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资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资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资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资料

第一章

1. 大气的恒定组分有哪些?

恒定组分:02(20.95%)、N2(78.09%)、氩(0.93%)、惰性气体。上述组分的比例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几乎是可以看作不变的。

2■对流层与平流层有什么特点?

对流层:

1)相对于整个大气圈厚度而言很薄,按最厚处计,占总厚度的6—9%,其质量占总质量的75%。在这一层中除了有纯净的干空气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适度的湿度对人和动植物的生存起到重要的作用。

2)—般情况下,温度自地表面向高空递减,0.65C /上升100米。在对流层中,由于太阳

的辐射以及下垫面特性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使得在该层中出现极其复杂的自然现象,有时形成易于扩散的气象特征,有时形成对生态系统产生危害的逆温气象条件,雨、雪、霜、雾、雷电等自然现象也都出现在这一层。

3)大气有较强的对流运动,大气污染也主要发生在这一层,特别是在靠近地面 1 —2Km 的近地层更易造成污染。近地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能力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气象条件。

4)温度、湿度等各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平流层:

1)在这一层里气体的温度先随高度上升有缓慢的增加,然后上升(气温)较快。这是因为在该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所致。

2)几乎不存在水蒸汽和尘埃,一般处于平流运动。

3)大气很干燥,没有云、雨等现象,是飞机理想的飞行区域。

3?—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气溶胶状污染物与气态状污染物、降尘与飘尘等。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各类污染源排出的物质。

二次污染物:反应性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的其它组分反应形成的物质。

气溶胶状污染物:气体介质和悬浮在其中的分散粒子所组成的系统称为气溶胶。可分为粉尘、烟、飞灰、黑烟、霾、雾气态状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

降尘: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大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飘尘: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w 10卩m的颗粒物。

4?燃料型NO:燃料本身含氮变成游离氮原子和氧作用热力型NO:高温下,大气中的氮和氧结合5■我国大气污染的特征。

1)污染物微量(百万分之一计算),浓度用ppm(现已废止)、mg/m3计算;

2)污染物量变化(风经常影响其浓度);

3)污染物质变化(如NOX和有机物在光的作用下会产生03、甲醛等。)

6. 低架源:几何高度低于30m的排气筒、无组织排放源。

高架点源:几何高度高于100m (包括100m )的排气筒、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包括几何高度低于15m的排气筒排放。

7. 最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 2011)。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

1. 煤炭成分的表示方法,常用基准等。

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要确切说明煤的特性,必须同时指明百分比的基准,常用的基准有以下四种:

收到基:锅炉炉前使用的燃料,包括全部灰分和水分。

空气干燥基:以去掉外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即在实验室内进行燃料分析时的试样

成分。

干燥基:以去掉全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干燥基更能反映出灰分的多少。

干燥无灰基:以去掉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

2■煤炭中的含硫物质主要有几类?

有机硫包括硫醇或醚基化合物,硫醚,二硫化物,硫醌化合物和噻吩类杂环硫化物。无机硫包括硫化铁硫,元素硫和硫酸盐硫。

a. 硫酸盐硫:硫酸盐硫在燃烧时不参加燃烧,留在灰渣里,是灰分的一部分,其它形态的硫

能燃烧放出热量。通常所说的SOx污染物不包括MeSO4。

b. 硫化铁硫:是主要的含硫成分,常见形态是黄铁矿硫。黄铁矿:但在强磁场感应下能转

变为顺磁性物,吸收微波能力较强,据此,可把其从煤中脱除。

c. 有机硫:以各种官能团形式存在。不易用重力分选的方法除去,需采用化学方法脱硫。

3.理论空气量: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体积。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为空气过剩系数。

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它可由燃烧方程直接求得。

干烟气:除水蒸气以外的成分称为干烟气;湿烟气:包括水蒸气在内的烟气。

4.燃烧主要产生的污染物有哪些?

硫氧化物:随温度变化不大,主要是煤中So

粉尘:随燃烧温度而变化,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O及HC化合物:随燃烧温度而变化,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氮氧化物:随燃烧温度而变化,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高。

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

1.大气稳定度及其判别。

1)大气稳定度:是指大气中任一高度上的一空气块在铅直方向上的稳定程度。

2)如何判别大气的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可用位温梯度进行判断。

或用层结曲线(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和状态曲线(即上升空气块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的分布来判断大气稳定度。

2.主要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因子):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量,气象学中统称为气象要素。

与大气污染关系密切的气象要素主要有:气温、气压、空气湿度(气湿)、风(风向、风速)

云况、能见度、降水、蒸发、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等。

1)气温:表示大气温度高低的物理量。通常指距地面 1.5m高处百叶箱中的空气温度。

2)气压:任一点的气压值等于该地单位面积上的大气柱重量?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气压随高度递减关系式可用气体静力学方程式描述。

3)空气湿度(气湿):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和空气潮湿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绝对湿度、水蒸气压力、体积百分比、含湿量、相对湿度、露点等。

4)风: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水平方向的空气运动称为风。

风的形成:风主要由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而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是由温度分

布不均造成。风是矢量,有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风速(风的大小)。风向(风的来向):

可用8个方位或16方位表示(地面风)

5)云:是发生在高空的水汽凝结现象。

云量: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数。总云量:指所有云遮蔽天空的成数,不论云的层次和高度。云高:指云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以米为单位。

6)能见度: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单位:m , Km。能见度的大小反应了大气的混浊现象,反映出大气中杂质的多少。大气中的雾、水汽、烟尘等,可使能见度降低。

7)太阳高度角为太阳光线与地平线间的夹角,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最主要的因子之一,它随时间而变化。

8)降水是指大气中降落至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的通称。如雨、雪等。降水是清除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机制之一。

3■什么是干绝热直减率?

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干绝热直减率):干气块(包括未饱和湿空气)在绝热过程中,垂直方

向上每升降单位距离的温度变化值。(通常取100米),根据计算,得到丫d约为0.98 C /100m , 近似1C /100m。

4■什么是逆温?逆温与大气污染有什么关系?

定义: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形成逆温的过程多种多样:①辐射逆温(较常见);②平

流逆温;③锋面逆温;④湍流逆温;⑤下沉逆温。

具有逆温层的大气层是强稳定的大气层。由于污染的空气不能穿过逆温层,而只能在其下面

积聚或扩散,所以可能造成严重污染。

5■风速廓线模式有哪些?

对数律风速廓线模式、指数律风速廓线模式

6.海陆风、山谷风等地方性风场。(P83)

7. 污染物浓度如何估算?(P92)

&烟囱的有效高度和烟气抬升高度的关系。

烟囱的有效高度H由烟囱几何高度Hs和烟流(最大)抬升高度△ H组成,即H=Hs+A H,要得到H,只要求出A H即可。A H:烟囱顶层距烟轴的距离,随x而变化的。

9■污染系数与风向频率的关系。

污染系数表示风向、风速综合作用对空气污染物扩散影响程度。其表达式为:

污染系数=风向频率/该风向的平均风速

10.通风系数、本底浓度等概念。

大范围内的平均污染浓度,可以认为与混合层高度D和混合层内的平均风速的乘积成反比。

通风系数D u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平均风向垂直的单位宽度混合层截面的空气量。通风系数

越大,污染浓度越小。

本底浓度是该地区已有的污染物浓度水平。本底浓度超标的地区不宜建厂,本底浓度虽未超标,但加上拟建厂贡献,短期内又无法改进的也不宜建厂,应选择本底浓度小的地区建厂。

第四章除尘技术基础

空气动力学直径:在静止的空气中颗粒的沉降速度与密度为1g/cm3的圆球的沉降速度相同

时的圆球的直径。

几何当量径:指颗粒的某一几何量(面积、体积等)相同时的球形颗粒的直径。

分割粒径(半分离粒径)d50:即分级效率为50%的颗粒直径。

临界粒径:能够从分离器内100%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直径,用dc表示。

众径:最大频度的粒径dom称为众径。或累积粒径分布最多的颗粒直径大小。

中位径:相当累积粒径分布为50%时的颗粒直径大小。

斯托克斯径:在同一流体中,在层流区内,与颗粒密度相同、沉降速度相同的球形颗粒的直

径。沉降速度:等速段的颗粒运动速度称为沉降速度?

斯托克斯定律:(p157)

惯性碰撞:小颗粒随气流一起绕过靶;距停滞流线较远的大颗粒,也能避开靶;距停滞流线

较近的大颗粒,因其惯性较大而脱离流线,保持自身原来运动方向而与靶碰撞,继而被捕集。通常将这种捕尘机制称为惯性碰撞。

拦截:距停滞流线较近的小颗粒,刚好避开与靶碰撞,但其表面与靶表面接触时被靶拦截住,并保持附着状态。

驱进速度:即沉降速度

有效驱进速度:实际中常常根据在一定的除尘器结构型式和运行条件下测得的总捕集效率值,代入德意希方程式中反算出相应的驱进速度值,以3e表示,称为有效驱进速度。

电晕放电:只是在放电极的一小段距离内气体有强烈的电击穿,放电时在电极周围的空气电离。

起始电晕电压:指开始发生电晕放电时的电压,也称临界电压,与之相应的场强称为电晕起

始场强或临界场强。

电场荷电和扩散荷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沿电力线作有规则运动,与粒子碰撞使粒子荷电,称之为电场荷电。由于离子的不规则热运动而与粒子碰撞以致粒子荷电,称之为扩散荷电。

德意希公式:(P199)

气布比:即过滤速度,为单位时间内烟气实际体积流量与滤布面积之比。达西方程(p213):

第五章机械除尘器-----旋风除尘器

原理: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用来分离粒径大于 5 —10卩m以

上的的颗粒物。

特点: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低,操作维修方便,压力损失中等,动力消耗不大,能用于高温、高压及腐蚀性气体,并可回收干颗粒物。

缺点:效率80%左右,捕集<5卩m颗粒的效率不高,一般作预除尘用。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的因素:

1?工作条件

1 )进口速度VI VI增大,则切向速度V B增大,dcp减小,效率增大。但不能过大,过大会影响气流运动的方向(剧烈、方向混乱),破坏了正常的涡流运动,另外阻力会加大,故常选用V2=12—

25m/s。

2)除尘器的结构尺寸

一般而言,直径越小,则效率越高。

筒体长度增大,则效率增大,但过大阻力会增大,所以,筒体长度不大于5倍筒体直径。

旋风器斜放对效率影响不大。

2. 流体性质

对于气体而言,□增大对除尘不利,效率减小。温度增大,则卩增大,温度高或□增大都会

使效率减小。

3. 分离器的气密性

漏风率:0%、5%、15%

n : 90%、50%、0

袋式除尘器

工作原理:拦截(截留)、惯性碰撞、扩散、电沉积、筛分

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粉尘因截留、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常称为粉尘初层。新鲜滤料的除尘效率较低;粉尘初层形成后,成为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过滤层,提高了除尘效率;随着粉尘在滤袋上积聚,滤袋两侧的压力差增大,会把已附在滤料上的细小粉尘挤压过去,使除尘效率下降;除尘器压力过高,还会使除尘系统的处理气体量显著下降,因此除尘器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中;清灰不应破坏粉尘初层。

优缺点:

袋式除尘器:优点: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

缺点:过滤速度低,体积庞大,耗钢量大,滤袋材质差,寿命短,压力损失大,运行费用高。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的因素:

粉尘负荷(W):单位面积滤布上的积尘量。过滤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选用高的过

滤速度,所需要的滤布面积小,除尘器体积、占地面积和一次投资等都会减小,但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增大,运行费用增大。一般来讲,除尘效率随过滤速度的增加而下降。过滤速度的选取还与滤料种类和清灰方式有关。

颗粒层的比阻力系数、烟气特征和粉尘层渗透率、粉尘浓度和过滤时间、过滤阻力与粉尘负荷。

第六章电除尘器

工作原理:利用强电场使气体发生电离,气体中的粉尘荷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气体中的悬浮粒子分离出来

优点和缺点:

1?分离的作用力直接施于粒子本身,这种力是由电场中粉尘荷电引起的库仑力,而机械方法大多把作用力作用在整个气体。

2. 直接作用的结果使得电除尘器比其它除尘器所需功率最少,气流阻力最小。

3. 它既不象重力沉降法或惯性法那样只限于回收粗粒子,也不象介质过滤法或洗涤法那样受到气体运动阻力的限制,能回收微型范围的细小粒子。

4. 除尘效率高,一般在95-99%。处理量大,可应用于高温、高压,具有克服气体和粒子腐蚀的能力。连续操作并可自动化,故应用广泛。

主要缺点是设备庞大,消耗钢材多,初投资大,要求安装和运行管理技术较高。

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的因素:烟气温度、烟气湿度、烟气流速、粉尘浓度和粉

尘比电阻

第七章湿式除尘器

工作原理:

湿式除尘器的除尘与惯性碰撞、拦截、扩散效应、热泳和静电作用等有关,其中以惯性碰撞和拦截作用为主。

优点和缺点:

优点:①在耗用相同能耗时,比干式机械除尘器高。高能耗湿式除尘器清除0.1m以下粉尘

粒子,仍有很高效率②可与静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相比,而且还可适用于它们不能胜任的条件,③在去除粉尘粒子的同时,还可去除气体中的水蒸气及某些气态污染物。既起除尘作用,又起到冷却、净化的作用。

缺点:①排出的污水污泥需要处理,澄清的洗涤水应重复回用;

②净化含有腐蚀性的气态污染物时,洗涤水具有一定程度的腐蚀性,因此要特别注意设备和管道腐蚀问题;

③不适用于净化含有憎水性和水硬性粉尘的气体;

④寒冷地区使用湿式除尘器,容易结冻,应采取防冻措施。

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的因素:

颗粒的空气动力学直径、液气流量比及气体性质

①惯性碰撞参数:NI值越大,粒子惯性越大,则n越高②接触功率③分割粒径

第八章过滤式除尘器

1.各种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2.各种除尘器的优点和缺点以及综合对比。

3.影响各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的因素。

4.袋式除尘器的滤料要求。

①容尘量大、吸湿性小、效率高、阻力低;

②使用寿命长,耐温、耐磨、耐腐蚀、机械强度高

表面光滑的滤料容尘量小,清灰方便,适用于含尘浓度低、粘性大的粉尘,采用的过滤速度不宜过高。表面起毛(绒)的滤料容尘量大,粉尘能深入滤料内部,可以采用较高的过滤速度,但必须及时清灰。5■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

常用的清灰方式有三种:机械振动式、逆气流清灰、脉冲喷吹清灰

1)机械振动清灰过滤风速一般取1.0?2.0m/min,压力损失为800 —1200Pa。此类型袋式除尘器的优点是工作性能稳定,清灰效果较好。缺点是滤袋常受机械力作用,损坏较快,滤袋检修与更换工作量大。

2)逆气流清灰过滤风速一般为0.3?1.2m/min,压力损失控制范围1000?1500Pa。这种清灰方式的除尘器结构简单,清灰效果好,滤袋磨损少,特别适用于粉尘粘性小,玻璃纤维滤袋的情况。

3)脉冲喷吹清灰利用4?7atm的压缩空气反吹,压缩空气的脉冲产生冲击波,使滤袋振

动,粉尘层脱落。必须选择适当压力的压缩空气和适当的脉冲持续时间(通常为0.1 —

0.2s)。

每清灰一次,叫做一个脉冲,全部滤袋完成一个清灰循环的时间称为脉冲周期,通常为60s。6■文丘里湿式除尘器的特点。

高效率、高能耗

①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占地少、价格低②既用于高温烟气降温,高温、高湿和易燃气体的净化,也可净化含有微米和亚微米粉尘及易于被洗涤液吸收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氯化氢,硫酸等。7.电除尘器粒子荷电方式。

电场荷电和扩散荷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沿电力线作有规则运动,与粒子碰撞使粒子荷电,称之为电场荷电。由于离子的不规则热运动而与粒子碰撞以致粒子荷电,称之为扩散荷电。

第九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1■什么叫穿透时间或保护作用时间?

从含污染物的气流开始通入吸附床到穿透点这段时间称为穿透时间或保护作用时间

2■什么叫穿透曲线?

以吸附床出口气流中吸附质浓度为纵坐标,以吸附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可得到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为穿透曲线。

3■希洛夫方程推导过程做了哪些假设?

1)吸附层达到穿透点时全部处于饱和状态; 2 )吸附过程按照朗缪尔等温线的第三段进行,

即气相中p相当大,那么大a=Vm,静活度不再与气相浓度有关。

4.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有什么区别?

物理吸附:1?吸附力—范德华力2可单层吸附,亦可多层吸附;3?过程快,常常瞬间达到平衡;

4. 放热反应;5?吸附过程可逆。

化学吸附:1?吸附力—化学键力;2.单层吸附;3?有很强的选择性;4?吸附速率慢;5?升高温度有助于提高速率。

5■什么叫吸附剂的活性?

吸附剂活性:单位吸附剂吸附的吸附质的量。

6■什么叫静活性?什么叫动活性?

静活性一吸附达到饱和时的吸附量动活性一未达到平衡时的吸附量

7.吸附剂应具备什么特性?

①内表面积大②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③较高的机械强度、化学和热稳定性④吸附容量大⑤来源广泛,造价低廉⑥良好的再生性能

1■解释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

活性:是衡量催化剂效能大小的标准。常用单位体积或质量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得到的产品量解释

选择性:当化学反应在热力学上有几个反应方向时,一种催化剂只对其中的一个反应起加速作用的特

郝吉明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后答案 (第三版)主编: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 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六章除尘装置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八章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第九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第十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第十一章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第一章 概 论 1.1 干结空气中N 2、O 2、Ar 和CO 2气体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是多少? 解: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质量百分数为 %51.75%100197.2801.28781.0%2=???= N ,%08.23%100197.2800 .32209.0%2=???=O ; % 29.1%1001 97.2894 .3900934.0%=???=Ar ,%05.0%100197.2801 .4400033.0%2=???=CO 。 1.2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 .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 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 CO : ppm 20.3643 .44281000.43 =??-。 1.3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 解:1)ρ(g/m 3 N )3 3 4/031.110 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 N )3 33 4/1070.610 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 1.4 成人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平均为500cm 3,假若每分钟呼吸15次,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为200g μ/m 3,试计算每小时沉积于肺泡内的颗粒物质量。已知该颗粒物在肺泡中的沉降系数为0.12。 解: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0.12g μ=10.8g μ 1.5 设人体肺中的气体含CO 为2.2×10-4,平均含氧量为19.5%。如果这种浓度保持不变,求COHb 浓度最终将达到饱和水平的百分率。 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 2369.0105.19102.22102 4 22=???==--∝O p p M Hb O COHb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

第一章: ①TSP: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w 100卩m的颗粒物 ②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w 10卩m的颗粒物 ③ODS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④酸雨: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 ⑤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 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⑥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⑦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而生 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2. 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什么?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现状有什么规律性? 答:我国的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和SO。 规律:①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普遍问题;②城市的大气污染比乡村严重;③南方的大气污染比北方严重; ④冬季的大气污染比夏季严重;⑤酸雨现象集中在我国西南、华南和东南地区出现 3.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有那些项目?如何计分?如何报告? P b< P b< P 一丄“ 答:⑴PM。、SO、NO、CO Q⑵ 当第K种污染物浓度为k,J 一k一k , j +1时,其分指数为 P - P I k 二—(I k,j. - I k,j) ' I k,j 'k,j 1 ' k,j ⑶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以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则该种污染物即为该 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API V 50时,则不报告首要污染物 4. 大气的组成包括哪几部分?试举例说明。 答:⑴干燥清洁的空气,如氮、氧、氩和二氧化碳气体⑵水蒸气⑶各种杂质,如细菌,病菌等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①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空气。 ②高位发热量:燃料完全燃烧时,包括其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所发生的热量变化。 ③低位发热量:燃料产物中的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时完全燃烧过程释放的热量。 5. 燃烧过程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 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烟、飞灰、金属及其氧化物、金属盐类、醛、碳氧化合物等。 6. 什么叫理论烟气量?它包括哪几部分? 答:指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包括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的水蒸气体积,燃料中所含的水蒸气体积和供给的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体积。 8?液体燃料燃烧过程有几种燃烧状态?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哪些阶段起控制作用? 答:燃料油的雾化、油雾粒子中可燃组分的蒸发与扩散、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可燃气体的氧化燃烧。前三个阶段起控制作用。 10.论过剩空气系数(思考题)答:供入锅炉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为锅炉空气系数。为使煤完全燃烧需要供入大于理论空气量的空气,是空气过剩系数大于 1.当空气过剩系数不够大时,燃料燃烧不完全,造成热损失;当空气过剩系数过大时,排放的 烟气量增大,带走的热量增大,同样造成热损失,所以对空气过剩系数存在一最佳值,以使热损失最小。 第三章(选择、判断题居多) 1.名词解释 ①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②风速廓线:平均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曲线称为风速廓线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参考答案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 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 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1<Re p<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 p<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D )是对吸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附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十) 200*年*月*日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 1.净化NO X的选择性与非选择性催化还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某旋风除尘器切割直径(ηi=50%)d pc=15μm,当处理气体量增加一倍时,其切割直径应为多少?列出你的理由或计算结果。 3.如何定量判断大气稳定度?稳定度对扩散有何影响? 4.根据必要的合理假设,试推算我国SO2年排放量。 5.可细入颗粒物是北京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试列出它的主要来源。 6.简要分析SO2排入大气环境后的迁移转化和沉降过程。 7.简要分析风速如何影响高架点源对地面污染物浓度的贡献。 10.钙质吸收剂量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烟气脱硫剂,试分析可能影响吸收洗涤塔操作的主要因素。 二、计算题(每题10分) 1.粉尘由d p=5μm和d p=10μm的粒子等质量组成。除尘器A的处理气量为Q,对应的分级效率分别为70%和85%;除尘器B的处理气量为2Q,其分级效率分别为76%和88%。 试求:(1)并联处理总气量为3Q时,总除尘效率 (2)总处理气量为2Q,除尘器B在前,2台除尘器A并联在后串联的总效率。 2.用Orsat烟气分析仪测得烟气成分如下:CO2和SO2总计为10.7%,O2为8.2%,不含CO,求过剩空气系数。若实测烟尘浓度为4200㎎/m3,校正至过剩空气系数α=1.8时,烟尘浓度是多少? 3.某三通道电除尘器,气流均匀分布时总效率为99%,若其它条件不变,气流在三个通道中分配比例改变为1:2:3时,总效率变为多少? 4.试验测得固定床吸附器的保护作用随床长的变化如下: 床长(m):10 40 70 100 保护作用时间(min):20 320 650 980 求:(1)吸附区前进的线速度; (2)吸附区的不饱和度为0.6时,吸附区的形成时间。 一个电厂烟气中含有1000ppm没有和发射在573K和1个大气压1000m3s-1率。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是用来实现75%的计算需要的最小kgh-1氨氮去除。 五、综合分析题(15分) 当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主要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造成的,控制大气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 1.燃料燃烧所产生的NO X几乎全部是NO2,只有少量的NO2在大气中慢 慢地转化为NO。() 2.气溶胶是指空气中的固体粒子和液体粒子,或固体和液体粒在气体介 质中悬浮体。() 3.单位质量的燃料按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称为实 际空气量。()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 郝吉明 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的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对象: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植物、器物和材料,及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皆有有重要影响。 控制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技术措施:(1)实施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个方面:对生产工艺而言,节约资源与能源、避免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和降低排放物的数量和毒性,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和少污染;对产品而言,使用过程中不危害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安全,使用寿命长,易于回收再利用。(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1、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改善能源供应结构与布局,提高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比例,加强农村能源和电气化建设等;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3、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4、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3)建立综合型工业基地,开展综合利用,使各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原材料和废弃物,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4)对SO2实施总量控制。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是执行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及防治环境污染的依据和手段。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 完全燃烧的条件: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混合的条件。 燃烧过程的“3T”:温度、时间和湍流度。 理论空气量:单位量染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空气过剩系数α:实际空气量V a与理论空气量V0a之比。 空燃比(AF):单位质量染料所需要的空气质量。<汽油理论空燃比为15>。 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称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来分,可以分为四类:(1)局部地区污染;(2)地区性污染(3)广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 2、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可以分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3、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4、大气污染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人为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 5、中国的大气环境 污染主要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和SO ,北京、上海、广州属于煤烟与汽车尾气并重类型。 2 6、大气污染物入侵人体途径:(1)表面接触(2)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3)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7、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危害人类健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粒径越小,越不容易沉淀,漂浮时间长人体吸入后深入肺部;粒径越小,粉尘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生理效应加剧。8、硫酸烟雾引起的生理反应要比单一二氧化硫气体强4—20倍。 9、能见度:指定方向上仅能用肉眼看见和辨认的最大距离。 10、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2)严格环境管理(3)控制污染技术措施(4)控制污染经济政策(5)绿化造林(6)安装废气净化装置。1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点是:防与治的综合。 12、环境管理概念的两种范畴:狭义:环境污染源和环境污染物的管理;广义:即从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管理,通过经济发展的全面规划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目的。13、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14、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1)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集术和清洁煤技术(4)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5、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目标是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1、燃料: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且在经济上可以取得效益的物质。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2、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3、煤中含有四种形态的硫:黄铁矿硫、硫酸盐硫、有机硫、元素硫。4、石油主要由: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组成。 5、原油中硫大部分以有机硫形式存在。 6、非常规燃料根据来源可以分为:(1)城市固体废弃物(2)商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3)农产物及农村废物(4)水生植物和水生废物(5)污泥处理厂废物(6)可燃性工业和采矿废物(7)天然存在的含碳和含碳氢的资源(8)合成燃料。 7、非常规原料优点:代替某些领域的化石燃料供应,也是处理废物的有效方式。缺点:燃烧时比常规燃料产生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需要专门的技术设备。 8、燃料完全燃烧条件:(1)充足的空气(2)达到着火温度(3)停留时间充足(4)燃料空气充分混合。9、有效燃烧四因素:空燃比、温度、时间、湍流度。 10、燃烧“三T”:时间、温度、湍流。11、过剩空气量: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12、燃烧烟气主要由少量悬浮颗粒物、未燃烧和部分燃烧的燃料、氧化剂、惰性气体组成。13、燃烧设备热损失:(1)排烟热损失(2)不完全燃烧热损失(3)炉体散热损失。14、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燃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体积。15、含硫燃料燃烧时的特征是火焰呈浅蓝色。16、烟尘: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称为烟尘,包括黑烟和飞灰两部分。 17、黑烟:主要是未燃尽的炭粒。18、飞灰:主要是燃料所含的不可燃矿物质微粒。19、大气污染物中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亦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CO,CO主要来源于汽车的尾气。 20、汞的挥发性很强,对人体危害包括肾功能衰减,损害神经系统等。 第三章.1、大气: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环境空气: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2、自然地理学将受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3、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方向上的分布,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4、气压:指 m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称为湿空气的绝对湿度。5、含湿量:大气的压强。5、绝对湿度:在1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题库全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题库全集 第一章概论 1.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大气与空气的定义:大气就是 指; 环境空气就是 指 。 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与;人类、植物、动物与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2.大气的组成可分 为: 。 干洁空气、水蒸气与各种杂质 3.大气污染 如果大气中的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物、植物、材料、大气特性或环境美学产生可测量的不利影响,这就就是大气污染。 4.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来分,大致可分为四类: 。 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 5.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 括 。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与酸雨 6.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 为。 气溶胶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7.在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将其分为 。

总悬浮颗粒物与可吸入颗粒物 8.TSP称为,它指的就是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 的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100μm 9.PM10称为,它指的就是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 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10μm 10.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 为 等五大类。 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 11.一次污染物就是 指 。 那些从污染源排放直接进入大气的原始污染物质 12.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就是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它们的毒性往往较一次污染物更强。 13.在大气污染控制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一次污染物主要有 等。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及有机化合物 13.在大气污染控制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二次污染物主要 有 等。 硫酸烟雾与光化学烟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概 论 第二章 1.1 解: 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质量百分数为 %51.75%100197.2801.28781.0%2=???= N ,% 08.23%100197.2800 .32209.0%2=???=O ; %29.1%100197.2894.3900934.0%=???=Ar ,% 05.0%100197.2801 .4400033.0%2=???=CO 。 1.2 解: 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 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 CO :ppm 20.3643.44281000.43 =??-。 1.3 解: 1)ρ(g/m 3 N )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 N )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 kg=891kg 1.4 解: 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 )×0.12g μ=10.8g μ 1.5 解: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 2369.0105.19102.22102 4 22=???==--∝O p p M Hb O COHb , COHb 饱和度% 15.192369.012369.0/1/222=+=+=+= Hb O COHb Hb O COHb Hb O COHb COHb CO ρ 1.6 解: 含氧总量为mL 96010020 4800=?。不同CO 百分含量对应CO 的量为: 2%:mL 59.19%2%98960=?,7%:mL 26.72%7%93960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 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2.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3.按照大气污染围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 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5.酸雨: 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 雨。 6.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 7.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8.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段时间能保持悬浮状态。 烟:烟一般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 飞灰: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的较细的灰分。 黑烟:由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霾(灰霾):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天气现象。 雾: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 9.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 中的悬浮体系。 10.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的颗 粒物 11.可吸入颗粒物(P 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的颗粒 物 12.气体状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硫酸烟雾、 光化学烟雾 13.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14.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 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15.硫酸烟雾:硫酸烟雾系大气中的SO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 浮颗粒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硫酸烟雾引起的刺激作用和生理反应等危害,要比SO2气体大得多。 16.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在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 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其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酮类和醛类等。光化学烟雾的刺激性和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强烈得多。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重点题目

一、名词解释 1、燃烧: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光与热)的 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 2、燃料:燃烧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且经济上可行的物质。 3、大气环境容量:某区域自然环境空气对某种大气污染物的容许承 受量或负荷量,它主要取决于该区域面积及其风向垂直方向上的宽度,混合层高度,风速等。 4、粒径分布:不同粒径范围内颗粒个数(或质量或表面积)所占的 比例。 5、机械除尘器:机械除尘器通常指利用质量力(重力、惯性力和离 心力等)的作用使颗粒物与气流分离的装置包括重力沉降性、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 6、摩擦压力损失:由于气体本身的粘滞性及其与管壁间的摩擦而产 生的压力损失。 7、局部压力损失:气体流经管道系统中某些局部构件时,由于流速 大小和方向改变行程涡流而产生的压力损失。 8、除尘器:从气体中去除或捕集固态或液态微粒的设备。 9、电除尘器: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场进行电离的过程中,使沉粒 荷电,并在电场力作用下使沉粒沉积在集尘极上,将沉粒从含尘气体中分离。 10、湿法除尘器:使含尘气体与液体密切接触,利用液滴和颗粒的惯

性碰撞及其他作用捕集颗粒或使粒径增大的装置。. 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 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2、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3、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 的新污染物质。 4、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定时间内保 持悬浮状态。 5、酸雨: 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 6、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7、环境空气:.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报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8、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种组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它组分分离的过程。 9、气体吸收: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 10、大气污染物控制标准: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申出来的一种辅助标准,如燃料、原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排气筒高度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接本) 一、填空 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燃料燃烧过程的空气过剩系数取决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形式及燃烧条件等因素。 石油是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它是由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组成。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生产的颗粒物通常称为烟尘,它包括黑烟和飞灰两部分。黑烟是未燃尽的炭粒,飞灰则主要是燃料所含的不可燃矿物质微粒。 用显微镜观测粒径时,将各颗粒在投影图中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称为颗粒的定向面积等分直径,也称马丁直径。 表征净化装置净化污染物效果的重要技术指标是净化效率。 电除尘过程中,粉尘比电阻过高,会导致除尘效率下降。 组成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分是滤料,其性能对袋式除尘器操作有很大影响。 在烟气脱硫工艺中,干法的脱硫剂利用率最低,通常在30%以下。湿法脱硫的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5%以上。 酸雨泛指酸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而干沉降是酸性颗粒物以重力沉降等形式由大气转移至地面。 在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将其分为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燃料的发热量有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之分,高位发热量包括燃料燃烧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 煤中不可燃矿物物质的总称是灰分。 粉尘的安息角和滑动角是评价粉尘流动特性的重要指标。 有机污染物通常指为燃尽的碳氢化合物,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粉尘的含水率与粉尘从周围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有关,通常把这种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粉尘的吸湿性。 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和操作变量。

表征袋式除尘器过滤速度的指标是气布比。 按脱硫剂是否以溶液状态进行脱硫,可将脱硫技术分为湿法或干法脱硫。 为了防止汽油中的铅使催化剂永久中毒,应用催化转化器的前提是必须使用无铅汽油。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气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 燃料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类。 煤中硫的四种存在形态是黄铁矿硫、硫酸盐硫、有机硫和元素硫。 普通的旋风除尘器是由进气管、筒体、锥体和排气管等组成。 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由两部分构成,即粉尘通过清洁滤料的压力损失和通过灰层的压力损失组成。 从燃烧系统排出的氮氧化物绝大多数以NO形式存在。 在我国,“两控区”是指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我国大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 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是石油。 以去掉外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所表示的煤的百分比基准是空气干燥基。 燃料燃烧过程中,实际烟气体积等于理论烟气体积和过剩空气体积之和。 通常用圆球度来表示颗粒形状与圆球形颗粒不一致程度的尺度。 粉尘比电阻对电除尘器的运行有很大影响,通常最适于电除尘器运行的粉尘比电阻范围是104—106?·cm。 电除尘过程的第一步是尘粒荷电。 烟气脱硫过程中,与SO2反应消耗掉的脱硫剂与加入系统的脱硫剂总量之比称为脱硫剂利用率。 与汽油车污染控制目标不同,柴油机主要以控制黑烟和氮氧化物排放为主。 酸雨通常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填空 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 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P5 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P30 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P74) 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267页) 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 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P31 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 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 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 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P141 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P132) 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P171 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 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 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 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②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而依据。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④大气污染警报标准:警报标准的规定,主要建立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影响和生物城市限度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 3、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①空气条件②温度条件③时间条件④燃料与空气混合条件 4、高斯扩散模式四点假设(P37) ①污染物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②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③源强是连续均匀的;④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 5、烟囱高度计算方法(P109)自己看书,精简地回答 6、简述亨利定律(P242) 答: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7、物理吸附的特征(P262) 答:①吸附质与吸附剂间不发生化学反应;②吸附过程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常常瞬间即达平衡;③吸附为放热反应;④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吸附不强,当气体中吸附质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时,被吸附的气体易于从固体表面逸出,而不改变气体原来的性质。 8、化学吸附的特征(P262) ①吸附有很强的选择性;②吸附速率较慢,达到吸附平衡需相当长的时间; ③升高温度可提高吸附速率。 9、吸附再生的方法:(P267)(1)加热解析再生(2)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 (3)置换再生(4)溶剂萃取再生(5)化学转化再生 四、问答 1、论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P1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精编版

第一章 概论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 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2、大气污染源的分类:大气污染按范围来分:(1)局部地区污染;(2)地区性污染;(3) 广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 3、大气污染物: 气溶胶状污染物: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液混合粒子。 分类:飘尘、可吸入颗粒物、PM 10(<10μm );降尘(>10μm ) TSP (<100μm 的颗粒) 气态状污染物:1234为一次污染物,56为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 学或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毒性更强。 (1)CO 、CO 2:主要来源:燃料燃烧和机动车车排气。 危害:①CO 与血红蛋白结合危害人体; ②CO 2排量多会使空气中O 2量降低,其浓度的增加,能产生“温室效应”。 (2)NOx 、NO 、NO 2 :来源:①由燃料燃烧产生的NOx 约占83%; ②硝酸生产、硝化过程、炸药生产及金属表面处理等过程。 危害:①对动植物体有强的腐蚀性;②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3)硫氧化物:来源:①化石燃料燃烧;②有色金属冶炼;③民用燃烧炉灶。 危害:①产生酸雨;②产生硫酸烟雾;③腐蚀生物的机体。 (4)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是光化学氧化剂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的 主要贡献者,也是温室效应的贡献者之一。 来源:①燃料燃烧和机动车排气;②石油炼制和有机化工生产。 (5)硫酸烟雾:大气中的SO 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浮颗粒物或氮氧化 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其引起的刺激作 用和生理反应等危害,要比SO 2气体大的多。 (6)光化学烟雾: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 、碳氢化合物HC (又称烃)和氧 化剂(主要成分有臭氧O3、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酮类和醛类等)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 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其刺激性和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严重得多。 4、大气污染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途径: ①表面接触;②食入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和水;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危害:①人体健康危害。②对植物的危害:叶萎缩、枯烂、吸入到果实中;③对金属制品、 油漆、涂料、建筑、古物等的危害(重庆、长江大桥的桥梁);④对能见度影响;⑤局部气 候的影响;⑥对臭氧层的破坏 能见度ρρνK d L p p 6.2= p ρ、p d ——颗粒密度kg/m 3 、颗粒直径μm ; K ——散射率,即受颗粒作用的波阵面积与颗粒面积之比值; ρ——视线方向上的颗粒深度,mg/m 3。 5、主要污染物的影响 (1)二氧化硫S O 2 A 、形成硫酸烟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 1.定义PM 2.5,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关于颗粒物的浓度,最初以 TSP表示,后来改为PM10,近来又改为PM2.5,其动因是什么?对污染控制技术提出哪些要求和挑战? 答:颗粒物粒径大小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PM10可以被吸入气管,在呼吸道内沉积,而PM2.5可以吸入肺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大,加剧生理效应的发生与发展。美国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的改变,反映了对一问题认识的深入。 新的标准对粉尘技术提出了挑战,不仅要求整体上较高的除尘效率,而且要求对细颗粒的捕集更为有效,而细颗粒的捕集相对颗粒要相对困难。 2.空气/燃料比对燃烧过程形成的污染物种类和总量有什么影响? 答:低空燃比时,燃料燃烧不完全,易形成CO和HC,NOx排放很少;高空燃比时,燃料燃烧充分,火焰温度高,CO和HC排放很少,NOx生成量较高;存在一个最佳点,CO、HC和NOx的排放总量最低。 3.与汽油车相比,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有哪些特征? 答:与汽油车相比,CO、HC和NOx的排放曲线有向稀燃区平移的趋势,一般来说,CO和HC的排放很低,NOx的产生量也低于汽油车,但是碳烟的排放浓度很高。 4.简要分析SO2及NOx的排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SO2对环境的主要影响:1.形成酸雨2.二次颗粒物; NOx对环境的主要影响:1.酸沉降;2.形成O3;3.形成二次颗粒物。 5.如何控制燃烧过程引起的NO X污染?与控制燃烧过程引起的二氧

化硫污染有哪些重大差别? 答:通过两段燃烧、烟气再循环等技术措施,控制燃烧过程的最高温度及其持续时间、O2的浓度,减少热力NOx的生成。与SO2相比,NOx的控制更注重燃烧条件的控制,而SO2主要针对燃料本身的S含量和燃烧后的SO2去除。 6.湿法钙质吸收剂脱硫过程中,pH值是重要的操作参数,试分析 它对吸收洗涤塔操作造成的可能影响。 答:湿法钙质吸收剂脱硫中一般使用CaCO3和Ca(OH)2,如果PH值过高,即溶液中Ca(OH)2含量过高,易产生Ca(OH)2沉淀,造成阻塞;PH过低,不利于SO2的吸收,还可能引起设备的腐蚀。 7、哪些污染物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答:气候变暖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 8、如何改善电除尘器对高比电阻粉尘的捕集效率? 答:克服高比电阻的方法:保持电极表面尽可能清洁;采用较好的供电系统;烟气调质;发展新型电除尘器。 9、简要分析旋风除尘器结构对其除尘效率的影响。 答:1.排放管直径越小,dc越小,除尘效率越高; 2.筒体直径D越小,粒子所受的离心力越大,其效率越高;但D过小,粒子容易出现二次逃逸,效率反而下降; 3.锥体适当加长,可以提高效率; 4.除尘器下部的严密性不好,会引起除尘效率的下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整理带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复习资料 1、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2、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质。 3、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V 0与理论空气量之比V a. 4、集气罩:用以收集污染气体的装置。 5、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在常温下它们的蒸发速率大,易挥发。 6、温室效应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碳、水蒸气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7、理论空气量:.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映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8、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9、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是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 10、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祖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11、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 12、环境空气:.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报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13、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14、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m或km。 15、有效躯进速度:在实际中常常根据除尘器结构型式和运行条件下测得除尘效率,代入德意希方程反算出相应的躯进速度。 16、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气温的现象。 17、烟气脱销:除通过改进燃烧技术控制NO x 排放外,有些情况还要对冷却后的烟 气进行处理,以降低NO x 排放量 18、控制流速法:系指在罩口前污染物扩散方向的任意点上均能使污染物随吸入气流流入并将其捕集所必须的最小吸气速度。 填空题: 1、煤中的可燃组分有 C、H、O、N、S ,有害成分主要是灰分、挥发分 1.化石燃料分为:煤炭、石油、天然气 3.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2、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是气体扩散、气体吸收、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 3、根据燃料的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把大气污染分煤烟型、石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四类。 4、大气污染侵入人体主要途径有: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5、旋风除尘器的分割粒径是指除尘效率为50%时的粒径。若除尘器的分割粒径越小,除尘效率越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公式集(全)

1—1 暴露于两种气体混合物中所产生的COHb 和O 2Hb 的平衡浓度方程: 2 2b =b CO O COH P M O H P 1—2 能见度近似方程:p p v 2.6d = k L ρρ 1—3 空气污染指数:k k,j k k,j+1k,j k,j k,j+1k,j I = (I I )I ρρρρ+——— 2—1 收到基: C ar +H ar +O ar +N ar +S ar +A ar +W ar =100% 2—2 空气干燥基: C ad +H ad +O ad +N ad +S ad +A ad +W ad =100% 2—3 干燥基: C d +H d +O d +N d +S d +A d =100% 2—4 干燥无灰基:C daf +H daf +O daf +N daf +S daf =100% 2—5 燃料与空气中氧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22222() 3.78() 3.78()4242242 X Y Z W y w y w y y w C H S O x z O x z N xCO H O zSO x z N Q +++-+++-→+++++-+ 2—6 理论空气量:0a V =107.1()42 y w x z ++-/(12x+1.008y+32z+16w ) m 3/kg 2—7 空气过剩系数:0a a V V α= 2—8 燃料发热量: 25(9)L H H W q q W W =-+ 2—9 标准状态下的烟气体积:s n n s n s p T V V p T =? ? 2—10 标准状态下烟气的密度:n n s s s n p T p T ρρ=? ? 2—11 过剩空气校正,燃烧完全:2p 2p 2p 10.264 - O O N α=+ 2—12 过剩空气校正,燃烧不完全:2p p 2p 2p p - 0.5CO 10.264 - (O - 0.5CO ) O N α=+ 2—13 实际烟气体积:0 (1)fg fg a V V V 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