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控制渠道把握渠道主导权 -以国美和格力为例

如何控制渠道把握渠道主导权 -以国美和格力为例

国美家电的市场定位

国美电器公司的市场定位 调查地点:国美电器-北太平庄店 调查对象:赵宝民(总经理) 具《2006年国美电器发展方略》中显示,国美将2006年的市场定位于网络布局、价格、服务营销三方面。 市场定位一:网络布局细化管理 具《2006年国美电器发展方略》显示,根据北京市场家电零售额和现有规模的家电卖场年销售额的对比,北京家电连锁卖场的份额应在150家左右,而目前北京家电市场的门店仅仅超过百家,所以就现阶段来说市场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但2006年,北京家电连锁店预计超过200家,势必撑破这张‘家电网’。尽管如此,国美依然不会放松网络布局。目前,北京国美拥有门店40多家,到2006年五一之前国美的目标是60家。但国美不是盲目扩张。面对日渐饱和的家电市场,只能用‘优胜劣汰’来解决。在《2006年国美电器发展方略》中,我们了解到“关于门店布局,三环外和郊区门店的建设将是下一步的重中之重。”据赵总透露,国美在进行门店选址的时候要进行相当复杂的公式运算,其中涉及了9大指数:常住人口数量指数;人均居住面积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交通便利指数;物业形象知名度指数;营业面积指数;营业楼层指数;人流量指数;促销面积和广告面积指数;其他如停车位指数等等。“经过全国400家门店的验证,这套选址公式虽然复杂但却行之有效,是保证国美与供应商伙伴共赢的基础。”因此,要加快国美门店布局,实现市场细化经营将成为北京国美提供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 市场定位二:保持价格杀手的威力 价格在市场定位中,非常重要,亦非常敏感,现分述如下: (一)价格定得高,顾客便会流失。 (二)价格定得低,公司的边际利润(毛利)会下降,商户便需加快销售才能维持合理利润。 (三)价格反映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顾客对该商品的用法和看法,交换价值体验了某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稀有性、竞争力及增值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0元店的出现,反映低价可提升购买欲。 国美作为家电行业的领头羊,有责任和义务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优质的购物环境,而高标准的购物空间也是零售终端的发展要求,可以说,家电行业价格的趋于白热化已成不争的事实,旗舰营销国美势在必行。“价格也一直是国美最硬的杀手锏。国美的目标是继续保持价格杀手的威力,确实做到全市最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美总部近期新成立了定价中心,其目标就是要随时掌握市场价格,保证国美的商品价格比竞争对手低,做真正的低价杀手。

国美案例分析

现代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国美战略分析 目录 第一章国美背景介绍 (1) 第二章国美战略环境分析 (2) 2.1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 2.1.1 政治、经济环境分析 (2) 2.1.2 社会、技术环境分析 (2) 2.1.3 行业环境分析 (3)

2.2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 2.2.1 国美的优势 (3) 2.2.2组织管理体系 (4) 第三章国美当前战略存在问题分析 (4) 3.1国美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4) 3.2国美改革方向 (6) 第四章国美战略方案制定分析 (6) 第五章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国美背景介绍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GOME),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一家以经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在2013年,国美门店总数(含大中电器)已经达到1063家,覆盖全国256个城市;同时国美还有542家非上市公司,并且在2006年成功收购上海永乐生活家电、2007年并购北京大中电器之后,成为国内家电连锁企业中门店数量最多的一家;销售额曾多次占据中国连锁百强之首,睿富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曾评定国美电器品牌价值为553亿元,是家电连锁零售第一品牌。在二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国美电器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营理念;塑造了“谦虚的行业领袖”、“成本控制专家”、“消费行家和服务专家”、“供应链管理专家”的品牌形象;形成了“选、用、育、留并重”的人才战略,并始终秉承着“成就品质生活”的企业文化。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无数的挑战。国际经济局势动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各个企业都面临着经营模式的转变,内需消费拉力减低,产品的高度同质化,营销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企业间竞争进一步走向白热化。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国美家电集团作为全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从1999年至2006年间,成功实现了其跨区域连锁的经营模式,并逐渐走向国际。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国美电器形成了独特的商品、价格、服务、环境四大核心竞争力;所经营的商品几乎囊括所有消费类电子产品;大单采购、买断、包销、订制等多种营销手段,保证了国美家电的价格优势;以“彩虹服务”为代表的售后服务体系是国美电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精品旗舰店的推出为消费者提供了放心、满意、舒适的购物环境。在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国美家电的单店数量急剧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技术和管理的发展速度将滞后于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 国美电器的收入来源不仅包括销售盈利,还包括供应商返利和其他业务盈利。长此以往,这种盈利模式使得国美的利润来源中,取自供应商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挤压供应商的利润空间的局面。国美利用其为行业龙头的优势,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随着苏宁等其他电器销售品牌的发展以及供应商自身销售渠道的拓宽,国美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优势减弱,主要表现之

国美电器营运资金管理案例分析

南京邮电大学现代管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国美电器营运资金管理案例分析 学号:1013091836 姓名:李希 时间:2013年12月 指导老师:殷群教授

国美电器营运资金管理案例分析 李希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1013091836)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多数企业以加强其营运资金管理为途径,挖掘其内部发展潜力来提高竞争力。本文以国美电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营运资金管理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运用现代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与方法——“三控政策”(控制应收账款、控制存货以及控制应付账款)对国美电器的营运资本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其营运资本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对如何提高其营运资本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美电器;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 案例背景 国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的第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2004年6月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港交所股票代码:0493),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2009年,国美电器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截至2012年,国美电器在北京、太原、天津、上海、深圳、青岛、广州、香港等城市设立了42个分公司,及1049多家直营店面,零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250个城市。 国美电器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引领家电消费潮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国美品牌得到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国美集团空调复合增长一直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并持续稳居空调市场销售份额第一,是中国空调渠道的第一渠道。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国美电器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国美电器正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加速企业发展,力争成为备受尊重的世界家电零售行业第一。 目前中国家电零售连锁行业的竞争已进入深层次的竞争阶段,行业已经基本完成规模扩张和有效整合。而营运资本与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直接取决于其对营运资本的管理能力。国美电器在国内家电零售连锁行业中具有代表意义,因此对国美电器的营运资本管理状况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营运资金管理 国美电器之所以能够“既赚规模又赚利润”主要在于其高效的渠道管理,作为连锁零售企业,这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渠道管理中,营运资金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环。 2.1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营运资金,也称营运资本,是指用于支持企业流动资本的那部分资本,一般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来表示,是企业维持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净额。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

国美电器市场定位

国美电器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一:网络布局细化管理 具《2006年国美电器发展方略》显示,根据北京市场家电零售额和现有规模的家电卖场年销售额的对比,北京家电连锁卖场的份额应在150家左右,而目前北京家电市场的门店仅仅超过百家,所以就现阶段来说市场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但2006年,北京家电连锁店预计超过200家,势必撑破这张‘家电网’。尽管如此,国美依然不会放松网络布局。目前,北京国美拥有门店40多家,到2006年五一之前国美的目标是60家。但国美不是盲目扩张。面对日渐饱和的家电市场,只能用‘优胜劣汰’来解决。在《2006年国美电器发展方略》中,我们了解到“关于门店布局,三环外和郊区门店的建设将是下一步的重中之重。”据赵总透露,国美在进行门店选址的时候要进行相当复杂的公式运算,其中涉及了9大指数:常住人口数量指数;人均居住面积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交通便利指数;物业形象知名度指数;营业面积指数;营业楼层指数;人流量指数;促销面积和广告面积指数;其他如停车位指数等等。“经过全国400家门店的验证,这套选址公式虽然复杂但却行之有效,是保证国美与供应商伙伴共赢的基础。”因此,要加快国美门店布局,实现市场细化经营将成为北京国美提供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市场定位二:保持价格杀手的威力 价格在市场定位中,非常重要,亦非常敏感,现分述如下: (一)价格

定得高,顾客便会流失。 (二)价格定得低,公司的边际利润(毛利)会下降,商户便需加快销售才能维持合理利润。 (三)价格反映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顾客对该商品的用法和看法,交换价值体验了某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稀有性、竞争力及增值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0元店的出现,反映低价可提升购买欲。 国美作为家电行业的领头羊,有责任和义务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优质的购物环境,而高标准的购物空间也是零售终端的发展要求,可以说,家电行业价格的趋于白热化已成不争的事实,旗舰营销国美势在必行。“价格也一直是国美最硬的杀手锏。国美的目标是继续保持价格杀手的威力,确实做到全市最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美总部近期新成立了定价中心,其目标就是要随时掌握市场价格,保证国美的商品价格比竞争对手低,做真正的低价杀手。 经理说:“国美的价值观不仅仅是价格的评议,更重要的是创造价值。”国美是有创造性的。可以说,当年由国美摸索出的与厂商的合作规则以及服务规则等,都已经成为了目前整个家电连锁行业的标准。“甚至每年的订货期,竞争对手都等着国美先签,看看国美有没有新的合作模式可供他们学习和效仿。”。市场定位三:买、送、修一包到底的服务 在商业竞争加剧的今天,国美仍为开店而谋划,其后定有强大的后台运作来支持,我们可以说国美的后台已经极其完善,在保证国美京城所有门店正常运作的基础上,绝对有能力来支撑未来发展。具业内人

国美模式分析

国美模式分析 一、国美公司简介 成立于 1987 年的国美电器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以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曾一度在全国280 多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1200 多家,旗下拥有国美、永乐、大中、黑天鹅等全国性和区域性家电零售品牌。2003 年、2006 年国美电器相继在香港、澳门开业,目前在两地已拥有17 家门店,迈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国际化第一步;2004 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2007 年1月,国美电器与中国第三大电器零售企业永乐电器合并,12 月,全面托管大中电器;2008 年3 月,控股三联商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连锁零售企业。集团拥有员工(含门店促销员)20 万人,每年为国家上缴税收超过20 亿元。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成立二十多年来,集团业务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二、国美经营模式概述及分析 ㈠、经营模式概述 国美通过二十年发展,建立了三根链条的混业公司集团模式: 第一链由电器零售和房地产企业构成,这是经营获利的实业基础。这个链条以鹏润房地产、国美电器为主; 第二链由从事内部资金调配的投资企业构成,这是公司集团内部现金流动的平台。链条以鹏泰投资、鹏润投资、国美投资为主; 第三链由从事资本运作的上市公司构成,承担放大公司集团经营实体财富效应的使命。 这种实业加资本的方式,使得国美成为中国民间第一家金融、实业混业经营

的垄断巨头。而这种混业寡头企业模式,恰恰是西方成熟资本主义企业在经历了自由竞争、康采恩、价格联盟、托拉斯垄断之后的最新模式。 ㈡、国美经营模式特点一:类金融模式 所谓的类金融模式是指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现金交易的同时,延期数月支付上游供应商货款,这使得其账面上长期存有大量浮存现金,并形成“规模扩张→销售规模提升带来账面浮存现金→占用供应商资金用于规模扩张或转作用→进一步规模扩张提升零售渠道价值带来更多账面浮存现金”这样一个资金内循环体系。 浮存资金 占用供应商资金用 于规模扩张或专做 他用 规模扩张

国美电器经理岗位职责

国美电器经理岗位职责 一、对本部门经营工作负全责,制定落实销售计划及毛利计划,并及时向总经理汇报工作。 二、负责对员工的管理及考核,制定奖惩办法和各项管理制度,并组织贯 彻落实。 三、组织市场调研工作,及时发现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保持正确的经营方针。 三、掌握库存情况,提高资金使用率,加快资金周转,杜绝不合理的费用开支。 四、妥善处理售后服务工作,负责接待地方政府部门的各项检查工作。 五、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六、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保持与员工经常性沟通,增强队伍的凝聚力,调动 员工的积极性。 国美干事岗位职责 一、在营业厅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工作。 二、负责营业厅的人事营理,如考勤的上报,员工提成、奖励计算等,对卖场商品价格进行监督核实。 三、负责营业厅的各项统计工作。 四、负责分管营业厅的文件和对文件资料的管理。 五、接听顾客的投诉电话,并及时转述给门店经理或营业厅经理。 六、负责接听公司各部门各单位的电话,及时进行汇报或处理。 四、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国美电器业务经理岗位职责 一、负责参与讨论并制定商品的进、销、存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严格把握自进商品货源渠道,负责对进货品种、数量及价格进行调查统计,报门店经理审批,并负责监督执行。

三、负责与厂家和供货商保持经常联系,随时掌握其销售体系的变化,及时向门店经理汇报。 四、组织实施促销活动,策划日常的宣传广告。 五、广泛收集市场信息,进行汇总、分析。 六、掌握每日残次品情况,负责及时处理,减少残次。 七、对业务员的工作及业绩负责考评。 国美电器业务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商品的进、销业务,积极配合经理完成任务指标。 二、收集市场信息,及时向业务经理汇报。 三、熟练掌握商品的价格、型号、功能,努力开发新产品、新市场。 四、负责办理具体业务工作,参与业务谈判。 五、掌握部分商品的进、销、存情况,协助业务经理调整库存,制订销售政策, 组织促销活动,制定进货计划,并及时退换残次商品。 六、负责建立管理客户档案,并保存有关业务文件。 国美电器营业厅经理岗位职责 一、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提高营业员的工作水平。 二、协助解决、处理顾客投诉等售后服务问题,维护公司声誉。 三、熟练掌握包销商品的进价、销价、功能及各种促销政策,以便指导销售。 四、检查组长对本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卫生、样机陈列、商品维护、营业厅纪律等)发现违规行为可依据公司有关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五、结合市场情况及消费者需求,提出经营建议。 六、监督营业员、促销员对样机及附件做好保管、登记工作。 国美电器营业厅副经理岗位职责 一、协助营业厅经理进行营业厅日常管理工作。 二、组织开展营销活动,负责日常的商品宣传工作(POP制作,条幅张贴宣传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因一场控制权之争而倍受关注。争斗主要围绕创始人兼大股东黄光裕与职业经理人陈晓而展开,并牵连出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大股东在公司的地位、外来资本介入、创始人保护、职业经理人角色及信托责任等争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会走向吸引资本入股、扩大股权结构这条道路。随着股权结构的不断丰富,现代企业制度也会逐渐健全。 职业经理人、外来资本都将被引入,企业经历着改革转型,创始人面对着控制权减弱的过程。企业发展过程中,同时与创始人的利益也产生冲突。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大股东和职业经理人往往在控制权这个层面上发生纠纷。最近,被称为中国商业史上极具典型案例的国美控制权之争,其间由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和职业经理人陈晓之间的“黄陈”之争,非常值得分析和反思。 本文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研究的案例是国美电器(股票代码:0493,股票名称:GOME)。采用案例介绍——案例问题分析——案例启示分析的结构对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进行了研究,归纳得出结论。通过对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这一案例,分析以国美电器为代表的民营公司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对我国众多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关于上市民营企业的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些控制权之争的背后,都有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控制权之争的方式进行分析,结合国美电器的实例,对控制权斗争反应的问题进行梳理,为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提供有利的补充和借鉴意义。 国美控制权之争反映了中国民营企业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风险,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离不开吸收外来资本,离不开创始股东分散股权等问题。民营企业应对这些转型风险,有赖于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发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存在的问题,真正改善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相互制约;有赖于鉴别外来资本投资目的,选取与企业长远目标一致的外来资本;有赖于创始股东适当保护自身的权益。国美控制权之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开始重视转型风险,国美控制权之争像是一面刚被擦过的镜子,让镜前的民营企业家们猝然看清了自己及周围的环境。可以说,国美之争本身对于

国美案例与分析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之国美股权之争 一国美股权之争的过程及结果 2006年7月国美收购陈晓的“永乐”,家电业“老大”和“老三”的结合,让陈晓和黄光裕走到一起,陈晓担任“新国美”总裁。黄光裕曾公开说,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总裁人选。 2008年底~2009年初黄光裕因经济犯罪被调查,陈晓被推至前台,才开始有了实权。但由于黄光裕案的不明朗,陈晓本人及国美管理团队,依然保持着对黄光裕的敬畏。 不过,黄光裕被羁押之后,多次给国美管理层发出指令,通过强调其个人在国美的地位,要求国美采取有利其个人和减轻其罪责判罚的措施。但方案没有被采纳。 2009年6月陈晓成功引入贝恩资本,救了国美却伤了黄光裕。一位知情人士说,即便当时二人有矛盾,也没公开化,引入贝恩,是黄、陈二人决裂的直接诱因。 2009年7月包括陈晓在内,105位国美管理层获得总计3.83亿股的股票期权。黄光裕得知后对董事会很不满,并要求取消激励机制,但没有被采纳。 2010年5月在国美股东大会上,黄光裕连续五项否决票,否决委任贝恩投资董事总经理竺稼等三人为非执行董事的议案,但遭到董事会否决。矛盾至此公开化。 2010年8月4日,黄光裕一封要求召开股东大会罢免陈晓等职位的函件,正式拉开国美控制权之争的大幕。 2010年8月黄光裕独资拥有的Shinning Crown向国美电器发函要求召开股东大会并撤销陈晓、孙一丁的职务。时隔一日,国美董事局就驳回了黄光裕这一要求,并且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起诉讼,控告黄光裕在2008年一月二月前后的违规行为。事情发展至此,“黄陈”两人已正式决裂,再无挽回余地可言。 2010年9月28国美特别股东大会在香港铜锣湾富豪香港酒店举行。 国美大股东黄光裕方罢免陈晓董事会主席动议未获通过,黄光裕胞妹黄燕虹及私人律师邹晓春未能当选执行董事,陈晓将继续掌舵国美 国美股权与控制权之争 国美电器2010年8月5日宣布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任执行董事黄光裕进行法律起诉,针对其于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被指称的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行为寻求赔偿。而黄光裕方面则呼吁投资者支持重组董事局。2011年3月9日,国美电器宣布陈晓辞去公司主席、执行董事职务,大中电器创办人张大中出任公司主席及非执行董事。 矛盾演变 起因 国美股东会之乱大股东否决贝恩董事 在贝恩投资入股国美电器8个多月后,在国美电器正在走出危机恢复正增长的情况下,拥有31.6%股权的国美电器大股东在2010年5月11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突然发难,向贝恩投资提出的三位非执行董事投出了反对票。黄光裕狱中投票反对贝恩三股东依然连任由2008年中国首富黄光裕控制的两家控股公司,投票反对国美三位董事连任。但董事会一致同意推翻股东大会结果,重新任命竺稼、雷彦(Ian Andrew Reynolds)、王励弘三人继续担任董事。 激化 黄光裕要求罢免陈晓国美大战升级 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2010年8月4日晚间7时30分收到黄光裕代表公司的要求信函,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撤销国美现任副总裁孙一丁执行董事职务。至此,黄光裕与国美电器现任管理层的矛盾大白天下。 反击 国美宣战黄光裕 2010年8月5日晚间,国美电器(00493)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将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任执行董事黄光裕进行法律起诉,针对其于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被指称的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行为寻求赔偿。

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国美控制权的争夺案例

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国美控制权的争夺案例 摘要:以黄光裕和陈晓为主角的国美控制权之争,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影响深远的事件。国美事件涉及公司治理、经理选用、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范畴,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参考意义。本文对国美控制权之争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剖析,指出争夺董事局席位和股权比例是该事件的本质所在。最后,本文从委托代理机制下建立企业创始人保护机制、控股权的安全边际设置、职业经理人在情理法之间的抉择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国美控制权之争带给我们的启示。关键词:国美公司治理委托代理自律 国美控制权之争,震惊业内。最后,黄氏保住了第一大股东地位并成功地削弱了国美董事局权力,而陈氏保住了职位和面子,黄氏得实,陈氏得名,各有斩获和遗憾,辩证地看结果还是很理想的。更重要的是,抛开黄陈之争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国美控制权之争是研究公司治理实践的无比生动、鲜活和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涵盖公司治理、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品牌管理、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投资者关系、体系建设、人才选用、文化管理、伦理道德、经理人权利义务角色定位、商战博弈等企业管理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我国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操作实务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国美控制权之争始末 (一)黄光裕时代(1987.1—2008.12) 根据国美发展史,1987年,黄光裕怀揣仅有的4000元钱只身来京,艰难起步,在北京创立了第一家国美电器店,经营进口家电产品,由此揭开了国美辉煌的发展史。1987年7月11日,国美率先在《北京晚报》刊登中缝报价广告,借助广告这一当时先进的创新营销手段引导顾客消费,走出了坐店经营的传统模式,国美也赢得了“中缝大王”的称号。 1993年,国美学习国外先进连锁经营模式,成立了总公司,各门店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开始连锁经营、统一管理。 1999年,国美电器率先走出北京,在行业内首次迈出了异地连锁的步伐,吹响了发起全国性商业战争的号角,最早最成功地实现了跨区域连锁经营,并长期保持先发优势。在家电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过程中,国美电器抓住机遇,以“薄利多销,服务当先”为经营理念,将超低价格视为制胜的法宝,同时开展包销定制等经营创新,所到之处迅速掀起降价风暴,被誉为“价格杀手”,使“买电器,到国美,花钱不后悔”传播为家喻户晓的企业宣传语,在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促进了家用电器的普及和中国家电制造业的发展,摧枯拉朽般地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商业格局,推进了中国家电渠道的扁平化进程,国美高速发展的现象被理论界誉为“商业资本抬头”。依靠强大的商业逻辑,国美以薄利多销促使规模迅速增长,规模增长又反过来推动低价战略的实现,国美盈利模式类似于家乐福模式—即以通过向上游厂商收取渠道费用实现电器业务的主要盈利。2005年开始,国美在全国掀起并购狂潮,先后成功收购哈尔滨黑天鹅、广州易好家和中商家电、常州金太阳、上海永乐、北京大中、山东三联。 黄光裕在国美发展史中还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资本运作。2004年6月,国美

国美电器与苏宁电器对比分析

国美与苏宁的连锁经营对比 一.公司简介 1.1.国美电器 国美电器(英文:GOME )控股有限公司于1987年1月1日在百慕大注册成立,是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的全国性家电零售连锁企业。2004年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创始人为黄光裕,现任主席陈晓。自成立伊始,国美电器始终本着“创新务实、精益求精”的企业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得以蓬勃发展 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250个城市设立了40个分公司,拥有直营门店800余家和10万多名员工,年销售能力超过800亿元,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最大的经销商。 国美电器网上商城成立于2003年1月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网上家电销售平台。 2010年,国美以4800万元并购了库巴网,2011年4月20日,国美正式推出了其旗下的电子商务网站,即国美网上商城。 1.2.苏宁电器 1990年创立于江苏南京苏是江苏的简称宁是南京的简称)是中国3C (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是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截至2009年,苏宁电器在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00多个城市拥有1000家连锁店,80多个物流配送中心、2000多个售后网点,经营面积500万平米,员工12万名,年销售规模突破1000亿元。品牌价值455.38亿元,蝉联中国商业连锁第一品牌。名列中国上规模民企前三,中国企业500强第54位,入选《福布斯》亚洲企业50强、《福布斯》全球2000大企业中国零售企业第一。 2004年7月,苏宁电器(00202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凭借优良的业绩,苏宁电器得到了投资市场的高度认可, 是全球家电连

国美案例分析

国美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

现代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国美战略分析

目录 第一章国美背景介绍?1 第二章国美战略环境分析 (2) 2.1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政治、经济环境分析 (2) 2.1.2 社会、技术环境分析 (2) 2.1.3行业环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 2.2.1 国美的优势?3 2.2.2组织管理体系?4 第三章国美当前战略存在问题分析 (4) 3.1国美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4 3.2国美改革方向?5 第四章国美战略方案制定分析 (6) 第五章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国美背景介绍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GOME),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一家以经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在2013年,国美门店总数(含大中电器)已经达到1063家,覆盖全国256个城市;同时国美还有542家非上市公司,并且在2006年成功收购上海永乐生活家电、2007年并购北京大中电器之后,成为国内家电连锁企业中门店数量最多的一家;销售额曾多次占据中国连锁百强之首,睿富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曾评定国美电器品牌价值为553亿元,是家电连锁零售第一品牌。在二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国美电器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营理念;塑造了“谦虚的行业领袖”、“成本控制专家”、“消费行家和服务专家”、“供应链管理专家”的品牌形象;形成了“选、用、育、留并重”的人才战略,并始终秉承着“成就品质生活”的企业文化。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无数的挑战。国际经济局势动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各个企业都面临着经营模式的转变,内需消费拉力减低,产品的高度同质化,营销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企业间竞争进一步走向白热化。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国美家电集团作为全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从1999年至2006年间,成功实现了其跨区域连锁的经营模式,并逐渐走向国际。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国美电器形成了独特的商品、价格、服务、环境四大核心竞争力;所经营的商品几乎囊括所有消费类电子产品;大单采购、买断、包销、订制等多种营销手段,保证了国美家电的价格优势;以“彩虹服务”为代表的售后服务体系是国美电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精品旗舰店的推出为消费者提供了放心、满意、舒适的购物环境。在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国美家电的单店数量急剧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技术和管理的发展速度将滞后于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 国美电器的收入来源不仅包括销售盈利,还包括供应商返利和其他业务盈利。长此以往,这种盈利模式使得国美的利润来源中,取自供应商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挤压供应商的利润空间的局面。国美利用其为行业龙头的优势,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随着苏宁等其他电器销售品牌的发展以及供应商自身销售渠道的拓宽,国美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优势减弱,主要表现之一

管理学案例分析——国美电器集团

问题一:面对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国美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国美电器从全国加点连锁零售第一品牌到2012年亏损近6亿,甚至被媒体预言可能消失,暴露出国美集团经营模式的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无视环境变化,盲目扩张门店。 管理学理论中提到“环境”这一概念,任何一个组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环境中某些力量在管理者行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组织外部力量和压力带来的变化一直影响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正是对管理的挑战,一个组织如果不能及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很有可能失去在竞争中的优势从而失去先机,甚至出现被淘汰的危机。 组织的一般环境,即大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燃环境和国际环境等。任务环境包括顾客、竞争者、同盟者、供应商、运输部门、中间商与批发商、业务主管部门、税务财政部门以及企业所在社区等要素。纵观国美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从1999年到2006年短短7年时间,国美的规模已经实现向全国扩张并成功实现了区域连锁。然而在国美迅速壮大的同时国内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竞争对手也在快速成长,尤其是苏宁电器,2010年的数据显示苏宁的销售额已经超过国美,跃居中国零售百强企业榜首。面对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通常企业会采取扩张销售门店数量的形式抢夺销售量,国美在过去的5年里,通过快速自主开店、兼并收购等方式争取到现在的市场地位,然而由于门店扩大过于紧密并且已经远远超出了地区的负荷能力,因此在扩大的背后背负的是成本的增长远远高出利润增长的巨大包袱。对于国美来说,门店规模的扩大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好处,表面无限光鲜,实际内里不堪重负。 2、低价策略使得与供应商关系恶化。 国美过去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实施集中采购,统一采购,实现规模效应。由此建立起来的供销模式,摆脱了中间商环节,实现了低成本采购,从而将厂家的价格优惠转为自身销售商的优势,以低价格占领着市场。这样既可以避免厂家产品积压,又可以节省大笔宣传推广、产品促销和人员管理费用,以此达到进货越多,进价越低,销量越大,进货更多的良性循环。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电市场进入了完全的买方市场,家电厂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由利益共同体走向矛盾的双方。一些连锁渠道在未经厂家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把零售价降到了出厂价以下,严重打乱了厂家的价格体系。厂家虽然提高了销量,但是由于大量的促销使价格降低,使得厂商的利润更加微薄。国美电器的低价优势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对上游厂商的价格打压,这是一种典型的渠道终端行为的表现形式。众所周知的“格力事件”,就是因为格力不满国美电器擅自降低其空调价格,退出了国美电器卖场,两方关系就此恶化。从长远来看,国美电器的这种价格策略对整个产业链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弱化了上游生产厂商的整体盈利能力,迫使诸多厂商们纷纷自建渠道进行家电销售,以摆脱连锁卖场的控制,目前也变成国美有力的竞争者。国美与上游供应商矛盾的加剧,

国美电器营销渠道策略创新研究)

国美电器营销渠道策略创新研究) 西北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国美电器营销渠道策略创新研究学生姓名:王志论文编号:1XXXX年来,国美,苏宁,三联等大型家电连锁商场的崛起,更是让企业在渠道上力不从心。国内不少家电企业都曾尝试降低自己对连锁卖场这一渠道的依赖,但是往往收效甚微。家电生产企业亟需渠道改革。 本文将从营销渠道的基本理论着手,对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渠道理论的阐述进行了总结,同时介绍了渠道的基本类型和国内主要的家电生产企业的渠道模式。基于对国内多家家电生产企业营销人员和一些地区经销商的访谈.文章站在全局的高度,总结出了目前中国家电生产企业渠道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两种渠道创新的方法来解决目前渠道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也建议家电生产企业能够将目光集中在新兴电子商务上,从而开辟新的渠道。 关键词:家电经销商;营销渠道;创新 I Abstract

Gome Research Strategy Innovation of marketing channels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the core of the competition in the household appliance industry is price.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is market strategy is not in effect, what’s more, this strategy is easy to demolish brand. On the market, household appliances products tend to same, promotions are enhanced, and price wars continue, but household appliances manufacturers are still in trouble. Now the core of the competition has transferred to the channel. Channel is the steadiest gene in 4P.Most native household appliances manufacturers have pain in the channel problem, especially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for the growth of Gome, Sunning, and so on. They hope to decrease the dependence on the household appliances chain franchiser, but failed still. The channels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manufacturers need reform. This paper launches on the basic marketing channel theories, and summarize the newest views of experts in the world,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While learning the processing of the world household appliances industry development, we choose Japan as a comparative object, because at that time, Japanese social, economic environment is similar with China today. The author also communicated with some market workers and franchiser to know the real matter of China household appliance industry.

国美电器的赢下策略分析

国美电器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国美背景资料简介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企业公司。公司在百慕大注册,创始人为黄光裕,现任主席为陈晓。 国美是中国最大的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之一,旗下拥有国美、永乐、大中、黑天鹅等全国性和区域性家电零售品牌。国美主要以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成都、重庆、西安、广州、深圳等国内160多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地区拥有1200多家直营门店,近30万员工,年销售收入在1000亿元以上。 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4年中国连锁经营前30强中,国美电器以亿元位列第二,并再次蝉联家电连锁第一名;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5年中国连锁经营前30强中,国美电器以亿元位列第二,并再次蝉联家电连锁第一名,继续领跑中国家电零售业。2004年底,国美电器基本完成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一级市场的网络建设,同时扩展到较为富裕的二、三级市场,并制定了2008年实现销售额1200亿元的目标。 国美在过去几年的家电行业里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下表将我国与中国的家电市场规模及人均消费进行了比较: 家电市场规模及人均消费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家电规模仅为美国的44%,且人均消费及每家消费与美国的比例均低于15%,所以中国家电消费市场仍然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国美电器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大的优势及发展的空间。这在客观上为国美的发

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使国美电器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主要的份额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二、国美的经营管理 1、大型家电连锁的经营管理模式 在中国主要有五种渠道的销售市场:百货商场、专卖店、大型超市、网上商城及大型家电连锁。 只有大型家电连锁在当时较适合于国美的发展。它的全国性覆盖性较强且具有较高的物流分配系统,有专业销售能力和一定的售后服务能力等特点,就当时来说竞争优势比较明显,没有大型超市和网上商城存在的问题,却有其没有的优势。并且从宏观来看,当时的家电零售行业正处于新旧更替的时期,大型的家电连锁已经基本取代了百货商场柜台式及专卖店式的经营模式等其他四种模式,成为主要的经营模式。 国美在每个地区、每个门店的经营管理上都保留自己的特色,真正形成连锁模式。连锁经营是一种新兴的业态,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可以表现在一个企业经营的每一环节中,如生产、采购、研发、销售、售后等,对于家电销售业而言,它的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采购上。国美因其规模巨大的销售能力成为各个家电企业合作的首选对象,这样,国美便有了别的厂商不具备的规模优势。 连锁的经营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国美的销售规模和销售量,并降低了经营成本,降低了商品的销售价格,极大增加了消费者对国美商品的购买欲。国美的规模化经营调动了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比如:同一种型号的家电产品,在国美买要比其它大商场要便宜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在国美购买的任何一种产品,到任何一家国美的连锁店都可享受比别的商场规定时间还要长的换、退货服务,这种价格上的优势及优质的售后服务,是其他经营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案例分析——国美电器控股权之争

案例一: 国美电器2010年8月5日宣布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任执行董事黄光裕进行法律起诉,针对其于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被指称的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行为寻求赔偿。而黄光裕方面则呼吁投资者支持重组董事局。2011年3月9日,国美电器宣布陈晓辞去公司主席、执行董事职务,大中电器创办人张大中出任公司主席及非执行董事。 矛盾演变 起因 国美股东会之乱大股东否决贝恩董事 在贝恩投资入股国美电器8个多月后,在国美电器正在走出危机恢复正增长的情况下,拥有31.6%股权的国美电器大股东在2010年5月11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突然发难,向贝恩投资提出的三位非执行董事投出了反对票。 国美大股东黄光裕与董事局主席陈晓 冲突 黄光裕狱中投票反对贝恩三股东依然连任由2008年中国首富黄光裕

控制的两家控股公司,投票反对国美三位董事连任。但董事会一致同意推翻股东大会结果,重新任命竺稼、雷彦(Ian Andrew Reynolds)、王励弘三人继续担任董事。 激化 黄光裕要求罢免陈晓国美大战升级 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2010年8月4日晚间7时30分收到黄光裕代表公司的要求信函,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撤销国美现任副总裁孙一丁执行董事职务。至此,黄光裕与国美电器现任管理层的矛盾大白天下。 反击 国美宣战黄光裕 2010年8月5日晚间,国美电器(00493)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将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任执行董事黄光裕进行法律起诉,针对其于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被指称的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行为寻求赔偿。 格局改变 美国私募股权公司贝恩资本(Bain Capital LLC)将所持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GOME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Ltd.)的股权增至10%,稀释了身陷囹圄、力争控制公司的国美创始人黄光裕所持的股权。据国美周三向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提交的报告显示,贝恩通过将所持的国美电器债券转换为股票,从而增加了持股比例。此举令黄光裕的持股比例35.98%降至32.47%,黄光裕于1987年创建国美。 贝恩提高所持股权比例,正值黄光裕要求召开股东大会之际,他希望借此罢免国美现任董事会主席陈晓,并阻止国美通过动用增发20%股份的权利来进一步稀释他手中的股权。 贝恩将在9月28日国美股东大会上对上述两个议题投票。 因贿赂和贪污罪被判入狱14年、现正在服刑的黄光裕威胁称,如若不能赢得国美股东的支持,他将终止国美与其名下数百家门店之间的托管协议。 不过黄光裕也表示,可能会将其私有门店卖给国美换得股权,以增加对国美的股权持有比例。根据港交所的程序规则,黄光裕需要赢得投票股东中的简单多数票才能罢免陈晓。 已有好几家代表国美股东的顾问公司公开声称支持陈晓,他在去年年初黄光裕被捕之后稳住了国美电器的经营。风险管理机构RiskMetrics Group Inc.旗下的ISS周二说,相比黄光裕让其妹替代陈晓的要求,它更支持国美现任管理层。 国美股价收盘报2.30港元(合30美分),今年已累计下跌22%。 贝恩债转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