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设计

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设计

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设计
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设计

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设计

摘要:当西方设计统领全球,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国际主义潮流覆盖了全中国,作为设计师应该如何处理?中国传统设计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关键词:传统;现代;苏州园林;苏州博物馆

一、设计的文化传承性

在21世纪发展的今天,全球化,以及模式化发展速度之快,电子技术,虚科技市场已经占领了整个社会化发展。而设计伴随着人们生活的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以一门综合型的学科出现,融合了文化,技术材料,电子科技,审美,精神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发展。因此设计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学科,尤其空间设计是兼有时间和空间性质的。

从空间角度看,设计带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从时间角度看,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有着很强的传承性。一个时代的风格和特点总是受着历史影响,同时也融进当代的风貌,是时间连续性的体现。人类文明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的继续发展,空间设计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和对未来的延续,永远处于不断新旧交替之中,在变化的过程中吐故纳新,优胜劣汰,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空间设计的发展就是

人类生活状态的发展史。因此作为有着上下5000年文化的中国,我们应该找寻一条适合于自己发展的空间设计之路,而不是追随大流。

二、从苏州博物馆新馆看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KH*2〗〖JZ〗〖XC贾蓉1.TIF;%80%80〗〖TS(〗〖JZ〗〖HT7.H〗〖TS)〗

〖KH*2〗

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建成,出自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的作品。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被誉为“中国园林之城”,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因此要在这样一个古典园林的氛围下来做一个现代建筑应该如何下手呢?这对于我们来说,贝聿铭老先生给我上了一门很好课。贝老先生祖籍苏州,从小在叔父的狮子林当中玩耍长大的他,对苏州园林有着浓厚的儿时回忆,有着不同的情感。作为现代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这也正给给了他一个诠释他对于中国文化与西方设计的机会。

三、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

1、“苏而新,中而新”

2、“不大、不小、不突出”

3、传统建筑与现代材料的结合

4、让光线来做设计

“苏而新,中而新”――贝老先生说:设计应该是往前走的。如果在原址原貌上搭建另一个园林,那是不对的。因此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中开始了思索。苏州博物馆就是一个既可以让人们想起中国的传统文化苏州园林,又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现代建筑结构与材料的气息。

“不大、不小、不突出”――苏州博物馆选址在传统园林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中间,周围都是老建筑。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场地条件的解读和融合。正是因为这样,贝聿铭选择既融合,又突出,在融合中找统一,在对比突出中求亮点,整体建筑体态沿用原始比例,尤其是从高度上和周围环境形成统一。

“传统建筑与现代材料的结合”――材料与结构是贝老在新馆设计中对于现代与传统结合的重点诠释。传统苏州园林中的白墙

、灰瓦、假山、水池以及一些造园手法如透景、框景、曲直有径、以小见大等是苏州园林的典型特点,这些当然也成为新馆设计的思考点,包括它们以什么样的形式,用什么样的材料出现。1)以墙为纸,以石为绘。在忠王府的一面白墙上,堆上贝老亲自精选的石片假山,让人一如大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现代的立体山水画。

2)黑色花岗岩代替灰色小青瓦。有条纹肌理的中国黑花岗岩,在天晴是时黑灰色,在下雨时呈深黑色,既解决了

雨天开裂,漏水,掉色等功能问题,又延续了传统文化的感觉和丰富的顶面的层次感。3)钢结构代替木结构,设计仍沿用传统坡屋顶,但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结构,钢架结合承托起铝板,再附上黑色花岗岩。用现代的结构来完成传统的设计理念。

“让光线来做设计”――至今为止,很多大师都在研究空间中光与影的关系,贝老擅长用透明的玻璃,让光线透过玻璃来形成光影效果。让苦闷的走廊,有了生机。

如果说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老中国传统文化设计探索的

开端,那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老中国文化探索之路的完美收尾。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设计中贝老不断寻求结构与布局,材料与结合,功能与形式,传统与现代的传承。这位华裔设计师为东方,为中国,也为后起设计师树立了一个精典的一笔。

四、结语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这将是一个持续而必要的课题。中国设计师为了迎合设计的趋势化,不断在向“现代化”靠拢,文化的传承性已经被忽视,现代设计冲刷着我们原有的文化设计观。因此,中国的设计师一方面关注国际动态,如材料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需求下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了解传统文化,注重“本土化”的设计,从空间布局,场地条件,气候的等。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我们能学到――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和理念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空间设计。(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肖?M,中国传统文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03-01

[2] 刘学文,现代环境空间设计基础,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03-01

[3] 刘翰林,博物馆设计方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7-01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1)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1)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出现不和谐的发展,从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出现冲突的矛盾关系,因此,如何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当今所关注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设计个性化民族化 一、现代设计要符合时代潮流 现代设计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20世纪初期,西方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也是现代设计随着新生事物的出现溶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如飞机、汽车的、电话等新发现的不断推陈出新,对现代艺术与设计的新探索和思想上的解放,更起到了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是科学技术对艺术与设计的推动力,也是对人类思想解放的反作用。那时,社会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直接促进了新艺术风格和新设计方法的产生。出现了许多如:荷兰的风格派、俄罗斯的构成派、意大利的未来派……对于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发展,功不可没;斯堪的维亚的阿尔托(Alvar Aalto)设计、美国的流线型设计……推波助澜,使现代设计运动朝着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方向前进;瑞士的柯布西埃(Le Corbusier),更是以他的《走向新建筑》,把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向了极至。 在商业文化的驱使下,美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无所不为,

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和平面设计,小到香烟包装,大到航天器内舱,设计的内容极为广泛,而且都取得了惊人的商业效益。雷蒙·罗维算是美国第一代著名设计师,自他们之后,商业文化便与现代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艺术与设计流派,无不打上商业文化的烙印。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事实上处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以中国画为例,中国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国画中确实蕴涵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人生观、哲学观,无论写实,还是写意都使得代代有英才,但这些作为艺术作品,好像有许多珍贵的文化思想只是深藏博物馆里一样,广大人民没有很好接触到这些艺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没有把国画艺术在商业方面很好的利用、这还是传统文化和商业方面的结合问题,学国画就是画国画这种思维不能作为我们现代学艺术人的思想了,我们更多的要考虑到怎么使得他发扬光大。这些实际状况令我们担忧,因为国人在现代设计中有一部份已经完全抛弃了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淡化了传统文化。 相反,日本人却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比如一休的故事漫车及动画片)将日本漫画在我国漫画发展萌芽时期的这个空隙发展起来了,而且迅速的占领了我国漫画市场,使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论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 王楚 (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艺设一班1208021025 指导老师:沈燕) 摘要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的艺术,是民族民间生产者自己创造并使用的一种实用美术,具有实用性、民俗性、精神审美性和本源性特征。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一样同样具有实用性特征,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具有历史的渊源关系,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头,现代艺术设计也为民间美术提供了文化艺术的借鉴,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现代艺术设计的长久发展离不开民间美术的源头供给。 关键词民间美术现代艺术设计源头关系 现代设计需要民间艺术来充实和丰富其底蕴,同时又要创新,使设计作品既有民族感,又兼具现代感。中国民间美术文化,是在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中滋生繁衍的中华本土文化,其延续、传播,启示着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脉络,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造物思想和原则的有益补充。 一、民间美术 1.民间美术的概念定位 民间美术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纯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它是民族民间生产者自己创造、自己欣赏、自己使用的实用美术,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一种追求审美的艺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民间美术又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它是广大劳动人民适应生活实际需要,表达思想情绪,美化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2、民间美术的特性 我国的民间美术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着质朴、纯真的个性风采。民间美术特殊的性质特征决定了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纯美术有着较大的不同,使其产生了永久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民间美术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纯朴艺术,是民族民间生产者自已创造的实用美术。民间美术蕴含了深沉的文化内涵,情感因素、民间习俗以及民间思维方式等诸多因素。民间美术总体上来讲是一种实用艺术,实用的目的和要求必然给民间美术的创造以较强的文化规约,实用意义也就成为民间美术 主题和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民间美术在材料使用上讲究自然取材“忠实于材料”、“适合于目的性”,并源于自然材料的简洁的忠实作为其活动基础,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的适应性为目的,从而创造出一些质朴、纯真自然的民间美术品。 在现代设计中人们也注重取材于自然。虽然现代设计中广泛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但是设计师们在启发创作灵感时不会忘记利用天然材料做些装饰、造型,这种设计意图正是民间美术中所蕴藏的内蕴的风格。 二、现代设计 1.现代设计概述 现代设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关涉社会的诸多方面,现代设计与艺术创作是不同的,艺术创作呈现出来的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物态化,它可以不去追求某种物质功利性,是艺术和个人审美情趣的体现。而艺术设计则不同,艺术设计一方面具有艺术性,另一方面具有实用性,并且实用性比艺术性更重要,可以说,实用性是也艺术设计的本质。现代设计的本质特征与民间美术同样具有实用性,但是两者的适应性是不一样的,因为现代艺术不能不考虑物质功利性,也就是为人们生活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物质财富,所以现代设计的目的就落实到经济效益上,可以看得出来,现代设计的实用性较之民间美术具有着经济性。 2.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 现代设计的本质决定了现代设计的特征,总的来说,现代设计具有几方面的特征:第一,现代设计具有经济性,现代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机构和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利手段,艺术设计也越来越多的被很多的国家政府所关注。第二,现代设计具有高科技型,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实现享受这一资源的载体就是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科学技术得到物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什么是传统?著名民艺家张授一先生解释的好:“…传?即传布和流传,…统?即一脉相承的系统。总的说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由历史沿传来的思想、道德、人伦、风格、艺术、制度等,概括起来主要是表现在文化方面。”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从小教育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观,而如今何为糟粕,何为精华似乎已把我们迷惑了。当代人在看待传统时往往想到的是落后、封建、保守,不禁要问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到底在哪?是啊,到底在哪,如今的中国被韩流日流席卷着,被西方的婚姻自由、性解放等思想牵着走,导致在街上总可以看到那些哈韩哈日的少男少女,导致在如今的中国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都有超过西方的迹象。。。。。。 还好中国社会总有些人,一些设计师从身边的事物中,从所处的中国的生活中发现一些被人遗忘了的“中国”。洛可可设计公司是目前工业设计还不发达的中国里的佼佼者。在有一个关于牙签盒的设计中,它就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运用到其中。这是一款用于随身携带牙签的小盒子,取名为“上上签”,既有谐音之趣,也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祈福文化深植其中,赋予了产品浓厚的民族情感。牙签盒颜色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黑红搭配,外观造型来源于中国标志性建筑—天坛,细看底端红色镂空部分,会发现它其实是天坛祈年殿殿顶的一个小小缩影。这款作品体现了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外观设计区别于同类产品,艺术品位出众,同时引导使用者随身携带牙签,从而改变生活中的习惯来参与环保。我们是不是要从其来做出自己的思考。它的设计理念从何而来,是什么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他们的创新点在哪儿。答案就是那些已经被我们遗忘了的中国传统文化。因为这个设计,因为它所蕴涵的理念和深刻意义,我们在使用牙签时,内心也总充满着温暖,那是因为它也是有生命的,我想这就是蕴含着中国美好的传统文化的意义吧! 自诩有过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的我们还找不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哪吗?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间,一回眸,一顾盼,只要你仔细的品味,仔细的思考,只要中国文化根植于你心,你就可以发现是的中国的文化就出来了。文化的传承与表现永远都是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要思考并在设计作品中实践的命题,人将“中国”落实到一片“云”、一首“诗词”、一朵“牡丹”、一个“如意”上……他们所散发出来的气息让产品有了内涵有了生命,一个可以与你与生活对话的生命。 然而传统文化并不仅是传统文化,它是需要被雕琢的,“玉不琢,不成器”。走在城市的大街上,你是否注意到了那些被绘着各色图画的被称为“城市文化墙”的墙呢?他们就像是一本经典,代替了恶俗的糟粕。在第二届中国城市文化墙创意设计大赛上,华东师范大学的陈笑轩以作品《面面俱到》获得金奖,。“红墙象征着大户人家,白墙黑瓦总让人联系江南水乡。所以一个城市的墙体绘画当然需要统一风格,最好能体现城市整体风格。因为随处可见的墙体就是城市面庞的一部分。所以,选取传统元素更需要创新,无论题材还是手法,只有独具匠心,才能用传统文化吸引现代人的关注。而这,就是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的思考。 我们要用创意的思考,创意的设计去雕琢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其外到内,从其静到动,都是我们的出发点,也都是我们所必须去了解、知晓、懂得的。只有它们根植于心里,才会为我们结出创意的果实。就比如春节吧,每年一次的大节日,可是它的由来,它的发展,它的细节、它的前前后后、它所忌讳的事、它所忌讳的理由。。。。。。身为中国人的你能说的出道的明吗?守岁、放鞭炮、吃饺子、贴春联、拜年、压岁钱、团圆。。。。。。一系列的“繁文缛节”却被处于当代的我们删减的所剩无几了。守岁的含义是什么,是为我们的父母祈福,可是真正能够守岁的有几人,我想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吧!还有的就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字设计中的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字设计中的表达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影响,导致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被悄然而急速的吞噬着。因此,汉字字体设计对于促进人类的交流和沟通,以及发扬我国的民族特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需要牢牢记住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且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并将其元素运用到中国的文字设计当中。并以“三星堆博物馆”字体设计为例,解析传统文化如何能够在文字中更好的表达 出来。 只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在岁月的洗礼下得到沉淀,并得到全世界观者的认可。在国内字体设计中,大多数的设计作品缺乏独有的文化元素,社会的需求和文化趋势证明设计师应该提倡传统文化素在文字设计中的使用,以此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近年来,随着世界文化交流频繁,中国传统文化频也出现在世界各国,中国传统文化也随之备受关注,国外也有很多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设计的作品。 要更好的掌握当地的文化,我们须到现场去感受它浓厚的文化气息,才能更好的把两者相结合。三星堆古遗址文化的神秘以及博大精深,使设计者可以从更多的方面去设计文字。设计者需要通过对三星堆博物馆的整体的设计、馆藏物件的形态、材质、

色彩、工艺、结构、功能等了解。经过对三星堆古遗址的全面了解,从各个角度、各种方式去结合文字与文化两者,使“三星堆”文化足以在字体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表达。 设计时不能改变原有文字的固有结构和规律,例如:设计者希望用翻起“开”字第一笔划意象化地表现“开”字。设计出来却会让人误认为是“升”字,这就是对原有文字的固有结构和规律的改变了。文字是一种经过几千年发展变化、约定俗成的文化遗产、轻率、随意地改变其结构和规律,会造成文字的混乱和错误,令人产生歧义,使信息不能准确传达,丢失文字的本质。 汉字本身就是中国传统元素的代表符号,所以汉字与传统文化本就应是一体的,文字设计须和当地文化的精髓相结合,才可以做出让观者一看便知这是属于哪个地区独有的文字设计,观者便可更直观的感受到当地的特色。 设计者在了解当地文化精髓的前提下,以三星堆古遗址为主题的字体设计设计者可以结合三星堆博物馆最具特色的青铜人像、图腾纹样、陶器、玉璞、玉章及三星堆古遗址的文化内涵,又或是从其外形、内在、质感等方面去塑造能体现三星堆古遗址的文字。尝试用各种形式去让两者完美的融合,如:文字的笔画变化、结构变化、局部替换变形等。 在三星堆古遗址的字体设计当中,设计者便可以用以下方式 去设计三星堆独有的字体。如:“三星堆”三字当中可蕴含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古代的器物、建筑等的设计影响深远,也为我们的现 代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思想资源。它使我们认识到,在物欲横流、商业竞争激烈的现代经 济社会需要天然淳朴、宁静淡雅的简约设计,同时注意弘扬“美善相乐”的造物文化,追 求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设计;造物文化 从东西方的哲学思想看,西方注重理性,东 方偏重感悟。西方艺术形式的更新取自于它的理性批判精神以及思想的不断变革;东方 艺术形式却能保持相对稳定,正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西方艺术家着重于表现人 的理念;东方艺术家着重于表现人与自然的 关系,“天人合一”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指明了人道来自于教化 而非天性。同样,设计中的人性也是源于教

化而非天性。考证汉语中的“人道”一词的语源,在先秦儒家经典《左传》中子产曾说:“天道远,人道迩。”(《昭公十八年》)就是说天道玄远,人道就在眼前。与此不同,西方人则认为天道更近于人道。所以,以东西方对自然之道的不同理解和分析为出发 点的文化理念左右着其各自的文化选择和 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古代的器物、建筑等的设计影响深远,也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思想资源。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传统认为:“文化”的“文”就是在某物上做记号,留痕迹;“化”则是生成、造化之意,指事物的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1]由此可见,文化实际上是深深植根于物的形成之中的。因而可以认为,文化是基于物的内涵之表现,其载体为历史长河中人类不朽的创造,这种创造不见得一定是宏伟的建筑或光辉 的历史遗迹,可能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景或者是不起眼的小器物,但只要我们去深刻地理解和分析,同样可以找到文化的味道和文化的感觉。

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读王澍建筑有感——谈中国设计特色方向 全球一体化以后,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的界限渐渐模糊不清,一些民族的东西也被越来越国际化的生活方式或者说越来越规范化的生活秩序和审美标准取代了。我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现代的建筑,就像是一个大盒子,人造光,人造气候、空调、玻璃幕墙等等,这些高科技、工业化的产物已经代替了阳光、风这样自然气候,难道这样的高科技真的对人类有本质上的好处吗。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相和谐,他会通过房屋的朝向采光,会通过开窗去通风,他们会在庭院种植花草清新空气,会通过假山、石、窗、亭来装饰。是自己处于一个与自然和谐的一个状态。 中国现在和外国一样,盖好高好高的楼,来显示科技发达突出自己企业的形象,再加上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同时也会造成这一地区人分布密集,造成交通拥堵等问题。这就是现在人类过度追求所谓的现代化、科技感而忽略传统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个弊端。 在这种日益造成的问题中,有人开始意识到什么样的建筑环境才真正的适应我们。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建筑大师王澍,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创造了更适合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建筑。 上图是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第二期,这是一座整体非常有江南风格的建筑,并镶有高低起伏的长廊,他这的楼不高,长廊从一楼通到顶楼。因为这是建筑院,会有运材料的情况,这个长廊用推车可以从一楼一直推上去,从而代替了电梯。从外形来讲高低起伏的长廊和远处连绵起伏的山相呼应,很自然的把此座建筑融合到了这青山绿水间。我想这就是大多数人说的“天人合一”吧 也是他的建筑,让我反思:究竟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这个民族想要的究竟我们现代设计要走向一种怎样的方向 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物化,一件设计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需求。而这种需求和审美有些可能是我们民族独有的,当我们可以把我们民族自身的需求和审美准确的表答出来时,我觉得我们就很自然的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和特色。目前我国处于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发展的已经很迅猛了,我们站在一个物质需求相对丰富的时候,该是一个升华时期的开始了,而站在这个交点上的我们会疑惑该往哪里走,怎样走的问题。于是我们过度的借鉴外国,过度追求中国古典风格这样的极端化,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产生国民现代自己的文化特色,这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天的结束都代表着过去,从建国到现在我们都在向前奔跑,当我们快到终点时不能只眺望起点之前却忘记在奔跑时留下的脚印!我很欣赏中国古色古乡的作品,但我更希望我们可以准确的表达出我们当代、正在进步的人的需求,从而形成中国新的特色。传统和现代其实并不矛盾,我们可以传承古代人优秀的生活方式,利用现代的技术去弥补古代不方便的地方。而不是从古代和外国照搬下来。比如:我们可以少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化历史,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 家无法比拟的,一个国家要想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要 具备强盛的综合国力外,还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 民族文化。在现代设计的实践中,如果只一味的模仿西方 设计的外在形式,而不注重本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内涵的体现,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因此在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挖掘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为现代所用,是中国现代设计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现代许多成功的设计作品,特别是被国际认可的代表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佳作,它们成功的原因,都是与立足本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营养分不开的。我们已经看到许多热爱本土文化,发扬民族风格的设计家,在寻求新的设计元素时,放眼到了这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他们成功地借鉴、运用民间文化的精髓形式来丰富自己的设计,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向世界人民显示了我们民族风格的当代性。这样的典范 很多: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分别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五 行中的一种,吉祥物之一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 纹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 的象征,晶晶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欢欢的头部纹饰 采用了敦煌壁画中的火焰纹;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形,反 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且凤鸟两两相对,旋 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这 种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的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特色手法。而中国联通的标志,索性直接采用民间“八宝”之一“盘长”纹样,将传统艺术的图形赋予了崭新的现代意义。 此外,还有很多设计在总体风格上、局部形式上、个体图纹上,借鉴和沿用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理念,并赋予新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世界民众的公认和喜爱。 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其表现形式看似无任何联系,其实是一体。出于对未

传统文化与设计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01·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在今天的世界上,象中华文化这样一脉相承的,也只有中华文化。所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也只有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一脉相承,不曾中断。也正是因为积于这一点,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我们谈中国传统文化,大体离不开易学文化,离不开儒、道、释文化,即儒学、道学和佛学。佛学之所以被称为“释”,是因为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印度佛学,而是被汉化了的佛学,即经过中国千百年流传、演化,被中华文化重新诠释过的佛学。欧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宗教文化占支配地位的文化,所以在西方的历史上,宗教争端,又常常是战争的诱因。在东方,或者说主要是在中国,各种文化互相融通,数千年相安无事,这本身就说明中华文化的巨大兼容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兼容性,才使中华文化达到今天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易经和儒道释这个主干,是因为它们各自担负着自己的使命,相互交叉作用,共同维持着这个社会的平衡和稳定。台湾学者南怀谨对儒、道、释三家,有一种比喻,他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南先生在这里没有谈到易经,如果把儒家比喻成粮食店;把佛家比喻成百货店;把道家比喻成中药店,那么,易经就是超级市场。它几乎成了中华文化的集散地,中华文化的任何一个支脉,都可以从它那里找到根,并且可以藉此证明自己对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我们姑且不论此种比喻是否恰如其分,至少说明易学文化与儒、道、释文化各司其职,共同维护着中国这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民族繁荣、历史厚重的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是巨大而又深刻的。用之于政治,可以治国安邦,譬如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都是内用黄(帝)老(子),外施儒术的结果;用之于经济,可以富国强兵,譬如管仲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就是阴阳文化和道家哲学的实践结果;用之事,可以百战百胜,譬如中国的军事家,从孙子到诸葛亮,都是阴阳学家;用之于个人,可以修身养性,譬如老庄的“无为”哲学,贯穿于中华文化始终,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士大夫,或者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实践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条;用之于社会,可以安居乐业,譬如儒家的天命论,一向被统治者奉为正统,道家的无为观,一向被统治者视为至宝,就是因为它们一贯提倡知足常乐,使人人在社会上自安,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的安定;用之于科学,可以见微知著,譬如许多科学家的发现与发明,都曾经受到易经文化的影响,西方人莱布尼茨的二进位制的发明,美籍华人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发现等等,都有《易经》的影响;用之于艺术,可以美轮美奂,譬如中国水墨山水绘画的写意和抒情,中国书法艺术的出神入化,都曾经和正在陶醉着无数的世界名人;用之于设计,可以精美绝伦,譬如中国古代的浑天仪、司南等等,都曾经使世界历史为之倾倒……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和妙用,用它来解释宏观世界,可以知道,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用它来阐述微观世界,可以明白,一尺之捶,日截其半,万世不竭。 中华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也同样是巨大的。我们先来看西方的哲学,黑格尔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这位大哲学家在他的自传中就承认,他所创造的“正反合辨证逻辑定律”,正是得自中国《易经》的启发。并且在《哲学史讲演录》上,赞叹《易经》说:“《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据说,这位西方哲学家后来曾经感叹地说,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完全学透中国的《易经》!列宁曾经指出:“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研究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见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在这里不仅是对哲学家黑格尔的尊重,也说明了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科技的重要作用。 不仅仅是哲学,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中华文化也仍然具有无穷的魅力。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曾以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饮誉全球。他对中华文化不仅仅是情有独钟,而是如醉如痴,他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王国里,已经穿行了很久很久,其贪婪程度,不亚于一头饿极之牛猛然闯进麦苗青青的田园。李约瑟,这位英国剑桥大学岗维尔和凯厄斯学院院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研究莱布尼兹的二进位制数学与中国《易经》的相互关系后,对《易经》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我们看到他(莱布尼兹)的关于代数语言或数学语言的概念也是受到中国的影响,正如同《易经》的排列系预示二进制一样。”同时,他对易经卦象用于练丹术极为倾心,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特辟十二消息卦与纳《周易参同契》、外丹说与丹术等章节进行论述。李约瑟博士以自己的实践,对中华文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一座富有的金矿。 也不独自然科学,在艺术与设计领域,我们仍然可以见到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力。我们在前面章节中已经提到过的,在西方艺术设计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包豪斯,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包豪斯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中国的老庄学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把老庄哲学,应用到教学和设计实践中去。有一个曾经在包豪斯的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就是瑞士画家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伊顿是包豪斯最重要的教师,他的主要成就是,设计并推出了包豪斯的初步课程。这个初步课程的首要目的在于,把每个学生内心沉睡着的创造潜能解放出来。约翰·伊顿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在其教育实践中,引进了老庄的哲学思想和道教的气功修炼。伊顿给学生讲中国的老庄哲学思想,经常引用《老子》“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谈谈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认识

谈谈你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认识 传统文化,作为千年流传下来的东西,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我们如何使他们能够很好的被继承、被利用。这些传统文化,是在中华千百年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可以找到很多利用他的位置,传统文化艺术可以衍变成为新的设计元素,为我们现代设计服务。 一种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人类的精华,它不是虚无缥缈或不痛不痒的东西,是因为它能引导人类洞察自身和世界,并为人类带来实在的幸福和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体现在这样的智慧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颗心。一颗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心,一颗圆明透澈的心,一颗自利利他、自立立人的心。 现代设计是很庞大的,主要想从这几个设计事例来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和如何理解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主要是培养我们一种对待现代设计的思维方式,这些设计方面的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价值,以设计者再认识传统文化为目的,但不是全部,我们不仅要利用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而且要给传统文化找到一个很好的出路,来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也要使我们的设计人员在个体差异下有各自不同的思想行为,使设计者之间的思维偏差和倾向所导致的不同的思维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传统文化的利用在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开发上至关重要。对事物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要逐步找到事物的规律并对事物的认识逐渐深化。成熟的设计师是有着在普遍中寻找个体特性的能力,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具有从表体看到事物的基本形式的能力,这个过程需要的就是经验的积累,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现代设计,现代主义设计,通常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又称为“技术美”,或“机器艺术”。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浅析中国设计人与中国传统文化

浅析中国设计人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 在面临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生态型室内设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建设并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室内空间设计成为了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室内空间设计的案例,对生态型室内空间的设计原则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室内设计、节约资源、生态 1、现状分析 现阶段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着森林破坏严重、土地资源丧失、全球气候变暖、大气质量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类无节制地征服、掠夺自然,给整个世界造成极大的破坏,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一系列的严酷事实促使人类对过去的行为进行思考和反省,也正是在当今这样的一种氛围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大自然并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改造的客体,而是一个有着自己客观发展规律的有机整体。人类为了自己的明天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大自然建立一个发展的、融洽的关系,建立一个和自然结合良好的具有生态循环的人居环境已成为一项迫切任务。因此,地球上许多国家推出了一系列以生态概念为主题的“生态计划”、“生态建筑”之说,从多方位、多角度探索着符合“生态”要求的环境设计。 近几年,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生产活动的环境质量, 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大多数时间是在室内度过,那么,如何让室内生态起来, 设计创造出既有艺术性, 又能满足功能的要求, 同时具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室内环境空间, 将是社会发展提出的重要课题。室内生态设计在注重舒适、美观的同时更强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并倡导循环利用。室内生态设计把生态思想引人室内设计, 扩展了室内设计内涵, 将把室内设计推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也必然会推动建筑业对地球资源的使用从消费型向可循环使用型转化。 2、案例分析 德国柏林国会大厦始建于1894年,原名帝国大厦,其在二战期间被严重破坏。德国统一以后,对该建筑进行了重新改建。柏林国会大厦的改建使人们对生态建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并进而达到生态平衡,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光源的利用 柏林国会大厦改建后的议会大厅与一般观众厅不同,主要依靠自然采光而且具有顶光,通过透明的穹顶和倒锥体的反射将水平光反射到下面的议会大厅,议会大厅两侧的内天井也可以补充自然光线,基本上可以保证议会大厅内的照明,从而减少了平时的人工照明。穹顶内还设有一个随日照方向自动调整方位的遮光板,遮光板的作用是防止热辐射和避免眩光。沿着导轨缓缓移动的遮光板和倒锤形反射体都有着极强的雕塑感,有人把倒锥体称为“光雕”或“镜面喷泉”。日落之后,穹顶的作用正好与白天相反,室内灯光向外放射,玻璃穹顶成了发光体,有如一座灯塔,成为柏林市独特的景观。 (2)自然通风系统 柏林国会大厦自然通风系统设计得也很巧妙,议会大厅通风系统的进风口设在西门廊的檐部,新鲜空气进来后经过大厅地板下的风道及充在座位下的风口,低速而均匀地散发到大厅内,然后再从穹顶内倒锥体的中空部分排到室外,此时倒锥体成了拔气罩,这是极为合理的气流组织。大厦的侧窗均为双层窗,外层为防卫性的层压玻璃,两层之间为遮阳装置,侧窗的通风既可以自动调整节也可人工控制。大厦的大部分房间可以得到自然通风和换气,根据空气的换气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每小时可以达到1/2次到5次。由

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 中的应用 姓名:贾重阳 学号:B0911042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设计不断的推陈出新,现代的设计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各行各业都涉及到了设计领域,现代的人们对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同时我们也想在现代设计中体现我们的传统文化,所以说传统与现代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即有传承性,又有超越性。现代设计是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大众传媒形式,它以多元化的形式尤以图形来表达一定的含义,并借助人们的视觉识别、联想等思维能力传达特定的信息。中国现代设计师可以从中国传统元素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和借鉴,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材料、风格等元素融合到设计理念之中,使现代设计作品既具有强烈的现代性,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现代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创造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 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到现代设计当中,不是将其简单的再现,而是以传统文化来丰富和拓展现代设计的创作思维,设计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国际性的现代设计作品。 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中国结演变而来的,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着信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而又迅达畅通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简单的符号语言中包含着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作为企业的标识,在树立品牌形象的同时,不仅传递着一种信息也传承着一种文化。 此款座椅,是以明清家具圈椅为蓝本演变而来,设计者经过对其造型、结构、线条的深入理解,以自己的设计理念表达出来。 在当今的现代设计中融人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符号,也成为现代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潜质的一种趋势。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的过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华的过程,借鉴

传统文化对现代设备产品设计的影响

传统文化作业 pc 学号:1500420115 姓名:吴霜传统文化对产品设计影响

传统文化对现代产品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从建立到繁荣昌盛一步一步走来,不断沉积凝练形成的具有一个国家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当今社会,一个国家要在世界上立足,必须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于是传统文化在当今的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文明是非常强大和兴盛。中国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不仅赢得了世人的关注与尊重,也唤醒了世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重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大势下,中国要完成从有形的“中国制造”到无形的“中国创造”的跨越式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设计的创新,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于工业产品设计中又是一个创新的渠道,使“中国创造”更具特色、更具民族性在观念、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借鉴和发展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传统,建立多元的文化格局,已成为各个领域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平面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也不例外,浏览和揣摩当代的平面设计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些优秀作品之所以成功,往往是与其恰到好处地运用传统图形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作品,既能体现出现代平面设计的观念与时尚,又能折射出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充分的继承与创新了传统图形,显示了传统图形与现代平面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 传统图形主要是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的流传甚广的图式,

它包括了石器、彩陶、青铜器、漆器、雕刻或具有传统意味的其它物体等等。 在传统文化中在现代产品中比 较常见的就是青花瓷 青花瓷介绍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 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 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 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

设计与传统文化

摘要本文立足于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图形意念、形式节律、色彩风格等几个方面中发掘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与当代包装设计相结合,寻求中国包装设计的发展之路。 包装设计是艺术设计的一种形式,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语言、传统、道德、法律和艺术的综合体,是经过长久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任何民族的设计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在中国当代包装设计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西方文化对我国包装设计的冲击下,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其优秀而丰富的精神内涵,把握和坚持包装设计的文化性,将传统的文化理念与现代的设计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寻求中国包装设计的风格与特征,明确其发展方向。 1、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先人留下了博大的文化遗产,是东方文明的代表,与西方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共同组成了人类文明的两大主干体系。 西方受古希腊原子论的影响,擅长理性的分析演绎、排列组合,讲究个体性,间断性,所以他们的绘画运用几何学的焦点透视,追求真实的再现。研究色彩也是先分解,分析其光谱、波长、振幅等,然后进行理性的搭配组合,创立色立体,将配色系统化、数理化。 而中国受儒、道思想的影响,擅长感性的、辩证的思维方式,重归纳、综合和感性的直觉与顿悟,讲究有机的辩证统一,讲究整体性、连续性、统一性。中国人表现山川园林,运用的是散点透视,追求对自然的感悟与表现。对色彩的研究注重人文因素,根据中国哲学的阴阳五行,把赤、黄、青、白、黑定为五方正色,与方位、季节、神灵、情欲、味觉、音域等联系起来。 中国的自然哲学强调阴阳平衡,“天人合一”,注重感受自然,适应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西方文明强调的是改造自然,人是自然的主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片面的追求物质利益导致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紧张,使人们认识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的哲学观、人文思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崇。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包装设计的启示 中国传统艺术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追求的是意境,强调的是神似,追求抽象的形式美,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揭示,以“神”达“意”,讲究“离形取意,得意而忘形”。中国京剧中没有复杂的舞台布置,除了简单的一桌一椅,别无他物,可以表现厅堂、书房、金殿,也可以做床、做山,桌椅具体指什么,要看演员的表演,用简捷,概括的形式来表现象征事物。再如中国画中,寥寥几笔,便可将事物表现的淋漓尽致,齐白石提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所主张的“不似正是为了似”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神似”而进行的概括与取舍。中国画中讲求“借物抒情”,画梅、兰、竹、菊,不是单单为了表现自然景物,而是来借喻君子的气节,以具体的形象表现虚无的感受,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艺术追求的更高境界。在包装设计的器形设计中,怎样摆脱自然形象的束缚以概括简练的造型来表现形式之美。如香水瓶优美的曲线,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女性的柔美,体现浪漫与温馨。光滑而挺拔的饮料瓶设计,给人以运动与速度的联想,这都与传统艺术中的舍“形”而取“神”有着相通之处。 中国的传统图形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由于在传统造型的背后所呈现的美好喻意,形式上受儒、道思想的影响,追求“丰富,完满之美”“空灵脱俗之美”“天人合一”的境界,并讲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象汉代的瓦当,所体现的灵动,飞腾,旋舞之美,盛唐的花鸟纹饰所呈现的华贵、丰腴、充实之美,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蓬勃的朝气,是社会自信、开放、繁荣的体现。传统图形把自然景物人格化,理想化,运用诗意的联想,用想象来弥补现实的不足,“龙凤呈祥”“鸳鸯戏水”来比喻美好姻缘,幸福和睦。“祥云”“如意”象征平安的竹子、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 摘要 近些年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因其成为一种传播民族灿烂文化的使者,吸引了全球众多设计师的目光。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注重对作品神韵、韵味的内心体验,强调艺术品给人的内在感受。这种文化精神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偏重于品位型的。很多国外的设计公司已经把今后几年的设计方向定位在中国元素上,以现代审美的全新视点去审视传统文化,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伸其“意”,传其“神”。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把握中国的人文精神、社会道德和时代潮流,结合当代的社会需求,寻求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的融合,让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方面中的表现与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字:现代设计,传统文化,设计元素 1 序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在设计风格上回归传统。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在设计中的回归,不是在设计上对传统图案的简单引用,而是升华为对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中国艺术注重对作品神韵、韵味的内心体验,强调艺术品给人的内在感受。这种文化精神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偏重于品位型的。 1.1元素的寓意 所谓元素,就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凝结着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元素”。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传统的道德观念、宗教文化、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模式等。中国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能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承载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既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也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比如自然风格元素,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等;动物风格元素,熊猫等;建筑风格元素,紫禁城、长城、敦煌、苏州园林等;文化风格元素,国画、脸谱、京剧、印章等;宗教神话风格元素,观音、如来佛、龙、麒麟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

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简约设计的融合

西安数字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简约设计的融 合 院、系:_________________ 学科专业:_________________ 学生:_____王燕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10月

目录 1引言 (5) 1.1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5) 1.2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5) 1.3传统与现代美学及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 (5) 2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 (6) 2.1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深远,博大精深 (6) 2.2中国传统文化是简约主义在中国的现代得以迅速流行的重要思想 基础 (6) 2.3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7) 3简约主义设计 (7) 3.1简约注意在欧洲的深远意义 (7) 3.2现代简约主义 (8) 3.3现代简约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拥有着共同点 (8) 4现在我国室内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8) 4.1新材料运用到当今社会彰显胜过的多样需求 (8) 4.2新科技、新材料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 (9) 5中国传统元素正在与简约主义进一步有机的融合 (10) 5.1强调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10) 5.2传统文化与现代简约设计相融合的室内设计 (10) 5.3室内设计的真谛 (10) 6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简约设计的融合 摘要 室内设计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不是孤立和对立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这里的互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会对现代文化产生影响,现代文化也会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影响,使得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互相融会和整合,最终使得我国的现代室内设计更加趋于完善。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普遍存在的特征性、符号性为出发点,诊释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神韵与魅力,使之同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相互融合,并结合设计符号学理论,将西方的简约主义与中国传统丈化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扬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与创造性。 关键词:传统室内设计简约简约主义设计融合

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告创意

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告创意 年级:大三专业:广告学(专升本) 学号:5122612015021 姓名:汪洋 摘要:现如今国内越来越受到西方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渲染,形成了一些新的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以其应有的文化内涵影响着国人。如何在当代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有富有新意的广告创意?在世界日益多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带有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广告该怎样通过何种方式开创新道路?本文通过对中国广告创意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广告创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广告创意,中国,传统文化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商家的竞争越来越突显,而广告是在商业营销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好的广告创意,会带给人们强烈的震撼感。因而,广告的创意就应该展现出必要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罗列万千,但在当今,怎样运用传统文化设计出经典的广告,是我们需要思索的问题。 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他们自己的饮食文化,中国也不意外,使得培养出如今的“世界尝尝中国的味道,思念水饺”还有湾仔码头,三元食品,等等很多的食品制造产商。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了这一习俗的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目前,全世界各大城市基本都有了不同规模,不同风味的中餐馆,主意也都分外红火。“吃在中国”已成为天下人的共识,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黄焖鸡米饭本来是源自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的汉族传统名吃,却广受欢迎,2010年以来,在饮食行业,众多的黄焖鸡米饭店铺的加盟,并且汇集了一大堆的食客流连忘返,真让人惊叹不已。 明朝时期,八大菜系逐渐形成。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渐趋形成[1],对今天饮食文化的影响是颇为巨大的,饮食还从侧面反应了当时的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