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计算精品教育.doc.doc

2019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计算精品教育.doc.doc

2019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计算精品教育.doc.doc
2019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计算精品教育.doc.doc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能力: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

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方法】教学演练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问题引入]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原料呢?

下面我们学习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即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根据提出的总是进行思考,产生求知欲。问题导思,产生学习兴趣。

[投影]例一:写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试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每份质量的碳与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 ()克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克二氧化碳。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试着完成例一的各个填空。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或模仿着学习。

[投影]课堂练习(练习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一。完成练习一及时巩固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通过式量找到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质量的正比例关系,我人可以由已知质量计算出求知质量,这个过程称为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领悟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新知识,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

[讲解]例二;6克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讲述根据化学议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解](1)设未知量

(2)写出题目中涉及到的化学议程式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经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答随着教师的讲述,自己动手,边体会边写出计算全过程。

设6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刘金顺 一、复习目标 能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进行有关纯净物、不纯物、溶液等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二、中考命题落点 1.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含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3.与溶液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依据实验数据、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 三、化学计算题解题指导 1.计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计算步骤: (1)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已知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以计算恰好完全反应的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比较简单,但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一个事项。 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1)正确书写化学式(2)正确配平化学方程式(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一个注意事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给出体积需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 例1、工业上使用一种“渗铬(Cr )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钢铁制品的抗腐蚀能力。其中一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FeCl Cr CrCl Fe +=+。已知参加反应铁的质量为28g ,则生成铬的质量为多少克?( Cr :52 ) ( 26g ) (2)含一定量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时,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进行化学计算时,要注意“纯度”与“杂质质量分数”的区别。“纯度”是指在一定质量的不纯物质中纯净物质(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而“杂质质量分数”是指不纯物质中的杂质所占的质量分数。

初三化学培优计划

初三化学培优计划 根据我校九(4)班学情,结合中考目标,现将本学期对于化学课程培优计划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做好优生思想工作,为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优等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应多与其谈心,多关爱他们,从多了解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来鼓励、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培优计划的落实,重在从培养其能力入手,训练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从而使其形成较为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制定目标 1.全面提高优等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让优等生从心底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心理,多锻炼其“处事不惊”的心理素质,以免其在中考中因紧张而出现“大考失常”现象的发生。 3.让优等生在“互帮、互追、互超”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进步。 三、培优对象 九(4)班:滑紫尧、荣甲、张伟宽、豆萌、于旭鹏 四、培优内容

目前阶段,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以及深化探究能力的应用。就答题技巧来说,重点还应放在基础知识点的巩固记忆上,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用语,严格要求使用化学术语来答题,以免因言语不严谨而失分,因此,对于基础知识的反复记忆、提问不容忽视;而对于探究能力的培养,重在锁定中考出现的探究性考题来说,首先多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指导学生从给出材料中思考、假设、验证得出最佳答案,中考中探究性问题并不难,主要在于认真审题过程中找到与所学相关联的指示点,再加以整合、反复练习应用。究其根本,我认为,无论是优生还是潜力生,对于化学学习,基础知识点必须反复巩固记忆并会举一反三才能提高化学总体成绩。 五、主要措施 除课上多加关注外,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时间,对优等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堂上多创造机会引导其用自己思维大胆展示,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此不再赘述; 2.为强化基础知识,严格要求“三本”必须到位,即:练习本、笔记本和纠错本,必须严格要求其跟上进度,每天督查; 3.每天至少抽出5-10分钟时间听写提问当天知识点,避免优生

专题练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练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例1. 甲醇(CH 3OH )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OH CH 3+nO 2=2CO +mCO 2+16H 2O.若反应生成3.6克水,请计算: (1)m 值是 (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练习】1、下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有错误,简述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加热12.25克KClO 3,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解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g KClO 3 △ 2MnO KCl + O 2↑ 112.5 32 12.25g x g 25.125.112=x 32 ∴ x=3.2g 答:加热12.25gKClO 3,可制得O 23.2g. (1)错误原因 ;(2)改正 . 【练习】2、 把干燥纯净的KClO 3和MnO 2的混合物13.32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称量剩余物质量为9.48克,求①生成氧气的质量;②剩余物质各是什么?质量分别是多少克? 二、有关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例 2.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要进行小实验,需获得标准状况下的CO 24升(标况下,3 98.12米千克 =CO ρ),他们用含杂质10%的大理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则需这种大理石多少克?(CaCO 3+2HCl=CaCO 3+H 2O+CO 2↑) 【练习】3现有20%的硫酸铜溶液80g ,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可得到氢氧化铜多少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224)(2SO Na OH Cu NaOH +↓=+)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

第3课时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意义。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间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2)能看懂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会利用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求。 一、导入新课 1.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 3O 4 ,据此你能知道关于Fe 3 O 4 的哪些信息?铁元 素的化合价是多少? 2.下列粒子各表示什么意义? (1)2H;(2)H 2O;(3)2CO 2 。 3.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二、推进新课 1.相对分子质量 [设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具有相对原子质量,那么分子有相对分子质量吗? [讲解](1)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它的

符号是Mr,单位是一,一般省略不写。 [模仿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请三位同学板演。 (1)氢氧化钙[Ca(OH) 2];(2)CuSO 4 ·5H 2 O;(3)5P 2 O 5 。 [讨论交流]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要点:①“×”和“+”的应用。同种元素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不同元素之间应该用“+”相连接。②化学式中如果有括号(即含有多个原子团),不要忘记乘括号外的数字(即先算出一个原子团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再乘以原子团的个数)。 [设问]从化学式MnO 2 中你可获得哪些信息? [讨论得出](1)组成的元素;(2)原子间的个数比;(3)原子的总个数。 [设问]MnO 2 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指导自学]阅读教科书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了解元素间质量比的表示方法。 [模仿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请三位同学板演。 水(H 2O);硝酸铵(NH 4 NO 3 );碱式碳酸铜[ Cu 2 (OH) 2 CO 3 ]。 [讨论交流]计算物质组成各元素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在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2N∶4H∶3O或N2∶H4∶O3,要写成m(N)∶m(H)∶m(O)=(14×2)∶(4×1)∶(16×3)=7∶1∶12。②查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如在计算Cu2(OH)2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m(Cu)∶m(O)∶m(H)∶m(C)∶m(O)=(64×2)∶(16×2)∶(1×2)∶(12×1)∶(16×3)=64∶16∶1∶6∶24(没把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合在一起)。正确计算方法为m(Cu)∶m(O)∶m(H)∶m(C)=(64×2)∶(16×5)∶(1×2)∶(12×1)=64∶40∶1∶6。 [设问]知道元素间的质量比的表示方法,我们还能知道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吗? [模仿练习]已知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 2O 3 ,试计算:(1) 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2)氧化铁中铁、氧两元素的质量比;(3)氧化铁中铁

九年级化学教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初三化学教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情景导入 (热身操)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看谁写的快,配的平?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提出问题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定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 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依据 (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解题思路 (1)审题:就是认真阅读整个题目,对于关键的字句要反复推敲,做到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物和未知物; (2)分析: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规律对题目进行解剖,理清题目的层次,明确有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特别是物质间的量的关系,选择好解题的突破口; (3)解答:依据分析中理出的思路确定解题方法。解题时要注意做到思路清晰、方法正确、步骤简明、计算准确、书写规范。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带单位; (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3)相——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物质化学式的下边; (4) 求——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4.常见题型规范格式例析及注意事项 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可制得生石灰(CaO )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 CaCO 3 高温 CaO +CO 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 100 56 x 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 x 100=t 156 x =56t 1100 =1.8t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 答:需要碳酸钙1.8t 。 知识拓展 计算时相关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若给的量或求的量是体积一定要换算成质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竞赛专题辅导7: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辅导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内容综述] 本期内容主要讲解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要点主要包括: (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2)掌握纯或不纯原料(或产品)的有关计算及混合物参加反应的计算 (3)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 (4)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而在最近几年的化学竞赛试题可以看出最后一道或两道计算题都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因此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另外,竞赛题中所出现的试题绝大多数需要运用一些技巧进行计算。为此,本期主要从化学竞赛中常用的巧解方法进行剖析,供大家参考。 [要点讲解] 一、运用质量守恒法巧解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计算。 【例1】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测得其中含水2.8%,K2CO337.3%.取1克样品投入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10克后,中和多余酸又用去18.5%的KOH溶液10克。问蒸发以后的溶液得到多少克固体? 【解析】本题若用常规的解法难度极大,通常按照如下解题过程进行:(1)求出1克样品中K2CO3的质量;(2)求出1克样品中KOH的质量;(3)算出K2CO3生成KCl质量;(4)算出由KOH生成KCl的质量(5)算出过量盐酸和KOH反应生成KCl的质量(6)求出KCl 的总质量。如果抛开那些繁杂的数据,经过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KOH还是K2CO3,与盐酸反应最终均生成KCl。因此抓住氯元素反应前后守恒,即: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与KCl 中氯元素的质量守恒。则有:(设蒸发后得到KCl固体的质量为X) HCl------------ KCl 74.5 10克×18.25% x 解得: x==10克×18.25%×74.5/36.5==3.725克 二、运用平均值法巧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例2】取10克混合物与足量盐酸盐酸充分反应,有可能产生4.4克二氧化碳的是() A.K2CO3和 MgCO3B.Na2CO3和 CaCO3 C.MgCO3和 BaCO3D.Na2CO3和K2CO3 【解析】本题涉及到许多碳酸盐与稀盐酸的化学反应,可以利用平均式量的方法求解。设碳酸盐的化学式为MCO3,式量为A,则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CO3+2HCl==MCl2+H2O+CO2 A 44 10克 4.4克 A/10克==44/4.4克 A==100 由计算可知碳酸盐的平均式量为100,即两种碳酸盐的式量的平均值能为100的选项均符合题意。要求一种碳酸盐的式量大于100,另一种碳酸盐的式量小于100即可。对照选项,A和C选项均符合题意。 三、运用关联式法巧解多步化学反应的计算。

《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教案

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2)能看懂某些商品的说明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分析和化学式相关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计算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学习难点】 元素的质量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导语:原子很小,为了方便表示原子的质量,我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而分子的质量也很小,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呢? 2.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并解读。

二、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课前积累: 1.查出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S32 2.从水的化学式H2O可以看出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知识模块一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阅读课本P87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 2.仿照计算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你能否求出H2、N2、CO2及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与同桌讨论交流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及书写。 知识模块二有关化学式中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阅读课本P87的计算2。 仿照计算2,试着计算: (1)双氧水(H2O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2)硫酸(H2SO4)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 (3)氢氧化钙[Ca(OH)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交流讨论:与同桌讨论交流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的方法。 知识模块三有关化学式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阅读课本P87的计算3。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是w=错误!×100%。 仿照计算3,试着计算: (1)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2)化肥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你能算出50 kg尿素化肥中含有多少氮元素吗? (4)那么多少尿素中含有10 kg氮元素呢? 小组内交流讨论检查练习情况: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方法。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板书设计 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和原子个数比。 3.计算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4.计算一定量的物质中含有的某元素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设计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并掌握解题格式。能力目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养学生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按照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方法和书写格式来进行计算。即①设未知量;②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题。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题意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数学计算得很准确,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可见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利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 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它不仅要有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第二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依题意找出已知量。然后按解题步骤进行。同时要克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相信自己。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基础好的同学应具有解一定难度题目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稍微麻烦些。难度主要体现在如何设好多个未知数以及找出这些未知数之间量的关系式。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水平,加强化学计算的训练,以求达到熟练掌握解化学计算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建议 本节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且不涉及到单位的换算。计算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上的,包括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及含义的基础上的,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计算结合起来。 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要求学生对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掌握,如: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及配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作解题格式的示范,通过化学方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含答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A.2:1 B.4:8 C.1:8 D.1:16 2.电解54克水,可得到氢气() A.6克B.3克C.1.5克D.8克 3.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的质量为() A.5.6克B.11.2克C.14.6克D.无法计算 4.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 A.27:32:102 B.27:16:43 C.4:3:2 D.9:8:17 5.用氢气还原+2价金属氧化物a克,得到金属b克,则该金属的原子量是() A.16b/(a—b)B.4(a—b)/ b C.4b/(a—b)D.b/16(a—b) 6.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Mg B.Al C.Zn D.Fe 7.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8.4克氧气可跟()克氢气完全反应。 A.1 B.0.5 C.2 D.4 9.3克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氧化镁()克 A.10 B.6 C.5 D.12 10.在化学反应A2+3B2=2AB3中,6克B2与足量的A2反应后,得到34可AB3.则化合物AB3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是( ) A.17:4 B.14:3 C.14:7 D.14:17 11.用铝和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得到2克氢气,则消耗铝和铁的质量比为()

2.4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教案

2.4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教案 (2课时)第一课时:化学式和化合价 一、主要内容 ①化学式及其意义;②化合价概念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③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及化学式的读法。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理解)。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化合物的组成(理解)。 3.能说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了解)。 4.能根据化合价写简单物质的化学式,能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能正确读写简单物质的化学式(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学式、化合价等有关知识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比较、归纳、概括、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式的书写及有关计算等内容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化学式的意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与化学式 难点:化合价与化学式

关键:元素符号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本课时教学的基本思路:由物质组成的表示提出化学式→探究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由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提出化合价问题→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推断化合价。 本课时教学内容宜采取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并以练为主的学习方式。 新课导入可采取问题导入方式,提问学生板演几种常见物质的化学符号(如H2、O2、H2O、H2O2、CO2、HCl、Fe、Cu、NaCl、CuO、P2O5、KClO3等),为了后面教学需要,教师还要补充介绍几种化学式,如H2SO4、NH3等(每个化学式板演的位置根据教学需要,应有所指定)。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些符号就是对应物质的化学式,给出课题。 给出课题后,让学生给出化学式的定义,若学生有困难,教师给予启发。 采取讨论式的、探究式的引导学生分析、比较H2、O2、H2O、H2O2四个化学式的相同点、不同点、各符号、数字的含义等,归纳、概括出化学式的意义。接下来进行化学式意义练习,教材中硫酸化学式的意义可作为练习 如何书写化学式?仍然采取讨论式的、探究式的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板演的那些化学式,归纳、概括书写化学式一般规律: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双原子单质分子、简单化合物)。然后适当进行练习。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word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word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明白得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把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把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定量的角度明白得化学反应,了解依照化学方程式的运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方法:教学演练法。 教学过程:

二、合作交流,活动探究 第三节:依照化学方程式的运算 1、运算依据: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来进行运算; 2、运算步骤: 例: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①解,设未知量[解] 设3克碳充分燃烧 能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C + O2 C O2 ③标出有关物质的1244 相对分子质量和 3 g x 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比例式,求解x = 11 g ⑤简明作答答: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 成11克二氧化碳。[指导学生学习]课本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算生成物的质量)和例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算反应物的质量),由此可知,依照化学方程式能够求算原料和产品的质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就能够利用方程式来求算原料和产品的质量,合理、科学地利用资源。 三、练习巩固 [完成下列练习]: 练习1、用氢气还原16克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同时生成多少克水?能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气吗?(Cu—64、O—16、H—1) [ 提问]:同学们能从以上练习得出什么结论吗?

(完整)九年级化学培优专题训练

直升班化学培优专题讲座 第一讲差量法 例1、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 例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 例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例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例5、给45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1、8克2、7∶53、11.2克4、8∶7 7∶235、28.89% 练习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 练习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 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 练习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A Fe B Al C Ba(OH)2 D Na2CO3 练习6、在CuCl2和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m克,反应完全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为m克,则原混合溶液中CuCl2与FeCl3物质的量之比为()(高一试题) A 1∶1B3∶2 C 7∶ D 2∶7 练习7 P克结晶水合物A?nH20,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q克,由此可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分子量为() A18Pn/(P—q) B 18Pn/q C18qn/P D18qn/(P—q) 答案:1 、96% 5、A 6 、C7、 A

化合价教案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表的观察,让学生学会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初步运用; (2)、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 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编化合价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安排在第四单元的最后一部分,包括“什么是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 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这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部分。虽然有元素符号知识作为基础,但仍是初三化学学习中的知识分化点。 本课题的内容比较抽象,教材首先讲述了化学式的概念,以学生最熟悉的纯净物—— 水为例,介绍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接着介绍化合价知识,并以推求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 为例讲解推求的步骤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化学式的读法;最后是有关相对分子质量 的计算。课程标准对这些内容要求不高,故教学中不需要任意扩展与加深。 1教学策略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具有了有关元素符号的知识,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某种元素, 学生兴致很高;那么,对于物质能否用专门的符号来表示呢?学生对此的求知欲望很强。但 最基本的元素、原子团化合价的记忆却又是那么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以试编口诀、讨论交流、活动探究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效率。2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合价知识及其应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难点:1.化合价的理解及应用。 2.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 1.有关投影片; 2.将教材P,9图4—11、P。。表4—6放大后复印。 课时建议3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材重点 1、计算题的步骤和格式规范 2、化学计算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化学知识计算的基础,数学运算是化学计算的工具。 3、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的质量。 教材难点 计算题的步骤和格式,难在解题格式规范、完整。 中考考点 点击1:(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理学物(或反应物)的质量,掌握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计算;(2)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掌握解题格式,从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点击2:(1)近几年中考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合在一起作为压轴题;(2)运用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等计算技巧为突破口的计算;(3)根据化工生产路线计算原料的利用率、原料的投料比、工业产品的产率、经济效益等,将成为新的考查对象。 点击3:中考化学计算题的难度稳中有降。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选择题、填空题以及每年的压轴题中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考查。 第一课时 解题步骤和格式及注意事项 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1、任何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都是一个定值,因而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定量计算。 2、应用化不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例1、加热分解6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设加热分解6 g 高锰酸钾可以得 (1)设未知数 2KMnO 44+MO 2+O 2↑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2×158 32 (3)找出并计算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6gX 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32g 62?=X g 6 (4)列比例式求解 X= 158 2g 632??=0.6g 答:加热分解6g 高锰酸钾可 (5)简明地写出答案 以得到0.6g 氧气。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1.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 2042020 /g 反应后质量 2待测3226 /g A.乙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 B.甲是一种化合物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6:13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2g=18g,所以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32g-20g=1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26g-20g=6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甲是一种化合物,故B正确;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2g:6g=2:1,故C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D 错误。 故选B。 2.观察图片,结合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反应后的粒子一定是水分子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详解】 A、反应中)与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的分子,因此为化合物;而表示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所以为单质;故A不正确; B、虽然中原子的个数比是2:1,但反应物的分子是和,即化合物和单质的反应,类似于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反应后的微粒不一定是水分子,故B不正确; C、反应前的三个分子中共含有2个原子和4个原子共6个原子,反应后的二个生成物的分子中含2个原子和4个原子共6个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故C不正确; D、反应前的分子是和,反应后的分子是,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纯净物是化合物。 3.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O3分子B.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2:4:3 【答案】B 【解析】 【详解】 A、过氧乙酸(C2H4O3)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而不是O3分子,故选项错误; B、过氧乙酸(C2H4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2 12214163 ? ?+?+? ×100%=31.6%,故 选项正确;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 ?+?+?=76,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常省略,故选项错误;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选项错误。故选B。 4.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是DNA水解的产物之一,其化学式为C4H5N3O,下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1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能力目标: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 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资源。 教学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情况分析: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教师应紧紧结合化学方程式意义,引导学生对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这一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思路,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通过解题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简明地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1、探究法:通过对问题的合理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探究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2、边讲边练法:通过边讲边练,及时反馈信息,达到师生互动,争取在课堂40分钟解决本节课大部分问题。 教学辅助设备:小黑板、学生课堂练习资料。

师:投影展示几个高高的大烟囱向空气中排放浓烟,天空黑云一片.这是东北的某城市,冬天大约有150天需要烧煤取暖,已知煤中含1%的硫,若每天烧煤2000吨,则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有多少吨?你知道怎样计算吗? 学生好奇地开始讨论。 生1:用2000吨×1%╱ ×100%就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生2:他求出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再乘以150天才是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的总质量。 师:两位同学合作的很好,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师板书):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师:投影(例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完全分解245克氯酸钾,可制取多少克氧气供分组实验? 师:分析示范,并提问。 生:根据(例1),自学课本(例题2)并讨论,总结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一般步骤: 生开始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哪个小组首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结论。 生3:根据题意设未知数,一般设为X。 生4:写出并配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生5: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乘积之比,)写在相应化学式下边。 生6: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面。 生7:列比例式,求解。 生8:简明写出答案。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现在练习检验一下,看哪一位同学书写的规范。 师:投影练习题。 1、实验室要制得96克氧气,需氯酸钾多少克?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2、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生成五氧化二磷各多少克?

高中化学134《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1.3.4《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2、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 3、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一章的学习,我们又知道构成物质的粒子数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可用物质 的量做桥梁联系起来。既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那么,化学反应中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之间是否也遵循一定的关系呢?能不能把物质的量也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一、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填写][投影] [板书]二、依据 [讲解]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 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 之间的数目关系。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υ的关系。 点燃 [板书]例如: 2Na+ 2H2O====== 2NaO H + H2↑ 化学计量数υ之比: 2 ∶1∶ 2 ∶ 1

扩大N A 倍: 2N A ∶ N A ∶ 2N A 物质的量之比:2mol ∶ 1mol ∶ 2mol [小结]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讲述]有了上述结论,我们即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对有关物质的量进行定量计算。[投影例题] 1. 3.1g Na 2O 恰好与50mL H 2SO 4溶液完全反应,计算:(1)溶液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反应后生成 Na 2SO 4的物质的量和质量。[板书]三、步骤 1.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3.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 物质的物质的量。4.根据的原理进行计算 [教师]下面我们就按上述步骤来计算上题。 [课件播放]n (Na 2O)=212() 3.10.05() 62m g Na O N mol M a O g mol Na 2O + H 2SO 4 ====== Na 2SO 4 + H 2O 2mol 1mol 1mol 0.05mol n (H 2SO 4)n (Na 2SO 4)222424() ()1() ()1v Na O n Na O v H SO n H SO 2410.05() 0.051mol n H SO mol 240.05()0.05/0.05mol c H SO mol L L [提醒学生注意解题格式] [过渡]实际上,我们在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决问题, 除了涉及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外,还经常涉及到物质的质量、浓度、体积等物理量。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换算。 而换算的核心就是——物质的量。 请大家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填出下列各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4 化合价与化学式培优训练(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4 化合价与化学式培优训练(新 版)新人教版 【中考考点透视】 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 【知识点梳理理】 1、化学式是用和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的含义 化学式前面的数子表示分子个数: 2、化合价表示原子间的数目。 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在单质里, 元素的化合价为。 【典例精析】 例1:已知,碘(I)元素有-1、+1、+3、+5、+7等多种化合价,碘酸碘是由带正电荷的碘离子和碘酸根(IO3-)离子构成。你认为它的化学式可能是下列中的()。A.I2O5B.I2O7 C.I4O5 D.I4O9 解析此题所给予的信息是根据化合价规则确定物质的化学式。解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碘酸根的数目。由题意,碘酸碘是由带正电荷的碘离子和碘酸根(IO3-)离子构成的,根据碘酸根离子中所含氧原子数确定碘酸碘中含碘酸根离子的数目,再由化合价规则确定该碘离子的数目并加以验证。I4O9含有含3个碘酸根离子,可写成 +3 -1 I(I O3)3形式。

答案: D 例2: 2003年lO月15日,中国“神州五号”飞船载人航天取得成功。偏二甲肼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根据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6N2,你知道哪些信息?(即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回答不要求涉及相对原子质量。)请写出三点: (1) ,(2) ,(3) 。 解析本题考查对化学式所表示意义的理解程度,要求从宏观与微观、组成与构成等方面去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有时可能从化学式所表示的结构特征推断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答案:(1)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2)每个偏二甲肼分子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3)偏二甲肼属于化合物 (其他合理答案给分) 【练习】1. 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A.Na2SeO3 B.Na2SeO4 C.Na SeO3 D.Na2SeO2 2.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 B.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 13.原子序数11—17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结合下图回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