海洋水产品保障格局、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

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高。沿海产业与城镇建设用海集约化程度、海域利用立体化和多元化程度、港口利用效率等明显提高,海洋水产品养殖单产水平稳步提升,单位岸线和单位海域面积产业增加值大幅增长。

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增强,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海洋保护区占管辖海域面积比重增加到5%,沿海岸线受损生态得到修复与整治。入海主要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内水和领海主体功能区

我国已明确公布的内水和领海面积38万平方公里,是海洋开发活动的核心区域,也是坚持陆海统筹、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区域。

(一)优化开发区域。包括渤海湾、长江口及其两翼、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峡西部以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苏北、海南岛附近海域。

该区域的发展方向与开发原则是,优化近岸海域空间布局,合理调整海域开发规模和时序,控制开发强度,严格实施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推动海洋传统产业技术

改造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提高产业准入门槛,积极开发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增强海洋碳汇功能;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加强重点河口海湾污染整治和生态修复,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有效保护自然岸线和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提高海洋生态服务功能。

辽东半岛海域。包括辽宁省丹东市、大连市、营口市、盘锦市、锦州市、葫芦岛市毗邻海域。加快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优化整合港口资源,打造现代化港口集群。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健康养殖,加强辽河口、大连湾、锦州湾等海域污染防治,强化陆源污染综合整治。

渤海湾海域。包括河北省秦皇岛市、唐山市、沧州市和天津市毗邻海域。优化港口功能与布局,推动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集约化养殖。加快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精细化工业等产业发展,控制重化工业规模。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开展海岸生态修复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监视监测和海洋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强化石油勘探开发区域监测与评价,提高溢油事故应急能力。

山东半岛海域。包括山东省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青岛市、日照市毗邻海域。强化沿海港口协调互动,培育现代化港口集群。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滨海旅游目的地。开展现代渔业示范建设。推进莱州湾、胶州湾等海湾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有效防范赤潮、绿潮等海洋灾害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苏北海域。包括江苏省连云港市、盐城市毗邻海域。有序推进连云港港口建设,提升沿海港口服务功能。统筹规划海上风电建设。以海州湾、苏北浅滩为重点,扩大海洋牧场规模,发展工厂化、集约化生态养殖。加快建设滨海湿地海洋特别保护区,建成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

长江口及其两翼海域。包括江苏省南通市、上海市和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舟山市、台州市毗邻海域。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推动港口功能调整升级,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整体水平。发展生态养殖和都市休闲渔业。控制临港重化工业规模。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及长江流域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大长江中下游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杭州湾、长江口等海域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严格海洋倾废、船舶排污监管,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完善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预报预警和防御决策系统。

海峡西部海域。包括浙江省温州市和福建省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毗邻海域。推进形成海峡西岸现代化港口群。发挥海峡海湾优势,建设两岸渔业交流合作基地。突出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特色,扩大两岸旅游双向对接。加强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构建沿岸河口、海湾、海岛等生态系统与海洋自然保护区条块交错的生态格局。完善海洋灾害预报预警和防御决策系统。

珠江口及其两翼海域。包括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滘尾角以东)毗邻海域。构建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珠三角现代化港口群。发展高端旅游产业,加强粤港澳邮轮航线合作。加快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及生态环境修复。严格控制入海污染物排放,实施区域污染联防机制。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伏季休渔和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健全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机制。

北部湾海域。包括广东省湛江市(滘尾角以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毗邻海域。构建西南现代化港口群。积极推广生态养殖,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合理开发渔业资源。依托民俗文化特色,发展具有热带气候、沙滩海岛、边关风貌和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推动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强化船舶污染治理。加强珍稀濒危物种、水产种质资源及沿海红树林、海草床、河口、海湾、滨海湿地等保护。

海南岛海域。包括海南岛周边及三沙海域。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捕养结合,加快海洋牧场建设。加强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存和选育。有序推进海岛旅游观光,提高休闲旅游服务水平。完善港口功能与布局。严格直排污染源环境监测和入海排污口监管。加强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保护。

(二)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城镇建设用海区、港口和临港产业用海区、海洋工程和资源开发区。

该区域的发展方向与开发原则是,实施据点式集约开发,严格控制开发活动规模和范围,形成现代海洋产业集群;实施围填海总量控制,科学选择围填海位置和方式,严格围填海监管;统筹规划港口、桥梁、隧道及其配套设施等海洋工程建设,形成陆海协调、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对重大海洋工程特别是围填海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临港工业集中区和重大海洋工程施工过程实施严格的环境监控。加强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城镇建设用海区,是指拓展滨海城市发展空间,可供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海域。城镇建设用海应符合海洋功能区划、防洪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坚持节约集约用海原则,提高海域使用效能和协调性,增强海洋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提高滨海城市堤防建设标准,做好海洋防灾减灾工作。

港口和临港产业用海区,是指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拓展所需海域。港口和临港产业用海应满足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合理布局,促进临港产业集聚发展。控制建设规模,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化。严格环境准入,禁止占用和影响周边海域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河口行洪区和防洪保留区等。

海洋工程和资源开发区,是指国家批准建设的跨海桥梁、海底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海洋能源、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所需海域。海洋工程建设和资源勘探开发应认真做好海域使用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减少对周围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避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支持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开发海上风能。

(三)限制开发区域。包括海洋渔业保障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岛及其周边海域。

该区域的发展方向与开发原则是,实施分类管理,在海洋渔业保障区,实施禁渔区、休渔期管制,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禁止开展对海洋经济生物繁殖生长有较大影响的开发活动;在海洋特别保护区,严格限制不符合保护目标的开发活动,不得擅自改变海岸、海底地形地貌及其他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在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禁止以建设实体坝方式连接岛礁,

严格限制无居民海岛开发和改变海岛自然岸线的行为,禁止在无居民海岛弃置或者向其周边海域倾倒废水和固体废物。

海洋渔业保障区。包括传统渔场、海水养殖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我国沿海有传统渔场52个,覆盖我国管辖海域的绝大部分。海水养殖区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面积约2.31万平方公里。我国现有海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1个,面积7.4万平方公里。在传统渔场,要继续实行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伏季休渔制度,调整捕捞作业结构,促进渔业资源逐步恢复和合理利用;加强重要渔业资源保护,开展增殖放流,改善渔业资源结构。在海水养殖区,要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推进标准化建设;发展设施渔业,拓展深水养殖,推进以海洋牧场建设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综合开发。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在种质资源主要生长繁殖区,划定一定面积海域及其毗邻岛礁,用于保障种质资源繁殖生长,提高种群数量和质量。

海洋特别保护区。我国现有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3个,总面积约2859平方公里。加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严格控制开发规模和强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完整性,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在重要河口区域,禁止采挖海砂、围填海等破坏河口生态功能的开发活动;在重要滨海湿地区域,禁止开展围填海、城市建设开发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开发活动;在重要砂质岸线,禁止开展可能改变或影响沙滩自然属性的开发建设活动,岸线向海一侧

3.5公里范围内禁止开展采挖海砂、围填海、倾倒废物等可能引发沙滩蚀退的开发活动;在重要渔业海域,禁止开展围填海及可能截断洄游通道等开发活动。适度发展渔业和旅游业。

海岛及其周边海域。加强交通通信、电力供给、人畜饮水、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支持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雨水集蓄和再生水回用等技术应用,改善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发展海岛特色经济,合理调整产业发展规模,支持渔业产业调整和结构优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养殖、休闲渔业等。保护海岛生态系统,维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平衡。对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海岛,实施生态修复。适度控制海岛居住人口规模,对发展成本高、生存环境差的边远海岛居民实施易地安置。加强对建有导航、观测等公益性设施海岛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在具有科研价值的海岛建立试验基地。从事科研活动,不得对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四)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各级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领海基点所在岛礁等。

该区域的管制原则是,对海洋自然保护区依法实行强制性保护,实施分类管理;对领海基点所在地实施严格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或擅自移动领海基点标志。

海洋自然保护区。我国现有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4个,总面积约1.94万平方公里。在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开展任何与保护无关的工程建设活动,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原则上不得穿越保护区,涉及保护区的航道、管线和桥梁等基础设施经严格论证并批准后方可实施。在保护区内开展科学研究,要合理选择考察线路。对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岛、海域等,要依法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或扩大现有保护区面积。

领海基点所在岛礁。我国已公布94个领海基点。领海基点在有居民海岛的,应根据需要划定保护范围;领海基点在无居民海岛的,应实施全岛保护。禁止在领海基点保护范围内从事任何改变该区域地形地貌的活动。

四、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其他管辖海域主体功能区

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其他管辖海域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

(一)重点开发区域。包括资源勘探开发区、重点边远岛礁及其周边海域。该区域的开发原则是,加快推进资源勘探与评估,加强深海开采技术研发和成套装备能力建设;以海洋科研调查、绿色养殖、生态旅游等开发活动为先导,有序适度推进边远岛礁开发。

资源勘探开发区。选择油气资源开采前景较好的海域,稳妥开展勘探、开采工作。加快开发研制深海及远程开采储运成套装备。加强天然气水合物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探开发科研工作。

重点边远岛礁及周边海域。加快码头、通信、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雨水集聚、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开展深海、绿色、高效养殖,建立海洋渔业综合保障基地。根据岛礁自然特点,开辟特色旅游路线,发展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休闲渔业等旅游业态。加强海洋科学实验、气象观测、灾害预警预报等活动,建设观测、导航等设施。

(二)限制开发区域。包括除重点开发区域以外的其他海域。该区域的开发原则是,适度开展渔业捕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在黄海、东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加快恢复渔业资源。在南海海域适度发展捕捞业,鼓励和支持我国渔民在传统渔区的生产活动。加强对经济鱼类产卵

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区域的保护,加强西沙群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适时建立各类保护区,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按照海洋主体功能分区实施差别化政策,完善海洋主体功能区政策支撑体系,采用指导性、支持性和约束性政策并行的方式,形成适用于海洋主体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部门和地区间协调,确保政策有效落实。

财税政策。加大对海域海岛整治、保护和管理的财政投入,对资金使用实施严格监督和审计。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加强对边远海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重点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倾斜。加大对深远海油气资源勘探的扶持力度,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开采油气的企业可按国家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渔民养殖用海,按规定减免海域使用金。对符合条件的渔民转产就业、最低生活保障、渔业互助保险以及增殖放流、海洋牧场建设等给予重点支持。

投资政策。加强海洋监测、观测等能力建设,提高海洋立体观测能力。加大渔业公益和基础设施投入,支持渔港、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以及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等渔业资源修复活动。加大海堤、海岸防护林等建设投入。强化海洋灾害应急和防御能力,督促相关企业加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和防范能力建设。加大海洋科技投入,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继续支持海洋类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和相关学科、专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培养海洋复合型人才。

产业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临海产业合理布局。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科学发展海水养殖,推广海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拓展离岸养殖和集约化养殖,支持远洋渔业发展。支持深远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强深水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及配套能力建设。支持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可

再生能源等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海洋主题公园、海岛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重点发展休闲渔业、海上运动休闲旅游等项目。

海域政策。根据海洋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完善海域管理政策措施。严格落实海洋功能区划,加强围填海总量控制和计划管理。加强用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海域使用论证制度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实施情况监督。制定用海工程和围填海建设标准,明确海拔高度、污染排放、防灾减灾等要求,对用海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管。科学划定海水增养殖区域,控制近海养殖密度。严格控制河口行洪区、重点增养殖区域建设用海。沿海地区或海岛大规模风能建设要充分考虑对相关海域影响。

环境政策。以改善海洋环境质量、提升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实施分类管理。实施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建设项目不得开发建设。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控制近海捕捞强度,

减少渔船数量和功率总量。加强物种保护,新建一批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制定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相关规定。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机制,加强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严格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相关污染防治规划,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制定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建立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探索建立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

(二)规划实施与绩效评价。沿海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规划实施,编制省级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对沿海市、县级人民政府的指导协调。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落实财税、投资、产业、海域和环境等政策,制定实施细则和具体措施。发展改革委要做好规划实施的监督指导,会同海洋局加快监测评估系统建设,对各类海洋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开发和管制原则等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分析。海洋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定期形成评估报告并按程序向国务院报告。

附件:1.我国传统渔场

2.海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3.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4.我国已公布的领海基点

附件1

我国传统渔场

序号渔场名称序号渔场名称1辽东湾渔场27闽中渔场2滦河口渔场28台北渔场3渤海湾渔场29台东渔场4莱州湾渔场30闽南渔场5海洋岛渔场31台湾浅滩渔场6烟威渔场32粤东渔场7威东渔场33台湾南部渔场8石东渔场34东沙渔场9石岛渔场35珠江口渔场10连青石渔场36粤西及海南岛东北部渔场11青海渔场37中沙东部渔场12海州湾渔场38海南岛东南部渔场13连东渔场39北部湾北部渔场14吕四渔场40北部湾南部及海南岛西南部渔场15大沙渔场41西沙西部渔场16沙外渔场42西、中沙渔场17长江口渔场43南沙西北部渔场18江外渔场44南沙西部渔场19舟山渔场45南沙中西部渔场20舟外渔场46南沙中部渔场21鱼外渔场47南沙中北部渔场22鱼山渔场48南沙东部渔场23温台渔场49南沙东北部渔场24温外渔场50南沙中南部渔场25闽外渔场51南沙西南部渔场26闽东渔场52南沙南部渔场

附件2

海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序号保护区名称所在地区1三山岛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辽宁省2双台子河口海蜇中华绒螯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辽宁省3海洋岛国家级水产

种质资源保护区辽宁省4大连圆岛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辽宁省5大连獐子岛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辽宁省6秦皇岛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河北省7昌黎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河北省8南戴河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河北省9山海关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河北省10月湖长蛸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11崆峒列岛刺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12长岛皱纹盘鲍光棘球海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13海州湾大竹蛏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14莱州湾单环刺螠近江牡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15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16马颊河文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17蓬莱牙鲆黄盖鲽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18黄河口半滑舌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19灵山岛皱纹盘鲍刺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20靖子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21乳山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22前三岛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23小石岛刺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24桑沟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25荣成湾国家级水产

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26套尔河口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27千里岩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28日照海域西施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29广饶海域竹蛏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30黄河口文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31长岛许氏平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32荣成楮岛藻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33日照中国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34无棣中国毛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山东省35海州湾中国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江苏省36蒋家沙竹根沙泥螺文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江苏省37如东大竹蛏西施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江苏省38乐清湾泥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浙江省39象山港蓝点马鲛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浙江省40官井洋大黄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福建省41漳港西施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福建省42上下川岛中国龙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广东省43海陵湾近江牡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广东省44鉴江口尖紫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广东省45汕尾碣石湾鲻鱼长毛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广东省46西沙东岛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南省47西

沙群岛永乐环礁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南省48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渤海49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东海50吕四渔场小黄鱼银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东海51北部湾二长棘鲷长毛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南海

附件3

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序号名称面积(平方公里)1锦州大笔架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32.402大神堂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34.003东营黄河口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926.004东营利津底栖鱼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94.045东营河口浅海贝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396.236东营莱州湾蛏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10.247东营广饶沙蚕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82.828龙口黄水河口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1.699烟台芝罘岛群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5.2710莱阳五龙河口滨海湿地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12.1911海阳万米海滩海洋资源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15.1312烟台牟平沙质海岸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14.6513莱州浅滩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67.8014蓬莱登州浅滩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18.7115昌邑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9.2916威海刘公岛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11.8817山东威海小石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30.6918乳山市塔岛湾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10.9719文登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5.1920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57.0021乐清市西门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30.8022嵊泗马鞍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549.0023普陀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02.90 附件4

我国已公布的领海基点

序号领海基点名称地理位置1山东高角(1)北纬37°24.0′东经

122°42.3′2山东高角(2)北纬37°23.7′东经122°42.3′3镆

北纬36°57.8′东经122°34.2′4镆

岛(2)

北纬36°55.1′东经122°32.7′5镆

岛(3)

北纬36°53.7′东经122°31.1′6苏山岛北纬36°44.8′东经

122°15.8′7朝连岛北纬35°53.6′东经120°53.1′8达山岛北纬35°00.2′东经119°54.2′9麻菜珩北纬33°21.8′东经121°20.8′10外磕脚北纬

33°00.9′东经121°38.4′11佘山岛北纬31°25.3′东经122°14.6′12海礁北纬30°44.1′东经123°09.4′13东南礁北纬30°43.5′东经123°09.7′14两兄弟屿北纬30°10.1′东经122°56.7′15渔山列岛北

纬28°53.3′东经122°16.5′16台州列岛(1)北纬28°23.9′东经

121°55.0′17台州列岛(2)北纬28°23.5′东经121°54.7′18稻挑山北纬27°27.9′东经121°07.8′19东引岛北纬26°22.6′东经120°30.4′20东沙岛北纬26°09.4′东经120°24.3′21牛山岛北纬25°25.8′东经

119°56.3′22乌丘屿北纬24°58.6′东经119°28.7′23东碇岛北纬

24°09.7′东经118°14.2′24大柑山北纬23°31.9′东经117°41.3′25南澎列岛(1)北纬23°12.9′东经117°14.9′26南澎列岛(2)北纬23°12.3′东经

117°13.9′27石碑山角北纬22°56.1′东经116°29.7′28针头岩北纬22°18.9′东经115°07.5′29佳蓬列岛北纬21°48.5′东经113°58.0′30围夹岛北纬21°34.1′东经112°47.9′31大帆石北纬21°27.7′东经

112°21.5′32七洲列岛北纬19°58.5′东经111°16.4′33双帆北纬

19°53.0′东经111°12.8′34大洲岛(1)北纬18°39.7′东经110°29.6′35大洲岛(2)北纬18°39.4′东经110°29.1′36双帆石北纬18°26.1′东经

110°08.4′37陵水角北纬18°23.0′东经110°03.0′38东洲(1)北纬

18°11.0′东经109°42.1′39东洲(2)北纬18°11.0′东经109°41.8′40锦母角北纬18°09.5′东经109°34.4′41深石礁北纬18°14.6′东经

109°07.6′42西鼓岛北纬18°19.3′东经108°57.1′43莺歌嘴(1)北纬

18°30.2′东经108°41.3′44莺歌嘴(2)北纬18°30.4′东经108°41.1′45莺歌嘴(3)北纬18°31.0′东经108°40.6′46莺歌嘴(4)北纬18°31.1′东经108°40.5′47感恩角北纬18°50.5′东经108°37.3′48四更沙角北纬

19°11.6′东经108°36.0′49峻壁角北纬19°21.1′东经108°38.6′50东岛(1)北纬16°40.5′东经112°44.2′51东岛(2)北纬16°40.1′东经

112°44.5′52东岛(3)北纬16°39.8′东经112°44.7′53浪花礁(1)北纬

16°04.4′东经112°35.8′54浪花礁(2)北纬16°01.9′东经112°32.7′55浪花礁(3)北纬16°01.5′东经112°31.8′56浪花礁(4)北纬16°01.0′东经112°29.8′57中建岛(1)北纬15°46.5′东经

111°12.6′58中建岛(2)北纬15°46.4′东经111°12.1′59中建岛(3)北纬15°46.4′东经111°11.8′60中建岛(4)北纬15°46.5′东经111°11.6′61中建岛(5)北纬15°46.7′东经111°11.4′62中建岛(6)北纬15°46.9′东经111°11.3′63中建岛(7)北纬15°47.2′东经111°11.4′64北礁(1)北纬

17°04.9′东经111°26.9′65北礁(2)北纬17°05.4′东经111°26.9′66北礁(3)北纬17°05.7′东经111°27.2′67北礁(4)北纬17°06.0′东经

111°27.8′68北礁(5)北纬17°06.5′东经111°29.2′69北礁(6)北纬

17°07.0′东经111°31.0′70北礁(7)北纬17°07.1′东经111°31.6′71北礁(8)北纬17°06.9′东经111°32.0′72赵述岛(1)北纬16°59.9′东经

112°14.7′73赵述岛(2)北纬16°59.7′东经112°15.6′74赵述岛(3)北纬16°59.4′东经112°16.6′75北岛北纬16°58.4′东经112°18.3′76中岛北纬16°57.6′东经112°19.6′77南岛北纬16°56.9′东经112°20.5′78钓鱼岛1北纬25°44.1′东经123°27.5′79钓鱼岛2北纬25°44.2′东经

123°27.4′80钓鱼岛3北纬25°44.4′东经123°27.4′81钓鱼岛4北纬

25°44.7′东经123°27.5′82海豚岛北纬25°55.8′东经123°40.7′83下虎牙岛北纬25°55.8′东经123°41.1′84海星岛北纬25°55.6′东经

123°41.3′85黄尾屿北纬25°55.4′东经123°41.4′86海龟岛北纬

25°55.3′东经123°41.4′87长龙岛北纬25°43.2′东经123°33.4′88南小岛北纬25°43.2′东经123°33.2′89鲳鱼岛北纬25°44.0′东经

123°27.6′90赤尾屿北纬25°55.3′东经124°33.7′91望赤岛北纬

25°55.2′东经124°33.2′92小赤尾岛北纬25°55.3′东经124°33.3′93赤背北岛北纬25°55.5′东经124°33.5′94赤背东岛

北纬25°55.5′东经124°33.7′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际在线消息: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印发全国海洋主体 功能区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本规划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基本依据,是海洋空间开发的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规划范围为我国内水和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其他管辖海域(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通知全文如下: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5〕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5年8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海洋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 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对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基本依据,是海洋空间开发的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规划范围为我国内水和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其他管辖海域(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一、规划背景 (一)海洋自然状况。 自然地理。我国由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拥有大陆岸线1.8万多公里,有辽东、山东、雷州三个半岛,渤海、琼州、台湾三个海峡,以及17条主要入海河流和众多港湾;拥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7300多个,其中有居民海岛400多个,总体呈无人岛多、有人岛少,近岸岛多、远岸岛少,南方岛多、北方岛少的特点。我国海岛生物种类繁多,具有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生境。 自然资源。我国拥有海洋生物2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3000多种;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约240亿吨和16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超过30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自然深水岸线400多公里,深水港址60多处,滩涂面积3.8万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我国海域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南北温差冬季约为30℃,夏季约为4℃;年降水量500—3000毫米。我国海域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海水表层水温年均11℃—27℃,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沿海潮汐类型复杂,潮差变化显著。近岸海域潮流状况复杂多变。 生态系统。我国拥有世界海洋大部分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滨海湿地、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浅海生态系统以及岛屿生态系统,具有各异的环境特征和生物群落。 自然灾害。我国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海啸、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绿潮,以及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和咸潮入侵等。2011年以来,我国共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等海洋灾害470多次,平均每年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直接经济损失约130亿元。

2020年继续教育生态文明读本

1.()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1.0 分) A.环境资源使用权 B.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 D.环境侵害请求权 我的答案:D √答对 2.2007 年12 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的()通过了“巴厘路线图”。(1.0 分)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 3 次会议 B.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 次缔约方大会 D.《京都议定书》第 5 次缔约方会议 我的答案:B √答对 3. 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 1.0 分) A.《封闭圈》 B.《增长的极限》 C.《只有一个地球》 D.《寂静的春天》 我的答案:D √答对 4. 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 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 1.0 分)

B.全球 C.公众参与 D.环境道德 我的答案:B √答对 5. 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1.0 分) A.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 B.涉及面较小 C.评价范围较小 D.工作较为简单 我的答案:A √答对 6. ()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 1.0 分) A.十六大报告 B.十七大报告 C.十八大报告 D.十九大报告 我的答案:C ×答错 7. 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GDP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1.0 分) A.1%~1.5% B.1.5%~1.8% C.1.8%~2% D.2%~3% 我的答案:D √答对 8. 全球每年1260 万死亡人数中,有()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1.0 分) A.10%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真题精 选附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消防废水、废液直接排入水体。 A.生产危险化学品 B.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 C.储存危险化学品 D.生产、储存、销售危险化学品 【答案】 B 2、2017-7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法律定义及范围,()不属于海岸工程建设项目。 A.港口、码头 B.人工鱼礁工程 C.造船厂、修船厂 D.滨海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 【答案】 B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不属于事中监督管理内容的是()。 A.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开展情况 B.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和排污许可证的实施情况 C.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及落实相应改进措施的情况

D.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和环境保护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落实情况【答案】 C 4、根据《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关于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功能分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可以进行高强度集中开发的海域 B.重点开发区域,是指现有开发利用强度较高,资源环境约束较强,产业结构亟须调整和优化的海域 C.限制开发区域,是指以提供海洋水产品为主要功能的海域,仅包括用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D.禁止开发区域,是指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的海域,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领海基点所在岛屿等 【答案】 D 5、《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属于()。 A.环境保护单行法 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D.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答案】 D 6、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关于建设单位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备能力的建设单位可自行编制竣工验收监测报告 B.建设单位应将验收报告以及其他档案资料报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存档备查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法律法规》预测试题22(答案解析)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法律法规》预测 试题(答案解析)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壹卷 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 1.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关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属于禁止开发的区域 B.限制开发区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两类 C.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以提供主体产品的类型为基准划分的 D.优化开发区域是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优化开发区域是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从而应该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不适用于()。 A.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 B.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 C.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D.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水生野生动物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本法规定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是指野生动物的整体(含卵、蛋)、部分及其衍生物。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适用《渔业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 3.2017-12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内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和场所。 A.基本农田 B.省级自然保护区 C.省级风景名胜区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真题及详解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下列关于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管制原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B.严格控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 C.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 D.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 【试题答案】B 【答案解析】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因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等需要调整的,由省级政府组织论证,提出调整方案,经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因国家重大战略资源勘查需要,在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经依法批准后予以安排勘查项目。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将土地分为()。 A.耕地、园地、林地 B.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C.国家所有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土地 D.农用地、工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 【试题答案】B 【答案解析】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 A.应急预案 B.安全管理方案 C.处理方案 D.防护规划 【试题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检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使用再生水。在有条件使用再生水的地区,()将自来水作为城市道路清扫、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使用。 A.限制或者禁止 B.限制 C.禁止 D.不鼓励

推进陆海统筹一体化发展

推进陆海统筹一体化发展 作为自然资源的载体,陆地和海洋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重视陆海统筹,采取系列措施推进落实,有力促进了我国海洋经济飞速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如何 着力推进陆海统筹,切实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本期特邀4 位专家深入探讨。 主持人 经济日报社编委、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孙世芳 完善陆海发展规划体系 主持人:陆海统筹发展,规划先行。沿海地区如何优化功能布局,整合陆域和海域资源,构建陆海协调发展新格局? 白福臣(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代理院长、教授):海洋是“大国土”和“大资源”的重 要组成部分。完善陆海统筹的规划体系,是沿海地区优化功能布局,建立陆海资源、产业、空间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坚实基础和制度保障。但从目前有关陆海发展的规划体系来看,全国国土规划中涉海部分仍然主要集中在临海的陆地区域。《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全国海洋功能区划》以及涉及陆海发展的各产业专项规划之间也缺乏衔接。为此,统筹陆海发展的规划体系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一是将海洋纳入国家总体经济区划中。经济区划是国家按一定的地区区情进行的国土单向或综合分区,系国家政策制定和实施、经济布局和建设的基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作过三次大的经济区划,但管辖海域却从未被纳入到国家总体经济区划当中。在未来发展中,应坚持陆海统筹,将海洋纳入国家总体经济区划中,建议在原有的西部、中部、东部的经济布局中增加一个“新东部”,即沿海地带与海洋 统筹发展的新区域,以体现规划的全面和完整性。 二是将海洋开发与整治纳入全国国土规划体系之中。海洋作为中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国土规划中理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来进行谋划。加强海洋空间、陆地空间规划的顶层规划,是实施陆海统筹、实现“海陆一张图”的重要基础。在《全 国国土规划纲要(2023—2030年)》中虽然涉及了“开展海岸带和海岛综合治理”等 内容,但也仅覆盖到了靠海的陆地区域,并未充分体现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 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通过调整全国土地规划体系,将我国整个海洋国土纳入进来,进行统一规划。 三是做好陆海开发保护相关规划的衔接。在组织编制各沿海地区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时,高度重视海域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容量,强化与涉海规划特别是海洋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在组织编制涉海规划时,也要高度重视相连腹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切实做好与相关陆域

构建“一带九区多点”海洋开发格局

构建“一带九区多点”海洋开发格局 作者:李志明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第28期 到2020年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之时,将形成“一带九区多点”海洋开发格局、“一带一链多点”海洋生态安全格局、以传统渔场和海水养殖区等为主体的海洋水产品保障格局、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 日前,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和国家海洋局战略规划与经济司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接受了采访。 有利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问:请介绍一下《规划》出台的背景。 答:《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提出:“海洋既是目前我国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未来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鉴于海洋国土空间在全国主体功能区中的特殊性,国家有关部门将根据本规划编制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另行发布实施”。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组织成立了跨部门和跨领域专家组成的规划编制组,开展规划编制,历经多轮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规划实现了陆域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的全覆盖。 问:编制实施《规划》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规划》是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基本依据,是海洋空间开发的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对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编制实施《规划》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海洋空间开发模式不合理是导致海洋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我国海洋开发还处于粗放型阶段,海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重规模,轻质量”的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低质化,海洋经济布局趋同化。高消耗的能源重化工产业向滨海集聚的趋势明显,围填海规模不断增加,对海洋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通过明确不同海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要求落实到具体海洋空间上。 其次,编制实施《规划》是促进海洋空间协调发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发生在近岸海域,可利用岸线、滩涂空间和浅海生物资源日趋减少,近岸过度开发问题突出,但深远海开发不足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不仅关系到我国

2022年涪城区生态环境系统招聘考试《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2年涪城区生态环境系统招聘考试《专业知识》试 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根据《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年)》,与2068年调查结果相比,公众绿色生活方式总体有所 A、提升 B、持平 C、减弱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2、某项目设计的循环水量为25000m3/d,循环补水量为400m3/d,其他新鲜用水量为2600m3,该项目的水重复利用率为()。 A、81.4% B、89.3% C、90.2% D、98.32% 【答案】B 3、某半干旱地区土壤含盐量(SSC)为2g/kg,该地区土壤盐化分级为()。 A、未盐化 B、轻度盐化 C、中度盐化 D、重度盐化

【答案】C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在代表性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 B、应在垂直拟建公路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C、应在拟建公路两侧采用网格法布设监测点 D、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在各楼层布设监测点 【答案】A 5、拟建石油输送管道工程,包括50km的管线工程、3个油库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以下关于该项目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范围说法正确的有()。 A、50km的管线工程应以线路边界两侧向外延伸200m作为调查评价范围 B、3个油库工程应以油库边界向外延伸200m作为调查评价范围 C、50km的管线工程调查评价范围可采用公式计算法确定 D、65个油库工程工程调查评价范围可采用自定义法确定 【答案】AD 6、我国保护野生植物的法律制度包括()。 A、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制度 B、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制度 C、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制度和分级保护制度 D、野生植物资源档案制度 【答案】ABCD

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第一次颁布实施的中长期国土开发总体规划,立足于构筑我国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蓝图。涉及国家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提升、人口和产业未来的集聚、生态和粮食安全格局的保障。主体功能区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到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战略构想,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到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主体功能区划的概念 主体功能区划是指在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系统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形式的空间分异为依据,划分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2] 国发〔2010〕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编制实施《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编制实施《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务院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主要分类 区划意义

实施海洋经济“十三五”规划推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海洋经济“十三五”规划推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食品》 2017年第11期 文张卫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确立了“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旨在壮大海洋经济,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是孕育新产业、引领新增长的重要领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 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建设海洋强 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壮大海洋经济、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成就显著,比如海洋经济总体实力进 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海洋科技创新与应用取得新成效、海洋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对外开放不断拓展,但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海洋经济发展布局有待优化,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 升级压力加大,部分海洋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自主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海 洋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退化,陆海协同保护有待加强,海洋灾害和安全 生产风险日益突出,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这些因素仍制约着我国海洋经 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规划》提出以下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海洋科技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取得重大成果,海洋经济调控与公共 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海洋发展新格局。 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布局 按照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地区和海域的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容量、产 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 发展重大战略为引领,《规划》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布局,加大海岛及邻近海域保护力度,合理开发重要海岛,推进深远海区域布局,加快拓展蓝色经济 空间,形成海洋经济全球布局的新格局。 1.北部海洋经济圈 北部海洋经济圈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基 础雄厚、海洋科研教育优势突出,是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 化的重要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 研发基地。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真题_1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真题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真题 单选题(共31题,共31分) 1.根据《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属于内水和领海主体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的是( )。 A.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B.海洋特别保护区 C.海水养殖区 D.领海基点所在岛屿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试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直接或间接向海排放污染物的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开展海洋专项评价工作 B.排放废气含有毒有害污染物且厂界外500米范围内有环境空气保护目标2的建设项目应当开展大气专项评价工作 C.新增废水直排的污水集中处理厂应当开展地表水专项评价工作 D.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存储量超过临界量3的建设项目应当开展环境风险专项评价工作 3.根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履行好保护

责任 B.地方各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履行好保护责任 C.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相关规划要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管控要求,不符合的要及时进行调整 D.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因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等需要调整的,由省级政府组织论证,提出调整方案,经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 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内容中,不属于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应当包括的是( )。 A.评价方法的适当性 B.环境影响分析的可靠性 C.基础资料、数据的真实性 D.提升环境绩效对策的合理性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 B.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应当及时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治理措施,并向有关人民政府通报 C.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的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考试题库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考试题 库 单选题(共40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特殊水体保护的规定,在重要渔业保护区内,不得() A.垂钓 B.开展旅游 C.新建排污口 D.从事网箱养殖 【答案】 C 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A.提高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水平 B.提高废物的再利用和无害化水平 C.实现所有废物的内循环 D.实现所有废物的外循环 【答案】 A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在内部未分区的自然保护区内,可以从事的活动是()。 A.适度开采自然资源 B.建设非污染型生产设施 C.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D.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从事科学研究

【答案】 D 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责任主体是()。 A.规划编制机关或者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 B.规划编制机关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 C.规划编制机关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 【答案】 C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建设经过已有的()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A.建筑物 B.建筑物集中区域 C.噪声敏感建筑物 D.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答案】 D 6、为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分别按()方式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A.重点开发、限制开发 B.重点开发、禁止开发 C.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 •【公布日期】2015.08.01 •【文号】国发〔2015〕42号 •【施行日期】2015.08.01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海洋资源 正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5〕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5年8月1日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海洋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对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基本依据,是海洋空间开发的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规划范围为我国内水和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其他管辖海域(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一、规划背景 (一)海洋自然状况。 自然地理。我国由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拥有大陆岸线1.8万多公里,有辽东、山东、雷州三个半岛,渤海、琼州、台湾三个海峡,以及17条主要入海河流和众多港湾;拥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7300多个,其中有居民海岛400多个,总体呈无人岛多、有人岛少,近岸岛多、远岸岛少,南方岛多、北方岛少的特点。我国海岛生物种类繁多,具有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生境。 自然资源。我国拥有海洋生物2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3000多种;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约240亿吨和16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超过30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自然深水岸线400多公里,深水港址60多处,滩涂面积3.8万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我国海域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南北温差冬季约为30℃,夏季约为4℃;年降水量500—3000毫米。我国海域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海水表层水温年均11℃—27℃,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沿海潮汐类型复杂,潮差变化显著。近岸海域潮流状况复杂多变。 生态系统。我国拥有世界海洋大部分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滨海湿地、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浅海生态系统以及岛屿生态系统,具有各异的环境特征和生物群落。 自然灾害。我国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海啸、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绿潮,以及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和咸潮入侵等。2011年以来,我国共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等海洋灾害470多次,平均每年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直接经济损失约130亿元。 (二)问题和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

珠海海洋功能区划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15—2020年) 文本 珠海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八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条区划目的 (1) 第二条区划依据 (1) 第三条区划目标 (3) 第四条区划原则 (5) 第五条区划范围 (5) 第六条分类体系 (6) 第七条区划成果 (8) 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8) 第八条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 (8) 第九条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 (9) 第十条开发利用现状 (10) 第十一条面临的形势 (11) 第三章海洋基本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 (13) 第十二条总体布局 (13) 第十三条海洋基本功能分区概述 (15) 第十四条农渔业区 (16) 第十五条港口航运区 (16) 第十六条工业与城镇用海区 (17) 第十七条旅游休闲娱乐区 (18) 第十八条海洋保护区 (19) 第十九条特殊利用区 (19)

第二十条保留区 (20) 第四章实施保障措施 (20) 第二十一条区划实施管理 (20) 第二十二条海域使用管理 (22) 第二十三条海洋环境保护 (23) 第二十四条基础能力建设 (23) 第二十五条监督检查与执法 (23) 第二十六条法制建设与宣传 (24) 第五章附则 (24) 第二十七条区划效力 (24) 第二十八条区划附件 (2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区划目的 海洋功能区划是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是海域资源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以及编制各类涉海规划的法定依据。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海洋开发保护的方针、政策,在综合考虑珠海市海域自然属性、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按照《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制定本区划。以协调和规范珠海海域开发活动,加强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海域开发、保护和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条区划依据 (一)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 1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精编

长江三角洲都市群发展规划 2023 年 6 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 (3) 第一节重大意义 (4) 第二节发展基础 (5) 第三节突出矛盾 (6) 第四节重大机遇 (9) 第二章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旳世界级都市群 (10) 第一节指导思想 (10) 第二节基本原则 (10) 第三节战略定位 (12) 第四节发展目旳 (13) 第三章构建适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旳空间格局 (15) 第一节强化主体功能分区旳基底作用 (15) 第二节推感人口区域平衡发展 (17) 第三节构建“一核五圈四带”旳网络化空间格局 (18) 第四节打造一体化城镇体系 (22) 第四章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22) 第一节共建内聚外合旳开放型创新网络 (23) 第二节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24) 第三节营造创新驱动发展良好生态 (25) 第五章健全互联互通旳基础设施网络 (26) 第一节构筑以轨道交通为主旳综合交通网络 (26) 第二节构建泛在普惠旳信息网络 (30) 第三节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32) 第四节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 (35) 第六章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36) 第一节共守生态安全格局 (36) 第二节推进环境联防联治 (39) 第三节全面推进绿色都市建设 (43) 第七章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44) 第一节提高对外开放层次 (44) 第二节建设高原则开放平台 (45) 第三节加速集聚国际化人才 (46) 第四节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47) 第八章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48) 第一节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 (48) 第二节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 (50) 第三节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52) 第九章规划实行 (5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