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湿地公园

武汉湿地公园

武汉湿地公园
武汉湿地公园

市园林局局长詹林介绍,由WAA景观设计公司设计的解放公园改造方案有三大亮点:人工湿地、园景街景相融和植物提升。

该方案规划建设一块面积2公顷的人工湿地,建成后,解放公园将成为国内首个“人工湿地公园”。

;设计方案通过引入人工湿地,修复公园的自然水系统。新增的人工湿地将净化公园现有水体的水质,并提供一处独特景致,提升公园的趣味性。

该方案因地制宜改造公园3个大门,使之成为和周围街道景色相互融合的公共绿色空间。改造后的3个大门将成为3个新的城市公共广场,提供饮食销售服务以及动态的城市空间,为市民提供一个放松和休闲的场地。

公园1号门将成为棕榈庭院广场,向街道敞开,几何形广场的主色调为绿、蓝两色,水面和棕榈树形成动态的“公共空间”。广场主要景观是亭子和高高的棕榈树。

公园2号门将改建为樱桃山广场,利用原有的樱桃树,沿水修建人行道,强化景色和意趣。

公园3号门将变成桂花广场,在现有的桂花树下增加矮灌木花卉和适当的护根物以及地面覆盖植物,修建人行道路,提供休息区,营建小型的硬地健身场所。

方案调整了公园植物,使解放公园真正变成一个“大花园”。

方案设计主持人———加拿大园林专家文森特介绍,通过设计空间序列的变化,游客将从入口的开放空间进入一个浓密种植的树林,这里有灌木和多年生草花,将布置各种形式的花卉区:英国混合花坛种植区、四季花卉区、花灌木和观赏植物园。公园还将提供开放的草坪,人们可以自由进入活动。

改造工程将大量引进常绿植物,营建有层次的灌木层,种植多年生和一年生的草花以及敞开的草坪区,通过乔、灌、花、木、草的不同搭配构成不同景色、各种使用空间和一年四季的不同趣味。植物调整后,公园的植物品种将从原有的144种增加到200余种。

解放公园

建成开放于1953年的解放公园,将再现18岁少女般的美丽容颜。昨日正式启动的整体改造工程,将还市民一个全新的闹市生态休闲公园。

解放公园是江城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公园,去年“十一”前经局部改造后免费开放,但园内基础设施陈旧、水体污染严重、植物层次和色彩不丰富,观赏性不够。武汉市因此决定全面改造。

按照改造方案,公园将拆除园内75%的游乐项目、露天剧院等旧建筑物和商业设施,形成新的九大景观功能分区。其中,打通园内湖泊水系,使死水活起来,达到自然净化湖水的目的,是这次生态改造的核心。

到明年国庆节开放前,解放公园将呈现出“湖中清泉潺潺流,湖岸护坡绿油油,林间红花绿叶衬,蝴蝶翩翩花丛中”的俏模样。

新解放公园将是啥模样

死水变活

解放公园人工湖泊水带8万平方米,因不能流动,加上周边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泛绿发黑,水质4-5级。改造工程决定在公园二号门附近兴建一个面积2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内筑梯形拦水坝,种植吸污能力强的的水生植物。

用2-3台电力水泵将湖水抽进人工湿地蓄水池中。池中的水经过一道道拦水坝下流。如此往复循环,死水变活水,使水质得到自然净化。据称,较脏的湖水在蓄水池中滞留7天左右流出后,水质可达到2级左右(饮用水的标准)。

生态驳岸

湖泊两侧将采用自然泥土缓坡,上种一层绿茵茵的厚草皮,点缀各种花灌木,与周围园林景观协调一致。

丰富植被

解放公园现有植物品种140多种。改造后将增加四季观叶、观花植物,植物种类将达200多种。上有参天大树,中层繁花似锦,地面芳草萋萋,构成立体的植物生态群落。

开放格局

将公园1、2、3号门入口打开,建成公共广场,其中1号门广场1万余平方米;临街围墙也将拆除,与道路连成一片,真正使公园成为城市的绿色开放空间。

文化娱乐

公园中部将形成整个公园的“动区”:原儿童戏水乐园扩建改造成标准游泳池;原电影院改造成多个小型放映厅,形成环境优美的文化演出休闲场所。

详情请看:https://www.doczj.com/doc/d815908496.html,/viewthread.php?tid=173148

在由武汉市发改委和长江日报联合主办的“辉煌60年·武汉市十大经典工程”评选活动中,解放公园高票当选“武汉市十大经典工程”。近日,带着当选后的喜悦,解放公园管理处主任张登其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的访谈,畅谈了解放公园的历史和现在,介绍了解放公园

“在市园林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四个一流’为工作目标”的管理理念。记者特将此次访谈的内容整理撰写出来,以飨读者。

解放公园前身是汉口最早的西商跑马场,时间可以追溯到1905年。此前这里是市区北郊一块尚未开发的荒地,为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所据。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曾经的洋商跑马场重新回到中国人民的手里,帝国主义者“跑马圈地”的屈辱史就此终结。

1952年,翻身得解放的武汉人民在这片备受帝国主义“铁蹄”践踏的土地上铲下了第一锹土,兴建“武汉市第一苗圃”,解放公园的“绿史”由此翻开崭新的第一页。按照规划,他们还将利用跑马场的这个中心地带,掘湖堆山,栽林布草,建造武汉市第一座属于自己的大型公园。经过几年的建设,1957年5月16日,作为武汉市内公园的奠基之作,解放公园全面建成,正式对外售票接纳游客,武汉市从此有了一个树成林、草成坪、生态自然、空气新鲜的景点,武汉人民也从此有了一个赏心悦目、休闲娱乐的场所。

光阴荏苒,时间飞逝,在其后的20年里,解放公园也和我们的共和国一样,沐浴了阳光,也经历了风雨。

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解放公园焕发生机,发展步入了天——

1978年,筹建倚石园,1986年5月1日完工对外展出;

1979年11月,20株由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的樱花树经国家林业部安排,落户解放公园;

1986年,解放公园整体改建规划出台,包括功能分区、景色分区、艺术布局、水系规划、植物配置等9个部分;

1996年,荒废多年的解放公园露天电影院拆违换绿,铺设了350平方米草坪,建成植物观赏区;

2004年1月29日,解放公园一号门前300米长、约8000平方米的经营性建筑被拆除,建设景观绿地15400平方米,拆墙透绿工作正式启动。

2005年11月10日,按照加拿大园林专家文森特·艾思林等的改造修复方案,解放公园正式拉开整体改造的序幕;

2006年,经过改造的解放公园建成了我市首个人工湿地景观,园中10公顷水域实现自我循环,自我净化。公园拥有植物种类410余种,绿地率高达85%,成为武汉市区最大的自然生态公园。在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的今天,解放公园再次成为武汉发展的见证者。

从洋商跑马玩乐的“飞地”到人民群众修身养性的公园,从人造的游乐场所到自然天成的湿地景观,解放公园最终实现了回归人民、回归自然的本质属性。

占地面积达46万平方米,座落于汉口解放公园路与永清路之间、解放大道北侧的解放公园,是武汉市绿地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被形象地喻为“城市绿肺”。

同市内其他公园相比,改造后的解放公园有三大特色。

第一,湿地系统生态环保。

解放公园改造中,为了净化8公顷水面水质,园林专家根据公园实际设计了10公顷的生态湿地系统。系统由两个人工湖、4条大小不一的渠道、1个过滤池、60余种水生植物以及间隔水系统的缀花草坪坡地组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将公园湖水从19.7米标高的溢水口附近水域由泵站提升到20.5米标高的两个蓄水湖,再通过4条渠道,缓缓经过净化水域,沉淀过滤,水生植物进一步吸收水中污染物,达到净化目的,最后通过重力落差跌入大湖。从规划设计上讲,每一滴水净化需要7天时间,每年循环2—3次。通过生态湿地,10公顷湖水能够不断地循环,达到游泳的水质标准。

解放公园生态湿地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而且具有观赏效果。湿地中种植着挺水、浮水、沉水3类水生植物。眺望人工湖远端,芦苇挺出水面,间或传来水鸟鸣叫。“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千古名句中的“蒹葭”,正是荻苇、芦苇的合称;近岸处,一丛丛再力花、香蒲风中婆娑;水渠中,慈姑冒出数只墨绿的茎干,干上一片绿叶,形酷似燕尾,水面点缀着非洲王莲、睡莲等各样浮水植物;俯身探望,水中隐约可见苦草、光叶眼子菜、金鱼藻一类沉水植物。湖岸坡地草坪上镶嵌了片片太阳花,高大挺拔的棕榈树和水杉倒影湖中,水陆植物浑然天成。湿地上还修建栈道,行在栈桥上,如同行在水面上,形成亲近水体、亲近植物、亲近自然的人景融合。

第二,园景街景融为一体。

改造后,公园3个大门及周边区域建成3个城市绿化开敞空间,使公园景观同街道景观融为一体,增强了与公园相邻的解放大道、解放公园路及永清路三条道路的景观效果——

解放大道入口处的乐春广场(原一号门),以花岗岩铺装,其间栽植高大乔木,构成现代、简约的城市与公园融合空间;

解放公园路入口处的涵虚广场(原二号门),保留原门楼建筑,拆除周边围墙,修建亲水的木制栈道,局部形成滨湖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

永清小路入口处的逸兴广场(原三号门),扩大与城市道路接口部分,形成由400多株大桂花树合围而成的密林草坡,成为一个幽静区域,为游人提供休憩场所。

解放公园与公共街道的“无缝对接”,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曾经深藏园中的山、水、园林及绿地都成了城市的公共景观,而城市街区中的一草一木也成了公园的一部分,当你行走其中,分不清是在“园内”还是“园外”。

第三,植物多样性与立体性相融。

改造后,解放公园的植物种类由144种增至410余种,乔、灌、花、草搭配种植,多种色叶植物大量栽植,一改过去单调模式。除了公园原有的悬铃木、池杉、斗球等乔灌花木外,还从国外引进了美洲铁线蕨、地中海迷迭香、南欧千鸟花、非洲天门冬、西伯利亚白花蓍草。国内的一些奇花异草,如四川荷叶铁线蕨、云南地涌金莲,也在这里争奇斗艳。如今的解放公园,植物层次更加丰富多彩,园林季像更加明显突出,园林景观更加绚烂多姿,宛如城市中心的一个“大花园”。

解放公园在进行“水体改造”、展示人工湿地景观的同时,又将“生物多样性”真实展现在人们身边。二者的完美融合给游人带来趣味性、多样性,也使公园具备了科普教育功能,解放公园也由此成为国内首家公园内集环保实用、游览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城市公园,一个兼博物馆、实验室、花园环境为一体的科普之园。其规模宏大的西式园景设计、整体划一的原木亲水平台等,与传统中式园林的小桥流水、一步一景相互融合、相映成趣,更符合现代人的赏景游乐趣味。

改造后的解放公园是湿地净一水、湖中环一岛、三门嵌入城、一线串九区,形成东敞、南雅、西幽、北静、中旺的新格局。

改造后的解放公园,管理思路由注重经济效应转变为注重社会效应、环境效应,彰显人文、和谐、人本、环保等诸多时代主题,努力满足市民的精神生活需求,构建和谐公园。

解放公园改造三年来,先后承办多次大型花展,如武汉市政府主办的“魅力江城——2007年花卉展示周”、“奥运来了——2008武汉花卉展”、辉煌六十年——2009武汉花卉展”、举办第二十一届中国荷花展和三届武汉园林郁金香花展。

“辉煌六十年——2009武汉花卉展”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绿化委员会、武汉市园林局、武汉晚报共同承办。共展出41组大型扎景、200多万盆花卉,花展为期22天,

吸引了逾50余万游客观赏,是武汉市迄今为止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花艺盛世。中央电视台主动来公园进行直播,报道花展盛况。

2009年公园的“快乐文化广场”组织“迎新春文艺演出”“中老年文艺精品汇

演”“六一儿童专场”“江岸区2009全民健身日庆祝活动”“歌唱祖国大型红歌会”“邂逅爱情国庆姻缘会”等大型演出18次,逐步打造成为吸引社会广泛参与树立公园文化形象,提升公园文化档次的新文化品牌。

良好的生态园林环境和景观,也吸引社会各界纷纷选择在解放公园举办大型活动。公园相继承办了“武汉市万名白领相亲会”、“江岸区第16届金秋读书节”、“湖北省暨武汉市第二届社会科学普及周”“原生态湖北曲艺专场”等大型活动,彰显了文化艺术和生态环保的游园新特色。

解放公园的建设与改造书写了中国公园建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断提升着武汉市的绿化品位。今天的解放公园不仅仅是“供公众游憩休闲的场所”,更是一个彰显时代主题、弘扬时尚元素的大舞台。它改变了人们关于传统公园的概念,彰显出生态、人文、和谐、人本、环境保护等诸多时代主题,是真正的“经典”。

与民和谐相处近60年,与民同乐近60年,解放公园赢得了广大武汉市民的口碑与热爱。

2009年9月—12月,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同意,武汉市发改委和长江日报共同举办了“辉煌60年·武汉十大经典工程”评选。

“武汉十大经典工程”评选组委会遴选出60个已经建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武汉重点工程,作为本次活动的参评对象。评选分群众投票和专家评议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市民从60个候选工程中选出20个项目;第二阶段,由专家从20个初选项目中评出“武汉十大经典工程”。

历时两个多月的层层遴选,经过l0余万市民踊跃投票,解放公园以高票当选为“武汉十大经典工程”。

2009年12月11日,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善腊,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朱毅等,分别为解放公园等荣膺“武汉十大经典工程”称号的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颁发了“武汉十大经典工程”奖牌和证书。

解放公园,以经典的方式镌刻在武汉人民的心中!

解放公园,以经典的方式飘扬在武汉历史的天空!

“月湖3号人工湿地简介”的牌子,这才解开了刚才的谜团。

原来月湖是治理污染的试验区。水上青绿色的漂浮物是治污用的伊乐藻。湖心种植的美人蕉和空心菜也是起净化水质的作用。最有意思的要数这个“月湖3号人工湿地”了,它由一条导流明渠、一个植物花卉区和一个排水口构成。来自东月湖的水沿着明渠流入花卉区,污染物经过生物吸附后除净,清水再排入小月湖。

参加第13届世界湖泊大会的45个国家的1500余名权威专家和政府官员代表云集汉阳,考察月湖城中湿地技术。主要考察的月湖3号人工湿地系统,位于琴台大剧院旁的荷花塘、梅子山东南角和小月湖北端长江广场边。该工程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日处理水量2000-3000吨,共有三个并联处理单元:其中下行池种植兼具净化和景观效果的大型植物,上行池表面种植草皮和灌木,布置步道、栈桥、明渠等设施,使净化功能与景观功能相协调,污染的湖水经过此湿地系统,水质将得到明显改善。各国专家对该工程的设计原理和运行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目前,位于梅子山东南角的月湖2号人工湿地也即将投入运行,建设面积10060平方米,设计日处理水量为5000—7000吨。

据碧水公司项目代表车涛介绍,湿地中将布设曲折的出水明沟,沟中铺设鹅卵石,形成“溪流宛转”的景致。另外,有木板搭建栈桥跨越湿地;湿地边缘,还将镶上“汀步”,即在石板上,点缀黑色、米黄色卵石形成道路;湿地表面,将种植有吸附污染微粒的鸢尾、美人蕉等。

该湿地采用复合垂直流工艺,湖水在湿地中循环,通过砂石过滤层滤掉水中污染物,并以植物吸附污染微粒,水体得到净化,水生植物获得良好的水质环境,湖泊恢复自净功能。据悉,月湖还将在2005年前,建成两块湿地,面积分别为1.4万平方米和1.2万平方米。

据介绍,月湖投入水体修复的工程预算为900万元,除修建湿地外,还将通过建人工浮岛、投放生物净化剂、种植人工水草等立体方式,修复湖泊水质。

武汉月湖3号人工湿地成干地

水生所:水位太低所致,设计没问题水务局:将再建两个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既然建起来了,就要发挥作用,如今变成了干地,令人有些痛心。” ——市人大代表许惠根本报讯(记者王荣海通讯员郑肖凡)本要建成人工湿地来截污,但却成了人工干地。昨日,武汉市人大代表在月湖视察污染治理情况时发现,新建的人工湿地已成了干涸之地,月湖水治理还需要继续加强。湿地建了却未能发挥作用昨日上午,记者随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昌代表团第一组的代表来到月湖看到,月湖周边的景观工程已经建完,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游玩。但是,湖泊边却仍然有一些污染废弃物。而长江广场旁的3号人工湿地,于2004年已经建成,它由一条导流明渠、一个植物花卉区和一个排水口构成,占地4000平方米。按照设计,在月湖3号人工湿地,来自东月湖的水沿着明渠流入花卉区,污染物经过生物吸附后除净,清水再排入小月湖。不过,昨日记者看到,人工湿地连接月湖的地下管道已无法引到水。“人工湿地既然建起来了,就要发挥作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看到好好的人工湿地成了干地,武汉市人大代表许惠根有些痛心。和许惠根一起,很多人大代表都建议,生态修复工程要能真正地发挥出作用。水生所:月湖水位太低所致中科院水生所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吴振斌介绍,从2002年,武汉市同科技部签订了项目协议,“月湖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作为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按照设计在两年前就应该完成,但是,由于截污还不够,月湖的水质还没有得到彻底的修复。吴振斌说,由于月湖水位太低,人工湿地建起来后,位于长江广场旁边的人工湿地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去年8月,武汉月湖70%的湖水换成了汉江的水,水质立即连升两级,由劣五类升至四类。而前不久,武汉市环保局发布环境公报称,月湖的水质出现微降。月湖的水质为何有所下降?据介绍,目前,在月湖周边还有几处排污口,仍然在排放污水。吴振斌表示,该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设计没有问题,一项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还需要一个过程才能体现出来,“要治理水污染,关键是要截污,从污染源头堵住。” 水务局:管网建设正在协调从2002年开始,武汉市就开始对月湖进行生态修复。现在6年过去了,月湖的水污染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对此,武汉市水务局副总工程师张军花表示,目前,在武汉市一些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污水通道和雨水管道没有分开,再加上排污收集管网系统不全,到最后雨水、污水就通过地面直接流到湖泊和河流,自然也就影响了湖水的质量,以至于出现反复的现象。对于月湖水生态修复及其管网配套建设问题,张军花透露,武汉市水务等部门已在协调。据介绍,在月湖还要规划建设两个人工湿地。其中位于梅子山东南脚的二号人工湿地,可用面积为10060平方米,设计处理水量为5000~7000吨/天,已具备运行条件。远期将在月湖西北岸规划建设一块面积约为140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如建成并投入运行,月湖整体水质将大大提升。

本要建成人工湿地来截污,但却成了人工干地昨日,武汉市人大代表在月湖视察污染治理情况时发现,新建的人工湿地已成了干涸之地,月湖水治理还需要继续加强

....吴振斌表示,该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设计没有问题,一项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还需要一个过程才能体现出来,“要治理水污染,关键是要截污,从污染源头堵住”

水务局:管网建设正在协调

....从2002年开始,武汉市就开始对月湖进行生态修复现在6年过去了,月湖的水污染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对此,武汉市水务局副总工程师张军花表示,目前,在武汉市一些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污水通道和雨水管道没有分开,再加上排污收集管网系统不全,到最后雨水、污水就通过地面直接流到湖泊和河流,自然也就影响了湖水的质量,以至于出现反复的现象

....对于月湖水生态修复及其管网配套建设问题,张军花透露,武汉市水务等部门已在协调

据介绍,在月湖还要规划建设两个人工湿地其中位于梅子山东南脚的二号人工湿地,可用面积为10060平方米,设计处理水量为5000~7000吨/天,已具备运行条件远期将在月湖西北岸规划建设一块面积约为140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如建成并投入运行,月湖整体水质将大大提升

麻涌旅游景点有哪些

麻涌旅游景点有哪些 华阳湖碧水环绕鸟语花香,美丽乡村风景秀丽韵味无穷,水乡美食色香味浓风味独特……麻涌抓住东莞水乡统筹发展机遇,大力打造“都市田园?美丽麻涌”,取得明显成效。 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以“游龙披锦、云舞泽涌”为设计理念,规划设计了泽乡花田、芭蕉小筑、湖畔塔影等景点。整个湿地公园集休闲旅游、农耕体验、科普文化、城市 生态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岭南水乡特色,现已成为东莞旅游的新热点,一年四季游人络绎 不绝。 水上森林公园 一个夜色醉人、灯光璀璨、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的地方。每晚,都会有市民前去乘凉,孩子们学滑板车,情侣们散步……借着那2500多套如小精灵般的灯光,夜色如诗,景色 如梦,这样的美景怎能错过。 光影水秀剧场 光影水秀剧场自2021年国庆开放以来,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现在, 每周三、五、六、日,游客的热情依然高涨,每晚早早在附近等待,只为看那108米高的 水柱直冲云霄。懂欣赏的你,怎么能错过? 华阳湖夜航 华阳湖夜航于2021年大年初一正式开show,成为游客游玩的另一胜地。这是一个集 合“声+光+电”的大型真人实景演出。在华阳湖及周边10余个景点,有民族歌舞、粤式 文化、水乡生活等场景,带给游客全新的视觉盛宴和游玩体验。逢周三、五、六、日晚, 游客络绎不绝。 花海漂游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赏荷季到了,不少游客也会选择在华阳湖国家湿地 公园乘坐花船,穿梭于荷花丛中,近距离地观赏美丽的荷花,那画面真是太美! 乡村游 2021年,大步、东太、新基启动“香飘四季”美丽幸福村居建设;2021年,麻一、麻二、麻三、麻四完成“古梅乡韵”建设。在前7条村的基础之上,2021年,漳澎、川槎、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 朱清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41班 学号: 2224107 指导教师: 崔峰职称: 讲师 2007 年6 月3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朱清 指导教师崔峰 摘要:当前被称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矿产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了条件。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学者对于湿地相关概念的研究、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以及目前我国湿地开发的个案研究,从而了解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与不足,为更好的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Studies on eco-tourism of wetlands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Zhu Qing Tutor Cui Feng Abstract:Nowadays, the so called “Rising Sun Industry” tourism has aro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Wetland is the highest ecosystem on productivity in the world, for it not only has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 land resources, biodiversity resourc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but also has tremendou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With the peculiar natural and culture landscapes, wetlands provide many advantages on wetland touris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scholars researches on the concept about wetlands、the resources of wetlands tourism and the examples of wetlands tourism exploi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at, we can see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nd disadvantages of domestic researches, and provide some advices on the protection of wetland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wetlands;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息息相关, 它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资源, 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旅

国内外湿地旅游案例研究

国内外湿地旅游案例研究 一、国外湿地旅游案例研究 (一)伦敦湿地公园 案例简介: 伦敦湿地公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建造在繁华现代化大都市中心的湿地公园,其位于伦敦市西南部泰晤士河围绕着的一个半岛状地带,被誉为“一个让人惊异的、奇迹般的地方,使得人类和野生生物在我们美好的城市中相聚”。公园的东临泰晤士河,是牛津与剑桥大学学生划艇比赛的必经之地,南边是大片的绿地,上有网球场、运动场等公共体育休闲设施,其余两面均与居民区相邻。公园占地42.5hm2 ,由湖泊、池塘、水塘以及沼泽组成,中心填埋土壤40万土石方,种植树木2万7千株。 案例分析: 水库的拥有者泰晤士水务公司与野禽及湿地基金会合作,成功将水库转换成湿地自然保护中心和环境教育中心,为了解决兴建湿地公园的资金问题,国会允许出售少量土地,从而使野禽及湿地基金会与房地产商达成合作协议,经过几年的发展实现了三方都赢的目标。 为了实现人和水的和谐共存,湿地公园在设计上针对水体和人流两方面做出精心的处理,如按人流活动的密集程度、物种栖息特点和水文特点,将整个公园分成6个清晰的栖息地和水文区域,从而构成了公园的多种湿地地貌。 经验总结: 伦敦湿地公园是全球城区湿地开发的典范,在湿地景观保护和旅游实践方面具有全球持续领先的地位。设计者按人流活动的密集程度,将整个公园分成了若干的区域和点,使游客在不惊扰生物休养生息、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同时可以近距离观测野生生物。公园良好的绿化和植被营造出了大都市中的美丽绿

洲,不仅使公园成为野生生物的天堂,同时也给伦敦市民提供了绝佳的游憩场所,极大地改善了都市的景观环境。 通过在原有的混凝土坝上加筑泥堤,提高了最高水位,使水库原有的水得到保留,另外通过保留、扩展堤坝,以及在一些区域使用泥墙,使每个栖息地区域与水域完全隔绝,构造出了水文学上的孤立湿地;同时在水域之间设置操作杆,使各个栖息地都具有精确控制水位的能力,确保其可以达到必须的水位变化而不受季节限制。 (二)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 案例简介: 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位于新加坡西北部,是新加坡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受保护的沼泽自然公园,在面积达130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内栖居着超过500种热带动植物,是候鸟途径东南亚的主要中途停留站,已于2003年被列入东南亚国家联盟遗产公园。目前周边建有酒店、SPA中心、纪念碑、高尔夫球场和工业区等设施,是湿地休闲度假的绝好去处。 案例分析: 保护区集保护、教育、休闲、研究于一体。保护:最大化地增长保护区内鸟类和其它野生生物的承载力;教育:丰富保护区内容,提供自然科学教育服务;休闲:以休闲为诱饵,鼓励游客深度体验大自然之美,进而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致力于拓展和加深地区和国际性鸟类学和生物学知识,开展研究活动。 公园内有黄、橘、紫3条特制路线以及红树林木栈步道。黄色路线全长三公里,由石子路和木质平台共同构成,沿途可观赏红树林的气根现象;橘色路线全长五公里,包括了保护区内最长的木栈道,直捣红树林研究园,面向学校发挥教育功能;紫色路线全长七公里,包含较长的原始土路,可以把游客带到三层楼的观鸟塔,也可近距离探访淡水区的动植物;红树林木栈道长仅500米,使游客在双脚不沾泥的情况下,享受穿越红树林的乐趣。4条路线各具特色,为游客提供了多种观光、体验选择。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 一、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概况 武汉东湖生态风景旅游区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东部,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2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 秀美的湖光山色 东湖山水秀美,景观别致,风光迷人。东湖风景区共分为五大景区,目前已对外开放的有听涛、磨山、吹笛、落雁四大景区,景观景点100多处。33平方公里的水域浩瀚,12个大小湖泊,120多个岛渚星罗,112公里湖岸线曲折,环湖34座山峰绵延起伏,10000余亩山林林木葱郁,湖水镜映,山体如屏,山色如画。东湖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春季山青水绿、鸟语花香,夏季水上泛舟,清爽宜人;秋季红叶满山,丹桂飘香;冬季踏雪赏梅,候鸟竞翔。 厚重的人文底蕴 东湖是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楚风浓郁,楚韵精妙,行吟阁名播遐迩,离骚碑誉为“三绝”,楚天台气势磅礴,楚才园名人荟萃,楚市、屈原塑像、屈原纪念馆,内涵丰富,美名远扬。 东湖周边聚集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6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56个国家、省、部属科研院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中国光谷,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别致的园中之园 依山傍湖的东湖梅园,为江南四大梅园之首,1200亩园地上309种梅花争芳斗艳。目前,登录的世界梅花品种共262个,其中东湖梅园就占了152个,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 东湖荷花资源圃拥有荷花品种505个,水生植物20多个,是中国荷花研究中心所在地。东湖樱花园,占地150亩,5000株樱花竞吐芬芳,是与日本泓前、美国华盛顿齐名的三大赏樱胜地之一。 东湖还有桂花园、杜鹃园、蔷薇园、水生花园、松柏园、盆景园等植物观赏园,这里是人间美丽生命的群芳谱。 丰富的节庆活动 东湖既是花的海洋,也是水的世界。“月月有节、季季有花”是东湖的魅力所在。东湖名花荟萃,万彩纷呈,花开四季、十里飘香,春兰、秋桂、夏荷、冬梅是风景区最具特色的花卉;东湖浩淼的水域云蒸霞蔚、雾绕烟横,万顷波光浮天摇地。东湖旅游主题活动不断,每年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中国梅花节、樱花节、牡丹节、屈原暨端午文化节、夏日沙滩风情、金秋园林艺术节等活动,游客纷至沓来。 二、风景区具体景区调查分析: 东湖钓鱼台

大观生态湿地公园

大观生态湿地公园 以前是杂草丛生的山地、淤泥黑水的烂水塘,如今水草丰沛、山花烂漫、鸟栖虫鸣,一泓泓碧水倒映着蓝天,仿佛身处田园郊野。有人跑来这里的芦苇荡拍婚纱照,有人爱到这里的水杉林钓鱼抓虾,有人每天下班后沿着水边跑步……这是什么地方?天河智慧城东部、大观路的西侧,密林间就藏身了一个非一般的大观生态湿地公园。就连天天在它旁边天河软件园上班的白领都不知道,这个占地46.8公顷、相当于2/3个天河公园大的湿地公园,其实是一条绵延3公里长、30—120米宽的生态长廊——广州第一个海绵城市试点近日已撩开面纱,惊艳亮相。2013年9月开始动工,今年6月验收,这个又名为“天河智慧城东部水系连通一期工程”的湿地公园采用海绵城市理论设计,看似是生态景观,其实是一种自然调节的“市政设施”,能防洪涝,净化水质、土壤,回补地下水,修复生物栖息地,又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还可让市民休憩游赏。1我们就一起从湿地公园的北部开始逛一逛吧。绿草如茵的思观广场,是旧羊山南面山脚的延伸,也是湿地公园最高点,有一个篮球场大。这个看似普通的休闲广场,其实下面暗藏乾坤。它是一个可渗透广场:地面铺设了渗水砖,地下还埋藏了数百个像蜂窝式排列的“小水桶”。它们是用高新

技术做成的海绵蓄水体,加起来共760立方米。一旦下大雨,海绵体能把水蓄住;等太阳出来再慢慢释放。2站在思观广场向南俯瞰,十几个大小不一、梯田般逐级错落的水塘铺展开去,近看却是一条缓缓流动的河涌。这里以前是山地,还有农民用来养鱼和灌溉用的水塘。“是我们再造地势,改造成十几级落差。”广州天河智慧城管理委员会主任唐锡汉揭秘建设经过,“除了第三第四个泡保留原来水塘,其余水塘是新挖的,重新种植花草,每个泡深约1—1.5米。”“如果不建海绵城市,按照传统思维,山被推平、鱼塘被填掉后,天河智慧城将建大片高楼,变成硬地。下雨时,山上的水就会往中下游跑,会跑得很快,带来很多问题,水土流失、上游水储不住,下游水集中在一起变成城市洪涝灾害,也改变了原来生态,导致都市热岛效应,动植物会减少……”在唐锡汉看来,“鱼塘是农业生产的智慧,也是大自然的恩赐,有蓄洪作用,应该留在这里。”这也正是海绵城市的奥妙:十几个水塘相当于海绵泡,就是一个分级蓄水系统。雨水和山水流经十几个高低错落的海绵泡后,不像河涌那样哗啦啦地跑掉,还缓解了下游防洪压力。“海绵的哲学是就地解决水问题,而不是转稼到异地、把洪水排到下游或对岸。”智慧城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负责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概括道。 实际上,每个泡挖多深多宽、广场的海绵体放多少怎么放,

湿地生态旅游

湿地生态旅游 中国湿地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类型多。按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划分,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中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中国湿地面积约6594万公顷(其中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公顷,包括沼泽约1197 万公顷,天然湖泊约910万公顷,带滩涂约217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万公顷,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还表现为一个地区内有多种湿地类型和单一种湿地类型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特点,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组合类型,区域差异显著。中国东部地区河流湿地多,东北部地区沼泽湿地多,而西部干旱地区湿地明显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湖泊湿地多,青藏高原和西北部干旱地区又多为咸水湖和盐湖,诸如青藏高原湿地、蒙新高原湿地、云贵高原湿地;海南岛到福建北部的沿海地区分布着独特的红树林和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人工湿地。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面积高原沼泽和湖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目前,国内许多湿地也被开辟为旅游目的地,如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建有标本馆和观鹤楼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据有关资料记载: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年接待的游客和访客多达50多万人次。青海湖的鸟岛、湖南省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21处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陕西黄河湿地,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包括陕西省域内的黄河河道、河滩、泛洪区及河道陕西一侧1km范围内的人工湿地,含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同时,良好的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可使游客在湿地生态旅游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和文化熏陶,能更好地提高广大游客的湿地保护意识,有助于推动湿地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受湿地和生态旅游这2个学科研究进程的影响。自1983年生态旅游概念首次被提出至今,湿地一直出现在生态旅游研究中。Christopoulou等曾提出发展生态旅游应首先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因为湿地最富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具有最好的环境教育功能和社区参与功能。湿地生态旅游追求旅游经济与湿地保护的协调发展,逐渐引起许多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和湿地周边社区的关注。 一、湿地生态旅游的概念 湿地生态旅游是指以湿地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具有自然保护、环境教育和社区经济效益等一系列的功能,是生态旅游中的一种旅游模式,诸如“海滨游”、“湖泊游”、“水乡游”、“休闲垂钓”等等。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宗旨是让游客认识湿地、享受湿地的同时提高湿地生态环保意识,湿地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为目标,使湿地生态旅游延伸为绿色旅游。湿地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是:人类与湿地乃是一种伙伴关系,应该共存共荣,协调发展。 二、湿地生态旅游的研究历史

西溪湿地的旅游资源介绍

西溪湿地的旅游资源介绍 西溪湿地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以自然和人文为主,拥有自然风景、文化底蕴、历史建筑、著名电影取景地以及自然保护区五大块主要旅游地。 自然资源: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 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 致。顺着水道前行,两岸茅 舍俨然,树木交柯,芦苇丛 生,和芦苇一样高的水生植 物上顶着黄色或红色的花 蕊。湖面上水草鲜润柔婉, 水面上绿色浮萍漂浮,莲影 摇曳,几抹粉色婷婷点缀其 中,野鸭水鸟凫泛。有诗赞 曰:“千顷蒹葭十里洲,溪 居宜月更宜秋。鸥凫栖谁高 僧舍,鹳鸠巢云名士楼。瞻葡叶分飞鹭羽,荻芦花散钓鱼舟。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湿地风光,美不胜收。 文化底蕴:西溪人文, 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 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 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 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 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 士开创的别院,他们在西溪 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深 谭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 台,据说还是越剧北派艺人 的首演地。西溪民风,淳厚 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 历史建筑:西溪湿地已有四五千年 历史,历史建筑也非常之多。西溪景区 内现有海春轩塔、凤凰泉、度假村及北 宋丞相范仲庵的读书堂。《天仙配》中 董永的家乡传说也在这里,现仍保存着 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树、土地庙、辞 郎河、送子头等遗迹。其他还有泊蓭草 堂、高庄、洪园、梅竹山庄、秋雪庵。 著名电影取景地:《富春山居图》、 《男人如衣服》等电影在西溪湿地取景

基于新时代背景的城市湖泊型风景区战略转型——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为例

基于新时代背景的城市湖泊型风景区战略转型——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为例 陆地钱卓炜高崎 【摘要】城市、人与风景区的和谐发展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随着新时代背景下工业化的提速与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一些原来独立于城区之外的城郊型风景区被逐步纳入到城市总体发展框架而成为城中型风景区,这个阶段我们称为转型期。转型期间的风景区发展及其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连接如何处理,风景区自身的定位如何调整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作为风景区的一种类型,由于特殊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尤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城郊型”湖泊风景区向“城中型”湖泊风景区的转型期间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是进行规划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笔者参编的《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为例深入探讨风景区与城市、人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东湖转型期间的影响、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和解读,同时提出空间调整、道路交通发展、居民社会调控等一系列发展策略和实施保障措施。藉以此对国内同类风景区新时期的转型发展和战略调整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东湖风景名胜区;湖泊型风景区;战略转型;和谐发展 1.引言 湖泊型风景区是指以湖泊、水库等水体为主体景观特色的风景区,城市湖泊型风景区是含有风景名胜性质的城市滨水景观区域,由于风景名胜的属性要求,此类风景区一般都是由自然景观资源或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自然湖泊演化而成。因与城市比邻,其某些区域同时还肩负着城市公园的职能。简言之,城市湖泊型风景区是位于城市建成区或毗邻城市建成区,具有一定自然景观资源或历史人文资源,并作为城市公共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城市自然湖泊区域。若严格按其在城市中的区域位置和周边关系来划分,可归纳为“城郊型”和“城中型”两种模式,而很大一部分“城郊型”湖泊风景区往往会随着城市的快速拓展和工业化的推进被逐步纳入城市总体发展框架,从而逐步向“城中型”湖泊风景区转型。 “城中型”湖泊风景区由于其特殊的发展历史和区域条件,往往会兼具城市滨水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与城市公园等不同区域的特性。正是因为“城中型”湖泊风景区具有多重属性的复合,使其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尤其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扩张失控,景区周边房地产的无序开发,甚至导致风景区湖泊的山水地貌遭到严重破坏,空间格局被打破,景观质量不断下降,城市滨水特色逐渐消失。 从城市宏观发展角度看,“城中型”湖泊风景区的发展方向应与城市的发展方向相协调。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不可避免。风景区必然需要面对城市快速扩张带来的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妥协,必须跳出既有风景区自身的束缚,从有利于整个城市发展的角度

生态湿地公园-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生态园湿地公园 方 案 设 计

1.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编制依据 (1) 1.3编制原则与编制范围 (1) 1.3.1编制原则 (1) 1.3.2编制范围 (2)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2.处理规模与目标 (4) 2.1处理规模 (4) 2.2进出水设计指标 (5) 3.方案选择论证 (6) 3.1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6) 3.2处理工艺简述 (7) 3.2.1水解酸化池 (7) 3.2.2接触氧化池 (8) 3.2.3辐流沉淀池 (9) 3.2.4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 (9) 3.2.5污泥浓缩与机械脱水 (15) 3.2.6快渗基本原理简述 (16) 3.3工艺方案比选 (16) 3.3.1.方案一论述 (16) 3.3.2方案二论述 (17) 3.3.3方案三论述 (18) 3.3.4污水处理方案比较 (19) 3.4污泥处理方案 (21) 3.4.1污泥处理方案比较 (21) 3.4.2污泥处置方式 (22) 3.5选定方案设计 (22) 3.5.1工艺流程 (22) 3.5.2工艺设计参数 (23) 3.5.3主要构筑物 (26) 3.5.4各处理工艺单元的去除率 (27) 4.总平面与景观设计 (28) 4.1总平面布置 (28) 4.2景观设计 (28) 4.2.1设计依据 (28) 4.2.2设计原则 (28) 4.2.3设计目标 (30) 4.2.4设计理念 (30) 4.2.5景观设计构思 (30) 4.2.6种植设计 (31) 4.2.7道路设计 (32) 4.2.8服务设施设计 (33)

昆山市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规划方案(一)

昆山市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规划方案(一) 摘要阐述了昆山市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建设现状,指出其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并对其整体规划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为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建设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设计原则;指导思想;整体规划方案;江苏昆山 昆山市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位于昆山市西部城区中西地带,西临阳澄湖、傀儡湖(昆山市水源地),由河流湿地与湖塘构成,是长江口湿地与太湖天然湿地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的重要地域之一。 1建设现状 公园始建于2001年,2008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为第五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约占地177hm2,其中水面58hm2,滩涂面积10hm2。公园建设利用原有的鱼塘、低洼地、荒地,遵循“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湿地开发与保护,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维护生态平衡与昆山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和自然性。公园规划建设,按大风景、小景观的设计理念造园,尽量减少人工景观,从近自然风景入手,在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基础上,通过改造风景的地形、水体和树木等要素,营造富有江南特色的自然环境。根据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进行功能分区及设施配套,重点建设突出江南水乡野趣的水禽观赏区、湿地保护与展示区等。公园完成前期建设后,经近几年的管理、保护,整个公园以湿地为主题、以水域为中心,形成集湿地保护、展示、科普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雏形,植被茂盛、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特别是野生水禽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湿地景观特征日益明显。园内主要植物品种有57科、98属,共131种;湿地鸟类70余种;水生动物种类丰富,生存状况良好,传统特色水产丰富。 2设计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 设计的基本原则为:高起点,高要求;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结合(功能、景观、生态三结合);突出生态、现代观点;“以人为本”原则1-2]。设计指导思想为:整体性原则;创造自然的生态景观;营造交流氛围,满足市民的游憩;景观的文化、审美意境;植物的乡土性原则。 3整体规划方案 3.1规划背景 根据昆山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西部城市副中心以打造生态居住区为重点,营造一流人居环境。昆山市城市生态公园作为西部城市副中心的一项重要功能,定位为:纳入昆山市城市绿地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功能的公园。 3.2规划总体目标 规划应用湿地生态恢复、生态重建和湿地水处理等生态工程技术,构建类型多样、格局合理、功能优化的城市湿地自然保留地,保护乡土物种、丰富生物种类,展示、传承江南水乡的湿地生态文化积淀,与城市水源地保护、城市生态休闲紧密结合,创建城市湿地自然保留地、城区水源地复合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模式,形成“城区水源、湿地乐园,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城市湿地景观,奠基山水型生态共生城市。 3.3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突出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丰富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提升城市湿地的生态价值及其公众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生态优先原则:以湿地自然景观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培育及其保护、水源地环境保护为重点,在此前提下,适度规划湿地展示、湿地生态休闲及湿地科普教育功能;长期持续原则:遵循湿地生态、保护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原理,保障规划的科学性、技术可行性,并从区域湿地保护、城市总体建设的视角出发,促使规划有利于

广东诗莞市塘厦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统测八年级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1、本卷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100分。 2、所有答案均要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A. 18dm B. 18cm C. 18mm D. 18μm 2.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如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A. B. C. D. 3.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音调的是() A. “引亢高歌”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C. “请勿高声喧哗” D. “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4.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 ..的是() A. “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 “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6.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 A. 要节约用电 B. 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 C. 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

D. 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 7.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8. 自东莞市创建文明城市成功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河道两岸景色宜人,河水清澈见底.下列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岸上的人看到清清河水里的鱼——光的直线传播 B. 柳树在河里的倒影——光的反射现象 C. 树荫下的光斑——太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投射在地面的实像 D. 各个方向能看到醒目的广告牌——漫反射 9.乐乐用鱼叉叉水中的鱼,这种光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10.元旦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 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 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D. 交流与合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1.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_ _产生的,并通过__ _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拉协奏曲过程中,手指按压琴弦是为了改变小提琴的 __(选填“音 调”、“音色”或“响度”)。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 姓名: 朱清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41班 学号: 2224107 指导教师: 崔峰职称: 讲师 2007 年 6 月30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朱清 指导教师崔峰 摘要:当前被称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矿产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了条件。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学者对于湿地相关概念的研究、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以及目前我国湿地开发的个案研究,从而了解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与不足,为更好的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Studies on eco-tourismof wetlands Student majoring intourismmanagementZhu Qing Tutor Cui Feng Abstract:Nowadays, the so called “Rising SunIndustry” tourism hasaro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Wetland is thehighest ecosystem on productivity inthe world,for it not only has abundant waterresources, land resources,biodiversity resourcesand mineral resources, but also has tremendou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With thepeculiarnatural andculture landscapes, wetlandsprovide many advantages onwetland touris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scholar sresearchesonthe concept aboutwetlands、theresources of wetlands to urism andthe examples of wetlandstourism exploitation.Onthe basis of that, we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风景区规划文本

目录 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风景名胜区围与性质 (3) 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结论 (3) 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 (6) 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7)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12) 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17) 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24) 第九章植物景观规划 (26) 第十章游览设施规划 (29)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 (32) 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37) 第十三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9) 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43) 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45) 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47) 第十七章分期发展规划 (49) 第十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52) 第十九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56) 第二十章附则 (58)

规划图纸: 01:区域分析图-东湖在全国交通优势02:区域分析图-东湖在省的区位 03:区域分析图-东湖在的区位 04:城市与风景区关系图 05:卫星遥感现状图 06:土地利用现状图 07:综合现状图 08:道路交通现状图 0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图 10:规划围界定图 11:风景资源评价图 12:景区划分规划图 13:规划总平面图 14:功能布局规划图 15:保护培育规划图——分类保护规划16:保护培育规划图——分级保护规划17:保护培育规划图——核心景区规划18:风景游赏规划图——游赏线路规划19:风景游赏规划图——游赏方式规划20:道路交通规划图 21:居民社会调控图 22: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 23: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 24:竖向空间规划图 25:植被现状图 26:植被景观结构图 27:植被景观规划图 28:给水工程规划图 29:雨水工程规划图 30:电力通信邮政规划图 31:环境保护工程规划图 32:消防工程规划图 33:燃气工程规划图 34:近期规划图

(完整版)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住房城乡建设部 年月

前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促进城市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生态园林建设质量,保障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好地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在总结国内外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总体设计、栖息地设计、水系设计、竖向设计、种植设计、道路与铺装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果。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主要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东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指导实施与监督管理,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负责技术解释。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 总则 术语 设计原则 总体设计..............................................................................................……………………基本要求 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 定位与目标 功能分区 游客容量计算 用地比例 湿地保护与修复 栖息地设计...........................................................................................…………………..…基本要求 动植物保护 栖息地系统设计 栖息地要素设计 水系设计 基本要求 水域设计 驳岸设计 竖向设计 基本要求 高程控制 挖填方设计 道路及场地坡度设计 种植设计 基本要求 植物选择与配置

旅游规范—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滨海湿地旅游资源的术语和定义、类型划分、调查和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滨海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旅游规划与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DB35/T686-2006 数字林业森林经营区划代码与用户命名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滨海湿地 低潮时水深6m以内的海域及其沿岸湿地,包括海洋及海岸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其中:海洋及海岸天然湿地包括永久性浅海水域、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沙滩、砾石与卵石滩、河口水域、滩涂、盐沼、红树林沼泽、海岸淡水湖、海滨岩溶洞穴水系等类型;人工湿地主要包括水产池塘、农用泛洪湿地、盐田等类型。 3.2 滨海湿地旅游资源 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滨海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以滨海湿地为主体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3 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指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类的基本单位。 3.4 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单体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单体”。 3.5 滨海湿地旅游资源调查 按照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类,对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东莞必去的旅游景点

东莞必去的旅游景点 东莞必去的旅游景点鸦片战争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座落在东莞市虎门镇,是一座收藏、保护、陈列、研究林则徐禁烟与鸦片战争文物史料的专题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展馆内图文翔实,内容生动丰富。二楼正面一大环型立体巨画,再现了当年鸦片战争虎门海战的情景,巨画虚实结合,采用现代化电、声、光、影等科技装置,让人置身于150年前的抗英战阵之中。该馆还有禁毒展览以及有关近现代书画艺术、民族风情、自然科技等方面的临时性展览。 观音山森林公园 观音山森林公园位于樟木头镇石新社区内,距镇中心区 1.5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是集生态观光、宗教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观音山原名观音肚山,是樟木头境内东南屏嶂诸山之一。 观音山园区内峰峦叠嶂,十多个主峰簇拥环绕、互竞姿色,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变幻莫测。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为观音山添设了无数自然景观,较为壮观的是落差380米、逶迤跌岩36级的仙泉瀑布和3999级曲径的“佛缘路”、-松涛的“森林浴”。 东莞欢笑天地

刺激、尖叫、时尚、欢笑……号称华南最具特色的室内外结合的游乐中心――欢笑天地游乐中心。3种外型超炫的大型国外先进娱乐设备和几十种新鲜有趣的竞技游戏一齐登场。在上万平方米的娱乐中心内,荟萃了当今大型娱乐设备的精华,包括过山车、冲浪和跳楼机。庞大而先进的机械群来自于美国、荷兰、意大利等堪称娱乐设备大国,其中不乏惊险刺激、令人不得不“惊呼狂叫”的娱乐项目,也有老少皆宜的中小型游艺项目。 松山湖 松山湖景区songshan lake规划控制面积 72 平方公里,坐拥 8 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 14 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保持着完好的充满岭南气息的原生态绿地,绿化覆盖率超过了 60% 。 8 平方公里水面的松山湖,四周峰峦环抱,湖面烟波浩渺。开发出了“生态游”、“工业游”和“科技游”三大旅游产品,有松湖烟雨、松湖花海、状元笔公园、月荷湖公园、梦幻百花谷、桃源公园等主要景点,是集游览、休闲、度假、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 可园 可园博物馆keyuan garden位于东莞市莞城博厦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 ( 可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 ) 之一,岭南古典私家园林建筑,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 年),创始人为官至江西按察使的东莞博厦人张敬修。 华阳湖湿地公园

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规划

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规划(EDA W) 绿色盐城-东方湿地之都 盐城,东临黄海,西接淮扬,南临通泰,北至连云港,是“京沪东线”的重要节点,“北上海经济区”的重要成员。辖两市 5 县 2 区,面积1.5 万平方公里,人口815 万,是江苏省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大市。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以“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而闻名。 盐城历史悠久,汉武帝元狩 4 年(公元前119 年)建立了盐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距今已有2100 多年历史。盐城人文荟萃,诞生过东汉“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南宋以身殉国的左丞相陆秀夫、吴王张士诚、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平民诗人吴嘉纪、中共中央一枝笔胡乔木、杰出外交家乔冠华以及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华裔宇航员王赣骏等一批杰出人物。三国吴王孙权之父孙坚曾任盐渎县丞;北宋宰相范仲淹在沿海督修海堤;元末明初,施耐庵在白驹场写《水浒》,罗贯中在白驹场写《三国演义》;清代李汝珍在草埝场写《镜花缘》。盐城是我国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曾有“西有延安,东有盐城”之说,刘少奇、陈毅、粟裕、黄克诚等领导人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设施。新四军纪念馆被列入全国100 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行列,新四军军部旧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盐城也是全国著名的淮剧之乡、杂技之乡。 盐城交通便捷,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四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民航开通了至北京、广州、温州及韩国首尔的国际航班,是江苏省第二个开通国际航线的城市;新长铁路已开通至全国铁路客货运;大丰港为国家一类港口;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苏通大桥开通后盐城将融入上海 2 小时经济圈。全市现有星级旅游饭店50 家,旅行社84 家,其中国际旅行社 1 家。东台发绣,滨海草柳编、建湖藕粉圆等旅游商品独具特色。 盐城拥有世界级品质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东部沿海45 万公顷海涂湿地,是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完好的海岸型湿地;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野生丹顶鹤和麋鹿种群数的60% 和25% 生活在这里,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被誉为“金滩银荡”、“鱼米之乡”。盐城还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海盐文化资源。全市现有景点40 多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1 家及一批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及国家、省重点文保单位等。 目前正规划建设的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将打造成“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湿地公园、亚洲东部最佳的生态旅游乐园”。并将以鲜明主题形象、较高资源品位、独特景观形态、巨大生态效应和旅游吸引功能迎接五湖四海宾朋。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位于斗龙港与新洋港出海口之间,面积1.73

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湿地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湿地环节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也是一种基于自然旅游活动。杭州市委、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从初始阶段便给予较高的定位,确定了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以民为本的原则,有效避免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划滞后、环境保护意识差等问题。 1.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巨大,景观改造已见成效 2003年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87.6亿元。一期工程于2003年8月开工,已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10月二期工程建成并对外开放,二期加强了对西溪湿地农耕生态环节保护;三期工程于2007年10月启动,投入资金30亿元,目前已有限园开放。2005年2月1日西溪湿地以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优雅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2.生态旅游产品多样,旅游资源挖掘充分 在科学评估、系统整理的基础上,目前,已经按照“先易后难、先实后虚和先小投入再大投入”的原则,依据湿地的自然资源特点和人文资源的特点,设计出了丰富多样额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秋雪庵、梅竹山庄等8个一期开发的景点,基本体现出来西溪湿地冷、野、淡、雅的景色特点。 3.文化交流、科普教育活动频繁且具特色 西溪湿地先后建成并启用了莲花滩观鸟区、周家村科普展示馆、杭州湿地植物园等多个科普教育站点。通过建立教育实践基地,举办湿地论坛、爱鸟周、西溪三堤十景评选等方式,像我们展示了湿地的功能,景观,生物多样性以及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已被中国科协正式命名为劝过你科普教育基地。 4.游客数量明显增加,生态旅游开发效果凸显 资料显示,2005年5月至2007年4月,西溪湿地已累计接待游客145玩人次,2008年《非诚勿扰》上映之后,游客数量更是成倍增长。 湿地管委会通过科学论证,最后确定目前的游客日容量不能超过6000人,同时,为使原生态的区域保持自然演进形态,湿地保留了近2.7平方千米的区域为生态封育区,不对游客开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