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项老师练功随感(一)

陈项老师练功随感(一)

陈项老师练功随感(一)
陈项老师练功随感(一)

陈项老师练功随感(一)

大家好,因为都是喜欢混元太极的,所以都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怎么练的,我怎么想的,我就怎么说。大家有什么看我说的不对的,或有什么问题,马上就提出来。我是知无不言,我知道的我一定说出来。言必由衷,我一定是发自肺腑的。真诚的跟大家交流。就这个事呢,本来我不应该说,没资格说。那天,秀茜说,你说说吧。正好小王也在那,她说,你说说吧。(也让)我说,我说什么?我不说,不能说,实在不能说。她(们让我)说,说:“说”。那勉为其难。非让说那就说说吧。后来一想,这也对,也应该说说。你怎么练的就怎么说。那就说说练功随感,就跟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样——不能说呀,不能说,实在不能说。非要让你说,就勉为其难。我就说一说。实际上是跟这个暗和。咱们从怎么练的说起,因为我原来也练了一些东西,从小也是喜欢这方面的东西。在创刊杂志的时候也写过一段小的文章,写的也是练功随感——《择名师,走正道》。确实是这样。练功首先是要找明白人练,看明白人怎么教,你这个明白人又怎么学;你学了,你又怎么练。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真心教,真心学,也真下功夫去练,那么天道酬勤的话就不是空话了,要在大家的身上体现了。所以说我们练功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思想,因为混元太极拳它不

是力气活,它是个意气活。“意气君来骨肉臣”,它是君臣的关系。如果你要“意气均来”,均,都到了身上,那骨肉发沉。这是从练功角度说。从练功上说完,又从思想上说。“意气君来”或者是“意气均来”,咱们给它翻译一下,骨肉发沉。这是第一个感觉。所以我们要有好的思想,要有我们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什么,凡是做事咱们一定要引经据典。我觉得它的基础是我们传统的古老的《道德经》。我们练功一定要有点哲学思想。有了这个,我们以什么为指导思想呢,混元。以混元的思想为指导思想,指导我们行功实践。那么我们就要弄清楚混元是什么。什么是混元?这个咱们一定要弄清,因为理通方法明,理通拳法精,理通功法成。天地人和,就是混元。“天地人和自混元”。混元它是什么呢,我理解混元是初始本元的东西,是根本的东西。那么我们练功,我们不要丢掉根本。不要本末倒置。首先这点我们弄清楚。那么我们知道了混元是根本的东西,是初始本元的东西,就行了吗?它还要有具体方法。我们终究是练功,身体力行,我们要进行行功实践的。我们的具体方法,实际上,你看我拿着这个,就是冯老师练功思想。具体方法已经在书里写上了——三性归一。眼为见性,耳为听性,心为勇性,三性归一是灵性。三性归一怎么归一?老子说:“有物混成,不知为何物”。“有物混成”,我们怎么去混成?这就需要方法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怎么去修身,怎么去

混成,怎么去三性归一?这点我们要弄明白了。不然我们没有下手的功夫,没有下手的方法。我之所以喜欢混元太极拳就是它的根本——内外合一。我们在练功的时候一定具体找到部位,说空洞的理论没有用,大家都是喜欢知道的就是怎么去练最好。练完了在你掌握了这个方法以后,你就知道了为什么要从虚无生一气,要从一物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成就万物昌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本元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我们练混元,有了这个好的思想,思想性就提出来了。那么咱们先说静的,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婴儿揭秘。那个揭秘就是我们练功的返朴归真的过程。所以我们练的时候我们要知道,练的主要部位就在男同志的前列腺前面一点的位置,女同志就在子宫口前面。大概就是这个位置。要从解剖学上不好坐标定位在哪,不好说的特别准确,大概就在那个位置。如果你不好下手的情况下,那你就找肛门上面一点。说到三性归一,首先要把眼为见性收回来,视而不见,就把神收回来了。在风景好的地点,平心静气的安静下来。把神收到两眉之间,两眼淡淡的一看,就叫凝神。入气窍,从祖窍经任脉送下去,眼神一定要随着下去。凝神入气窍是有路线的,把它搁到刚才我们说的这个位置。你搁到肚脐那里也行。搁在那里就等着它。这是精、气、神和练。不管你站着也好,坐着也好,躺着也好,这是静的。我们要用这种方法,完全是意的,把它收到丹田,凝

神入气窍就是神与气和的过程。守着它大概两到三分钟,慢慢的就把它淡化了。要死守是守不住的。淡化之后,知道身体在这就可以了,慢慢的静待其动。凝神入气窍的方法就到这了。有了好的思想,有了《道德经》的指导,有了根据,有了混元,有了冯老师的书上的理论指导,再有了方法,你就可以下手了。如果再具体一点,走到心脏的时候要把心气带下一些。这就和阴阳五行接上了,走到脾脏的位置,也要把脾气带下一些。搁在肛门上面这点。这叫:火入水中。等着它,慢慢会水火相济。心为火,到丹田也就是肾脏的部位,肾属水。这就是火入水中。为什么要带脾呢?脾是土。万物从土生。土是心肝脾肺肾五脏的中间调节媒介。咱们今天到这里来,武馆是媒介,媒体。它是把我们聚到这里的。没有中间的这个武馆我们聚不到一起。所以,我们练功中间也有这么一个媒介,要用道家的说法,这个是黄媒,实际上说的就是脾。把脾气带下一点,心气下去后就不蠕动了,慢慢就产生和气了。心气、脾气、肾气就容易融合了。否则,不容易相交、相济。这是具体一点的说。我说的这个,你不能意太重了。淡淡的,一定要淡,知道了就为功。为什么我说,不说,不说,不能说呢,因为大道无言本无形,说出来,话就死了。我们一定要灵活的掌握。就象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炒菜,不像外国人说的要几克盐,西方国家它有数;咱们呢,是“少许”。这就是练功里说的:不即不离,似有似无。

所以我说,想一下下去就行了,淡淡的慢慢散开,看着自己的形体。老子说:“常有欲而观窍”。窍,就是刚才说的,守着丹田。“常无欲而观庙”,就是淡化了的,你知道你的身体在坐着、站着就行了。在练功里,守丹田是观窍。守全形是观庙。守丹田是有为,守全形是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里面的循环系统心气和肾气自然就相交了。如果总是有为的,有意的去守丹田,想丹田,就要出乱子了。“常有欲人观窍”是有为法,“常无欲而观庙”是无为法。实际上,无为应该贯穿始终。有为是上桩的功法。什么是上桩,你一坐下(准备练功),就是上桩了。坐着是坐桩,站着是站桩,练混元功是动桩,打拳是行桩,都要淡淡的。包括打拳的时候,你知道你在手舞足蹈,知道手在运动就行了。要看这手运动,不要想着手运动。看着手过来,到了位置了一定要阴阳互换。知道就行,知道就为功。我再强调一次:知道就为功。通过三性归一的方法,大概两分钟以后就去守全形,就是无为法。有为法进入无为法。这个具体方法就是无极桩的站法、坐法、躺法都有了。基本上是,头正颈直鼻对齐的,具体的舌抵上颚什么的我就不说了,大家也都知道。站的时候,脚不要太宽了,底下的涌泉穴要和肩井穴对上,这样口水才会增多,口水多了,回灌丹田。因为丹田是水库,水库怕干。我为什么不让你想丹田太多,因为“意”就是火。想太多了容易走火。所以说,淡淡的为好。用什么思想指导它?以什么

为根据练它?就是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据,以混元的思想为指导,我们在进行行功实践。具体的方法就是无极桩,就是刚才所说的这个。先是慢慢的给它放到丹田里,就是让心气和肾气相交,脾气在中间调节一下,才能产生和气。有了和气才能生财,这个才不是做生意的财。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内部健康就是财富。五脏六腑健康了,内才就好。神与气和之后,慢慢的它就发热。练功首先的生理变化就是发热。热乐空光。发热了就说明心气和肾气相交了。因为火已经下去了,火入水中就相交了。发热了,我们再通过混元功的降气方法、采气方法,多采天地之灵气。先是蓄气,纳气有气可用,到一定的时候,这都得因人而异了。因为每个人跟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练一个小时,有的人练两个小时,有的人练八个小时,没法具体说,多长时间能出现什么现象,生理上起什么变化。具体到你的气感觉特别足了的时候,用肚脐贴命门它再有点动了的时候,这就是神与气和的过程。它一有动静就已经成脉了。脉,从内功上讲它就会有变化了。脉要与气和了。要入经络了,它是有路线的。一般发热,大部分人都能发热,动,大部分人也都能动。关键就是让它怎么形成脉。这时候我们不能瞎领,千万不能瞎领。你要跟着它,但是你要知道应该是往尾闾这点看一看。你一看,它就过去。它过去之后你就等着它,不要看它动了,你就按照周天搬运,那就不好了。等着它慢慢的把我们的尾闾关打开,

因为我们是后天,这套系统已经不使了,慢慢就关闭了,粘连了。我们得用心气脾气肾气相交去打开我们的经络。形成脉之后就要往尾闾这里领一领,这样它就慢慢的要打开你的尾闾关了。它在那里要有一段过程。就想泡东西一样,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候会痒痒的,有时候还有点疼,不用害怕,没有关系。这就是一个具体的方法。

志强武馆名师讲武堂第三期——混元鞭杆主讲人:陈项

陈项,一代武学大师冯志强先生高徒,混元太极拳二代弟子,现武术段位7段,任北京武协理事,北京志强武馆资深教练。陈项老师自上世纪80年代末随冯先生习练混元太极拳,混元内功造诣深厚;多次随冯先生出访欧美、日本等国;近年来也不断接受邀请出国讲学,进行太极文化交流。其拳理拳法受到广泛关注。陈项老师喜爱甚至痴迷混元功法,并将混元内功的习练原理融于拳架及器械练习中。其讲授的混元鞭杆,突出了内家拳的风格特点及混元的本相,将为大家更好的修炼并提高混元太极拳技艺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