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汤光伟

[摘要]我国的职业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政府重视,法制护航,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保障;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服务全体社会成员,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推动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经验职业教育发展启示

[作者简介]汤光伟(1976-),男,湖北孝感人,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部教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发展及考试理论研究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技术工人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要超过35%。数据表明,国内劳动市场大量缺乏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水平的技工,我国的职业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一)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美国把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振兴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1991年,美国实施《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州政府和地方职业培训计划投资16亿美元,其中9.4亿用于贫困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个人责任与工作机会融合法案”,倡导“以工作求自立”的理念,注重就业和失业人员的再培训工作。目前,每年用于就业培训的政府拨款达60亿美元,支持220万人免费参加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支持职教发展:政府对职业高中的财政拨款和奖励多于普通高中;鼓励、提高高中阶段职校学生的比例,职高学费较普高低,职高学生奖学金额高于普高;职高学生报考同专业、同学科专门大学(相当于我国高职院校),可优先录取;优秀学生可免试入学;优先推荐职高毕业生就业,就业后即获熟练工人证书。为协调教育与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政策,2001年1月,韩国将教育部改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部,并由一位副总理统管,推动了职业教育的优先发展。

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新加坡建立了一系列专门指导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政府机构,不断完善和改进职业教育的行政领导,如1965成立了成人教育促进局,1972年设立国家生产力局,1973年设立工业训练局,主要负责职业专科学校和26个技能发展委员会。1979年成立工艺与训练局,下设15个训练学院,27所培训中心,并领导各行业、社团举办的培训中心。1992年,建立工艺教育学院,管理10所工艺教育学院。至此,职业院校完成了一元化领导的改革,大学和高职统一归教育部管理,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法制建设,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颁布了历史上的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案——《莫雷尔赠地法案》,首次认可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并使之正式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又通过了《史密斯休士法》、《乔治——埃尔法)、《国防职业教育法案》、《职业教育法》、《职业前途教育)(生计教育)等。1982年联邦政府又制订颁布了《职业培训合作法》。这一系列法规、法令对职业教育的体制、经费、地位、形式都作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使得美国职业教育的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德国在1869年颁布了《强迫职业补习教育法》,1889年又颁布了《工业法典》,以法律的条文规定企业学徒培训必须与职业学校教育结合。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正式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确定下来。1981年制订了《职业教育促进法》,对双元制职业教育作了进一步修订,以提高职业教育立法的适应性。

挪威于2003年5月通过并于当年秋季生效的关于高中后非高等教育的《高级职业学校法》,为短期(5个月至2年)、专门性强并具有职业或行业特殊性的职业教育颁发国家承认的培训证书;允许参加培训的学生申请国家贷款;所有国有或私人教育机构均可根据实际在校生数申请国家教育经费资助。该法有利于建立对职业教育及其机构的国家认可体系,提高其声誉和吸引力。

(三)摆脱终结性色彩,明确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建立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办学重点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形成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良好机制。其职业教育教学完全按照行业规范来进行,贴近实际,并且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课程设置,紧跟经济发展步伐,参加培训的人员、地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很灵活,从而造就了澳大利亚独特的终身教育体系。

日本政府于1978年5月颁布的《部分修改职业训练法的法律》,明确提出终身职业训练及终身技能评价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后来又制定了《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生涯学习振兴法》。目前,日本已组建了包括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中心、职业设计指导中心以及地方职业能力开发综合中心在内的,面向21世纪的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体系。

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P.Marland的积极倡导在全美范围内推行实施终身化的职业教育——生计教育。旨在对全体学生进行生计意识、生计探索、生计准备和生计定向等内容的持续性教育,目的是帮助人们从幼儿园到成年获得全部生涯的谋生技能,并形成个人生活方式。生计教育是一种终身意义的职业教育,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及美国职业协会等组织的广泛支持。

(四)降低入学门槛,使职业教育与培训面向社会所有成员。

美国职业院校实行开放性招生,招生对象是最大范围的适龄公民,招生方式是口试、笔试、推荐并举,招生内容强调能力、兴趣、个性。其社区学院录取所有居住在学院所在地区的持有中学毕业证书的学生,或中学未毕业,但通过了州中学最低水平测验的学生,以及年龄在18岁以上的本地区的任何公民。

加拿大建立了学院制度,每个学院划分一个区域招生,学生就近入学。招生采用申请入学的方法,一年三个学期三次招生。凡是区域内的公民都有资格申请入学。韩国举办的初级职业学院实行“低门槛”招生,所有具有高中学历的青年、通过国家资格认证的技师以及符合国家规定工作年限的工人,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

我国台湾职业院校在入学方案上做到了多元化,除原有的四技二专联考外,积极推行像学校推荐、申请入学、行业推荐甄试等多元入学方式,使公民有随时返校进修学习的机会。为了方便在职人员入学,依据其职业证照及毕业后工作年限的不同,享有不同的加分优待。如丙级证照在专业科目总分的基础上加上总分的5%,乙级证照加10%,甲级证照加15%;就毕业后工作年限的长短而言,毕业两年以内的不加分,毕业三年,在总分的基础上加分3%,毕业四年加4%,以此类推,毕业年限最高加分无上限,为在职人员入学打通了“绿色通道”。

(五)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强调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德国职业教育采取“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一元”是指职业学校,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一元”是指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教学模式针对性强,注重促进学生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

奥地利职业教育对于技术性专业,主要采取了“双元制”模式,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在工厂、车间实习,能够迅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对于商业经贸专业,主要采取了“模拟公司”模式,即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让学生在模拟的商务公司——“模拟公司”内参与商务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和提高能力的实习环境,通过实践来实现教育教学原理,培养学生的能力。

新加坡在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工厂”的新教学模式,把教学和工厂紧

密结合起来,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把工厂按学校模式办,给学生一个工厂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教学工厂”的教学计划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强调实用性。

(六)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等相互衔接与沟通,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澳大利亚为十年制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与培训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证书、文凭与学位框架、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教育和培训证书体系,各类证书文凭之间可实现“等值换算”:证书Ⅰ——半技术工人,证书Ⅱ——高级操作员/服务性工人,证书Ⅲ——技术工人,证书Ⅳ——高级技术工人/监工;普通文凭——专业辅助人员/技术员,高级文凭——专业辅助人员/管理人员;第一学位——专业人员/经理;高级学位——高级专业人员/经理,而且,低一级与高一级证书(文凭、学位)之间建有衔接关系:学生在取得证书Ⅰ之后,再学习几个模块,即可取得证书Ⅱ;余者类推。这种统一的证书制度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沟通,使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教育相联系,使职业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有机的组成部分。

新加坡建立了立交桥式的职业教育体系,不仅上下衔接,也可左右沟通:中学后直接学习技术员文凭课程并获得技术员或技师文凭者可向上通往本科大学接受二或三年的大学教育,最后获取大学文凭或学位;职业教育的较低层次可以通向较高层次,即技术工人获得文凭后可以进入高一层次的学校组织继续攻读技术员或技师文凭,还可以此为“桥”进入本科大学;普通高中教育毕业者除主要向上直接进入本科大学外,也可以横向进入中学后职教机构接受技术员教育与培训,并可以此为“桥”进入大学,还可以进入非本科大学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接受大学本科课程的学习,获取文凭。新加坡政府还规定“三级技工证书、一年或二年的职业训练证书、汇智课程毕业证书都相当于初中毕业证书;获得国家二级技工证书、工人技术师证书的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获得一级技工证书的相当于大学毕业水平”,各证书之间可以互相衔接,有效地促进了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奥地利建立了职教与普教的等值机制,1997年,参议院通过一项法律,规定从1998年起,凡是接受正规的企业职业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和职教机构培训的学生,在通过一种新的考试以后,可获得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资格证书,正式承认职业教育授予的知识、技能与学校教育授

予的具有平等的地位。

(七)进门难,要求严,待遇高,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师资的规范化,对其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例如,美国几个州明文规定,要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学士学位并有相关领域1-2年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者,才能颁发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德国要求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有5年以上工龄,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且经过国家的专门考试取得合格证书。瑞士规定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具有4年的学徒经历,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毕业,3年以上工程师实践经验,再到职业教育学院进修为期一年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通过者方可任教。

为稳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一般有着较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与比较丰厚的待遇,如日本,教师的报酬比一般的公务员高15%,工资原则上一年提升一级;德国的职业学校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其工资为中级教师最高级,每两年增加一次。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院师资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专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3,兼职教师占2/3。兼职教师来源于企业生产、服务行业第一线,有利于将企业的最新技术和技能及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将最新的技术或技能学到手,以保证知识和技能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职业学院的教师全部从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招聘,一般至少有 3-5年行业专业工作的经验。应聘教师同时也是专业协会的成员,参加专业协会的活动,接受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信息,成为既能教授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型教师。

(八)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使校企互相支援,共同受益。

韩国于1967年颁布《职业训练法》,1976年公布《职业训练基本法》,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提倡社会兴办职教,实行民间兴办、财团自办、政府扶持的多元办学体制。政府还规定企业必须进行职业教育,凡员工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负责进行员工的在职培训,1000人以下须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0.75%向国家交雇用保险金。同时,政府大力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把产学合作作为职教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将“产学合作”写入《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法制化。这项法令规定,产业要积极协助学生现场实习,职业学校学生现场实习要义务化。成立由学校、产业界、地方自治团体、民间代表参加的“产学合作教育协议

会”,计划指导和协调该地区“产学合作”。为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1994年韩国职业学校实施了“2+1制”,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第三年则在企业接受为期一年的现场实习培训。

在德国,政府出面干预,使产学合作制度化,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一方面,企业要按给予学校的财力支援比例来分享教育成果;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来接受企业的资金援助。同时,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对不依靠大学培养人才的企业则增加一定的税金,并公开因教育水平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学校名单,减少或停止对其的财政支持,以此来促进企业与学校间的相互合作。

奥地利企业界为保证职工素质与技术发展的同步,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企业派遣高级技术人员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指导,以保证企业中最新应用的前沿技术能及时与学校沟通;企业承担“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费用;企业派学生到各高级职业学校进修,也可以通过这种业余进修获得学历。

二、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政府重视,法制护航,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普遍存在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与普通教育文凭证书相比,职业教育文凭证书显得缺乏“含金量”,职业教育有低人一等之嫌,处于弱势地位。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从政策上向职业教育倾斜,采取多种措施扶持职业教育:加大经费投入,职业院校免收或少收学费,给职校学生专项补贴;明确规定中、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中职业院校招生比例不低于50%;强化劳动准入制度,使“先培训,后就业,未经培训不得就业”成为一种制度;成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评审机构,规范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等等,并通过立法保证职业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保障。

(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地位相差悬殊,普通教育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且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沟通渠道,又进一步加剧了普教职教的不平衡发展。在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未能得到根本改变之前,我们应该努力让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程度,这种衔接一是指学习途径的衔接,应该在普通院校与职业院校之间建立“立交桥”,让普通院校的学生有途径进入职业院校学习,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有到普通院校深造的机会。二是指文凭证书的衔接,要建立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等值”“换算”的渠道,让职业教育证书可对应享有普通教育证书的同等效力。如,法律可明文规定,技术工人享受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等同于中、高级专业技术证书,具有大专、本科毕业证书同等效力;优秀技术工人、高级技工、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者等可免试到相关高校学习深造;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享有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相同的效力,在考研、考公务员、评职称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等。

(三)服务全体社会成员,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认为,职业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让所有的人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准备就业,是人的基本权利。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上可以实行初中毕业生就近申请入学,社会在职人员随时报名参加培训的办法。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目前还比较有限,暂时还不能普遍实行免试申请入学的方式,必须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合格人才进入高等职业学校,考试应该坚持“职业技能考查为主,文化基础考试为辅”的原则,同时为社会在职人员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开辟“绿色通道”,社会在职人员只要具备相当水平的职业技能,就可以申请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如具备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者是工作10年以上、参加中职职业培训且表现突出,或者是在县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等,入学资格可以多元化,学习方式也可多种多样,高职院校不得无故拒绝符合条件的社会在职人员入学。

同时,要大力深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职业院校应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课程学习应实行职业实践、动手操作为主,基础理论课为辅,要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鼓励、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推动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离开企业的参与,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下,建立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与评估的渠道,让企业与职业院校形成“互动”,实现“双赢”。应以企业的需要为主导制定新型的职业资格标准,有效地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与就业方式的变化,督促职业院校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企业对高质量劳动者和技术人才的需求,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职业院校可实行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新型教师培养机制:一是“引进来”,面向企业聘用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兼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二是“走出去”,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熟悉企业生产实际。

参考文献:

[1]乐传永.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1(7).

[2]窦现金.欧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5).

[3]王学风.新加坡高职教育的特色[J].职教论坛,2001(8).

[4]郭健等.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9).

[5]姜大源等.欧亚一些国家职业教育的新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9).

[6]叶明非.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4).

[7]常州市职业教育代表团.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中国职业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d817561496.html,/hwzj_show.asp?country=韩国&image=korea.jpg&title=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filename=hwzj030)

[8]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奥地利职业教育的特点[J]. 中国职业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d817561496.html,/hwzj_show.asp?country=奥地利&image=temp.jpg&title=奥地

利职业教育的特点&filename=hwzj002).

[9]曹莉等.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d817561496.html,/hwzj_show.asp?country=综合信息&image=wgzj.gif&title=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filename=hwzj043).

[10]姜大源.欧洲五国职教改革动态[J]. 中国职业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d817561496.html,/hwzj_show.asp?country=综合信息&image=wgzj.gif&title=欧洲五国职教改革动态&filename=hwzj024).

[11]汤光伟.高职教育入口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34).

本文发表于首届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高职教育界对其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梳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可以提高我们对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认识,,更加明确如何处理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回顾;展望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早期职业大学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创办了一批新型地方性大学——职业大学,这就是我国最早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学校。从1980年到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各地共兴办了120多所职业大学。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多年来,这些学校通过校际协作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校际合作,共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重视不够,以及职业大学在办学中尚存在着政策不配套、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不足、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结果多数学校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专科,或者说,办成了“压缩饼干式”的本科。近年来,经过改革和发展,部分职业大学逐渐从“压缩式”模式中走了出来,经过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上重要办学力量。相对于早期职业大学的发展,初中起点的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成功的发展道路。1985年,中央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要求。为落实这一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原国家教委决定在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这三所中专学校基础上试办5年制技术专科教育。实践证明,5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总体上看,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生产第一线岗位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适应了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与欢迎。 (二)“双起点”、“双证书”的探索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对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探索一条高中毕业程度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路,成为职业教育战线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991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和总后勤部共同批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基础上,建立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率先在全国试办高中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当时,国家对试办学校的基本要求是“双起点”、“双证书”,即学校招收普通高中起点和相当于高中阶段的职业学校起点的毕业生,学生毕业时既获得大专学历证书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经过几年的探索,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双起点、双业制、双证书、订单式”高等职业办学道路,被原国家教委称为“邢台模式”。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通过“三改一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这一举措整合了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政策转变,也是高职教育界对高职教育认识更加深入的体现。1997年,为了明确高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规范校名,原国家教委明确提出新建高等职业学校一律定名为“x x职业技术学院”或“x x职业学院”,同时鼓励其他通过改革、改组、改制发展高职教育的学校照此更名。3月,原国家教委首批批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挂牌。1998年,教育部提出“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高职教育”的要求,并拨出了11万个招生指标,在20个省市用于试点发展高职教育。这一时期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 (三)办学规模快速扩张阶段 1999年1月,为了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入学考试和文凭发放等方面的责权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和学校,便于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对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有资源进行统筹,教育部提出:毕业生不包分配,不再使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国家不再统一印制毕业证书内

(完整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夸美纽斯

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目录 前言 学生发展 ............................................................................................ 立德树人 就业质量 职业发展 自主创业 计分卡 . 教育教学 ........................................................................................... 专业建设 产教融合 教师资源 信息技术应用 学校管理 . 政府责任 ........................................................................................... 政策落实 “行动计划”引领创新发展 质量保障 经费保证 . 国际合作 ........................................................................................... 国际影响 独特贡献 来华留学 合作发展 服务贡献 ............................................................................................ 服务贡献强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服务农业现代化 服务中国制造 服务现代服务业 . 面临挑战 ........................................................................................... 定力不足挑战内涵发展 投入不足挑战整体提升 环境质量挑战能力建设 管理能力挑战人才培养 附件:高职教育主要质量指标的地区分布 附件:指标名词解释 附件: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 后记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孙毅颖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奇和赞叹的巨大成就。在这三十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977年―2007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一)专科教育恢复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恢复时期。这期间,高等专科教育恢复招生、职业大学诞生。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1977 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专科教育随之恢复。1978 年全国恢复和新建专科学校98 所,招收专科生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37.96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5.3% 。1979 年,专科招生人数减少,在校生人数为34.85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34.2% 。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上模仿本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 (二)职业大学诞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用较少的资源、较小的投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解决了社会人才紧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二、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年―1994年) (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也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2008年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机会仍然很多,但是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业是未来投资的热点,全国教育市场巨大,市县级城市市场急需开发,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即将开启!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 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预计到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环球雅思等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在2008年到2009年培生出版公司先后并购了华尔街英语和上海乐宁英语,这是国际教育机构强势进入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 而中小机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育培训业近两年的发展特点: 1、品牌教育综合化发展 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品牌优势是竞争的一个核心,以新东方为例上市后新东方开始在幼儿教育、职业教育、中高考辅导、个性化家教等领域强势进攻,利用新东方的品牌优势在各个领域进行扩张,巨人教育集团在融资前就开始了在全国发展的战略部署,融资后在全国并购了一些地方大型培训机构,很快实现了集团化的运营模式,同时巨人的幼儿教育和家教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综合化的品牌格局。同时巨人教育集团注重开辟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09年)

目录 第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概览 (1) 第二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17) 第三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展报告 (26) 第四篇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31) 第五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管理与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情况报告 (36) 第六篇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 (43) 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44) 对接产业工学结合努力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45) 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为西部大开发培养适用人才 (48) 创新体制机制,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51) 坚持开放创新,增强服务能力 (53) 第一汽车服务(FAW)模式的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55) 实施董事会制度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57) 集约共享,协同发展,建设常州模式的高职教育园区 (59) 全球化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61) 制度创新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前提 (64) 产学一体,集团发展 (66) 从订单培养到合作发展 (67) 民营经济环境下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70) 校企合作的三个追问——一所高职发展的否定之否定 (72) 走?双主体?培养之路,育工厂化农业人才 (74) 推进多样化订单培养实现校企共同育人 (76) 造峰填谷,守正出奇,小学校能做大文章 (78)

?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念的实践与创新 (80) 破解创业遗传代码 (81) 建立教官制——创新行业统筹人力资源共享的人事管理制度 (84) 深化校内管理改革推进校企互动双赢 (86) 构建可视受控、持续改进的数字校园 (88)

中国职业教育在发展

中国职业教育在发展 近日,《经济》杂志社中国职业教育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倡导社会关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让更多年轻人获得就业技能和就业机会。《经济》记者就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对与会嘉宾进行了专访。 共青团中央 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党组书记 陈宗 作为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理事会理事,大学生创业就业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在基金会成立6年多的时间中,从政策协调、资金扶持再到技能培训,我们以扶持青年就业创业为宗旨,以大学生创业为关注帮扶的重中之重,不断进行各方面技能整合。在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就业这么久之后,我发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偏才”往往比“全才”更好找工作,行行通却行行不精,远不如精通一门专业的知识技能,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情况要比本科院校好。 但是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欠账很多,原因在于人们在传统观念上总觉得上了大学才有出息,上职业院校就是没出息,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和教育体系趋势,以及家庭教育的结果都导致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低下。而在美国、新西兰等发

达国家,蓝领工人的薪资水平一般都很高。我们应改变人们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尊重技能人才,尤其是传承传统手工业的技能人才,因为这些工艺是不可替代且难以传承的。 因此,中国职业教育创新联盟成立后应该在舆论上引导社会大众,使传统观念发生变化。同时,也可以通过成立专项基金,对相关项目进行扶持。比如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孩,有的可能义务教育完成后就出来打工了,并且往往只能胜任一些技术含量较低、可替代性高、重复劳动的低薪资工作。如果职业教育能够补上来,对他们将有很大的帮助。在政策上进行争取和协调,在资金方面提供帮助和扶持,都是联盟可以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的商品遍及世界各地,但是我们往往只是世界的代工厂,从设计到技术甚至原材料大多都是国外进口,对于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工资收入都没有什么积极效果。而我国有着悠久的制造业历史,有能力也有潜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职业技工,发展出更先进的技术,带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高端专业的职业技能教育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从一种说法变成一种现象,创新创业教育也被国家提上日程。与此同时,我认为职业技能教育也应当被重视起来,它和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相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职业教育的内涵提升,与西方职业教育的对比研究,明确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课题名称:近现代中西方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课题编号:YK08-02-14 作者简介:王亚峰(1968.1-),男,汉,江苏武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党总支书记,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 个类型,在推动社会发展、技术创新、劳动力素质提升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结中西方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研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 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具有指导意义。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缺乏普遍认知和公平待遇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需要,国家一直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逐年递增,但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毕竟年限较短,社会上,包括教育系统内对其了解不多,重视不够。目前职业教育虽然学生规模已经很大,但总体上仍处于弱势群体,职业教育的学生长期以来被看作是考不上高中和大学的低等生,这必然影响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信心,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也远不如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关心和扶持。 (二)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单一,资金瓶颈严重职业教育虽属于一种“准公共品”,但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当地政府的投入和学校自主筹资,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其支持力度不大,职业院校资金的匮乏是限制和约束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部分职业院校存在发展资金不足、教学设备较差、学生家庭承担成本较高等问题,这一方面导致了“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和学生素质难以提高学生就业难学校招生情况不理想学校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推广与发展。 (三)管理模式落后,缺乏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主要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下达招生计划方式,教育培训方式和专业设置的灵活性远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学生在能力方面受到的培训和社会实践明显不足。同时,当前职业院校考核教师的方式落后,与普通院校的评价体系没有差别,符合职教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教师评价机制远未形成,这不符合职业院校操作性强的特点,削弱了职业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改革落后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已势在必行。 (四)职业教育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职业教育的最直接目的是及时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良好的就业服务是激发人们参加职业教育热情的“催化剂”。目前就业服务还不到位,教育和就业相脱节,由一种就业服务关系沦为经济利益关系,或者更多的精力关注教育过程,对就业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统筹协调的就业网络和管理机构,没有制

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性 梁鑫 (教育学院教育本1302 摘要:自我国首次在政策中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注释1)以来,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在国家没有制定出台行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标准(包括方法体系),培养方案,评聘制度,双师型教师无论质量数量都不能满足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无论从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元化角度来考虑,还是从双师型教师自身的本质来考虑,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于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必要性、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要素及其内涵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说明和诠释,尽管如此,作为一个职业教育的社会现象,它已经渗透到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我国对双师型教师的发展也给予了重视,早在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提到“要采取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见习和锻炼等措施,使文化课教师了解专业知识,使专业课教师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那么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究竟有何种必要性呢? 解析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将对探究它发展的必要性产生深远的意义。我国在注重和发展高职教育的同时就提出了建设双师型教育的构想,可是一直以来,双师型教师都没有公认准确的内涵界定,一直停留在探索阶段。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研究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及表述。他们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双师型”教师就是拥有双证的教师,这个观点侧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可是可能会导致教师为了考证而考证的弊端。2.双师型教师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二是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实践能力。但是这种观点有可能会把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为教师和工程师的机械相加。3.还有叠加说认为双师就是双证加双能,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双师是既有讲师职称又有工程师的职称,这是从形式的角度看到双师的两硒功能。5.双师型教师作为一种复合型教师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引导学生人格培养,有可以指导他们获得与个人价值相匹配的职业。这就是把双师型教师分为两个层次:能力之师和素质之师7.双师结构8.特定说。综其所述,双师型教师有两层含义一是双师素质,二是双师结构。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发展不仅仅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还有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建设。虽然“目前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还缺乏统一、准确的认识。(1)”但是这不会妨碍到认识它的必要性。 历史角度:职业教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古代职业教育之中,师徒制是存在最普遍,影响最持久广泛,受教育者人数最多,也是沿用时间最长的教育形式。他们培养了许多能工巧匠,发展了中国古代精湛的工工艺,有的产品被视为“国宝”,成为中国古代高度文明的重要标志。【1】师徒制是学徒边从事劳动边接受师傅关于操作技艺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以“言传身教”、“心传”为特色,注重现场学习,以亲密的师徒关系维系,同时也存在教育效率低下,周期长的缺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以私塾讲学的形式传授知识给三千弟子,发明了锯,刨,石磨的木匠祖师爷鲁班,也通过师徒的方式传授技能,这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教育的雏形。其实大量的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已经证实,早在原始社会,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XX,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011-2015年中国培训市场前景预测 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也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2008年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机会仍然很多,但是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业是未来投资的热点,全国教育市场巨大,市县级城市市场急需开发,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即将开启!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 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预计到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环球雅思等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在2008年到2009年培生出版公司先后并购了华尔街英语和上海乐宁英语,这是国际教育机构强势进入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 而中小机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育培训业近两年的发展特点: 1、品牌教育综合化发展 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品牌优势是竞争的一个核心,以新东方为例上市后新东方开始在幼儿教育、职业教育、中高考辅导、个性化家教等领域强势进攻,利用新东方的品牌优势在各个领域进行扩张,巨人教育集团在融资前就开始了在全国发展的战略部署,融资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 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名词和领域,尽管我们在这方面起步不早,但是我们非常希望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经验和已经成功的一些模式,来促进中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完善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借此机会,受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委托,对中国高职教育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和我们未来的一些设想作一介绍。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介绍高职教育前,还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情况作一简单回顾。 一、2004年以前中国高等教育概况 图1 办学机构类型 从下页图1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有三大块:一是普通高等学校,二是成人高等学校,三是各类社会力量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普通高等学校一共是1 731所(截止到2004年的数据),举办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机构全国一共是3 500个,这样看来,普通高等学校占全国各级各类举办高等教育机构的50.6%,在1 731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有将近600余所普通高等学校都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在举办高职教育的普通学校中,有的高职教育占学校主体,有的只是补充,其中以举办高职技术教育为最主要形式的学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学校,截止到2004年年底,一共是1 047所,2005年10月份之前又增加了几十所,其数目占整个普通高等学校的60%多。 另外,成人高等学校、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和其他的各类机构,它们的办学主体都

是高等职业教育高专教育。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主要有四种:全日制在校生,非全日制在校生,非全日制不在校生和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教育。其中全日制在校学习方式主要由普通高等学校举办,普通高等学校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1 400余万人,年招生规模近500万人,2005年已达到500万人,其中高职生占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的42.1%,招生量占49.5%,都接近了一半。非全日制在校学习生主要是由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举办,其中高职生占整个非全日制在校生的66.3%,高职高专生招生规模占整个招生数的65.7%,非全日制不在校学习主要以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这种形式来举办,主要以非学历教育机构和国家考试这两个为框架,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有1 200余万,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学历的人数近400万。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近五年来逐步开展起来的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教育,现在,这类教育在中国的注册学生数已达236万,共涉及150余个专业。这是到2004年年底为止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回顾。 二、1998年至2004年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为什么把时间框在这儿呢?因为中国高职教育真正纳入到高等学历教育基本上就是从1998年后开始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在教育部的高等教育司设置了高职高专处,来统筹管理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从1998年开始,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迅猛发展。在这几年中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关于人才培养、办学的定位问题。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定位问题。我们对于中国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要服务于社会,培养社会一线需要的人才。那么,对学生的定位是什么呢?是技术应用性人才,换句话说就是高级的蓝领和初级的白领。从我们国家来说,定位于银领人才。目前,中国高职高专教育主要在专科层次,也就是两到三年学制的学历教育。为什么说中国高职高专教育从1998年到2004年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发展呢?因为中国是从那时开始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办学目标的。而在提出这个目标时,高职高专教育占高等教育的比例是非常小的。经过近五六年的发展,现在从前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已发展到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高职高专教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目前,在校生是596万人,这是我们的办学规模。刚才我已说到,除此之外,还有成人和网络教育这两种形式,这两年的成人高职高专在校生是278万人,网络生是109万人。半壁江山的主体是指普通高等教育,在成人和网络里则占有更大比例。 图2 1998~2004年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数

教育论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1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中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很曲折的发展过程,近几年发展的速度加快,迎来了职业院校“火爆”、“热潮”。新世纪我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初步形成。 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现有政府的职能对职业教育还有相当程度的束缚力,易造成职业教育脱离实际,产生教育、效用“两张皮”的后果。其次,虽然“双师型”教师比例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缺少承担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教师。 2 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目前,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和思路对现时期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也有很大的启发。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重视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与产业界、劳动市场的密切配合

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企业、职业教育机构、学生三者之间形成开放的系统,形成良好的反应机制,企业在其中起领导作用。澳洲职业教育办学与企业全面合作程度非常紧密,实行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教学模式。学生有1/3的时间是在社会企业的实习中度过的,同时学生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一线学习的工人。 澳洲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师聘任都是企业一线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他们在从事教学工作过程中还必须定期到企业一线实践,企业专家对其实践效果会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评估,实践环节不合格的教师学校不予续聘。并且澳洲职业教育学校都会从企业技术经验丰富的专家中聘任兼职专业教师,通常兼职专业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另一特色是教学和实习场所进入企业一线。在澳洲,职业教育学生的有些专业课直接放到企业或研究所的试验室里进行同步教学是一大亮点。 他们还非常重视校际合作,取长补短共谋发展。近年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迅猛,他们的校际合作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联合”为原则,

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中国职业教育现状及其思考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08年3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已达1168所,占普通高校的60%,有近880万的在校生,700多种专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教育思路普遍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在新型工业化、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条主渠道,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促进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 (一)发展的现状 首先,高职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提升并发展职业教育层次”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识。近年职业教育被确认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接受和重视,其发展速度加快,迎来了职业学校“火爆热潮”。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向就业本位回归,不再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再盲目地转向普通教育,而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技能国际化可用人才。 其次,人才培养特征逐步明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将其人才培养基本特征归纳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的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这便为高职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模式评价.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模式评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33期 徐涵(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拿来主义”、“国外经验,本土化探索”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特色”的三个阶段,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本文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领域改革影响较大的六种典型模式进行了阐释与评价。 关键词:课程改革;典型模式;评价 课程是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而课程改革也一直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关注点。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深受普通教育的影响,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课程结构上,实行“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结构。致使学生接触职业世界较晚,不能理解自己所学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关系,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二是课程设置以学科课程为主体,关注的是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强调的是知识体系自身的完整性、系统性。尽管学科课程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但却缺乏与工作世界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对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的掌握,而这两类知识却是职业教育内容的核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 回顾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走过的三十年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拿来主义”、“国外经验,本土化探索”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特色”三个阶段。但是各个阶段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间分水岭,而是相互交错的。 (一)“拿来主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得到迅速的恢复与发展,但所采用的课程模式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的课程体系,与市场经济对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革,这就迫切需要先进经验和示范模式的指导。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教育界和经济界首先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德国双元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经验,进行改革传统职教模式的探索和典型试验。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国人开始把目光投向更加广泛的国际社会,并且把发达国家各具特色的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陆续引入国内,如加拿大的CBE、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英国的BTEC等等,并在职业院校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典型试验。

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教学改革

2教学改革 2.1专业设置 2014年,高职院校停招或撤销的专业点数多于新增的专业点数,新增专业主要瞄准新产业和新业态,更加关注民生需求。主动停招或撤销了与地方产业相关度低,重复设置率高和就业率低的专业点数5269,多于新增专业点数2004个,超过61.4%。就业水平较低的文秘,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法律事务等专业分布点分别由442﹑288﹑240﹑149个减少到378﹑263﹑217和105个,下降趋势明显。新增的专业点数3265个,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新兴产业,老年服务,康复治疗,社区管理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以及新能源应用技术,软件外包服务,城市轨道交通等与地方主导产业关联度高度的专业领域,在适应的互联网经济新业态及服务民生领域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发挥。 各地对专业的设置与调整的统筹力度继续加大,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重庆市建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专家论证评议制度,优先扶持发展对接信息技术,加工制造,石油化工,材料,能源与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紧缺专业。浙江省引导高职院校对接腾龙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环市和培育名企名品名家的“四换三名”工程,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形成。 案例3: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适应产业升级需求 北京市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及“高精尖”产业发展,实

施“五个一批”高职专业调整战略;针对限制和禁止发展产业,撤并一批面向低端,重复设置的专业;针对转型产业,改造一批传统产业;针对疏解转移产业,与承接地合作办好一批品牌专业;针对“高精尖”产业,优先发展一批新兴专业;针对城市管理需要,重点建设一批紧缺专业。2014年新增48个面向文化传媒,轨道交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专业点,停招,撤销33个多头布点及招生就业困难的专业点。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主动服务江西省“绿色崛起,生态立省”战略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规划,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做强做大林业技术,园林技术,森林资产评估,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涉林专业,为区域林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浙江横店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影视产业试验区和横店影视城,围绕影视文化艺术产业链,发挥民办院校的体制机制优势,规划调整现有专业。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瞄准国防核工业基地的高端制造领域,以生产工艺和流程为主线系统设计教学项目,构建职业能力课程;融合德国AHK数控加工技师证书标准和日本FANUC数控系统技术规范,开发了43个岗位能力标准,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核九院和跨国企业高度认可,学生成为重庆市先进制造业的“抢手货” 2.2产教融合 在国家校企合作政策引导下,高职院校创新“政行企校”合作机制,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成为产教融合的“新亮点”。为贯彻

浅谈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

浅谈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 摘要: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其表现之一就是对劳动者素质和和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也备受瞩目。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分析转变前途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前景,对我国教育和社会事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也备受瞩目。 一、职业教育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1.思想观念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阻力。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封建观念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之下,传统文化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理念已深深镌刻到人们的思想中,逐渐形成了“重普教,轻职教”、“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社会氛围,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和支持,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办学模式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限制。在国际上,职业教育是多数应用技术性人才终身学习的重要基地。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既注重于学历教育,也注重非学历的技能培训,正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正确的功能定位,以及它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才决定了它在社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地位。但现行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还存在特色不够明显,教学过程中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职业培训不够广泛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够,也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3.体系缺陷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而不是层次教育。近十几年,职业教育发展也陷入了困境,其结构体系的不健全,办学方向与定位、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及招考制度越来越趋于普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结构体系。而新的结构体系,应该有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培养技能“双料”型人才的本科教育院校,专业硕士的培养也应逐步探索。 二、未来职业教育的转变 1.运行机制的转变。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集团化办学是推动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改革的切实有效的途径。通过实行集团化教学,可以调动政府、企业、行业、院校、研究机构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广大职业院校继续探索加以完

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一点认识

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的一点认识 2011级职业技术教育专业高原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实现人才匹配,合理高效地促进产业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而严峻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认识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然后结合其他国家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和方法,找出适合我国情和实际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之路,以实现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分析发展建议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that how to realize the talent match,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has become a practical and serious problem our country occup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development fac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current occup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then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 and method on the 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finds out a suitable way for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actual, and to realize our country occup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further development. Keys: Occup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Suggestion 职业技术教育认知 职业技术教育的意义才根本上说在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为从事某种职业所进行的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或培训就是职业技术教育。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定义,职业教育是各级各类职业和技术教育以及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的综合。即职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在广义上是一样。职业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的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既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是从整体发展来看,我们的职业教育还不稳固,发展缺乏一定的支撑力量,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系列中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虽然国家教育会议每年都有提及,并且进入21世纪后,专门召开了职业教育会议,但是实际发展中,职业教育还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欠缺发展的动力和相关配套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