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13 人物描写一组课内外阅读训练 精选阅读理解试题

【语文】13 人物描写一组课内外阅读训练 精选阅读理解试题

【语文】13 人物描写一组课内外阅读训练 精选阅读理解试题
【语文】13 人物描写一组课内外阅读训练 精选阅读理解试题

【语文】13 人物描写一组课内外阅读训练精选阅读理解试题

一、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

1.课外阅读。

光阴(节选)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他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他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对谁都一视同仁,决不会多施舍给谁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1)“一视同仁”的意思是__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

(2)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在作者的笔下,“他”具有以下特点:________。

(3)读选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写出你的理解。

(4)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把时光写得充满人性。你觉得光阴还像什么呢?

【答案】(1)不分厚薄,同样看待;光阴给谁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决不会多施舍给谁一分一秒

(2)光阴;一直前进,悄无声息,神奇而又无情,慷慨而又公正

(3)这两段话写出了珍惜时间的人就会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漠视时间的人则只能浪费时间,最终时间消逝了,自己还一无所获

(4)略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不分厚薄,同样看待;光阴给谁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决不会多施舍给谁

一分一秒

(2)光阴;一直前进,悄无声息,神奇而又无情,慷慨而又公正

(3)这两段话写出了珍惜时间的人就会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漠视时间的人则只能浪费时间,最终时间消逝了,自己还一无所获

(4)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课外阅读。

悠悠童心

当我和童年告别时,没有和它握过手,没有和它谈过心,更没有向它说一声“再见”!

但每当我看见儿童——捉迷藏、跳房子、办家家酒……我的血就加快了流速,全身微微发热,心里格外兴奋。每当我和儿童一起玩的时候——唱歌、踢毽子、跳绳……我就忘记了我已是20多岁的人。

我盼望成天和他们在一起。终于在一起了!

难忘啊——我们一起在蔚蓝的天空下阅读优美的散文、诗句,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我们一同在乡间田野上畅谈,又登上俏丽的小山,拾片红叶,采朵秋菊,跟着放牛娃唱牧歌;我们在充满神秘、哲理的松树林里捉迷藏,你找,我躲,这儿露出一角衣襟,那儿又冒出半个脑袋,林里充满了朗朗的笑声。

这些声音常常掀开我童年的窗帘——

那时,我是一个“饥饿”的孩子。

法国的雨果说过,好奇是饥饿的粮食,每遇到它就想吃。那么我的饥饿可算是个好奇症吧!

因为这“病”的缘故,我很小就会拆卸玩具、收音机,安装小汽船,修手电筒。

知道了洋娃娃为什么会“哇哇”地叫;怎么使一块铁皮不沉水;懂得了野鸭为什么叫候鸟,而喜鹊又叫留鸟;想象着今后要到天宫去取桂花酒,下海里龙宫找龙王。

因为这“病”的缘故,妈妈说我是个淘气的野孩子;叔叔因为我拆收音机罚我看三本书;隔壁李奶奶说我长大了要翻天的。

啊,我希望我的“好奇症”继续下去,永远保持童心,永远在好奇中生活,永远过那追求、探索、惊奇、天真、快乐的儿童生活。

童心,童心把我带回到了50个小朋友的欢快笑声之中。

童心在跳动!在唱歌!在舞蹈!悠悠童心在我的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神奇——________ 探究——________

(2)文章中的“饥饿”指的是________。

(3)读了全文,你认为作者的职业是________,作者最突出的个性是________,作者没有和童年说“再见”的原因是________,作者觉得留住童年就可以________。

(4)这篇散文,看起来很散乱,可是你细细地读,就会发现文章条理很清晰,作者在文章开头先交代________,接着写现在________,再回忆________,最后抒写自己现在的心愿________

(5)你也像作者一样有“好奇症”吗?把你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答案】(1)神秘;探索

(2)充满好奇心

(3)教师;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一直保留童心;留住探究心、好奇心

(4)自己的个性;自己仍愿和孩子们在一起拥有童心;自己的童年时代;仍是和孩子们在一起

(5)【示例】有。我的“奇思妙想”是发明一种可以看到未来的机器,看看将来的自己会遇到什么事情,如果将来发生了无法挽回的事情,那我现在就可以努力改变,不让那件事情发生,生活就不会有悲伤,永远都是快乐的。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3)、(4)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写奇思妙想应请注意:大胆想象,敢于去想,任何一个人的想象和幻想,都反映自己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如果把这种大胆的假设写出来,给人以某种启迪,并能激起别人的思考,使人产生共鸣,这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故答案为:(1)神秘、探索;

(2)充满好奇心;

(3)1、教师 2、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3、一直保留童心4、留住探究心、好奇心;

(4)1、自己的个性 2、自己仍愿和孩子们在一起拥有童心 3、自己的童年时代;

(5)有。我的“奇思妙想”是发明一种可以看到未来的机器,看看将来的自己会遇到什么事情,如果将来发生了无法挽回的事情,那我现在就可以努力改变,不让那件事情发生,生活就不会有悲伤,永远都是快乐的。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4)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3.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影子里的父爱

①今年夏天,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气温达到37℃,热得最凶那天,诊所里开着空调也抵御不了汹涌而来的热浪。小护士不停地向地上洒水,以获得一点清凉。但我仍感觉透不过

气来。小护士指着窗外说:“看看那些进城来卖菜的农民吧,他们一直在烈日下晒着呢,你应该满足了。”正说话间,几个人抬着一个病人进来了。

②病床上躺着的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双目紧闭,面色潮红,完全处于昏迷状态。床边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边哭边对病人喊着:“爸,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③我为他量了体温,看了看他的舌苔,发现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中暑了,就给他打了一针。看着还在一旁哭泣的小男孩,我说:“别哭别哭,你爸没事,一会儿就好了。”

④男孩听我这么说,才放心了。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后从布包里拿出一叠皱巴巴的纸币。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两块……他把那些毛票递给我说:“医生叔叔,一共七块三,够不够我爸的药费?”孩子的脸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看着他饱含真诚仰望我的眼睛,我忽然对他产生了好感,就问他:“你挺壮实的,你爸中暑了你居然没事儿。”孩子说:“天太热了,街上没有树,我们也没有伞,我爸怕我晒着,就让我蹲在他背后的影子里。后来他就晕倒了……”

⑤听着孩子的诉说,我的心被震撼了。就在这时,小护士进来了。她告诉我,我父亲刚才来过诊所,见我忙,把东西留下就离开了。我从她手里接过父亲送来的东西:一把遮阳伞,还有一小瓶仁丹。手里握着这些东西,想着父亲,我烦躁的内心蓦地清凉无比。

⑥那天,我想的都是“父亲”这个字眼。想着每一个做父亲的,都会把关爱子女当成一种人生习惯。生活条件好一些的父亲,会记着在这烈日炎炎的天气里为孩子送一把遮阳伞,一瓶提神的仁丹,而像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他贫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把影子作为庇护孩子的一片阴凉。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汹涌:________

震撼:________

(2)选文第①段画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你赏析选文第④段划线的句子

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后从节包里拿出一叠E巴的纸币,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两块......

(4)怎样理解选文第⑤段划线的句子“我烦躁的内心基地清凉无比”。

(5)选文中“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他贫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把影子作为底护孩子的一片阴凉。”你的父亲肯定也非常爱你,请你回忆其中一件小事.写在下面横线上;并写一句赞美父亲的话,表达出你的真情。

事件________;

赞美父亲的话:________

【答案】(1)本义形容波浪又大又急,这里指诊所里的热浪上下翻涌,扑面而来。;本义指心理受到猛烈冲击或感动,这里指我被这位农民父亲关爱儿子的行为深深感动了。(2)侧面烘托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写农民父亲中暑作铺垫。

(3)“小布包”“皱巴巴”“五毛、六毛……”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小男孩家境的贫穷,更表现出农民父亲对儿子的无比关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爱的回报。

(4)烦躁是因为天气炎热难耐,而父爱使我感动,内心如春风拂过般舒畅,所以觉得清凉无比。

(5)略;父爱是一颗大树,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也会为我撑起一片阴凉。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2)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汹涌:本义形容波浪又大又急,这里指诊所里的热浪上下翻涌,扑面而来。

震撼:本义指心理受到猛烈冲击或感动,这里指我被这位农民父亲关爱儿子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2)侧面烘托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写农民父亲中暑作铺垫。

(3)“小布包”“皱巴巴”“五毛、六毛……”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小男孩家境的贫穷,更表现出农民父亲对儿子的无比关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爱的回报。

(4)烦躁是因为天气炎热难耐,而父爱使我感动,内心如春风拂过般舒畅,所以觉得清凉无比。

(5)事件:略;赞美父亲的话:父爱是一颗大树,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也会为我撑起一片阴凉。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5)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请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第十一根红布条(节选)

“拴根红布条吧!”一位大爷说。

这里的风俗,凡是在牛救活孩子以后,这个孩子家都要在牛角上栓根红布条。是庆幸?是认为这头牛救了孩子光荣?还是对上苍表示谢意而挂红呢?

亮仔家里的人,立即撕来一根红布条。人们都不吱声,庄重地看着这根红布条拴到了独角牛的那根长长的独角上。

独角牛“哞哞”地对着天空叫起来,并在草垛下来回走动,尾巴不停地甩着。

“噢,麻子爷爷!”人们突然想起他来了,有人便走过来,叫他,“麻子爷爷!”____________①

一个内行的老人突然从麻子爷爷的脸上发现了什么,连忙推开众人,走到麻子爷爷面前,把手放到鼻子底下。大家看见老爷爷的手忽然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过了一会,他用发哑的声音说:“他死啦!”

打谷场上顿时一片寂静。

人们看着他:____________②

亮仔的妈妈抱着亮仔,第一个大声哭起来。

"麻子爷爷!麻子爷爷!"那个力气最大的叔叔使劲摇晃着他--他确实永远睡着了。

忽地许多人哭起来,悲痛里含着悔恨和歉疚。

独角牛先是在打谷场上乱蹦乱跳,然后一动不动地卧在麻子爷爷的身边,它的双眼分明汪着洁净的水——牛难道会流泪吗?它跟随麻子爷爷几十年了。是的,麻子爷爷锯掉它的一只角,可是,它如果真的懂得人心,是永远不会恨他的。那时,它刚被买到这里,就碰上一个孩子落水,它还不可能听主人的指挥,去打谷场的一路上,它不是赖着不走,就是胡乱奔跑,好不容易牵到打谷场,它又乱蹦乱跳,用椅角顶人。那个孩子当然没有救活,有人叹息说:“这孩子被耽搁了。”就是那天,麻子爷爷锯掉了它的一只角。

那个气力最大的叔叔背起麻子爷爷,走向那片林子,他的身后,是一条长长的默不作声的队伍……

在给他换衣服下葬的时候,从他怀里落下一个布包,人们打开一看,里面有十根红布条,也就是说,加上亮仔,他用他的独角牛救活十一条小小的性命!

麻子爷爷下葬的第二天.独角牛突然失踪了。几天后,几个孩子驾船捕鱼去,在滩头发现它死了,一半在滩上,一半在水中。人们一致认为,它是想游过河去的——麻子爷爷埋葬在对岸的野地里,后来游到河中心,它大概没有力气了,被水淹死了。

它的那只独角朝天竖着,拴在它角上的第十一根鲜艳的红布条,在河上吹来的风里飘动着……

(1)我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40字以内)

(2)“第十一根红布条”有什么特殊含义?请你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3)以下三个选项是关尹麻子爷爷”的外貌描写,请仔细比较,选择最合适的两处填写在文中画横线处,请填序号。

A.他长得很不好看,满脸的黑麻子,个头又矮,还驼背,像背了一口沉重的铁锅。B.他的身体因衰老而缩小了,灰白的寸发上沾着草屑,脸庞清瘦,因为太瘦,牙床外凸,微微露岀发黄的牙齿,整个面部还隐隐显出刚才拼搏着牵动独角牛而留下的痛苦!

C.麻子爷爷背靠草垛,脸斜冲着天空,垂着两只软而无力的胳膊,合着眼睛。那张麻脸上的汗水已经被吹干,留下一道白色的汗迹。

(4)文中说:“它如果真的懂得人心,是永远不会恨他的。”你觉得独角牛会恨麻子爷爷吗?请从文中至少概括出两条理由加以说明。

(5)文中有一段文字补充交代了麻子爷爷锯掉牛角的事倩,很多同学觉得这一段文字是多余的,你觉得呢?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答案】(1)麻子爷爷为救溺水的孩子而去世了,老牛为游到埋着麻子爷爷的对岸,淹死了。

(2)加上亮仔,他用他的独角牛救活十一条小小的性命!

(3)①—C;②—B

(4)不会,理由:老牛跟随麻子爷爷几十年了;麻子爷爷锯掉牛角是因为当初老牛不听指挥,耽搁了救孩子的最好时机。

(5)我认为不是多余的,锯掉牛角以后老牛才学会配合麻子爷爷一起救人,才会有“十一根红布条”的故事。这段插叙衬托了老牛与麻子爷爷深厚的感情。

【解析】【分析】(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麻子爷爷为救溺水的孩子而去世了,老牛为游到埋着麻子爷爷的对岸,淹死了。

(2)加上亮仔,他用他的独角牛救活十一条小小的性命!

(3)①—C;②—B

(4)不会,理由:老牛跟随麻子爷爷几十年了;麻子爷爷锯掉牛角是因为当初老牛不听指挥,耽搁了救孩子的最好时机。

(5)我认为不是多余的,锯掉牛角以后老牛才学会配合麻子爷爷一起救人,才会有“十一根红布条”的故事。这段插叙衬托了老牛与麻子爷爷深厚的感情。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5.课外阅读。

太阳路

贾平凹

①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啊,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②"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③“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④“去太阳上有路吗?”

⑤“当然有的。”

⑥"啊,那怎么走呀?”

⑦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

⑧“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都会知道了。”

⑨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梅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⑩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

?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1)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结合文章内容,试着用下面的表述形式概括。

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

(2)文章中第②-⑥自然段中的对华为什么没有提示语?

(3)“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岀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谈谈你的理解。

(4)文章对奶奶形象刻画时,最主要采用什么描写?从这些描写中看出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

(5)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6)读这篇文章时,我们会情不自禁想到三年级时学过的课文《太阳》,这两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写出两点。

【答案】(1)陡峭的路;漫长的路

(2)读者知道是“我们”在和奶奶说话;对话时,“我们”的问话语速比较快,更好地表现出小时候的“我们”天真、充满好奇的特点。

(3)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4)语言描写。奶奶教育有方、热爱生活、有爱心、有耐心。

(5)本文用孩子和奶奶的对话讲述了一群孩子寻找太阳路的故事,“太阳路”就是追求人生梦想之路,告诉了我们人要不畏艰辛,尽毕生努力追求光明未来的道理。

(6)①《太阳路》是一篇散文,语言通俗、浅显,充满童真童趣。《太阳》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语言平实、朴素、准确。②《太阳路》主要运用了对话的形式。《太阳》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前的情况。既然读者知道是“我们”在和奶奶说话;对话时,“我们”的问话语速比较快,更好地表现出小时候的“我们”天真、充满好奇的特点。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4)①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②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6)写作特点是指文章在某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和效果。写作特点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解答时要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故答案为:(1)陡峭的路、漫长的路

(2)读者知道是“我们”在和奶奶说话;对话时,“我们”的问话语速比较快,更好地表现出小时候的“我们”天真、充满好奇的特点。

(3)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4)语言描写。奶奶教育有方、热爱生活、有爱心、有耐心。

(5)本文用孩子和奶奶的对话讲述了一群孩子寻找太阳路的故事,“太阳路”就是追求人生梦想之路,告诉了我们人要不畏艰辛,尽毕生努力追求光明未来的道理。

(6)①《太阳路》是一篇散文,语言通俗、浅显,充满童真童趣。《太阳》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语言平实、朴素、准确。②《太阳路》主要运用了对话的形式。《太阳》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4)①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②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6)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

6.课外阅读

麋鹿

①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

②不仅如此,麋鹿的生活习性也非常有特点。麋鹿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他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每胎仅产一仔。雄性小鹿两岁时长角分叉,六岁叉角才发育完全。

③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因自身繁殖力低下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1865年,看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从此麋鹿被世人所知晓。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后来,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到1967年,这里的麋鹿已增加到400多头,并向各国输出。至今,全世界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1986年8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我国林业部的努力下,39头选自英国7家动物园的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如今,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

(1)下列对“麋鹿”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麋鹿蹄子宽大不适应沼泽地的生活。

B.麋鹿的鹿角一般每两年脱换一次。

C.至今,全世界麋鹿总数已经超过一千头。

D.麋鹿最早出现在我国。

(2)麋鹿在我国消失了大半个世纪有多种原因,短文中没有提到的一项是()

A.因战乱而惨遭杀戮。

B.饲养不得法。

C.因暴露踪迹而被盗往国外。

D.自然繁殖能力低。

(3)短文用大量笔墨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这样写的好处表述不恰当的是()

A.让人们对麋鹿有全面的了解。

B.激发读者对麋鹿的兴趣。

C.教育我们要珍惜保护野生动物。

D.突出麋鹿的奇特与可爱。

(4)认真阅读短文,简要列出第①到第③自然段的小标题。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传奇经历

(5)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________。

【答案】(1)D

(2)B

(3)D

(4)奇特外形;生活习性

(5)作比较;列数字;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

【解析】

【分析】(1)—(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拟定自然段的小标题。阅读段落,就可以概括出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5)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1)D;(2)B;(3)D

(4)奇特外形、生活习性

(5)作比较、列数字、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

【点评】(1)—(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提炼自然段小标题的能力。

(5)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阅读《捡来的手机》,完成后面的习题。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建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我很惊讶,也很欣

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一个劲地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您啦,叔叔!谢谢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⑦儿子抬起头,朝着我笑……

(1)仔细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填空。

故事主要情节:________→讨论如何处置手机→________→袒露真实想法

儿子情绪变化:惊喜→________→心情很好→________

(2)文章第⑤自然段对小伙子运用了________描写手法,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3)“我”表扬儿子“善良”“不虚伪”,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出儿子的“善良”和“不虚伪”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善良”:________。

“不虚伪”:________。

(4)“儿子抬起头,朝着我笑……”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你说出至少两个理由。

【答案】(1)捡到手机;归还手机;想不通;不好意思

(2)神态;①突出惊讶,说明手机失而复得出乎小伙子的意料;②语言突出讲话很激动,表达感激之情;③动作突出着急。

(3)归还手机;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4)喜欢。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子有方。善于鼓励孩子。

【解析】【分析】(1)、(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捡到手机、归还手机、想不通、不好意思

(2)神态;①突出惊讶,说明手机失而复得出乎小伙子的意料;②语言突出讲话很激动,表达感激之情;③动作突出着急。

(3)归还手机;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4)喜欢。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子有方。善于鼓励孩子。

【点评】(1)、(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文学类文本阅读

我的老师(有删改)

冰心

①我永远忘不掉的,是T女士,我的老师。

②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中学的算术是从代数做起的,我的算学底子太坏,踏着云雾似的上课,T女士便在这云雾之中,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她那时也不过二十多岁罢。“螓首蛾眉,齿如编贝”这八个字,就恰恰的可以形容她。她是北方人,皮肤很白嫩,身体很窈窕,又很容易红脸,难为情或是生气,就立刻连耳带颈都红了起采。她的态度,严肃而又和蔼。讲述时简单而又清晰。她善用譬喻,我们每每因着譬喻的有趣,而连带的牢记了原理。

③第一个月考,我的历史得九十九分,而代数却只得了五十二分,不及格!当我下课自己躲在屋角流泪的时候.觉得有只温暖的手,抚着我的肩膀,抬头却见T女士挟着课本,站在我的身旁。我赶紧擦了眼泪。站了起来。

④她温和地问我道:“你为什么哭?难道是我的分打错了?”我说:“不是的,我是气我自己的数学底子太差。你出的十道题目,我只明白一半。”她就款款温柔地坐下,仔细问我的过去。知道了我的家塾教育以后,她就恳切地对我说:“这不能怪你。你中间跳过了一大段!我看你还聪明,补习一定不难;以后你每天晚一点回家,我替你补习算术罢。”

⑤这当然是她对我格外的爱护,因为算术不合格,很有留级的可能;而且她很忙,每天抽出一个钟头给我,是额外的恩惠。我当时连忙答允,又再三地道谢。回家去同母亲一说。母亲尤其感激。

⑥从此我每天下课后,就到她的办公室,补习一个钟头的算术,把高小三年的课本,在半年以内赶完了。T女士逢人便道我的神速聪明。但她不知道我每天回家后,用功直到半夜,因着习题的烦难,我曾流过许多焦急的眼泪。

⑦那时我住在母亲的套间里,冬天的夜里,烧热了砖炕,点起一盏煤油灯,盘着两腿坐在炕桌边上,读书习算。到了夜深,母亲往往叫人送冰糖葫芦或是赛梨的萝卜,来给我消夜。直到现在,每逢看见孩子做算术。我就会看见T女士的笑脸,脚下觉得热烘烘的,嘴里也充满了萝卜的清甜气味!

⑧算术补习完毕,一切难题,迎刃而解,代数同几何,我全是不费工夫地做着;我成了同学们崇拜的中心,有什么难题,他们都来请教我。我补完数学以后,母亲觉得对于T女士应有一点表示。她自己跑到福隆公司,买了一件很贵重的衣料,叫我送去。T女士却把礼物退了回来,她对我母亲说:“我不是常替学生补习的,我不能要报酬。我因为觉得令郎(注:称呼别人的女儿一般用令爱,T女士称冰心为令郎,大概与那个年代宣扬男女平等思想有关)别样功课都很好,只有数学差些,退一班未免太委屈他。他这样的赶,没有赶出毛

病来,我已经是很高兴的了。”母亲不敢勉强她,只得作罢。

⑨有一天我在东安市场,碰见T女士也在那里买东西。看见摊上挂着的挖空的红萝卜、里面种着新麦秧,她不住地夸赞那东西的巧雅,颜色的鲜明,可是因为手里东西太多,不能再拿,割爱了。等她走后,我不曾还价,赶紧买了一只萝卜,挑在手里回家。

⑩第二天一早又挑着那只红萝卜,按着狂跳的心,到她办公室去叩门。她正预备上课,开门看见我和我的礼物,不觉嫣然地笑了,立刻接了过去,挂在灯上,一面说:“谢谢你,你真是细心。”我红着脸出来,三步两跳跑到教室里,嘴角不自觉地唱着歌,那一整天我颇觉得有些飘飘然之感……

(1)[内容梳理]

请根据文中的地点变化及示例展示,完成下列思维导网。

(2)[内容理解]

体会文中的词句,完成下列任务。

“螓首蛾眉,齿如编贝”这八个字,就恰恰的可以形容她。

①请选择恰当的角度,简要赏析这句话中加下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小贴士

螓(qín)首蛾眉:出自《诗经》。螓,蝉的一种。形容女子容貌美丽。齿如编贝:小自龚自珍《己亥杂诗》。贝,指白色螺壳。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前:T女士却把礼物退了回来,她对我母亲

说:“我不是常替学生补习的,我不能要报

酬。”

后:她正预备上课。开门看见我和我的礼

物,不觉嫣然地笑了,立刻接了过去,挂在

灯上,

一面说:“谢谢你,你真是细心。”

②T女士拒收“我”母亲的礼物,却接受了“我”的礼物,请阐述原因。

结合相关内容,完成相应任务。

在本文中,冰心主要回忆了自己和老师T女士之间发生的故事,但是在第⑦段中描述了母亲给我送消夜的场景,这是否多余呢?请结合相关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1)①T女士给“我”补习算术;②T女士的鼓励促使“我”勤奋学习;③“我”给T 女士买了她喜欢的礼物

(2)①运用了外貌描写和比喻手法,写出了T女士当时美丽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达出我对T女士的想念。②T女士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她热诚为“我”补习算术,完全是出于对“我”的爱护,因而不肯接受母亲的“报酬”;红萝卜无疑是童年时的作者对老师的一颗敬爱之心,T女士接受红萝卜同样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

(3)不多余。因为在“我”努力学习算术的过程中,T女士在学业上辅导“我”、鼓励“我”,

“我”的母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师生情、母爱融合在了一起,贯穿了“我”这段美好的童年记忆;母爱是伟大的,T女士有如母亲一般,给予“我”温暖,可见T女士在“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多年之后,作者每当想起这段经历,她会觉得“脚下觉得热烘烘的,嘴里也充满了萝卜的清甜气味!”这里的“热烘烘”“清甜气味”不光是因为母亲,也是因为T女士给予“我”的爱,更是“我”对T女士的思念和感恩。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情节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根据两个情节之间的段落概括出剩余的情节。文章第⑥段写我每天下课后,就到T女士的办公室,补习一个钟头的算术。第⑦段写冬天的夜里,我住在母亲的套间里,点起一盏煤油灯,盘着两腿坐在炕桌边上,每天读书习算到深夜。第⑨⑩段写我在东安市场给T女士买了她喜欢的红萝卜礼物。据此分析概括答题,意对即可。

(2)①结合语境分析,“螓首蛾眉,齿如编贝”是“我”记忆中的T女士的外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T女士当时美丽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达出我对T女士的想念。②结合语境分析,母亲的礼物是一件很贵重的衣料,T女士给我补习算学,不是为了钱,完全是出于对“我”的爱护,因为她看我还聪明,但由于以前上的私塾不学算学,所以算学较差,如果因为算学不好留级太可惜。由此可以看出T女士高尚的品格;而我的礼物是在东安市场买的红萝卜,虽不值什么钱,但那是童年时的作者对老师的一颗敬爱之心,T女士接受红萝卜同样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的算学不好,第一个月考,代数却只得了五十二分。T女士于是就每天放学后给我补写一个小时,在她的鼓励和教导下,我下决心学习算学。冬天的夜晚,我在母亲的套件里,盘着两腿坐在炕桌边上,读书习算,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母亲看我这么用功,这么辛苦,到了夜深,母亲往往叫人送冰糖葫芦或是赛梨的萝卜,来给我消夜。这既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也间接表现了T女士对我的鼓励、关爱和影响。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①T女士给“我”补习算术;②T女士的鼓励促使“我”勤奋学习;③“我”给T 女士买了她喜欢的礼物

⑵①运用了外貌描写和比喻手法,写出了T女士当时美丽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达出我对T女士的想念。②T女士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她热诚为“我”补习算术,完全是出于对“我”的爱护,因而不肯接受母亲的“报酬”;红萝卜无疑是童年时的作者对老师的一颗敬爱之心,T女士接受红萝卜同样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

⑶不多余。因为在“我”努力学习算术的过程中,T女士在学业上辅导“我”、鼓励“我”,“我”的母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师生情、母爱融合在了一起,贯穿了“我”这段美好的童年记忆;母爱是伟大的,T女士有如母亲一般,给予“我”温暖,可见T女士在“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多年之后,作者每当想起这段经历,她会觉得“脚下觉得热烘烘的,嘴里也充满了萝卜的清甜气味!”这里的“热烘烘”“清甜气味”不光是因为母亲,也是因为T女士给予“我”的爱,更是“我”对T女士的思念和感恩。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内容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根据两个内容之间的段落概括出剩余的内容。

⑵①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赏析角度一般是:有无使用修辞、有无使用特殊句式、

有无特殊的描写方法以及结合作者的情感等。建议记忆下来,方便做题时,利用排除法,判断出赏析角度。②本题考查分析人物的行为思想变化原因能力。人物的行为往往受人物思想的支配,因此分析人物行为的变化关键是要分析人物的思想,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理解。

⑶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某个材料作用的能力。文章材料是为主旨服务的,某部分内容需不需要写,是详写还是略写,这些都要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来决定,分析其作用也就是分析其对表现主旨的作用,如果其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就不多余,反之亦然。

9.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种花

丁立梅

①我在我妈屋门前种花。

②花的种子是我从网上买来的。花十多块钱,就能买上一小把。我乱七八糟地买了很多。包装上标注的是“小野花”。好,就它。因为野,好长,合我的性子。

③我妈听说我要种花,乐得眉开眼笑,一叠声答应:“好啊好啊,家里有的是地方。”她早早就把门前的一块地收拾出来。我携着我的花种子回家。我妈高兴,屋里屋外不停地来回转,一会儿找铁锹,说要把地再整一整,一会儿又说要去地里挑蔬菜,中午给我炒着吃。她的嘴一直咧着,合不拢了。她说:“你一到家,家里的门檐都变高了,变亮堂了。”

④这话说得我既开心又黯然。我们兄妹大了,各自有了家庭牵绊,难得回老家;家里只剩我妈、我爸两位老人,暮气笼罩之下,都是冷清。

⑤我爸也忙活开了。他给那块地追加了底肥,还用钉耙给划拉出漂亮的垄沟。

⑥种子刚种下,我妈就浇了一遍水。然后她天天向我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有鸟来啄食,我妈又多了一项任务——赶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⑦十八天后,种子终于出芽了。我妈不时就跑去看一会儿,说:“啊,那些小芽儿,像些小虫子在爬。”我在心里面笑着。

⑧芽儿疯长起来,很快密密地长了一堆,你挤我我挤你的。原先的地方不够它们生长了,我妈忙着把它们移栽到别处,把屋后也栽上了。抽枝了,打花苞了,这都是大事,我妈很细致地向我汇报。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语调里,多带着笑。

⑨又一些天后,花终于开了,居然是漂亮的格桑花和波斯菊。红的,粉的,黄的,白的,不一而足。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⑩蝴蝶们也来了,恋慕地绕着花飞。我妈说:“没魂的蝴蝶啊。”她那是形容蝴蝶多。那景象我不用想,也知道是怎样的绚丽。

?村里人没见过这些花,又好奇又羡慕,有事没事,爱转到我妈门前来看。孩子们更是频频相顾,跟我妈讨得几朵回去,开心得不得了。

?于是乎,我妈门前总有人去讨花种子。我回去,我妈告状似的说:“烦死了。”我看到她说这话时,是多么口不对心。她脸上的笑容里,分明写着快乐,那种给予的快乐。

?今天我妈又告诉我,隔壁村子里的谁谁谁,也跑来跟她要花种子。格桑花开过了,我妈专门弄了个罐儿,收藏这些花种子。她把那罐儿看得比金镯子还贵重,看得可紧了。

?我问我妈:“给她了吗?”老太太端起架子来,狡黠地笑着说:“她来要了三回,我才抓了一丁点儿给她。要的人多哩,我要省着点。”她计划着,明年把门口的路边也都给种起来。

?我笑她,说:“那不是谁都可以采了吗?”我妈被我点破了心事,嘿嘿两声,讪讪地笑着,有些不好意思。

?我很高兴,一个村庄都将因一把花种子而花开沸沸了。

(1)梳理妈妈种花的几个主要阶段和事件,根据提示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种子刚种下,(妈妈)________。

②________,(妈妈)忙着移栽、屋后栽。

③再一些天后,花开了,(妈妈)________。

(2)结合语境,说说第④段“这话说得我既开心又黯然”的含义。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4)根据文章第⑥-?段的内容,说说“种花”给“我妈”带来了哪些变化。

【答案】(1)浇水、赶鸟、看芽儿;芽儿疯长起来;赠花和种子,收藏花种子

(2)爸爸妈妈因“我”回家而高兴着,忙碌着,但我们兄妹大了,由于家庭的牵绊难得回家,家中冷清,老人孤独,“我”心里难过。

(3)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格桑花和波斯菊”比作“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同时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种出的花鲜艳,数量多,长势喜人,富有生机。衬托出了妈妈精心呵护花儿的快乐心情。

(4)给花浇水、赶鸟充实了“我妈”的日子,让她不再感到孤独和冷清;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让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快乐起来;和村里人分享成果时,收获给予的快乐。

【解析】【分析】(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内容,“我”买花种子在我妈屋门前种花,妈妈知道后开心的忙前忙后的收拾门前的一块地,爸爸也来帮忙。花种上后,第六段“我妈就浇了一遍水。然后她天天向我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有鸟来啄食,我妈又多了一项任务——赶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提炼为“浇水、赶鸟、看芽儿”;第八段“芽儿疯长起来,很快密密地长了一堆,……我妈忙着把它们移栽到别处,把屋后也栽上了。”提取“芽儿疯长起来”;第十三段“今天我妈又告诉我,隔壁村子里的谁谁谁,也跑来跟她要花种子。格桑花开过了,我妈专门弄了个罐儿,收藏这些花种子。”提炼为“赠花和种子,收藏花种子”

(2)结合文章第四段的语境来看,看到“我”回家后爸妈是如此的高兴,不由得想到我们兄妹长大后,各自有了家庭,有了小家的牵绊,都难得回老家,家里只剩我妈、我爸两位老人,看到家里冷清凄凉时而伤心难过。

(3)本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格桑花和波斯菊”比作“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同时赋予“花”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母亲种出的花鲜艳,数量多,长势喜人,富有生机。突出种花给“老妈”带来的快乐。

(4)本细读文章第⑥-?段内容,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种花”

给“我妈”带来了的变化是:第六段“我妈”忙着给花浇水、赶鸟充实了“我妈”日子,不再感到孤独和冷清;第八段“我妈”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让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快乐起来;第十一、十二段“我妈”和村里人分享成果时,收获给予的快乐。

故答案为:⑴浇水、赶鸟、看芽儿;芽儿疯长起来;赠花和种子,收藏花种子

⑵爸爸妈妈因“我”回家而高兴着,忙碌着,但我们兄妹大了,由于家庭的牵绊难得回家,家中冷清,老人孤独,“我”心里难过。

⑶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格桑花和波斯菊”比作“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同时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种出的花鲜艳,数量多,长势喜人,富有生机。衬托出了妈妈精心呵护花儿的快乐心情。

⑷给花浇水、赶鸟充实了“我妈”的日子,让她不再感到孤独和冷清;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让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快乐起来;和村里人分享成果时,收获给予的快乐。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要结合题干的提示进行归纳,尽量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⑵本题看考生对语句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按照要求进行,选取好角度,从内容和情感方面进行分析。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对关键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堂的模样

肖静爱看书,可家里没钱买书,于是在反复的书店后摸索出一个看书不花钱的方法来:蹭书看。

这天,在书店一角正沉浸于《安徒生童话选》创造出的神奇天地内,有个声音突然在耳边炸雷一样地炸响了:“把书放下!天天来看书,从来不买,把书都弄脏了晓不晓得?买不起就别看!”

肖静抬头一看正看到书店老板那张扭曲的脸,顿时吓得她魂都没了。

肖静落荒而逃,像做了小偷被人当场捉住一样,那个羞啊!可是,小小的人鱼能接近王子吗?她跟王子有美好的结局吗?

肖静朝思暮想,牵肠挂肚,于是又鼓起勇气到另一家书店蹭书看。肖静发誓一看完《海的女儿》的结局就不再往下看。

躲在书店的一角,肖静捧着《安徒生童话选》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啊,久违了的小人鱼,久违了的小王子……

“小姑娘,我要打烊了!”当耳边再一次响起这样的声音时,肖静一下子惊醒过来,原来天都黑了,书店老板——一个六十开外的老先生,正温和地招呼着自己。

肖静的脸一下子红了,忙把书放回原处,低着头快步走出书店,可书中的世界依旧绕心

头:小女孩能卖出火柴吗?她能熬过这个寒冬吗?

偶尔来蹭书看,老先生是不会发现的吧?肖静很侥幸,第二天便壮着胆再次走进书店,然后又直至天黑。当再次走出书店的时候,肖静坚定地说:“再也不来了,否则会被老先生识破的。”

可是,在茶饭不香地捱过两天后,肖静决定再蹭一次书看,那本《安徒生童话选》差一点点就要看完了,老先生应该不会发现的,这是最后一次,以后永远不来了……

当肖静忐忑不安地走近书店时,远远看到坐在门口的老先生抬起头,眼睛透过老花眼镜看了她一眼,然后起身进了店内面。老先生在干什么呢?有怀疑了?肖静有些忐忑。

《安徒生童话选》终于看完了,可肖静发现书店内还有更多的好看的书。它们就像一只只小手牢牢抓住肖静的心,肖静抵抗了几秒钟,然后全线渍败:再看下去,如果被老先生发现,至多以后不来就是。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在胆战心惊的蹭书生涯中,肖静终于放下心来:老先生是个粗心人,他一直没有发现自个的秘密,不过肖静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每次快要走近书店时,总发现老先生看她一眼,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什么,再起身走进去。谁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肖静用这样的方法也不知过了多少天、看了多少书。

这天当肖静再次走近书店时,发现老先生不在门口,肖静没有多想,直接走了进去,可失望地发现上次没看完的书不在原处,看样子是另有读者翻阅后随手放在了另外的地方。肖静正四下找,身后有人开口了:“你是在找这本书吗?”

肖静转头一看,一位三十几岁的阿姨正递过一本书来,正是自己没看完的那本。

肖静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吓坏了,轻声问道:“你、你是怎么知道我正在看这本书的?老先生呢?”

那女士亲切一笑,说:“我爸病了。爸嘱咐我说,你是个爱看书的孩子,很难得。我爸还说,一定要把你没看完的书先收着,等你来时再放回原处,好让你一来就能找到。抱歉的是,刚才我没注意到你进来。”

肖静惊讶极了,说:“这么说……”

女士点点头:“是的。你每次走后,我爸便把那本书收在抽屉里。当远远地看到你来了,便马上把它放回原处…”

多少年后,已是作家的肖静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原来老先生早就发现了我的秘密,而我对他的秘密一无所知。老先生就用这种春风化雨的方式帮助着我成长,又维系着我的自尊……我笃信,天堂的模样一定就是这间书店的模样!”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6期)(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50字以内)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它们就像一只只小手牢牢抓住肖静的心,肖静抵抗了几秒钟,然后全线溃败。(这样写肖静的心理,有什么好处?)

②原来老先生早就发现了我的秘密,而我对他的秘密一无所知。(加点的两个“秘密”各指什么?)

(3)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文章为什么以“天堂的模样”为题?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本文写肖静少年时分别在两家书店蹭书时不同遭遇的故事。(本文写肖静少年时两次蹭书经历。一次被书店老板呵斥落荒而逃,一次得到书店老先生的帮助。)(2)①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店里的那些书对肖静的吸引力巨大,表现了肖静对看书的痴迷。②第一个“秘密”指肖静到书店蹭书。第二个“秘密”指老先生在肖静走后,把书放在抽屉里,看到她来后,再放回原处以便于肖静很快找到。

(3)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看了她一眼”“走进去”,没有阻止,肖静才得以继续蹭书。③这是一处伏笔,与下文老先生女儿的解释形成照应。(二三两点答对其一即可)

(4)示例:天堂意指美好的地方,给人带来温暖和愉悦的地方。肖静多次在书店蹭书,老先生以独特的方式悄悄地帮助她,维系了她的自尊,让肖静真切地感受到了书店老先生的温和与善良,这间书店也带给她美好而温暖的记忆。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此为题,寓意深刻,点明主旨,歌颂了老先生的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的品质,倡导人人都对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献出爱心,共同打造良好的和谐社会。

【解析】【分析】(1)解答时,一定要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在此基础上,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即可。仔细阅读文章,抓住“有个声音突然在耳边炸雷一样地炸响了”“当耳边再一次响起这样的声音时,肖静一下子惊醒过来,原来天都黑了,书店老板——一个六十开外的老先生,正温和地招呼着自己”概括主人公肖静两次蹭书遭遇。

(2)①“它们就像一只只小手牢牢抓住肖静的心”使用比喻的修辞,把“书”比作“牢牢抓住肖静心的小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对肖静的吸引力是那么强,表现了肖静对书的渴慕与痴迷。②结合13段的内容“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在胆战心惊的蹭书生涯中,肖静终于放下心来:老先生是个粗心人,他一直没有发现自个的秘密”,肖静的“秘密”就是“蹭书看”。结合21段“女士点点头:‘是的。你每次走后,我爸便把那本书收在抽屉里。当远远地看到你来了,便马上把它放回原处…’”理解老先生的“秘密”即可。

(3)第11段划线句“眼睛透过老花眼镜看了她一眼,然后起身进了店内面”老先生的这个举动,设置了悬念。为什么这样呢?是默默允许了肖静的蹭书行为,让肖静得以读到喜爱的书。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13段划线句“总发现老先生看她一眼,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什么,再起身走进去”为下文埋下伏笔,与21段老先生女儿的话“我爸还说,一定要把你没看完的书先收着,等你来时再放回原处,好让你一来就能找到”形成照应。

(4)天堂是永恒世界里至高的居所,是圣洁的。也是人们所盼望的灵魂永远归宿的地方。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对物质贫穷、爱书成痴的肖静来说,能不花钱读到书是最美的享受。第二家书店的老先生尊重爱读书的肖静,并默默帮助她,让肖静真切地感受到了书店老先生的善良,这间书店就是肖静的“天堂”。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此为题,点明了文章主旨,赞美了老先生的善良真诚、乐于助人。题目新颖,吸引读者阅读。

故答案为:⑴本文写肖静少年时分别在两家书店蹭书时不同遭遇的故事。(本文写肖静少年时两次蹭书经历。一次被书店老板呵斥落荒而逃,一次得到书店老先生的帮助。)

⑵①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店里的那些书对肖静的吸引力巨大,表现了肖静对看书的痴迷。②第一个“秘密”指肖静到书店蹭书。第二个“秘密”指老先生在肖静走后,把书放在抽屉里,看到她来后,再放回原处以便于肖静很快找到。

⑶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看了她一眼”“走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