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附子功效作用和用途及禁忌

附子功效作用和用途及禁忌

附子功效作用和用途及禁忌

附子,又称为附子、制附子、炮制附子等,是中医学中常用的药材之一。它是附子科植物制附子(科学名称为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根茎。附子在中医药中应用广泛,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药用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附子的功效、作用、用途以及禁忌事项。

一、功效与作用:

1. 防止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附子能通过刺激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使心脏收缩力增加,心肌血流增加,从而起到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对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2. 抗炎和镇痛作用:附子中的有效成分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感,对于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3. 温阳散寒: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对于寒邪困扰引起的阳虚症状如畏寒、肢冷乏力等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4. 镇静和安神:附子中含有多种神经系统活性物质,能够促使神经传导,有些成分能够镇静、安神、抗抑郁等,对于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5. 提高免疫力:附子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6. 抗肿瘤活性:现代研究发现,附子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对于某些肿瘤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二、用途:

1.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附子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并可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 风湿性疾病的治疗:附子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能够缓解疼痛、消肿止痛。

3. 阳虚体质及寒邪症状的改善:阳虚体质、寒邪困扰引起的畏寒、肢冷乏力等症状可使用附子来改善。

4. 精神和情绪障碍的治疗:附子可用来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和情绪障碍,其安神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5. 免疫功能调节:附子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禁忌事项:

1. 附子实为有毒药物,内服时需谨慎使用,且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剂量使用。患者应该遵医嘱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2. 孕妇禁用:附子具有收敛作用,对子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孕妇慎用。

3. 幼儿禁用:由于附子具有一定的毒性,幼儿尤其是新生儿的肝、肾功能较弱,不适宜使用。

4. 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慎用: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心脏负荷等作用,对于心脏病、高血压患者需慎用或避免使用。

5. 忌与某些药物同用:附子具有相互作用的药物较多,如与镇静催眠药、抗高血压药等同用时会产生不良反应,需避免。

总结:附子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可用于心血管疾病、风湿性疾病、阳虚体质、精神和情绪障碍等症状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但要注意,附子是有毒的药物,内服时需谨慎使用,并遵医嘱服用,同时禁用于孕妇、幼儿、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等,以及忌与某些药物同用。在使用附子时,最好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附子用法略述

附子用法略述 附子,又称毒参、百药之首,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附子自古以来就 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安神定志等功效。在使用附子时 需要严格遵循医嘱,确保安全有效。下面将就附子的用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药材性味与功效 附子性味辛温、咸微寒,归心、脾、腎經。其有效成分为季鹉碱等,具有温中散寒、 散寒止痛、镇静安神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湿痹痛、虚寒腹痛、心悸失眠等症状。在临 床上,附子多用于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治风寒湿痹、治虚寒腹痛、麻痹厥冷等症。 二、附子的用法 1. 散剂:附子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中药煎剂和颗粒剂中。可以单独入剂,也可以与其 他中药配伍使用,如大黄、干姜等。 2. 煎汤:在临床应用中,附子多用于煎汤服用,常与桂枝、干姜、甘草等药物配伍 使用,以增强疗效。 3. 配伍用药:在中医治疗中,附子与其他中药常常配伍使用,如附子与大黄、干姜 合用,可用于治疗寒湿痹痛;与桂枝、干姜合用,可治疗寒痹厥冷等。 4. 炮制:附子在使用前需要经过炮制加工,一般包括生炮和制炮两种,以达到药性 增强的目的。一般不建议患者自行炮制附子,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受孕期妇女忌用:附子属于大寒之品,孕妇和受孕期妇女忌用。 2. 心脏病患者慎用:附子具有强壮心脏的作用,但对于存在心律失常或者心脏病等 情况的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不宜长期服用:附子属于辛温寒药,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导致中毒。在使用附子时,建议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用药。 4. 注意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导致有些人对附子过敏,极少数人服用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皮肤发痒等症状。 四、临床应用 1. 治疗风寒湿痹:附子可以温阳散寒、祛风除湿,常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麻木等症状。

附子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附子 药材名称: 附子 拼音名称: FUZI 别名: 天雄,黑附子,盐附子,淡附子,附片,白附片,黑顺片,卦片,熟附子,铁花(四川),五毒(河南)。 科属: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产地: 主要栽培于四川,销全国并出口。湖北、湖南、陕西、云南等地亦有栽培。 性味: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 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中成药: 共有235种中成药使用附子:复方硫酸软骨素片复方硫酸软骨素片定喘膏附桂风湿膏阳和解凝膏特制狗皮膏止血复脉合剂醒脑再造胶囊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定风止痛胶囊等。 应用:

1、用于亡阳证。本品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 品药”。治久病体虚,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所致亡阳证, 多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回阳救逆,如四进汤。治久病气虚欲脱,或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每配人参用,如参附汤。 2、用于虚寒性的阳痿宫冷,脘腹冷痛,泄泻,水肿等证。本品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若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常与肉桂、山荣萸、熟地等同用,如右归丸。治脾肾阳虚、寒湿内 盛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常与党参、白术、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汤。治脾 肾阳虚的阴寒水肿,多与白术、茯苓、生姜同用。治脾阳不足、寒湿内阻的阴 黄证,可与茵陈、白术、干姜同用。治阳虚感寒,可配麻黄、细辛同用。 3.用于寒痹证。本品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凡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每多用之,尤善治寒痹痛剧者,多与桂枝、白术、甘草同用。 配伍效用: 1、附子配伍白芍:附子辛甘大热,入于气分,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脉,有温阳散寒、回阳救逆之功;白芍酸苦微寒,入于血分,性柔而主静,有养血柔肝、敛阴和营、缓急止痛之效。附子得白芍,温阳散寒而不伤阴血;白芍得附子,养血和营而无寒凝之弊。二者伍用,其温阳散寒、养阴和营之功效更著, 用于治疗血虚寒凝之四肢麻木、关节疼痛;寒滞肝脉之胁痛;寒凝胞宫之痛经 等症。 2、附子配伍白术、茯苓:附子温肾助阳;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渗湿利水。三者伍用,有温肾健脾、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湿浊聚集之水肿、小便不利、慢性泄泻等。 3、附子配伍大黄:大黄苦寒,攻积导滞;附子辛热,助阳散里寒,且能制约大黄寒凉之性。二者相伍,寒热并用,有温下寒实积滞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实 内结而阳气虚衰之腹痛便秘、手足厥冷等症。 4、附子配伍干姜:二者均有回阳救逆之功效,但附子走而不守,助肾阳而破阴寒;干姜守而不走,暖脾胃而散寒邪。相须为用,有温补脾肾、助阳散寒之 功效,用于治疗脾肾阳虚之畏寒肢冷、下利清谷、脘腹冷痛、五更泄泻;或阳 虚欲脱之四肢厥逆、汗出湿冷、脉微欲绝者。 5、附子配伍桂枝:附子辛热,通行十二经,温阳散寒、除湿止痛通关节;桂枝辛温,轻扬升散,温经通阳、祛风散寒止痛。二者配伍,其温通经脉、祛风散 寒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素体阳虚、风寒湿邪侵袭之身体烦痛、不能转侧、关节不得屈伸者。 6、附子配伍花椒:附子温肾助阳、散寒止痛;花椒温中止痛、暖脾止泻。二者同为辛热之品,皆有温里散寒之作用。相伍为用,其通阳散寒、温中止痛之 功效更著,用于治疗中焦虚寒之胃脘冷痛以及寒邪直中之胃痛暴作。

生附子功效与作用

生附子功效与作用 生附子,又称为真附子、烈性附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草药,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独特的功效与作用,被认为是中药中的珍品之一。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生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并谈论其适用人群、禁忌与副作用等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生附子。 生附子被认为是热性药物,其性味为辛、热、有毒。它主要生长在我国辽宁、吉林、河北、山东等地的山区,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所以生附子的品质非常优良。它的味道辛辣且稍苦,可以刺激人体的神经末梢,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以下是生附子常见的功效与作用: 一、祛寒暖经:生附子具有温通经脉、祛寒散寒的功效。中医认为,寒邪进入人体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生附子的温热性能迅速祛除体内的寒邪,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在临床上,生附子常常用于治疗寒证如手脚冰冷、腹部寒痛、女性痛经、阳痿、不育等症状。 二、散寒温经:生附子能够散寒热,温补肾阳,对阳虚和肾阳不足引起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阳虚是中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体质,其表现为手脚冰凉、腰膝无力、性功能减退等症状。生附子可以有效地增加人体的阳气,改善体质,帮助人们恢复健康。 三、温中止痛:生附子具有温中止痛的作用。中医认为,脾胃失调会导致腹痛、肠胃不适等症状,而生附子可以通过温中的

作用来缓解这些期间不适的症状。此外,生附子还可以止泻、止咳,对治疗脾胃虚寒、胃寒泄泻、寒性腹痛和呕吐等疾病也具有显著的疗效。 四、祛风湿:生附子有祛风湿、祛湿痹的功效。湿邪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邪,主要表现为湿重、水肿、痛证等症状。生附子可以温通经络、祛湿止痛,从而改善湿邪的体内积聚,还可以缓解关节炎、风湿病等风湿性疾病的症状。 五、化瘀通络:生附子对于血瘀也有很好的化瘀作用,可以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在中医领域,血瘀被认为是导致各种疾病的根本原因之一,而生附子可以帮助消除血瘀,提高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疾病的症状。 总的来说,生附子在中医领域中有着广泛且重要的应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治疗各种寒症、虚寒、瘀血等疾病,还可以改善人体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生附子具有药效强、疗效显著等特点,受到了广大中医师和患者的喜爱。 然而,使用生附子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和副作用。首先,由于生附子具有辛辣的性质,所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尽量避免使用;其次,长期使用生附子或者过量使用都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出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停用。此外,由于生附子辛辣刺激,容易引起胃肠不适,所以脾胃虚寒、胃寒泄泻的患者也应慎用。 综上所述,生附子是一种中草药,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独特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又称乌头、续断。其学名为Aconitum,属毛茛科植物。附子生长在山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贵高原、四川等地。附子长有一根类似红肉的根状茎,因此得名“附子”。附子的功效 与作用非常丰富,但同时也有一些禁忌,需慎用。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附子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事项。 一、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1. 具有麻醉作用:附子中含有一种剧毒的生物碱——乌头碱,它能够诱导麻醉状态。因此,附子被广泛应用于麻醉手术、创伤缝合等医疗行业,可以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或少痛。 2. 增强免疫力:附子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它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附子还可以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 3. 治疗风湿痛:附子被广泛应用于风湿痛的治疗。它能够舒筋活血、祛风除湿,缓解关节肿痛、骨痛等症状。附子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关节内部的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4.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附子中的乌头碱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附子能够改善心脑血管的微循环,增加心脑血流量,减少心脏负荷,从而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5. 镇痛作用:附子中的乌头碱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疼痛传递,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附子不仅可以缓解急性疼痛,还可以减轻慢性疼痛,如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二、附子的禁忌 尽管附子有许多功效与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禁忌。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禁忌事项。 1. 剧毒:附子中含有大量的乌头碱,它是一种剧毒物质。使用附子前必须经过精细提取和加工,去除大部分乌头碱,以减少毒副作用。不要随意使用未经处理的附子,以免中毒。 2. 孕妇禁用:附子具有刺激子宫的作用,容易导致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风险。孕妇应避免使用附子及相关产品。 3. 心脏病患者禁用:附子中的乌头碱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加重心脏负荷。心脏病患者在使用附子及相关产品时需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 低血压患者禁用:附子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本来已经低血压的患者来说,使用附子可能会加重低血压症状,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感。 5.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附子需要经过肝脏和肾脏的代谢和排泄,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附子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此类患者应避免使用附子。

附子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

附子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 附子,又称为附子、附片、附子粉等,是中药中的一种常用药材。由于附子的药效非常强大,其使用方法和使用量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本文将从附子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来介绍附子的相关知识。 一、附子的药理作用 附子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毒蕈碱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同时,附子还含有一些其他的成分,如生物碱、萜类化合物、脂肪酸等,这些成分也对附子的药理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镇痛作用 附子的镇痛作用是其最主要的药理作用,这也是附子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附子能够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减轻疼痛感觉,使人感到舒适。附子的镇痛作用非常强,但是其毒性也很大,所以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 2. 抗炎作用 附子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因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同时,附子还能够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3. 抗癌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附子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但是,由于附子的毒性非常强,其抗癌作用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二、附子的用法用量

由于附子的毒性较大,使用时需要注意用法用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 1. 煎汤 将附子切成小块或磨成粉末,加入水中煮沸,然后再用小火煮1-2小时,即可得到附子煎汤。附子煎汤的用量一般为3-9克,一天分2-3次服用,最好在饭后服用。 2. 贴敷 将附子煮熟或磨成粉末后,加入适量的水或醋,调成糊状物,然后涂抹在患处,用布或纱布包裹住,固定在身体上,即可进行贴敷治疗。贴敷的时间一般为2-3小时,每日1-2次。 3. 口服 将附子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蜜糖或红糖,调成糊状物,然后口服,每次用量为0.5-1克,一天分2-3次服用。 三、附子的使用注意事项 1. 注意剂量 由于附子的毒性非常强,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一般来说,成人每次用量不超过9克,儿童不超过3克。同时,使用附子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周。 2. 禁忌人群 附子具有很强的毒性,不适合一些人群使用。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患有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都不适合使用附子。

附子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eaux),又称川附、乌附、天南星等,属毛茛科乌附属植物,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附子在中医理论中被归为“热毒药”,具有热入心包、攻下焦、祛风湿等功效,适用于中风、关节炎、风湿性疾病等症状的治疗。不过,由于其毒性较大,使用时需要谨慎,严禁超剂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本文将从附子的药理作用、主要成分、常用剂型及剂量、禁忌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附子的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附子能够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达到镇痛的效果。研究发现,附子的主要活性成分——骨碱素和瓦松碱均具有镇痛作用。这些活性成分能够与神经细胞的钠通道结合,阻断钠离子的内流,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传导。 2.抗心律失常作用:附子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类成分,这些成分能够调节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和离子通道的功能,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表明,附子抑制心肌细胞内钾离子的外流,增加钙离子的内流,调节心肌细胞膜电位,从而延缓心脏复极过程,减少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达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 3.抗炎作用:附子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研究表明,附子中的姜黄素类成分能够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此外,附子还能够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作用,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降低炎症反

应的程度。 4.降压作用:附子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研 究发现,附子中的骨碱素和瓦松碱能够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降低心脏的搏动频率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此外,附子还能够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进一步降低血压。 二、附子的主要成分 附子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类物质,主要有骨碱素、瓦松碱、乌头碱等。其中,骨碱素是附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含量约为0.04%~1%。此外,附子还富含挥发油、多糖、萜类化合物等。 1.骨碱素:骨碱素是附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镇痛、抗 心律失常、抗炎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骨碱素能够与神经细胞的钠通道结合,阻断钠离子的内流,减少神经冲动的传导,发挥镇痛作用。此外,骨碱素还能够抑制心肌细胞内钾离子的外流,增加钙离子的内流,从而调节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发挥抗心律失常的效果。 2.瓦松碱:瓦松碱是附子的另一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镇痛、抗 心律失常、降压等药理作用。研究发现,瓦松碱能够与神经细胞的钠通道结合,阻断钠离子的内流,减少神经冲动的传导,发挥镇痛作用。此外,瓦松碱还能够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降低心脏的搏动频率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3.乌头碱:乌头碱是一种较常见的生物碱,具有镇痛、抗炎、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又名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生附子,咸附子,泥附子,黑附片,白附片,盐附子,附子的功效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附子的作用是治大汗亡阳,肢冷脉微,附子用药禁忌孕妇禁用附子。 基本概述 药名:附子 处方用名: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生附子、咸附子。 功效分类:理中药;祛湿药。 性味:辛、甘,大热;有毒。 归经:心经、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用法用量:3~15g 。回阳救逆可用18~30g。亦有大剂量用至30g以上者。 药材基源: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炮制方法 泥附子:采挖后,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 黑附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 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 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 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 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

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 功效作用 1、《伤寒论》四逆汤记载:附子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2、《本事方》椒附散记载:附子治肾气上攻项背不能转侧:大附子一枚(六钱似上者.炮去皮、脐.末之).上每末二大钱好川椒二十粒用白面填满水一盏半生姜七片同煎至七分去椒入盐.空心服。 3、《圣济总录》附子汤记载:附子治漏风汗出不止:附子一两半(炮裂去皮、脐)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出汗)半两白术二两.上四味锉如麻豆大以水五升煮至二升去滓.分温四服日三夜一。 4、《肘后方》三建汤记载:附子治元阳素虚,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小便滑数,小便白浑,六脉沉微,除痼冷,扶元气及伤寒阴毒:乌头、附子、天雄(并炮裂、去皮脐)等分。为租末,每服四钱,水二盏,姜十五片,煎八分,温服。 5、《济生方》回阳散记载:附子治阴毒伤寒面青四肢厥逆腹痛身冷一切冷气:大附子三枚(炮制去皮、脐)为末.每服三钱姜汁半盏冷酒半盏调服.良久脐下如火暖为度。 6、《普济方》附子散记载:附子治中风厥冷:生附子一分木香半分.上锉细.每服半钱姜二片煎服。 7、附子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痿、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配合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8、《传家秘宝方》记载:附子治头痛:附子(炮)、石膏(煅)等分.为末入脑、麝少许.茶酒下半钱。 9、《普济方》四温汤记载:附子治胸痹寒气客在胸中郁结不散:

中药材的禁忌与警示谨慎使用附子

中药材的禁忌与警示谨慎使用附子中药材的禁忌与警示谨慎使用附子 中药材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其疗效备受认可。然而,作为天然草药,中药材也存在着一些禁忌和警示,需要我们在使用时 保持谨慎。本文将着重介绍一种常用中药材——附子的禁忌与警示事项。 附子,又称制附子,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常见药材。它具有温阳、散 寒的功效,在中医药学中常被用于治疗寒凉症状,如寒性腹痛、寒疝等。然而,附子也存在一些禁忌和警示,需要我们在使用时特别注意。 首先,附子在应用时需要注意用量。由于附子具有较强的毒性,使 用过量可能引起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附子前,我 们必须确保掌握准确的用量要求,并按照医师的指导使用。切记不可 自行增加用量或随意减少用量,以免带来不可预测的副作用。 其次,附子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禁忌。首先,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附子,因为附子具有通经散瘀的功效,可能对胎儿或乳汁产生不良影响。其次,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患者应慎用附子,因 为附子具有兴奋神经和心肌的作用,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的不适反应。此外,对附子过敏或对其他中药材存在过敏反应的人群也应避免使用 附子。 此外,附子的质量和来源也是我们在选择时需要关注的因素。由于 附子的毒性,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使用时的安全性。因此,我们

应该确保购买来自正规渠道、经过严格检验的品质可靠的附子,以减 少使用中的风险。 对于正在使用附子或有意使用附子的人群来说,了解附子的禁忌和 警示是至关重要的。与医师充分沟通,告知自己的健康情况和用药史,以获得准确的用药指导。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 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总之,中药材中的附子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药材,然而,由于其毒 性和一些特殊的禁忌与警示,我们在使用时需要保持谨慎。只有正确 理解和使用附子,才能确保中药材在治疗过程中发挥最佳效果,同时 减少潜在的风险。让我们共同关注中药材的用药安全,共同促进中医 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香附功效与作用禁忌

香附功效与作用禁忌 香附,又称升麻、附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块茎和根,具有独特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香附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被誉为“中药之皇”。本文将介绍香附的功效、作用,以及需谨慎使用时的禁忌事项。 香附的功效: 1. 解表发散:香附性温、辛,入手太阴肺经、厥阴肝经。它具有较强的挥发性,能直接作用于皮肤和黏膜,对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大部分情况下,患者服用香附后会呈现出出汗、畏寒等解表症状改善的现象。 2. 抗痉挛、镇痛:香附中富含的生物碱和挥发油具有镇静、镇痛作用,有助于缓解腹痛、痉挛等内脏疼痛。它还可以通过舒筋活血的作用,改善肌肉和关节疼痛,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酸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 和胃理气:香附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够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它还有平肝疏肝的作用,能够改善肝气郁结引起的消化不良、胃痛等不适感。 4. 安神平肝:香附具有镇定安神的作用,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失眠多梦、焦虑、烦躁等症状。它还可以平肝定喜、降低血压、解除疲劳等,有助于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精神状态。 5. 利尿消肿:香附具有利尿的作用,能够帮助排除体内的废物

和毒素,减少水肿。它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引起的肿胀,对于尿路感染、关节炎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香附的作用: 1. 开窍药:香附能够刺激神经中枢,改善意识状态,对于中风、昏迷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2. 能量调节:香附具有温和的药理作用,能够调节人体能量的平衡,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3. 抗菌作用:香附中含有多种抗菌物质,能够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有助于炎症的控制和治疗。 4. 改善血液循环:香附能够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减少血液凝结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 抗氧化作用:香附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害,延缓衰老过程。 禁忌事项: 1. 孕妇禁用:香附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妇慎用。因为香附能够渗透胎盘,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容易导致胎动不安、胎儿发育异常等问题。 2. 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由于香附具有刺激性,能够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兴奋,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心悸等症状,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需慎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食用方法-怎么吃-副作用 2019-04-13 附子适用于阳虚阴盛、全身功能减退证;是毛茛科乌头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 附子又称为附片、黑顺片、盐附子、明附子、淡附片,其性热,味辛、甘。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食用方法-怎么吃-副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的功效。主治大汗亡阳、吐痢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一:强心 附子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在休克、心功能不全时,通过附子的强心作用,能够改善全身循环功能,救治心血管功能不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二:补火助阳 附子有补益阳气的功效,对于肾虚的人大有益处,肾阳不足、胃寒的人群,可以通过服用附子改善身体状况。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三:祛寒止痛 附子药性温热,可以祛除体内寒湿,尤其适宜风湿病痛的患者;可以搭配桂枝,效果更佳。 附子的用量与贮存 内服:按医嘱煎汤,3~6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置干燥处。 附子的食用禁忌 阴虚及热证忌用,附子宜熟用。附子忌与瓜蒌、贝母、白及、半夏、白蔹等同用。附子不宜多用,以免引起中毒。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食用方法-怎么吃-副作用 附子的食用方法一:附子蒸羊肉

原料 鲜羊肉500克,附子30克,葱段、姜片、料酒、清汤、盐、熟猪油、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将羊肉洗净、切块,氽水;附子用沸水洗净。取一个大碗放入所有原料,搅拌均匀,再向碗中加入沸水。将碗放入锅中隔水蒸熟(一般3小时以上)即可。 功效 有温肾强腰,祛寒除湿的功效。 附子的选购秘诀 盐附子以个大、坚实、表面起盐霜者为佳;黑顺片以片均匀、表面油润光泽者为佳。 附子的主要成分 含有生物碱,为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等,还含有非生物碱成分。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食用方法-怎么吃-副作用 附子的性状特征 盐附子 呈圆锥形,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上身肥满,周围生有瘤状隆起的分支,习称钉角,充满盐霜。无臭,味咸而麻辣。 黑顺片 又名黑附子。呈不规则形的纵切片,上宽下窄,周边略翅起,气味同盐附子片。 展开 相关对药 黄芪附子大黄附子人参附子附子干姜附子白芍附子黄连相关方剂 白术附子汤 散寒化湿,祛风通络。 附子汤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名〕附片、熟附片、黄附片、白附片、黑附片,制附片。 〔来源〕为毛莨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以栽培品种的子根加工后供药用。 〔成分〕附子含生物碱:乌头碱约0.01%、次乌头碱0.01%、中乌头碱0.006%等。乌头碱毒性很强,加热后可以水解为次乌头碱及中乌头碱。加热时间愈长分解愈多,后两种乌头碱毒性很低,次乌头碱的毒性只为乌头碱的1 /50,而中乌头碱(即乌头原碱)的毒性只为乌头碱的1 /2000。经炮制及加热后乌头碱含量降低,毒性随之降低。非生物碱成分如类脂成分,含量最多的为附子脂酸即△8,11二十碳双烯酸和由附子脂酸组成的附子磷脂酸钙,以及β-谷甾醇和少量的β-谷甾醇的脂肪酸脂。此外,尚含多量的淀粉。 附子含有强心成分,日本学者认为这种成分为非生物碱成分,我国学者认为也非强心甙类。这种物质含量甚微而作用强大而稳定,并不因加热而受破坏,毒性极低,安全范围大,1毫克即有强心作用,加大剂量强心作用不显著增强,为理想的强心物质。 〔作用〕 一、历代经验 1.温中回阳:附子有良好的温中回阳及救脱作用。《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用药法象》:“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珍珠囊》:“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 2.散寒除湿:附子又有温经散寒,除湿止痛作用。《神农本草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热踒躄,拘挛膝痛,不能步行”。《名医别录》:“脚痛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本草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 二、近代研究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附子,又称乌附、乌头、乌头附子、乌头枯、扁乌、肥可、溪乌,为毛茛科植物附子的干燥块根。附子以其强大的药效而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它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河南等地的山区。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非常丰富,但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一、附子的主要功效与作用 1.温阳散寒:附子性温热,味辛辣,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它 能够温补元气,逐寒除湿,适用于阳气不足、寒湿内滞所引起的腹痛、水肿、寒疖等症状。 2.活血化瘀:附子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它能够疏通经络,消散瘀血,适用于血淤内结、瘀血阻滞所引起的疼痛、肿块、瘀斑等症状。 3.祛风除湿:附子可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痉挛、抽搐等症状。 4.安神定志:附子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安抚心神,缓解焦虑、烦躁、失眠等症状。 5.麻木散结:附子能够麻木肌肉,散结止痛。适用于头风、面疔、牙痛等症状。

6.散寒止痛:附子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寒性胃痛、寒疝 腹痛等症状。 二、附子的禁忌 虽然附子具有众多的功效,但由于其毒性较大,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禁忌事项: 1.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附子属于强烈的药物,孕妇和哺乳 期妇女禁用。因为附子能够温阳散寒,容易引起子宫收缩,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哺乳期妇女的乳汁分泌。 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忌用:附子具有 较强的刺激作用,能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荷,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来说,建议避免使用附子。 3.药物过敏者禁用:对于对附子或附子中的活性成分乌头碱过 敏的患者来说,使用附子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禁用。 4.近期手术或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附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近期手术的患者来说,使用附子可能加重手术部位的出血,影响恢复。对于出血性疾病患者来说,也应避免使用附子。 5.草药相互作用:附子是一味强烈的药物,与其他草药同时使 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毒性。因此,在使用附子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避免草药相互作用。 三、附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制附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也是中医药学中的具有重要地位的草药之一。它以制法独特而著名,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很强的药理作用和疗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并指出一些使用制附子时需要注意的禁忌事项。 首先,制附子主要是以半夏为原料,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制作而成。它具有温阳散寒、化痰止咳、祛风解表、镇痛止痒等多种功效。其中,最主要的功效是温阳散寒。制附子可以温阳保肾,增强体内阳气的运行和代谢功能,从而改善寒冷引起的症状,如畏寒、肢冷、腹痛等。同时,它还可以通过调节肌肤血流,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内阳气的运行,达到祛除寒冷的目的。 此外,制附子也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中医认为,制附子具有温阳开窍、化痰平喘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寒冷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制附子可以通过促进气体和痰液的排出,改善呼吸道的状况,从而达到止咳化痰的目的。研究表明,制附子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此外,制附子还常常用于祛风解表的功效。中医认为,制附子具有温阳通经络、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用于风寒引起的症状,如头痛、寒热、风湿痹痛等。制附子可以通过温通经络、散寒驱寒,调理气血,增强体内阳气的运行和代谢功能,从而改善风寒引起的症状。

最后,制附子还具有镇痛止痒的功效。制附子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镇痛、止痒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痒症。研究表明,制附子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到镇痛的作用,减轻患者疼痛的感觉。同时,它们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破坏和炎症引起的痒症。 然而,尽管制附子有诸多的功效与作用,但在使用制附子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首先,制附子是一种有毒草药,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才能使用。未经加工的附子具有剧毒性,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在使用制附子前,必须确保其经过了正确的加工处理,以确保其安全性。 其次,制附子性温热,适合于寒冷体质或寒邪所致的病症,但不适合于阴虚火旺或实热体质的患者。对于阴虚火旺的患者,制附子可能进一步助长火势,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在使用制附子前,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斟酌是否适合使用。 此外,孕妇、儿童和体质虚弱的人也要慎重使用制附子。由于制附子具有温热的性质,对于体质虚弱或易于出现过敏反应的人来说,使用制附子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特别是孕妇和儿童,由于其身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对于制附子中的毒性成分可能更为敏感,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使用。 总结起来,制附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温阳散寒、化痰止咳、祛风解表、镇痛止痒等多种功效。它经过加工处理后,可

熟附片功效与作用禁忌

熟附片功效与作用禁忌 附片,又称为附子,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种草药材料。它的学名为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属于毛茛科植物,具有很高 的药用价值。附片是指由附子根茎经加工制作而成的片状产品,它常用于中医药中治疗寒痹病、风湿病、筋骨病等疾病。 附片具有很多功效和作用,下面我将详细讲解。 1. 温中散寒:附片性味辛温,入脾、肾经,其主要成分为敦胆碱和Aconitine。附片可通过温中散寒的作用来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体内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所以附片常用于治疗寒症,如寒痹病、寒性腹痛等。 2. 祛风止痛:附片具有祛风散寒、活络止痛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供血量,达到活络祛风的作用。附片还有镇痛作用,可以麻痹疼痛的感觉神经,减轻疼痛感。因此,附片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病痛、筋骨痛等。 3. 温阳补虚:附片具有温补阳气的功效。它可以通过温补肾阳,提高肾脏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增强体力和抵抗力。附片还有益气补虚的作用,可以改善气血不足,增强免疫力。因此,附片常用于治疗阳气不足的病证,如阳痿、早泄、寒疝等。 4. 镇静安神:附片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紧张、焦虑和失眠等症状。附片还可以调节身体的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因此,附片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偏头痛、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除了以上功效与作用,附片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如抗菌、抗肿瘤、抗炎等。它可以通过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改善感染症状。附片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此外,附片还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减轻肿瘤疼痛。 然而,附片也有一些禁忌。首先,附片性味辛温,药性较强,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其次,附片有较强的毒性,对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有一定的损害。因此,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肝病等疾病的患者应慎用附片。此外,孕妇、儿童和老年人也不宜使用附片。最后,附片有一定的药物相互作用,不能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在使用附片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综上所述,附片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草药,具有温中散寒、祛风止痛、温阳补虚、镇静安神等多种功效和作用。它可以用于治疗寒痹病、风湿痛、筋骨病等病症。然而,由于附片的毒性较大,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肝病等患者应慎用,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禁用。在使用附片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附子的饮食禁忌_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饮食禁忌_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附子带有一定的毒性 专家告诉我们,附子本身所含有的毒性并不小,所以在服用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否则有可能小命不保。附子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就是乌头碱了,这种物质经过一定的加工之后毒性将会降低。 想要去除掉大量的附子毒性,那么就需要将附子放在大约120摄氏度中的开水中煎煮四十分钟,这样毒性才能够下降到身体所可以承受的程度。另外室温以及寒冷天气中的附子毒性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认为寒冷的温度能够降低附子中含有的毒性。 第二:附子中毒的症状 一般情况下,服用附子中毒的第一步是神经中毒,这个时候身体出现了口舌发麻甚至是全身发麻的情况,并且精神上也感觉到头晕头痛以及神志不清的情况,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阵发性抽搐以及双目失明,对健康非常的不利。消化系统中毒的症状则表现为腹泻腹痛、肠鸣以及恶心想吐等。循环系统中毒则是表现为血压下降以及心率不正常的,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循环呼吸衰竭以及心率失常的情况,严重则会导致死亡。 如果身体出现附子中毒的情况应该如何解决呢?如果是比较早期的中毒,可以输入葡萄糖水等,一定要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同时保温工作也需要进行。 第三:不适合服用附子的人群 怀孕期间的女性以及月经期间的女性都不适合服用附子。除此之外,体质属于阴虚阳热以及真假热患者也不应该服用附子,避免不舒服症状加重。如果你身体的肌肤出现了破溃的情况,也不应该服用附子。 第四:附子不能与这些东西同食 在服用附子的过程中,还应该适量的加入一些甘草以及干姜,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毒性。不过千万不能够和麻黄以及白酒一起服用,否则附子的毒性将大大增强,不利于身体健康。 在将附子和其他中药材一起搭配的时候,白芨、贝母、瓜萎、半夏以及恶蜈蚣、白蔹等药材都不能够加入,避免出现中毒。 第五:附子泡水的时候不应该加入冷水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因此,一般都认为乌头为母根,附子为子根。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附子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附子的功效和作用 1.散寒止痛 即能温中,又能温经。广泛的温里散寒。温中,用于胃寒,脾胃虚寒,也用于实证的寒邪过重,脘腹冷痛;温经,经脉受寒,出现的冷痛、头痛可用,还有类似于乌头的祛风湿的作用,对于风湿寒痹,尤其是兼阳虚的它祛风湿,散寒止痛,但祛风湿不如乌头。只要有寒无论虚实均可用。实证就是温里散寒止痛,虚症就是温补阳气。 2.用于痹痛 本品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以寒湿偏盛、周身骨节疼痛较甚者为适宜,可与桂枝、白术等同用,如甘草附子汤。 3.回阳救逆 用于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逆冷,脉微欲绝。主要是肾和心的阳气绝。本品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单用,力量不够,常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强回阳救逆之功效,即四逆汤(干草、生姜降毒,杀附子毒,又增强回阳救逆效果,附子回阳较干姜迟缓,所以有的书讲,干姜偏走,附子偏守)。临床往往兼阳气脱,若阳衰气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者,这时仅回阳,对元气虚脱没有针对性,所以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以回阳固脱,即参附汤。 4.补火助阳 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命门之火就是人体的元阳、肾阳。用于阳虚证。本品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如肾、脾、心诸脏及卫阳虚弱者均适用。若肾阳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见阳痿宫冷,畏寒身冷,腰膝冷痛,生长发育迟缓,早衰;肾不主水而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遗尿者,每与肉桂、熟地、山茱萸等同用,如桂附八味丸。

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名目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白附子的药理作用白附子的美容功效白 附子的副作用白附子和黑附子的区分白附子与附子勿混淆性温,有毒;味辛;归胃、肝经。 功效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 疬痰核,毒蛇咬伤。 禁忌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白(附子)是(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别称:独角莲、滴水参、天南星、野芋、禹白附、疔毒豆、芋叶(半夏)。 白附子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药物,治疗疾病用途广泛,《民间草药》、《(中药)大辞典》记载,独角莲球茎供药用,逐寒湿、 (祛风)痰、镇痉。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破伤风;治跌打损伤、淋巴结核。现代医学讨论表明,独角莲除上述药用外,对各种疔、毒、疮、疖均有特别医疗效果,民间用独角莲配药治疗肝硬化、 (糖尿病)均有独特疗效。 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

偏头痛;破伤风;毒蛇咬伤;瘰疬结核;痈肿。祛风痰,定惊搐, 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 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试验表明:生禹白附或制禹白附给小鼠腹腔注射,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制禹白附较生禹白附作用较强。禹白附溶液给 小鼠腹腔注射对硝酸士的宁和戊四氮唑引起的惊厥有对抗作用。亦 有报告指出,禹白附有肯定的冷静作用,制白附子比生白附子的冷 静作用强。但两者皆无抗惊厥作用。 抗炎作用 禹白附粉混悬液或煎剂给大鼠腹腔注射,结果显示其均能显著降 低蛋清所致炎症的肿胀度;两种制剂给小鼠腹腔注射,亦能显著降 低小鼠棉球肉芽肿的重量。禹白附粉混悬液给大鼠腹腔注射,尚能 显著降低酵母性关节炎的肿胀度。 祛痰作用 小鼠酚红排泌试验表明:生禹白附或制禹白附提取物给小鼠腹腔 注射,均有显著(祛痰)作用。 抗破伤风作用 动物试验表明:禹白附蛋白预防和治疗用药,对小鼠(肌肉)注 射破伤风毒素引起的破伤风均有对抗作用,能使动物存活率显著增加。小鼠静脉注射破伤风毒素后,再肌肉注射禹白附温浸剂、水提液、醇提液及腹腔注射水提液,结果显示其对破伤风均有效,效果

附子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

附子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那么你知道附子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的附子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帮助! 附子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6--1.5m。块根常2个并连,纺锤形或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侧根甚肥大,径达5厘米。茎直立或稍倾斜,圆柱形,表面青绿色,上部为短茸毛或散生少数贴伏柔毛,下部老茎多带紫色,茎下部光滑无毛。叶互生,革质,五角形,长6--11厘米,宽9--15厘米,掌状3全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急尖,近羽状分裂,侧裂片不等2裂,各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总状花序狭长,密生反曲柔毛;萼片5,宽约2厘米,蓝紫色,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侧萼片长1.5--2厘米;花瓣2,无毛,有长爪,距长1--2.5毫米;雄蕊多数;心皮3--5,离生。瞢菱果长约2厘米。花期9--10月份,果期10--11月份。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省东部,南至广西省北部。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多栽培。 附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炮制品),回阳球逆可用18-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切成薄片盖在患处或穴位上,用艾炷炙之。内服宜制用,宜久煎;外用多用生品。 附子的注意事项 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本品辛热燥烈,凡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因有毒,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①《本草经集注》:地胆为之使。恶蜈蚣。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大豆。 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③《纲目》:畏绿豆、乌韭、童溲、犀角。忌豉汁、稷米。得蜀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的功效: 药效分类:温里药 性味:味辛、甘,性大热。 归经: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主治: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附子 附子的作用: 1.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枚,干姜三两。(《伤寒论》四逆汤) 2.治伤寒阴盛格阳,其人必躁热而不欲饮水者:大附子一枚烧为灰,存性,为末;蜜水调服。(《传家秘宝方》霹雳散) 3.治阴毒伤寒,面青,四肢厥逆,腹痛身冷,一切冷气:大附子三枚(炮裂,去皮脐)为末。每服三钱,姜汁半盏,冷酒半盏,调服。良久脐下如火暖为度。(《济生方》回阳散) 4.治伤寒已经转下,又曾发汗,内外俱虚,邪气未解,表证不见,身无大热,昼日烦躁,不得眠睡,夜即安静,不呕不渴,脉候沉微者,宜服之。又治暴中风冷,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一切虚寒,

并皆治之:干姜(研粗末)一两,附子(生,去皮脐,细切)一枚。上合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局方》姜附汤) 5.治呕逆翻胃:大附子一个,生姜一个(细锉)。煮研如面糊,米饮下。(《经验方》) 6.治一切厥心痛,小肠膀胱痛,不可止者:附子一两(炮),郁金、橘红各一两。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酸枣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男子酒下,妇人醋汤下。(《宣明沦方》辰砂一粒丹) 7.治七疝,心腹冷痛,肠鸣气走,身寒白汗,大腑滑泄:木香(不见火)半两,玄胡索(炒,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济生方》玄附汤) 8.治休息痢及赤白痢: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鸡子二枚(去黄取白)。上二味,先将附子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和为丸,如梧桐子大。一时倾入沸汤内,煮数沸滤出,分作两眼,米饮下,空心、日午各一服。(《圣济总录》附子丸) 9.治脏寒脾泄,及老人中气不足,久泄不止:肉豆蔻二两(煨热),大附子(去皮脐)一两五钱。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莲肉煎汤下。(《纲目》) 10.治脾虚受湿发肿,一切虚肿:大附子十枚(生,削去皮,破四块),赤小豆半升,藏附子于中,慢火煮附子透熟软,去豆,焙干附子碾末,以薏苡仁粉打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冬瓜汤或萝卜汤下。(《朱氏集验医方》) 11.治肿疾喘满,肿因积得,既取积而肿再作,小便不利者:生附子一个(去皮脐,切片),生姜十片,入沉香一钱,磨水同煎,食前冷饮,小儿每服三钱,水煎服。(《朱氏集验医方》沉附汤) 12.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二枚,白术二两,桂枝(去皮)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甘草附子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